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涂装培训教材(20141224)
涂料涂装基础知识培训
五、涂料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点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10、针孔
1、喷涂施工时,湿膜溶剂挥发快
2、涂膜过厚,表干太快,底层溶 剂挥发不畅;
3、双组份聚氨脂涂料生产时产生 气泡未消失或漆中,溶剂中含有 微量水;
1、用合适稀释剂,控制分色粘度, 喷涂膜厚;
2、注意水分,其它杂质混入;
3、注意压缩空气的洁净度及被涂物 表面的污染程度;
2、喷涂时,若环境湿度超过80%RH, 2、可防止由于环境湿度过高引起 应利用除湿器除湿或在漆料中添加适 的漆膜发白现象; 量的防白水(加入量不宜超过10%) 3、否则会对漆膜的物理性能和外 3、不应使底材、涂料和环境温度相 观产生不良影响; 差过大;
适当的室温干燥是十分必要的,不可 否则可能出现桔皮、针孔等缺陷; 忽略;
3、塑料成型工艺不当,涂料润湿不好;3、改善成型工艺;
4、施工现场湿度过大;
4、调整施工现场湿度;
5、颜料粒子大小不同或由于溶剂挥发 形成的漆基循环流引起颜料不均匀分 离;
6、表面张力,颜料絮凝程序的不同;
5、颜料分散过程中加入颜料分 散剂;
6、加入添加剂(如硅油等)降 低涂膜的表面张力;
8、烧焦
1、涂料中溶剂溶解力过强;
散混合在漆中;
环境的洁净度;
3、现场空气污浊或被涂物的表面上
积聚着粉尘;
5
五、涂料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点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4、缩孔
1、湿膜上下部分表面张力 不同;
2、底材的表面处理不好;
1、改善湿膜流平性和对底材的润湿性;
2、底材表面处理,以提高底材的可润湿性; (涂装前可用溶剂或专用抹布将底材擦拭 干净)
《涂装培训教程课程》课件
家装涂装案例中,介绍了家居装饰涂装的流程和材料选择,包括乳胶漆、木器漆、地坪漆等材料的选 用和涂装技巧。同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家居装饰涂装的效果和质量要求,以及在家居装饰过程中 涂装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方法。
工装涂装案例
总结词
工装涂装案例展示了涂装在工业设备制造和维修领域的应用,包括钢结构、管道、机械设备等部分的涂装技巧和 效果。
涂装废弃物处理
01
02
03
04
涂装废弃物应按照国家相关法 律法规进行分类处理。
对于可回收的涂装废弃物,应 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
费。
对于不可回收的涂装废弃物, 应选择合法、合规的废弃物处
理机构进行处理。
涂装企业应建立废弃物管理制 度,加强废弃物减量、资源化
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作。
涂装环保法规与标准
详细描述
工装涂装案例中,介绍了工业设备制造和维修涂装的流程和材料选择,包括防腐涂料、绝缘涂料、耐磨涂料等材 料的选用和涂装技巧。同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工业设备制造和维修涂装的效果和质量要求,以及在工业设备 制造和维修过程中涂装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方法。
05 涂装行业发展趋势
新型涂装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涂装质量检测与评估
外观检测
检查涂层表面是否光滑、平整 、无气泡、无流挂等现象。
附着力检测
检查涂层与底材的附着力是否 符合要求,可以采用划格试验 等方法进行检测。
色差检测
检查涂层颜色是否与标准色板 一致,可以采用色差计等方法 进行检测。
性能测试
根据实际需求,对涂层进行耐 候性、耐水性、耐腐蚀性等性 能测试,以确保涂装质量和效
涂装设备的智能化
随着工业4.0的推进,涂装设备逐渐实 现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
油漆工培训教材
2天然树脂漆
• 以干性油与天然树脂为基本原料。 • 干燥快,短油度的漆膜坚硬易打磨,适合 室内物品的涂装;长油度的漆膜柔韧耐大 气性好,具有良好的装饰和保护作用,价 格低廉,适合室外使用。 • 缺点是力学性能差,短油度耐大气性差, 长油度的漆膜不能打磨抛光。
3酚醛树脂漆
• 是以各种酚醛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是涂 料中使用最广泛的品种之一,分改性、醇溶性、 油溶性以及水溶性酚醛树脂四种。 • 广泛使用于家具、建筑、船舶、机械、电气及防 化学腐蚀方面。 • 优点是漆膜坚硬,耐水性好,纯酚醛的耐化学腐 蚀性好,有一定绝缘性能,附着力好。缺点是漆 膜较脆,颜色易变深耐大气性差,易粉化,不宜 作为白色或浅色漆。
颜料的性质
• 着色力:某种颜料和另一种颜料在油料中 混合时,所能呈现它本身颜色强弱的能力。 • 遮盖力:色漆涂饰在物体表面使被涂物面 的底层颜色不再透过涂层而显露的能力。 • 防锈性:是指抑制金属腐蚀的能力。 • 粉化:漆膜经过曝晒后,颜料从漆膜中脱 落形成粉末的现象。
(3)溶剂 • 其作用是将成膜物质溶解或分散成液态, 使之易于施工形成薄膜,并在施工后容易 从薄膜中挥发出来,从而使薄膜形成固态 的涂膜。溶剂成分通常是可挥发液体。包 括水、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溶剂所 占的比例一般为50%。
• (4)助剂 • 不能单独形成涂膜,在涂料成膜后作为涂 膜中的一个组成存在于涂膜中。对涂料和 涂膜的某一特定方面的性能起改进作用。 助剂用量很少,但作用显著,成为现代涂 料生产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喷漆培训教材
噴漆課程---by Joewcl前言大家都了解涂裝﹐如果對工件上的漆再加深了解﹐那么對工作上解決和預防問題會很有幫助。
課程上分一般性的知識﹐和專業性的知識﹐具有宏觀和微觀現象。
我們盡量用宏觀現象解釋微觀現象。
接下來了解什么是噴漆﹐用什么辦法進行噴漆。
正文第一部分涂裝的含義一﹑什么是涂料﹖其他方案取代噴漆﹐都具有物性﹐化性﹐有些是技朮本位﹐有些是一般性東西。
下面介紹不同的硬化方法﹐不僅是現在﹐而且要了解硬化可能性。
在硬化方法后﹐會將如何涂裝﹐以及涂裝的各種不同因素缺點以及如何解決。
塑膠與金屬噴漆具有很大差異﹐這里是以塑膠為主﹐在內容會涉及噴漆。
其他可以取代涂裝技朮的表面處理方式﹐有一些優點﹐也有一些缺點。
最后﹐大家問題﹐采用互動的方式為大家講解問題。
希望對工作有所幫助。
希望大家更清楚了解涂裝所含的因素的影響不同﹐更清楚了解問題﹐解決問題。
什么是漆﹖主要含有四種成分﹕溶劑﹐樹脂﹐顏料﹐添加劑。
廣義上的漆具有35種化學成分﹐但基本成分為4種﹐下面解釋以下每種成分所扮演的角色。
漆是以需求為導向﹐與塑膠也有很大的關系﹐不可能有完美的漆﹐漆基本上是一種妥協。
塑膠有各種磨痕﹐如果沒有被噴漆覆蓋﹐則很難被消費者接受。
噴漆是加工的最后一道程序﹐如果噴漆失敗﹐不一定是噴漆失敗﹐可能也是由于前面的工序造成﹐也許是成型﹐等等。
調查前面的每一道工序﹐找出造成失敗的原因。
如果恰當使用噴漆﹐會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噴漆對電子干擾有很大的幫助。
噴涂對建立企業形象很有幫助﹐對市場也有幫助。
每種漆料都有顏色﹐光澤。
涂裝基本上對成本提供機械﹐化學﹐及成品的保護。
涂料對塑膠有雙方面的影響﹐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
涂料表面處理的方式﹐可以用電渡﹐油墨﹐等噴涂成型﹐可以取代涂裝技朮﹐與噴漆相比﹐有優點也有缺點。
在選擇涂料上﹐有兩個影響因素﹕首先﹐是底材﹐包括金屬﹐塑膠﹐木板等﹔其次﹐噴漆還有什么要求﹐噴漆的目的是為了化學﹐機械﹐環境保護﹐還是為了好看。
涂装工艺培训教材
透氧性
2
透水性
1
3
涂层的
透过性
6
4
颜料的影响
5
玻璃转化温度
透离子性 吸水性
3.1.1透水性
钢铁的腐蚀可简单地以下式表示: 4Fe +O2+2H2O =2Fe2O3 ·H2O
3.1.1透水性
裸钢铁在不同自然下的腐蚀速率及相应需水量
3.1.1透水性
涂层越厚则透水率越低:
2H++2e→2H→H2↑ 防腐蚀涂料力求避免这种酸性介质的析氢 腐蚀,此时漆膜不是靠缓蚀颜料,而是靠良好 的屏蔽作用阻挡离子的透过,漆膜要有足够厚 度而完整无毛孔。因为一旦出现析氢,往往腐 蚀速度很快。另一种因析氢而起泡常见于阴极 保护之不当。
3.2.3渗透压
漆膜是一种半透膜,水可以透过,而对一 些溶质则不易透过,因而会产生渗透压。
3.2.5划伤处起泡
对浸渍在水性介质或在经常潮湿的环境, 防腐蚀涂料宜制成具有湿态刚性的漆膜,并注 意施工后的充分干燥和固化。
美国涂料工厂推荐:用于储罐衬里的涂层 必须经“强制干燥”,即60~70℃左右的加温 ,使溶剂充分逸出,树脂充分交联,提高玻璃 转化温度,从而提高了刚性。即在应力下只有 极小的应变(杨氏模量高)以避免起泡。
3.2.4电渗透
常常起泡是由于涂料成膜时发生相分离产 生的渗透压而引起。即涂料成膜时,膜内逐渐 形成许多高聚物冻胶,在溶液中析出时,其上 部是一层清液,冻胶之间随机并合。先连合而 成开孔的膜,逐步再并合成闭孔的膜,最后形 成连续的膜,但漆膜 近底材中残留一些未并 合的微孔,是冻胶并合时随机分布的,微孔中 若残留亲水性而高沸点溶剂,例如乙二醇醚, 则漆膜吸水后由于渗透压而起泡。
涂装工艺基础知识培训教案(ppt 31页)
❖ 不能耐高温(165 ℃~180℃) 的被涂物不宜采用电泳涂装。
❖ 对颜色有限定要求的涂装不宜 采用电泳涂装。
❖ 对小批量生产的场合不宜采用 电泳涂装。
六、超滤系统 作用:除去附着在电泳涂膜表面的浮漆,提高涂膜外观和回收电泳 涂料。
原理:漆液通过超滤器时,由于进出口的压力差及超滤膜的低分子 透过性,一些低分子的溶质和溶剂(电泳漆液中的水、乙醇、丁醇、 各种无机杂质离子和低分子量的树脂)透过超滤膜形成超滤水,而高 分子量的物质(电泳漆液中的高分子量树脂、颜料颗粒)则不能透过 超滤膜,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超滤水用于清洗电泳后的浮漆,不能 透过的浓缩电泳漆重新返回电泳槽。通过排放超滤液,可以排除电泳 槽的杂质离子和低分子产物,使漆液的PH值和电阻值稳定,以保证漆 液的稳定和电泳涂漆的正常进行。
原理:表面调整的主要成分是钛盐(钛胶体)和磷酸钠,是微碱性的胶体溶液。由于胶 体溶液表面能很高,对金属表面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在被处理表面形成数量极
多 的晶核,磷化初期就在晶核周围快速形成均匀的磷酸盐结晶,限制了大晶体的
生 长,促使磷化膜细化和致密,且提高了成膜性,缩短了磷化时间,降低膜厚,
同 时也能消除金属表面状态的差异对磷化质量的影响。
烘干工艺参数:电泳烘干质量受烘烤时间、烘干烤温度、电泳漆涂料等 因素的影响。根据涂装车间目前所用的涂料,车身温度在达到170℃的条 件下烘烤20分钟最优。涂装车间现状是烤炉温度225℃~235℃。
❖ 涂膜的附着力强,防锈能力高 。
❖ 槽液的固含量低,粘度小,车 身带出槽外的涂料少,且可利 用超滤或反渗透装置回收。
❖ 涂装的效率高,电泳系统的材 料利用效率可高达95%,经济 合算。
油漆工程安全培训教材
油漆工程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简介油漆工程是建筑装饰中常见的环节之一,其施工涉及到各种化学材料和机械工具的使用,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本教材旨在为油漆工程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内容,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和掌握油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
第二章涂料和溶剂的安全使用2.1 涂料的存储和管理- 确保涂料容器密封良好,避免挤压等造成泄漏- 存储涂料时,采用防火、防爆、通风良好的地方- 严禁将废弃涂料随意倾倒,应分类处理2.2 溶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溶剂,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使用溶剂时,戴上防护手套和口罩,避免皮肤和呼吸道的接触- 禁止在易燃物质附近使用溶剂,防止火灾的发生第三章作业场所安全管理3.1 作业场所的准备- 清理作业场所,保持地面干燥整洁,防止滑倒和摔伤- 消除作业场所的明火和火源,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划定作业区域,设立警示标识,保持通道畅通3.2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工作人员应穿戴好安全帽、防护鞋、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需要进行高空作业时,应配备安全带等防护设备- 在操作机械工具时,应戴好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第四章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理4.1 油漆施工操作规范- 严格按照涂料操作说明进行施工,避免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遵守油漆施工的规范步骤,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避免造成污染4.2 应急处理措施- 发生火灾时,立即报警并迅速疏散人员,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 发生皮肤和呼吸道接触有害物质时,立即进行冲洗和就医处理- 发生坠落等意外事故时,及时对伤员进行救助并报告上级领导第五章检查和评估5.1 安全检查-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操作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建立安全事故记录和统计,为今后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5.2 安全评估- 在施工前进行安全评估,确定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点和应对措施- 对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进行评估,及时纠正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管理计划结语通过本教材的学习,油漆工程人员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油漆工程施工中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
涂装检验培训教材(ppt 53页)
8、咬起(咬底)
底漆层被咬起脱 离,产生皱纹、胀 起、起泡等现象, 底涂未干透或面漆 含有强溶剂。
一次修补的面漆没干 透进行第二次修补
24
8、咬起(咬底)和原因和解决措施
➢ 对策改变涂料体系,选配合适的底面漆 ➢ 加强烘、保证底漆干透 ➢ 适当调整面漆的稀释剂、剔除对底涂溶胀的强溶剂 ➢ 在易产生咬起的配套涂层场合,先在底涂层上薄薄喷涂一
和枪距,保持均一、合适的漆膜厚度 ➢ 升温时应缓慢升温,避免溶剂急速挥发。 ➢ 降低被涂物的温度和洁净度,清除被涂物面的小孔 ➢ 将针孔彻底打磨后重新喷涂
21
7、发花 由于涂装不当或涂料 组份变质,漆膜颜色 局部不均一,出现斑 印、条纹和色相杂乱 的现象。
22
7、发花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 使用分散助剂、加强颜料分散、增加颜料分散后稳定性 ➢ 选用合适的稀释剂 ➢ 调整涂料合适的施工粘度 ➢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喷涂合适的、均一的膜厚 ➢ 一般需重新涂装
涂装检验培训
1
引言
汽车涂装在100多年的汽车历史中,由当初的作坊式涂装 发展到适应于大量流水线生产的典型工业涂装,经历了多次 质的变革。以汽车车身涂装为例,漆前处理磷化、底漆电泳 全自动化,中涂、面漆实现了静电自动喷涂、计算机智能化 控制技术等高科技的应用,使汽车涂装成为高度自动化和现 代化的工艺。
涂层质量达到和超过了汽车的使用寿命,车身保用期达 到10年以上。
2
➢江汽公司原先生产也没有标准的生产厂房,多数的研究是在室外,
江汽汽车涂装也不例外,原先完全靠人工对驾驶室表面进行手工喷丸,
利用人工对驾驶室表面擦洗“松香水”,进行涂装
➢1992年第一条涂装生产先建立起来-----现 在的商用车轻卡一厂涂装(单线运行),随 后建起了小卡涂装线,在小卡涂装线先后试 生产了商务车,中重卡驾驶室的电泳;
涂装工艺培训教材
防腐蚀性 涂层的3.1涂层的透过性源自透氧性2透水性
1
3
涂层的
透过性
6
4
颜料的影响
5
玻璃转化温度
透离子性 吸水性
3.1.1透水性
钢铁的腐蚀可简单地以下式表示: 4Fe +O2+2H2O =2Fe2O3 ·H2O
3.1.1透水性
裸钢铁在不同自然下的腐蚀速率及相应需水量
3.1.1透水性
涂层越厚则透水率越低:
3.1.3透离子性
实验证明,水和氧的透过率均远远超过计 算所需值,而离子透过漆膜的迁移率则是漆膜 阴极脱层的决定因素。所以漆膜对离子运动的 高度屏蔽性,降低了腐蚀电流,使涂料能防止 腐蚀。
3.1.4吸水性
漆膜的吸水会引起肿胀,降低附着力,此 外,漆膜的吸水量也与氧、离子等的渗透有关 ,因为氧可溶入水中而透入(25℃时每升蒸馏 水中可溶解氧约5ml)。吸水量与漆膜树脂的 极性、所含颜料等有关。离子透过漆膜中水的 渠道而透入。漆膜含水量高则透氧量高,水使 漆膜增塑,增大了自由体积。
膜厚25~100μm 透水率90~1150g/(cm2·d) ×10-5
膜厚70~150μm 透水率33~653 g/(cm2·d) ×10-6
所以重防腐蚀涂料都是厚膜型。对于完整无缺 陷小孔的漆膜,水是通过漆膜的自由体积的空穴 在膜内穿行,但是实际的漆膜难免有小孔,这种 微观的缺陷比自由体积的空穴大,使水、氧、离 子容易透入。若是多道涂装,漆膜厚达400μm, 缺陷小孔不会延伸到底板,则渗透必须通过自由 体积的空穴,阻缓了渗透和腐蚀。
介质渗透涂层接触到金属表面下就会 形成膜下的电化学腐蚀。在涂料中使用活 性比铁高的金属做填料,如锌等,会起到 牺牲阳极的保护作用,而且锌的腐蚀产物 是盐基性的氯化锌、碳酸锌,它填满膜的 空隙,使膜致密,而使腐蚀大大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漆涂装培训教材目录第一部分基本概念第三部分涂层质量检验和涂层缺陷及防治方法1 涂料基本知识 1 涂层质量检验1.1 涂料定义 1.1 外观1.2 涂料分类 1.2 涂层厚度1.3 涂料主要组成 1.3 附着力1.4 辅助材料 2 检验程序2 防腐蚀涂料 2.1 岗位自检2.1 腐蚀与防腐蚀 2.2 专检2.2 防腐蚀涂料品种 3 涂层缺陷及防治方法3 涂料性能指标 3.1 脱皮4 涂料用量估算 3.2 流挂4.1 理论用量 3.3 皱纹4.2 实际用量 3.4 裂纹5 涂层设计 3.5 粉化5.1 选择涂料品种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3.6 起泡5.2 几种常用防腐蚀设计体系 3.7 失光第二部分涂装施工 3.8 咬色1 表面净化 3.9 发粘2 表面处理 3.10 发笑2.1 钢材锈蚀等级 3.11 针孔2.2 钢材除锈方法 3.12 显刷痕2.3 除锈等级 3.13 涂层粗糙2.4 不同涂料对表面处理的质量要求第四部分安全生产2.5 表面粗糙度2.6 表面处理质量检验3 涂料涂装3.1 涂装前的准备3.2 涂装环境要求3.3 涂装施工3.4 高压无气喷涂机操作及维护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 涂料基本知识1.1 涂料定义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导电、隐身等)的固态涂层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之总称。
早期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故有“油漆”之称。
现合成树脂已大部或全部取代了植物油,统称为“涂料”。
在具体的涂料品种名称中可用“漆”字表示“涂料”,如调合漆、厚漆等。
1.2 涂料分类1.2.1 按涂料包装组份可分为单组份涂料、双组份涂料和多组份涂料。
1.2.2 按涂料介质性质可分为溶剂型涂料、水性涂料、水溶性涂料、粉末涂料。
溶剂型涂料:完全以有机物为溶剂的涂料。
水性涂料:完全或主要以水为介质的涂料。
水溶性涂料:以水溶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
粉末涂料:不含溶剂的粉末状涂料。
1.2.3 按涂料用途可分为汽车涂料、建筑涂料、船舶涂料、航空涂料、防腐蚀涂料、防火涂料等。
1.2.4 按涂料品种可分为清漆、透明漆、色漆、厚漆、调合漆、磁漆等。
清漆:不含着色物质的一类涂料。
涂于底材时,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透明漆膜。
透明(色)漆:含有着色物质的、透明的涂料。
它是在清漆中加入醇溶性、油溶性染料或少量有机着色颜料调制而成的。
色漆:含有颜料的一类涂料。
涂于底材时,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不透明的漆膜。
厚漆:颜料分很高的浆状的色漆。
使用前需加适量的清油或清漆调稀。
调合漆:一般指不需调配即能使用的色漆。
以油脂为单一成膜物制成的调合漆为油性调合漆;以油脂为主、加入少量的松香脂、酚醛树脂等制成的调合漆,称为磁性调合漆。
磁漆:涂装后,所形成的漆膜坚硬、平整光滑,外观通常类似于搪瓷的色漆。
其漆膜的光泽可变化于有无之间。
1.2.5 按涂料所处涂层体系中的位置可分为底漆、中间漆和面漆。
底漆:多层涂装时,直接涂到底材上的涂料。
中间漆:多层涂装时,介于底漆和面漆之间,用来修整不平整表面的色漆。
面漆:多层涂装时,涂于最上层的清漆或色漆。
1.2.6按涂料中主要成膜物质可分为环氧树脂涂料、酚醛树脂涂料、氯化橡胶涂料、醇酸涂料、富锌或富铝涂料、聚氨酯涂料等。
1.3 涂料主要组成:涂料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成膜基料、颜料和填料、分散介质、助剂。
成膜基料:使涂料牢固附着于被涂物表面形成连续固体涂层,是构成涂料的基础,决定着涂层的基本特征。
成膜基料一般为植物油脂、天然树脂、各种合成树脂。
分散介质:使成膜基料分散而形成粘稠液体,本身不能成膜,但在涂料制造和施工中都不可缺少,有助于改善涂料施工和涂层的某些性能。
分散介质一般为挥发性有机溶剂如酯类、酮类、烃类等、水。
颜料和填料:着色和改善涂层性能,增强涂层的保护装饰和防锈作用,亦可降低涂料成本。
颜料和填料一般为钛白、铬黄、铁红、滑石粉、轻体硫酸钙等。
助剂:本身不能单独成膜,但在涂料制造、贮存、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显出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助剂一般有催干剂、流平剂、防结皮剂、固化剂、增塑剂等。
通常将成膜基料和分散介质的混合物称为漆料。
清漆中不加颜料和填料。
表2 涂料组成1.4 辅助材料主要辅助材料为稀释剂、腻子、胶料等。
2 防腐蚀涂料2.1 腐蚀与防腐蚀腐蚀:所有物质因环境引起的破坏。
所有物质包括金属、木材、混凝土、塑料和橡胶等,其中金属的腐蚀是重点研究内容。
金属腐蚀按腐蚀介质可分为大气腐蚀、水及海水腐蚀、土壤腐蚀、化学介质腐蚀四类,其中大气环境分为乡村大气、城市大气、工业大气和海洋大气四类;按腐蚀介质接触情况分:液相腐蚀和气相腐蚀两类;按腐蚀过程机理分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类。
一般防止金属腐蚀破坏就称为“防腐”或“防腐蚀”。
用涂层保护是金属防腐的常见方法。
防腐蚀涂层的作用有:屏蔽作用、缓蚀作用、阴极保护作用。
对涂层的基本要求是:对环境介质稳定、对基体牢固附着、有一定的机械强度,重要的考核项目是涂层在腐蚀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2.2 防腐蚀涂料品种防腐蚀涂料主要有底漆涂料、环氧漆、聚氨酯漆、氯化橡胶漆、。
底漆涂料是指直接涂装于金属表面的防腐蚀涂料,底漆涂料一般分为硅酸锌车间预涂底漆、有机富锌底漆、无机富锌底漆和环氧底漆。
环氧树脂具有以下几个特出优点:特好的附着力、优异的耐腐蚀性、良好的力学性能、高度的贮存稳定性、具有化学活性易改性,因此环氧漆是一种重要的防腐蚀涂料,用量很大。
但其耐候性不好,易粉化,主要用于底漆和中间漆,一般不用于外用面漆。
聚氨酯漆具有以下几个特出优点:突出的耐候性和耐油性、具有可调节的优良综合性能、易改性。
聚氨酯漆是一种很重要的防腐蚀涂料,但价格较高,主要用于外用面漆。
氯化橡胶漆附着力好、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光泽,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蚀性和抗渗透性,但含有CCl4,易污染大气。
由于其涂层较薄,但可色彩鲜艳光泽好,一般用于外用面漆。
表3 防腐蚀涂料品种3 涂料性能指标3.1 粘度——涂料对于流动所具有的内部阻力。
一般用涂-4杯来测定涂料流出时间。
3.2 固体含量——涂料中能成膜的物质含量。
一般有体积固体含量和重量固体含量。
3.3 密度——单位体积中所含的涂料重量,其单位为每立方厘米克(g/cm3)。
说明书中的密度值由理论计算而得。
由于原材料的密度及吸油量有一定的波动幅度,因此涂料密度的实际数值允许有一定幅度的波动。
3.4 光泽—用光电光泽计测试。
以从漆膜表面来的正反射光量,与在同一条件下从标准板表面来的正反射光量之比百分数表示。
典型光泽是根据ISO2813:1978标准,使用一个60°测头测得的。
光泽一般分以下几类:哑光、淡光、半光、有光、高光。
在实际施工中,漆膜与表面光泽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涂覆工艺及待涂表面的条件。
3.5 闪点——溶剂蒸汽在明火情况下瞬间发光的最低温度。
3.6 湿膜厚度——指在刚涂布过一道涂料的底材表面上涂料的厚度。
可用湿膜测厚仪测定。
湿膜厚度与说明书中给出的干膜厚度相对应,其数值由理论计算而得。
3.7 干膜厚度——指涂装在底材表面的漆膜,待其完全干燥后,附着在底材表面上的干漆膜厚度。
该厚度可用干膜测厚仪测定。
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干膜厚度可作适当的增减。
3.8 配比——双组份漆的配比是根据涂料中的树脂组份和固化剂组份中各自所含的活化官能团数,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所获得的两组份混合比。
按说明书中所给定的配比,将两组份混合均匀,才能使各组份间的分子进行充分的反应以获得性能理想的漆膜。
3.9 干燥时间——指在实验室中采用标准干膜厚度,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使用适当的测试方法确定的涂料干燥的时间。
干燥时间有表干时间和硬干时间两种,一般表干指用手指压漆膜,留有指纹但涂料不粘手,即外干里软。
硬干指涂层完全干透,硬化。
实际施工过程中干燥时间可能与说明书所标干燥时间略有不同,如果被涂底材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极大,尤其如此。
实际干燥方法不一样也影响涂料的干燥时间,干燥方法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加热烘干)。
3.10 贮存期——是指温度在15-30°之间,涂料在密闭条件下,置于室内干冷处,可安全运输和贮存的期限。
超过贮存期的涂料,可按该产品的标准进行检验,合格者仍可使用。
3.11 适用期——是指多组份的化学固化型涂料,相互混合均匀后,到一再适合于施工的最长时间。
超过这一时间后,即使加入稀释剂也无法使用。
3.12 熟化时间——指涂料的树脂组份和固化剂组份混合均匀后,在使用前须放置的一段时间。
使涂料里树脂和固化剂在这段时间里进行一定程度的化学反应,以利涂装并形成较好的漆膜。
3.13 涂装间隔——涂装间隔即为两道涂层在涂装的过程中,对间隔时间的要求。
不同类型的涂料,其间隔要求也不同。
在施工时,应按其各自的要求进行施工,不能小于或超出说明书中给予的间隔时间,否则会影响漆膜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而造成漆膜剥离等弊病。
最小间隔时间是指涂层被干燥、达到重涂所需硬度的最短时间。
最大间隔时间是指可允许的最长时间,涂料必须在这段时间内重涂,以确保涂层之间有足够的附着力。
4 涂料用量估算4.1 理论用量理论用量指面积在一平方米光洁、平整的理想底材表面上制得其说明书中给出的漆膜厚度相同的干膜厚度时所需的涂料用量。
该数值为理想计算值。
4.2 实际用量实际用量是指在工件表面涂装时实际的涂料消耗量。
与理论用量不同,实际用量要视漆膜的实际厚度、涂装时的损耗、涂装方法、被涂物面的粗糙度等不同的情况而定。
其数量差别较大,就一般情况而言,涂料的实际耗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5~1.8倍。
较为详细的耗用量计算公式及估算方法如下:计算公式:P=(1+∑α)QS其中:Q——理论用量P——涂料实际用量S——涂装面积∑α——总损耗系数,即α1、α2、α3、…、αn的和α的参数值如下:α1:由环境风速确定。
风速在3m/s时,约为0.2,当风速大于3m/s时,则不宜施工。
α2:由被涂物面的形状确定,型钢一般为0.2,钢管则视直径不同而异,直径在2。
5~13cm范围内,约为0.5~1.0。
α3:由涂料种类确定,一般单组份涂料为0.07,双组份涂料为0.15。
α4:由漆膜颁要求而定,分布要求为两个80%时,约为0.1,分布要求为两个90%时,约为0.15。
α5:由局部修补而定,一般单组份涂料为0.1,双组份涂料为0.15。
α6:由表面粗糙度而定,如表面粗糙度为70~100μm时,薄涂层的α为0.2,厚涂层的α为0.1。
以上为高压无气喷涂时与涂料损耗的有关因素。
因此通常在平整表面上施工,∑α约为0.6~0.8,在复杂表面上施工,∑α约为0.8~1.0;手工涂刷的损耗则小得多,约为无气喷涂的一半左右。
环氧富锌底漆、无机富锌底漆及环氧铁红车间底漆,因规定的漆膜厚度分别为15~20μm和20~25μm,漆膜很薄,而密度又大于一般涂料,其损耗系数∑α约在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