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合集下载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区别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区别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区别1最显著的区别是产生条件的不同:水土流失必然是流水作用较强或多暴雨,土质疏松或因坡度重力致使土壤容易被冲洗侵蚀,最终引发“水〞和“土〞的流失。

荒漠化那么是风力作用较强的地方,原生植被稀少,由于加倍干旱或人类垦殖采伐致使原生荒漠扩大,原有的林地、耕地、草地退化,有向荒漠开展的趋势。

2因为成因的不同也造成了二者多发区的不同:水土流失多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域,荒漠化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域狭义的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域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转变进程。

正因为如此,但凡具有发生沙漠化进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

沙漠化土地还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发生流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域。

广义荒漠化那么是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干旱、半干旱乃至半湿润地域自然环境退化〔包括盐渍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环境因素为标志的具体的自然环境退化〕的总进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1994年通过的?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中,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旱〔arid〕、半干旱〔semi-arid〕和亚湿润干旱〔drysubhumid〕地域的土地退化。

该概念明确了3个问题:①“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开展的;②“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指年降水量与可能蒸散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之比在0.05至0.65之间的地域,但不包括极区和副极区〕,这就给出了荒漠化产生的背景条件和散布范围;③“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将荒漠化置于宽广的全世界土地退化的框架内,从而界定了其区域范围。

我国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治理

我国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治理
第41页/共42页
200-400mm
<200mm
2.干旱是本区的典型特征
第16页/共42页
根据地形和海陆位置图解释本区干旱原因:
A 深居内陆,距海洋远
B 高原、山地阻挡海洋气流进入,降水少
C 地处山岭背风地带,受下沉气流控制
第17页/共42页
2.地形:
贺兰山以东以高原为主,以西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第33页/共42页
恢复自然植被防治荒漠化
梭梭、柠条、沙拐枣、胡杨、红柳
第34页/共42页
第35页/共42页
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毛或刺,或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
荒漠植物的生态适应
第36页/共42页
荒漠化
红漠化
石漠化
盐碱化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降雨集中;丘陵地形
人口增加;过度樵采
过度垦殖
夏季降水集中,地势低处形成涝洼地;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盐分积聚地表。
;不合理排灌
第28页/共42页
四、荒漠化的危害
危害:对以下四方面的危害:1、农业生产(流动沙丘淹没农田)2、村镇、交通、水库、灌渠(流动沙丘淹没)3、生态环境(沙尘暴频发)4、植被和地表形态(引发饥荒)
第9页/共42页
5、这里多为有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表层被蚀去,石质裸露,恢复原来的面貌几乎是不可能的。 6、本区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
第10页/共42页
四﹑荒漠化的概述
土地缺少了水分和养分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一:土地荒漠化严重子问题一:土壤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过度利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污染加剧。

子问题二:自然生态系统破坏•大规模采伐森林和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乱砍滥伐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过程。

子问题三:城市扩张与农地流失•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地被占用,导致农地面积减少。

•城市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如空气和水质污染。

问题二:土地资源浪费子问题一:建设用地过多•大量土地被占用于住宅和商业用途,导致建设用地浪费。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低矮密集的建筑模式导致用地浪费。

子问题二:农地规模小且分散•农地常常被细分为小块分散的土地,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农民难以获得足够的土地资源,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子问题三:工业污染土地•工业活动排放大量污染物,严重污染土壤。

•部分厂区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土地资源的永久浪费。

解决措施措施一:加强土地保护和恢复1.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实施植被恢复计划,提高土壤保育水平。

2.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减轻土壤污染。

3.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资源的管理,控制滥砍滥伐,恢复植被。

措施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1.合理规划城市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鼓励城市向上发展,减少建设用地占用。

3.实施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提高农地规模,减少农地流转。

措施三:加强工业污染治理1.加大对工业污染土地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2.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工业废弃物的产生。

3.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

措施四:加强监管和法律法规建设1.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大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力度。

2.完善土地利用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保护农民和土地资源的合法权益。

结论土地利用问题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土地保护和恢复、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以及加强监管和法律法规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土地荒漠化和土地资源浪费问题,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 西北地区
荒漠化 人口激增 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9.6%
水资源利用不当
26.9%
过度开垦
0.7%工程施工
32.7%
过度樵采
30.1%
过度放牧
人为因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
主要分布地区 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主要危害 草场遭破坏 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
灌溉区地下水位上升
荒漠地区 强烈的蒸发作用
土壤中的盐分在土壤中积聚 土壤盐渍化 灌区放弃
土地沙漠化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石质荒漠化
西南喀斯特地区
次生盐渍化
华北平原 / 西北地区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题组二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2015·山东文综)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 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 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2~3题。
2.“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 附近的交错带( C )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解析 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 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强劲的风沙活动会掩埋铁路、吹翻列车,破 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 答案 (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 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 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解析 提取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答题的关键。读图文材料可知,错 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个:一是来自注入湖泊 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二是来自冬春季河流水位低而裸露的河滩; 三是来自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滩。 答案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 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 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是当今地球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

荒漠化指的是干旱地区土地的退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这会导致土地失去肥力,水资源的缺乏,以及生态多样性的减少。

水土流失则是指土地表面被暴露在空气中,而没有保护,经常受到风雨的浸蚀,导致土壤的流失。

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也影响到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以期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影响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地的退化,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从而导致了农作物的减产,水资源的缺乏,食物的短缺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干旱地区的问题,也会影响到其他地区的生态系统,全球气候的变化和环境的恶化都与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有关。

此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可能导致土地的贫瘠和荒芜,从而威胁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

防止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方法为了解决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问题,有许多有效的方法可以采取。

以下是防止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三种有效的方法。

1.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防止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一种最简单、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植树造林可以起到固定土壤的作用,保护土地免受风蚀和水蚀,从而使土壤更加肥沃,并为当地社区提供更多用于建筑和饮用水的木材和资源。

同时,植树造林还可以帮助恢复生态系统,增加生态多样性,以及减轻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2.水源保护和管理水源保护和管理是防止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一种重要方法。

水资源的管理可以通过建造水库、防洪堤、灌溉系统等设施来实现。

此外,水资源管理还可以采用耕地旋作、田间排水、秸秆还田等措施来减少荒地的流失和保护沃土。

另外,通过水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可以减少人类对地面水的需求,从而缓解水源短缺问题。

3.生态恢复生态恢复是一种复杂的过程,通过这种过程来修复破坏的生态系统。

例如,灌溉沙漠地区,使其变得充足、肥沃有机,使荒地恢复过去的生态系统和物种的丰富性。

解决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解决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解决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人为活动、气候变化、自然环境破坏等原因导致土地逐渐退化,沙漠面积扩大,土地无法再生产农作物或适合生物生存。

土地荒漠化不仅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还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加剧气候变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土地荒漠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林地退化治理:大规模植树造林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手段。

通过种植多种树木,可以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质地,防止水土流失,并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2.水土保持工程: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可以采取筑坝、修梯田、建沟渠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此外,还可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农作物,采取水稻轮作、人工降雨等技术手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

3.科学灌溉:合理的灌溉方法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采用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盐碱化,改善土地质量,并提高农作物的适应力和抗旱能力。

4.抑制过度放牧:过度放牧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采取合理的放牧管理措施,如合理划分放牧区域、定期转移牲畜、科学饲养等,可以减少土地的过度利用,保护植被覆盖,减缓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5.生态修复:通过开展生态修复项目,可以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生物多样性。

生态修复措施包括进行人工种植、推行富足草木、植树造林、引入天敌等,可以帮助恢复土地的生态平衡。

6.加强政策与法律法规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居民和企业参与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经济和技术支持。

政府还可以设立相应的基金,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7.加强教育与宣传:加强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科普活动、宣传媒体报道、举办公民参与活动等,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中来。

总之,解决土地荒漠化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公民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到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中来,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恢复受损的土地生态系统,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考试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措施

生态学考试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措施

生态学考试: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生态环境领域的两大难题,治理措施多样且复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1. 植被恢复: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土壤流失,提高土壤保持能力。

2. 工程措施:比如修建梯田、护坡、挡土墙等,以减少径流冲刷,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3. 农业技术改进:如合理轮作、间作,避免单一作物对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保护土壤结构。

4. 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行为导致的土壤侵蚀。

荒漠化治理措施:
1. 植树造林:在荒漠地区种植耐旱植物,构建防护林体系,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2. 节水农业:通过改进灌溉技术、改良土壤结构、发展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土地利用调整: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比如退耕还林、还草,减少人类活动对荒漠环境的破坏。

4. 生态移民:将受荒漠化影响的居民搬迁至其他地区,
减少人类活动对荒漠环境的压力。

5. 科研监测:加强对荒漠化原因和治理技术的研究,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荒漠化动态变化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措施,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措施分析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措施分析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措施分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都属于环境恶化问题,人们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因为社会发展必须要有环境或资源作为保障。

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相对应,水土保持就是对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半干旱地区及干旱地区土地逐步退化的现象。

无论是水土流失还是土地荒漠化,均是土地的危害,它们均会导致土地发生退化。

如果水土流失严重,一定会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影响,乃至物种灭绝,因此,人们一定要重视水土保持和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工作。

一、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成因1.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因素造成的。

人为原因主要是指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存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

引发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主要有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开矿、修路、采石等。

我国是个多山的國家,又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

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形起伏。

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腐蚀。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疾风气候,降水量集中,且多暴雨。

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另外,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资源的需求量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促进生产力,对土地实行不合理的开垦,忽视因地制宜地自然规律,从而造成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破坏植被和原本稳定的地形。

同时,一些不合理的建设和资源采集业也不符合水土保持的原则,虽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对土地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2.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也有很多,例如:充足的沙源、气候变化异常、不合理的开荒、过度的放牧、不合理的采挖和树木砍伐、水资源的浪费等。

土地的组成和结构给土地的荒漠化带来了充足的沙源,是不可避免的。

最近几十年气候变化异常,全球气候不断变暖,高温使土地上的水分加速蒸发,土壤含水量减少,加速土地的沙漠化。

人为原因更是不容忽视的,为增加粮食的产量,人们将不适合的耕种的土地开垦出来作为农田使用,造成水分的不合理使用,原本贫瘠的土壤变得更加贫瘠,粮食产量也并未提高多少。

西北荒漠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西北荒漠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稀少。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等。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灾害(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至于东北沼泽湿地,现在一般是以保护为主,开荒的可能性是很少的了。

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要注意保护耕地肥力,防止土地板结;另外已耐水性作物为主,防止出现地区性缺水,尽量少再去扩大耕地面积;加大农业生物技术投入,保证粮食的产量。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区别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区别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区别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是两个不同的但相关的环境问题。

它们都会对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问题的区别。

荒漠化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土地过度开发、过度放牧、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结果导致土地转化为沙漠或半沙漠的现象。

荒漠化通常是长时间的过度开发和大量人口聚集以及过度放牧导致的。

荒漠化的原因复杂,但最常见的是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自然因素等。

荒漠化的影响可以是严重的,由于植被丧失、土壤贫瘠、干旱气候和强风暴,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环境将受到巨大的破坏。

荒漠化还有可能导致贫困、饥饿和冲突等问题。

荒漠化还可能导致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升高。

荒漠化有三个主要的传播方式:风、水和人类。

风和水可能会带走土壤和沙子,而人类的活动比如过度放牧、过度耕种和城市化等会加速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从而加剧荒漠化的程度。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一种土地退化的过程,其特点是表层土壤被水或风侵蚀并流失。

水土流失通常是由于大量雨水、洪水、山洪和水库溃坝等灾害过程引起的。

水土流失也可以是由于极端气候、气候性质的改变、土地利用的不当以及人为开发造成的。

水土流失会导致许多问题,如植物生长减缓、土壤肥力降低、水资源减小和水质恶化等问题。

水土流失会使土壤质量降低、减少土壤的保水能力,增加水源污染的风险,从而增加风灾和洪灾的威胁。

此外,由于有机物质、有机碳、氮和其他元素流失,土壤肥力极低,无法维持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总结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都有其不同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然而,它们仅仅是环境中几个棘手的问题。

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治理,它们可能会给地球上其他地方带来更加灾难性的影响。

因此,为了预防和治理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我们需要制定科学的政策与策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荒漠化水土流失盐碱化石漠化红漠化原因危害和治理

荒漠化水土流失盐碱化石漠化红漠化原因危害和治理

自然原因:土质,降水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低 人为原因:人口压力大,植被破坏,过渡开垦、放牧、采樵、开矿、轮荒等;导致地表植被的破 坏
自然:1 黄土疏松 2 暴雨 陡坡开垦,基岩裸露,石质山区面 红壤土质黏重,不易因雨水冲刷而
集中 3 千沟万壑,地势起 积广
破坏;土层薄
伏大 4 植被覆盖率低
生态破坏荒漠化,水土流失,盐碱化,石漠化,红漠化
荒漠化沙漠化
土地次生盐渍化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石质荒漠化水土流失
红漠化水土流失
实质 表现
发生区域 成因
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 土地沙漠化:指单纯风力作 用下的沙质荒漠化原有土地 逐渐演化成类似荒漠景观的 过程;
土地沙漠化:我国干旱和半 干旱气候区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少雨 地面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 失衡 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 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 用不当
危害 治理措施
1.土地破坏,生态破坏,破坏 土地生产力,影响国民经济 的正常运行; 2.通过沙尘暴的形式影响其 他地区; 3.危害交通等设施安全; 4.河流下游容易出现断流; 退耕还林,还牧,还草;解决 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 禁砍伐;合理放牧,合理利用 水资源
1、土地退化,土壤板结与肥 力干旱、 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 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导致盐 分在地表累积; 土地次生盐渍化我国华北 东北较多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蒸发 旺盛 人为原因:大水漫灌,只灌 不排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 位上升盐分向上扩散,造成 土地盐分集聚所形成的现 象;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
石质荒漠化:在我国的石质山地 红漠化: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 形成类似于荒漠的景观,如我国 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 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 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显; 石质荒漠化:我国西南喀斯特地 红漠化:我国南方丘陵地区 貌区云贵高原

【精品推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区别

【精品推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区别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区别
小编希望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区别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我国的灾害分为很多种,例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泥石流等等,那么大家是否了解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区别呢?想了解的朋友们请跟随小编一起来学习下相关的内容吧。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三种类型。

土地沙化是指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破坏、沙土裸露的过程。

防沙治沙法所称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人类不合理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

大家了解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区别是什么吗?但从概念上理解,不应该说它们的意义相反,感觉它们不是一个范畴的概念。

水土流失是水太多了,把土带走了,其深层次的意思是土地在减少;土地沙化是水太少了,土地沙化了,其深层意思是水在减少。

水土流失是发生在降水量多的地方,这些地方由于表面植被覆盖率不高,暴雨冲刷泥土,导致水土流失,比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除了上述原因,还有其本身土壤是垂直节理发育,容易被暴雨冲刷,又由于人为原因破坏植被,采矿等.水土流失不是说就发生在河边,只是发。

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

(2)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过度开垦
为解决粮食问题在陡坡开荒,使地表变 得疏松,增加了水土流失的物源

破坏草场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
植 过度放牧 侵蚀
被 毁坏树木 和樵采 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

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
合 理
露天开矿
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 1.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 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 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不 当,对土地资源、水资 源的过度使用。
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退耕还林、还草,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实行生态移民 (6)封沙禁牧、禁樵禁采,恢复自然植被 (7)实行栏养,建立人工草场
感知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 观察组 图,注 意图中 哪些内 容反映 了黄土 高原水 土流失 严重。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 严重的地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水土流失一方面与地形、气候、土壤、地质构造 等自然因素有关,另一方面还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建 设活动有关。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水土流失加剧主要是人口增长,生存压力加大,导致 出现不合理人类活动,改变了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状 况,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如下表所示:
(1)自然原因
因素 表 现
产生的影响

中国的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中国的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中国的荒漠化与水土流失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然而,近年来,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

这不仅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中国荒漠化与水土流失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一、荒漠化问题的成因荒漠化是指原本有植被覆盖的土地逐渐退化成沙漠的过程。

中国的荒漠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成因。

首先,气候变化是造成中国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水不均衡、干旱频发,这使得原本具备植被生长条件的地区逐渐丧失了水源,植被无法正常生长,从而形成了荒漠。

其次,过度开垦和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也是引发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的需要,大量土地被开垦用于农业耕种。

然而,农民的一些传统种植方式,如滥砍滥伐、不合理的耕作措施,导致土地的养分流失和水土流失加剧,最终形成荒漠。

此外,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也是导致中国荒漠化问题的原因之一。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域,水资源本身就比较匮乏,然而,由于人们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许多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水源供应不足,植被难以生存,从而形成了荒漠。

二、水土流失问题的影响水土流失是指水和土壤由于各种原因而流失的现象。

中国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土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流失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地质量的下降。

随着土壤的流失,土地的肥力大幅降低,无法再种植庄稼,甚至无法承载建筑物,这对农业和建设业都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其次,水土流失引发了河流和湖泊的淤积。

大量的泥沙被冲入水体,使得水深变浅,甚至河床移位,导致水流减缓,影响水文循环,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此外,水土流失还导致了水质的恶化。

随着泥沙的流失进入水体,水质逐渐变差,影响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也给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三、应对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措施针对中国面临的荒漠化与水土流失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区别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区别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区别1 最显著的区别是产生条件的差异:水土流失必然是流水作用较强或者多暴雨,土质疏松或因坡度重力导致土壤容易被冲刷侵蚀,最终引起“水”和“土”的流失。

荒漠化则是风力作用较强的地方,原生植被稀少,由于更加干旱或者人类垦殖采伐导致原生荒漠扩大,原有的林地、耕地、草地退化,有向荒漠发展的趋势。

2 因为成因的差异也造成了两者多发区的差异:水土流失多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荒漠化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狭义的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正因为如此,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

沙漠化土地还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发生流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区。

广义荒漠化则是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自然环境退化(包括盐渍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环境因素为标志的具体的自然环境退化)的总过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1994年通过的《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中,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arid)、半干旱(semi-arid )和亚湿润干旱(dry subhumid)地区的土地退化。

该定义明确了3个问题:①“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②“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指年降水量与可能蒸散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之比在0.05至0.65之间的地区,但不包括极区和副极区),这就给出了荒漠化产生的背景条件和分布范围;③“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将荒漠化置于宽广的全球土地退化的框架内,从而界定了其区域范围。

大规模水土流失是土地荒漠化的前兆

      大规模水土流失是土地荒漠化的前兆

大规模水土流失是土地荒漠化的前兆一、水土流失的概念及危害水土流失是指水资源和土壤被自然和人为因素所破坏、流失的现象。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作用,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影响了全球的农业和生态系统。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土壤质量。

水土流失会带走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肥料等,导致土壤退化和贫瘠。

2.加重水资源危机。

水土流失使得土地的持水能力降低,地表水循环和地下水补给能力减弱,进而影响到水资源的供应和质量。

3.增加自然灾害的风险。

水土流失不仅削弱了土地稳定性,还极大地削弱了防止洪涝、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4.影响生态平衡。

水土流失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水土资源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恶化。

二、大规模水土流失的成因大规模水土流失是水土流失的一种严重表现,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1.人类活动。

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土地,例如大规模开垦、过度放牧、大面积砍伐森林等,破坏了土地的生态平衡,导致水土流失。

2.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也是大规模水土流失的一种因素,例如降水不足、干旱、风沙等极端气候条件下,水土流失会显著加剧。

3.地形因素。

山区、丘陵、沟壑等地形因素对于水土流失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如流水、冲沟等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

三、大规模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的关系大规模水土流失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前兆。

一方面,水土流失直接导致了土地的退化,大量的沙土流失使得土壤质量下降,渐渐变成很难恢复的沙漠化土地;一方面,草原破坏、土地沙化等问题会加剧水土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土地质量的下降,自然生态过程的破坏以及生态系统的恶化。

同时,土地荒漠化还会加重气候变化的问题,如干旱气候的进一步扩大及沙尘暴的增加,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四、应对大规模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应对大规模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需要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政策法规应紧紧围绕土地保护和恢复目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土地可持续发展。

浅论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

浅论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

浅论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土地沙漠化是指地球上原本肥沃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无法发展甚至形成沙漠的过程。

在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日益加剧的今天,土地沙漠化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之一。

据统计,全球土地沙漠化的面积已经达到了40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的30%以上,而中国也成为了土地沙漠化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本文将围绕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进行分析。

一、土地沙漠化的危害(一)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后,土壤表面裸露,长时间暴露于风雨中,水土流失严重。

而水土流失除了使地表土壤贫瘠外,还会导致河流水质严重污染,对水域生物产生巨大影响,加剧了岸线崩塌和泥沙淤积等问题。

(二)生物多样性骤减在沙漠化的过程中,大量树木和植被被砍伐,水源被破坏,生物栖息环境破坏严重,很多生物物种的栖息地遭到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骤减。

(三)农业生产受阻土地沙漠化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源缺乏,造成农业生产困难重重。

而很多干旱荒漠地区的居民大量耕种荒地,加剧了干旱化、沙漠化的情况。

(四)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沙漠化导致地表温度升高、湿度降低,不仅会影响降雨量,导致气候变化,也会大量产生沙尘暴,进一步破坏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

二、土地沙漠化治理方法(一)植树造林在土地沙漠化治理中,植树造林是最常见的方法。

通过大力种植树木、草种,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水质污染,调节气温等,恢复并保护土壤。

在中国各地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计划,比如在长江岸线上,通过3S技术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水利设施和水利管理信息进行遥感监测,以保护长江及流域湿地资源。

(二)加强水利建设通过水利设施的修建,流域的管理和维护,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控制土地沙漠化的发展,并对既有的沙漠化地区进行恢复和重建。

(三)开展掩沙治沙掩沙治沙是一种治理沙漠化的常见方法,通过在沙漠区域中铺设大量覆盖材料,以将沙漠区域完全封住,防止沙土飞散,减缓沙漠化的发展速度。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1.亲水绿化:通过种植适应性强、水需求低的树木、草本植物和地被植物,恢复和改善植被覆盖。

亲水绿化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防止侵蚀和固定沙丘,从而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土地复垦。

2.水土保持措施:在农田、山地和人工建筑环境中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包括建设梯田、坎留地、陡坡细槽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坡面径流速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湿度和养分,提高土壤质量。

3.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节约水资源是治理土地荒漠化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改善灌溉技术,优化农田排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水库蓄水和修建雨水收集设施来增加灌溉水源,确保植被的正常生长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4.合理农业管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变以过度的自然资源利用和体制不完善为特点的传统农业模式。

通过合理轮作制度、高效施肥、农田均衡施水等方式,减少农化物质的使用,提高农田生产力,并减少对土地的压力。

5.生态修复和重建:在已经荒漠化的地区,可以实施生态修复和重建工程。

这包括土地复垦、荒漠改造、人工深松等,以增加土地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可以恢复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地的生态恢复和稳定。

6.政策支持和社区参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需要政府、社区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

政府应推出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土地荒漠化治理的项目开展。

同时,加强社区居民和当地农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土地荒漠化治理的认识和意识。

综上所述,治理土地荒漠化需要综合多种措施。

亲水绿化、水土保持、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农业管理、生态修复和重建以及政策支持和社区参与等措施可以协同推进,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减缓土地荒漠化的进程,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推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西北地区土壤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西北地区土壤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西北地区土壤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原因
及对策
我国西北地区土壤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这个
地区地势高低起伏,地形复杂,地势阶梯状,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其次,这个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相对匮乏,导致水土不易保持。

再次,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降水不规律,干旱频发,无法形成有效的土
壤覆盖层,进一步加剧了土壤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的趋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应加强防风
固沙措施,比如植树造林、搭建遮风网。

这些措施可以降低风蚀,减
少沙尘暴的发生,防止土壤沙漠化。

其次,应建设水利设施,提高水
资源利用率。

例如,修建水渠、堤防、水库等,以供农田灌溉和农作
物生长使用。

此外,还需要加强土地治理和保护,建立科学的耕作制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土地。

综上所述,要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土壤沙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需
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
才能保护好这片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 游 忠
中国地理学会科普教育网课件集
课堂热身
单项选择题
4.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中不利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是
A.扩大林、草种植面垦工作
D.盲目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 游

上游山区植被破坏严重,
为大规模 。
加剧,入湖泥沙多;人
水土流失
围湖造田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 游

中国地理学会科普教育网课件集
冲A要点
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 实行“保塬、护坡、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 果。具体措施如图所示: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 游

中国地理学会科普教育网课件集
课堂热身
单项选择题 (2010·江苏小高考·T29)图13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 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题。 1.当前,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 )
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
C.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②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 游

中国地理学会科普教育网课件集
【高频考点】
考点 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说明其危 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③以综合治理为手段 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 原则 经济、社会与 生态 相结合
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改善 生态环境 目的 配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最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地理学会科普教育网课件集
第25课时
区域环境与发展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 游

中国地理学会科普教育网课件集
最新考试说明
●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说明其危害和综合 治理保护措施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 游

中国地理学会科普教育网课件集
【高频考点】
考点 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说明其危 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中国地理学会科普教育网课件集
【高频考点】
考点 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说明其危 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2)人为原因 耕作制度: 轮荒 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的耕作制度
生产建设:存在不合理的 土地利用 ;
②破坏植被: 垦荒 (为主),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 ③人口压力:人口增长和植被破坏引起恶性循环。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
位面积产量下降。
(2)河流:泥沙含量 剧增,河床抬升。
(3)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 自然灾害 的发生。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 游

中国地理学会科普教育网课件集
【高频考点】
考点 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说明其危 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②农业技术措施
因地制宜开展合理的农耕作业 加大科技投入
③生物措施:提高 植被覆盖率 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 游

中国地理学会科普教育网课件集
经典真题
高频考点
(2011·江苏小高考·T44(1) )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 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上世纪50年代后,P湖泊面积曾迅速缩小。其主要原因是: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 游

中国地理学会科普教育网课件集
【高频考点】
考点 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说明其危 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4.水土流失的治理
(1)治理策略
①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 农林牧综合发展 压缩 耕作用地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开展矿区 复垦 工作
1.黄土高原概况
(1)位置:我国内陆腹地,地处 黄河
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
秦岭 以北的
(2)范围: 太行山 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 广大地区。
(3)地貌特征:厚层黄土覆盖、沟谷发育、地表破碎。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 游

中国地理学会科普教育网课件集
【高频考点】
考点 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说明其危 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 游 忠
中国地理学会科普教育网课件集
【高频考点】
考点 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说明其危 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2)具体措施 工程 ① 措施
固沟工程:修建淤地坝 、小水库和营造防护林 护坡工程: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 水平梯田 相结合
保塬工程: 平整 土地,营造护林网
3.主要原因 (1)自然原因 ①位置的过渡性: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 生态环境 比较脆弱。 ②黄土质地特殊:钙质胶结的 粉砂质 土状沉积物组成,
干燥时坚实,遇水易分散,极易受流水侵蚀。 ③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在 夏季 ,且多 暴雨 。 ④自然灾害: 地质 灾害频繁。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 游 忠
D.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 游

中国地理学会科普教育网课件集
课堂热身
单项选择题 图8为“某地区地形图”,图9为“图8中B地的地貌景观图”。读图, 回答2~3题。
2.图中B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人口稠密 D.水体污染 3.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 A.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植被破坏 B.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C.降水集中,多暴雨 D.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