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河中石兽》测试题及答案

《河中石兽》测试题及答案

《河中石兽》测试题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座号:____成绩:_______一、默写(12分)1、《河中石兽》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是_清_代文学家_纪昀_,字_晓岚。

2、凡河中失石,_当求之于上流_____。

盖__石性坚重___,__沙性松浮__,水不能冲石……(用原文相关语句填空)。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1、河干.(gān)2、圮.于河(pǐ)3、湮.于沙上(yān)4、啮.沙为坎穴(niè)5、mù(募)金重修6、zhòo(棹)数小舟7、sù(溯)流逆上8、据理yì(臆)断三、解释加点词(30分)(1)河干.(河边、岸边)(2)圮.于河(倒塌)(3)并.沉焉(一起)(4)阅.十余岁(经过)(5)求.石兽于水中(寻找)(6)竟.不可得(终于、最终)(7)顺流下.矣(往下游去)(8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9)是.非木杮(这)(10)不亦颠.乎(通“癫”,疯狂)(11)啮.沙为坎穴(冲刷)(12)固.颠(本来)(13)如.其言(依照)(14)然则..天下之事(既然这样,那么)(15)但.知其一(只)四、翻译句子(30分)⑴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_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有一次,)庙门倒塌在河里,庙门中的两只石兽一起沉到河里。

____⑵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_你们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又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洪水冲走呢?__⑶众服为确论。

__大家信服地认为他的结论是正确的。

__⑷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sù流逆上矣。

_按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再次向前翻转,这样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就反方向逆流而上了。

__(5)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_到河的下游去寻找,本来就很荒唐;到石兽的落水处寻找,不是更荒唐吗?__(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_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主观判断呢?__五、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一样的一项( D )(3分)A.尔辈不能究物理..,固颠D.可据理臆断..欤..木杮C.求之下流..B.是非六、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3分)A.其反激之力B.沿河求之C.然则天下之事D.(陈仲举)有澄清天下之志七、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选项,填写在横线上(只填写字母)(6分)讲学家和老河兵都分析了石头和沙子的特性,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

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全

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全

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全河中石兽》复资料全及答案总分:150分一、文学常识(每空1分,总共10分):1、本文的体裁是记叙文,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全书,以形式写成。

2、本文作者是明代的XXX,字XXX,曾任总纂官,该书分古今图书为四档。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每词1分,总共32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XXX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XXX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改写:河中有一座南边的寺庙,它的山门已经倒塌在河里,两个石兽也沉没在这里。

XXX在十多岁时,曾和僧人一起募集金钱,想要在水里寻找这两个石兽,但最终没有找到。

有人认为这两个石兽已经随着水流漂走了,于是他们划着小船,拖着XXX,沿着河流寻找,但十多里的距离里都没有找到任何踪迹。

后来,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听到这个故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懂物理,怎么能让石头随着涨潮漂走呢?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实,这两个石兽的石头很坚硬,而周围的沙子却很松软,所以石头被埋在了沙子里,慢慢地沉入了河底。

”他还说,如果你们沿着河流寻找,那不是很愚蠢吗?因为当石头被水冲击时,会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力量会在石头下面啃出一个坑穴,随着时间的推移,坑穴会越来越深,直到石头的一半被啃出后,石头就会倒掉坑穴里。

然后,坑穴会再次被啃出,石头又会转动,这样不断重复,最终石头会倒流逆上而行。

所以,如果你们想找到这两个石兽,应该向上游寻找,因为石头会随着水流漂流到上游。

(完整word版)河中石兽测试题(含答案).doc

(完整word版)河中石兽测试题(含答案).doc

《河中石兽》同步测试班:姓名:卷面分:60分州南,一寺河干,山圮于河,二石并沉焉。

十余,僧募金重修,求石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流下矣,棹数小舟,曳,十余里,无迹。

一学家寺中,之笑曰:“ 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能暴携之去?乃石性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沉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傎乎?”湮::但:5、理解下列句子中“ ”的不同含:(6分)⑴ 能暴携之去?⑵众服确。

⑶必于石下迎水沙坎穴6、下列句子翻不当的一是()(3分)A.十余里,无迹。

(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的踪迹。

)B.众服确。

(众人佩服他的,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按照老水手的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在几里外的上游。

)众服确。

一老河兵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沙坎穴,激深,至石之半,石必倒坎穴中。

如是再,石又再,再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D.竟不可得。

(居然没有找到。

)7、翻下列句子。

( 4 分)⑴ 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能暴携之去?⑵然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8.用自己的写出下列代指代的内容( 4 分)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⑴一老河兵之,又笑曰⋯⋯“之”指代然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⑵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之”指代9.学家和老河兵都到了“石性重,沙性松浮”,但他沉在河中的石1、本文自,作者是(朝代)人。

(3 分 ) 作出的是完全不同的。

学家据此得出的最是______( A、不能究2、下列加点字注音:( 6 分)物理; B、是非木柿,能暴携之去?C、湮于沙上,沉深耳; D、沿河求棹曳湮溯臆之,不亦乎?);老河兵的最______( A、水不能冲石; B、再不已,3、于河中石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依据是;遂反朔流逆上矣; C、求之下流,固傎;D、石必倒坎穴中)。

( 6 分)学家判断其在,理由是;老水兵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不正确的一是()( 3 分)判断其在,是因。

河中石兽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河中石兽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河中石兽练习题精选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靠近)B.二石兽并.沉焉(一起)C.竟.不可得(毕竟)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③一老河兵闻之.④求之.地中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D.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渐沉渐深耳.B.阅.十余岁C.僧募.金重修D.尔辈不能究物理..4.请用“/”标出下列语句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1)二石兽并沉焉(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

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

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文章语言简洁。

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河中石兽》中考训练题及答案

《河中石兽》中考训练题及答案

《河中石兽》中考训练题训练题一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棹.数小舟棹:划(船)B.不亦颠.乎颠:颠倒,错乱C.渐激.渐深激:猛烈D.转转不已.已:停止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求石兽于.水中能谤讥于.市朝B.乃.石性坚重乃.不知有汉C.至石之.半久之.,目似瞑D.如其.言其.如土石何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

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文章语言简洁。

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文章寓理于事。

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二石兽并.沉焉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寻.十余里无迹未果,寻.病终C.是.非木柿斯是.陋室D.求之下流,固.颠汝心之固.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求二石兽于.水中所欲有甚于.生者B.以.为顺流下矣策之不以.其道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夫子为.动D.然则.天下之事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6.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纪昀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B.文章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结局,悟出了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C.打捞石兽时,寺僧考虑不周,老河兵空谈事理,唯有讲学家提出切合实际的理论。

D.文章语言平易,风格简淡,善于在叙述中制造波澜。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竟.不可得竟:竟然B.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C.如是再啮.啮:冲刷D.如.其言如:依照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当求之于.上流万钟于.我何加焉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众服为.确论C.其.反激之力安陵君其.许寡人D.不亦颠乎.不亦说乎.9.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寺僧凭借经验,忽而在原地打捞,忽而去下游寻找,代表的是一种不经过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河中石兽考试题和答案

河中石兽考试题和答案

河中石兽考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河中石兽》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A. 纪晓岚B. 蒲松龄C. 曹雪芹D. 罗贯中答案:B2. 《河中石兽》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A. 一只石兽在河中游荡的故事B. 寻找丢失的石兽的故事C. 石兽在河中与水怪搏斗的故事D. 石兽在河中被渔夫捕获的故事答案:B3. 在寻找石兽的过程中,谁提出了正确的寻找方法?A. 老河兵B. 寺庙的僧人C. 石兽的主人D. 过路的行人答案:A4. 石兽最终在何处被找到?A. 河的上游B. 河的下游C. 河的岸边D. 河的中央答案:B5. 文章中提到的“石性坚重”意味着什么?A. 石头的性质是坚硬和沉重的B. 石头的质地是坚硬和重要的C. 石头的特点是坚硬和重量大D. 石头的属性是坚硬和重大的答案:C二、填空题6. 《河中石兽》这篇文章通过________的故事,揭示了________的道理。

答案:寻找丢失的石兽;实践出真知7. 文章中提到的“转转不已”是指________。

答案:水流不断地旋转8. 老河兵认为石兽应该在________找到。

答案:河的下游9. 石兽最终被找到的位置与老河兵的预测一致,这说明了________。

答案:老河兵的经验和智慧10. 文章中提到的“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然而天下的事情,只知道其中一方面,不知道另一方面的情况很多,可以根据道理凭空猜测吗?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河中石兽》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河中石兽》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寺庙的石兽被洪水冲走后,人们如何寻找它的故事。

寺庙的僧人和石兽的主人都认为石兽应该在河的上游,但老河兵根据水流和石头的性质,推断石兽应该在河的下游。

最终,石兽确实在河的下游被找到,证明了老河兵的推断是正确的。

12. 老河兵是如何推断石兽的位置的?答案:老河兵根据水流的旋转特性和石头的坚硬沉重特性,推断石兽不可能被冲到上游,而是会被水流带动的泥沙埋在下游。

河中石兽考试题及答案

河中石兽考试题及答案

河中石兽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河中石兽的传说中,石兽沉入河底后,最终被找到的位置是:A. 河底B. 河岸C. 河中央D. 河上游答案:D2. 根据传说,石兽沉入河底后,人们采取了什么方法来寻找它?A. 潜水寻找B. 沿河岸寻找C. 用网捕捞D. 根据水流方向推算答案:D3. 石兽最终被找到的原因是:A. 石兽自己浮出水面B. 石兽被水流冲到浅水区C. 石兽被河中的石头卡住D. 石兽被河中的泥沙覆盖答案:C4. 传说中,石兽沉入河底后,人们多久后找到了它?A. 一天B. 一周C. 一个月D. 一年答案:C5. 河中石兽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凡事不可轻信B. 要善于观察和思考C. 要勇于冒险D. 要耐心等待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河中石兽的故事中,人们最初认为石兽沉入河底后,会随着_________被冲走。

答案:水流2. 根据故事,石兽最终被找到是因为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水流和石头3. 石兽沉入河底后,人们通过_________来推算石兽可能的位置。

答案:水流方向4. 石兽被找到时,它被_________卡在河中。

答案:石头5. 河中石兽的故事启示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应该_________,而不是盲目行动。

答案:仔细观察和思考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河中石兽的故事梗概。

答案:河中石兽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石兽沉入河底后,人们通过观察水流方向和石头的位置,推算出石兽可能被卡在河中的石头上,最终在河上游找到了被石头卡住的石兽。

2. 河中石兽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答案:河中石兽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和思考,利用已有的信息和条件来推断可能的结果,而不是盲目行动或者轻易放弃。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有时候问题的解决方法可能并不直观,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和理解背后的原理。

河中石兽测试题含答案

河中石兽测试题含答案

河中石兽同步测试班级:姓名:卷面满分:60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本文选自 ;作者是朝代人..3分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棹曳湮啮溯臆3、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 ;依据是;讲学家判断其在 ;理由是;老水兵则判断其在 ;是因为 ..6分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2分阅:棹:曳:湮:啮:但:5、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6分⑴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⑵众服为确论..⑶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6、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3分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7、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⑵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8.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4分⑴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之”指代⑵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之”指代9.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_____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傎;D、石必倒掷坎穴中..6分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门圮.于河倒塌B、棹.数小舟划船C、一寺临河干.河床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1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4分道理:句子:河中石兽答案1、阅微草堂笔记、纪昀、清2、略3、河水的下游;顺流而下;埋没在河沙下;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河的上游;石性坚重;沙性松浮……遂反溯流逆上矣..意近即可4、经历船桨;这里意为划、摇拖着埋没本义是咬;这里是冲击的意思只;仅仅5、被认为成为6、B7、翻译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深层原因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地推断吗8、1指讲学家所说的话2代石兽9、C B10、C11、D12、道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作出主观的判断;否则会得不偿失..原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完整版)《河中石兽》-专项练习附答案.doc

(完整版)《河中石兽》-专项练习附答案.doc

《河中石兽》复习题一、《河中石兽》选自。

作者是,字,清代﹑。

他学问渊博,在乾隆年间辑修二、字词分析:1、注音:圮曳棹杮湮溯欤2、重点字词:临:河:余:湮:圮:阅:岁:是:杮( f èi):并:啮:坎穴:臆断:已:如:设帐:竟:棹:曳:但:倒掷:盖:暴涨尔辈:求:以为:溯流:固:究:然则:遂:3、通假字:钯:颠: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果得于数里外如是再啮如其言...(1)介词在(2)介词,像(3)介词按照5、下列语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 一寺临河干 B. 棹数小舟 C.不亦颠乎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6、一词多义:闻之笑曰代词 , 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沿河求之代词 , 代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代词 , 代讲学家的话当求之于上流代词 , 代石头其反激之力的至石之半的求之下流、求之地中代词 , 代石兽然则天下之事的⑴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⑵众服为确论(认为)⑶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5.古今异义古今干岸不潮湿阅经历阅读物理事物的道理一门学科是这表判断的动词 1已停止已经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义和今义相同的是()A. 但知其一B.是非木柿..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三、翻译下列句子。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庙门倒塌到河里,(门旁)两只石兽也一起沉到河里了。

2、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经历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认为石兽顺着河的方向冲到下游去了。

3、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地,也不见其踪影。

4、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 f 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有个讲学者在庙里开馆执教,听到这件事便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1)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山门圮于河________②阅十余岁________③转转不已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

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文章语言简洁。

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 文章寓理于事。

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答案】(1)倒塌;经过;停止(2)①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②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主观臆断吗?(3)D【解析】【分析】(1)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及答案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及答案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及答案《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及答案引导语:《河中石兽》是清代诗人纪昀的一首诗,下面是关于《河中石兽》的相关习题集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学好这首诗。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及答案《河中石兽》[测评·反思·交流]一、双基测评1. 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山门圮于河( ) 棹数小舟( )曳铁钯( ) 为暴涨携之去( )湮于沙上( ) 啮沙为坎穴( )石必倒掷坎穴中( ) 溯流逆上( )据理臆断( )2. 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1)一寺临河干临:___________ 干:___________(2)山门圮于河圮:___________(3)阅十余岁阅:___________ 岁:___________(4)尔辈不能究物理究:___________3. 指出下面加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如是再啮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但知其一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闻之笑曰B. 当求之于上流C. 一老河兵闻之D. 其反激之力5.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能力迁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2题。

第24课 河中石兽(基础训练)(解析版)

第24课 河中石兽(基础训练)(解析版)

第24课河中石兽一、选择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尔辈不能究.物理究:研究、探求B.山门圮.于河圮:倒塌C.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D.湮.于沙上湮:消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词等。

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此题较为简单,弄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D项“湮”的意思是埋没。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有误的一项是( )A.寺临.河干(临:靠近。

)湮.于沙上(湮:埋没。

)B.山门圮.于河(圮:倒塌。

)啮.沙为坎穴(啮:冲刷。

)C.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帐:设置帐篷。

)D.尔辈不能究.物理(究:研究,探求。

)据理臆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解释。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的意思是: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

“设帐”在句中的意思为“设馆教书”。

故选C。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山门圮.(qǐ)于河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B.僧.(sēng)募.(mù)金重修是非木杮.(shì),岂能为暴涨携.(xié)之去C.湮.(yān)于沙上可据理臆.(yì)断欤D.如是再啮.(niè),石又再转遂.(suì) 反溯.(shù)流逆上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圮”应读pǐ;B.“杮”应读fèi;D.“溯”应读sù;故选C。

4.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其反激之力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答案】A【详解】A.助词,的;B.代词,指石兽;C.代词,这件事;D.代词,指石兽;故选A。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一讲学家/设帐寺中B.沧州南/一寺/临河干C.果得/于/数里外D.然则/天下之事【答案】C【详解】C.句意:果然在数里之外找到了。

河中石兽习题及答案

河中石兽习题及答案

河中石兽习题及答案河中石兽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生物,据传说它们居住在河流的深处,守护着水源的安宁和生态的平衡。

河中石兽习题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通过解题来了解和探索这些神秘生物的秘密。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河中石兽习题及其答案。

1. 问题:河中石兽的体型大小与其年龄有关,一只刚出生的石兽体积为1,每过一年,它的体积都会增加1。

现在有一只年龄为10岁的石兽,它的体积是多少?答案:由题可知,石兽每年体积增加1,所以10岁的石兽体积为10。

2. 问题:河中石兽的脚趾数目是一个奇数,且不超过10。

已知一只石兽的脚趾数目是其年龄的平方根,那么这只石兽的脚趾数目是多少?答案:根据题意,这只石兽的年龄为一个奇数,且不超过10。

我们可以列举出1到10的奇数,然后求平方根。

经过计算可知,这只石兽的脚趾数目为3。

3. 问题:河中石兽的眼睛颜色与其年龄有关,一只刚出生的石兽眼睛是红色的,每过两年,眼睛的颜色就会变化一次。

已知一只石兽的眼睛颜色是蓝色,那么它的年龄是多少?答案:由题可知,石兽每过两年眼睛颜色变化一次。

所以这只石兽的年龄必定是2的倍数。

我们可以列举出2的倍数,并根据题意判断眼睛颜色,直到找到眼睛颜色是蓝色的年龄。

经过计算可知,这只石兽的年龄为4岁。

通过以上习题,我们可以了解到河中石兽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它们的体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脚趾数目与年龄的平方根有关,眼睛颜色每过两年变化一次。

这些规律让我们更加好奇和想要了解这些神秘生物的生活。

除了以上的习题,还有许多其他的河中石兽习题可以挑战我们的智力和逻辑思维。

通过解题,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这些习题也可以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神秘的世界。

总结一下,河中石兽习题是一种有趣而又具有挑战性的智力游戏,通过解题可以了解和探索河中石兽的特点和规律。

这些习题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河中石兽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 宋朝2. 故事中,石兽被冲走后,人们首先想到的寻找方向是?A. 顺流而下B. 逆流而上C. 沿着河岸D. 河底答案:A. 顺流而下3. 故事中,石兽最终被发现的地点是在?A. 河道的上游B. 河道的下游C. 河岸的一侧D. 河底的泥沙中答案:A. 河道的上游二、填空题4. 河中石兽的故事讲述了人们在_________中寻找被冲走的石兽,最终通过_________的推理找到了石兽。

答案:河流;逻辑5. 故事中,人们最初认为石兽会_________,但后来发现它实际上_________。

答案:顺流而下;逆流而上三、简答题6. 请简述河中石兽故事的寓意。

答案:河中石兽的故事寓意着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应该运用逻辑和智慧,而不是盲目地跟随直觉或传统观念。

7. 为什么石兽最终会在上游被发现?答案:因为石兽在水中受到水流的冲击,会逐渐被水流携带的泥沙所覆盖,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兽会被泥沙推至上游,这与人们的直觉相反。

四、论述题8. 根据河中石兽的故事,谈谈你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该如何运用逻辑思维。

答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应该首先收集相关信息,然后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河中石兽的故事中,人们最初是凭借直觉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但后来通过逻辑推理,发现石兽实际上是逆流而上。

这说明在面对问题时,我们不能仅凭直觉或经验,而应该通过理性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规律。

五、案例分析题9.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面对石兽被冲走的情况,你会如何寻找石兽?答案:首先,我会观察河流的流向和速度,了解水流对物体的影响。

然后,我会考虑水流对泥沙的携带作用,以及泥沙可能对石兽位置的影响。

接着,我会逆流而上,沿着河岸寻找可能的石兽位置,同时注意河岸的地形变化,看是否有泥沙堆积的迹象。

最后,如果条件允许,我会组织人力进行河底的搜索,以确保不遗漏任何可能的位置。

《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参考《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参考1、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字,(朝代)_____家。

2、给下列字注音:棹()曳()湮()啮()溯()臆()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临河干()(2)二石兽并沉焉()()(3)阅十余岁()()(4)竟不可得()(5)棹数小舟,曳铁钯()()(6)设帐()(7)不能究物理()(8)是非木杮()(9)湮于沙上()(10)沿河求之()(11)不亦颠乎?()(12)众服为确论()(13)闻之笑曰()(14)盖石性坚重()(15)啮沙为坎穴()()(16)转转不已()(17)遂反溯流逆上矣()()(18)固颠()(19)如其言()(20)然则天下之事()(21)可据理臆断与()4、指出下面加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并沉焉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__(2)不能究物理古义:_____ ;今义:__________(3)但知其一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_(4)盖石性坚重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_(5)是非木杮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_(6)阅十余岁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_(7)转转不已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_(8)固颠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_5、一词多义为:(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众服为确论()(3)啮沙为坎穴()之:(1)一老河兵闻之()(2)其反激之力()(3)沿河求之()7、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8、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讲学家判断其在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老水兵则判断其在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

(完整版)《河中石兽》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河中石兽》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河中石兽》期末复习试题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一、说明。

1. 河干: ___________,2. 圮___________,3. 并___________ ,4.阅___________,5. 求 ___________,6. 竟 ___________,7. 棹 ___________,8. 曳 ___________,9. 设帐 ___________, 10. 尔辈 ___________, 11. 究 ___________, 12. 物理 ___________,13. 是 ___________ ,14. 木杮 ___________, 15. 岂 ___________, 16. 为 ___________ ,17. 狂涨 ___________, 18. 性___________, 19. 湮 ___________, 20. 之 ___________ ,21. 颠 ___________ ,22. 盖 ___________, 23. 反激之力 ___________, 24. 啮 ___________,25. 坎穴 ___________, 26. 如是 ___________, 27. 不已 ___________, 28. 遂 ___________,29. 溯流 ___________, 30 固 ___________, 31. 如___________, 32. 果 ___________,33.但是 ___________, 34. 但___________, 35. 据理臆断 ___________,二、翻译。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能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

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

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共含9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参考《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参考1、本文选自#,作者#,字,(朝代)#家。

2、给下列字注音:棹()曳()湮()啮()溯()臆()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临河干()(2)二石兽并沉焉()()(3)阅十余岁()()(4)竟不可得()(5)棹数小舟,曳铁钯()()(6)设帐()(7)不能究物理()(8)是非木杮()(9)湮于沙上()(10)沿河求之()(11)不亦颠乎?()(12)众服为确论()(13)闻之笑曰()(14)盖石性坚重()(15)啮沙为坎穴()()(16)转转不已()(17)遂反溯流逆上矣()()(18)固颠()(19)如其言()(20)然则天下之事()(21)可据理臆断与()4、指出下面加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并沉焉古义:#;今义:#(2)不能究物理古义:# ;今义:#(3)但知其一古义:#;今义:#(4)盖石性坚重古义:#;今义:#(5)是非木杮古义:#;今义:#(6)阅十余岁古义:#;今义:#(7)转转不已古义:#;今义:#(8)固颠古义:#;今义:#5、一词多义为:(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众服为确论()(3)啮沙为坎穴()之:(1)一老河兵闻之()(2)其反激之力()(3)沿河求之()7、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8、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依据是#;讲学家判断其在#,理由是#;老水兵则判断其在#,是因为#。

9、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答:##10、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答:#一、本文节选自《礼记·学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中石兽》同步测试
班级:姓名:卷面满分:60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本文选自,作者是(朝代)人。

(3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棹曳湮啮溯臆
3、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依据是;讲学家判断其在,理由是;老水兵则判断其在,是因为。

(6分)
}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2分)
阅:棹:曳:
湮:啮:但:
5、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6分)
⑴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众服为确论。

⑶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6、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3分)
A.寻十余里,无迹。

(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

(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竟不可得。

(居然没有找到。


7、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4分)
⑴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之”指代
⑵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之”指代
/
9.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

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_____(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傎;D、石必倒掷坎穴中)。

(6分)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棹.数小舟(划船)
C、一寺临河干.(河床)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1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

(4分)

道理:
句子:
《河中石兽》答案
1、《阅微草堂笔记》、纪昀、清
2、略
3、河水的下游;顺流而下;
埋没在河沙下;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河的上游;石性坚重,沙性松浮……遂反溯流逆上矣。

(意近即可)4、经历船桨,这里意为划、摇拖着

埋没本义是咬,这里是冲击的意思只,仅仅
5、被认为成为
6、B
7、翻译
(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深层原因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地推断吗
8、(1)指讲学家所说的话(2)代石兽
9、C B
10、C
11、D
12、
道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作出主观的判断,否则会得不偿失。

原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