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专题复习ppt (1)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 PPT精品课件(共42张)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 PPT精品课件(共42张)](https://img.taocdn.com/s3/m/6eea786ac850ad02de80416e.png)
第 一 部 分
古 诗 鉴 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1)“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一句描绘了怎 赏 答: “孤”孤独,孤苦之意。一个“孤”字不仅写灯,也是人 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物心理写照。(步骤一)“孤”字,明写一盏寒灯,昏暗凄清,引 答: 起思念。“孤灯不明”引人“思欲绝”,“思欲绝”的人儿在孤灯 下形单影只,孤零零冷清清。(步骤二)形象表达了诗人的处境和 内心的愁思(孤苦无奈的思念)。(步骤三)(“表明此诗的意旨 在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也可。) (2)请谈谈“孤灯不明思欲绝”一句中“孤”字的表达效
上句用西晋张翰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和退隐之 (1)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简要 思;下句用春秋钟仪的典故,是痛言自己留居长 分析。 景物描写视听结合、动静结合,颇见匠心。“残星几 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结合其它诗句分析, 答: 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 言之成理也可)。 “人倚楼”取静态。
古诗词鉴赏· 专题练习
二
第 一 部 分 古 诗 鉴 赏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赏析。 禹庙【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1)颈联中的“嘘”字和“走”字用得好,试分析其 颈联中的“嘘”和“走”用得奇妙。江流奔腾咆 妙处。 哮,好似画中神龙飞跃在悬崖峭壁之间,嘘出团团云 答: 气;“走”字则写出了长江之水以“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的速度迅奔的气势,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大禹不惧艰险,征服自然, 答: 为民造福的创业精神的崇敬之情,且暗含了对当时统 治者昏庸误国的讽刺,希望当政者能像大禹一样“乘 四载”“控三巴”,艰苦创业,重振河山。
古诗词复习(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古诗词复习(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ef1491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3.png)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表现了诗人舍 己为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检测题 1.根据提示默写。 (1)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情怀的诗句是__安__得__广__厦__千__万__间__, _(大__2庇_)_天_诗_下_中_寒_表_士_现_俱_作_欢_者_颜_宁__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温暖的诗句是何__时__眼__前__突__兀__见__此__屋_, _吾__庐__独__破__受__冻__死__亦__足___!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纵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颈联:远离分不开知己,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 除孤独的苦闷。这两句境界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乐观、 豪迈,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不要在分手的岔路口,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泪湿手巾。 尾联: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别时不应 有儿女哭啼之态。这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古诗词复习
——八年级下册
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 诗,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D.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 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 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 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 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检测题 1.根据提示默写。 (1)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情怀的诗句是__安__得__广__厦__千__万__间__, _(大__2庇_)_天_诗_下_中_寒_表_士_现_俱_作_欢_者_颜_宁__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温暖的诗句是何__时__眼__前__突__兀__见__此__屋_, _吾__庐__独__破__受__冻__死__亦__足___!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纵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颈联:远离分不开知己,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 除孤独的苦闷。这两句境界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乐观、 豪迈,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不要在分手的岔路口,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泪湿手巾。 尾联: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别时不应 有儿女哭啼之态。这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古诗词复习
——八年级下册
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 诗,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D.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 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 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 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 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古诗词复习课件(共34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古诗词复习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a712b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9.png)
(6)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7)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8)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六年级语文复习
《游园不值》 《望洞庭》 《所见》 《山行》《梅花》 《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 《赠刘景文》 《山居秋暝》 《小池》 《四时田园杂兴》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江雪》
《枫桥夜泊》 《春日》
春季 《 游园不值》《春日》 《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
夏季《小池》《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所见》《四时田园杂兴》
秋季《赠刘景文》《望洞庭》 《山居秋暝》《山行》《枫桥夜泊》
冬季 《江雪》《梅花》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归类古诗
《望庐山瀑布》《赠汪伦》 《马诗》《春晓》 《咏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竹石》《石灰吟》《春日》 《望洞庭》《春夜喜雨》 《芙蓉楼送辛渐》 《滁州西涧》 《小池》
3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在学习这三首古诗的过程中,我收获颇丰。首先,我深入了解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 感世界,感受到了他们面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时的思考与感悟。其次,通过学习这 三首古诗,我对唐诗、宋词等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体会到了 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首先,我们来看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建德江畔住宿时的所见 所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绘建德江的 美丽景色来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在诗歌形式上,这首诗运用了五言绝 句的体裁,语言简洁、对仗工整,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韵律之美。
2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描写了望湖楼上看 西湖雨景的情景,通过抓住瞬间变化的雨景,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令人惊叹的雨中画 卷。诗歌在语言运用上生动活泼,充满形象感,通过运用夸张等修辞手法,成功地传 达了苏轼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在诗歌形式上,这首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体 裁,句式工整、音韵和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8)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六年级语文复习
《游园不值》 《望洞庭》 《所见》 《山行》《梅花》 《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 《赠刘景文》 《山居秋暝》 《小池》 《四时田园杂兴》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江雪》
《枫桥夜泊》 《春日》
春季 《 游园不值》《春日》 《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
夏季《小池》《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所见》《四时田园杂兴》
秋季《赠刘景文》《望洞庭》 《山居秋暝》《山行》《枫桥夜泊》
冬季 《江雪》《梅花》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归类古诗
《望庐山瀑布》《赠汪伦》 《马诗》《春晓》 《咏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竹石》《石灰吟》《春日》 《望洞庭》《春夜喜雨》 《芙蓉楼送辛渐》 《滁州西涧》 《小池》
3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在学习这三首古诗的过程中,我收获颇丰。首先,我深入了解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 感世界,感受到了他们面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时的思考与感悟。其次,通过学习这 三首古诗,我对唐诗、宋词等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体会到了 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首先,我们来看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建德江畔住宿时的所见 所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绘建德江的 美丽景色来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在诗歌形式上,这首诗运用了五言绝 句的体裁,语言简洁、对仗工整,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韵律之美。
2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描写了望湖楼上看 西湖雨景的情景,通过抓住瞬间变化的雨景,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令人惊叹的雨中画 卷。诗歌在语言运用上生动活泼,充满形象感,通过运用夸张等修辞手法,成功地传 达了苏轼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在诗歌形式上,这首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体 裁,句式工整、音韵和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张PPT精品课件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张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7f2f9daef8941ea76e05d8.png)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16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示例二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苏轼)
仿佛曾游岂梦中, 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 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 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 会有幽人客寓公。
注:本诗于北宋绍圣元年(1094)十月作者第二 次遭贬初到惠州时所作。
2、读关键词
(1).情感词: 诗歌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或透露 诗人思想感情的字眼。 (2).修饰词:动词 、形容词、副词等,尤其 是冷暖色调形容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 。
30
方法四:读正文(意象 关键词 尾句)
(3).情感词即“情点”。直接表露情感,如“悲”、 “愁”、“孤”、“喜”“闲”之类。 《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如何读懂诗歌
2、掌握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 “四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示例一
观书有感
借助题目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 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 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 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问: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5分)
24
演练三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①
2024届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 教学PPT课件
![2024届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 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9f5ac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6.png)
2.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在内容上以某一物象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往往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其精神品格;常 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方法。 (1)形式标志:以物象为题,或“咏”“题”“赠”“赞”后加相关物象。 (2)内容特点: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 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结构章法:物——人——情。
10.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借用于文学 写作,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 种描写方法。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 早行》)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 修饰语,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月未落之时,冒着 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8.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折戟 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 国家的命运,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9.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 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铺叙的写作技法。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 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诗》)这些诗句写花木兰替父从军凯旋后返回故居的情景,充 分渲染了花府一家老小迎接木兰还家的热闹气氛。
二、古代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 情直接倾泻而出。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 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七年级古诗词积累专题课件(49张PPT)
![七年级古诗词积累专题课件(4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38fdf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f.png)
杨花①落尽子规②啼, 闻道龙标③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手法:融情入景、景中见情,借“杨花”“子规” 两种意象,点明时令(暮春),烘托凄凉、悲惋的 氛围,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
手法:借景抒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 格化,寄托诗人的离愁和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关切。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①共剪西窗烛, 却话②巴山夜雨时。
炼字:“涨”字富有动态感,既写巴山之水灌注秋池的 自然之景,也流露出诗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表现 诗人深重的绵绵愁思。
手法:诗人运用想象,遥想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 今宵的情景,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把眼前的凄苦兑换 成未来团聚的欢乐,也在未来的欢乐中注入被时间过滤 了的“昔日”之苦。
【写作背景】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后写下了这首诗。 【全诗主旨】本诗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以景传情,烘托出悲凉的情感基调, 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怀。
第 3 首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①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②,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第 5 首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①共剪西窗烛, 却话②巴山夜雨时。
【注释】①何当:何时将要。②却话: 回头说,追述。 【译文】你问我哪天归来,我尚未确定 日期,大巴山的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 里涨满了水。/ 何时将要在西窗下共剪 烛花,秉烛长谈,追述今夜我在巴山听 雨时对你的思念。
手法:借助奇特的想象,运用夸张的修辞,表现了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和豪迈的气概。
【写作背景】曹操在北征乌桓得胜归师途中登上碣石山,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
高考专题复习:古典诗歌题材分类 课件(共64张PPT).ppt
![高考专题复习:古典诗歌题材分类 课件(共64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277d93d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b.png)
C.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 于中原的风光
一些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闺怨、赠别的诗,因与边 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把它看作边塞诗词 的衍生品。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即使是 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 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思 游子逐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想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激愤
情 建功立业之豪迈 自由悠闲之恬淡
感
秀美山河之热爱 归耕隐居之乐
亲情友情之真挚 黑暗官场之苦
离别思念之绪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
一、概念:
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 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所谓
“即事”诗,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严格的 界定。是将“写景”、“咏物”、“边 塞”、“怀古”这几类诗词除外的其他 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 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笼而 统之称为“即事感怀诗”。
What——写的是什么事?
这类诗作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对于引发诗人感慨的 事,我们首先要了解。
古典诗歌分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山水田园诗
(写景抒情类)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 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 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 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 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 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 联往往对仗工整。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一些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闺怨、赠别的诗,因与边 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把它看作边塞诗词 的衍生品。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即使是 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 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思 游子逐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想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激愤
情 建功立业之豪迈 自由悠闲之恬淡
感
秀美山河之热爱 归耕隐居之乐
亲情友情之真挚 黑暗官场之苦
离别思念之绪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
一、概念:
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 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所谓
“即事”诗,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严格的 界定。是将“写景”、“咏物”、“边 塞”、“怀古”这几类诗词除外的其他 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 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笼而 统之称为“即事感怀诗”。
What——写的是什么事?
这类诗作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对于引发诗人感慨的 事,我们首先要了解。
古典诗歌分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山水田园诗
(写景抒情类)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 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 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 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 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 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 联往往对仗工整。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55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55页)](https://img.taocdn.com/s3/m/d6f996a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b.png)
• 答题示例:
•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的
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 此诗描述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
答:此诗描述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
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
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
• 3、答题要条理化
•
理解了全诗,审好题,找准答题的切入口,最后就是要
组织答案了。答案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
才干条理清楚又全面周到。
三、古诗词常见题型分类及答题模板
•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 •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
• 一、诗歌鉴赏必需具备的知识积存 • 1、常用的表述方式:这首诗写了〔意象或者事情〕,通过什么
方法〔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意象或 者事情〕的什么特征,关于表现〔特别〕什么思想〔感情〕起到 了什么作用。 • 2、常见的意象和意境 • 〔1〕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予着作者情感的物象。意象可以是人 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如《邶风 静女》 中的小伙子〕和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声声慢》 中的“我〞〕,也包涵了物象〔如“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白 鹭〞 “青天〞〕 • 在古典诗歌中,一些意象由于名家使用来表现某种情绪,后又被 其他诗人反复使用于这种情绪,从而有了特定的内涵。同一民族, 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一想表达某种情感,就想使用某种意 象。反过来,一提到某一个意象,就让人想到某种情感。因此, 了解这类意象通常寄予了作者哪种思想情志,常常成为诗歌鉴赏 的突破口。 • 3、常用的表达技巧
初中语文 中考复习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课件(253张PPT)
![初中语文 中考复习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课件(2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b1ab9169eae009591bec91.png)
2.(2019河北)这首祝愿,表现出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
12
3.(2011河北)阅读宋词《水调歌头》,回答(1)~(2)题。(5分) (1)请就词中加波浪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即 可给分)
(2)简析“转朱. 阁,低绮. 户,照无眠.”一. 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 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13
4.*无题(唐·李商隐) [10年未考]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2020北京东城区模拟)古人认为:“诗者,吟咏情性也。”意思是诗歌创作要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刘禹锡的这首诗,颔联就借典故,既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 念之情,又抒发了他对 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的感慨;尾联则点明酬答之意,既 表达了他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体现了他 坚韧不拔、乐观豁达的精神。(2分)
10
3.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2019、2011年均单篇考查]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金题集训
1.(2020唐山路北区三模)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12
3.(2011河北)阅读宋词《水调歌头》,回答(1)~(2)题。(5分) (1)请就词中加波浪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即 可给分)
(2)简析“转朱. 阁,低绮. 户,照无眠.”一. 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 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13
4.*无题(唐·李商隐) [10年未考]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2020北京东城区模拟)古人认为:“诗者,吟咏情性也。”意思是诗歌创作要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刘禹锡的这首诗,颔联就借典故,既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 念之情,又抒发了他对 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的感慨;尾联则点明酬答之意,既 表达了他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体现了他 坚韧不拔、乐观豁达的精神。(2分)
10
3.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2019、2011年均单篇考查]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金题集训
1.(2020唐山路北区三模)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古诗词三首》课件ppt(共30张PPT)
![《古诗词三首》课件ppt(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ba1c1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4.png)
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 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 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 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 孤舟客子等景象,表达了诗人 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月亮、乌鸦、寒霜、
所见
枫
江枫、渔火
秋夜幽美
桥
夜 泊
孤寂忧愁
所闻 乌啼、钟声
学习《长相思》
作者在词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山水、山海关、风雪、 千帐灯、故园。
读出诗歌的节奏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读出诗歌的节奏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 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学习《山居秋暝》
感情朗读,看看诗人在诗中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几幅美 丽画面?
板书设计
山雨 月松
山 居
景 泉石 竹莲
清新宁静 对安静纯 朴生活的
秋
向往,对
暝
污浊官场
人 浣女
平和安乐
的厌恶。
渔人
学习《枫桥夜泊》
古诗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后两句中你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月亮、乌鸦、寒霜、江枫、渔火。
听到了:半夜寒山寺敲钟的声音。
通过诗中描写的所看到、所听到的,你有一种什么感 受?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 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关于思乡的诗句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一)《北冥有鱼》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古诗词赏析复习(一)课件(共34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词赏析复习(一)课件(共34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76ba42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9.png)
【赏析-1】: 1. 本诗从内容上看,属于叙事诗,最能概括本诗中心事件的句子是:有吏夜捉人。 2.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中“独”字的作用主要是(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 3. 下列句中的“夜”字,各说明了什么? ①有吏夜捉人(深夜堵门捉,更见吏凶恶 )。 ②请从吏夜归(肝肠已寸断,此身何足惜 )。 ③夜久语声绝(人在断肠时,倍觉夜难熬 )。 4. 诗题《石壕吏》,但对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 答: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 更形象地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
木
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
兰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
诗
娘பைடு நூலகம்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节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选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
只要山河还在,就有希望!后四句,时局动乱国事危急造成骨肉分离,烽火不息致使家书 断绝,这些都使诗人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整天抓挠头皮度日如年,以至头发变 白而且又越抓越少,难以胜簪了也隐含一种厌倦战争,思念亲人之情。
【赏析-1】: 1. 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望中所见,颔联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
【赏析-2】: 3.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赏析:“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
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的大景表现出来了。 4. 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
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精品课件_古诗词赏析(29张PPT)
![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精品课件_古诗词赏析(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dcc4830b4c2e3f5627637d.png)
1、李 白:《行路难》《送友人》 《月下独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峨眉山月歌》《春 夜洛城闻笛》《渡津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2、杜 甫:《江南逢李龟年》《登楼》《望岳》
《石壕吏》《羌村三首》《春望》 《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观刈麦》《望月
有感》
4、王 维:《竹里馆》《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 5、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其五)》 6、苏 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悟情技巧:四读
一读:读作者 二读:读诗题 三读:读注释 小序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词句品味 七、字词品味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 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词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 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 意境、情感来分析。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 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参考规范:画面+情感 注:审准要点
六、主旨(情感)把握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 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 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 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峨眉山月歌》《春 夜洛城闻笛》《渡津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2、杜 甫:《江南逢李龟年》《登楼》《望岳》
《石壕吏》《羌村三首》《春望》 《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观刈麦》《望月
有感》
4、王 维:《竹里馆》《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 5、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其五)》 6、苏 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悟情技巧:四读
一读:读作者 二读:读诗题 三读:读注释 小序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词句品味 七、字词品味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 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词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 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 意境、情感来分析。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 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参考规范:画面+情感 注:审准要点
六、主旨(情感)把握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 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 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 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田园诗: 《饮酒》《归园田居》《竹里馆》《过故人庄》 《游山西村》
边塞诗词: 《使至塞上》《雁门太守行》《渔家傲 秋思》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送别诗: 《送友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羁旅思乡诗: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春夜洛城闻笛》 《黄鹤楼》《渡荆门送别》《望月有感》《早寒江上有怀》
第二阶段:按主题和意象(关键词)进行分类整理。
按主题:思乡、爱国、友情、亲情、 边塞、壮志难酬、雄心壮志等。
按意象(关键字):风、花、雪、 月、山、水、雨、云、春、夏、秋、 冬、草、树、柳、梅、兰、竹、菊、 愁、梦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整合归类 提炼积累
“背诵默写课本中要求积累背诵的古诗文 名句,并能在一定的情境中恰当应用。”
——《淄博市2016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
15年中考默写填空第五题: “燕”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请写 出含有“燕”字的连续两句: , 。 16年中考默写填空第五题: 自然的风景往往触动诗人的情怀。微雨拂面或骤雨敲窗 ,都能被诗人听出无限的诗意。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有“雨 ”字的古诗词: , 。 17年中考默写填空第五题: “飞花令”出现于唐代,众宾云集之时,可行令助兴。 若以“花”为关键词,甲云“花近高楼伤客心”,“花” 在第一字;乙则接“ ”,“花”在第二字; 丙接“ ”,“花”在第三字;……以此类推, 直到“花”在第七字时完成一轮。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反复练习 规范书写
写好通假字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望岳》杜甫)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李白)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
理解提升准确率
阻拦
(《过松源晨饮溪公店》杨万里)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拄着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陆游) 离群的马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李白)
第一阶段:对整首诗进行归类整理。
按作者整理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三 《饮酒》其五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王维: 李白: 《观猎》 《行路难》其一 《竹里馆》 《月下独酌》 《使至塞上》 杜甫; 《渡荆门送别》 《送元二使安西》 《望岳》 《峨眉山月歌》 《春望》 《登金陵凤凰台》 《登楼》 《春夜洛城闻笛》 《石壕吏》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羌村三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旅夜书怀》 《江南逢李龟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注重积累,灵活运用 ——古诗文名句默写题型及复习策略
桓台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郑晓艳
一、题型解读
中考古诗文默写题型 :
1.续写型默写题 2.理解型默写题 3.情境运用型默写题 4.综合归纳型默写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 背诵默写 强化记忆 —— 背诵默写 强化记忆 反复强化 默写检测 理解背诵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崔颢)
李清照: 《如梦令》 《醉花阴》 《武陵春》
苏轼: 《浣溪沙》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记承天寺夜游》
辛弃疾: 《清平乐 村居》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按内容整理
爱国忧民诗词: 《春望》 《石壕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羌村三首》 《过零丁洋》《江城子 密州出猎》《山坡羊 潼关怀古》 《山坡羊 骊山怀古》《别云间》《雁门太守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己亥杂诗》《渔家傲 秋思》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边塞诗词: 《使至塞上》《雁门太守行》《渔家傲 秋思》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送别诗: 《送友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羁旅思乡诗: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春夜洛城闻笛》 《黄鹤楼》《渡荆门送别》《望月有感》《早寒江上有怀》
第二阶段:按主题和意象(关键词)进行分类整理。
按主题:思乡、爱国、友情、亲情、 边塞、壮志难酬、雄心壮志等。
按意象(关键字):风、花、雪、 月、山、水、雨、云、春、夏、秋、 冬、草、树、柳、梅、兰、竹、菊、 愁、梦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整合归类 提炼积累
“背诵默写课本中要求积累背诵的古诗文 名句,并能在一定的情境中恰当应用。”
——《淄博市2016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
15年中考默写填空第五题: “燕”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请写 出含有“燕”字的连续两句: , 。 16年中考默写填空第五题: 自然的风景往往触动诗人的情怀。微雨拂面或骤雨敲窗 ,都能被诗人听出无限的诗意。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有“雨 ”字的古诗词: , 。 17年中考默写填空第五题: “飞花令”出现于唐代,众宾云集之时,可行令助兴。 若以“花”为关键词,甲云“花近高楼伤客心”,“花” 在第一字;乙则接“ ”,“花”在第二字; 丙接“ ”,“花”在第三字;……以此类推, 直到“花”在第七字时完成一轮。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反复练习 规范书写
写好通假字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望岳》杜甫)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李白)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
理解提升准确率
阻拦
(《过松源晨饮溪公店》杨万里)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拄着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陆游) 离群的马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李白)
第一阶段:对整首诗进行归类整理。
按作者整理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三 《饮酒》其五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王维: 李白: 《观猎》 《行路难》其一 《竹里馆》 《月下独酌》 《使至塞上》 杜甫; 《渡荆门送别》 《送元二使安西》 《望岳》 《峨眉山月歌》 《春望》 《登金陵凤凰台》 《登楼》 《春夜洛城闻笛》 《石壕吏》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羌村三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旅夜书怀》 《江南逢李龟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注重积累,灵活运用 ——古诗文名句默写题型及复习策略
桓台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郑晓艳
一、题型解读
中考古诗文默写题型 :
1.续写型默写题 2.理解型默写题 3.情境运用型默写题 4.综合归纳型默写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 背诵默写 强化记忆 —— 背诵默写 强化记忆 反复强化 默写检测 理解背诵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崔颢)
李清照: 《如梦令》 《醉花阴》 《武陵春》
苏轼: 《浣溪沙》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记承天寺夜游》
辛弃疾: 《清平乐 村居》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按内容整理
爱国忧民诗词: 《春望》 《石壕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羌村三首》 《过零丁洋》《江城子 密州出猎》《山坡羊 潼关怀古》 《山坡羊 骊山怀古》《别云间》《雁门太守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己亥杂诗》《渔家傲 秋思》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