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基础知识整理版本
GIS基础知识
/北极、污染环境 等 要树立对策。
整理ppt
5
5、电压等级的区分
1、低压(L/V) : 1000V 以下。 2、中压(M/V) : 1KV - 66KV 以下 3、高压(H/V) : 66KV 以上(实用电压 72.5KV 以上) 4、超高压(UHV) : 根据高压范围扩展至550KV 以上 *中国电压系统: 1)1000kV — 550kV — 245kV — 120kV 2) 800kV — 330kV 3) 地铁:72.5kV
换为低电流(一般为15A)对设备进行测量和 保护。 ➢ 分类:1)测量用CT7.7、GIS主要组成单元:PT(Pofential Transformer)
➢ 部件名称:电压互感器。 ➢ 英文简称:PT or
VT(Voltage Transformer)。 ➢ 主要作用:将高电压转
➢ 部件名称:隔离开关。
➢ 英文简称:DS。
ES ➢ 主要功能:主要开断无负 荷回路、短时开断异常(短路)条
件下的电流。
DS
*短时间:约100ms以下需要→实际
1S/3S。
故障发生 — CT感应 — protection
DS
Relay (综保) — 开断指令CB动
作 — ARC消弧 — 开断结束
整理ppt
换成低电压(一般为 110V)对GIS进行测量 和保护。 ➢ 分类:1)测量用PT
2)保护用PT
整理ppt
15
7.8、GIS主要组成单元:LA(Lightening Arrester)
➢ 部件名称:避雷器。 ➢ 英文简称:LA。 ➢ 主要作用:将过电压限
制在被保护设备的绝缘 水平下,从而保护电力 设备,有过电压时,迅 速导通将电流释放到大 地。
GIS基础知识-超经典
结构一、空间参照系和投影图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图坐标旋转图地图投影变形(出处:MapGIS7.x数据管理篇.chm中)13投影的分类(A)根据地图投影的变形(内蕴的特征)分:¾等角投影:地球表面上无穷小图形投影后仍保持相似,或两微分线段所组成的角度在投影后仍保持相似,或两微分线段所组成的角度在投影后仍保持不变,这种投影称等角投影(又称正形投影)。
在等角投影中,微分圆经投影后仍为圆形,随点位(纬度增加)的变化,面积有较大变形。
¾等面积投影:地球面上的图形在投影后保持面积不变,这种投影称等面积投影。
在等面积投影中,微分圆变成不同形状的椭圆,但变形椭圆面积保持相等,只是角度产生很大变形。
¾任意投影:既不具备等角性质,又没有等面积性质的投影,统称为任意投影。
在任意投影中,如果沿某一主方向的长度比等于1,即a=1或b=1,则这种投影称为等距离投影。
根据投影面与地球表面的相关位置分:¾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方位投影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而成。
圆柱投影: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使圆柱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展为平面而成。
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为平面而成。
这里,我们可将方位投影看作圆锥投影的一种特殊情况,假设当圆锥顶角扩大到180度时,这圆锥面就成为一个平面,再将地球椭球体上的经纬线投影到此平面上。
圆柱投影,从几何定义上讲,也是圆锥投影的一个特殊情况,设想圆锥顶点延伸到无穷远时,即成为一个圆柱。
正轴投影、斜轴投影、横轴投影(按照投影面与地理轴向的相对位位投影称为波斯托(Postel)投影。
¾伪圆锥投影:投影中纬线为同心圆圆弧,经线为交于圆心的曲线。
¾伪圆柱投影:投影中纬线为一组平行线,而经线为某种曲线。
gis基础知识100个
gis基础知识100个1. 地理信息系统定义:GIS是一个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表示地理信息的系统。
2. GIS组成: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
3. GIS功能: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存储、数据检索、数据分析、数据显示和地图制作。
4. GIS应用:环境监测、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灾害评估等。
5. 地理空间数据类型: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和关系数据。
6. GIS坐标系:地理坐标系、投影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
7. GIS地图投影:将地球表面信息转换为平面的二维信息。
8. GIS数据模型:栅格模型、矢量模型和关系模型。
9. GIS数据格式:Shapefile、GeoJSON、KML等。
10. GIS软件:ArcGIS、QGIS、Grass GIS等。
11.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包括实地调查、遥感影像、公共数据库等途径。
12.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融合等。
13.地理信息数据存储: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高效存储和管理。
14.地理信息数据安全:保障数据隐私和安全的措施。
15.空间分析方法:包括空间叠加、缓冲区分析、空间插值等。
16.地理建模:基于GIS数据和算法构建地理现象的数学模型。
17.空间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地理空间数据。
18.地理数据可视化:将地理信息以图形、图像等形式展示。
19.地图设计:遵循设计原则,制作清晰、易读的地图。
20.地图审图:确保地图内容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1. GIS与北斗导航系统:结合卫星导航技术,提高定位精度。
22. GIS与物联网:实现地理空间信息的实时监测与传输。
23. GIS与大数据:整合海量数据,挖掘地理信息价值。
24. GIS与云计算: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的分布式处理和资源共享。
25. GIS与虚拟现实:构建真实感的地理环境,提高决策支持效果。
26. GIS教育培训:培养GIS专业人才,推广GIS技术应用。
27. GIS产业现状:分析全球和中国GIS产业的发展状况。
GIS基础知识
客观性(信息与客观事实紧密相关)、 实用性 (经过信息系统处理可以变为对生产、 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有用信息)、 传输性(可以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传播)、 共享性(可为多个用户共享而本身无损失)。
宏德信智能事业部
数据是指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 资料,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 像以及它们能够转换成的数据等形式。 数据的特点:
地理数据表现的工 具:
屏幕显示; 报告、表格、地图等 硬拷贝图件 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图 输出功能
宏德信智能事业部
4。GIS应用
领域广泛
80%以上的数据具有空间性
政府决策 城市规划 企业管理 教育。。。。
宏德信智能事业部
气象部门
宏德信智能事业部
环境部门
宏德信智能事业部
宏德信智能事业部
数据处理
数据格式化、转换、概括。 数据的格式化:不同数据结构的数据间变换, 耗时、易错、需要大量计算量的工作 数据转换:数据格式转化、数据比例尺的变 化等。
数据格式的转换:矢量到栅格的转换 数据比例尺的变换:缩放、平移、旋转等方面,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投影变换;
宏德信智能事业部
宏德信智能事业部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 它能够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信息。
事务处理系统(支持操作层人员的日常活动,处理日常事务); 管理信息系统(为战术层管理者提供信息,包含事务处理系 统); 决策支持系统(交互式信息系统,能支持管理者制定决策); 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能模仿人工决策处理过程的基于计算机 的信息系统)。
(完整版)GIS知识点总结
GIS知识点总结地理信息的定义: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而地理数据则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
地理信息的特征:具有空间上的分布性、数据量上的海量性、载体的多样性和位置与属性的对应性等特征GIS概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eo-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GIS特征:(1)数据的空间定位特征(2)空间关系处理的复杂性(3)海量数据管理能力GIS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功能 2、数据编辑与处理 3、数据存储、组织与管理功能 4、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 5、数据输出功能GIS组成:1、硬件 2、软件 3、网络 4、空间数据 5、人员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空间尺度:涉及四种尺度:观测尺度、操作尺度、比例尺(当制图区域比较小时,地图比例尺指图上长度与地面之间的长度比例;当制图区域相当大时,地图比例尺指在进行地图投影时,对地球半径缩小的比率)、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地理格网:指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格网。
按不同的坐标系统可以分为:地理坐标格网(按经纬度坐标系统)直角坐标格网(按直角坐标系统)地理空间实体概念:对复杂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简化抽象得到的不可再分割的同类对象,就是地理空间实体,简称空间实体。
地理空间实体具有4个基本特征:1、空间位置特征 2、属性特征 3、时间特征 4、空间关系空间数据模型:包括概念模型(最高层、常用E-R模型)、逻辑数据模型(通常所称的空间数据模型其实是空间数据的逻辑模型)、物理数据模型(最低)概念模型(对象、场、网络),场模型有6种表示方法。
gis知识点总结
1、地理空间数据的特征答:三个基本特征•属性特征(非定位数据),表示实际现象或特征,例如变量、级别、数量特征和名称等。
•空间特征(定位数据),表示现象的空间位置或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空间特征又称为几何特征或定位特征,一般以坐标数据表示。
•时间特征(时间尺度):指现象或物体随时间的变化,其变化的周期有超短期的、短期的、中期的和长期的等。
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答:1)计算机硬件系统2)计算机软件系统3)地理空间数据4) 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3、地图投影(概念、类型、与地理坐标的区别)答:1)投影(Project)的含义是指建立两个点集间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在地图学中,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a.按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Conformal (true shape)—投影面上某点的任意两方向线夹角与椭球面上相应两线段夹角相等,即角度变形为零。
•等积投影Equivalent (equal area) —定义为某一微分面积投影前后保持相等,亦即其面积比为1,即在投影平面上任意一块面积与椭球面上相应的面积相等,即面积变形等于零。
•等距投影Equidistant —定义为沿某一特定方向的距离,投影前后保持不变,即沿着该特定方向长度比为1。
在这种投影图上并不是不存在长度变形,它只是在特定方向上没有长度变形。
等距投影的面积变形小于等角投影,角度变形小于等积投影。
b.按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和非几何投影i).几何投影•方位投影Azimuthalor true direction: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而成。
•圆柱投影Cylindrical: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使圆柱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展为平面而成。
•圆锥投影Conic: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为平面而成。
GIS地图基础知识
GIS地图基础知识GIS 地图知识目录1. 地图、地图制图学 .2. 地图基本概念-特性、分类、用途、工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3. 地图数学基础(椭球、投影、高斯-克吕格直角坐标、地形图分幅)4. 地图符号5. 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及表示方法6. 专题地图的内容要素及表示方法7. 传统测绘与“3S”、“数字地球”1. 地图、地图制图学一.什么是地图地图是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和综合法则,以形象-符号表达制图物体(现象)的地理分布、组合和相互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的空间模型,它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又是信息传递的通道。
二.地图制图学及其理论基础地图制图学属地球科学中的一门学科。
主要是研究地图的实质(性质、内容及其表示方法)发展、制图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的一门科学。
它的任务是获取各种类型的、高速优质的地图。
是制作地图的科学。
地图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反映自然的特殊形式。
地图的制作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人类认识客观的能力和水平的反映。
三.地图制图学及其组成部分地图概论:研究地图的发展规律、特点以及地图的性质、分类、用途、内容及表示方法等。
地图投影学:研究地图上点的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同地球椭球体表面上相应点的地理坐标(经纬度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投影的理论、性质、变形规律、计算方法投影的判别和选择,以及在编制地图中不同投影的转换问题。
地图编制学:研究制图资料编制地图的理论、技术方法和程序。
地图绘制学:研究绘制出适合于制印要求的出版原图的理论和技术。
地图整饰:研究地图内容的表现形式,如色彩、线划、符号、图名的设计、地貌立体表示等地图制印学:研究复制地图生产过程和有关的理论、技术方法、设备、材料性质及使用等。
地图量测学:研究地图上量测方向、距离、面积、体积等的方法和技术。
地图设计:研究地图的编辑设计,地图设计的理论基础及提高地图表现力的理论依据。
2. 地图基本概念-特性、分类一.地图的特征地图的特征包括:由于特殊的数学法则而产生的可量测性;由于使用符号表象事物而产生的直观性;由于制图综合而产生的一览性。
GIS基础知识
分 带
• 高斯-克吕格投影特点
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 其原理是: 假设用一空心椭圆柱横套在地球椭球体上,使椭圆柱轴通过 地心,椭圆柱面与椭圆体面某一经线相切; 用解析法使地球椭球体面上经纬网保持角度相等的关系,并 投影到椭圆柱面上; 将椭圆柱面切开展成平面,就得到投影后的图形。 此投影因系德国数学家高斯(Gauss)首创,后经克吕格(Kruger) 补充,故名高斯-克吕格投影(Gauss- Kruger Projection)或简称 高斯投影。
地理空间坐标系
• 地理坐标系是以地理极(北极、 南极)为极点。 • 通过A点作椭球面的垂线, 称之为过A点的法线。 • 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叫做 A点的纬度B。 • 过A点的子午面与通过英国 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所 夹的二面角,叫做A点的经 度L。 • A点至椭球面间的铅垂距离 为大地高,又称椭球高H。
影像
叠加分析示例: 3D飞行模拟制作 3D飞行模拟制作
地形模型
影像与地形套合
飞行模拟
网络分析(network)
目的是研究、筹划一项网络(交通网络、电线、地下 管线等)工程如何安排,并使其运行效果最好 最佳路径分析 最短路径 最低耗费路径 动态最佳路径分析 资源分配 消防站点分布 求援区划分 地址匹配 根据地址查询地理位置
主要内容
GIS的基础知识 常用GIS软件 GIS空间分析功能 GIS数据库的构建 移动GIS
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ArcGIS
ArcGIS数据格式
GIS基础知识
GIS基础知识1. 什么叫GIS , 它有哪些主要特点?答: 将SF6断路器和其他高压电器元件( 主变压器除外), 按照所需要的电气主接线安装在充有一定压力( 例如0.3~0.4MPa) 的SF6 气体的金属壳体内所组成的一套变电站设备叫做气体绝缘变电站, 有时也可称为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 英文全称为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简称GIS) 。
GIS 一般包括断路器、过渡元件、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母线、进出线套管或电缆连接头等元件。
与常规电器相比,GIS 在结构性能上有圳特点:(1) 由于采用SF6 气体作为绝缘介质, 导电体与金属地电位壳体之间的绝缘距离大大缩小, 因此GIS 的占地面积和安装空间只有相同电压等级常规电器的百分之几到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电压等级越高, 占地面积比例越小。
(2) 全部电器元件都被封闭在接地的金属壳内, 带电体不暴露在空气中( 除了采用架空引出线的部分), 运行中不受自然条件影响, 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比常规电器好得多。
(3)SF6 气体是不燃不爆的惰性气体, 所以GIS 属防爆设备, 适合在城市中心地区和其他防爆场合安装使用。
(4)GIS 主要组装调试工作已在制造厂内完成, 现场安装和调试工作量较小, 因而可以缩短变电站安装周期。
(5) 只要产品的制造和安装调试质量得到保证, 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断路器需要定期维修外, 其他元件几乎无需检修, 因而维修工作量和年运行费用大为降低。
(6)GIB 设备结构比较复杂, 要求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水平高。
GIS 价格也比较贵, 变电站建设一次性投资大。
但选用GIS 后, 变电站的土地和年运行费用很低, 因而从总体效益讲, 选用GIS 有很大的优越性。
2.S 瓦全封闭组合电器有哪些类型?答:SF6 全封闭组合电器可按以下方式分类:(1) 按结构形式分。
根据充气外壳的结构形状,GIS 可以分为圆筒形和柜形两大类。
制图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制图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理信息系统(GIS)1. GIS的基本概念GIS是一种集成地理信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和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系统。
它通过将地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对地理现象的分析、模拟和预测,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 GIS的数据类型GIS数据主要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类型。
矢量数据是以点、线、面等要素表示地理空间对象的数据,适用于表示地理实体;而栅格数据以像素为单位表示地理现象,适用于连续表现的地理现象。
3. GIS的数据来源GIS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地图资料、遥感影像和GPS定位数据等。
地图资料是人工绘制的地理信息图,遥感影像是通过卫星或飞机拍摄的地表图像,GPS定位数据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获取的地理位置信息。
4. GIS的数据处理GIS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输入、数据存储、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和数据输出等过程。
数据输入是将各种地理数据导入到GIS系统中;数据存储是对输入的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数据查询是通过查询操作获取所需的地理信息;数据分析是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和属性分析;数据输出是将分析结果输出为图表、报告或地图等形式。
5. GIS的应用领域GIS应用涵盖了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农业生态等多个领域,成为了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工具。
二、地图投影1. 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上的三维地理现象投影到一个二维平面上的过程。
由于地球是一个椭球体,所以需要通过地图投影将其转换成平面地图。
地图投影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投影方法分为等角投影、等距投影和等面积投影等类型。
2. 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包括圆柱投影、锥形投影和平面投影。
其中圆柱投影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圆柱体上,然后再展开成平面地图;锥形投影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圆锥体上,再展开成平面地图;平面投影则是将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投影到一个平面上,用于制作局部地图。
3. 地图投影的变形问题地图投影会导致地理现象在平面上出现形状、大小和角度的变形。
第六章GIS基本理论知识
GIS的主要功能模块
第六章GIS基本理论知识
第六章GIS基本理论知识
§2 GIS的基本构成
• 一、硬件系统 • 二、软件系统 • 三、数据管理 • 四、应用人员 • 五、应用模型
第六章GIS基本理论知识
硬件系统
地理数据
软件系统
输入设备
数据输入
系统操作 计算机系统软件
地
存储设备 数据存储
理 数
系统支持
GIS软件
据
信息输出 库 地理分析
输出设备
研究范围 数据模型
研究内容
全球GIS 矢量GIS
专题GIS
区域GIS 栅格GIS
综合GIS
国家GIS 矢栅混合GIS 城市GIS
省(直辖市、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GIS
…… 数字地球
地籍GIS 管网GIS
……
人口GIS
第六章GIS基本理论知识
(1) 地理信息系统首先是一种计算机系统:该系 统通常又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如地 理数据采集子系统、地理数据管理子系统、地理 数据处理分析子系统、地理数据可视化表达与输 出子系统等。
应用分析程序
用户
第六章GIS基本理论知识
硬件系统
GIS
用户 GUI
软件系统
应用模型
GIS基本构成的结构图 第六章GIS基本理论知识
一、GIS的硬件系统
由主机、外设和网络组成,用于存储、处理、传输和显示空间数据。
GPS
全站仪
解析和数字 摄影测量仪器
全数字摄影 测量工作站
遥感与遥感 图象处理系统
数字化仪
其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数据中包含的信息。 •人的知识、经验作用到数据上,可以得到信息,对同
1 GIS基础知识
坐标系统坐标系统-投影
投影(Project)的含义是指建立两个点集间一一对应 投影(Project)的含义是指建立两个点集间一一对应 的映射关系。 在地图学中,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 影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地图投影的基本问题就是利用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地球表 面上的经纬线网表示到平面上。凡是地理信息系统就必 然要考虑到地图投影,地图投影的使用保证了空间信息 在地域上的联系和完整性,在各类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地图投影系统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由于地球椭球体表面是曲面,而地图通常是要绘制在平 面图纸上,因此制图时首先要把曲面展为平面,然而球 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即把它直接展为平面时,不可能 不发生破裂或褶皱。若用这种具有破裂或褶皱的平面绘 制地图,显然是不实际的,所以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将 曲面展开,使其成为没有破裂或褶皱的平面。
坐标系统坐标系统-地理坐标
地面上任一点的位置,通 常用经度和纬度来决定。 经线和纬线是地球表面上 两组正交(相交为90度) 两组正交(相交为90度) 的曲线,这两组正交的曲 线构成的坐标,称为地理 坐标系。地表面某两点经 度值之差称为经差,某两 点纬度值之差称为纬差。 例如北京在地球上的位置 可由北纬39°56'和东经 可由北纬39°56'和东经 116°24'来确定。 116°24'来确定。
GIS的发展趋势 GIS的发展趋势
GIS正朝着一个可运行的、分布式的、开放的、网络化 GIS正朝着一个可运行的、分布式的、开放的、网络化 的全球GIS发展。 的全球GIS发展。 GIS与其它学科结合更加紧密,应用更加广泛3S(地 GIS与其它学科结合更加紧密,应用更加广泛3S(地 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或 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或 5S(前面3S加上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专家系统ES) 5S(前面3S加上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专家系统ES) 的集成,使得测绘、遥感、制图、地理、管理和决 策科学相互融合,成为快速而实时的空间信息分析 和决策支持工具,使GIS广泛用于交通、环保规划、 和决策支持工具,使GIS广泛用于交通、环保规划、 公安侦破、车船自动驾驶、大田农作物因地施肥、 科学耕种和海上捕鱼等。
gis基础知识整理
gis基础知识整理基础知识概括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地理位置数据(如经纬度、海拔、地形等)的计算机系统,可用于捕获、存储、查询、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
GIS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内容:1.地理坐标系统:GIS使用地理坐标系统来定位和描述地球上的位置。
常见的地理坐标系统包括经纬度、投影坐标系等。
2.空间数据:GIS数据主要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表示地理位置为点、线、面等几何对象,而栅格数据则是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一系列等大小的网格,每个网格表示一个值。
3.数据采集:GIS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采集,如GPS定位、航空摄影、遥感影像等。
4.数据存储:GIS数据可以存储在文件或数据库中。
常见的GIS文件格式包括Shape、KML等,而数据库中常用的GIS数据类型包括点、线、面等几何类型。
5.空间分析:GIS可以进行各种空间分析,如缓冲区分析、空间插值、空间统计等,以帮助用户理解和探索地理现象。
6.地图制图:GIS可以生成各种类型的地图,包括静态地图和动态地图。
地图可以包含各种地理信息,如地形、交通、人口等。
7.空间查询:GIS可以进行各种空间查询,如点查询、线查询、面查询等,以帮助用户查找和分析地理数据。
GIS应用广泛,包括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农业决策等领域。
掌握GIS基础知识对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科学家非常重要。
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一种用于定位和描述地球上位置的系统。
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需要一种特殊的坐标系统来表示地球上的位置。
通常使用的地理坐标系统包括经纬度和投影坐标系。
1.经纬度:经纬度是一种基于球体坐标系的地理坐标系统,用于描述地球表面上的任意位置。
经度是从东到西的度量,以0°到180°的形式表示,以本初子午线(通常是格林威治子午线)为基准线。
纬度是从南到北的度量,以0°到90°的形式表示。
2.投影坐标系:投影坐标系是一种将地球的三维曲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坐标系。
GIS基本知识及常用操作
GIS基本知识1 关于坐标系和投影1、椭球体GIS中的坐标系定义由基准面和地图投影两组参数确定,而基准面的定义则由特定椭球体及其对应的转换参数确定。
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均有各自的基准面。
基准面是在椭球体基础上建立的,椭球体可以对应多个基准面,而基准面只能对应一个椭球体。
椭球体的几何定义:O是椭球中心,NS为旋转轴,a为长半轴b为短半轴。
子午圈:包含旋转轴的平面与椭球面相截所得的椭圆。
纬圈: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与椭球面相截所得的圆,也叫平行圈。
赤道:通过椭球中心的平行圈。
基本几何参数:椭圆的扁率椭圆的第一偏心率椭圆的第二偏心率几种常见的椭球体参数值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1975年国际椭球体WGS-84椭球体a 6378245.0000000000(m) 6378140.0000000000(m) 6378137.0000000000(m)b 6356863.0187730473(m) 6356755.2881575287(m) 6356752.3142(m)c 6399698.9017827110(m) 6399596.6519880105(m) 6399593.6258(m)α1/298.3 1/298.257 1/298.257 223 563e20.0066934216229660.0066943849995880.0066943799013e'20.0067385254146830.0067395018194730.00673949674227 2、地图投影地球是一个球体,球面上的位置是以经纬度来表示,我们把它称为―球面坐标系统‖或―地理坐标系统‖。
在球面上计算角度距离十分麻烦,而且地图是印刷在平面纸张上,要将球面上的物体画到紙上,就必须展平,这种将球面转化为平面的过程,称为―投影‖。
GIS基础知识
结构空间数据空间数据 空间参照系和投影空间参照系和投影 空间元数据MAPGIS7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GIS 基础知识 一、空间参照系和投影知识点(优先级) 描述1.地球椭球体(A ) 为了从数学上定义地球,必须建立一个地球表面的几何模型。
这个模型由地球的形状决定的。
它是一个较为接近地球形状的几何模型,即椭球体,是由一个椭圆绕着其短轴旋转而成。
是由一个椭圆绕着其短轴旋转而成。
地球自然表面是一个起伏不平、十分不规则的表面,有高山、丘陵和平原,又有江河湖海。
地球表面约有71%的面积为海洋所占用,29%的面积是大陆与岛屿。
陆地上最高点与海洋中最深处相差近20公里。
这个高低不平的表面无法用数学公式表达,的表面无法用数学公式表达,也无法进行运算。
也无法进行运算。
也无法进行运算。
所以在量测与制图时,所以在量测与制图时,所以在量测与制图时,必必须找一个规则的曲面来代替地球的自然表面。
须找一个规则的曲面来代替地球的自然表面。
当海洋静止时,当海洋静止时,它的自由水面必定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面必定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方向)(铅垂线方向)(铅垂线方向)成正交,成正交,我们把这个面叫做水准面。
但水准面有无数多个,其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
可以设想这个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穿过大陆和岛屿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叫大地球体。
由于地球体内部质量分布的不均匀,引起重力方向的变化,导致处处和重力方向成正交的大地水准面成为一个不规则的,仍然是不能用数学表达的曲面。
大地水准面形状虽然十分复杂,但从整体来看,起伏是微小的。
它是一个很接近于绕自转轴(短轴)旋转的椭球体。
所以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来代替大地球体,所以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这个旋转球体通常称地球椭球体,简称椭球体。
椭球体的大小:通常用两个半径:长半径a和短半径b,或由一个半径和扁率来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基础知识整理
1、GIS分层
在GIS系统中,自然界信息被划分成不同主题而又相互关联的层进行存储。
一个层可以是任何包含相似要素的集合,如,用户群、建筑物、街道、湖泊或是邮政编码。
这些数据或者包含着明确的地理信息,如经纬度坐标,或者只是存储一些不明确的参考信息,如地址、邮编、人口普查区、森林观测站编号或是道路名称。
在工作中,GIS系统需要明确的地理信息。
一个GIS系统可以通过“地理编码”将那些不明确的参考信息自动转化为明确的地理信息,,或者将某些诸如地址类信息定位到地球的某个点上。
2、地图投影
所有的数据必须能正确匹配,显示时才能相互叠加。
这就意味着它们必须在相同的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中。
在选择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时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包括地图数据位于地球的什么区域,这个地区有多大,以及你是否需要保证长度或面积的量算精度。
地图投影将地球上的位置信息转化到了平面的地图上。
所有的地图投影方式在显示地图要素时,都不同程度的扭曲了要素的形状、面积、距离或方向。
如果你绘制像县或镇那样的小块地图,这种变形通常被忽略。
绘制的区域越大,这种变形的影响就越大。
3、坐标系统
坐标系统定义了二维空间中定位要素所用的单位以及原点。
经度和纬度也是一种坐标系(经常称为“地理”坐标系统)
如果你使用一个原有的GIS数据库,那么可能的在这个数据库中的数据使用的是相同的坐标系和投影。
如果你从不同的数据源采集数据,那么你需要确认数据的坐标系和投影信息。
3、运用地理属性
任何一个地理要素都会有一个或多个属性来识别这个要素是什么,描述信息,或者要素的一些相关度量。
你所做的分析类型部分依靠于你使用的属性类型。
这些属性值的类型包括:
∙类别
∙级别
∙计数
∙数量
∙比率
3.1 类别
类是相同元素的集合。
它可以帮助你组织和使用数据。
具有相同类别值的所有要素都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并且与其它类别值的要素相区别。
比如:你可以用高速公路,公路,和城市道路来对道路进行分类;用入室抢劫,行窃,袭击等对犯罪分类。
类的值可以用数值编码或文字来描述,为了在表格中节约空间,文字的值经常被写成缩写。
3.2 级别
你可以根据其它的一些要素属性(通常是类型或类别)进行分级,比如,你可以按照某一农作物的土壤适宜性对所有土壤进行分级。
3.3 计数和数量
数目和数量显示了总数。
计数代表地图要素的真实数目。
数量可以是要素的任何相关度量值,比如,在一个公司中有多少雇员。
运用计数和数量可以使你发现每个要素的真实的值,以及数量。
3.4 比率
比率是用要素中的一个量除以另一个量,得出两个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比如:用一个地区中人口的数据除以这一地区的家庭数,就得出了每个家庭的平均人口数。
运用比率统一了面积大和小、要素多和少的区域间的不同,因此地图可以更精确地显示要素分布状态。
4、连续和不连续值
类别和级别不是连续的值——它们在数据层中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并且许多要素都有相同的值。
计数、数量和比率都是连续的值——每个要素可以从最大到最小值范围内取任何唯一的值。
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知道了从最大到最小值的分布情况,可以帮助确定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组描述,这样就可以了解数据的模式。
5、什么是元数据
元数据经常被定义为“关于数据的数据”。
元数据是使数据可用的附加信息(除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外),也就是为了运用这些数据所必须了解的一些信息。
元数据描述了关于数据的一组典型特征但通常不包含数据本身。
元数据包括:
∙现有数据的详细清单
∙名称和数据项定义
∙名称和定义的关键字列表
∙数据清单索引和访问关键字列表
∙数据生成的操作步骤记录,包括数据是如何采集的。
∙数据结构和使用的数据模型文档
∙数据用于分析的步操记录
6、元数据为什么重要
空间元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但可以描述数据是什么,而且可以减少空间数据集的大小。
空间数据同样支持软件和企业标准。
基于软件数据标准的好处是程序更易于使用,并且用户可以更容易地在系统和平台间转移数据。
通过建立元数据,你可以在所有部门内统一数据的命名、定义、编目和操作标准。
这依次为彼此间理解、合作和共享资源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空间元数据是重要的,因为它使空间数据的访问和管理变得更容易。
元数据为临时和初级用户的诸如:“我如何知道我的需求是什么?”这类问题提供了指南。
元数据为这部分用户提供在感兴趣区域内哪些信息是可用的,这些信息在什么地方,趋势是什么,是什么样的格式,以及有什么样的使用权限等信息。
对于空间数据的专业人士,元数据提供了对要素以及属性项一级的元数据管理。
这样,数据更新可以更简单并且结合进日常的数据使用中。
元数据并不是终极,它是一个大大提升你应用空间数据的工具,并且帮助你在GIS中的获得更大的利益。
7、数据为什么重要
应用GIS创建地图,你需要好的数据。
比如:如果你想了解你客户的位置,你要利用客户地址数据库创建地图。
为了让地图可用,你需要确认用户地址是正确无误的。
8、数据类型和模型
8.1 三种基本数据格式
∙空间数据(Spatial data)——构成地图的基本数据
空间数据是由点、线、面构成,是GIS系统的核心。
空间数据用来表达位置和地图要素的形状信息,如建筑物、街道和城市∙表格数据(Tabular data)——为地图添加信息
表格数据是描述地图要素的数据,比如:一幅表现客户位置的地图可能同时链接到这些客户的人口统计信息
∙影像数据(Image data)——应用影像建立地图
影像数据有许多不同的来源,比如:卫星影像,航空影像,以及扫描数据——从纸质地图得到的数字格式
8.2 数据模型
此外,这些数据可以被进一步划分为两种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模型( Vector data model ):不连续的要素,比如客户的位置,以及区域数据通常用矢量数据描述
●栅格数据模型( Raster data model) :连续的数值,比如海拔高度。
连续的类,比如植被类型都通常用栅格数据模型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