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一统_与_统一_试论中国传统_华夷_观念之演变_柳岳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6064/34-1003/g0.2008.03.009

“一统”与“统一”

—试论中国传统“华夷”观念之演变

——

柳岳武

(河南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开封475001)

摘要:“华夷之辨”为中国从“天下一统”向近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搭建了桥梁。古代中国正是在“华夷

之辨”的过程中实现了诸民族间的融合,并最终形成近代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本文立意不仅在于阐释华夷

观念之演变在推动中国从“天下一统”向近代多民族国家统一过程中所曾发挥的重大历史作用,而且在于

借此为中国近代国家的形成提供一种阐释模式。

关键词:“华夷”观念;“一统”;统一;演变

中图分类号:K28文献标志码:A

“天下一统”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重要政治目标,“华夷之辨”可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华夷之辨”这一潜移默化手段,中国古代统治者们不仅在政治理念上宣扬了自己天下一统的帝王身

份,而且在实际统治中,促使了中国统一范围的扩大。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传统“华夷”观念也在不断

发生变化。但主脉络最终导致了中国从“天下一统”走向了近代多民族统一国家。本文立意在于通过分

析中国传统“华夷”观念产生的政治目标和其历史演变去阐释以上观点,并对这一观念在推动中国最终

形成多民族国家中所曾经起到的作用做出新的评价。

一中国古代“华夷之辨”的政治目标和“一统”意义

(一)古代中国“华夷”观念产生之政治目标

理清古代以来“华夷之辨”产生的政治目标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一思想何以在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方意识中长期存在,而且有助于理解其对中国古代“大一统”事业所曾起到的历史作用。一

般人认为,中国古代“华夷之辨”之思想,重点强调的是“华夷”之间的差距,因此,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将

“华、夷”相区别。①事实上无论是古代儒圣的“华夷之辨”,还是君王的“华夷之辨”并非如此。从中国历史

的长时段上看,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化外”即完成“一统”。这一目标的确立起码存在两点诱

因:其一是古代中国统治者思想中的“一统观念”,其二是中国农耕社会所渴望的稳定的周边环境。对于

前者而言,帝王天子为了拥有“天下”而竭力扩大自身的天下范围;但“天下一统”的实行并非一帆风顺,

因此统治者们除了对邻近地区使用武力征服外,对于边远地区通过强调“华夷”差别来吸引异族以服从

其“天下”统治,未尝不是一种权宜。对于后者而言,古代中国统治者则在于通过“华夷之辨”来跨越农耕

社会所无法跨越的地理、空间距离,实现“中国”周边的稳定。正如费正清所称:“夷的角色是由一个巨大

的、连续的地理事实所产生的,而它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却限制了中国人的帝国——

—即精耕的农业难以跨越北方。”②而要突破这一地理局限,“华夷之辨”所充当的角色绝对不是单纯的保守式防卫,更多情况

下,却具有一种文化上的吸引和融合功能。

(二)古代中国“华夷之辨”的“一统”意义

“华夷之辨”的终极目标是“一统”。即,使边部的、不同于汉人生活方式的部落承认或至少不反对

“一统”与“统一”151

“华夏”人的生活习俗,从而在政治理论上使帝王的“天下一统”得以实现。因此所谓的非华夏族对于“华夏”文化之承认,在古代中国统治者们看来也就等同于他们“德化”天下的成功。

因此,“华夷之辨”对于中国古代统治者加强中国同周边地区的“一统”而言,意义重大。从理论上讲,中国古代统治者们是以天子身份治理天下的。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自己的“天下一统”理想。但是自身实力的有限决定他们不可能完全通过战争方式去实现这一“一统”。因此,如果他们想将自身力量不及的边部地区纳入到“天下一统”范围之内的话,则只能通过所谓的“华夷之辨”去搭建这一“断开”的桥梁。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古代时期被华夏族所指称的“夷狄”、藩国并不一定受制于中国的当权者;但就理论上讲,只要他们“进入”了所谓的“华夷”体制,就已成为了该体系内的成员,即,成为了“天子”“德化天下”的臣民。因此,古代中国统治者们所看重的是:通过分辨“华”与“夷”的差别,让“夷”认可“华”的优越性,从而化“夷”为“夏”。

从现实意义上讲,“华夷之辨”是调整边部关系,推动中国历史上宗藩关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华夷之辨”在于表明“华夏”族生活方式的优越、思想文化的发达、礼仪的高尚。这些宣传方式无形之中对边部的少数民族或临近国家产生吸引力。中华的衣饰文化、物美人丰,对他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它吸引了其他民族同华夏族接近,并引进“华夏”先进生产方式。正是在华夷之辨的宣传作用下,“中国”不仅将周边的少数民族日益吸引到自身国家实体之内,使之成为日益扩大的“中国”成员,而且将“中国”周边的邻邦也吸引到自己周围,并与它们结成了以友善、和平为特征的宗藩关系。

二中国古代“华夷”观念之演变

(一)清代以前中国历史上“华夷”观念的演变

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的衡量标准大致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血缘衡量标准阶段,地缘衡量标准阶段,衣饰、礼仪等文化衡量标准阶段。

首先,血缘为标准的“华夷之辨”。最早的“华夷”标准是从血缘的远近亲疏界定的。古印度《摩奴法典》中对古代印度社会中“洁”与“不洁”人种的几类划分就充分地体现了这种古老的宗教禁忌,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同样也是以血缘的远近亲疏为标准的。因此,古代世界人类社会的做法大致相同:属于同一血缘、同一族类的则被认可,反之则被认为是他族或夷类。根据何芳川教授研究成果表明,“夷”之最初的字义是指“带弓的人”。③这表明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对所谓的“异族”作出划分,它明显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农耕社会对血缘观念相对淡薄的游牧社会的一种区别性认识。④

其次,地缘为标准的“华夷之辨”。随着所谓的“中国”人口的增多、统治地域范围的扩大,原来以“血缘”为标准的“华夷之辨”逐渐被以地缘为标准所替代。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黄淮流域“华夏”人口的增多,使旧有的血缘标准难以发挥作用。这是古代中国人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一种投机行为。《礼记・王制篇》就称:“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日夷。披发文身,有火食者矣;南方日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日戎,披发衣皮,有不粒什者矣;北方日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⑤而晋江统的《徙戎论》也称:“居绝域之外,山河之表,崎岖山谷阻险之地,与中国壤断土隔,不相侵涉,赋役不及,正朔不加”⑥者为夷狄。由此可见,随着中国范围的扩大,以及华夏族地理中心位置的确立,以中国为中心,以地域而非血缘为标准的“华夷之辨”开始出现。这一变化,实则暗示着统一的国家开始取代旧有的部落,成为华夏人的新政治实体。

再次,衣饰、礼仪等文化为表准的衡量阶段。为了实现“天下一统”,仅用地域来区别“华夷”是不够的。因为单纯的地域性“华夷”划分虽能巩固中国的统一地域,但它也突出了中国与周边民族的区别,不利于“天下一统”的实现,因此以“衣饰”

“礼仪”等文化为标准的“华夷之辨”应运而生。

以衣饰、礼仪为标准的“华夷之辨”比“血缘”、“地缘”为标准的“华夷之辨”更为积极,更具进取性。它积极地吸引周边的民族向“华夏”族靠近,接受“华夏”族的思想文化、生活习惯,从而推动了中国各民族间的融合。研究中国边陲史的著名专家拉铁摩尔就称:“几千年前孔子就发明了这样的公式,……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