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

合集下载

2022《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阅读报告

2022《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阅读报告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阅读报告林教授的这本书的书名高度概括了本书内容。

针对建国以来中国取得的经济奇迹,他从中国发展战略以及经济改革方面分析,主要探讨了中国经济体制的形成、如何改革以及改革遇到的问题等。

为了解释这几个问题,战略和经济体制的梳理成为作者叙述的重点。

在战略和体制的梳理之中,本书又对微观经营机制、资源的配置机制、宏观政策机制做了详细的解析。

在沿着时间线对改革做出纵向比较的同时,作者又将这些改革与同一时间点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或改革做出比较,总结出中国改革的道路和一些经验。

从中国依据现实情况,以重工业优先为发展目标,推行赶超战略以及建立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逐步地激活市场活力进行微调的改革,到最后全面地深入到每个领域和层面进行改革、推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作者都有详实的历史证据和理论佐证。

1传统经济体制之所以有改革,必然是有一个弊病诸多的体制作为前提。

而这个体制是怎么形成的,又有什么弊病呢?建国初期的体制,作者称之为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而形成该体制的起点是: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增长目标。

由于建国之初中国领导人迫于国际上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军事包围以及自身需要实现工业化的目标,选择了与前苏联类似的发展模式:即优先发展重工业。

重工业发展得靠生产要素(主要是资本要素)、重工业设备。

首先,对资本要素的要求有两个:一是量够大,二是够便宜。

而在那个时期,资本供给严重不足,而且市场形成的资本价格(也即利率)也高。

因此中央形成了金融垄断,保证了中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能够吸纳全国的存款。

并且中央调低了利率,使资本不再昂贵。

对于其他生产要素,如人力资源、能源、原材料等,也由中央压低成本(工资),保证了重工业生产的低成本。

其次,对重工业设备而言,我国由于缺少先进技术,必须从国外购买。

建国初期,国家创汇能力低,且市场调节的汇率过高(本国货币表示的外汇价格),不利于重工业部门发展。

应用文-中国腾飞之路和国家兴衰理论——兼评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应用文-中国腾飞之路和国家兴衰理论——兼评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中国腾飞之路和国家兴衰理论——兼评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一、一部有水平的理论著作经过五、六年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以及一年多埋头,林毅夫、蔡方、李周三位学者,把他们的新著《中国的奇迹:战略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4;以下简称《奇迹》;凡引自该书的只注页码)献给读者。

笔者有幸先睹为快,获益匪浅。

这是一部颇有水平的理论著作。

\ue004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奇迹》提出和讨论的是有关经济发展、国家兴衰的重大论题。

特别是在目前情况下,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世界各国和很多大的跨国公司都看好中国,中国的改革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创造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所谓“中国模式”。

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东方文明大国再次走上兴盛和发展之途,其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传奇色彩。

提出和讨论这样的问题,并且有所发现和有所创新,作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解释,其意义可想而知:不仅在学术理论上是一个前进,而且在政策上也有重要的价值;不仅对中国本身的改革和发展有明显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也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其次,《奇迹》从理论上再现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的历史和现实。

由于作者明确提出和紧紧抓住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是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而扭曲的宏观政策、资源的配置制度和毫无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三位一体的传统体制,是由于选择和实行这一战略的要求而内生地决定的,其已经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改革也紧紧围绕着发展战略的转变,并在全书中把自己的理论逻辑贯彻到底,因而,不仅做到了历史和逻辑的有机统一,而且实现了改革和发展的巧妙结合。

充分显示了作者札实的理论功底和分析能力。

这一点是目前国内出版的同类著作不曾达到的。

与《奇迹》的分析比较起来,那些就事论事地描述改革和发展的进程,空泛地、一般地讨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ue004 再次,理论并不深奥,它是简明扼要,易于理解的,理论的简洁性、权威性和真理性是统一的,“只有既能解释许多不同种类的事实而又简明扼要的理论才是令人满意的理论”(奥尔森,1982),《奇迹》一书就具有这样的品格和特色。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doc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doc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doc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举世瞩目,国际上有“中国模式”“中国奇迹”之说,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经验的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林毅夫、蔡昉、李周三位教授所著《中国的奇迹》是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重要参考。

这本书解释的历史时期是1998年之前,主要的理论依据是林毅夫教授开创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即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要遵循比较优势,充分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潜力,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传统经济体制下的赶超战略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所以必将失败。

在书中,作者主要解答四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改革以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而改革之后得到迅速发展?二是,为什么中国改革的某些方面进展迟缓,甚至在过程中会出现反复的问题?三是,中国改革和发展势头能否得以持续?四是,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取得巨大的成功,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却步履维艰?林毅夫教授在书的结尾,以总结的方式分别给出了答案。

第一,改革以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改革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中国所具有的的资源比较优势能够发挥出来。

第二,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活-乱”循环,根源在于经济改革进程中一部分环节的改革先行造成了经济体制内部的不配套,而走出“活-乱”循环和解决其他诸多转型过程中问题的关键在于尽快把改革深入到宏观政策环境的层次,使“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在比较优势战略下形成新的内部一致性。

第三,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坚持改革,就能克服前进过程中的困难,逾越各种障碍,不断取得成功。

第四,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是采取了一条代价低、风险小,又能及时带来收益的渐进道路。

林毅夫教授对新中国成立到1998年之间的经济改革进程做了很好的分析,但是可能存在几个问题,首先,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哪个是因、哪个是果?林毅夫教授在书中倾向于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作为原因,这个问题可能要进一步探讨。

中国奇迹调研报告心得体会

中国奇迹调研报告心得体会

中国奇迹调研报告心得体会中国奇迹调研报告心得体会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被许多国家称为“中国奇迹”。

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对中国奇迹的调研,并撰写了一份报告。

通过这次调研和撰写报告的过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奇迹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并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首先,中国奇迹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政府的正确领导。

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

在调研中,我看到了中国政府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投入。

中国政府不仅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还加大了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理念,使得中国的社会稳定发展,并为人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其次,中国奇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的开放政策。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中国坚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中国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中国也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开放政策,中国为世界和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

第三,中国奇迹的成功也离不开中国人民的辛勤努力和智慧。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在中国的调研过程中,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优秀的企业和创业者,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些创业者不仅为自己创造了财富,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奇迹,也是中国奇迹的体现。

最后,中国奇迹的成功也离不开全球化的背景。

中国与全球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经济的发展受益于全球化的机遇。

通过国际贸易和多边合作,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的机遇和成果。

在调研中,我见识了许多外国资本和技术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说明了全球化为中国奇迹带来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奇迹调研报告心得

中国奇迹调研报告心得

中国奇迹调研报告心得中国奇迹调研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报告中我了解到了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这真的是一个奇迹。

首先,我对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壮举感到非常惊讶。

报告中提到,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增长了数百倍。

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

这一点令人难以置信,特别是当我们考虑到中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就。

报告中提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对经济的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给了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即一个正确的政策决策可以为一个国家带来巨大的变革。

其次,我对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感到非常佩服。

报告中提到,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可以与世界领先的发达国家相媲美。

这包括在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电动汽车等领域的进展。

我相信这些突破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并为全球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报告也提到了中国在减贫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努力。

中国成功地将数以亿计的人民从贫困中解放出来,使他们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机会。

这个事实令我深受鼓舞,也让我相信,一个国家只有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时,才能真正取得持久的发展。

最后,我还要提到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进展。

报告中指出,中国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加强大气和水污染治理等。

这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总的来说,我对中国奇迹调研报告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中国取得的成就令人敬佩,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我相信,中国将继续走在发展的前列,并为全球带来更多的惊喜。

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学习心得-经济的发展历程心得

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学习心得-经济的发展历程心得

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学习心得-经济的发展历程心得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经济奇迹,也是一个持续不断学习的过程。

在学习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中,我深刻体会到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千变万化的过程。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中所得到的心得和体会。

1. 市场经济改革的关键性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市场经济改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市场经济改革以开放政策为基础,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放松管制以及推动私有化等步骤,使中国经济得以快速增长。

市场经济改革带来了相对自由和开放的经济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市场经济改革还激发了企业家精神,推动了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市场经济改革,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实现了快速的跨越式发展。

2. 开放政策的重要性中国的开放政策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通过开放政策,中国吸引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同时,开放政策还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可以说,开放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 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大力支持和鼓励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和科技创新引导基金等政策手段,提供资金和支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未来,科技创新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4. 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人力资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人才是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中国政府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提供教育资源和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和引进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

同时,中国政府还通过提供各种激励政策,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经济学必读书精选50本

经济学必读书精选50本

经济学必读书精选50本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慕读书,唯明智之士要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经济学必读书精选50本,希望你喜欢。

经济学必读书1、亚当·斯密5261:《国富论》2、阿4102瑟·刘易斯:《国际经1653济秩序的演变》3、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4、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5、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6、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7、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8、贝克尔:《人力资本》9、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10、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11、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2、岛田晴雄:《劳动经济学》13、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14、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15、德姆塞茨:《(中译本)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第一卷)》16、迪帕克·拉尔:《“发展经济学”的贫困》17、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的新的经济意义》18、多马:《经济增长理论》19、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20、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21、费景汉、G·拉尼斯:《劳动过剩经济的发展》22、佩鲁:《略论‘增长极’概念》23、格哈特·门施等:《资本价值变化与创新偏好》24、霍利斯·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25、基思·格里芬:《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26、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27、贾塔克:《发展经济学》28、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29、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30、康芒斯:《制度经济学》31、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契约经济学》32、科斯:《社会成本问题》33、拉格纳·纳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34、莱斯特·布朗:《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35、劳·普雷维什:《外国资本主义》36、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37、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38、罗伯特·M·索洛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39、罗纳德·卜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40、罗纳德·伊兰伯格、罗伯特·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经济学需读的书籍51、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编著:《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52、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53、萨·阿明:《不平等的发展》54、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55、樋口美雄:《劳动经济学》56、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上、下)》57、瓦连捷伊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人口理论》58、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59、西尔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60、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6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6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63、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64、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65、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66、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67、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经济学是什么读后感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呢?我以为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做到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首先必须学好经济学这门课。

中国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论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读后感

中国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论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读后感

中国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论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读后感中国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论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读后感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发展成就,被世人称为“中国奇迹”。

这个奇迹的背后是中国道路的探索和中国话语的崛起。

本文将围绕中国奇迹的形成,分析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对于这一成就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个人对这些主题的理解和观点。

二、中国道路的探索中国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种发展道路。

它以“经济建设是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为核心。

中国道路的探索是在中国具体国情和实践基础上进行的,注重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创新,使之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

中国道路的探索在中国奇迹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中国道路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范式和思路,成为新兴国家寻求独立发展的典范。

三、中国话语的崛起中国话语是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表达自己观点和立场的方式和手段。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相对较弱,处于二战胜利国中地位较低的位置。

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话语也逐渐崛起。

中国话语的崛起是中国奇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自己的话语,中国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利益,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

中国的话语也在国际舞台上得到认可和尊重,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中国奇迹的形成不仅仅在于中国道路的探索和中国话语的崛起,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智慧。

中国奇迹的背后是亿万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的成功,既是中国人民为自己利益和未来进行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为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做出的重要贡献。

在中国奇迹的背后,不仅有经验和智慧的积累,更有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开拓创新的执着和坚持。

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40年轨迹读后感

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40年轨迹读后感

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40年轨迹读后感40多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从此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

这40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40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40年。

40多年的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社会主义中国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40多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循序打开,全方位推进。

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使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最有说服力。

40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国腾飞之路和国家兴衰理论——兼评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中国腾飞之路和国家兴衰理论——兼评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中国腾飞之路和国家兴衰理论——兼评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一、一部有水平的理论著作经过五、六年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以及一年多埋头写作,林毅夫、蔡方、李周三位学者,把他们的新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4;以下简称《奇迹》;凡引自该书的只注页码)献给读者。

笔者有幸先睹为快,获益匪浅。

这是一部颇有水平的理论著作。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奇迹》提出和讨论的是有关经济发展、国家兴衰的重大论题。

特别是在目前情况下,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世界各国和很多大的跨国公司都看好中国,中国的改革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创造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所谓“中国模式”。

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东方文明大国再次走上兴盛和发展之途,其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传奇色彩。

提出和讨论这样的问题,并且有所发现和有所创新,作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解释,其意义可想而知:不仅在学术理论上是一个前进,而且在政策实践上也有重要的价值;不仅对中国本身的改革和发展有明显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也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其次,《奇迹》从理论上再现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的历史和现实。

由于作者明确提出和紧紧抓住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是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而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和毫无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三位一体的传统体制,是由于选择和实行这一战略的要求而内生地决定的,其已经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改革也紧紧围绕着发展战略的转变,并在全书中把自己的理论逻辑贯彻到底,因而,不仅做到了历史和逻辑的有机统一,而且实现了改革和发展的巧妙结合。

充分显示了作者札实的理论功底和分析能力。

这一点是目前国内出版的同类著作不曾达到的。

与《奇迹》的分析比较起来,那些就事论事地描述改革和发展的进程,空泛地、一般地讨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再次,理论并不深奥,它是简明扼要,易于理解的,理论的简洁性、权威性和真理性是统一的,“只有既能解释许多不同种类的事实而又简明扼要的理论才是令人满意的理论”(奥尔森,1982),《奇迹》一书就具有这样的品格和特色。

中国改革三部曲读后感

中国改革三部曲读后感

中国改革三部曲读后感在阅读《中国改革三部曲》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书中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的梳理和回顾,向读者展现了中国改革的前因后果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深远影响。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中国改革的必要性。

作者指出,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着许多内外部压力和挑战,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无法应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因此,中国必须实施改革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这一点引发了我对中国改革的起源和动力的思考,同时也让我对中国政府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改革措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书中详细描述了中国改革的实践和成果。

作者以鲜活的案例和数据,展示了改革的各个领域的重大突破和进展,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化进程等。

这些改革的成果不仅使中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有效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这让我深感中国改革发展的不易,同时也对中国政府在推动改革中的决心和智慧表示钦佩。

最后,这本书还探讨了中国改革的未来方向和挑战。

作者指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任务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复杂和艰巨的阶段。

中国需要在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民主法治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

这让我明白了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政府和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努力。

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通过阅读《中国改革三部曲》,我对中国改革的历程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改革是不断推进的过程,需要坚定的决心和智慧,同时也让我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改革中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钦佩。

我相信,在中国改革的道路上,中国将会继续实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精编版】《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书笔记PPT文档共18页

【精编版】《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书笔记PPT文档共18页

【精编版】《中国的奇迹: 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书
笔记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第一篇: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ZQ学长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就说你可以把它当中国近现代史来读,应该很有意思,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那天拿着写有书名、作者、检索号的小纸条,第一次穿梭在图书馆一楼找书,以往都只是看看三楼的书。

当这本小黄皮书印入眼帘那一刻,还是着实兴奋了一把。

就用这本书,开始我真正经济学的学习吧。

所以,这本可以当历史来读的经济学书籍至少让我这个在大四才开始想去真正了解我的专业的人来说,还是一个很符合我口味的开始。

读完了,就想写点读后感吧,还不能算作评论云云。

这本书是由林毅夫、蔡昉、李周合著的。

林毅夫是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中国人,从台湾游到大陆的学者。

本书从发展战略选择与资源禀赋之间的矛盾出发,分析了中国传统经济体制模式内生地形成逻辑,并将这种分析方法及其结论扩展到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指出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否和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一致,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进而决定经济发展绩效的根本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当时国际形势的考虑,从保家卫国自力更生的角度,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读后感《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但是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资金、设备且产业周期长,见效慢,这与当时中国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即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不相符。

为了达到优先发展的目的,便不得不采用扭曲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以及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体制。

然而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并未实现赶超战略,反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远。

平均主义、大锅饭导致企业效率低下,生产积极性不高。

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从微观的放利让权开始,在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在“交满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余的便可以归于自己”的政策下大大提高了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同时,随着资本的慢慢累积,需要资金较少而应用劳动力较多的乡镇企业开始蓬勃发展。

在城市,国有企业开始大刀阔斧改革,企业也取得了部分资源的配置权。

中国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读后感

中国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读后感

《中国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作者分析了中国奇迹的发生背景、道路选择、制度优势、创新驱动等多个方面,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并非偶然,而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我看来,中国奇迹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

首先,中国选择了适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这种道路选择符合中国国情,能够充分发挥中国的人力、物力、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中国拥有独特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这种制度优势体现在政府的高效运转、市场的有序竞争、人民的积极参与等方面,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此外,中国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不仅提高了中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然,中国奇迹的发生也离不开其他因素的支持。

例如,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廉且素质较高;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然而,尽管中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因此,中国需要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总的来说,《中国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作者分析了中国奇迹的发生背景、道路选择、制度优势、创新驱动等多个方面,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并非偶然,而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的奇迹》书评【精选】

《中国的奇迹》书评【精选】

《中国的奇迹》读后感1.书籍简介中国经济在20多年的改革中取得的高速增长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预测,21世纪中国将再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

本书以诱发性制度变迁理论为框架来分析中国的发展战略、经济体制、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认为,本书对渐进式改革如何在中国进行的描述令人信服。

2.作者简介林毅夫,1952年生于台湾宜兰县,1978年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获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197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系,198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6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

曾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

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

3.读后感每一个国家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妥善利用比较优势是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最佳途径。

本书的书名叫《中国的奇迹》。

想读懂这本书,我们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奇迹。

如果一个人会跑,这不算奇迹,但如果一个人会飞,这就是奇迹了。

也就是说成为“奇迹”的首要条件是异于“正常”。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后连续高速增长了三十多年,这确实很惊人,但在西方人眼中这是很不正常的,所以一直以来,西方学界才有不少人持有“中国崩溃论”。

要搞清楚中国经济不正常在哪,得先说一下“正常”版本的发展攻略——“华盛顿共识”了。

这个词是在1989年出现的,是当时美国学界针对东欧和拉美国家提出的十条政策建议,包括金融自由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取消外国直接投资的壁垒等。

相对于“华盛顿共识”,另一个词你肯定更熟悉,那就是“休克疗法”。

当时西方学界认为计划经济下的所有经济制度都不可取,应该用“华盛顿共识”进行颠覆式改革,用西方经济模式一次性的替代原有经济模式。

在西方学界看来,渐进式改革会保留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扭曲,导致经济发展最终崩溃。

可事实却很打脸,实践“休克疗法”的东欧和前苏联国家不仅没有绝地重生,反而经济普遍崩溃停滞,政治危机不断出现。

经济发展战略心得体会 战略实施心得体会

经济发展战略心得体会 战略实施心得体会

经济发展战略心得体会引言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国家或地区制定的一系列行动与措施,旨在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战略实施将产生不同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并总结了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1. 了解市场需求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加深对市场需求的了解。

只有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我们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

市场调研是获取市场需求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调研我们可以了解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从而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战略。

2. 制定明确的目标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是指明该战略的目标和期望结果。

在制定目标时,需要确保目标具有可行性和可度量性。

明确的目标可以使我们更加专注于目标的达成,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评估战略的执行效果。

3. 确定关键驱动力关键驱动力是指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包括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以及资源配置等。

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我们需要明确关键驱动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强这些关键驱动力。

例如,政府可以出台创新政策来推动技术创新,建立健全的教育体系来培养人力资本,优化资源配置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实施合理的政策措施制定好战略后,我们需要采取合理的政策措施来实施战略。

合理的政策措施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在制定政策时,需要全面考虑相关的因素,包括市场需求、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

同时,政策的实施过程需注重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政策,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

5. 加强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协同发展是指不同产业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通过加强产业协同发展,我们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整体产业效益。

在加强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产业间的合作,提升产业链条的竞争力,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

6. 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增加附加值的关键要素。

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注重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和产业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最近读了《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颇有感慨,此书由林毅夫、蔡昉、李周共同编写,1994年首次出版后,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十国文字,成为国内外学界了解中国经济改革成就的一个窗口。

本书共分10章,主要围绕四个问题进行编写:第一、为什么在改革以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而改革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第二、为什么中国改革的某些方面进展缓慢,甚至在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第三、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势头能否得以持续;第四、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却步履维艰。

其中,第2至第6章内容主要解释第一个问题,而7、8、9章分别解释余下的三个问题。

第10章进行了总结。

第一章绪论对比1980-1991年中国与东欧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数据来肯定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成果,之后又通过讨论购买力平价法进一步证明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作者归纳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三大原因:1、具有很高的资本积累率;2、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伴随这个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转移,能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持;3、来自所谓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

作者对比亚洲四小龙及日本的经济,提出中国98年以后可能再维持30年左右快速增长。

支撑这个增长的除了以上三点外,作者认为改进制度效率的巨大潜力和大国优势是另外两个因素。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很多问题:1、改革以来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经济过热,受到瓶颈产业制约后便强制性抑制,以致形成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而且强度与频度在加大;2、改革开放以来出现周期性的高通货膨胀;3、改革以来经济生活中腐败现象不断滋生,企业存在着寻租行为。

第二章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中国领导人选择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发展目标,带动整个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的建设方针。

而选择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目标的原因是:1、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考虑,企图跨越经济发展阶段,直接进入较高的工业化阶段。

2、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

西方对中国进行政治与经济封锁,中国急需建立比较完备,自成体系的工业结构,而重工业是其中关键。

3、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

中国人口绝大部分为农村人口,若以轻工业为优先发展部门,无法短时期完成工业化所必须的资本积累。

但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部门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资源禀赋特点以及动员能力产生了直接的矛盾:1、重工业的建设周期远长于轻工业部门,而且重工业部门的资本密集度比较高,而且资本的回报期很长。

当时的中国资本稀缺。

2、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进口机械设备,中国的外汇奇缺,导致汇率水平很高,进一步提高了发展重工业的成本。

3、重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资本筹集和投入能力要求很高。

为了配合这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而实行的政策:1、为保证重工业以较低的建设成本迅速增长而降低资本价格、维持一个稳定的低利率水平的低利率政策;2、为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进口必要的关键设备而高估本国币值的低汇率政策;3、通过压低劳动投入成本和能源、原材料成本实现重工业高积累的低工资和能源、原材料低价政策;4、为与低劳动报酬相适应而实行农产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服务的低价政策。

为了使资源能够配置到政府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需要建立一套与以上政策环境相应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

1、建立金融管理体制。

压低银行利率使得民众储蓄意愿下降,为了不使资本流入其他渠道,而建立垄断的金融行业。

2、外贸外汇管理体制。

外汇都必须以统一价格卖给国家银行。

3、物资管理体制。

由于价格被人为压低,致使需求被刺激起来,而国家为保证重工业优先获得资源,物资被高度集中,按计划配给。

4、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纷纷建立。

农产品价格被压低,压抑了老百姓生产农产品的积极性,为了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和满足工业的需要必须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政策。

在微观方面,全面剥夺国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以防止国有企业剩余被侵蚀;为了便于执行低价收购并在低价下增加农产品收购数量的政策,农业集体化的速度便骤然加快。

第三章改革以前的中国经济发展接下来作者分析赶超战略的各种弊端。

中国在改革前虽然具有较高的增长率,但是这种增长率是低效的,同时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直很缓慢,并始终未突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界限。

而且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第一、产业结构扭曲。

通过扭曲产品价格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以降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并建立相应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以保证资源优先流向重工业部门。

后果是,生产结构中制造业部门的比例特别高,服务部门的比例特别小,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未得到利用。

同时,在制造业中,粗加工的比例特别高,精加工的比例特别小。

这种过重的产业结构背离了中国的资源比较优势,给人民生活的改善带来了极大的弊端。

第二、微观经济效率低下。

企业的成本统一核算,利润全部上缴,劳动者收入与贡献无联系,严重束缚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产业结构背离资源比较优势有以下危害:1、压抑经济增长速度。

在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具有的资源禀赋,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有优势,但超越阶段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虽然重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却抑制了国民经济大发展。

2、降低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的降低。

重工业所能吸收的劳动力远不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工业集中在大城市,既不需要周围地区的产业结构互补门也没有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导致城市结构小而全,大而全,阻碍了城市化的正常发展。

3、人民生活未能得到较大改善。

消费品工业发展不足和农产品供给不足,造成日用消费品和食品的长期短缺,大部分基本必需品长期凭票供应。

传统经济体制效率低下基于三个原因:1、计划配置造成效率低下。

2、生产缺乏竞争,为了独立自主的发展国家工业体系,要对国内工业进行保护,使得保护的部门缺乏创新动力。

3、劳动激励不足。

在价格扭曲和缺乏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盈亏不取决于经营好坏。

如果给企业自主权,必然会出现企业经理人员和工人侵蚀利润和资产的情况。

因此必会取消企业的自主权,但此时,就不能根据工人的努力程度决定工资标准,就必然造成劳动力激励不足。

第四章比较优势战略作者认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由于经济规模太小而没有走赶超战略,而是从自身的资源禀赋出发,并非一开始就发展重化工业,而是实行次级进口替代的作法,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拓展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资源比较优势。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结构或相对丰度,一方面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另一方面取决于其经济发展的阶段。

在较低的发展阶段上,资本通常是最为稀缺的要素,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土地和劳动相对密集的产品即农产品;伴随着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到一定水平,土地的相对稀缺性有所提高,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进而,随着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资本成为相对丰富的要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应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无论经济发展处于何种阶段,每个经济皆有自身的比较优势。

一言以蔽之:一个国家发挥其目前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即可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比较优势会发生偏移,这时在自由竞争经济中企业会根据相对价格信号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

实行比较优势战略需要与赶超战略不同的宏观政策环境。

包括:1、灵活有效的金融市场。

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可以自由浮动。

当资本稀缺时,利率会保持在较高水平,在这一条件下,企业倾向于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替代价格高昂的机器。

当资本成为丰富的生产要素时,利率有下降趋势。

企业此时倾向于用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和产品去替代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和产品。

2、灵活的外汇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汇率由国内对外汇的需求和供给状况决定,就一个发展水平低的经济体来说,高水平的外汇将是长期的均衡趋势,一方面,国内企业的用汇成本相应提高,可以抑制不适宜的进口需求,另一方面,提高了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和国内产品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力。

3、充分竞争的劳动市场。

劳动力可以在地区间和部门间自由流动,没有城乡的界限和歧视。

劳动力的价格由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决定。

4、国土统一规划下的土地市场。

土地应在所有者、试用者之间,以及不同生产性用土建自由流动,并在这一流动中形成土地的租金和价格。

一般情况下,土地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稀缺,土地的相对价格上升。

5、充分竞争和发育的产品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每一种投入品和消费品的价格都由其各自的供求状况所决定,并反过来影响市场上的供求。

第五章经济改革的历程1978年末以后的改革是从微观经营体制入手的,试图通过建立劳动激励机制,诱发出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主要做法是:在农村,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以放权让利为中心,就经营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综合专项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大致分为包工,包产,和包干三个阶段。

包工到组的基本做法是:生产队将规定了时间、质量要求和应得报酬的作业量包给作业组,并根据承包者完成任务的好坏给与奖励和惩罚。

包产到户的基本做法是把规定了产出要求的土地发包给农户经营,包产部分全部交给生产队,超产部分全部留给承包户或由承包户与生产队分成。

包干到户的基本做法是国家按人口和劳动力将土地发包给农户经营;农户按承包合同完成国家税收,并向生产队上交一定数量的提用,余下的产品全部由农户支配。

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历经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围绕着以权力换效率的中心展开,给予企业对新增收益的部分所有权,激励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为获得更多的收益或收入而努力提高劳动积极性和资源利用效率,达到社会财富和劳动者收入双增的目的。

第二阶段的企业改革围绕着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展开,主要措施为简政放权,改革税制和实行厂长负责制。

作者认为非国有经济相比于国有经济有更高的经营效率,在利润的动几下,资源逐渐流向非国有经济,这也促使国有经济要进行增强企业活力的改革。

第三阶段的改革围绕重建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展开,基本举措是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包括大中型企业的承包制,小企业的租赁制和股份制的试点。

除此以外,为使企业的销售收入最大化,需要开拓计划外的销售渠道,因此,改革也自然深化到资源计划配置制度方面,包括物资管理体制改革和外贸管理体制改革、金融管理体制改革。

在宏观政策环境依然如故的条件下放松微观经营体制和资源配置制度,一方面改善了企业追求利润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混乱,其中主要是要素价格双轨制造成的不平等竞争和寻租行为。

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合乎逻辑地深化到宏观政策环境方面。

包括:1、价格改革。

第一阶段采用比价调整,由政府和物价部门出面,提高供不应求的商品的价格,降低供过于求的商品的价格。

第二阶段引入市场机制,开放产品和物资的价格。

2、汇率改革。

改革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单一汇率,改革旨在建立单一的市场汇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