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系统设计思路课件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设计

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设计

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设计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是用于监测和控制计算机网络设备的软件。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设备的不断增多,传统的手动方式难以满足网络设备的管理需求。

开发一款能够实现自动检测和控制的软件成为了迫切需求。

在开发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步骤:一、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与网络管理员或者使用者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

需要监测哪些网络设备,需要实现什么样的自动控制功能等。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综合考虑网络的规模、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网络的拓扑结构等因素。

二、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出具体的软件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

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构,将监测和控制功能分布到不同的节点上,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需要设计出用户界面,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和操作指南,方便用户使用和管理。

三、软件开发在软件开发阶段,需要按照系统设计的要求,开发具体的功能模块和用户界面。

这其中需要考虑到网络设备的种类繁多,需要充分考虑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四、测试与优化在软件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软件的功能正常,并且对软件进行优化,提高其性能。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模拟不同的网络环境,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以及大量的网络数据流量,检验软件的稳定性和性能。

五、部署与维护在软件测试完成后,可以进行软件的部署,并提供相应的维护服务。

在软件部署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硬件环境、网络环境、以及用户数量等因素,保证软件的正常运行。

需要及时更新和维护软件,以应对网络设备更新升级等情况。

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完成一款高质量的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

这样的软件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管理员的工作效率,降低网络设备的管理成本,同时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网络设备日益增多的今天,这样的软件势必会成为网络管理的必备工具。

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在工业制造等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对图像或视频的处理分析,实现对物体进行自动化检测和判断。

本文将介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引言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生产效率和质量要求。

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应运而生。

该系统可以准确、快速地对产品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效率。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的核心设备是计算机和视觉检测设备。

计算机负责图像处理和算法运算,视觉检测设备负责图像采集和输入。

此外,根据具体需求,系统还可配备其他硬件设备,如运动控制系统、光照控制系统等。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的关键部分。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图像处理算法的选择和优化,以及系统界面的设计等方面。

首先,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图像处理算法,如边缘检测、形状匹配、颜色识别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需要集成多种算法,以实现更精确的检测和判定。

其次,设计系统界面,使之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用户可以通过界面设置检测参数,查看检测结果等。

三、系统实现1. 数据采集系统实现时,首先需要进行图像或视频的采集。

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可以选择合适的图像采集设备,如摄像头、工业相机等。

通过采集设备,将待检测的物体图像输入到计算机中。

2. 图像处理与特征提取采集到的图像需要进行预处理,并提取出适用于检测的特征。

预处理包括图像去噪、图像增强等操作,以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

特征提取是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的核心步骤,通过选择合适的算法和参数,从图像中提取出目标物体的特征信息。

3. 检测与判断通过对特征提取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系统可以对目标物体进行自动化检测和判断。

根据具体需求,可以设置不同的检测标准和判定规则,以实现对不同缺陷或问题的检测和判断。

3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3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第3章 自动检测系统设计一.检测系统基本构成与功能发展过程:第一代,专用系统。

针对某项具体任务而设计,主要用于大量重复测试。

主要有数据自动采集系统、产品自动检验系统、自动分析及自动检测系统等。

系统的组件和设计比较困难,系统设计者需要自行解决仪器与仪器、仪器与计算机之间接口,接口电路不具备通用性。

第二代,总线程控系统。

各设备都用标准化总线接口和母线按积木形式连接起来,系统中各种设备包括计算机、可程控仪器和可程控开关等均称为器件或装置,各器件均配以标准化的接口功能电路,用统一母线连接起来。

系统组建方便,有专门通用接口电路,更改增加测试内容很方便,用完后拆散容易,避免了以往组建自动测试系统时需要设计专用接口的重复劳动。

如HP公司提供的GP_IB可程控仪器接口,主要用于台式自动测试系统。

采用标准化通用接口母线是第二代测试系统主要特征。

第三代,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CAT。

前两代中计算机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第三代用计算机软件代替传统的某些硬件,用人的智力资源代替很多物质资源,用微机直接参与测试信号的产生和测试特征的解析。

仪器中的一些硬件甚至整件仪器都用计算机及其软件代替,称为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

计算机辅助测试,用计算机及其外设取代人的动作、感觉功能和思维功能。

计算机在测试中有如下作用:1,控制测试过程,2,激励,产生可编程激励信号,3,数据处理,对响应信号进行各种数字逻辑运算,作出判决和估值,4,输出测试结果,5,管理,6,监控报警。

微机自动检测系统典型结构如图3-1。

传感器1传感器2传感器n其它仪器或系统被测控对象被测试组件测试信号源。

其它控制对象图3-1 微机自动检测系统典型结构系统包括下列组成部分,见图3-2。

1,传感器:把非电量变换成电信号,以便进行数据采集。

对传感器输入输出的要求是尽可能线性,它是检测系统的关键,系统精确度主要是由传感器精确度决定的。

2,放大器:对弱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减少干扰、阻抗变换等。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视觉技术越来越成熟和普及,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是一项非常具有实用性和开发潜力的技术。

本文将探讨这方面的内容,从系统架构设计到技术实现的细节,逐步讲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是如何诞生的。

一、系统概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是一种利用图像和视频处理技术,对目标物体进行自动识别,并采集和分析数据的系统。

它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安保监控、医疗影像、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

本文将以制造业为例,介绍如何构建一套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

二、系统架构设计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系统架构设计是整个系统的灵魂。

我们需要掌握的技术和概念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特征提取、分类器等。

以下是对每个环节的详细说明:1. 图像采集:通过摄像头或者其他图像传感器采集物体的图像数据。

采集到的图像数据需要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如清晰度、色彩、分辨率等。

2. 图像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去噪、亮度调整、灰度化等预处理,以便后续的特征提取和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和稳定。

3. 特征提取:通过各类图像处理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目标物体的各种特征进行提取,如尺寸、形状、纹理等。

4. 分类器: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特征数据进行预测和分类,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神经网络等。

三、技术实现在了解完系统架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后,我们需要对每条链路的技术实现进行深入探索。

以图像采集环节为例,我们需要找到一款高质量的摄像头,然后在系统内部建立一个图像采集线程,不断从摄像头采集图像数据,并进行格式转换和存储,以便后续的处理。

在处理环节,我们需要对以前的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优化,提高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其中,边缘检测、形态学处理、过滤器等技术都是常用且成熟的技术。

在特征提取环节,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前面的预处理和模型训练,提取出物体的各种特征。

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时,应用该方法比较合适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
(4)采样保持器 采样就是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时间上连续
变化的模拟量转换为时间上断续的模拟量。由于A/D 电路对模拟量进行量化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在这 个转换时间内应保持取样点的函数值不变才能保持 转换的精度。这种暂时保持模拟信号取样值不变的 电路,叫做采样保持器。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
项目10 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技能目标
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微机化自动检测系统进
习 行设计

能按教学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并完成设计报告
知识目标

了解微机化自动检测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了解微机化自动检测系统设计的一般原
10.1.1 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功能 1.系统的基本构成
备配套使用,需要使用规范化的总线标准。
(10)微处理器(CPU) 微处理器是微机系统的核心,可实现对整个系统的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
长期趋势的分析方法——数学模型法
数学模型法就是根据时间数列发展形态的特点,选择一种合适的数学 方程式,进而以自变量x代表时间,y代表实际观测值,然后依据此方 程式来分析长期趋势的方法
数学模型有直线型和曲线型两种类型,而每一种类型又有很多种具体 形式。因此,在建立模型之前首先要判断趋势的形态
➢ 第三,计算季节比率
季节指数(S
)
同月(或季)平均数 总月(或季)平均数
100%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
季节周期性数据的分析——同期平均法
同期平均法计算简单,易于理解 但实际上,许多时间序列所包含的长期趋势和循环波动,很少能够通
过平均予以消除 只有当序列的长期趋势和循环波动不明显或影响不重要,可忽略不计

第6章自动化监测技术ppt课件

第6章自动化监测技术ppt课件
(2)掉电保护功能。现场的数据采集装置应有储存器和掉 电保护模块, 能暂存已经采集的数据,并在掉电情况下 不丢失数据。系统应设有备用电源,在断电情况下,系统 应能自动切换,并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具体持续工作时间 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应在3天以上。
(3)自检、自诊断功能。即对仪器自身的工作性态进行检 查,对发生故障的仪器应自动报警。
• 目前国内传输距离一般在1000m~2000m内,模 拟量传输距离一般不能大于2000m,与分布式比 较,造价可省约1/3左右。
• 由于转换箱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在恶劣气候条 件下,比MCU产生的故障路率低,所以此种方式 适应于大规模、测点数量多,相对集中的监控系 统。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分布式
• 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通常由监测计算机、 测控单元和传感器组成;
• 根据不同监测任务需要而埋设的各类传 感器通过一定的通信介质(一般为屏蔽 电缆)接入布置其附近的测控单元;
• 由测控单元按照采集程序的控制将监测 数据转换、存储并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发 送至远方的监测计算机做深入分析和处 理。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 分布式系统是把数据采集工作分散到靠近 较多传感器的采集站(测控单元)来完成,然 后将所测数据传送到主机。这种系统要求 每个观测现场的测控单元应是多功能智能 型仪器,能对各种类型的传感器进行控制 测量。

车辆自动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车辆自动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车辆自动检测系统设计方案背景车辆是现代交通工具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但是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或其他原因,车辆的安全性和性能会逐渐降低,这就需要对车辆进行检测和维护。

传统的车辆检测需要人工操作,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误差。

因此,车辆自动检测系统应运而生。

系统设计方案车辆自动检测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子系统:1. 图像采集子系统图像采集子系统是整个车辆自动检测系统的核心,通过采集车辆的图像和视频,并传输给后续的处理单元。

该子系统可以采用工业相机或者普通的摄像头实现。

为了方便车辆的检测,可以在车辆停放的位置上放置多个摄像头,覆盖车辆各个方向的情况。

2. 图像处理子系统图像处理子系统是对采集到的图像和视频进行处理的核心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车牌识别:通过对车辆图像中的车牌进行识别,可以对车辆进行准确地识别和追踪。

•车辆外观检测:通过车辆的外观信息,比如车身颜色、车型等进行比对和识别。

•缺陷检测:通过对车辆各部位进行分析和比对,检测车辆是否有异常,如划痕、碰撞等。

3. 数据存储子系统数据存储子系统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的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数据备份: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指定的地方,方便后续的管理和使用。

•数据管理: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管理,包括数据清理、数据统计等功能。

4. 报表生成子系统报表生成子系统是对处理后数据进行分析和展示的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相应的报表进行展示。

报表可以包括车辆的外观信息、缺陷信息、识别结果等内容,也可以包括每台车辆的检测历史记录,方便对车辆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总结车辆自动检测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车辆检测方式,它可以提高车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减轻人工检测的负担。

本文介绍了车辆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图像采集子系统、图像处理子系统、数据存储子系统和报表生成子系统等四个子系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设计,可以实现对车辆的全方位、全面的自动检测,大大提高车辆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检测系统设计合集.ppt

检测系统设计合集.ppt
演示课件
检测系统设计的步骤
• (1)设计任务分析 • (2)系统方案选择 • (3)系统构成框图设计 • (4)环节设计与制造 • (5)总装调试及实验分析 • (6)系统运行及考核
演示课件
第二节 模拟式传感器信号的检测
• 一、模拟信号检测系统的组成 • 二、基本转换电路 • 三、信号放大电路 • 四、信号调制与解调电路 • 五、滤波器 • 六、运算电路
(3)当励磁线圈施加电压ei分别是直流和交 流时,其输出信号e0的波形有何区别?为什么?
解:(1)这是—种电磁感应式转速传感器。当W1中通入直流电流 后,铁芯中产生方向 固定的磁通Φ;十字轮位置影响Φ的大小。
在图示位置磁阻最小,十字轮转450时磁阻最大,因此Φ就会发生变
化,W2中感应电动势也会发生变化。被测轴每转一周,输出信号e0
第四章 检测系统设计
• 第一节 概 述
• 第二节 模拟式传感器信号的检测 • 第三节 数字式传感器信号的检测
演示课件
第一节 概 述
• 一、检测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 二、机电一体化对检测系统的基本
要求 • 三、检测系统设计的任务、方法和
步骤
演示课件
一、检测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 检测系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用于实现计测功能。
演示课件
(二)高输入阻抗放大器
UU (1(1 RRRR)()UU U ) 由u0U U0R于1u000运 u1算u演U放 示Ri课(大fU(件RR2器 0R12R输2)f41U2入)整1fUi内理阻0:很U2i大02,U(I11i1RRI1ff
0 )U i
(三)高共模抑制比放大器
演示课件
(四)参量放大器
会周期性变化四次,有四个峰值。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目标检测与识别系统设计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目标检测与识别系统设计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目标检测与识别系统设计自动目标检测与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目标检测与识别系统设计取得了巨大突破。

本文将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目标检测与识别系统设计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探讨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前景。

1. 引言自动目标检测与识别是一项旨在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将图像或视频中的目标对象自动识别和定位的任务。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智能安防、自动驾驶、智能医疗等。

传统的自动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需要手工设计特征和分类器,效果依赖于特征的选择和提取。

而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目标检测与识别系统则能够从原始输入数据中自动学习特征和分类器,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鲁棒性。

2.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目标检测与识别系统设计原理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目标检测与识别系统设计的核心原理是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CNN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具有网格结构数据,如图像或视频等的深度学习模型。

在自动目标检测与识别任务中,CNN的输入是原始图像或视频,输出是目标类别和位置信息。

3.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目标检测与识别系统设计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目标检测与识别系统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准备:收集和标注用于训练和测试的图像或视频数据,为后续模型训练和评估做准备。

(2)模型选择:选择合适的CNN模型作为基础网络,在目标检测与识别任务中进行训练和评估。

常用的CNN模型包括AlexNet、VGGNet、ResNet等。

(3)特征提取: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对输入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表示输入数据的高维特征向量。

(4)目标定位:根据提取到的特征向量,使用分类器或回归器对目标对象进行定位,得到目标位置信息。

(5)目标识别:根据提取到的特征向量,使用分类器对目标对象进行识别,得到目标类别信息。

(6)模型训练:使用标注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通过损失函数和反向传播算法不断调整模型参数,提高其性能。

自动检测系统设计77页PPT

自动检测系统设计77页PPT

▪Leabharlann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77
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第10章自动检测系统设计详解

第10章自动检测系统设计详解
电阻炉自动温度控制系统硬件原理框图如图 10-2所示,该系统是对温度进行检测及控制的闭环 系统,系统采用直接数字控制(DDC)方式,它由单 片机部分,键盘及显示器,I/O接口及光电耦合, 温度检测与放大电路,晶闸管加热系统等部分组成。
10.3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检测系统设计实例
(1) 电阻炉加热系统。采用双向晶闸管控制加热 电阻加热,单片机与晶闸管加热系统之间用光电耦 合器进行隔离,为使单片机发出的触发信号与晶闸 管所加电源同步,需把过零检测信号送到单片机中 去。若超温、失控,则单片机发出指令,切断加热 系统的电源。
10.3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检测系统设计实例 图10-3 热电偶温度补偿及放大电路
10.3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检测系统设计实例
(3) 单片机硬件系统。单片机CPU选用8031芯片, 外加EPROM2764芯片、8155芯片、74LS373地址锁存 器组成单片机硬件系统。8031 P1口用于接收温度 信号;P2口用于ROM扩展;P0口用于数据传送;T1口 用于断电保护;INT1中断用于接收过零检测信号; 串行口输出进行6位LED显示;8155内部RAM用于控 制 参 数 的 存 储 ; PA 口 用 于 发 光 二 极 管 状 态 显 示 ; PB0用于控制晶闸管加热及超温、失控保护;PC口 用于键盘输入。
10.3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检测系统设计实例
(2) 温度检测与转换。温度检测采用镍铬-镍硅K 型热电偶,把热电偶输出的毫伏电压信号经冷端温 度补偿后进行放大(如图10-3所示),进行A/D转换 (MC14433)后送到单片机中去。
10.3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检测系统设计实例 图10-2 电阻炉自动温度控制系统硬件原理框图
步骤
10.2 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10.2.1 传感器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保证技术上可行、逻辑上正确, 注意布局合理、连线方便。 先画出电路图, 基于电路图制成布线图 基于布线图加工成印刷电路板 将元器件安装、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 仔细校核、调试。
(2) 软件框图的设计、程序的编制和调试
将软件总框图中的各个功能模块具体化,逐级 画出详细的框图,作为编制程序的依据。
4 精度 传感器的选用原则并非精度越高越好。传感器
的精度越高,其价格越昂贵。 传感器的精度只要满足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要
求就可以,不必选得过高。 在满足同一测量目的的诸多传感器中选择最便
宜、最简单、最可靠的传感器。
5 频率响应特性 必须保证在整个被测量频率范围内满足
不失真测量条件。
4.2.6 稳定性
在开发过程中,硬件和软件应同时进行。 (1) 硬件电路的设计、功能模板的研制和调试
(2) 软件框图的设计、程序的编制和调试
3 系统总调、性能测试
4.1.2 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步骤
1 确定任务、拟定设计方案 (1) 根据要求确定系统的设计任务、功能、指标 明确系统需要完成的测量任务; 明确被测信号的特点、被测量类型、被测量变化范
大批量投产时,软件的易复制性可以降低成本。
工作速度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多利用软件。
必须根据具体问题,分配软件和硬件的任务,决定 系统中哪些功能由硬件实现,哪些功能由软件实 现,确定软件和硬件的关系。
4.1.2计方案
(1) 根据要求确定系统的设计任务、功能、指标 (2) 进行总体设计 2 硬件和软件的研制
“硬件软化” 为降低硬件成本,将某些硬件功能用软件实现。例
如计数器、运算器等硬件设备所具有的计数、运 算功能可用软件完成,从而节省了硬件设备。但 是硬件软化后运行速度比硬件低得多。
“软件硬化”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软 件硬化”的趋势,即将软件实现的功能用硬件 实现。其中最典型的是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 过去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都用软件程序实现, 现在利用DSP进行FFT运算,可以大大减轻软 件的工作量,提高信号处理速度。
围、被测量的数量、输入信号的通道数; 明确测量速度、精度、分辨率; 明确测量结果的输出方式、显示器的类型; 明确输出接口的设置。 考虑系统的内部结构、外形尺寸、面板布置、研制
成本、可靠性、可维护性及性能价格比等。 综合考虑上述各项,提出系统设计的初步方案。
(2) 进行总体设计
通过调研对所提出的系统初步设计方案,进行 论证,完成系统总体设计。
当传感器的种类确定之后,首先要看其量程和线 性范围能否满足要求。
任何传感器都不能保证绝对的线性,其线性范围 是相对的。
根据不同的测量精度要求,可将非线性误差较小 的传感器近似看作线性传感器。
3 灵敏度的选择 希望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但传感器的灵敏度 高,外界噪声也容易混入,也会被测量系统的放大 器放大,影响测量精度。 要求传感器本身应具有较高的信噪比。
传感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性能保持稳定的能 力称为稳定性。
影响传感器长期稳定性的因素除传感器本身结 构外,主要是传感器的使用环境。要使传感器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传感器必须要有较强的环 境适应能力。
被测空间对传感器体积的要求;
测量方式为接触式测量还是非接触式测量;
信号的传输方法,是有线传感还是无线传感;
传感器的来源,是购买商品化的传感器还是自行研 制传感器,是购买国产传感器还是购买进口传感器。

考虑上述问题,确定选用何种类型的传感器,
然后再考虑传感器的具体性能指标。
2 线性范围和量程
第4章 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4.1 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步骤 4.1.1 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原则
*首先要能够实现所要求的功能和技术指标; *要满足系统在可靠性、可维护性方面的要求 如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故障率、失效率、平均寿命
*考虑到用户操作方便,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
*系统结构应规范化、模块化; *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若有不满足要求之处,需要仔细查找原因,进 行相应的硬、软件改进,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4.2 传感器的合理选用
1、确定传感器的类型 2、线性范围和量程 3、灵敏度的选择 4、精度 5、频率响应特性 6、稳定性
1 确定传感器的类型
全面考虑被测量的特点和传感器的使用条件,包 括:
量程的大小;
编写程序一般用汇编语言建立用户源程序。
在开发系统机上,利用汇编软件对输入的用户 源程序进行汇编,变为可执行的目标代码。
在程序设计中还必须进行优化工作,利用各种 程序设计技巧,使编出的程序占用内存空间尽 量小、执行速度尽量快。
3 系统总调、性能测试
在硬件、软件分别完成后,即可进行联合调试, 即系统总调,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
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 即从总体到局部、再到细节。先考虑整体目标, 明确任务,把整体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并充分考 虑子任务之间的联系。
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
为了完成某个检测任务,可以利用现有的模块、 仪器,综合成一个满足要求的系统。这种系统 虽然未必是最简单、最优化的方案,但只要能 完成检测任务,仍不失为快速、高效解决问题 的方法。
软硬件折衷
智能检测系统中有些功能必须靠硬件实现,而另外 有些功能利用软件或硬件都可完成。
软件可完成许多复杂运算,修改方便,但速度比硬 件慢。硬件成本高,组装起来以后不易改动。
多使用硬件可以提高仪器的工作速度,减轻软件负 担,但结构较复杂;使用软件代替部分硬件会简 化仪器结构,降低硬件成本,但同时也增加了软 件开发的成本。
在完成总体设计之后,便可进行设计任务分解, 将系统的研制任务分解成若干子任务
之后针对子任务去进行具体的设计。
2 硬件和软件的研制 在开发过程中,硬件和软件应同时进行。 (1) 硬件电路的设计、功能模板的研制和调试 根据总体设计,将整个系统分成若干个功能块,分 别设计各个电路,如输入通道、输出通道、信号 调理电路、接口、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等。 在完成电路设计之后,即可制作相应功能模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