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依据评价内容的目标领域,可分为认知 性评价、情感性评价、技能性评价。
▪ 传统课程评价的一些方法和类型,在今 天仍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9
新课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变革
1.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 量化评价常用的工具是测试(试卷),
测试分标准化测试和教师自制的测试。 ▪ 质性评价常用的工具是档案袋,一般装
2
▪ 布鲁姆有效教学理论 ▪ 认知前提、情感前提、教学质量(清晰提
示、积极参与、及时反馈)
▪ 维纳的“负反馈”、“同构关系”理论 ▪ 负反馈:内化(确定目标)-外化(语言
表达)-强化(达成目标)
▪ 同构关系:是指系统的整体矢量和它所含 有的各个层级结构分量之间的关系。如果 把言语能力看作一个矢量,它含有聆听、 阅读、对话、写作四个能力分量。
12
3.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
评价相结合
▪ 相对评价是指以群体学业平均水平(如 全省学科高考平均成绩)为参照系的评 价活动。
▪ 绝对评价是指以客观预定目标(如及格 成绩90分)为参照系的评价活动。
▪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以自身发展变化情 况(如自己前后几次作业的数量与质量) 为参照系的评价活动。
15
▪ 技能性评价主要用于说明学生对听讲、 理解、讨论、练习、实验等专业技能的 熟练程度与发展水平。技能性评价可用 测试、自然学习情境或特设专业实践活 动为工具,展示学生的行为能力,激发 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交际热情。
16
建构可有效测评的专业内容目标体系
▪ 专业课程总目标、专业课程学力目标和专业课程评 价目标,是课程内容目标的“三要素”,三者浑然 一体,才能构成比较科学的课程内容目标体系,才 能够真正引领专业教学的有意义过程,才能够促进 学生情感、智慧、能力的全面发展。
▪ 课程评价的主要类型有:依据评价时间, 可分为诊断性(实施前)评价、形成性 (实施中)评价、终结性(实施后)评 价;
▪ 依据评价主体的身份,可分为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校长评价、家长评价、专家 评价;
8
▪ 依据评价对象的范畴,可分为整体评价 和单项评价,群体评价和个体评价;
▪ 依据评价标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群体 平均水平参照评价)、绝对评价(客观 预定目标参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自身发展变化参照评价);
▪ 高中课程标准不仅要提出学生学力水平的最低要求, 而且要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基本要求,也必须对 教材编写者的专业水平提出基本要求。尤其是课标 中不能缺失“学什么”、“为什么”的内容目标, 这样才能引领课程实践的健康运行。
17
▪ 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
▪ (一)学科课程目标 ▪ 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 业发展的原则;
▪ 有利于促进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健康发展 的原则;
▪ 有利于促进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建设发 展的原则;
▪ 多元评价主体、多种评价方法和评价工 具最优化整合的原则;
7
三、课程评价的方法与类型
▪ 课程评价经常采用的方法有:质性评价 方法、量化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与量化 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13
4.认知性评价、情感性评价与技能性 评价相结合
▪ 认知性评价主要用于说明学生对专业知 识的掌握程度,是为了确定学生的智力 发展在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等不同思维水平上已经达到的程度或可 能达到的程度。认知性评价常用的工具 是测试 。
14
▪ 情感性评价主要用于说明学习过程对发展学生 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作用,说明学生的情 感发展在愿意、行动、批判、建构、创造等不 同人格水平上已经达到的程度或可能达到的程 度。情感性评价经常采用的工具是档案袋,通 过对观察、交谈、问卷、轶事记录、自我报告、 同伴评语、奖惩情况、兴趣清单、音像资料、 作业选集等情感载体的综合分析与质性判断, 解释影响学生情感发展的各种因素,预测并促 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层级目标(语文):积累与整合、感 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 发展与创新
▪ (二)课程知识领域 ▪ 1.专业知识目标:以语文课程为例:
18
▪ A.名物知识目标有常用字词、作品作家、文 化常识、文学掌故等,常用回答、知道、识 记、连接、复述、背诵等行为动词引领学习 过程,让学生通过明白“是什么”,来积淀 生存发展所需的语文知识;
11
▪ 形成性评价是在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过 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表现、言语行为、 学习情趣、参与程度与合作精神等方面 随时进行的评价活动。形成性评价也被 叫作过程性评价或学习中评价。
▪ 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阶段一个学期的专 业课程学习结束时,对学习目标的达成 情况、对学习方法的运用水平、对学习 态度的涵养程度、对教学计划的实施效 果进行的评价活动。终结性评价也被叫 作结果性评价或学习后评价。
有学生学பைடு நூலகம்表、学生作品集、学习成绩 册、班级与个人奖惩记录单、教师对学 生的学习评价与德行评语等。
10
2.诊断性、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习单元内容和开展专
业实践活动之前,或者在一个学期一个 阶段的学习开始的时候,对学生有关的 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进行评 价,以便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有针对 性的制定教学方案,提前进行补偿教学 的过程。诊断性评价也被叫作前置性评 价、安置性评价或学习前评价。
▪ B.方法知识目标有拼音方法、造字方法、口 语交际方法、阅读方法、写作方法、修辞方 法、专题研究方法、文体表达方式等,常用 应用、练习、转换、模仿、诵读、策划等行 为动词引领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掌握“如 何是”,来习得今后发展必需的语文能力;
3
学习心理过程的负反馈环路
4
思维操作
信息输入
听-读
知识刺激
形成性反馈
说-写
信息输出
言语表达
前置性反馈
终结性反馈
▪ 高效语文学习信息流程图
5
(二)课程评价的功能
▪ 1、激励功能 ▪ 2、调控功能 ▪ 3、鉴定功能 ▪ 4、选拔功能 ▪ 5、导向功能
6
二、课程评价的原则
▪ 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专业素养全面 发展的原则;
1
一、课程评价的性质与功能
▪ (一)课程评价的性质 ▪ 课程评价是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
以学科课程目标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 发展状况、教师的工作改变状况和学校 的课程管理改善状况进行质性描述与量 化分析,为促进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主体 精神的不断发展,为提高教师的工作质 量,为促进专业课程的不断发展提供反 馈信息的过程。
▪ 传统课程评价的一些方法和类型,在今 天仍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9
新课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变革
1.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 量化评价常用的工具是测试(试卷),
测试分标准化测试和教师自制的测试。 ▪ 质性评价常用的工具是档案袋,一般装
2
▪ 布鲁姆有效教学理论 ▪ 认知前提、情感前提、教学质量(清晰提
示、积极参与、及时反馈)
▪ 维纳的“负反馈”、“同构关系”理论 ▪ 负反馈:内化(确定目标)-外化(语言
表达)-强化(达成目标)
▪ 同构关系:是指系统的整体矢量和它所含 有的各个层级结构分量之间的关系。如果 把言语能力看作一个矢量,它含有聆听、 阅读、对话、写作四个能力分量。
12
3.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
评价相结合
▪ 相对评价是指以群体学业平均水平(如 全省学科高考平均成绩)为参照系的评 价活动。
▪ 绝对评价是指以客观预定目标(如及格 成绩90分)为参照系的评价活动。
▪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以自身发展变化情 况(如自己前后几次作业的数量与质量) 为参照系的评价活动。
15
▪ 技能性评价主要用于说明学生对听讲、 理解、讨论、练习、实验等专业技能的 熟练程度与发展水平。技能性评价可用 测试、自然学习情境或特设专业实践活 动为工具,展示学生的行为能力,激发 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交际热情。
16
建构可有效测评的专业内容目标体系
▪ 专业课程总目标、专业课程学力目标和专业课程评 价目标,是课程内容目标的“三要素”,三者浑然 一体,才能构成比较科学的课程内容目标体系,才 能够真正引领专业教学的有意义过程,才能够促进 学生情感、智慧、能力的全面发展。
▪ 课程评价的主要类型有:依据评价时间, 可分为诊断性(实施前)评价、形成性 (实施中)评价、终结性(实施后)评 价;
▪ 依据评价主体的身份,可分为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校长评价、家长评价、专家 评价;
8
▪ 依据评价对象的范畴,可分为整体评价 和单项评价,群体评价和个体评价;
▪ 依据评价标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群体 平均水平参照评价)、绝对评价(客观 预定目标参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自身发展变化参照评价);
▪ 高中课程标准不仅要提出学生学力水平的最低要求, 而且要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基本要求,也必须对 教材编写者的专业水平提出基本要求。尤其是课标 中不能缺失“学什么”、“为什么”的内容目标, 这样才能引领课程实践的健康运行。
17
▪ 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
▪ (一)学科课程目标 ▪ 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 业发展的原则;
▪ 有利于促进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健康发展 的原则;
▪ 有利于促进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建设发 展的原则;
▪ 多元评价主体、多种评价方法和评价工 具最优化整合的原则;
7
三、课程评价的方法与类型
▪ 课程评价经常采用的方法有:质性评价 方法、量化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与量化 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13
4.认知性评价、情感性评价与技能性 评价相结合
▪ 认知性评价主要用于说明学生对专业知 识的掌握程度,是为了确定学生的智力 发展在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等不同思维水平上已经达到的程度或可 能达到的程度。认知性评价常用的工具 是测试 。
14
▪ 情感性评价主要用于说明学习过程对发展学生 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作用,说明学生的情 感发展在愿意、行动、批判、建构、创造等不 同人格水平上已经达到的程度或可能达到的程 度。情感性评价经常采用的工具是档案袋,通 过对观察、交谈、问卷、轶事记录、自我报告、 同伴评语、奖惩情况、兴趣清单、音像资料、 作业选集等情感载体的综合分析与质性判断, 解释影响学生情感发展的各种因素,预测并促 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层级目标(语文):积累与整合、感 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 发展与创新
▪ (二)课程知识领域 ▪ 1.专业知识目标:以语文课程为例:
18
▪ A.名物知识目标有常用字词、作品作家、文 化常识、文学掌故等,常用回答、知道、识 记、连接、复述、背诵等行为动词引领学习 过程,让学生通过明白“是什么”,来积淀 生存发展所需的语文知识;
11
▪ 形成性评价是在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过 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表现、言语行为、 学习情趣、参与程度与合作精神等方面 随时进行的评价活动。形成性评价也被 叫作过程性评价或学习中评价。
▪ 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阶段一个学期的专 业课程学习结束时,对学习目标的达成 情况、对学习方法的运用水平、对学习 态度的涵养程度、对教学计划的实施效 果进行的评价活动。终结性评价也被叫 作结果性评价或学习后评价。
有学生学பைடு நூலகம்表、学生作品集、学习成绩 册、班级与个人奖惩记录单、教师对学 生的学习评价与德行评语等。
10
2.诊断性、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习单元内容和开展专
业实践活动之前,或者在一个学期一个 阶段的学习开始的时候,对学生有关的 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进行评 价,以便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有针对 性的制定教学方案,提前进行补偿教学 的过程。诊断性评价也被叫作前置性评 价、安置性评价或学习前评价。
▪ B.方法知识目标有拼音方法、造字方法、口 语交际方法、阅读方法、写作方法、修辞方 法、专题研究方法、文体表达方式等,常用 应用、练习、转换、模仿、诵读、策划等行 为动词引领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掌握“如 何是”,来习得今后发展必需的语文能力;
3
学习心理过程的负反馈环路
4
思维操作
信息输入
听-读
知识刺激
形成性反馈
说-写
信息输出
言语表达
前置性反馈
终结性反馈
▪ 高效语文学习信息流程图
5
(二)课程评价的功能
▪ 1、激励功能 ▪ 2、调控功能 ▪ 3、鉴定功能 ▪ 4、选拔功能 ▪ 5、导向功能
6
二、课程评价的原则
▪ 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专业素养全面 发展的原则;
1
一、课程评价的性质与功能
▪ (一)课程评价的性质 ▪ 课程评价是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
以学科课程目标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 发展状况、教师的工作改变状况和学校 的课程管理改善状况进行质性描述与量 化分析,为促进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主体 精神的不断发展,为提高教师的工作质 量,为促进专业课程的不断发展提供反 馈信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