贵州茶产业简介
凤冈县茶产业整体情况汇报
凤冈县茶产业整体情况汇报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中部,是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茶树生长。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凤冈县茶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将整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茶叶种植规模扩大。
近年来,凤冈县大力推动茶叶种植规模扩大,通过科学种植、精心管理,茶叶产量不断提升。
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100万亩,其中包括了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多个品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茶叶产业链条。
二、茶叶加工技术不断提升。
为了提高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凤冈县积极引进先进的茶叶加工技术和设备,加强对茶叶加工人员的培训,推动茶叶加工工艺不断创新。
现在,凤冈县茶叶加工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加工流程,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茶叶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凤冈县注重茶叶品牌建设,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打造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茶叶品牌,如“凤冈碧螺春”、“凤冈红茶”等,产品畅销国内外,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同时,县政府还积极参与各类茶叶展会和交流活动,扩大了茶叶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茶叶产业带动就业增收。
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凤冈县农村地区带来了就业机会和增收效益。
茶叶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茶叶物流、包装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茶叶产业生态效益凸显。
凤冈县茶叶种植以绿色生态种植为主导,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通过有机种植、无公害生产等措施,有效保护了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提升了茶叶的生态效益,也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六、茶叶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展望。
在茶叶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品质提升、品牌建设等多重挑战。
未来,凤冈县将继续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提高茶叶品质,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努力打造更多的知名品牌,推动茶叶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贵州凤冈茶产业发展综述
一
、
发 展 历 程
茶业总产值 1 0亿元 以上 , 把凤 冈真正建成名副 其实的 “ 中
14 9 9年前 , 冈没 有成 片茶 园 , 有 零 星 茶 丛 和 野 生 茶 凤 只 国富锌 富硒 有 机 茶之 乡 ” 。
树 。1 5 , 9 8年 县人 民政府为解决人 民饮用茶 叶的供求矛盾 , 发动群众在水河村开辟茶园 ,并创办 了第一个社办茶场 , 以
育 绿 色 基 地 , 施 绿 色 加 工 , 造 绿 色 品 牌 ”的 “ 实 打 四绿 ”工 程 , 叶产 业 发 展取 得 了令 人 欣慰 的成 果 。全 县 充 分 利 用 自 茶
兴畜 、 稳粮 、 重特 ” 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进一步提 出了发展 “ 生态工业 、 生态农业 、 态旅 游业”的建设 目标 , 生 更加确 立 了茶叶产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重要地位 。 经过 3年努 力, 使茶园面积达 到 2 0万 亩 ; 再通过 5年努力 , 使茶园 面积 突破 3 0万亩 ; 再通过 1 O年的努力 , 争达 到人均 1 力 亩茶 的 目标。要建成 1 个以上区域性茶叶综合批发市场 , 打造 1 个
此带 动 全 县 茶 叶生 产 的发 展 。凤 冈 县茶 叶产 业 发 展经 历 了 3
个 阶段 :
三 、具体做 法
在茶叶产业发展 中, 坚持按 “ 四化 、 五优” 来指导和推动
全 县茶 叶产 业发 展 。 所谓 “ 四化 ”, 是 标 准化 , 一 即按 有 机 、 色 的标 准进 行 绿
二 、工 作 思 路
十年前 , 凤冈县 即确立 了 “ 建设 生态家 园 , 开发 绿色产 业”的 “ 以茶兴县 , 以茶扬县 , 以茶 富民”发展战略 , 并进行 了“ 四绿工程”( 营造绿色环境 、 育绿色基地 、 培 实施绿色加 工、 打造绿色品牌 ) 的战略设计 。在 中共凤冈县委部参与茶 园建设。 县委 、
贵州茶文化 [贵州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贵州茶文化[贵州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四季分明。
良好的地理环境以及适宜的气候,使贵州茶叶获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贵州成为了国内绿茶主要产区。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贵州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贵州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贵州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秀。
1980年,在贵州普安县和晴隆县交界处首次发现了世界唯一的茶籽化石,经专业机构鉴定,确定为四球茶茶籽化石,仅次于第三纪地质层,距今已有100万年。
这是贵州境内所发现的最早的茶叶。
而在2010年前后,全国各大媒体陆续报道了在贵州花溪久安发现了一批古茶树的新闻。
茶叶专家们一般认为,茶树树龄超过100年的可称为古茶树。
经过现场勘查后,发现久安乡古茶树大植株的树龄在600年以上,大部分的树龄在100—200年之间。
这样大规模的集中的古茶树在国内实属罕见。
时间追溯到古代,西周时期,贵州省德江、务川、正安、沿河等县的少数民族已经能够制作出味美可口的好茶。
至唐代时,贵州成为了我国的八大茶区之一,所产的茶叶与丝绸、瓷器一起通过茶马古道,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欧洲等地。
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在《阮郎归黔中桃李可寻芳》中,赞美贵州茶“品高”“焙香”“春味长”。
从古至今,贵州的茶叶文化沉淀了无数文化的瑰宝。
唐代陆羽《茶经》、《宋史?食货志》、明代《一统志》清代康熙《贵州通志》等古代文献都花费了大量笔墨介绍贵州的茶叶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学者主编的《中国茶典》被著名茶届泰斗陈橼评价为“空间的史略,为中国茶与文化的好史书”。
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阐述贵州茶文化的各类文章和专著不断涌现。
除大量文章的撰写,推动着茶文化的发展之外,公开出版的书籍也不少。
《茶周刊》、《茶的途程》、《贵州茶》、《贵州茶文化》、《黔山茶话》、《贵州茶百科全书》等颇具影响力的茶文化书刊,让贵州的茶叶逐渐走入世人的眼球,开始被国人所正视。
2015年,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689万亩,投产423万亩,均属全国第一位。
贵州省茶叶行业报告
贵州省茶叶行业报告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
贵州省茶叶的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精湛的制茶工艺而闻名于世。
本报告将对贵州省茶叶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现状。
1. 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
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广泛,分布在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等地。
据统计,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约为100万亩,年产茶叶约为6万吨。
其中,贵州省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品种均有较大的产量。
2. 茶叶品质和特色。
贵州省茶叶以其鲜爽清香、滋味醇厚、叶底嫩绿等特点而备受青睐。
尤其是贵州铁观音、贵州毛尖、贵州红茶等品种,因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3. 茶叶加工和出口。
贵州省茶叶加工技术先进,产品质量稳定,出口量逐年增加。
贵州茶叶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等地,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
二、发展趋势。
1.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贵州省茶叶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和工艺改进,不断提高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推动茶叶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2. 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
贵州省茶叶企业积极开展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3. 深加工和多元化发展。
贵州省茶叶企业加大对茶叶的深加工力度,开发茶叶相关产品,如茶饮料、茶食品、茶化妆品等,拓展产品线,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三、市场前景。
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备受青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贵州省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出口前景广阔。
总之,贵州省茶叶产业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贵州省茶叶产业走向世界,为中国茶叶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做出贡献。
凤冈县茶产业整体情况汇报
凤冈县茶产业整体情况汇报
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中部,是一个以茶叶种植业为主要农业产业的县。
近年来,
凤冈县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以下将对凤冈县茶产业的整体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凤冈县茶叶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近年来,凤冈县政府大力扶持茶叶产业,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吸引了更多农民投身茶叶种植业。
目前,凤冈县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XXX亩,种植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茶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其次,茶叶品质不断提升。
凤冈县地处亚热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适合茶
叶生长。
加之当地农民对茶叶种植技术的不断学习和掌握,凤冈县茶叶的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和口感都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产品畅销国内外。
再次,茶叶加工技术不断创新。
凤冈县茶叶加工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加工技
术得到了不断创新和提升。
传统的手工制作逐渐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茶叶的加工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此外,凤冈县茶叶的营销渠道也在不断拓展。
县政府积极引导茶叶企业开拓国
内外市场,与一些大型商超和电商平台合作,将凤冈县的茶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同时,县内也建立了多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户之间的合作,提高茶叶的整体竞争力。
总的来看,凤冈县茶产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茶叶种植面积
扩大,茶叶品质提升,加工技术创新,营销渠道拓展,这些都为凤冈县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凤冈县茶产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遵义市茶产业简介
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贵州遵义市遵义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是贵州茶园最大,产业集中度最高的茶区。
地处云贵高原,位于贵州省北部。
古称播州,始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划归贵州。
1997年撤地设市,辖15个县(区、市),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8.6%,现有总人口770万人。
属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地区,多云雾缭绕气候,是形成高品质茶叶的重要基础,也是我省发展生态茶最佳地区。
遵义茶业一直位居贵州省首位。
“十一五”以来,我市把茶叶作为“七个一百工程”、“八大农业产业”重要产业之一来抓。
全市茶园规划区涉及湄潭、凤冈、正安、道真、务川、余庆、遵义、绥阳、仁怀等九县市,湄潭、凤冈位列全省第一、第二位。
现有茶园152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占95%,有机茶园达9.3万亩。
现有加工企业700余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29家、市级龙头企业40家。
2013年,全市投产茶园面积80.5万亩,产量达6万吨,综合产值66亿元。
“湄潭翠芽”及“兰馨”商标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成为贵州茶叶和贵州茶叶企业第一件“中国驰名商标”,“湄潭翠芽”和“凤风锌硒”茶分别占据贵州五大名茶和三大名茶第一位和第三位。
这里有获得基尼斯纪录高73.8米的“天下第一壶”,有连片茶园10余万亩的“中国茶海”,有无数点缀于林茶相间中具有黔北民居风格的富裕美丽新农村。
近些年来,为加大宣传推介,我市将着力打造“中国茶城”综合交易市场,重点以“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余庆小叶苦丁茶、正安白茶、遵义红”五大茶叶品牌为主,举办和参与国内外国际性茶事活动,曾获得国家有关部委和行业组织“名茶之乡”、“无公害示范县”、“定点市场”及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等殊荣。
2009年和2010年,我市成功举办首届和第二届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及2010第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遵义市被授予“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称号。
贵州茶叶生长环境概况
贵州茶叶生长环境概况贵州是古老茶区,是我国茶树的原生地和最适宜种茶的区域之一,1980年发现的晴隆茶籽化石,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唯一茶籽化石,标志着贵州的茶历史已有100万年以上。
全省宜茶地超过700万亩,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资源600余种,是我国保存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使发展生态茶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高品质茶叶的形成与空气、温度、光照、土壤等自然环境有重要的关系。
贵州是国内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少日照条件的原生态茶区,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西部海拔1500—2800米,中部1000米左右,北、东、南三面边缘河谷地带在500米以下。
海拔越高,空气就越稀薄,气压也就越低,茶树在这样的特定环境里生长,茶叶就会相应加快蒸腾作用,为了减少芽叶的蒸腾,芽叶本身不得不形成一种抵抗素,来抑止水分的过分蒸腾,这种抵抗素就是茶叶的宝贵成分芳香油。
同时,贵州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常常云雾弥漫,茶树受直射光时间短,漫射光多,光照较弱,这正好适合茶树的耐阴习性。
由于有雾天气多,空气湿度比较大,这样长波光被云雾遮挡,但短波光透射力强,却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植物上,而茶树受这种短波光照射后,有利于茶叶芳香物质的合成。
贵州地区昼夜温差大,山高温度低,对茶叶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外,贵州种茶的地方大部分为沙质土壤,土层深厚但通气良好,酸碱度适宜,加上树木葱郁,落叶多,使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这也是适宜茶树生长和茶叶质地优良的一个因素。
贵州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环境很少受到人为的污染。
贵州土壤的地带性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植被类型多样,植被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从而使各种植被类型在地理分布上相互重叠、多样。
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使贵州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立体农业特征明显,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区域性较强,适宜进行生态农业的整体综合开发,适宜发展生态茶产业。
贵州湄潭茶业发展现状
贵州湄潭茶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贵州湄潭茶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湄潭地处贵州省中部,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叶的生长。
因此,茶叶种植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在湄潭茶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府注重茶叶产业的整体规划和发展,通过设立茶叶种植示范基地、提供技术支持和贷款等方式,帮助农民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并鼓励农民加入合作社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政府还积极推广湄潭茶叶的知名度,参加各类展会和交流活动,将湄潭茶品牌推向全国乃至国际。
另外,湄潭茶业在市场推广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茶叶企业通过开设线下实体店、网络销售等方式,增加了产品的曝光度。
同时,利用农村电商的发展,湄潭茶叶得以迅速进入城市市场。
除了传统的绿茶、红茶等品种外,湄潭还尝试创新发展各类茶叶产品,如茶叶粉、茶叶面膜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茶文化旅游也成为了湄潭茶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湄潭茶园面积广阔,景色秀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品尝茶叶。
茶园内还设有茶艺馆和茶文化展览馆,展示了湄潭茶文化的深厚历史和独特魅力。
茶文化旅游不仅为湄潭茶业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还提高了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的来说,贵州湄潭茶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市场推广的举措以及茶文化旅游的发展都为湄潭茶
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湄潭茶业将会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上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贵州茶叶历史
贵州茶叶历史茶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喜爱的饮品,而贵州作为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拥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茶叶历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索贵州茶叶的历史渊源和发展。
一、古代贵州茶叶的起源贵州地处南方,气候湿润,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
据史书记载,早在唐朝时期,贵州就已有人开始种植茶树,并制作茶叶。
当时的贵州茶叶主要是以普洱茶为主,且主要是为了供给皇室和贵族品尝。
然而,这一时期的贵州茶叶产量并不大,主要还是以滇池一带的茶叶为主流。
贵州茶叶在当时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茶叶品种和制作工艺。
二、明清时期的贵州茶叶繁荣到了明清时期,贵州茶叶开始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
在明代末年,贵州开始逐渐成为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同时制作工艺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这一时期,贵州的乌龙茶和绿茶开始逐渐兴起,成为了当地茶农的重要种植和销售茶叶品种。
特别是修文茶、赤水茶、鱼泉茶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到了清代,贵州茶叶的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茶叶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当时,贵州茶叶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易商品,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茶叶文化的传承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现代贵州茶叶的发展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茶叶市场的不断扩大,贵州茶叶在近几十年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茶叶产量不断提高,茶叶品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现如今,贵州的茶叶品类丰富多样,包括乌龙茶、绿茶、红茶、黑茶等各种类型。
其中,贵州特产的鸟舌茶和毛尖茶是非常有名的品种。
这些茶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另外,贵州的一些茶叶产区也成为了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品尝和购买当地的茶叶。
一些茶叶文化节日和活动也吸引了来自各地的茶叶爱好者。
总结:贵州茶叶作为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拥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茶叶历史。
从古代的普洱茶到明清时期的乌龙茶和绿茶,再到现代的各种茶叶品种,贵州茶叶经历了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黔灵茶的介绍
黔灵茶的介绍
黔灵茶是一种产自中国贵州省的特色茶叶。
它以其独特的产地和制作工艺而闻名,被誉为贵州茶中的瑰宝。
黔灵茶的产地主要位于贵州省的遵义市、铜仁市和黔东南州等地。
这些地区山高林密,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同时,这里的海拔高度和大范围的云雾覆盖也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黔灵茶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
首先,采摘的茶叶必须是一芽一叶的嫩叶,保证了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然后,茶叶经过晒青、揉捻、发酵和烘焙等多个工序进行加工。
这些工序的细致和精确,使得茶叶能够保持其鲜香的特点,并且带有浓郁的花果香气。
黔灵茶有多个品种,其中比较知名的有黔山云雾、黔东红、黔红、黔红玉露等。
这些茶叶口感醇厚,滋味浓郁,汤色橙黄,香气高长,回甘醇厚,是茶叶爱好者喜爱的选择。
除了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黔灵茶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它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脂降压、提神醒脑等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益。
总的来说,黔灵茶是中国贵州省的一种特色茶叶,以其产地和制作工艺而闻名。
它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以及一定的保健功效,深受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1/ 1。
贵州茶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贵州茶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一、贵州茶产业现状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气候多样,地形复杂,是国内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
根据《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数据,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31.9万亩,产量75.1万吨,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但是,贵州茶叶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较低。
二、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1.品牌建设不够贵州茶叶的品牌知名度较低,缺乏综合性的品牌打造。
2.茶园基础设施薄弱贵州茶叶种植基础薄弱,烘焙设施和仓储设备较落后,茶园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3.生产加工技术需要提高贵州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加工过程不规范等问题,品质参差不齐。
4.营销推广不到位贵州茶叶在市场推广方面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手段。
三、贵州茶产业发展战略1.品牌建设加强针对贵州茶叶品牌建设不足的问题,强化品牌意识,打造多品牌装备体系。
引导企业利用市场机制,依托大型茶企的品牌优势,通过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定位,提高贵州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茶园基础设施改善强化贵州茶叶基础设施投入,提高茶园建设和管理水平。
着力加强茶园化肥、农药、生产设备和标准化管理,提高茶叶产量和茶品质量。
加强茶叶储存条件,优化茶叶烘焙和贮存技术,保障茶叶品质稳定。
3.生产加工技术提高着重加强贵州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水平。
通过加强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做好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环保工作,规范茶叶加工流程,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和卫生水平。
4.营销宣传推广增强加强贵州茶叶营销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宣传推广效果。
通过市场营销手段,做好线下展会、品牌推广和茶文化创新等方面工作,提升贵州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贵州茶叶的市场占有率。
四、贵州茶产业发展前景贵州茶叶作为中国茶叶资源宝库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
随着品牌建设、茶园基础设施改善、生产加工技术提高、营销宣传推广增强等方面工作的开展,贵州茶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气候湿润,年降水量达到800-1400毫米,地形复杂,海拔差异大。
这些天然优势为茶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贵州省的茶叶种类繁多,以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为主要品种。
近年来,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较快,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行业,同时也带动了贵州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贵州省茶叶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发展现状贵州省茶叶的收成季节集中在春季和秋季。
春茶一般从2月中旬到4月中旬采摘,秋茶一般从8月中旬到10月中旬采摘。
贵州省的茶叶品种繁多,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其中以绿茶种植面积最大,也是主要的茶叶出口品种。
贵州省茶叶的主要产区有遵义、黔南、毕节、铜仁、安顺等地。
贵州省的茶叶生产已经与科技、设施有机结合,同时形成了全产业链化的生产模式,从茶树的种植、采摘、初加工到后续的熟化、包装、销售,都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格局。
二、优势与问题贵州省的茶叶种植生产具有地域优势,气候湿润,通风性好,土质肥沃,种植茶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时,贵州省茶叶的加工技术与质量也得到了普遍认可。
茶叶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贵州省的茶叶不仅仅在国内,也在国际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竞争力。
贵州省的茶叶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市场问题。
贵州省茶叶的内销市场较小,茶叶销售渠道和营销手段都存在不足。
其次是品牌问题。
贵州省茶叶品牌的知名度与市场份额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茶叶品牌的建设与提升需要加强。
再次是技术问题。
虽然贵州省的茶叶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较为成熟,但是茶叶的熟化技术还需要加强,同时茶叶包装技术也需要提高,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
三、发展建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拓展内销市场,加强营销宣传,提高市场渗透力。
其次,建立茶叶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加强茶叶包装技术研究,提高茶叶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茶叶市场份额。
此外,提高熟化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口感更加醇厚的茶叶产品。
关于贵州油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贵州油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根据对贵州油茶产业发展的调研,以下是对该产业的调研报告:1. 概述:油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贵州传统农产品,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不同地区。
近年来,贵州油茶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油茶品种:目前,贵州油茶主要种植品种有茶油树、山核桃和黄皮籽等。
茶油树被认为是最具商业价值的品种,具有高产、高质、多功能的特点。
3. 油茶种植与加工:贵州油茶的种植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山地地区,其生长环境适宜,土壤、气候和降水条件都能满足油茶的生长需求。
种植者多采取精细管理的种植方式,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支持来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油茶加工方面,根据调研结果,大部分的油茶主要用于油料生产,如茶油和核桃油。
此外,还有一些油茶产品,如油茶脱毒蛋白粉和油茶果酱等。
4. 市场分析:贵州油茶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茶油树油的健康价值和美味口感,使得其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青睐。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贵州油茶产业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
5. 面临的挑战:贵州油茶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的不足:贵州油茶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推广力度相对较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 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贵州油茶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 增加附加值和多样化发展:目前主要以油料生产为主,产业链还不够完善。
贵州油茶产业应进一步发展相关产品,如茶叶、保健品等,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多样化发展。
6. 发展建议:为了促进贵州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几点发展建议:- 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力度,提高贵州油茶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贵州油茶的质量和竞争力。
- 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发展相关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多样化发展。
- 加强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贵州油茶产业的发展。
贵州茶产业实施方案
贵州茶产业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贵州是中国茶叶主要生产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贵州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技术落后、市场开发不足、品牌建设薄弱等问题制约了贵州茶产业的发展。
因此,制定贵州茶产业实施方案,推动贵州茶产业发展,提升贵州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定位。
贵州茶产业实施方案的核心是要将贵州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茶叶生产基地和茶叶加工出口基地。
贵州茶产业应以绿色有机茶叶为主打产品,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提升茶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发展目标。
1. 到2025年,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10万吨,茶叶加工产值达到100亿元。
2. 到2030年,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15万吨,茶叶加工产值达到150亿元。
四、实施策略。
1. 加大科技投入,推动茶叶种植技术升级。
引进先进的茶叶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2.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贵州茶叶知名度。
通过举办茶文化节、举办茶叶品鉴会等活动,提升贵州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拓展市场,加大对外贸易力度。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贵州茶叶出口,提升贵州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4. 加强产业协同,推动茶叶产业链发展。
鼓励茶农、茶企、茶商等各方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升茶叶附加值。
五、保障措施。
1. 政策扶持。
加大对贵州茶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推动贵州茶产业的发展。
2. 资金支持。
加大对贵州茶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贵州茶产业,推动贵州茶产业的发展。
3. 人才培养。
加强对贵州茶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贵州茶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六、总结。
贵州茶产业实施方案的制定,有利于推动贵州茶产业的发展,提升贵州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贵州茶产业走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贵州茶农增收致富,推动贵州农业经济的发展。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贵州茶产业能够实现更加辉煌的发展。
贵州绿茶的发展以及产业情况
贵州绿茶的发展以及产业情况贵州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其中以贵州绿茶的发展和产业情况较为突出。
下面将对贵州绿茶的发展历程和产业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一、贵州绿茶的发展历程贵州地势复杂多样,气候湿润,地下资源丰富,这些有利条件为贵州绿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贵州绿茶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汉代,但真正起步的时间是在1949年以后。
在上世纪50年代初,贵州开始恢复和扩大茶叶生产,1958年贵州绿茶获得全国茶叶评比的重要奖项,从此贵州绿茶成为茶叶业的重要品牌。
二、产业情况贵州绿茶产业发展迅猛,现已成为贵州茶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国茶叶产业中,贵州绿茶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
以下是贵州绿茶的产业情况:1.茶园面积广阔:贵州拥有广袤的草地和适宜种植茶叶的土壤,使得茶园面积得以迅速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贵州茶园面积已经超过100万亩,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种植绿茶的。
2.优质茶叶品种丰富:贵州绿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贵州绿茶的品种主要有贵州毛尖、银针、碧螺春等,这些茶叶品种在市场上有着高度的认可度和竞争力。
3.生产工艺先进:贵州绿茶的生产工艺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改进,现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
现代化的生产工艺保证了贵州绿茶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4.品牌效应明显:贵州绿茶作为贵州农产品的重要品牌之一,得到了政府的充分扶持和推广。
贵州政府通过组织茶叶展览、举办茶文化节等各种活动,提升了贵州绿茶品牌形象,扩大了品牌知名度,对促进茶叶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5.大规模出口:贵州绿茶的品质优良,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备受青睐,而且还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贵州绿茶被大量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等地,有效扩大了贵州茶叶的出口规模。
三、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虽然贵州绿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茶叶市场竞争激烈,贵州绿茶需要不断提升品质和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另一方面,贵州绿茶的产能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需要加强科技投入和培训,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主导产业是如何界定的,结合贵州实例举例说明
主导产业是如何界定的,结合贵州实例举例说明主导产业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到引领作用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界定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的经济规模和增长潜力、创新能力、对就业的贡献以及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带动作用。
以贵州为例,该省的主导产业主要包括大数据产业、茶叶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产业。
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发展这些产业。
以下是对贵州主导产业的分析:1. 大数据产业:贵州作为中国的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产业已成为该省的重要支柱产业。
贵州以充足的绿色能源和低成本的电力为基础,吸引了众多大数据企业的入驻。
贵州大数据产业园区的建设也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贵州的经济增长,还促进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2. 茶叶产业: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茶叶生长。
贵州的茶叶产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中国茶叶第一省”。
贵州茶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茶叶产业的发展为贵州提供了重要的农业收入和就业机会。
3. 特色农产品产业:贵州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多种特色农产品。
贵州的苹果、葡萄、草莓等农产品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贵州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通过以上实例可以看出,贵州的主导产业的界定是基于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战略。
主导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还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因此,合理界定和培育主导产业对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贵州2023年茶叶总产值超500亿元
贵州2023年茶叶总产值超500亿元2023年,贵州茶叶总产量43.6万吨,总产值503.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分别增长8.7%、11.7%。
2023年,贵州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灾难的双重影响,茶产业整体呈现了持续向好的进展势头。
贵阳海关检验检疫出口茶叶6577.7吨,货值2.31亿美元,同比增长91.7%,茶叶成为贵州第一大出口农产品,同时也实现贵州抹茶首次出口。
记者24日从贵州省2023年全省茶产业进展大会获悉上述消息。
截至2023年底,贵州全省茶园总面积700万亩,茶园面积稳居全国第一。
贵州全省投产茶园面积增加至77%,茶园面积、产量、产值进入中国茶行业第一方阵。
贵州涉茶人数340万人、年人均收入12351元。
遵义市湄潭县成为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凤冈、石阡、都匀、黎平、正安、余庆、金沙、普安、西秀、思南等进入中国茶业百强县。
在农业农村部和贵州省级开展的茶叶质量平安抽检中,贵州茶连续10年合格率100%。
"贵州绿茶'"都匀毛尖'"凤冈锌硒茶'"朵贝茶'4个贵州茶叶地理标志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爱护名录。
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茶产业是贵州省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贵州明确2023年全省茶产业的总体目标是茶园面积稳定在700万亩以上,其中投产茶园630万亩;全年茶叶产量实现45万吨,茶叶产值达到560亿元,同比增11%以上,力争实现580亿元,同比增加15%以上;全年贵州茶叶出口力争实现3亿美元,同比增加30%。
此外,贵州还将做强自主品牌,提名贵州茶直接出口比重。
推动基地及产品认证规模。
鼓舞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茶叶备案基地规模,全年达到50万亩以上;通过雨林联盟、互世、欧盟有机等国际标准认证,不断规范提升茶园管理水平,打通出口的门槛。
全年建设欧标茶园50万亩。
黔灵茶的介绍
黔灵茶的介绍黔灵茶是中国贵州省的特产茶之一。
它是一种在贵州黔灵山区产的绿茶,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闻名。
黔灵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它在当地已经有几百年的种植和制作经验。
黔灵山区是中国南部的一个山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合茶叶的生长。
茶树种植在海拔1500米到1800米的山坡上,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为黔灵茶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同时,这里的茶园还受到清泉、湍瀑、云雾和阳光的滋润,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这些自然条件促使茶叶生长缓慢,叶片肥厚,含有丰富的芽叶汁液,品质高贵。
黔灵茶的采摘时间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茶叶的采摘时间在清明节和谷雨节之间。
当地农民会仔细选择健康的嫩芽和嫩叶进行采摘。
他们会把茶叶在当天晒干或烘焙,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和口感。
这种纯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也是黔灵茶品质优秀的重要原因之一。
黔灵茶的外观是绿中带黄的,茶叶香气浓郁持久。
冲泡后,茶汤呈明亮的黄绿色,清澈透亮。
它的味道鲜爽、回味甘甜,在口中留下持久而丰富的茶香。
它不仅可以直接饮用,还可以泡茶鲜花或糕点等食品中,增添风味和口感。
黔灵茶的功效也被广泛认可。
它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对于促进新陈代谢、保护心脑血管、抗氧化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黔灵茶还有清热解毒、消暑解渴、提神醒脑的功效,被许多人用作日常饮品。
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黔灵茶也是贵州省的文化代表之一。
它不仅代表了当地人民世代传承的茶叶制作工艺,还承载了当地人世世代代的生活智慧和文化传统。
黔灵茶的制作过程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
黔灵茶由于其独特的品质和文化内涵,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上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黔灵茶作为他们的日常饮品。
同时,它也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总结起来,黔灵茶作为一种中国贵州省的特产茶,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闻名。
它源自贵州的黔灵山区,受到当地丰富的自然条件和传统工艺的影响。
贵州茶文化的发展现状
贵州茶文化的发展现状一、引言贵州是中国的一个茶叶产区,也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随着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贵州茶文化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现状分析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来探讨贵州茶文化的发展现状。
二、历史背景贵州地处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茶树生长。
早在唐代,贵州就开始种植茶树,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茶工艺。
明清时期,贵州的毛尖茶和碧螺春茶以其优良品质闻名于世。
此外,贵州还有一些特色饮品如苗族酸汤水和侗族油茶等。
三、现状分析1. 贵州茶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理念普及,人们对高品质的茶叶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政府对农业产业扶持力度加大,使得贵州的茶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贵州茶叶产量达到18.5万吨,产值达到114亿元。
2. 贵州茶文化旅游日渐兴盛贵州是一个山水秀美的旅游胜地,也是中国的多民族聚居区域。
在这样的背景下,贵州茶文化旅游日渐兴盛。
例如,贵阳市花溪区有着“中国茶都”之称,每年都会举办“中国国际茶博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茶商和爱好者前来参观交流。
3. 贵州茶文化创意产品丰富多样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贵州茶文化创意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例如,“花溪碧螺春”、“黔北毛尖”等品牌已经成为了贵州特色产品,并被广泛应用于礼品、餐饮等领域。
此外,一些创意产品如“茶道表演”、“侗族油茶体验”等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四、未来展望1. 加强品牌建设贵州的茶叶品牌建设还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和知名度。
政府可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推广。
2. 发展茶文化旅游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多元文化,可以通过发展茶文化旅游来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可以引导企业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打造一些特色景点和线路。
3. 推广健康饮茶理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饮食理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推广健康饮茶理念,让更多人了解到贵州优质的茶叶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贵州茶产业情况一、基本情况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深入贯彻落实黔党发〔2007〕6号文件和2012年全省茶产业发展大会精神,整合资源,合力推动,全省茶产业继续加快发展,提速转型。
截止年底,全省茶园面积611万亩(投产茶园270万亩),占全国茶园面积3869万亩的15.8%,居全国第一位;全年茶叶产量13.6万吨,总产值105亿元、综合产值152亿元,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国的6.8%、9.1%,居全国第六位、第四位。
(一)茶园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引导,整合资源集中扶持茶叶主产县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
全年新增茶园87万亩,超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60万亩的45%。
遵义、铜仁、毕节、黔南茶园面积分别达152万亩、126万亩、98万亩、85万亩,累计占全省3/4。
茶园面积30万亩以上的县3个、20万亩至30万亩的县7个、10万亩至20万亩的县12个,万亩以上乡镇186个、5000至万亩乡镇251个,万亩以上村52个、3000亩以上村503个。
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茶园面积89.33万亩,其中有机茶园16.35万亩、居全国第二位。
全省茶农128.48万户,茶叶专业合作社781个,10亩以上的茶叶家庭农场12万余户。
(二)加工快速升级。
采取财政资金贷款贴息方式,支持新建改扩建茶叶加工企业,提高产能,优化产品结构。
全省注册茶叶加工企业1337家(加工点1789个),茶叶加工企业集群效应初现。
其中,9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0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92家市(州)级重点龙头企业。
通过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商标数934个,350家企业通过QS认证,220家企业获对外贸易经营资格。
全年从茶叶大省以及其他行业引进企业87个,投资17.93亿元。
中粮集团关注贵州多年,已下决心投资贵州茶产业,依托贵州实施做大中粮绿茶的战略。
今年高端茶叶市场销售下滑,茶青价格下降、产品成本回归理性,贵州茶叶性价比高的优势更加明显,大宗茶生产比重提高,茶青资源利用率提高。
全省生产夏秋茶生产企业明显增多,占企业总数57.3%。
推动组建贵州黔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魅力黔茶产销联盟(已有74家企业同意加盟),现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加快行业的兼并重组进程。
茶叶园区成为农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个省级茶叶类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成基地面积96万亩,入园企业536家、农民合作社245家,投资50亿元(整合财政投入16.4亿元)。
实现产值72.73亿元、销售收入54.73亿元,分别占全省园区总数的22.3%、23.1%。
(三)宣传推介活动日益增多,市场不断开拓,品牌整合进程加快。
以“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为主题,围绕目标市场,全年组织企业500家次集群参加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西安、银川、济南、青岛、成都、重庆、香港等13届(次)茶博会;在贵阳、北京、深圳、济南等城市举办5次万人品茗活动,10万人次免费品鉴贵州绿茶。
承办了2013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
全年贵州茶叶获各类奖项100次以上。
贵州绿茶在业界和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在推介活动中,我们集中引导支持湄潭翠芽、都匀毛尖、梵净山翠峰茶等区域品牌和遵义红产品品牌。
湄潭翠芽、都匀毛尖、梵净山翠峰茶等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协会管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等方式,整合力度不断加大。
目前使用使用湄潭翠芽品牌企业200家,占湄潭县企业数的50%;使用都匀毛尖品牌企业180家,占黔南州企业数的87%,授权使用地理标志27家、授权使用证明商标18家;使用梵净山翠峰品牌的企业138家,占铜仁市企业数的49.2%。
另外,使用凤冈锌硒茶品牌企业90余家,占凤冈县企业数的51%。
区域品牌、企业品牌迅速成长,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日益提升。
中国茶城、太升茶城、贵州茶城等一批产地茶叶交易市场建设加快推进,产地茶青交易市场89个。
加强了与吴裕泰、张一元、天福、八马茶叶等国内重要渠道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渠道嫁接。
在省外目标市场建立贵州茶叶专卖店300家。
都匀毛尖与梵净山茶分别抱团落户北京马连道茶叶专业批发市场。
湄潭、凤冈企业进入进入济南、芳村、西安、东莞、深圳、信阳等茶叶市场。
国品黔茶专卖系统已在国内开设直营旗舰店4家、200家加盟店,聚福轩黔茶库连锁直营店48家,仙人岭公司在全国开设茶叶专卖店15家。
贵天下茶叶进入全国400家沃尔玛系统,贵茶产品绿宝石在德国30余家Kaufhof连锁超市销售。
在阿里巴巴天猫网、淘宝网“贵州馆”、京东商城、善融商务等电子商务平台上线茶叶企业200多家,网络销售贵州茶门店达1000多家。
(四)茶产业服务体系不断建立健全。
将茶叶列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范畴,依托省茶叶所组建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建立2个功能实验室、4个综合试验站。
初步形成覆盖茶叶主产县、核心乡镇和专业村的技术推广体系。
依托中茶所、西南大学、华南农大、湖南农大和省茶叶所等科研院所,通过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远程教育等教育培训资源,培训茶农和技术干部10万人次。
大力实施生态建园模式,推广茶树病虫生物、物理防治技术,茶园配置杀虫灯、张贴黄(蓝)板等100多万亩。
建立了主要茶区茶叶质检中心,在产地茶青交易市场和企业开展了农残速测,建立茶叶病虫害防治用药专柜(店)49个。
加大茶叶农残抽检力度,全年部省例行检测茶样200只,检测结果全部合格;推动在茶叶主产县示范推广瓮福集团开发的茶叶专用肥面积22万亩。
引进浙江企业在平坝投资8000万元建立茶机生产企业。
国开行省分行在石阡、思南等14个县,通过建立“四台一会”的茶产业小额贷款融资模式,总授信22亿元;并在石阡、江口、丹寨、思南等县发放茶产业小额贷款5.97亿元。
省农信社现有茶产业贷款余额10亿元。
贵州银行拟成立茶业金融开发中心,筹资100亿元投入茶产业,已向中国茶城、聚福轩、太升茶叶市场等融资近亿元;民生银行省分行拟成立贵州省茶产业基金,重点扶持茶叶中小企业。
目前,全省茶产业仍处于攻坚克难关键时期。
尽管原料基地规模迅速扩大,茶树品种结构单一、茶园管理粗放,加工企业建设滞后,专业化分工不细,产品开发不力、精深加工较为欠缺,销售渠道亟待建立,市场开拓艰难、品牌兴茶工作滞后等问题仍然突出。
在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对茶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内中西部茶区竞相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实现在规模、品质、品牌上引领全国的茶叶强省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二、明年及下一步打算围绕深入贯彻落实赵克志书记在2012年全省茶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实施《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以茶叶园区建设为平台,全产业链统筹推进“品牌创建、市场拓展、加工升级、基地建设、质量安全、科技人才、金融服务、文化宣传”等八大工程建设,加快实现茶叶强省建设目标任务。
(一)品牌创建。
通过母品牌引领、核心品牌示范、子品牌跟进的方式,按不同市场、不同品类构建黔茶品牌系统。
将贵州绿茶作为全省茶产业母品牌来宣传培育。
贵州绿茶按形状分类,可以归为一卷一展一圆一红。
卷以都匀毛尖为典型代表,展以湄潭翠芽、梵净山茶为代表,圆以珠形茶绿宝石为代表,红茶以遵义红为代表。
可在贵州绿茶母品牌下,确定卷曲形茶为地域品牌都匀毛尖、扁平形茶为地域品牌湄潭翠芽、珠形茶为贵茶企业品牌绿宝石,红茶以遵义红为代表,力推这四个子品牌。
力争明年上半年通过“贵州绿茶”地理标识认证和证明商标注册。
培育5个中国驰名商标,50个省级著名商标。
(二)市场拓展。
综合考虑我省茶产业的竞争力与全国茶叶市场的消费需求,拟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等特大城市和华北、东北、西北三大区域,全国100个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重点目标市场。
渠道建设上,结合目标市场分几个不同层次,在省外特大城市开设贵州茶叶旗舰店、三大区域开设贵州茶叶形象店、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开设贵州茶叶专卖店。
省内重点在旅游景区、三星级以上酒店、加油站、特色餐饮店等专用渠道,推进黔茶销售。
利用淘宝、天猫、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一号店等国内电商主流平台,推进电商全网覆盖。
建设茶叶电子商务创业园和孵化平台,支持引导大中专学生创业。
(三)加工升级。
培育壮大茶叶加工企业规模,以茶叶园区为平台,促进企业集聚。
加快推进茶叶初制、精制分工进程,以规模化、标准化和清洁化为发展方向,形成“初制标准化、精制规模化、拼配数据化”格局。
推动茶区企业联合建立统一茶青收购、统一加工、统一核算的茶叶合作社,确保初制加工的标准化。
培育跨区域的黔茶产销联盟(或企业集团),建立茶叶精制拼配中心与冷链物流,促进加工规模化。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茶叶精深加工与衍生产品生产,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与茶青资源综合利用率。
(四)基地提升。
围绕茶园提质增效,以标准园创建为抓手,促进幼龄茶园早投产,加强投产茶园管护,建成中国面积第一、绿茶产量第一的优质生态安全茶叶原料基地,为茶叶加工业提供安全生态的规模化、标准化、高性价比的原料保障。
促进产业互动,提升茶园生产能力,创新茶园经营管理模式,茶园成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重要渠道,成为贵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典范、旅游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
(五)健全产业服务体系。
以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重点,拟从平台建设、科技团队打造、科技攻关等方面,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引进高素质人才与培训实用人才相结合,强化科技、营销、文化等人才队伍建设。
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加大信贷扶持,推动金融创新,依托金融资本助推茶产业企业重组、品牌整合。
拟从标准体系建设上着手,规范生产经营行业;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动生产资料专用化,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农药专柜制度;建立检验检测机构;在茶叶主产县、茶叶类重点龙头企业试点,建立贵州省茶叶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探索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
贵州茶区气候特点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16℃,年积温4000~5000℃,年降雨量1100~1300mm,空气相对湿度大,日照为1100~1400h,日照率30%左右。
北部秦岭和大巴山阻挡寒潮入侵,而南部近海,海洋季风可长驱直入,形成了温和湿润的气候,这种气候对茶树的生长特别有利。
高山地区云雾缭绕,茶区漫射光多,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
加上多夜雨,晚间倾盆大雨,次日朗朗晴空,对茶叶芳香物质的合成和积累极为有利。
1.云雾缭绕,光照柔和,多散射光。
茶树喜散射光,我省气候特色之一就是多云雾,多阴天,少日照,太阳辐射强度小,散射光多;绝大部分地区全年阴天达150~180d,我省(以中部的贵阳为例)与同纬度其他茶区(25~3O°N)相比,全年日照时数相对较小,全省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只有1100~1 40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