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A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A

合集下载

中医儿科学课件(十二五规划教材)

中医儿科学课件(十二五规划教材)
弱、五迟五软等 。 ❖ ④肝常有余,易引动肝风,见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
弓反张。 ❖ ⑤心神怯弱,心火易动、易发惊惕、烦躁惊乱、神志昏
迷。 ❖ ⑥时行疾病较多见,如麻疹、奶麻、丹痧、暑湿、小儿
麻痹症等。
❖ 2 传变迅速
❖ 体现在疾病的寒热虚实相互转化上 -“易虚易实,易 寒易热” 。
❖ 易虚易实指一旦患病,邪气易实,正气易虚。如外感风 邪:感冒-肺炎喘嗽实证-心阳虚衰 -阳气暴脱 ;
➢ 区分口疮、鹅口疮 、麻疹粘膜斑 、痄腮、发颐。
睡中齘(xie)齿,多属胃热、食积或虫积。牙龈溃烂黑
腐为“走马牙疳”。
喉痧、白喉
(5)耳:察耳的外形是判断小儿体质强弱的一个标志。 “肾虚则耳薄”;耳背络脉隐现,耳尖发凉,兼壮热多 泪,常为麻疹之先兆;痄腮表现。
(6)二阴:水疝,狐疝。下焦湿热、尿布皮炎。 4 辨斑疹 5 察二便 :量、形状、颜色、气味。 ❖ 泄泻色淡如注,且多为泡沫,为感受风寒外邪。 ❖ 夏季泄泻,色兼黄绿、气臭,多为暑热熏蒸。 ❖ 小便色深红或呈褐色,为下焦热盛或阴亏内热; ❖ 尿混浊如米泔,为脾胃虚弱,饮食失调; ❖ 小便清长,夜尿频多,为肾气不足,下元不固的表现。
❖ 1 金元四大家 ❖ 2 元代曾世荣《活幼口议》《活幼心书》:对疳
积和惊风的贡献。创琥珀抱龙丸等。 ❖ 3 明代医家 ❖ 薛铠、薛己父子著《保婴撮要》 ❖ 鲁伯嗣著《婴童百问》 ❖ 张介宾《景岳全书》“小儿则”
❖ 万全,字密斋,《万氏家藏育婴秘诀》《万氏家传幼科 发挥》《万氏秘传片玉心书》等多种 。
① ②互参
❖ 2 望形态
观察病儿的形体和姿势动态等变化,推断疾病性质 。 ❖ ①形体: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发、指(趾)甲 ❖ ②姿势动作:喜俯卧/仰卧、项强肢搐、两手捧腹等。 《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虚实寒热》:肺热,则手摇掐眉目鼻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史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史ppt课件

可编辑ppt
6
二、形成期(宋朝~金)
• 宋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中医学的 发展,随着专门儿科医家和专门儿科著作的 不断出现,中医儿科理论体系逐渐形成。
• 北宋改进医事制度,设立翰林医官院,太医 局把小儿科列为独立的专科。
可编辑ppt
7
北宋钱乙,对中医儿科学体系的形 成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 ”。他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由其弟子阎 季忠收集整理,编写成《小儿药证直诀》。
2.在朱丹溪提倡养阴的思想基础上,系统提出了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 常不足,即“三有余,四不足”的小儿生理病理学说。
3.治疗方面提出“首重保护胃气”,“五脏有病,或泄或补 ,慎勿犯胃气”。他的处方用药精练而切合病情,并将推拿 疗法用于儿科。
可编辑ppt
12
• 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 • 张介宾《景岳全书·小儿则》 • 鲁伯嗣《婴童百问》 • 清代儿科医家夏禹铸著《幼科铁镜》,提出“有诸于内而形
三发展成熟期金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明代薛铠明代薛铠薛己薛己著保婴撮要保婴撮要提出烧灼法断脐以预明代儿科世医万全万全字密斋著作颇丰仅儿科就有育婴育婴幼科发挥2卷痘疹心法痘疹心法23卷片玉万全的学术成就万全的学术成就1
中医儿科学
第一章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可编辑ppt
1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 理论体系为指导,研究儿童卫 生健康的综合性医学科学,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小儿生长发 育、预防保健和疾病防治等。
可编辑ppt
17
可编辑ppt
THANKS
谢谢大家!
1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儿科发展史

儿科发展史

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设少小科, 培养专门的儿科医生,学制5年。 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 国最早的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书中论小 儿杂病诸候共6卷255候;唐代杰出的医学家 孙思邈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列 妇孺方于诸病之前,将小儿病证分为九门, 列方325首,《千金翼方》又载方75首,共 400首,其书理论较精,方法多效,总结了 唐代以前的儿科诊疗经验,是儿科学的重要 历史文献。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论述小儿多种先天
性畸形,明确指出脐风的病因是断脐不慎 所致,和成人破伤风为同一病源,提出了 戒用冷刀断脐,主张用烙脐饼按脐上,同 时烧脐带的预防方法。 南宋陈文中著《小儿痘疹方论》,主张痘 疹宜于温补,是治痘温补学派的创始人。 又著《小儿病源方论》,陈文中治痘疹主 温补与钱乙、董汲主寒凉两种学术思想的 争鸣,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明清时期,由于天花、麻疹等时行疾
病流行,当时儿科医家十分重视痘疹 的防治,发明了人痘接种法,为人类 消灭天花和预防传染病开辟了新的道 路,是世界免疫学发展的先驱。 清代随着温病学说的兴起,叶(天 士)、薛(生白)、吴(鞠通)、王 (孟英)等温病学大家完整地创立了 温病学体系,对小儿热性病的治疗产 生深刻影响,丰富传染病防治理论
元代名医曾世荣,编著《活幼心书》《活幼
口议》,提出“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二分 饥与寒”,丰富儿科学学术思想内涵。 明代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著《保婴撮 要》20卷,对中医小儿外科学的形成作出 了重大贡献。提出“烧灼法断脐”以预防 “脐风”。倡导乳儿用药“若用汤药,宜疗 乳母”.
明代儿科世医万全,著作颇丰,仅儿科就有
从秦到两汉时期,儿科已经有了最早的医
案记载,如西汉名医淳于意曾以“下气汤” 治婴儿“气鬲病”,还有东汉名医华佗曾 以“四物女宛丸”治2岁小儿“下利病”。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以 六经辨证治疗外感病,以脏腑辨证论治杂 病,对后世儿科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产 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中医儿科学(1)(1)

中医儿科学(1)(1)

儿科学基础1、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简史:(1)流行唐末宋初,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凡孩子3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2)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创建了儿科五脏辩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3)明,万全,字密斋,a.倡导“育婴四法”——“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 b.在朱丹溪学术思想基础上提出,“三有余,四不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

(4)陈复正,字飞霞,《幼幼集成》。

将指纹辩证方法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2、小儿年龄分期(选):①胎儿期:从男女生和之精相合而受孕,直至分娩断脐;②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到生后满28天;③婴儿期:出生28天至1周岁,也叫乳儿期;④幼儿期:1周岁后到3周岁;⑤学龄前期:3周岁后至7周岁,也叫幼童期;⑥学龄期:7周岁后至青春期来临(一般女12岁,男13岁);⑦青春期:女孩自11~12岁到17~18岁,男孩自13~14岁到18~20岁。

3、小儿体重推算公式(选):< 6个月体重(kg)= 出生时体重+ 0.7 ×月龄7 ~ 12个月体重(kg)= 7 + 0.5 ×(月龄—6)1岁以上体重(kg)= 8 + 2 ×年龄4、小儿身高(选):临床可用以下公式推算2岁至12岁儿童身高身高(cm)=70+7x年龄5、头围(选):足月儿出生时头围约为33~34cm,出生后前3个月和后9个月各增长6cm,1周岁时约为46cm,2周岁时约为48cm,5周岁时约增长至50cm,15岁时接近成人,约为54~58cm6、胸围(选):初生儿约为32cm。

1岁时约44cm,接近头围,2岁后胸围渐大于头围。

7、感知发育(选)(1)视觉:2~3个月出现头眼的协调运动,4~5个月认识母亲面容,初步分辨颜色(2)听觉:3个月出现头转向声源,6个月对母亲的语言有明显反应,1岁听懂自己的名字,4岁听觉发育完善(3)味觉与嗅觉:4~5个月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很敏感,6个月分辨香臭(4)皮肤感觉:3个月区分水温差别(5)知觉:5~6个月有手眼协调动作,1岁末有时间和空间知觉,3岁能辨上下,4岁辨前后,5岁辨自身左右,4~5岁有早上、晚上、今天、明天时间概念,5~6岁能区别前天、后天。

儿科中医-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儿科中医-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32
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 明确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体质特点 • “易于感触”、“易于传变”的病理特点 • “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用药注意点 • 按六气病因论述小儿温病,与叶桂的卫气营血学说相辅相成
33
明清时期痘疹专著
郭子章《博集稀痘方论》(1577年)记载用“稀痘方”;《 三冈识略》(1653年)载有痘衣法
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著《保婴撮要》 20卷,共论证200余种。其中记载了小儿外科、 眼科、耳鼻咽喉科、口齿科、肛肠科、皮肤科、骨 伤科病证70余种,为中医小儿外科学的形成作出 了重大贡献。
26
明代名医万全,字密斋,有《育婴家秘》4 卷、《幼科发挥》2卷、《痘疹心法》23卷、《 片玉心书》5卷、《片玉痘疹》13卷等
张从正善用攻下法治疗热病,为小儿热病运用 “上病下取”法提供了范例;
李杲喜用温补,重视调理脾胃,对后世儿科脾 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朱震亨认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 养阴法见长。
24
元代名医曾世荣从医60年,编著《活幼心 书》3卷、《活幼口议》20卷。
其学术特点:
一是对初生儿疾病论述较为全面;
17
⑤方药运用,适应儿科特点。钱乙创立了异 功散、地黄丸、白术散等名方,临床用药以成药 为主,在《小儿药证直诀》135方中,丸剂71方、 散剂45方、膏剂6方、外用7方,汤剂仅6方。
18
学术观点的对立
寒凉派 山东省东平县董汲撰《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总结了用寒凉法治疗麻、痘、斑、疹的经验 私淑钱乙,钱乙为《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写序
40
中医儿科科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在剂型改革方面研制出了一批新剂型 儿科疾病的中医诊疗指南研究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三成就 1.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 2.曾世荣著《活幼口议》及《活幼心书》 ①详论初生诸疾, 议证论候翔实。 ②首倡急惊风之“四证八候” ,并提出镇惊、截风、退热、 化痰诸法,所立琥珀抱龙丸、镇惊丸等疗惊方,沿用至 今。提出“惊风三发便成痫”以及“瘀血成痫”等创见 性的观点。 ③将小儿病因病机诊治等编成七言四句歌诀,并加以注解, 便于理解记诵 和普及。
②《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治外感病、以 脏腑辨治杂病,对后世儿科学辨证体系的 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其中许多名方,如麻 杏石甘汤、白虎汤、三承气汤、麻黄连翘 赤小豆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至今为 儿科临床所常用。 4.儿科医案 儿科医案:西汉淳于意以“下气汤”治婴 儿科医案 儿“气鬲病”。 5.儿科著作 儿科著作:王末钞《小儿用药本草》,徐 儿科著作 叔响《疗少小百病杂方》。
中医儿科学
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 指导,用中医治法与手段,研究小儿 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及 各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时期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 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四、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
宋代)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宋代)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 宋代
(一)隋唐 ▲医学教育:政府设立太医署,内设少小科。 ▲儿科专业初步形成: 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隋代巢元方-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①介绍小儿疾病有6卷,为小儿病因证候学之首。 ②疾病分类与辨证:外感病分为伤寒、时气两大类,内伤病 以脏腑辨证为主。 ③正确的养育观:提出“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 衣,……宜时见风日…… 。
▲夏禹铸《幼科铁镜》 夏禹铸《幼科铁镜》 ①重视望诊,从望面色、审苗窍辨脏腑寒热虚 实。 ②运用“灯火十三燋”治疗脐风、惊风等证, 并提出“疗惊必先豁痰,豁痰必先祛风,祛风 必先解热,解热必先祛邪”之惊风治法,对后 世影响较大。 ③擅用推拿。 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 ▲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 是一部麻疹专书,详述了麻疹各期及合并症的 辨证和治疗。首先提出“肺炎喘嗽” 病名。

北中医大中医儿科学讲义01中医儿科学基础

北中医大中医儿科学讲义01中医儿科学基础

中医儿科学讲义第一章中医儿科学基础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儿科学,足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传统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医学科学。

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原始的医学活动。

据考古学家考证,我国69万年前的“北京人”平均寿命大约只有14岁,因而可以说,人类早期的医学活动中,包括了相当部分的儿童医疗保健内容。

《山海经》中所载巫方是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

史书中明确记载的儿科医生则始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人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二古代医籍中关于儿科疾病的早期记载见于西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书中有关于“婴儿病痫”、“婴儿瘤”的记述。

《汉书・艺文志》载有“妇人婴儿方”19卷,是早期的妇儿科方书。

《内经》不仅建立了指导各科临床的中医理论体系,而且提出了有关儿科的不少论述,如小儿生长发育、体质特点、先天因素致病、某些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等。

《伤寒杂病论》建立的辨证论治体系,特别是脏腑论杂病,对后来儿科辨证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一时期已有儿科医案记载,如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曾以下气汤治小儿气鬲病,东汉名医华佗曾以四物女宛丸治小儿下利病。

《隋书•经籍志》记载南北朝医药书中专门列出儿科、产科等医事分科,同时也出现了小儿医学专著,如王末钞的《,《、儿用药本草》2卷,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37卷等。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宋朝)隋唐时期,政府重视医学教育,在太医署内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设少小科,学制5年,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

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其中论小儿杂病诸候6卷。

01A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A

01A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A
中 医 儿 科 学
第一章 儿科学 基础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祝同学们: 祝同学们: 新学年,学习进步! 新学年,学习进步! 心想事成! 心想事成!
教学安排 授课地址: 授课地址:
简史,年龄分期,生长发育,生理病理,诊法, 儿科学基础 :简史,年龄分期,生长发育,生理病理,诊法, 治法概要. 治法概要. 儿童保健:胎儿,新生儿,婴儿,幼儿,学龄前,学龄, 儿童保健:胎儿,新生儿,婴儿,幼儿,学龄前,学龄,青春 新生儿病: 胎怯,硬肿症,肺炎,败血症) 新生儿病: 胎黄 (胎怯,硬肿症,肺炎,败血症) 肺系病证: 感冒,肺炎喘嗽, 小儿液体疗法) 肺系病证: 感冒,肺炎喘嗽,哮喘 (小儿液体疗法) 脾系病证: 鹅口疮,口疮,泄泻,厌食,疳证, 脾系病证: 鹅口疮,口疮,泄泻,厌食,疳证,缺铁性贫血 心肝病证: 惊风,病毒性心肌炎,抽动心肝病证: 惊风,病毒性心肌炎,抽动-秽语综合症 肾系病证: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 遗尿,五迟五软) 肾系病证: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 (遗尿,五迟五软) 麻疹,水痘,痄腮,乙脑, 传 染 病: 麻疹,水痘,痄腮,乙脑,百日咳 寄生虫病: 蛔虫病, 寄生虫病: 蛔虫病,蛲虫病 其他疾病: 夏季热,紫癜,维生素D 其他疾病: 夏季热,紫癜,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川崎病) 川崎病)
中医儿科学简史
[概述]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 概述]中医儿科学, 为指导, 为指导,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 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 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及 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临床医学学科. 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临床医学学科. 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 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 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历代医家为了中华民族的繁 衍昌盛,为了新一代的健康成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衍昌盛,为了新一代的健康成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儿科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 实践体系,并不断充实发展. 实践体系,并不断充实发展.

中医儿科学 (1)精选全文

中医儿科学 (1)精选全文

几个重要学说-稚阴稚阳说
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对稚阴 稚阳的认识进行了归纳和解说,他提出: “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言,谓其未曾 破身耳,非盛阳之谓。小儿稚阳未充,稚 阴未长也。”
小儿时期无论脏腑气血、筋脉骨肉等物质 基础还是生理功能方面均处于幼小的状态, 成而未全,全而未壮。也就是说,“阴” 和“阳”均是幼稚的。
小儿体格发育
脉搏(次/分)
呼吸(次/分)
新生儿
120~140
40~45
新生儿~1岁 110~130
30~40
1~3岁
100~120
25~30
3~7岁
80~100
20~25
7~12岁
70~90
18~20
血压-小儿年龄越小,血压越低。1岁以上小儿血压可按下列公式计 算:
收缩压(mmhg)=80+年龄×2
望诊
1.五色主病:所谓五色指红、青、黄、白、黑, 又称五色诊。
面呈白色,多为寒证、虚证、吐泻。
面呈红色,多为热证。
面呈黄色,多为虚证或有湿,可见于疳证、 积滞、虫证。
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疼痛、瘀证、惊痫。
面呈黑色,多为寒证、疼痛、惊痫,或内有 水湿停饮。
2.五部配五脏五部指左腮、右腮、额上、鼻
小儿体格发育
牙齿-小儿出生后5~10个月开始出乳 牙,于20~30个月出齐20颗乳牙, 6岁后开始换为恒牙,并长出第1恒磨牙, 12岁左右长出第2恒磨牙,18岁以后 开始出现第3恒磨牙(智齿)。恒牙共3 2个,一般于20~30岁时出齐。
6~24个月正常小儿牙齿数,可用下列 公式计算:
牙齿数=月龄-4或6
万全 -《万氏家藏育婴秘诀》,《万氏家传幼科发挥》,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三有余、四不足学说,即阳常有 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 足;肾常不足。-强调调理脾胃

中医儿科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中医儿科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 脾常不足者,脾司火气。儿之初生,所饮食者乳耳,水谷 未入,脾未用事,其气尚弱,故曰不足。不足者,乃谷气 之自然不足也。
❖ 心亦曰有余者,心属火,旺于夏,所谓壮火之气也。
❖ 肾主虚者,此父母有生之后,禀气不足之谓也。
❖ 肺亦不足者,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也。
《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
中医儿科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弄舌--惊风先兆、病后心气不足、先天愚型
吐舌--心经有热 舔舌--脾经伏热
地图舌
(2)目:黑睛 、眼睑、白睛 、瞳孔改变。
《小儿药证直诀·肾虚》目中白睛多,其颅即解,面色晄
白,此皆难养,纵长不过八八之数,若恣色欲,多不及
四旬而亡。
露睛
中医儿科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29/451
中医儿科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30/451
2/451
3 《黄帝内经》 (1)提出儿科范围划分--少小科由来 (2)小儿体质特点 (3)关于胎病方面 (4)关于儿科病诊法及预后判断 4 儿科医案早期记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西汉
仓公(淳于意)《诊籍》25则医案。《三国志·华 佗传》载华佗以四物女宛丸治疗2岁小儿下利病。 5《伤寒杂病论》未曾专论儿科,但所建立脏腑论杂病、 六经论伤寒辨证论治体系,对后世儿科临证体系建 立影响。
二、变蒸学说
❖ 变者,变其情智,发其聪明。蒸者,蒸其血脉,长其 百骸。
❖ 最早见于西晋王叔和脉经,以后在《诸病源候论》 《千金要方》《小儿药证直诀》都有专门叙述。
中医儿科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12/451
第四节 生理及病因病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1 含义:
2 历史文件:
《灵枢·逆顺肥瘦》:“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

儿科发展史

儿科发展史
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病因、证候 学专著,书中论小儿杂病诸候共6卷255候;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 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列妇孺方于诸病之前,将小儿病证 分为九门,列方325首,《千金翼方》又载方75首,共400首,其书理 论较精,方法多效,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儿科诊疗经验,是儿科学的重 要历史文献。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 体系为指导,用中医传统的治 疗方法为手段,研究从胎儿至 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 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 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临床 医学学科。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 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医家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衍 昌盛,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在长期与疾病作 斗争的过程中,对于儿科疾病,无论在诊断、 辨证、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方面,都积累了 极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宝贵的临床经验,为中 医儿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中医 学的发展,中医儿科学逐步形成了区别于临床 其他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并随着历史的发 展、时代的进步不断充实发展,渐趋完善。中 医儿科学的发展历史,一般划分为四个时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名闻天下…… 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五十二病方》这部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里,有 “婴儿病痫”、“婴儿瘛 ”的记述。
对于小儿脉证方面的记载,在现存医书中,首推 《黄帝内经》为最早。
《灵枢.经脉》描述胚胎成行过程;《灵
枢.逆顺肥瘦》指出小儿体质特点,“婴儿者, 其肉脆,血少,气弱”,为后世小儿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素问.上古天真论》描述了小儿生长发育的 过程:“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素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
陈复正(游医)清代具有代表性儿科医家之一,著 有《幼幼集成》。 1.详析指纹之义,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 热,淡滞定虚实”; 2.力辟惊风之说,促进了惊风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倡导胎教学说,重视“胎禀”、“护胎”; 3.辨证突出八纲,治疗善顾脾胃; 4.广集治疗之法,尤重外治方药,全书共收外治方 法20多种,外治方180余首,用于外治的药物150多 味。
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
在治疗方面 1.应用小儿暑温理论指导流行性乙型脑 炎的辨证论治,降低了病死率和后遗症 发生率; 2.应用胎怯理论指导低出生体重儿的治 疗,提高了生长发育速度,增强了体质, 降低了死亡率。 3.对肺炎喘嗽、哮喘、泄泻、癫证、胎 黄等儿科常见病的研究不断深入; 4.对厌食、儿童多动综合征、病毒性心 肌炎、川崎病等疾病的辨证论治总结出 了规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5.对肾病综合征、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 要方》中首列“少小婴儒方”2卷。重视小儿 优生,从小儿初生护理到伤寒杂病分为9门, 专篇论述 ,收集儿科用方300余首 。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
3.始有专著——《颅囟经》(原著已 失传)
提出小儿体属“纯阳”的观点, 论述了小儿脉法及惊、癫、疳、痢、 火丹等疾病的证治。下卷首论火丹 十五侯,次论杂证,所论治法切实 可行。
其疾的“育婴四法。”
3. 在治疗上重视调理脾胃,《幼科发挥•调理脾胃》说:
“人以脾胃为本,所当调理,小儿脾常不足,尤不可不调理
也。” 对于小儿保育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4. 重视推拿。首次运用于小儿。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集了很多治疗儿科 疾病的药、方。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第一章儿科学基础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指导,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预防、保健和疾病诊治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儿科学,是在中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她渊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汇萃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形成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中医儿科学,包括中医儿科学基础和各类病证防治,以应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认识儿童的特点,研究防病治病措施,以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作为本学科的中心任务。

在历史上,中医儿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进入现代社会,在相关学科进步的氛围中和国家社会的关心下,中医儿科学在学术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儿童保健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学习中医儿科学,首先有必要了解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熟悉著名儿科学家的学术思想、成就及其著作。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中医儿科学起源期(远古~隋唐)中医儿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神农尝百草”的远古时代。

据考古学家对发掘出的40多个“北京人”个体的分析统计,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大约为14岁。

因此,可以说,人类早期从偶然发现到有意识应用的原始医学积累,相当部分属于儿科学的范畴。

现存古籍有记载的我国第一位儿科专科医师是扁鹊,时在战国时期,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据医学史家考证,《五十二病方》是现已发现的我国最古医书,成书早于《黄帝内经》。

《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婴儿病间(痫)方”,用雷尾(雷丸)药浴治疗,又记载了“婴儿瘛”的病证。

《黄帝内经》有不少有关小儿的记载。

关于小儿生长发育,《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七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 ④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 心主惊、 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 • ⑤根据儿科特点立法制方 创制六味地 黄丸、泻白散、导赤散、异功散、七味 白术散等---轻清灵动 • ⑥提出“疳皆脾胃病” 标志着儿科专 业的形成。
• 治疹寒凉派代表——北宋-董汲—《小儿 斑疹备急方论》 • 治疹温补代表——南宋-陈文中—《小儿 痘疹方论》《小儿病源方论》 • 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专著—南 宋—刘昉《幼幼新书》—收集宋思想?
三、发展时期 元明清~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李东垣、张子和 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 曾世荣:《活幼心书》《活幼口议》— 急惊风四证八候 –多从心经治疗 • 薛铠、薛己—《保婴撮要》 — 火烧断脐 法
• 万全(明,字密斋-1486~1578年) • 《育婴秘诀》、《幼科发挥》、《痘疹心法》、 《片玉心书》。 • “育婴四法”—育(生育)养以培其元,胎养 以保其真(原样),蓐(临产)养以防其变, 鞠养(抚育的意思)以慎其疾 • “三有余,四不足” • 提出“三因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 首次提出急惊风致成痫、成瘫、失窨 • “五脏以胃气为本”
• 夏禹铸—《幼科铁镜》“有诸内而形诸外” 的著名观点,重望诊 • 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 —麻疹专 书 • 张景岳《景岳全书.小儿则》: “阳非有 余、阴常不足”,治疗上认为“脏气清 灵,随拨随应” • 陈飞霞(复正)—《幼幼集成》指纹诊 法—“浮沉分表里,红紫辫寒热, 淡滞定 虚实”,“风轻、气重、命危”后世 “三关测轻重”
“欲得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
第一部中医儿科专著:
《颅囟经》提出体属
“纯阳”观点
北宋-钱乙—“儿科之圣” — 《小儿药证直诀》
• 其学术成就: ①概括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 壮” 、 “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 热”)②总结面部望诊。 “目内 证”“面上证”,左腮为肝,右腮为肺, 额为心,鼻为脾,颏为肾 ③详细描述古 代儿科四大证。( 痧、痘、惊、疳)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

f其他
3、病理特点 a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b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第四节 儿科四诊特点
一、 概述 四诊合参,重视望诊。 二、望诊 1望神色 2望形态 囟门闭合过早 头小 五迟证 解颅
畸形
囟门宽大,当闭不闭 前囟宽大,目睛下垂
前囟及眼窝凹陷,皮肤干燥
3审苗窍
婴幼儿泄泻阴伤
口: a 面颊潮红,唯口唇周围苍白——猩红热 b 口腔破溃糜烂—口疮 c 口内白屑成片—鹅口疮
a 发热3-4天出疹,疹形细小,状如麻粒,口腔出现麻疹 粘膜斑—麻疹
b 低热出疹,色淡红,出没较快—风痧
c 热退疹出,玫瑰红色—奶麻
d 壮热,肤布疹点,舌绛如草莓—丹痧 e 斑丘疹大小不一,瘙痒难忍—瘾疹
f 丘疹、疱疹、结痂并见,疱疹内水液色清—水痘
g 大疱疹,疱液浑浊,疱壁薄,流出脓水—脓疱疮
4、二便 母乳喂养正常大便:卵黄色,稠而不成形,稍有酸臭气, 日行三次 大便稀薄,夹有白色凝块—内伤乳食 婴幼儿大便呈果酱色,伴阵发性苦闹—肠套叠 5、指纹 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风关、气关、命关 三、闻诊 1 啼哭声嘶、呼吸不利,谨防急喉风 2咳声嘶哑如犬吠,白喉、急喉风
3、囟门 前囟:12-18月闭合 后囟:出生时、2-4月 4、头围
出生时33-34cm,前三个月后九个月各增长 6cm, 1周为46cm,2周为48cm,5周为50cm,15岁接近成人5458cm。 5、胸围
新生儿 32cm , 1 岁 44cm ,接近头围, 2 岁后渐大于 头围,其差数为岁数减1。 6、乳牙 4-10月 始出,2-2.5岁出齐,6岁出恒牙
பைடு நூலகம்
四、辨证论治 1以温阳散寒,活血化 瘀为治疗原则 2分证论治 a 阳气虚衰 参附汤 b 寒凝血涩 当归四逆汤

(完整word版)中医儿科学—新世纪教材习题集(附答案)

(完整word版)中医儿科学—新世纪教材习题集(附答案)

总论第一章儿科学基础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一、填空题1.中国古籍记载的第一个儿科医生是;儿科之圣是指。

2.古代儿科四大要证是、、、。

二、选择题(一)A1型题3. 相传至今的我国第一部儿科专著是( )A.《颅囟经》 B.《小儿药证直诀》 C.《幼幼新书》D.《全幼心鉴》E.《活幼心书》4. 首创小儿”纯阳”理论的著作是( )A.《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B.《颅囟经》C.《小儿药证直诀》D.《景岳全书·小儿则》E.《温病条辨·解儿难》5. 论述小儿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著是( )A.《小儿斑疹备急方论》B.《小儿药证直诀》C.《幼幼新书》D.《小儿痘疹方论》E.《博集稀痘方论》6. 汇集宋代以前儿科学术成就,为当时世界上内容最完备儿科专著的是( )A.《颅囟经》B.《幼幼新书》C.《活幼新书》D.《全幼心鉴》E.《保婴撮要》7.提出烧灼断脐法预防初生儿脐风的著作是( )A.《幼幼新书》B.《小儿卫生总微论方》C.《全幼心鉴》D.《保婴撮要》E.《婴童百问》8. 痘疹用温补学派的创始人是( )A.钱乙B.董汲C.陈文中D.曾世荣E.张琰(二)A2型题9. 患儿,1岁半。

经常患感冒、肺炎。

家长诉平时已特别注意多穿衣、不外出。

医生要求其不要衣着过暖,要多带孩子去户外晒太阳。

该医师的观点来源于( )A.《诸病源候论》B.《备急千金要方》C.《小儿药证直诀》D.《小儿病源方论》E.《麻科活人全书》10.患儿,6个月。

每闻声响则惊哭不安。

其病位在( )A.肺B.脾C.心D.肝E.肾(三)B1型题A.春秋B.秦汉C.隋唐D.宋E.元11.我国古代最早有小儿医的时期是( )12.我国儿科医案早期记载见于( )A.《五十二病方》B.《备急千金要方》C.《颅囟经》D.《育婴家秘》E.《医林改错》13.我国最早记载“婴儿病痫”的名著为( )14.我国最早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名著为( )(四)X型题15.万全的儿科著作有( )A.《保婴撮要》B.《全幼心鉴》C.《育婴家秘》D.《幼科发挥》E.《幼科折衷》16.钱乙创制的方剂有( )A.泻白散B.导赤散C.异功散D.七味白术散E.六味地黄丸三、改错题17.隋唐时期称儿科为小方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⒌ 《幼幼新书》南宋· 刘昉等编(40卷,627门) ①许多散失的宋以前儿科著作被收录其中而得以流传, ②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专著,有较高的学术及文献价值。
⒍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20卷。 ①认为脐风的病因是断脐不慎所致,与成人破伤风为同一病原; ②提出了烧灼法断脐的预防方法。
⒎ 《小儿痘疹方论》《小儿病源方论》南宋· 陈文中编著。 ①力倡固养小儿元阳,擅用温补扶正; ②对痘疹类时行疾病因阳虚而产生的逆证,用温补托毒救急。
中医儿科学
第一章 儿科学 基础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祝同学们: 新学年,学习进步! 心想事成!
教学安排 授课地址:
儿科学基础 :简史,年龄分期,生长发育,生理病理,诊法、 治法概要。 儿童保健:胎儿、新生儿、婴儿、幼儿、学龄前、学龄、青春 新生儿病: 胎黄 (胎怯,硬肿症,肺炎,败血症) 肺系病证: 感冒,肺炎喘嗽,哮喘 (小儿液体疗法) 脾系病证: 鹅口疮,口疮,泄泻,厌食,疳证,缺铁性贫血 心肝病证: 惊风,病毒性心肌炎,抽动-秽语综合症 肾系病证: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 (遗尿,五迟五软) 传 染 病: 麻疹,水痘,痄腮,乙脑,百日咳 寄生虫病: 蛔虫病,蛲虫病 其他疾病: 夏季热,紫癜,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皮肤与发展简史。
2、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医儿科学有突出贡献的医家及学术著 作。
3、掌握中医儿科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学术进步及其对中医 学术发展的影响。
[内容要点]
1、中医儿科学概念,中医儿科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 2、中医儿科学各个历史时期的学术进展及取得的重要成就。 3、介绍钱乙的中医儿科学体系形成的突出贡献; 4、介绍曾士荣、万全、夏禹铸、陈复正、吴瑭等学术建树。 5、介绍建国以来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及取得的重大成就,特别 是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 6、介绍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史,了解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方向。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时期
(隋朝 ~ 宋朝)
⒊ 《小儿药证直诀》 ㈡ (临床实践) ⑤详细记载古代儿科“四大要证”:痧、痘、惊、疳。 ⑥区别了儿科出疹性疾病:麻疹、天花、水痘。 ⑦对小儿惊风与癫痫作了明确鉴别。 ⑧提出惊风有急惊和慢惊之分,“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 ⑨提出“疳皆脾胃病,亡津液所作”的论点。 ⑩临床方药:化裁古方:六味地黄丸;
中医儿科学简史
[概述]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 为指导,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 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及 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临床医学学科。 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
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历代医家为了中华民族的繁 衍昌盛,为了新一代的健康成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时期 (元朝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1、 《活幼心书》《活幼口议》元代· 曾世荣 ① 详论初生诸疾,以调元散、补肾地黄丸治疗胎怯。 ② 将急惊风归纳为四证八候;提出镇惊、熄风、退热、化痰治法。 2、《婴童百问》明代·鲁伯嗣著。 ①将儿科病证100种列为100条,每条专论一病证; ②详述病源、证候及疗法,博采众说又有己见,附方800余首。 3、《保婴撮要》明代·薛铠、薛己 论儿科病证221种,列医案1540则。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儿科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 实践体系,并不断充实发展。
中医儿科学简史
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时期(远古 ~ 南北朝)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时期(隋朝 ~ 宋朝) 三、中医儿科学发展时期(元朝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简史
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时期(远古 ~ 南北朝)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时期
(隋朝 ~ 宋朝)
⒊ 《小儿药证直诀》 北宋钱乙,字仲阳,他的学术建树由 其弟子阎季忠收集整理,编写而成。全书3卷,上卷论脉证治 法,中卷列医案23则,下卷为方剂。
该书刊于公元1119年,比西方最早的儿科著作要早350年。 ㈠ (基础理论) ①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 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 ②创立小儿面部诊法:提出小儿四诊中尤重望诊,对“面上 证”、“目内证”详述而实用。 ③提出了儿科临床脉法特点:浮沉、脉乱、弦急、沉缓、促 急。 ④概括小儿体质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对儿科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时期
(隋朝 ~ 宋朝)
⒈ 少小科,隋唐时期,政府设立太医署,由医博士教授医学; 专设:少小科,学制5年,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
⒉ 《颅囟经》相传为最早儿科专著,流行于唐末宋初。 现存版本是从明代《永乐大典》中辑出,共2卷。 ①首创了“纯阳”理论:“孩儿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 气未散”提出婴幼儿体属纯阳的观点; ②论述了小儿“惊”、“痧”、“疳”、“痢”等病证治; ③提出了小儿脉法:一呼一吸七至为平脉。 ④内服药多用丸、散。共载56方,其中外治方达28首,广泛 用于小儿内外五官诸科疾病。
研制新方:异功散、泻白散、导赤散、七味白术散等; 创134方:丸剂 70方 散剂 45方 膏剂 6方 汤剂 6方 外用 7方;
许多方剂仍为临床医师习用。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时期
(隋朝 ~ 宋朝)
⒋ 《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山东·董汲撰写。 ①记录了用白虎汤及青黛、大黄等药物的治疗经验; ②擅用寒凉法治疗天花、麻疹,为应用寒凉法治疗温病类专著之始。
1、疾病记载 2、小儿医 3、体质特点 4、医案记载
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时期
(远古 ~ 南北朝)
1、疾病记载: ①“贞子疾首”,商代殷墟·甲骨文中的记载。(是指商 王武丁之子头部生病。) ②《五十二病方》有“婴儿病癎”、“婴儿瘛”的记述。 2、小 儿 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扁 鹊……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3、体质特点:《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中记载有: 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并论述了先天因素致病。 4、医案记载: 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曾以下气汤治疗 小儿气鬲病,并记录为儿科最早的医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