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核医学课件
合集下载
【可编辑全文】核医学PPT课件-核医学绪论及物理基础
核医学与诺贝尔奖
略
*
Becquerel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 Becquerel发现了铀的放射性,第一次认识到放射现象。他在研究铀盐时,发现铀能使附近黑纸包裹的感光胶片感光,由此断定铀能不断地发射某种看不见的,穿透力强的射线。 1903年与Curie夫人共获Nobel物理学奖。
History look back
History look back
略
*
实验核医学之父
美国化学家 Hevesy,最早将同位素示踪技术用于植物的研究、人体全身含水量等生理学研究,并发明了中子活化分析技术。 于1943年获得了Nobel奖金。并被称为The father of experimental nuclear medicine。
放射性活度 分布的外部测量
以图像形式显示 (功能性显像)
半衰期短
核素数量少
灵敏度高
*
显像原理 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与天然元素或其化合物一样,引入体内后根据其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有其一定的生物学行为,它们选择性地聚集在特定脏器、组织或受检病变部位中的主要机制有: ① 合成代谢:131碘甲状腺显像 ② 细胞吞噬:肝胶体显像 ③循环通路:99mTc-DTPA脑脊液间隙显像 ④选择性浓聚:99mTc-焦磷酸盐心肌梗死组织显像 ⑤选择性排泄: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 ⑥通透弥散:脑血流灌注显像 ⑦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骨显像 ⑧特异性结合:放射免疫显像及反义显像
*
反应堆 裂变产物、分离纯化 133Xe、131I等 (生产丰中子放射性核素,多伴有β衰变,不利于制备诊断用放射性核素)
*
加速器 15O、18F等 (生产短寿命的乏中子放射性核素)
*
发生器(“母牛”) “从长半衰期核素的衰变产物中得到短半衰期核素的装置” 99mMo-99mTc(钼-锝) 113Sn-113In(锡-铟)
略
*
Becquerel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 Becquerel发现了铀的放射性,第一次认识到放射现象。他在研究铀盐时,发现铀能使附近黑纸包裹的感光胶片感光,由此断定铀能不断地发射某种看不见的,穿透力强的射线。 1903年与Curie夫人共获Nobel物理学奖。
History look back
History look back
略
*
实验核医学之父
美国化学家 Hevesy,最早将同位素示踪技术用于植物的研究、人体全身含水量等生理学研究,并发明了中子活化分析技术。 于1943年获得了Nobel奖金。并被称为The father of experimental nuclear medicine。
放射性活度 分布的外部测量
以图像形式显示 (功能性显像)
半衰期短
核素数量少
灵敏度高
*
显像原理 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与天然元素或其化合物一样,引入体内后根据其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有其一定的生物学行为,它们选择性地聚集在特定脏器、组织或受检病变部位中的主要机制有: ① 合成代谢:131碘甲状腺显像 ② 细胞吞噬:肝胶体显像 ③循环通路:99mTc-DTPA脑脊液间隙显像 ④选择性浓聚:99mTc-焦磷酸盐心肌梗死组织显像 ⑤选择性排泄: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 ⑥通透弥散:脑血流灌注显像 ⑦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骨显像 ⑧特异性结合:放射免疫显像及反义显像
*
反应堆 裂变产物、分离纯化 133Xe、131I等 (生产丰中子放射性核素,多伴有β衰变,不利于制备诊断用放射性核素)
*
加速器 15O、18F等 (生产短寿命的乏中子放射性核素)
*
发生器(“母牛”) “从长半衰期核素的衰变产物中得到短半衰期核素的装置” 99mMo-99mTc(钼-锝) 113Sn-113In(锡-铟)
临床医学核医学成像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
2021/4/17
4
影像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 imaging)又称为放射性核 素显像,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进行医学成像,从而完成疾病 诊断及医学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临床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
2021/4/17
5
1949年
1951年
一、 核 医 学 发 展 史
1952年
用来观察脏器与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与放射性分布。
2021/4/17
39
甲状腺静态显像
2021/4/17
40
2.动态显像 连续采集放射性显像剂在随血流运行,被脏器、组织不断 摄取与排泄的过程,形成脏器或组织内部时间—放射性分布变化的序列图像 。
2021/4/17
41
肾脏动态显像
2021/4/17
等。
2021/4/17
32
7.胃肠道出血显像显像剂 常用99mTc-RBC、51Cr-RBC。 8.肾显像
(1)肾静态显像显像剂:99mTc-DMSA、99mTc- GH。 (2)肾功能动态显像显像剂 99mTc-EC、 99mTc-MAG3、99mTcDTPA。
2021/4/17
33
9.骨显像剂 99mTc-MDP用于骨断层、骨三相、全身骨显像。
第十一章 核医学成像
2021/4/17
1
本章学习目标
一、掌握内容
核医学定义、影像核医学定义。γ相机的组成;SPECT、 PET工作原理。放射性 显像剂的定义;医用放射性核素的特性;放射性显像剂的特点。核医学显像的原理;核 医学的显像方式。
二、熟悉内容
影像核医学的临床应用。SPECT的分类、性能优势;、PET采集的计数类型。临 床常用的显像剂。显像剂在机体的聚集机制。
医学核医学全套课件
辐射防护与安全
辐射防护基本原则与方法
要点一
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包括合理布局、最小化辐射源、最优化辐射防护、个人 剂量限值等,确保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要点二
辐射防护基本方法
包括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等,以减少或避免 辐射的危害。
辐射事故应急与救援处理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
建立应急预案、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事故的及时处理和 有效控制。
核磁共振(MRI)技术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实现对人体内部组织的非侵入性成像,提供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图像。
放射性核素治疗与药物研发
放射性核素治疗
利用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射线对肿瘤进行照射,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药物研发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药物,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和药效等,为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06
现状
目前,医学核医学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支柱之一,国内外众多医疗机构都设 有核医学科。新型的分子核医学技术如PET/CT、SPECT/CT等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临床提供了更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医学核医学的应用领域
临床诊断
疾病治疗
医学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 及其标记化合物对疾病进行 早期诊断和精确分期。例如 ,PET/CT可用于肿瘤、心脏 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检 测。
02
核物理基础
核辐射与相互作用
核辐射种类
包括α、β、γ、X射线等,各自具有不同的穿透能力、电离能力 和化学性质。
核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主要通过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电子对产生等过程与物质相互 作用。
剂量学基础
介绍了用于测量和描述辐射对生物体作用的物理量——剂量,以 及剂量单位和测量方法。
辐射防护基本原则与方法
要点一
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包括合理布局、最小化辐射源、最优化辐射防护、个人 剂量限值等,确保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要点二
辐射防护基本方法
包括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等,以减少或避免 辐射的危害。
辐射事故应急与救援处理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
建立应急预案、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事故的及时处理和 有效控制。
核磁共振(MRI)技术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实现对人体内部组织的非侵入性成像,提供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图像。
放射性核素治疗与药物研发
放射性核素治疗
利用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射线对肿瘤进行照射,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药物研发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药物,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和药效等,为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06
现状
目前,医学核医学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支柱之一,国内外众多医疗机构都设 有核医学科。新型的分子核医学技术如PET/CT、SPECT/CT等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临床提供了更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医学核医学的应用领域
临床诊断
疾病治疗
医学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 及其标记化合物对疾病进行 早期诊断和精确分期。例如 ,PET/CT可用于肿瘤、心脏 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检 测。
02
核物理基础
核辐射与相互作用
核辐射种类
包括α、β、γ、X射线等,各自具有不同的穿透能力、电离能力 和化学性质。
核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主要通过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电子对产生等过程与物质相互 作用。
剂量学基础
介绍了用于测量和描述辐射对生物体作用的物理量——剂量,以 及剂量单位和测量方法。
临床医学专业核医学 最全PPT课件
电离密度(ionization density): 单位路径上形成的离子对数目。
第19页/共118页
如果带电粒子使照射物质轨道电子从内层跃迁至外层,整个 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此过程称为激发(excitation)作用。
散射与吸收
带电粒子受到物质原子核库仓电场作用而发生方向偏折 和能量的改变,称为散射(scattering),只改变运动方向而能量 不变者称为弹性散射(elastic scattering)。
♫ X射线和γ射线都是光子,它们的不同之处:γ射线来源于核内能 量释放,而X射线为核外电子跃迁过程中的能量释放。
第14页/共118页
三、放射性核素衰变规律及其度量
指数衰变规律
核衰变是随机性的,单位时间衰变的原子核数
目与核的总数成正比,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遵循 一定的规律而减少。
T1/ 2
0.693
有效半减期(effective half life, Teff)指放射性核素 由于自发衰变和体内代谢共同作用而减少到初始量一 半的时间。
第16页/共118页
Teff
TrTb Tr Tb
如果某一放射性核素的物理半衰期和生物半排期相差甚 为悬殊,则其Teff主要由短者决定。
第17页/共118页
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比活度与放射性浓度
♫ 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 全身收到均匀或不均匀照射时,考虑各器官敏感性后的当量
剂量(HT,R)加权平均值。E WT • HT,R 国际专用单位是希沃特(Sv)。 T 第23页/共118页
♫ 待积当量剂量(committed equivalent dose)
待积剂量(committed dose)指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 剂量积分估算,根据待积剂量的概念还可以推倒出待积 吸收剂量、待积当量剂量和待积有效剂量等。
第19页/共118页
如果带电粒子使照射物质轨道电子从内层跃迁至外层,整个 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此过程称为激发(excitation)作用。
散射与吸收
带电粒子受到物质原子核库仓电场作用而发生方向偏折 和能量的改变,称为散射(scattering),只改变运动方向而能量 不变者称为弹性散射(elastic scattering)。
♫ X射线和γ射线都是光子,它们的不同之处:γ射线来源于核内能 量释放,而X射线为核外电子跃迁过程中的能量释放。
第14页/共118页
三、放射性核素衰变规律及其度量
指数衰变规律
核衰变是随机性的,单位时间衰变的原子核数
目与核的总数成正比,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遵循 一定的规律而减少。
T1/ 2
0.693
有效半减期(effective half life, Teff)指放射性核素 由于自发衰变和体内代谢共同作用而减少到初始量一 半的时间。
第16页/共118页
Teff
TrTb Tr Tb
如果某一放射性核素的物理半衰期和生物半排期相差甚 为悬殊,则其Teff主要由短者决定。
第17页/共118页
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比活度与放射性浓度
♫ 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 全身收到均匀或不均匀照射时,考虑各器官敏感性后的当量
剂量(HT,R)加权平均值。E WT • HT,R 国际专用单位是希沃特(Sv)。 T 第23页/共118页
♫ 待积当量剂量(committed equivalent dose)
待积剂量(committed dose)指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 剂量积分估算,根据待积剂量的概念还可以推倒出待积 吸收剂量、待积当量剂量和待积有效剂量等。
核医学显像与临床 ppt课件
检查项目
1
恶性转移性骨肿瘤
(骨骼)全身骨显像
2
冠心病诊断
(心脏)运动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
3
分侧肾功能测定、尿路梗阻、移植肾监 (肾脏)肾动态显像
测、单侧肾动脉高血压
4
肝血管瘤
(肝脏)肝血池断层显像
5
TIA、脑梗塞
6
下消化道出血
(脑)局部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 消化道出血显像
7
甲亢、甲低、亚急性甲状腺炎 、结节性甲 (甲状腺)甲状腺显像
大多数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简单的引入体内,属于 无创性检查。
所用放射性核素物理半衰期短,显像剂化学量极微, 病人接受的辐射吸收剂量低,几乎不发生毒副作用, 是一种安全检查。
所显示脏器和病变的影像清晰度较差,影像细微结
构的显示。
ppt课件
20
临床应用 临床常见病种与核医学ECT检查项目对照表
序号 疾病名称
2.检查摄片:拍片通知病人排尿、进食或其他 准备,这也是为了让检查更准确。
3.报告诊断。
ppt课件
10
核医学显像是一种功能显像
脏器或组织正常:
正常摄取
异常:(疾病发展过程:细胞基因改变 -代谢改变-功能改变-形态学
改变 )
✓
功能强,代谢活跃,血流丰富,摄取多,表现放射性浓聚
✓
功能差,代谢差, 血供差,摄取少, 表现放射性减低
γ射线
放射性核素自发的发射出γ射线
放射性核素标记到药物上成为放 射性药物。
NM/SPEC用T探测器探测药物在体内的部位
ppt课件
探测器本身没有射线
9
检查流程
1.注射显像剂:注射后根据不同的检查,病人 等候的时间也不相同,有的只需数分钟; 有的要2-3小时,甚至1-2天后,为的是让注 射的显像剂能充分到达所需检查的部位。
临床医学核医学课件
• λ e=λ+ λb λ=0.693/T1/2 Te-1= T1/2 –1+ Tb-1
第四节、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电离(ionization)作用:
带电粒子( charged particles,α ,β )使物质中的原子失 去轨道电子而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的过程。 1、入射粒子电荷量越大,电离作用越强。 α》β 。 2、自由电子能量足够大,又可使其他原子电离---间接电离或 次级电离。 3、单位路径中形成的离子对数为电离密度,反应电离本领。 4、电子飞出,某壳层有空位产生,外层轨道电子填充,发射 特征X射线。
能量差转换为特征X线(characteristic X ray)或传给一个轨道 电子,使之脱离原子----饿歇电子(auger electrons)。
该衰变后,有的原子核仍处激发态—γ射线--基态,或原子 核
把能量传给一个核外电子,使之发射出去—内转换电子。 特征X线、 γ射线可用于显像(111In、123I、67Ga、201Tl),俄
• 核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医学现代化的重 要标志之一。
• 核医学的发展促进了医学进步,医学的进步也促进了 核医学的发展。如免疫学。
• 核医学示踪技术阐明了许多医学中的重大问题:
RNA-DNA逆转录,遗产密码,胆固醇合成与代谢, 细胞周期与细胞膜受体,人体各种激素与微量物质 的定量分析等。
带电粒子在物质中通过可能经过多次 散射。
(四)韧致辐射(bremsstrahlung) :
快速电子通过物质时,在原子核电场力作用下,急 剧减速,电子的一部分或全部动能转化为连续能量的 X线发射出来----韧致辐射。
1、韧致辐射强度和β 射线反向散射的几率与屏蔽 材料的密度正相关。还随β 射线能量增加而增加。
第四节、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电离(ionization)作用:
带电粒子( charged particles,α ,β )使物质中的原子失 去轨道电子而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的过程。 1、入射粒子电荷量越大,电离作用越强。 α》β 。 2、自由电子能量足够大,又可使其他原子电离---间接电离或 次级电离。 3、单位路径中形成的离子对数为电离密度,反应电离本领。 4、电子飞出,某壳层有空位产生,外层轨道电子填充,发射 特征X射线。
能量差转换为特征X线(characteristic X ray)或传给一个轨道 电子,使之脱离原子----饿歇电子(auger electrons)。
该衰变后,有的原子核仍处激发态—γ射线--基态,或原子 核
把能量传给一个核外电子,使之发射出去—内转换电子。 特征X线、 γ射线可用于显像(111In、123I、67Ga、201Tl),俄
• 核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医学现代化的重 要标志之一。
• 核医学的发展促进了医学进步,医学的进步也促进了 核医学的发展。如免疫学。
• 核医学示踪技术阐明了许多医学中的重大问题:
RNA-DNA逆转录,遗产密码,胆固醇合成与代谢, 细胞周期与细胞膜受体,人体各种激素与微量物质 的定量分析等。
带电粒子在物质中通过可能经过多次 散射。
(四)韧致辐射(bremsstrahlung) :
快速电子通过物质时,在原子核电场力作用下,急 剧减速,电子的一部分或全部动能转化为连续能量的 X线发射出来----韧致辐射。
1、韧致辐射强度和β 射线反向散射的几率与屏蔽 材料的密度正相关。还随β 射线能量增加而增加。
核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射线还可以与物质原子核发生 碰撞,使原子核获得能量并发 生跃迁。
射线的能量在物质中传播时会 逐渐减少,最终以热能的形式 散失。
放射性测量
放射性测量是利用专门设计的仪 器和设备来测量放射性核素的活 度、能量和分布等参数的过程。
常用的放射性测量仪器包括盖革 计数器、闪烁计数器和半导体探
测器等。Βιβλιοθήκη 测量放射性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安 全规范,以保护测量人员的安全
随着放射性药物的需求不断增 加,如何保证放射性药物的生 产质量和安全性成为了一个重 要问题。未来将会有更严格的 生产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出台 。
放射性药物的运输与储存
放射性药物的运输和储存需要 特别注意安全问题。未来将会 有更完善的运输和储存方案出 台,确保放射性药物的安全使 用。
核医学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的结合
核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目录
• 核医学概述 • 核物理基础 • 核成像技术 • 核医学在临床的应用 • 核医学的未来发展
01
核医学概述
核医学的定义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医学分支。 它涉及了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仪器设备和标记技术等多个领域。
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
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是一种核医学影像技术,用于观察人体器官和组织的血流 灌注和代谢情况。
详细描述
SPECT成像通过检测放射性示踪剂发射的单光子,能够生成三维图像,用于诊 断心脏病、脑部疾病和肿瘤等疾病。
γ相机成像
总结词
γ相机成像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核医学影像技术,用于观察人体器官和组织的形 态和功能。
实时成像技术
实时核成像技术能够提供动态的、实时的图像,有助于医 生观察病变的发展和变化,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
临床医学技术培训PPT临床核医学与放射治疗
02
放射治疗技术介绍
放射治疗原理及设备
放射治疗原理
利用高能射线(如X射线、γ射线)或粒子束(如电子束、质子束)对肿瘤组织进行照射,破坏其 DNA结构,达到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放射治疗设备
包括医用直线加速器、钴-60治疗机、后装治疗机等。其中,医用直线加速器可产生高能X射线和电子 束,用于外照射治疗;钴-60治疗机则利用钴-60衰变产生的γ射线进行治疗;后装治疗机主要用于内 照射治疗,将放射性核素植入肿瘤组织内或贴近肿瘤表面进行照射。
功能性核医学检查方法
甲状腺摄碘功能测定
利用放射性碘作为示踪剂,测定甲状腺摄取碘的能力,用于评估 甲状腺功能状态。
肾图检查
通过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连续监测双肾区域放射性 变化,了解分侧肾功能和分肾功能受损程度。
骨密度测定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骨矿物质密度测定法,评估骨质疏松等骨骼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质量得到提高。
02
案例二
应用核医学技术成功诊断并治疗甲状腺癌转移患者。通过放射性核素显
像技术,准确找到转移灶,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生
存期延长。
03
案例三
创新应用核医学技术辅助诊断早期乳腺癌。结合放射性核素显像和生物
标志物检测,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为患者争取了
更好的治疗时机。
临床医学技术培训PPT临床核 医学与放射治疗
:
2023-12-30
• 临床核医学概述 • 放射治疗技术介绍 • 核医学检查方法与诊断应用 • 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与实施过程 • 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措施 • 临床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临床核医学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核医学PPT医学课件
1939年Hamiton、Soley和Evans首次用131I诊断疾病;
1941年和1946年分别开始用131I治疗甲亢和甲状腺癌;
1946年核反应堆投产,获得了大量新的放射性核素及 其标记化合物;
8
1957年99Mo-99Tcm发生器问世,标记技术 得到不断提高和新的标记化合物研发成 功,这对放射性药物和核医学的发展起 了很大推动作用;
21
7 、电离辐射损伤不同; 8 、探测技术都采用闪烁探测技术; 9、影像重建技术都采用滤波反投影法。
22
显像原理比较
CT:利用外来的X射线作为放 射源穿透人体,由于正常和 病变组织的物理密度不同, 构成一副反应人体组织密度 差异的解剖图像。
X 射线
探测器
SPECT:利用注入体内的放射 性药物发出的γ光子成像;放 γ射线 射药物可选择性聚集在特定的 组织器官或病变部位中,使该 脏器或病变与邻近组织之间有 放射性浓度差,构成一副反应 人体器官组织功能的解剖图像。
6
核医学最重要的特点: 能提供身体内各组织功能性的变化,
而功能性的变化常发生在疾病的早期。
7
核医学发展历史
1931年发明了回旋加速器;
1934年Joliot和Curie研发成功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 素32P,从此真正揭开了放射性核素在生物医学应用的 序幕。之后10年为初期阶段,相继发现并获得了放射 性核素99Tcm和131I;
化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它们 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34
1953年Dr. Brownell和Dr. Sweet研制了 用于脑正电子显像的PET显像仪
60年代末出现了第一代PET扫描仪, 可进行断层面显像
35
1976年由Dr. Phelps和Dr. Hoffman设计, 由ORTEC公司组装生产了第一台用于临 床的商品化的PET
1941年和1946年分别开始用131I治疗甲亢和甲状腺癌;
1946年核反应堆投产,获得了大量新的放射性核素及 其标记化合物;
8
1957年99Mo-99Tcm发生器问世,标记技术 得到不断提高和新的标记化合物研发成 功,这对放射性药物和核医学的发展起 了很大推动作用;
21
7 、电离辐射损伤不同; 8 、探测技术都采用闪烁探测技术; 9、影像重建技术都采用滤波反投影法。
22
显像原理比较
CT:利用外来的X射线作为放 射源穿透人体,由于正常和 病变组织的物理密度不同, 构成一副反应人体组织密度 差异的解剖图像。
X 射线
探测器
SPECT:利用注入体内的放射 性药物发出的γ光子成像;放 γ射线 射药物可选择性聚集在特定的 组织器官或病变部位中,使该 脏器或病变与邻近组织之间有 放射性浓度差,构成一副反应 人体器官组织功能的解剖图像。
6
核医学最重要的特点: 能提供身体内各组织功能性的变化,
而功能性的变化常发生在疾病的早期。
7
核医学发展历史
1931年发明了回旋加速器;
1934年Joliot和Curie研发成功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 素32P,从此真正揭开了放射性核素在生物医学应用的 序幕。之后10年为初期阶段,相继发现并获得了放射 性核素99Tcm和131I;
化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它们 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34
1953年Dr. Brownell和Dr. Sweet研制了 用于脑正电子显像的PET显像仪
60年代末出现了第一代PET扫描仪, 可进行断层面显像
35
1976年由Dr. Phelps和Dr. Hoffman设计, 由ORTEC公司组装生产了第一台用于临 床的商品化的PET
核医学课件绪论课件
代表核素:99Tcm核性能优良,为纯γ光子发射体,能量140 keV,
T1/2为6.02 h、方便易得、几乎可用于人体各重要脏器的形态
和功能显像。99Tcm是显像检查中最常用的放射性核素,目前 全世界应用的显像药物中,99Tcm及其标记的化合物占80%以 上,广泛用于心、脑、肾、骨、肺、甲状腺等多种脏器疾患的检 查,并且大多已有配套药盒供应。
辐射剂量及其单位
• 照射量 • 照射量率 • 吸收剂量 • 剂量当量 • 当量剂量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电离、激发、散射、轫致辐射、湮灭辐射
•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电子对生成
常用核医学仪器
Γ计数器
液体闪烁计数器
用于体外诊断
脏器功能测定仪
Γ照相机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
其离闪烁中心(γ光子处)的距离增加而减 少;
• 由位置电路和能量电路根据不同位置的光
电倍增管接收到的闪烁光的强度来确定γ光 子的位置。
• PMT数目越多,图像上所有脉冲的X、Y位
置精度越好,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越好。
脉冲幅度高度分析器PHA ——光子能量甄别
• PHA用来选择放射性核素的能量和能谱范围。 • 单道分析器主要由上阈、下阈道宽和构成。改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
是一台高性能的γ照相机的基础上增加了支架 旋转的机械部分、断层床和图像重建软件,使探 头能围绕躯体旋转360o或180o,从多角度、多方 位采集一系列平面投影像。通过图像重建和处理, 可获得横断面(transverse section)、冠状面 (coronal section)和矢状面(sagittal section) 的断层影像(tomogram)。
T1/2为6.02 h、方便易得、几乎可用于人体各重要脏器的形态
和功能显像。99Tcm是显像检查中最常用的放射性核素,目前 全世界应用的显像药物中,99Tcm及其标记的化合物占80%以 上,广泛用于心、脑、肾、骨、肺、甲状腺等多种脏器疾患的检 查,并且大多已有配套药盒供应。
辐射剂量及其单位
• 照射量 • 照射量率 • 吸收剂量 • 剂量当量 • 当量剂量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电离、激发、散射、轫致辐射、湮灭辐射
•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电子对生成
常用核医学仪器
Γ计数器
液体闪烁计数器
用于体外诊断
脏器功能测定仪
Γ照相机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
其离闪烁中心(γ光子处)的距离增加而减 少;
• 由位置电路和能量电路根据不同位置的光
电倍增管接收到的闪烁光的强度来确定γ光 子的位置。
• PMT数目越多,图像上所有脉冲的X、Y位
置精度越好,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越好。
脉冲幅度高度分析器PHA ——光子能量甄别
• PHA用来选择放射性核素的能量和能谱范围。 • 单道分析器主要由上阈、下阈道宽和构成。改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
是一台高性能的γ照相机的基础上增加了支架 旋转的机械部分、断层床和图像重建软件,使探 头能围绕躯体旋转360o或180o,从多角度、多方 位采集一系列平面投影像。通过图像重建和处理, 可获得横断面(transverse section)、冠状面 (coronal section)和矢状面(sagittal section) 的断层影像(tomogram)。
核医学相关PPT课件
心血管治疗
核医学在心血管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心 肌梗塞溶栓治疗的监测和放射性核素 参与治疗等。
内分泌系统诊断与治疗
内分泌诊断
核医学利用放射性示踪剂来检测激素分泌情况和器官功能,有助于内分泌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内分泌治疗
核医学在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包括甲状腺癌的放射性碘治疗和肾上腺肿瘤的参与治疗等。
神经系统诊断与治疗
与安全规范的有效执行。
06
核医学案例分析
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案例分析
肿瘤诊断案例
介绍一例利用核医学技术成功诊断肿瘤的案 例,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核 医学检查手段及结果,以及最终确诊的进程 。
肿瘤治疗案例
分享一例利用核医学技术进行肿瘤治疗的成 功案例,包括治疗方案的设计、治疗进程、 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康复情况。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总结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核医学成像技术,通过注射标记的正电 子示踪剂,利用PET成像装备获取三维图像,以评估器官功能和疾病状态。
详细描写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对照度等优点,能够提 供人体生理、生化及代谢功能的详细信息。该技术在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 等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02
核医学技术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
总结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是核医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它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在体内散布的差异,通 过显像装备获取图像,以评估器官功能和疾病状态。
详细描写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等优点,能够提供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图像,对于肿瘤、心血管 、神经系统等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常见的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 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核医学在心血管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心 肌梗塞溶栓治疗的监测和放射性核素 参与治疗等。
内分泌系统诊断与治疗
内分泌诊断
核医学利用放射性示踪剂来检测激素分泌情况和器官功能,有助于内分泌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内分泌治疗
核医学在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包括甲状腺癌的放射性碘治疗和肾上腺肿瘤的参与治疗等。
神经系统诊断与治疗
与安全规范的有效执行。
06
核医学案例分析
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案例分析
肿瘤诊断案例
介绍一例利用核医学技术成功诊断肿瘤的案 例,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核 医学检查手段及结果,以及最终确诊的进程 。
肿瘤治疗案例
分享一例利用核医学技术进行肿瘤治疗的成 功案例,包括治疗方案的设计、治疗进程、 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康复情况。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总结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核医学成像技术,通过注射标记的正电 子示踪剂,利用PET成像装备获取三维图像,以评估器官功能和疾病状态。
详细描写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对照度等优点,能够提 供人体生理、生化及代谢功能的详细信息。该技术在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 等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02
核医学技术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
总结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是核医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它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在体内散布的差异,通 过显像装备获取图像,以评估器官功能和疾病状态。
详细描写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等优点,能够提供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图像,对于肿瘤、心血管 、神经系统等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常见的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 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核医学相关PPT课件
核医学的发展历程
01 早期发现
核医学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科学家发现了放射 性现象和放射性同位素。
02 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随着回旋加速器和质子加速器等 核设施的发展,核医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03 现代应用
现代核医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基础 研究,特别是在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方面 。
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核医学的诊断准确性
02
核医学技术能够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及时、
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核医学的治疗效果
03
核医学技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
的生活质量。
核医学的挑战和困难
核医学技术的成本
核医学技术的设备成本高昂,普及程度受到一定限制。
核医学技术的复杂性
其他疾病诊断和治疗
其他疾病诊断
核医学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通过 PET和SPECT观察炎症和代谢情况。
其他疾病治疗
核医学还可利用放射性元素对其他疾病进行治疗,如用镭223(Ra-223)治疗骨转移瘤等。
04
核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型放射性药物研发
总结词
新型放射性药物研发是核医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旨在开发更高效、更安全的 药物,以满足临床需求并提高治疗效果。
核医学的分类和应用
分类
核医学可分为治疗性核医学和诊断性核医学。治疗性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射线对病变 进行治疗,而诊断性核医学则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对疾病进行诊断和研究。
应用
核医学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例如,利用 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疾病,利用氟化脱氧葡萄糖(¹⁸F-FDG)PET/CT显像诊断肿瘤等。
临床核医学介绍课件
设备安全:核医学检查设备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 检测,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谢谢
适用范围:核医学检查方法适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
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 用
肿瘤诊断与治疗
肿瘤诊断:利用核医学技术对肿瘤进行早期 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
肿瘤分期:通过核医学检查确定肿瘤的分期, 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肿瘤治疗:利用核医学技术进行肿瘤治疗, 如放射性治疗、靶向治疗等
肿瘤预后评估:通过核医学检查评估肿瘤治 疗效果,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能产生影响, 如造影剂肾 病等
04
甲状腺功能异 常:部分显像 剂可能影响甲 状腺功能,如 甲状腺功能亢
进或减退等
核医学检查的安全性评估
辐射剂量:核医学检查的辐射剂量通常较低,对人 体影响较小
辐射防护:核医学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会采取必 要的辐射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检查流程:核医学检查的流程经过严格设计和优化, 确保检查过程的安全性
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
心肌灌注显像: 评估心肌缺血 和心肌梗死
心脏瓣膜疾病 诊断:评估瓣 膜功能及病变 程度
01
03
血管疾病诊断: 评估血管狭窄 及闭塞程度
05
02
04
06
心脏负荷试验: 评估心脏功能
心律失常诊断: 评估心律失常 类型及严重程 度
放射性核素治疗: 治疗心血管疾病, 如心肌梗死、心 律失常等
04
核医学在神经系 统疾病研究领域 的应用:核医学 技术可以为神经 系统疾病的研究 提供重要的实验 手段,推动相关
领域的发展。
核医学的安全性
辐射剂量与防护措施
辐射剂量:核医 学检查的辐射剂
量较低,通常低 1
谢谢
适用范围:核医学检查方法适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
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 用
肿瘤诊断与治疗
肿瘤诊断:利用核医学技术对肿瘤进行早期 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
肿瘤分期:通过核医学检查确定肿瘤的分期, 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肿瘤治疗:利用核医学技术进行肿瘤治疗, 如放射性治疗、靶向治疗等
肿瘤预后评估:通过核医学检查评估肿瘤治 疗效果,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能产生影响, 如造影剂肾 病等
04
甲状腺功能异 常:部分显像 剂可能影响甲 状腺功能,如 甲状腺功能亢
进或减退等
核医学检查的安全性评估
辐射剂量:核医学检查的辐射剂量通常较低,对人 体影响较小
辐射防护:核医学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会采取必 要的辐射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检查流程:核医学检查的流程经过严格设计和优化, 确保检查过程的安全性
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
心肌灌注显像: 评估心肌缺血 和心肌梗死
心脏瓣膜疾病 诊断:评估瓣 膜功能及病变 程度
01
03
血管疾病诊断: 评估血管狭窄 及闭塞程度
05
02
04
06
心脏负荷试验: 评估心脏功能
心律失常诊断: 评估心律失常 类型及严重程 度
放射性核素治疗: 治疗心血管疾病, 如心肌梗死、心 律失常等
04
核医学在神经系 统疾病研究领域 的应用:核医学 技术可以为神经 系统疾病的研究 提供重要的实验 手段,推动相关
领域的发展。
核医学的安全性
辐射剂量与防护措施
辐射剂量:核医 学检查的辐射剂
量较低,通常低 1
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与评价ppt课件
(2)距离防护
距离增加1倍,可使受照剂量减至1/4。 所以操作时尽可能增大与放射源的距离。 比如,开瓶时使用长桶开瓶器;分装时采 用远距离移液管;注射时采用长的注射筒 等。
(3)时间防护
受照剂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所以, 迅速准确地操作和检查,缩短接触放射性 核素和患者的时间,将会减少受照剂量。 这就要求操作者要技术熟练、情绪镇定、 物品准备齐全、操作迅速准确、并尽量采 用较先进、快速的检查方法。
(非限制区)
(监督区) (控制区) (控制区)
同时要注意与临近科室的布局是否合理。
为了便于控制污染,确保操作者的安全,按
操作放射性核素总浓度的多少及污染危险程度的 大小,需要对开放型工作场所实行分区布置和管 理。
在其中连续工作的人员一年内受到照射剂量可能 超过年限制3/10的区域,如制备、分装放射性药物 的操作室、给药室、治疗病人的床位区等。 ②监督区
在其中连续工作的人员一年内受到照射剂量一般 不超过年限制3/10的区域,如使用放射性核素的标 记实验室、显像室、诊断病人的床位区、放射性核素 或药物的贮存区和放射性废物贮存区等。 ③非限制区
出空气浓度不应超过有关限值。
(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防护
核医学工作人员在受到外照射辐射危害 的同时,由于放射性核素的表面污染或挥发 及其他原因,有可能把放射性核素摄入体内, 造成内辐射危害。因此,核医学工作人员受 到的照射既有外照射,可能也有内照射。对 外照射的防护依然根据时间、距离和屏蔽防 护的三种基本方法减少受照剂量。对内照射 的防护一方面要按操作制度认真操作,防止 或减少放射性污染,另一方面要加强个人防 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或减少 放射性核素摄入体内。
在其中连续工作的人员一年内受到照射剂量一般 不超过年限制1/10的区域,如工作人员办公室、电 梯、走廊等。
核医学ppt课件
Z N nuclide 同位素: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
状态的一类原子 X
A
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具有相同质量数和原子序
isotope 数但能量状态不同的一类核素
稳定核素与放射性核素 isomer
核衰变(decay)及其类型
衰变 衰变 -衰变 +衰变 电子俘获 衰变和内转换
核 医 学
核医学的定义
核医学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 论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核技术
核医学
不同的学科体系
医学
核医学特点
涉及领域多 应用范围广 技术手段先进 方法学内涵丰富
核医学学科内容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学位点 核医学也是一门影像学科 内容分为:实验核医学 临床核医学
临床核医学:诊断与治疗
放射性核素显像 放射性核素功能测定 放射性核素体外分析 放射性核素治疗
放 射 防 护
Introduction
原子核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人类接触射线 的机会日益增多。因此,放射防护的宗旨是为了保障放射性工作人员、公众 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提高放射防护的效益,促进核技术的发展及放射工 作的顺利进行。
The origin of ionizing radiation
中国大陆高本底辐射区
广东的阳江县,地表含有独居石矿物 的沉积物土壤中U,Th,Ra的含量较高, 比正常地区高3倍(吸收剂量平均为 0.34uGy.h-1)
世界上95%以上的人生活在“正常区”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
是指电离辐射将辐射能量传递给有机体所引起的任何改变的总称 研究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发生、发展、转归、机理),这些影响包括机 体受照射后产生的一系列生化、病理生理及形态变化进而引起的一些生物效 应。
状态的一类原子 X
A
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具有相同质量数和原子序
isotope 数但能量状态不同的一类核素
稳定核素与放射性核素 isomer
核衰变(decay)及其类型
衰变 衰变 -衰变 +衰变 电子俘获 衰变和内转换
核 医 学
核医学的定义
核医学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 论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核技术
核医学
不同的学科体系
医学
核医学特点
涉及领域多 应用范围广 技术手段先进 方法学内涵丰富
核医学学科内容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学位点 核医学也是一门影像学科 内容分为:实验核医学 临床核医学
临床核医学:诊断与治疗
放射性核素显像 放射性核素功能测定 放射性核素体外分析 放射性核素治疗
放 射 防 护
Introduction
原子核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人类接触射线 的机会日益增多。因此,放射防护的宗旨是为了保障放射性工作人员、公众 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提高放射防护的效益,促进核技术的发展及放射工 作的顺利进行。
The origin of ionizing radiation
中国大陆高本底辐射区
广东的阳江县,地表含有独居石矿物 的沉积物土壤中U,Th,Ra的含量较高, 比正常地区高3倍(吸收剂量平均为 0.34uGy.h-1)
世界上95%以上的人生活在“正常区”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
是指电离辐射将辐射能量传递给有机体所引起的任何改变的总称 研究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发生、发展、转归、机理),这些影响包括机 体受照射后产生的一系列生化、病理生理及形态变化进而引起的一些生物效 应。
核医学ppt【130页】
放射卫生防护
防护目的Objective of radioactivity protection
防止一切有害的非随机效应。是基于任何照射 都将产生一定的危害,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 照射的观点。
将随机效应的发生机率降低到被认为可以接受 的水平。
防护基本原则 放射实践正当化 放射防护最优化 个人剂量限制化
核医学的主要任务
应用核科学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 客观规律;
揭示在正常及异常条件下疾病发生发展 和转归的机理;
在临床医学上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提供评价依据及手段;
核物理基础
原子的基本结构 与基本概念
X代表元素符号 N代表中子数 Z代表质子数 A代表原子的质量数
AZXN
核素: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与能量 nuclide 状态的一类原子 AZXN
AZX——
A-4 Z-2
Y
+
42He+Q
衰变
核衰变时放射出粒子的衰变
-衰变(beta decay) AZX——ZA+1Y+ -++Q
+衰变 AZX——ZA-1Y+ + + +Q
电子俘获 AZX +-01e——ZA-1Y+
衰变(gamma decay)
核衰变时放射出粒子的衰变
AM Z
X——
屏蔽和准直作用 保证影像的分辨率和定位的准确
信号分析和 数据处理系统
SPECT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 SPECT相当于大视野照相机,其探头系统为一 旋转型照相机,它围绕病人作1800或3600旋转, 每隔一定角度采集图象,通常是以每隔30或60采 集一帧图象或3600采集64张图象。然后通过计 算机处理、重建成断层显像。目前探头已发展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甲状腺药物(ATD)、甲状腺制剂
其它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溴剂、过 氯 酸盐、避孕药等
2020/10/
14
5.临床意义
1)作为常见甲状腺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典型甲亢 甲低 地方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 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甲2020炎1/140/急6/ /4性
甲吸增高,高峰前移
甲吸降低
甲吸增高,但无高峰前移
甲吸可正常或增高(无高峰前移)
甲吸降低,而T3、T4
象 甲吸降低,而T3、T4
—“分离现 ” —“分离1现5 象”
2)用于甲亢患者准备131I治疗时计算131I投药剂量 按下公式计算
甲状腺重量(g)× 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131I剂量 ×100%
甲状腺摄131I率
2020/10/
16
6.适应证、禁忌证
2020/10/
5
二.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促进生长发育 对代谢的影响
身体的 发甲动状机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它主要
其它方面
促进骨骼、脑和生殖器官的生
1.产热效应 甲状腺激素可提长高发大育多。数若组先织天的或耗幼氧年量时,缺增
乏 加产热效应。甲状腺素使基础甲代状谢腺率激增素高,,会甲引状起腺呆功
临床核医学
201240/61/04/
1
1、内分泌系统 2、运动系统(骨关节) 3、泌尿系统 4、消化系统 5、循环系统
201240/61/04/
2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的经典概念是指一群特殊分化 的 细胞组成的内分泌腺,它们包括垂体、甲状
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胸腺及
松果体等。这些腺体分泌高效能的化学物质 (激素),经过血液循环而传递化学信息到其 靶细胞、靶组织或靶器官,发挥兴奋或抑制作 用。
标准源的制备
测量(2,4 ,24h)
甲状腺 摄131I率
=
甲状腺部位计数-本底计数 标准源计数-本底计数
×100%
自然本底计数 标准源计数 甲状腺部位放射性计数
201240/61/04/
计算甲吸率 绘制摄131I曲线11
2020/10/
12
3.结果判定
正常值范围(不同地区有差别 )
2h:10% ~25% 4h:15%~30% 24h:25%~50%
一般规律:服用131I后甲吸逐渐增高,24h达高峰 青少年和儿童略高于成人,女性略高于男性
2020/10/
13
4、影响甲吸的因素
增加甲吸 的因素
机体缺碘状态,停用ATD、TH后的反跳等
含碘食物:海带、紫菜、海虾、各种海鱼
抑制甲吸 的因素
含碘药物:含碘中药(海藻、牡蛎、昆布、 夏枯草等)、X线造影剂、碘酊、乙胺碘 呋酮等
系
反映血循环 激素水平
反映自身免 疫的检查
8
(一)甲状腺摄131碘试验
(Radioactive Iodine Uptake Test,RAIU)
(甲吸)
2020/10/
9
1.原理
碘是甲状腺合成TH的主要原料,其进入人体后能被甲状 腺选择性摄取和浓聚,其摄取的速度和数量以及碘在甲 状腺内的停留时间与甲状腺功能有关。
除妊♘期或哺乳期的妇女 禁用外,可安全的用于任何 人群。
2020/10/
17
(二)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测定
(The Measurement of Serum TH)
1.检测方法
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3ml,一般用RIA法测定
2.正常值范围
2020/10/
TT4 70~180nmol/L TT3 1.0~3.2nmol/L FT4 8.6~26pmol/L FT3 3.2~9.2pmol/L rT3 0.5~1.2nmol/L
小能病。 亢进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可增高35%左右;而功能
低下患 者的基础代谢率可降低15%左右。
2.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促进蛋白质的
合成,糖吸收及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分泌过多时,使
蛋白质大量分解,加速糖和脂肪代谢,因而消瘦无力。
2020/10/
6
核医学检查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甲状腺、甲状旁 腺、肾上腺的功能测定及其内分泌激素 的测定已成为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研究 的主要手段;放射性核素显像不仅可提 供内分泌器官的形态学变化,而且可以 提供有关的功能信息,具有其他影像学 检查不可比拟的优势。
• 202104/160/4/
3
2020/10/
4
一. 甲状腺激素
人的甲状腺重20~30g,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 它位于气管上端两侧,甲状软骨的的下方,分为左 右两叶,中间由较窄的峡部相联,呈“H”形。 甲状腺分泌的有生物活性的激素有 甲状腺素(又名四碘甲腺原氨酸,T4) 三碘甲腺原氨酸(T3)。
2020/10/
7
一、甲状腺功能测定方法分类:
体内实验
体外实验
2020/10/
甲状腺摄131碘试验 Teff的测定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 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 TSH兴奋试验
TSH测定 TRH兴奋试验 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 TG . TGAb . TMAb测定 TRAb测定
反映甲状腺合 成激素功能
反映下丘 脑—垂体—甲 状腺轴调节关
18
3.临床意义
1)诊断甲亢或甲低
甲亢:TT3↑、TT4↑、FT3↑、FT4↑、rT3↑ 甲减:TT3↓、TT4 ↓ 、FT3↓、FT4↓、rT3↓
特殊情况TT3 、TT4变化可不一致
2)低T3(或低T3、T4 )综合症
3) 对甲亢、甲减治疗后疗效的判断及用药量的监测
2020/10/
19
(三)TSH浓度测定
2020/10/
20
二、甲状腺功能测定的 综合评价及临床应用选择
(一)选择的原则
1、针对性强。2、灵敏度高。3、优先考虑体外 方法。4、配合使用。5、价廉及简便易行。
131I与127I互为同位素,二者有相同的化学及生物学性质 131I属放射性核素,衰变时能发出γ射线。
给予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一定量的Na131I后,在体外用特 定的γ射线探测仪探测颈部的放射性计数,即可了解甲状 腺的功能状态。
2020/10/
10
2.方法
病人的准备:患者停用相关药物和 食物,空腹口服131I
检测方法
正常值
RIA
<10mIU/L
IRmA (sTSH)
0.4~3.1mIU/L
临床意义:
特点
灵敏度较差,患者与正常人有交叉
灵敏度高,患者与正常人交叉极少
1、诊断甲亢或甲低 , TSH异常早于T3、T4的变化 2、甲亢或甲低治疗后疗效的判断。
3、对垂体性甲亢、异源性TSH综合症、甲状腺激素 抵抗综合症的诊断。
其它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溴剂、过 氯 酸盐、避孕药等
2020/10/
14
5.临床意义
1)作为常见甲状腺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典型甲亢 甲低 地方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 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甲2020炎1/140/急6/ /4性
甲吸增高,高峰前移
甲吸降低
甲吸增高,但无高峰前移
甲吸可正常或增高(无高峰前移)
甲吸降低,而T3、T4
象 甲吸降低,而T3、T4
—“分离现 ” —“分离1现5 象”
2)用于甲亢患者准备131I治疗时计算131I投药剂量 按下公式计算
甲状腺重量(g)× 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131I剂量 ×100%
甲状腺摄131I率
2020/10/
16
6.适应证、禁忌证
2020/10/
5
二.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促进生长发育 对代谢的影响
身体的 发甲动状机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它主要
其它方面
促进骨骼、脑和生殖器官的生
1.产热效应 甲状腺激素可提长高发大育多。数若组先织天的或耗幼氧年量时,缺增
乏 加产热效应。甲状腺素使基础甲代状谢腺率激增素高,,会甲引状起腺呆功
临床核医学
201240/61/04/
1
1、内分泌系统 2、运动系统(骨关节) 3、泌尿系统 4、消化系统 5、循环系统
201240/61/04/
2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的经典概念是指一群特殊分化 的 细胞组成的内分泌腺,它们包括垂体、甲状
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胸腺及
松果体等。这些腺体分泌高效能的化学物质 (激素),经过血液循环而传递化学信息到其 靶细胞、靶组织或靶器官,发挥兴奋或抑制作 用。
标准源的制备
测量(2,4 ,24h)
甲状腺 摄131I率
=
甲状腺部位计数-本底计数 标准源计数-本底计数
×100%
自然本底计数 标准源计数 甲状腺部位放射性计数
201240/61/04/
计算甲吸率 绘制摄131I曲线11
2020/10/
12
3.结果判定
正常值范围(不同地区有差别 )
2h:10% ~25% 4h:15%~30% 24h:25%~50%
一般规律:服用131I后甲吸逐渐增高,24h达高峰 青少年和儿童略高于成人,女性略高于男性
2020/10/
13
4、影响甲吸的因素
增加甲吸 的因素
机体缺碘状态,停用ATD、TH后的反跳等
含碘食物:海带、紫菜、海虾、各种海鱼
抑制甲吸 的因素
含碘药物:含碘中药(海藻、牡蛎、昆布、 夏枯草等)、X线造影剂、碘酊、乙胺碘 呋酮等
系
反映血循环 激素水平
反映自身免 疫的检查
8
(一)甲状腺摄131碘试验
(Radioactive Iodine Uptake Test,RAIU)
(甲吸)
2020/10/
9
1.原理
碘是甲状腺合成TH的主要原料,其进入人体后能被甲状 腺选择性摄取和浓聚,其摄取的速度和数量以及碘在甲 状腺内的停留时间与甲状腺功能有关。
除妊♘期或哺乳期的妇女 禁用外,可安全的用于任何 人群。
2020/10/
17
(二)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测定
(The Measurement of Serum TH)
1.检测方法
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3ml,一般用RIA法测定
2.正常值范围
2020/10/
TT4 70~180nmol/L TT3 1.0~3.2nmol/L FT4 8.6~26pmol/L FT3 3.2~9.2pmol/L rT3 0.5~1.2nmol/L
小能病。 亢进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可增高35%左右;而功能
低下患 者的基础代谢率可降低15%左右。
2.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促进蛋白质的
合成,糖吸收及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分泌过多时,使
蛋白质大量分解,加速糖和脂肪代谢,因而消瘦无力。
2020/10/
6
核医学检查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甲状腺、甲状旁 腺、肾上腺的功能测定及其内分泌激素 的测定已成为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研究 的主要手段;放射性核素显像不仅可提 供内分泌器官的形态学变化,而且可以 提供有关的功能信息,具有其他影像学 检查不可比拟的优势。
• 202104/160/4/
3
2020/10/
4
一. 甲状腺激素
人的甲状腺重20~30g,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 它位于气管上端两侧,甲状软骨的的下方,分为左 右两叶,中间由较窄的峡部相联,呈“H”形。 甲状腺分泌的有生物活性的激素有 甲状腺素(又名四碘甲腺原氨酸,T4) 三碘甲腺原氨酸(T3)。
2020/10/
7
一、甲状腺功能测定方法分类:
体内实验
体外实验
2020/10/
甲状腺摄131碘试验 Teff的测定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 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 TSH兴奋试验
TSH测定 TRH兴奋试验 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 TG . TGAb . TMAb测定 TRAb测定
反映甲状腺合 成激素功能
反映下丘 脑—垂体—甲 状腺轴调节关
18
3.临床意义
1)诊断甲亢或甲低
甲亢:TT3↑、TT4↑、FT3↑、FT4↑、rT3↑ 甲减:TT3↓、TT4 ↓ 、FT3↓、FT4↓、rT3↓
特殊情况TT3 、TT4变化可不一致
2)低T3(或低T3、T4 )综合症
3) 对甲亢、甲减治疗后疗效的判断及用药量的监测
2020/10/
19
(三)TSH浓度测定
2020/10/
20
二、甲状腺功能测定的 综合评价及临床应用选择
(一)选择的原则
1、针对性强。2、灵敏度高。3、优先考虑体外 方法。4、配合使用。5、价廉及简便易行。
131I与127I互为同位素,二者有相同的化学及生物学性质 131I属放射性核素,衰变时能发出γ射线。
给予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一定量的Na131I后,在体外用特 定的γ射线探测仪探测颈部的放射性计数,即可了解甲状 腺的功能状态。
2020/10/
10
2.方法
病人的准备:患者停用相关药物和 食物,空腹口服131I
检测方法
正常值
RIA
<10mIU/L
IRmA (sTSH)
0.4~3.1mIU/L
临床意义:
特点
灵敏度较差,患者与正常人有交叉
灵敏度高,患者与正常人交叉极少
1、诊断甲亢或甲低 , TSH异常早于T3、T4的变化 2、甲亢或甲低治疗后疗效的判断。
3、对垂体性甲亢、异源性TSH综合症、甲状腺激素 抵抗综合症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