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种志研究方法综述【请各位同学参考】1

合集下载

关于人种志研究方法

关于人种志研究方法

关于⼈种志研究⽅法1.⼈种志研究⽅法 - 定义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交互作⽤”的实地调查研究。

试图在研究现场发现有意义的东西。

可以应⽤于各种情境。

2.⼈种志研究⽅法 - 适⽤性其适合于对社会群体、个体与群体所处的背景以及⼈际交往过程的研究。

是研究者在现场进⾏长期的观察、访问、记录,针对所选择的场所、针对⾃然发⽣的对象⽽作的研究。

3.⼈种志研究⽅法 - 研究过程从初始的观察,推出尝试性的结论,这些结论再启发进⼀步的观察,然后修正结论,是在研究情境中所获经验指导下的探索过程。

⼈种志研究的基本特点是需要参与研究对象的⽇常⽣活,在⾃然情境下观察并收集数据,通过叙事的⽅式描述资料,从⽽得出研究结论。

⼈种志研究本质上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同时⼜⾮常具体,细节丰富。

⼈种志研究⽅法的核⼼是参与观察,包括与研究对象长期居住、直接联系、反复观察、询问、闲聊等,在⾃然情境中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的技术包括:⽣活史、⾯谈、问卷、⽂献、录⾳、录像、事件分析等。

4.⼈种志研究⽅法 - 基本假设因为学校⽣活、课堂⽣活是师⽣个体在环境相关的⼈、事、物不断交往中构成的意义世界,研究者必须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及⾏为,才能解释现象的意义;只有在相同情境中⽣活的成员才能了解各种符号的意义并分享其价值观;教师的教、学⽣的学以及师⽣关系是解释课堂现象的重要资源,研究者可以依赖教师与学⽣陈述对情景的理解,运⽤⾃然的、⽣态的⽅式获得资料。

5.⼈种志研究⽅法 - ⼈种志研究⽅法举例学⽣课业负担调研,随堂听课,参与学⽣活动,了解学⽣课余⽣活。

南京师范⼤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到仙林⼤学城周围的⽹吧调研上⽹⼈群的⾏为、规律和关注的内容。

教育人种志研究方法简介

教育人种志研究方法简介

教育人种志研究方法简介一、何为教育人种志?教育人种志研究旨在对教育领域中的教育现象、教育过程进行记录与解释。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育研究从原先的以仿效自然科学的、定量化的研究原则为指导,转为注意定性研究。

其中,以定性方法为主的人种学研究(Ethnography)在教育研究中愈来愈被广泛地使用①。

在《莱敦出版社英语词典》中,利用“为特定情境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和科学的描述”来描述教育人种志的研究。

该方法遵循归纳的逻辑,即从对某一特定教育情境的观察及分析中得出结论,从事实出发,进行整体探究,结果的陈述主要采用描述性语言。

与针对个别变量进行研究的,以实验法为主要代表的定量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区别。

人种志研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1)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研究者长时间深入到教育情境中,成为重要的研究工具。

研究者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三种角色:A、作为某一学科的学者;B、作为某一群体所在文化群的参与者;C、在田野生活一段时间后,可能作为该文化的代言人。

(2)参与观察,进行较长时间的田野作业(Fieldwork)。

研究者需要参与到被研究者所在的生活中进行参与观察,亲自去听、去观察教育现场中人们所说、所做、所用的一切。

尽管,一些日志或档案资料也能帮助研究者去了解教育现象,但现场的观察和涉猎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田野作业的进入原则是远足,而不是“偶尔的观察”或“仅仅是旅行”。

(3)强调对成果的解释和描述。

人种志研究不仅强调研究的过程,参与观察,全方位收集资料,而且还强调对资料的描述和解释。

这种被描述和解释后的资料被称为人种志研究的产品(Product),它是研究的产物,典型的以一本书呈现。

该产品多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进行描述。

二、教育人种志的研究过程教育人种志的研究,一般需要经过以下步骤,见下图:1.确定教育现象和教育主体,发现问题在研究进行之前,确定研究的教育现象和教育主体。

例如,是描述一个教师的工作,还是反思电脑教学对班级的影响,或是探索一个农村中学的学生社会交往情况等等,并仔细分析这些教育主体和现象,发现需要研究的问题。

2021人种志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合理性范文3

2021人种志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合理性范文3

2021人种志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合理性范文 人种志,是人类学特有的一种崇尚客观和描述的定性研究方法,在国外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已得到广泛应用.而在比较教育的学科领域,人们对人种志研究方法的使用还不普遍. 本文力图使用辩证的目光,从正反两面来论述人种志的研究方法,对人种志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应用的推广有所贡献. 1人种志理论概述 1.1人种志的涵义 人种志,英文对应单词为"ethnography".从西方词源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单词源于希腊文的 ethno,意为民族、种族或人们,而 graphy是描绘的意思,所以人种志意指对民族、种族或人们的描述,也译为民族志、俗民志、族志学等. 1.2人种志的主要特征 1.2.1生产式假设 人种志研究并不先预定假设,而通常是在研究过程中 "生产"假设. 人种志研究者在研究之前或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可能会形成一些比较宽泛的观点, 这些观点将指导他们进行选择性的观察,而观察所获得的材料可能支持最初的观点,但也有可能使他们改变原先的观点. 与这种"生产式"假设相对应的是,人种志的研究结论也是非预设的,它并非是在研究者头脑中事先设想好的.也就是说,人种志研究的结论也非 "验证性", 而是在充分占有实地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提炼而成的. 1.2.2自然性情境 人种志研究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主要源泉,它拒绝在人为控制的情境下测量行为和态度,而是非常注重研究文化所体现的自然情境和所研究的文化成员的主位观点.[1] 人种志不仅要求研究者参与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中,而且要完全沉浸在所研究的文化与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研究对象中的一员.同时,人种志研究要求所有的资料都必须在收集的环境和情境中得到解释,因为只有在事情发生的地点和情境下,描述的意义被建构、使用和推广的可能性才更大. 1.2.3整体性观念 人种志研究秉承的是一种整体性观念,是对一个文化进行全貌性的深入研究,是对社会生活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它重点关注研究对象所处的整个情境,而不是将研究对象分解为变量或元素,它注重从整体上而不是以零碎的方式来研究. 1.2.4循环、发展的视角 人种志研究方法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不是一次性的、终结性的研究,而是在得到初步探索性资料后,寻找问题、界定、再次调整研究计划,再次进入研究场域.这一研究过程是具有循环性的,这便使人种志研究更加灵活,并成为与其他研究方法区别的一个特征.[2]它尽可能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2人种志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合理性 2.1人种志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的应用 把人种志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中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而在比较教育学界首先倡导并采用人种志法的学者当推加拿大比较教育学家梅斯曼(V.Masemann).1976 年,梅斯曼在《比较教育评论》上发表了《论人类学方法在比较教育中的运用》一文,极力倡导比较教育学者采用人种志方法.之后,梅斯曼于 1982 年再次在《比较教育评论》上发表了《论比较教育研究中批判人种志》一文,说明了比较教育研究与当代教育思潮的关系.[3] 2.2人种志方法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的合理性 而今,随着全球化浪潮、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后现代理论的影响,以及比较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存在的局限性,质性研究方法逐渐获得比较教育研究者的青睐. 2.2.1人类学和比较教育在学科属性上都具有跨文化研究的特征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方法无不打上文化传统的烙印.要认识、理解他国的教育,就不得不研究该国的文化.比较教育学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它所面对的是不同民族国家文化传统中的教育现象,因此,比较教育始终面临着对文化的理解、选择、改造、吸收与创造,从而必须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人种志研究立足于跨文化的研究视角,是非常强调"综合"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应考虑所涉及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能够在更深入、更完整的层次上把握某一教育现象. 2.2.2人种志与比较教育研究的情境性相契合 人种志方法提倡一种"局内人"的观点,强调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着述他人.而比较教育研究也十分强调教育活动的情境性. 就教育实践研究而言,一旦离开了对教育活动具体情境的关注,其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深入度就会大打折扣.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研究者需要在平等客观地看待研究对象的基础上, 真正地理解比较研究对象,并在不断拓宽研究空间广度的同时,深入地研究特定区域内的教育现象. 2.2.3对反思性的共同追求 人种志研究者的反思,是要暂时丢弃日常的生活方式,转化为第三者的眼光.而比较教育学作为一种跨文化的教育比较研究,要建立自身的科学理论, 就不应局限于对别国教育制度和教育现象的描述,或者只是对不同民族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现象进行简单的对比,而是要进一步就这些不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论反思,对在比较研究中的发现提出自己的理论解释. 3人种志研究的局限性 虽然人种志研究的方法在具体阐明理论与引发实际的研究工作两个方面都有许多优势,但其同根而生的弊端我们也不能忽视. 首先,人种志研究是要参与到研究对象当中对其进行观察的,但观察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 如果事先没有征得研究对象的同意,或是在研究者没有把握好研究的伦理规范的情况下,就把涉及个人隐私的研究材料发表出来, 那么其中的伦理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就算是研究者遵循了严格的伦理规范,也不能完全回避伦理问题.与此同时,还有研究者为取得支持其预设假说或理论的证据而对各种文化的"打劫". 因为定性材料很容易被操纵,又很容易得到选择性的删节. 而这对研究者的素质,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其次,人种志研究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一般来说,人种志的研究时间必须相对长到足以允许收集到的研究资料能形成一种模式.而在现实情况下,比较教育的研究者很难在一个现代学校组织中度过几年的时间.另一方面,就空间范围而言,人种志的研究只能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查,不可能在很大范围内进行调查研究.[4]因此,调查结论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 这就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 再者,实际上,研究者很难真正达到对另外群体的观念与/或语言的理解.即使研究者与被研究群体达到融合的程度,也不排除研究者离开后这一群体会发生某些变化.。

个人综述格式范文研究过程怎么写的

个人综述格式范文研究过程怎么写的

个人综述格式范文研究过程怎么写的个人综述通常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引言、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结果和讨论。

下面是一个典型个人综述的格式范文及其研究过程的写作方法。

引言:个人综述的引言部分应简要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出研究问题,并阐明本综述的目的和重要性。

在该部分中,你可以描述你为什么对该研究领域感兴趣,以及你的研究问题是什么。

同时,可以列举一些相关的研究和文献,以支持你的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研究问题:在这一部分,你需要阐述你的研究问题是什么,并解释为什么这个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你可以介绍一些历史背景或者现实需求,从而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同时,可以引用一些相关的文献,来支持你的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部分,你需要描述你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何回答你的研究问题。

你可以介绍你的数据收集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等。

在这里,你可以详细说明你的研究过程,并解释为什么你选择这些方法来进行研究。

结果:在结果部分,你需要展示你的研究结果。

你可以使用图表、表格或其他适当的方式来展示你的结果。

同时,你需要解释你的结果并讨论这些结果的含义。

你可以将你的结果与前人的研究进行比较,以说明你的研究成果与现有文献的联系。

讨论:在讨论部分,你需要对你的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你可以回答你的研究问题,并解释你的结果对这个问题的意义和影响。

同时,你可以讨论你的研究结果的局限性,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并讨论你的研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研究过程:在个人综述的写作过程中,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研究问题: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并确定一个具有挑战性和重要性的研究问题。

2. 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当前已有的研究和文献,了解研究领域的相关背景和发展趋势。

3. 选择研究方法:根据你的研究问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4. 数据收集和分析:根据你的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

5. 编写个人综述:根据上述格式范文的结构,撰写个人综述的各个部分,并确保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范文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范文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范文个人研究过程综述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进行了一项研究项目,旨在探索某一特定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了解问题的本质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以下是我个人研究过程的综述:首先,我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文献综述。

这包括查阅学术期刊、书籍和互联网资源,以及与该领域相关的其他研究报告和论文。

通过阅读和汇总这些文献,我对研究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了解了前人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

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实证研究,以收集原始数据。

我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样本,使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

问卷设计包括了一系列问题和指标,旨在了解受访者在该问题上的态度、看法和经验。

我将问卷发送给了一定数量的参与者,并收集了他们的回答。

在收集到足够数量的数据后,我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我使用了统计软件来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和相关性,从而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结果。

通过这些分析,我能够识别出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以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除了统计分析,我还进行了质性研究。

我对一些参与者进行了深度访谈,以了解他们对该问题的看法和经验。

这些访谈提供了更丰富和详细的数据,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最后,我总结了整个研究的结果,并撰写了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

报告包括了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我还提出了一些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入探究该问题,并填补研究领域中的空白。

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研究方法和技巧,提升了我在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方面的能力。

我深入了解了一个特定问题,并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做出了贡献。

这个研究经历对我的学术发展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种志的研究方法

人种志的研究方法

人种志的研究方法
人种志的研究方法是基于人类学和遗传学的多个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
1. 人类学野外调查:人类学家根据人类遗传变异的地理分布情况,进行野外考察和调查,收集样本和采集相关数据。

这些野外调查可以包括人口普查、人口样本收集、人口动态监测等各种方式。

2. 人类遗传学分析:通过收集样本中的DNA,进行DNA测序、基因型分析等,可以研究人类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包括基因多样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

3. 基因组学研究:利用先进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规模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以获得更全面、全局的遗传信息,进一步研究人类的遗传变异和外貌特征等。

4. 人类人口遗传学模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结合已知的人口历史、迁徙等信息,通过模拟和推测,了解人类过去的人口动态和演化过程。

5. 遗传学统计分析:结合遗传学数据,运用统计学分析工具和方法,寻找人类群体之间的遗传联系和差异,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等。

6. 人类人口历史研究:结合考古学、人类学和遗传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
重建人类的迁徙、交流和混合历史,深入了解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

以上是人种志研究中常见的方法,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可以全面地了解人类群体的遗传变异和演化历史。

个人研究综述作文范文(3篇)

个人研究综述作文范文(3篇)

个人研究综述作文范文(3篇)个人研究综述作文范文第1篇在20xx年7月,我有幸参与到xx中心学校《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这个课题中来。

下面,我就自从参加这个课题以来所做的工作,做如下汇报:一、了解课题结构由于我是一名英语教师,前几年英语教师师资队伍特别小,教研氛围极其不浓,失去了许多参与课题的机会,能参加此次课题研究,我倍感荣幸,同时也感谢我校校长、主任给予我这个机会。

参与到课题中来,我首先审视的是题目《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其次对于武主任课题方案的制定及开题报告,实施的周期,作为课题组成员都要做深入的了解。

二、大胆实践课题我参与的这个课题特别符合当前教育形式,所以我坚信这个课题一定会成功结题。

xx中心学校地处xx市城郊,是一所村级完小,学校已经将信息技术引入了课堂,20xx年10月安装使用“班班通”以来,教师通过早期的培训,对信息技术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并且被广泛应用,一批教师已经具备自主开发课件和制作课件能力。

20xx年是课题实施阶段,这个课题可以说应用于各门学科,作为英语教师的我基于课题,首先立足英语教学,表现在三月份的国家晒课活动中,积极参与,并在xx中心优质课英语竞赛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在这些课中我积极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光盘,课件,令我高兴的是信息化资源使我以后的课堂常态化,这对于我带班多的教师来说,减轻负担,轻松教学。

三、尽一份力量在课题中我所承担的任务:1、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的'应用,对于我们每位教师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相信每位教师都有感而发,在武主任的提醒下,我细心收集与整理,作为我们课题过程性资料。

2、三月份晒课活动特别符合这个课题要求,我把各个晒课老师的课件、媒体资源利用资料和教学设计收集和整理打包,打印出来作为资料。

3、为了课题能尽一份力量,只要参加教研室的讲课活动,无论是拍图片还是从xx 教育信息网上搜集资料,我都整理收集。

最后,通过这一年我参与课题研究,虽然在课题的理解上,还是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还是不够,今后我将紧密团结在课题组成员的周围,积极努力大胆实践,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

人种志研究方法

人种志研究方法
(WE,即World English)以及正在兴起的以抗拒英语母语 规范,彰显基于内向中心化规范(indonormative)的以
英语为区域变体的英语通用语模式(ELF,即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Saraceni, 2008:21)。
ELF 教学研究打破了传统的以英美英语为规范的 语言观,强调培养学生成功进行交际的能力。ELF 研究者强调在全球化语境下非英语母语使用者远多 于英语母语使用者,认为英语教学不必再沿用基于 本族语英语而提出的准确性和适当性等原则。他们 指出 ELF 视角下的英语教学应以可理解性而不是正 确 性 为 目 标(Mckay 2002: 127),语言学习的目标 是培养学生在英语通用语或多语语境下成功使用英
杨仙菊,ELF语境下基于人种志方法的英语语用教学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2:13-19. 文章尝试将人种志研究方法用于国内英语语用教学。 文章强调语用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提出“学习者 作为人种志研究者”的语用教学方法,旨在鼓励学 习者参与,观察真是的英语交际过程并进行反思, 以提高语用意识及交际中的互动能力,人种志方法
语的能力而非习得标准英语和获得母语使用者英语
水平 ( Kirkpatrick 2011:221)。
3.作者介绍了人种志的研究方法
起源于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进行的以参与 观察为主要手段的田野工作法。 有关人种志/民族志方法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民族志旨在研究自然,持续进行的环境中人们的
行为,研究者聚焦于从文化角度去诠释这些行为
和课堂语用教学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习者语
用能力的发展。
1.首先,作者提出,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 现实对语用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2. 作者随后介绍了ELF 目前人们对英语的认知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传统的基 于母语使用者的母语思维模式(ENL,即English as a native

人种志研究方法综述【请各位同学参考】2

人种志研究方法综述【请各位同学参考】2

人种志研究方法综述【请各位同学参考】五.人种志研究的伦理道德原则无论是人类学研究还是教育研究都会涉及研究伦理道德问题,每一位研究者都有遵守研究中的学术规范和伦理道德。

1.研究对象自愿参与的原则和对其“不隐蔽”的原则。

研究者要遵守自愿的原则,研究对象有权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意愿选择参与或退出研究活动。

作为质性研究,选择研究对象应该是有目的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该研究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双方尽可能达成沟通和谅解,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

研究者应该让对方(研究对象)了解和明白自己的研究意图,了解自己获取资料的方向,这是研究者应该持有的公开、开放的研究态度,也容易获得研究对象的理解和配合。

2.保护研究对象隐私的保密原则研究者要了解和理解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和意义建构,要通过长期的研究获得隐藏在现象和常识背后的内容,发现研究所需要的信息。

这些信息很多会涉及研究对象的隐私,为此,研究者在了解对方隐私的时候要坚持保守秘密的原则,事先向研究对象讲清楚自己的研究意图,分析可能对对方造成的困扰,从而预先有所避免,并且征得对方的同意。

这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前提,同样也直接影响到研究活动能否和谐顺利地开展下去。

3.研究目的和过程本身要遵循合理、合法和公正原则人种志研究者在开展研究的全过程中都必须权衡利弊,假如资料的获得和研究成果的产生是来源于一个可能会对研究对象或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产生损害的研究行为,那么其意义何在?还需要进行吗?这是每个研究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该负有的责任。

4.研究结果的互动反馈原则研究对象有权利看到人种志研究的结果和成果,并给予研究者一定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在一些问题的分析和理解上,如果有不同看法,研究者要尽量保持谦虚、开放的心态,敢于接受质疑,善于协商沟通,使最终的研究报告体现研究双方之间的互动。

不论是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还是访谈以及人种志研究由于研究的对象是人,都会涉及到研究的道德原则问题,不管所做的研究具有多么大的意义,但是如果伤害到研究对象的身体或心理健康,研究都应该停止。

人种学研究法

人种学研究法

人种学研究法人种学是研究不同人群之间遗传和生理特征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生物学、人类群落学和文化人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

研究人种学的过程需要使用一系列的研究方法,以及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解释。

本文将探讨人种学研究法的相关内容,以期为相关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一、人种学研究法的类型人种学研究法主要包括传统人种学研究法和现代人种学研究法两种类型。

1. 传统人种学研究法传统人种学研究法主要包括人类遗传学、人类生物学和人类环境学等内容。

在人类遗传学方面,研究人员主要通过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来揭示不同人群之间的遗传差异。

在人类生物学方面,研究人员主要关注人类的生理特征、形态结构和生物化学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在人类环境学方面,研究人员则主要关注不同人群之间生活环境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影响。

2. 现代人种学研究法现代人种学研究法主要包括基因组学研究、分子人类学和人类群落学等内容。

在基因组学研究方面,研究人员主要通过对人类基因组中的DNA序列进行分析,来揭示不同人群之间的遗传关系和遗传变异。

在分子人类学方面,研究人员主要采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通过对人类DNA中的多态性标记进行研究,来探讨不同人群之间的遗传亲缘关系。

在人类群落学方面,研究人员主要关注人类群体的形成、演化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问题。

二、人种学研究法的应用人种学研究法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医学领域人种学研究法在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特别是在个体化医疗和药物研发领域。

通过研究不同人群之间的遗传差异,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人群对于疾病和药物反应的差异,从而为个体化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2. 人类起源和迁徙研究人种学研究方法在人类起源和迁徙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不同人群之间的遗传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起源、迁徙和演化历程,从而揭示人类文化和种群的多样性和联系。

3. 法医学领域在法医学领域,人种学研究方法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人种志研究方法

人种志研究方法

人种志研究方法人种志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的种族多样性及其相关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

在人种志研究中,使用合适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可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人种志研究方法。

一、人种分类法人种分类法是人种志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人类不同种族和亚种族之间的生理特征、遗传特征、文化特征等进行比较分析,将人类进行分类。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人种分类法主要有三类:人种分类法、人种进化分类法和人种地理分类法。

二、人种遗传学研究人种遗传学是人种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人类遗传物质的研究,揭示了人种之间的遗传差异。

人种遗传学研究可以通过分析人类基因组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来研究人种遗传差异。

此外,人种遗传学研究还可以通过分析人类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DNA的遗传变异来揭示人种遗传差异。

三、人种文化研究人种志研究不仅关注人类的生理特征和遗传特征,还涉及到人类的文化特征。

人种文化研究主要通过人类语言、宗教、艺术、习俗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来揭示人种之间的文化差异。

在人种文化研究中,研究者常常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到不同的人种社区中进行实地观察和访谈,以获取详尽的研究数据。

四、人种心理学研究人种志研究还包括人种心理学研究。

人种心理学研究主要通过对不同人种之间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的比较来揭示人种之间的心理差异。

在人种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通常采用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心理数据。

五、人种社会学研究人种志研究还包括人种社会学研究。

人种社会学研究主要通过对不同人种社区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来揭示人种之间的社会差异。

在人种社会学研究中,研究者常常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社会数据。

人种志研究方法包括人种分类法、人种遗传学研究、人种文化研究、人种心理学研究和人种社会学研究等。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人类的种族多样性进行深入研究,为人种志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基础。

人种志研究法

人种志研究法
四、估計資料的可靠性 1.尋找負向證據 2.運用三角交叉法 3.展現建構資料
涉及資料來源的三角交叉法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貳、發現的提出:抽象作用的層次 一、描述性敘述 二、描述──分析的詮釋 三、紮根理論的研究
第七節 人種誌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壹、人種誌研究的信度 貳、人種誌研究的效度
壹、人種誌研究的信度
貳、人種誌研究的效度
• 內在效度 • 確立內在效度:演繹與歸納兩種
歷程。
• 外在效度 • 兩種概括方式: 1. 總量式概括 2. 通用式概括
•十項提高質的效度的策略:
1. 延長田野工作時間 2. 運用多種方法策略 3. 逐字紀錄參與者使用的語言 4. 作低推論的描述 5. 使用多位研究者 6. 以機械記錄資料 7. 使用參與研究者提供的資料 8. 由成員參與、檢查 9. 使用參與者評述 10. 使用參與者負向個案
準備
1.敘述起始的焦點、目標以及待研究 的問題
初步勾勒田野圖後
2.選擇研究的設計與場所 3.發展在田野中的研究者角色
4.選擇參與者、脈絡以及活動(含目標 抽樣)
蒐集資料以前與期 間 蒐集資料期間及以 後
提出
5.選擇蒐集資料的策略
6.選擇資料分析技術
7.選擇呈現資料的形式以及資料的解 釋
壹、研究目標與問題 ─ 預示的問題
貳、合目標抽樣(purposeful sampling)
• 一種適合的策略,藉之選取可確知的 小規模群體或個人,以獲得有關現象 的資訊。 種類:
1. 綜合取樣:理想的、巨細靡遺的。 2. 最大變異抽樣或配額取樣:代表主要
分析單位的子單位。 3. 網狀取樣或雪球取樣:指定下一個參
與者,多在深度訪談使用。 4. 極端個案取樣:先找出典型或一般。 5. 典型個案選樣:找出一般個案特徵。

人种志研究方法

人种志研究方法

人种志资料收集目录一、人种志的概述 (1)二、人种志研究的特征 (2)1.人种志研究是自然的 (2)2.人种志研究是开放的 (2)3.人种志研究是灵活的 (2)4.人种志研究是个案的 (2)5.人种志研究是有选择的 (2)6.人种志研究是描述的 (2)7.人种志研究是参与的 (2)8.人种志研究是循环的 (3)三、人种志包括: (3)四、人种志的理论基础 (3)五、人种志的研究范围: (3)六、人种志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4)七、人种志的研究方法: (4)八、人种志的研究过程: (4)九、人种志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5)十、研究伦理(Spradley, 1979) (6)十一、人种志研究的优缺点 (6)优点: (6)缺点: (6)总评: (6)十二、提高人种志研究效度的方法: (7)十三、经典案例: (7)Ethnography(人种志)人种志(Ethnography)也译为民族志,俗称民志,在希腊文的字面解释是“对民族的描述”,Ethnography一词的词根ethno来源于希腊语中的ethnos,意思是人类,民族,或一个文化群体,而graphy意指描述某事物,即对一个群体或者一个种族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描述。

Ethnography一词的是描述某个文化,以及从当地人的观点来理解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是社会人类学者以参与观察的方法,对特定文化及社会搜集制作资料、纪录、评价,并以社会或人类学的理论,来解释此类观察结果的、不脱离事物本身的一种研究方法。

一、人种志的概述Wolcott(1975)对这一术语做了简明的解释:“人种志是人类学家对一个群体互动生活方式的叙述,即是一门叙述文化过程的科学。

”人种志是人类学家进行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研究中,人类学家首先需要参与异文化的日常生活,通过实地观察、在自然情景中的访谈、查阅文献等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和记录,这称为“田野工作”。

在田野工作后,研究者要用文字详细地叙述在田野工作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个人的想法以及形成的假设或理论等。

人种志:一种值得借鉴的教育研究方法

人种志:一种值得借鉴的教育研究方法

人种志:一种值得借鉴的教育研究方法人种志研究法来源于人类学研究,以其独特的优点受到教育研究者的青睐。

参与观察法是其核心方法,其优点非常突出,但也有明显的缺点。

扬长避短才能发挥好的效用。

【关键词】人种志;参与观察法;教育应用一、人种志的定义和特点。

何为人种志?人种志是泊来语,其又可以译为民族志,其主要含义是对民族的记录或描述,是人类学家将自己作为研究工具,深入某一原始民族或异域文化,经过长期的资料收集过程,最后完成对该民族或文化的详尽描述。

人种志是对人类特定社会的描述性研究项目或研究过程。

人种志的重点是记录人们如何生活,这其中包括(庆祝、旅游、消费、纪念等)。

人种志研究方法的核心是参与观察,包括与观察对象长期居住,直接联系、询问等,在自然环境中收集资料。

人种志尤其适用于对社会群体和个体以及对人际交往过程的研究。

许多人种志学者都在调查地区居住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学习当地的语言,而且要尽最大可能的投入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方式是必须而有效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非常的困难。

人种志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

因为人种志的研究方法需要长时间的研究过程,所以这种方式所得出来的结论必然是有效和实际的。

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研究,资料丰富多样,研究形式灵活,并可能发现新问题,深化研究;研究者跟踪研究对象,在现场能够获得客观真实的资料,使研究达到一定的深度和水平;相对于实验和调查研究,人种志研究的机动性强,能够随时抛弃已经被证明没有价值的假设。

人种志的研究方法具有随机性,这种随机性相比于传统的方法更容易获得意外的收获。

重要的是,人种志的研究方法所得出来的结论会更加严谨,因为结论是通过大量的时间积累与实践所获得的。

人种志的缺点也非常明显。

因为人种志的研究方法需要对观察对象进行直接联系甚至需要和观察对象长期居住,这一过程会消耗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而且对于研究者的素质要求高,既要受到专业培训,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人种志收集到的资料丰富,但这些资料大多是凌乱的,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整理。

人种志研究方法

人种志研究方法

人种志研究方法:1.概念:必须要有很长时间居住在研究所在地或与研究的人民保持联系。

无论是在班级,邻里群体,还是乡村社区,长期的联系是必须的,因为这样能使人种家在自然场合下,收集人们的行为和有关事件的资料,以便建立一种和睦的关系,是人种志研究者能够获得在其他情况下无法得到的某些信息,便于通过反复的参与,观察,提问,攀聊来获得可靠的资料2.主要方法:生活史法,交谈法,问卷法,文件档案法,磁带录音法,磁带录像法,事件分析法3.分类:海默斯以研究者①.综合性人种志研究:研究者试图描述社区,阶级,学校的整体生活方式,为了研究风究理论重点为基础:习惯,仪式,信仰,组织,活动以及人群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进行全面调查②.以主题为主体的人种志研究:集中对有关对象,人群的某以选择主题进行研究③.以假设为主题的人种志研究:研究陈述一个明确的假设根据人口单位与环境①宏观人种志:适用于尽可能大的单位和结构,它可以集中研究整个社会,地区和学校微观人种志:如个别教学班,看学生团体构造人种志注重研究的是特定的事件或行为人不是人人种志追踪研究通常用在语言性或非语言性交往中,例如录像来观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交往人类学的原则:1.还原原则:从作为文化创造者的人出发来理解客观文化领域以前哲学研究:人在宇宙中生存普勒斯纳:人和人类创造的世界(文化世界和历史世界)研究人:他认为人是“文化的发祥地”(他认为经济,国家,法律,宗教,艺术等的产生,是由于人在文化领域中的需要)概念:把交替出现的具体文化回归到人类的起源中,对不断发生的事物的可能性做反思和逆向推断,还原事物本身2.工具原则:把文化作为考察人的工具谢林认为:艺术是哲学的工具普勒斯纳受谢林的启示认为:各种文化领域是哲学人类学的“工具”博尔诺夫认为人一旦创造了文化,这种文化就脱离了主题,即脱离人而独立,并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并被世世代代传递下去。

人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创造了文化,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客观化了的文化当作媒介,来了解人类的需要,并进而了解人的本质。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过程方法综述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过程方法综述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过程方法综述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过程方法综述在进行研究时,研究者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和方法,如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步骤。

本文旨在探讨个人研究过程的综述过程和方法,以期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

一、问题提出在开始研究时,研究者需要确定研究问题。

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具体的研究内容以及独到的研究角度。

确定研究问题的核心是对已有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潜心思考和分析,关注研究对象的实际问题,并确保所提出的问题足够具有独创性和意义性。

二、文献综述在问题确定后,研究者需要对已有文献进行综述,以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根据已有文献的研究结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领域内的问题经验总结。

文献综述包括文献搜索、筛选和阅读。

在文献搜索过程中,研究者可以利用各种文献检索工具,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以获取相关文献。

在文献筛选阶段,研究者需要对获取到的文献进行排除无用信息,筛选出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

在文献阅读过程中,研究者应注重文献内容,深刻理解文献内容。

三、研究设计在文献综述过程中,研究者可以参考已有文献对研究设计进行确定,从而建立一个可行的研究框架。

研究设计分为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其中实验设计通常适用于对因果关系的研究,非实验设计则主要通过调查、采访等形式获取信息,对现象进行描述研究。

在研究设计中,研究者应确定研究框架、数据来源、样本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等。

四、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研究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影响研究质量。

数据收集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试验等。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研究者应严格按照研究设计进行操作,并注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五、数据分析在数据收集完成后,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获取研究结论。

数据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描述统计分析和推论统计分析。

在进行数据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应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深入解释,以综合得出结论。

人种学研究法

人种学研究法

人种学研究法【原创版】目录1.人种学研究法的定义与背景2.人种学研究法的发展历程3.人种学研究法的主要理论和方法4.人种学研究法的应用领域和现实意义5.人种学研究法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人种学研究法是一种研究不同人种之间的文化、社会、历史和生物差异的学科,旨在了解人类多样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人种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 19 世纪,最初是为了解释人类在生物学上的差异。

随着学科的发展,人种学研究逐渐涉及到文化、社会和历史等领域,形成了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人种学研究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 19 世纪初至中期,这一阶段人种学主要关注人类在生物学上的差异,特别是种族的体质特征。

第二个阶段是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中期,这一阶段人种学开始关注人类在文化、社会和历史方面的差异,研究方法也逐渐多元化。

第三个阶段是 20 世纪中期至今,这一阶段人种学研究法注重跨学科研究,吸收了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使得人种学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人种学研究法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包括生物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在生物学方面,人种学研究法主要运用体质人类学、遗传学等方法,探讨人类在生物学上的差异。

在文化学方面,人种学研究法主要运用语言学、民族学等方法,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在社会学方面,人种学研究法主要运用社会调查、统计学等方法,研究人类在社会结构、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在心理学方面,人种学研究法主要运用心理学、行为学等方法,探讨人类在心理、行为方面的差异。

人种学研究法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

通过人种学研究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国际交流和合作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人种学研究法还可以为解决民族、宗教、地域等矛盾提供参考。

在现实意义上,人种学研究法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展望未来,人种学研究法将继续发展,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研究综述万能模板

研究综述万能模板

研究综述万能模板
以下是一个研究综述的万能模板,供您参考:
一、引言
1.简要介绍研究主题和目的
2.概述已有研究成果和贡献
二、研究方法
1.介绍研究设计、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2.说明研究样本和数据收集过程
3.阐述研究变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三、研究结果
1.描述研究结果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2.分析结果对已有研究的贡献和意义
3.讨论结果对实践的启示和影响
四、讨论与结论
1.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
2.总结研究的贡献和局限性
3.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五、参考文献
列出本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

以上是一个研究综述的万能模板,您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主题和目的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同时,在撰写研究综述时,还需要注意
以下几点:
1.全面收集相关文献,确保对已有研究成果有全面了解。

2.对文献进行分类和归纳,找出研究主题的内在联系和发
展趋势。

3.对文献进行客观评价,既要肯定已有研究的贡献,也要
指出其不足之处。

4.撰写时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
研究综述的内容。

人工智能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人工智能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人工智能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1、前言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对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阐述了目前人工智能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的研究现状。

2、主题研究方法,对一个问题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说分为两种:其一,对要解决的问题扩展到他所隶属的领域,对该领域做一广泛了解,研究该领域从而实现对该领域的研究,讲究广度,从对该领域的广泛研究收缩到问题本身;其二,把研究的问题特殊化,提炼出要研究问题的典型子问题或实例,从一个更具体的问题出发,做深刻的分析,研究透彻该问题,再一般化扩展到要解决的问题,讲究研究深度,从更具体的问题入手研究扩展到问题本身。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结构模拟,神经计算,就是根据人脑的生理结构和工作机理,实现计算机的智能,即人工智能。

结构模拟法也就是基于人脑的生理模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从微观上来模拟人脑,实现机器智能。

采用结构模拟,运用神经网络和神经计算的方法研究人工智能者,被称为生理学派、连接主义。

二、功能模拟,符号推演,就是在当前数字计算机上,对人脑从功能上进行模拟,实现人工智能。

功能模拟法就是以人脑的心理模型,将问题或知识表示成某种逻辑网络,采用符号推演的方法,实现搜索、推理、学习等功能,从宏观上来模拟人脑的思维,实现机器智能。

以功能模拟和符号推演研究人工智能者,被称为心理学派、逻辑学派、符号主义。

三、行为模拟,控制进化,就是模拟人在控制过程中的智能活动和行为特性。

以行为模拟方法研究人工智能者,被称为行为主义、进化主义、控制论学派。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已从“一枝独秀”的符号主义发展到多学派的“百花争艳”,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方法,又提出了“群体模拟,仿生计算”“博采广鉴,自然计算”“原理分析,数学建模”等方法。

人工智能的目标是理解包括人在内的自然智能系统及行为,而这样的系统在实在世界中是以分层进化的方式形成了一个谱系,而智能作为系统的整体属性,其表现形式又具有多样性,人工智能的谱系及其多样性的行为注定了研究的具体目标和对象的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种志研究方法综述【请各位同学参考】摘要:人种志研究是一种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最早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后来社会学和教育领域都开始应用。

本文试从人种志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研究特点、研究过程、伦理道德原则、信度和效度、优点和局限等方面进行介绍,并辅以个人对人种志的理解。

关键词:人种志质性研究一.人种志的涵义及历史发展人种志(ethnography)最早是文化人类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是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

“ethnography”一词中的词根“ethno”来自希腊文中的“ethno s”,意指“一个民族”、“一群人”或“一个文化群体”。

“Ethno”作为前缀与“graphic”(画)合并组成“ethnographiy”意即对民族、种族或人们的描述。

目前, ethnography在我国有不同的翻译,如“人种志”、“民族志”、“俗民志”、“族志学”,但后两者并不多见,本文采取第一种译法。

何谓人种志?目前,不同的专家对此有不同的界定。

克雷兹韦尔(Creswell)和哈里斯(Harris)认为:“人种志是对某一文化、社会团体或制度的描述和诠释。

”在研究中,“研究者对该团体察觉得到的和习得的行为模式、风俗和生活方式进行考察,并分析其与文化中的人、事、时、地、物各因素之交互影响的过程。

”;台湾学者王文科认为,人种志是一种观察形式,也是研究方法中收集资料的策略。

这是一种“交互作用”的研究,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在田野观察、访谈以及记录所选取场所自然发生的一切事情的过程。

陈向明在她的著作中引用Peacock的定义:“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地、动态地、情景化描述的一种方法,探究的是特定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Peacock,1986)。

笔者认为,虽然各人对人种志涵义的表述不同,但其实质是相同的,即人种志是研究者对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实地考察,是质的研究方法。

在教育领域运用人种志研究教育问题,就是教育人种志。

就笔者参考的资料来看,在教育中运用人种志的基本方式、步骤、程序基本遵循人类学中人种志的研究规则。

本文就人种志的基本问题进行表述,不专门区分人种志与教育人种志。

就自身属性而言,人种志既不是一门学科,也不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是一种以参与观察和整体性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描述性的研究方法。

它属于人类学的研究的第一个层次,即收集和分析资料。

与人种志相似的一个术语是人种学,它同样也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它仍属于方法论范畴,是人类学研究的第二个层次,即对实地研究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和阐释。

早期人种志研究发源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对世界上其他地区残存的“原始”文化所产生的兴趣。

通过对一些原始部落进行调查,他们发现,那些被西方社会认为比较“落后的”民族实际上是人类进化链中的一环。

因此,他们对这些原始部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希望通过对异文化的了解来反观自己的文化发展历程。

19世纪下半叶以前,人类学家一般使用一些探险家、贸易家、传教士和殖民官员所写的文字资料作为研究异文化的素材,自己很少亲自到实地去收集第一手的资料。

最早开创实地人种志研究的是美国的博厄斯(Boas,F)和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B)。

自此,人类学家在调查对象的居住地居住足够长的时间亲自收集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的实地调查法(亦称田野作业,田野研究)成为人种志最重要的特征。

把人种志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始于六十年代。

在英国,人类学家对二战后独立的前英国殖民地国家的教育进行了人种志研究。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人类学家贝克(Becker)等人率先采用人种志法研究医学院的学生。

接着,史密斯和杰弗里(Geoffrey)以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方法对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把他们所采用的方法叫做微观人种志(microethno-graphy)。

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斯平德勒(G. Spindler)及其学生撰写了大量的教育人种志文献。

(1)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种志随着质性研究典范的兴起,渐渐从边缘地带转换的正统地位,成为一个主要的研究方法。

并由于受到批判理论、文化研究、女性主义、后现代与后结构等主义兴起的影响,发展了人种志研究的新形式——批判人种志,拓展了人种志的研究取径。

二.人种志的理论基础(一).现象学人种志研究能成为人类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与20世纪影响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现象学关系密切。

所谓“现象”是指呈现在人的意识中的一切东西,或事物就其自身显示自身者。

这里的现象不仅包括物理的东西,也包括心理的东西。

现象学认为一切知识或思想的源头在于人们对事物的直接体验,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只应对我们直接体验到的现象进行描述,而不是从因果关系角度去解释现象。

在对现象进行描述时,人们应该把一切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先入之见“悬置起来”存而不论,以免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直接体验。

这一过程也叫“回到事物本身”或“面向事物本身”,也就是回到“现象”本身上去,“让存在者是其所是”。

人种志研究根据“回到事物本身”的命题,以尽可能地接近社会现象本身为原则。

(1)站在现象学的角度,Wiersma(2000)提出了现象学对人种志的几点启示:(2)1.尽可能地避免进行研究背后现象的假定。

2.事实是全面整体的,复杂的现象并不能化约为几个简单的变项。

3.在研究过程中虽然有资料搜集的程序与工具,然而要尽量减少这些工具对研究现象的影响。

4.对现象开放且弹性地加以解释。

5.某些理论建构,应该从像是扎根理论那样的资料搜集过程中产生,而不是来自某些预设。

(二).符号互动论(3)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源自于20世纪初的芝加哥学派。

符号互动论认为所谓的客体、人、情境与事件并不具备本身的意义;相反的,意义是“赋予”的,人们赋予客体、人、情境与事件来自于他们经验上的意义(Bogda n ﹠Biklen,1998∕2001)好比在现代社会的我们会认为电视机是视听媒体,但在没有电视的国度,或许电视会被当成是一种可以崇拜的偶像。

就研究方面来说,人种志本身即是一个对于人类或种族的经验性描述。

若要了解人类的行为,必须先了解:人是身为诠释者、界定者、符号的读者,并且采取参与观察的方法来了解人们的界定历程(Bogda n﹠Biklen,1998∕2001);在“设身处地”地与他们进行沟通磋商之后,方能得到互为主体性的了解(陈伯璋,2000)(三).后现代知识观后现代知识观认为,世界不能被分为相互独立的物质与精神两部分,从意义的角度讲,不存在所谓的客观世界。

因此,“知识并非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而是人们对所选择的认识对象特征及其联系的一种猜测、假设或一种暂时的认识策略。

没有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知识,也没有一种普遍有效的知识。

由于所有的证据都是不充分的,因而实证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方法。

知识的陈述也存在多种形式,它们之间不可替代,具有文化性、相对性和多样性。

概念、符号和范畴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不反应事物的本质。

除了以上三种观点以外,文化研究、女性主义、批判主义对人种志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批判主义的影响下,产生了批判人种志。

三.人种志研究的特点(1)作为一种质性研究,人种志与以往我们熟悉的实验法、访谈法等量化研究截然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1.描写被研究者的世界观人种志研究所搜集的资料虽然相当繁琐,但为了显现出研究结果的系统性与整全性,人种志通常会进行被研究者世界观的描写。

2.深度描写人种志研究,基本上是对被研究者进行详实的描述,所以都要经过长时间的参与观察、访谈与搜集各种资料;不但要掌握被研究者的行为与现象,更要了解深层次的意义结构。

3.整体性的描述框架人种志研究是一个以整体、脉络为出发点的研究,即使在研究开始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切入,最后仍然要回到整体的文化情境与结构当中做诠释。

4.研究者即研究工具从研究历程可以了解,人种志研究不像量化研究中以问卷或量表作为研究主要之工具,在人种志中,研究者就是观察的主要工具,所以研究者的专业能力相当重要。

5.自然情境的探究人种志研究强调研究情境是“自然的”或是“非干预式”的,研究其中人、事、时、物所隐含的文化,从自然情境中搜集资料,获得正确真实的讯息,进而从现场的架构中找寻事件的关系与发展,这样的研究取向有别与操纵变项、控制情境的量化研究方法。

6.资料来源的多元化人种志研究所采取的资料搜集方法种类相当多,如观察、访谈、录音录影、文件分析等,资料愈多样齐全,对结果的呈现与意义理解愈为有利,当然这仍然需要视研究者整理资料的专业素养而定。

7.不预设理论观点(这一点指的是朴素的人种志研究,批判取向的人种志研究必须承认自己是采特定观点的)人种志强调,在搜集资料的阶段,必须要摘下“有色的眼镜”,才能周延地掌握或搜集比较客观的资料,所以人种志研究是不预设理论观点的。

8.研究程序的弹性与量化研究相比,人种志研究非常有弹性,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整理可以同时进行,而研究的焦点也可随时发展,此外亦可依照研究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研究策略。

四.人种志研究的过程Spradley(1980)指出,人种志研究趋向于一个循环的探索模式,研究者决定进行人种志研究时,即一再地重复着研究的过程: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进行记录、分析资料、提出问题……。

一般来说,人种志研究实施的历程,可用下图表述:(1)搜集人种志资料做人种志记录分析人种志资料选择人种志资料料提出人种志的研究问题撰写人种志报告对此图示,笔者的理解是,一轮人种志研究结束之后,下一轮的人种志研究问题的提出建立在上一轮的研究结果(结论)基础上,这样做的前提假设是前一轮的结果(结论)是正确的。

尽管质性研究人员尽量在研究过程中保持价值中立,尽量客观还原研究对象的价值观和活动意向,对研究资料尽量客观分析,但是不论如何避免,就像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的”没有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知识”一样,研究者在研究中是无法真正做到价值中立的,同样,也是无法做到对资料的分析和解释不带有个人价值倾向的。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带有研究者价值倾向和个人立场的人种志研究报告,能否做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的研究者提出研究问题的基础。

其实,这就涉及到人种志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会在后文另做讨论。

(1)丁邦平国际比较教育的若干方法与理论——兼谈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1999(2)(1)杨小微主.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P25(2潘慧玲主编.教育研究飞取径——概念与应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145(3潘慧玲主编.教育研究飞取径——概念与应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145(1)潘慧玲主编.教育研究飞取径——概念与应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潘慧玲主编.教育研究飞取径——概念与应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