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1)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练习:8寡人之于国也+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练习:8寡人之于国也+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DISANDANYUAN8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B.王好战,请以战喻.喻:做比喻。

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得罪。

项,“罪”,归咎、归罪。

2.下列对文中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由战国时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与之相似的君主的自称还有“孤”和“不谷”“不禄”。

C.“河内”“河东”的“河”都是指黄河,今天“河南”“河北”也大致是以黄河为分界线确定的政区。

D.“庠序”都是古代的学校名称。

商代的叫“序”,周代的叫“庠”。

在本文中指的是学校教育。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及答案

【练】人教必修3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资料基础巩固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的注音全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cù gǔ)洿.池(wū)A.曳.兵(yè)数罟..B.鸡豚.(tún) 狗彘.(zhì) 庠.序(yǎng)C.孝悌.(tì) 饿莩.(piáo) 供.养(gōng)D.衣.帛(yī) 王.天下(wàng) 赈.济(zhèn)2.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谨庠序之教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王无罪.岁罪:归咎,归罪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兵器、武器C.数.罟不入洿池数:多次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4.以下加点词说明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河内凶.凶:谷物收成不行,荒年寡人之民不加.多加:增加B.弃甲曳兵而走.走:逃跑或.百步而后止或:或许C.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是:判定动词数.罟不入洿池数:密D.申.之以孝悌申:反复陈述但是..不王者但是:如此却5.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河东凶亦然.②填然.鼓之,兵刃相接B.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C.①邻国之.民不加少②数口之.家能够无饥矣D.①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②寡人之于.国也6.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7.以下加点词活用情形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填然鼓.之B.树.之以桑C.五十者能够衣.帛矣D.谨.庠序之教8.以下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 )A.河内凶,那么移其民于河东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C.申之以孝悌之义D.但是不王者,未之有也9.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020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0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他是第一个能够正视权贵的智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卓识;他力劝国君“与民同乐”“仁民爱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不忍看百姓“妻离子散”;他希望明君能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知“地利人和”的至理;他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警示国君们要牢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

赏古诗孟子〔宋〕王安石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赏析】诗人在推行“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过程中,遭到了北宋统治集团内部元老重臣的反对,被人说成“背儒崇法”,被人视为“迂阔”,其情形与当年孟子相似。

这首诗写出了古人和自己的理想抱负彼此相同,且遭遇相似,有共同的孤独感。

最后一句“故有斯人慰寂寥”,古人(孟子)视我为朋友,安慰我、温暖我、感动我,使我寂寞的心灵充满活力,故才能始终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的气魄,不屈不挠,奋斗不懈,唱出了心中最深沉的音符。

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是告诫梁惠王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惜民力,与民休息,让物类繁殖,从而达到丰衣足食的目的。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孟子就已经认识到滥捕滥伐的危害,告诫人们要注意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并且看到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我们要学习孟子这种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身体力行。

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只有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

[运用角度] “自然规律”“和谐与发展”“环保”等。

孟子,我们的文化宝藏鹿义霞带着一颗朝拜的心,我又一次走近经典,聆听孟子。

书香扑面的时候,心被虔诚塞得满满。

在字里行间中寻访,在故事寓言里感叹,在会意共鸣中缅怀,在体味博大时礼赞——折服我的,是他的思想、他的学识、他的襟怀、他的文采。

这是一个秉持忧患、心怀天下的孟子——生于乱世,勇于济世;游于列国,长途跋涉;晓之以理,苦口婆心;他奔走在游说的路上,执着而坚定,焦灼而真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训练: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训练: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训练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鱼鳖.(biē)数.罟(shǔ)庠.序(yǎng)王好.战(hào)B.曳.兵(yè)颁白(bān)鸡豚.(tún) 涂.有饿莩(tú)C.洿.池(wū)狗彘.(zhì)衣.帛(yī)养生丧.死无憾(sàng)D.饿莩.(fú)孝悌.(tì)胜.食(shèng)然而不王.者(wàng)2.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鳖不可胜.食也胜:尽B.数.罟不入洿池数:密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检查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4.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①请以.战喻②以.五十步笑百步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④申之以.孝悌之义⑤斧斤以.时入山林⑥皆以.美于徐公A、①②B、③④C、⑤⑥D、③⑤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树.之以桑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谨.庠序之教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下列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申之以孝悌之义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7.对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自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数罟不入洿池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E.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3.下列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用的两项是A.王好战,请.以战喻 B.曹刿请.见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可以一战,战则请.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夫颛臾,者先王以为..东蒙王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5.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作连词的一项是 ,用作介词而又处于相同句式当中的两项是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王好战,请以.战喻 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F.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G.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6.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秩序;敬爱兄长 D.谷.不可胜食泛指粮食7. 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①寡人之于国也②则移其民于河东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A.②④相同B. ②③⑤相同C. ①⑤相同D. 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8.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①是亦走也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王道之始也④树之以桑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未之有也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①②③⑥B.②④⑥C.②④⑤⑦D.③⑥⑦9.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B.树.之以桑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谨.庠序之教10、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二、一词多义1.数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3.发百发百中成语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4.兵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穷兵黩武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草木皆兵5.胜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三、词类活用1然而不王者2树之以桑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4填然鼓之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6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四,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1斧斤以时进山林2申之以孝悌之义3未之有也4非我也,岁也5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劝学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2、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A.假如B.假装C.借助,利用D.假的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A.在那里B.什么C.助词D.代词“之”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A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3、“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③吾尝终日而思矣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⑥蟹六跪而二螯4、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子亦有不利焉C.朝济而夕没版焉D.将焉取之5、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①青,取之于蓝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冰,水为之⑥君将哀而生之乎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A.②③⑤B.①⑤⑥C.③⑦⑧D.④⑤⑧6、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何陋之有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取之于.蓝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寒于.水④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 斗折蛇.行B.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二、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意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4蚓无爪牙之利三、一词多义,1.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以为妙绝佛印绝类弥勒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2.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3.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4.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先达德隆望尊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5.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博闻强志初闻涕泪满衣裳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以勇气闻于诸侯扫后更闻香过秦论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音、义都正确的一组是A.蒙故业méng承接膏腴之地gāo yú肥沃B.履至尊lǚ实行振长策cè马鞭子C.瓮牖绳枢yǒu窗户鞭笞天下chí打D.制其弊bì疲惫逡巡jùn xún徘徊2、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两项是A.赢粮而景从;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C.振长策而御宇内; D.余威震于殊俗;E.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3、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B.北收要害之郡;C.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D.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4、对下列加线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因遗策:沿袭B、揭杆为旗:打开;C、却匈奴七百余里:击退D、不爱珍器重宝:吝惜;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线词与例句中的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外连衡而斗诸侯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二、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的意义;1、因: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②蒙故业,因遗策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2、延:①秦人开关延敌②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3、爱: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②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4、致:①以致天下之士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5、及:①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②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三、词类活用指出活用字的类型和意义1崤函之固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4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5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6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7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8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9陈涉瓮牖绳枢之子,10且夫天下非小弱也11履至尊而制六合12外连横而斗诸侯13伏尸百万,流血漂橹14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15吞二周而亡诸侯16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17序八州而朝同列四、指出下列句子类型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4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7陈利兵而谁何;8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五、一词多义1 制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2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吞二周而亡诸侯河曲智叟亡以应3利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4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5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蒙故业,因遗策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6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师说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圣人无常师.C.吾从.而师之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乃大惊,问所从.来余嘉其能行古道.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B.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不拘于时,学于.余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下列加线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chuán,流传B.作师说以贻之贻:dài,赠送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dòu,句中的停顿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rú,阿谀,奉承4.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不耻相师师:老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懂得5.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C.吾从而师之 D.师不必贤于弟子6.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③圣人之所以..为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 ③与④的“所以”不同B.①与②的“惑”相同, 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7.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⑵或师焉,或不焉三、找出句中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意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小学而大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吾从而师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今之众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年十七,好古文四、写出句中词类活用词的用法和意义吾师道也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吾从而师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小学而大遗五、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不拘于时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而耻学于师..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六、一词多义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余嘉其能行古道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之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学者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句读之不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君将哀而生之乎蚓无爪牙之利吾欲之南海寡人之于国也答案一、选择题1、B2、D E3、A D4、B5、B、EG6、C7、D8、C9、D10、D二、一词多义1.数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屡次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密、细密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3.发百发百中成语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4.兵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穷兵黩武成语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草木皆兵成语士兵5.胜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三、词类活用2然而不王者名词作动词----称王3树之以桑名词作动词-----种植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作动词-----穿5填然鼓之名词作动词-----击鼓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词作动词-----归罪 7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少、变多; 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四、特殊句式状语后置斧斤以时进山林申之以孝悌之义宾语前置未之有也判断句非我也,岁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劝学答案一、选择题1.C2.1C 2A 3B3.①c ②b ③f ④d ⑤f ⑥a4.B5B6A7 C 点拨:于:从/比;而:表并列/表转折;8、C 点拨:C.水,名词作动词,游泳;其余三项是名词作状语;二、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意义;1“博学”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广博地学习;今天一般指“学问广博精深”;2“寄托”在本句中是“藏身”意;今通常指“托付”或者“把理想、感情、希望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用心”在本句中是“因为用心”的意思,“用”,以,因为的意思;今天是集中注意力或怀着某种念头的意思;3“以为”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把……当作”;今义通常是“认为”的意思;4爪牙在句子中的意思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为坏人效力的党羽,帮凶,是贬义词;三、一词多义,1.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以为妙绝极点佛印绝类弥勒非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断绝2.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健、强壮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略多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qiǎng,勉强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强盛3.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借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利用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3.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远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先达德隆望尊声望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十五日5.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博闻强志见闻、见识初闻涕泪满衣裳听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使上级听见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声望、声名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名、出名扫后更闻香用鼻子嗅过秦论答案一、选择题1、A2、C D3、A4、B揭:举起5、D例句中“斗”是动词的使动用法,D中“归”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中“善”为形容词用作动词,B中“箕畚”是名词作状语,C中“先”、“后”是形容词意动用法;二、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的意义;1、因1趁着2沿袭3就着2、延1引进、迎接2延续3、爱1吝啬2爱护4、致1招纳2获得5、及1等到2赶得上追得上三、词类活用指出活用字的类型和意义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名词崤函之固坚固地势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形势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对内、对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东、向北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向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向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词类活用之名词作动词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瓮做、用绳系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得弱小名词作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使动用法外连横而斗诸侯使--------争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使---------漂浮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使--------削弱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愚昧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四、指出下列句子类型1判断句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2被动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一夫作难而七庙隳3宾语前置句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利兵而谁何;4介宾结构后置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五、一词多义1 制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控制、制服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制度、规模2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跑的士兵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3利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锋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形势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好处4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坚固地势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既、已5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蒙故业,因遗策遗留的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遗失之物6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计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越过师说答案一、选择题:1.B2.B3.C4.B5.B6、C.7、A.同为判断句;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⑵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不三、学习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专门的一个求学阶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的指示代词,相当于“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吾从而..师之古: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今:连词,表结果、目的等;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今:常用义为“没有”;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常指许多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年十七,好古文..古:先秦两汉散文今:五四以前文言文统称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吾师道也学习、或师焉,或不焉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2、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动词以……为羞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名词以……为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3、形容词作名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放在动词“解”后面作宾语,意为疑惑的问题;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和“愚”处于主语的位置上,意为圣人、愚人;小.学而大.遗小的问题,大的问题五、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2、不拘于时被动句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4、而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句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反问,意为“难道……吗”六、一词多义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余嘉其能行古道他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猜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表感叹之郯子之徒这些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些古之学者的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取消句子独立性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无实义君将哀而生之乎作代词,指代自己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标志吾欲之南海作动词,“到”、“往”。

【全效学习】2021年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1)

【全效学习】2021年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1)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躬行仁义方可“王天下”一、语言积存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曳.兵/拖拽.数.罟/蹴.踏洿.池/纨绔.B.鱼鳖./弊.端效.仿/发酵.空旷./粗犷.C.河豚./馄饨.狗彘./雉.鸡庠.序/搔痒.D.孝悌./兄弟.饿莩./俘.虏皎.洁/打搅.2.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B.五十者能够衣.帛矣衣:穿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D.斯.天下之民至焉斯:这3.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不饥不寒A.百姓..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养生..食肉矣C.七十者能够..不王者,未之有也D.但是..4.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判定,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或百步而.后止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④河东凶亦然.A.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也相同。

B.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不同。

C.两个“而”不同,两个“然”相同。

D.两个“而”不同,两个“然”也不相同。

5.以下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为哪一项(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五十者能够衣帛矣C.百姓不饥不寒,但是不王者,未之有也D.不夺农时,谷不可胜食也6.以下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 )A.申之以孝悌之义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二、一法一练——翻译句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然而”是两个词,且根据句意,要补出动词“做到”;“未之有”是否定句,代词宾语“之”前置。

该句可翻译为:(做到)这样却还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从未有过。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是条件关系复句,后一分句的关联词是“斯”(那么),故前一分句应补出关联词“只要”。

该句可翻译为:只要大王不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8 寡人之于国也一、读准字音(1)曳.兵(yè) (2)数罟..(cù gǔ) (3)洿.池(wū) (4)鱼鳖.(biē) (5)鸡豚.(tún) (6)狗彘.(zhì) (7)庠.序(xiáng) (8)孝悌.(tì) (9)饿 (piǎo)(10)粟.米(sù) 二、辨识通假(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斑白)(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三、一词多义(1)数⎩⎪⎨⎪⎧①数.罟不入洿池(cù,形容词,密)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shù,数词,几、若干)③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动词,计算)(2)兵⎩⎪⎨⎪⎧①非我也,兵.也(名词,兵器)②穷兵.黩武(《三国志》)(名词,战争)③草木皆兵.(成语)(名词,士兵) (3)胜⎩⎪⎨⎪⎧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副词,尽)②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动词,承受)③日出江花红胜.火(《忆江南》)(动词,超过)④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形容词,优美的)(4)于⎩⎪⎨⎪⎧①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于)②则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在)(5)以⎩⎪⎨⎪⎧①请以.战喻(介词,用)②以.五十步笑百步(介词,凭)③斧斤以.时入山林(介词,按,按照)④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 四、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 名词用作动词,击鼓)(2)树.之以桑 (名词用作动词,种植)(3)七十者衣.帛食肉 (名词用作动词,穿)(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名词用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名词用作动词,吃)(6)王无罪.岁 (名词用作动词,归咎、归罪)(7)请以战.喻 (动词用作名词,战争)(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动词用作名词,活着的人;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办丧事;动词用作名词,死去的人)(9)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迁移)(10)谨.庠序之教 (形容词用作动词,认真从事)五、古今异义(1)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后同步练习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后同步练习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含答案)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躬行仁义方可“王天下”一、语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曳.兵/拖拽.数.罟/蹴.踏洿.池/纨绔.B.鱼鳖./弊.端效.仿/发酵.空旷./粗犷.C.河豚./馄饨.狗彘./雉.鸡庠.序/搔痒.D.孝悌./兄弟.饿莩./俘.虏皎.洁/打搅.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穿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D.斯.天下之民至焉斯:这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黎民..不饥不寒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C.七十者可以..食肉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或百步而.后止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④河东凶亦然.A.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也相同。

B.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不同。

C.两个“而”不同,两个“然”相同。

D.两个“而”不同,两个“然”也不相同。

5.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二、一法一练——翻译句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练习:8寡人之于国也+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练习:8寡人之于国也+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DISANDANYUAN8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篇稳固提高随堂操练一、课内精读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第 1~4 题。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 ,悉心焉耳矣。

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 ,无如寡人之专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 ?”孟子对曰 : “王好战 ,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尔后止,或五十步尔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 :“不可以 ,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曰 :“王如知此 ,则绝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 ,谷不可以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以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以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以胜食 ,材木不可以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能够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能够食肉矣;百亩之田 ,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能够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但是不王者 ,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 ,则曰 :‘非我也 ,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 ,兵也’ ?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1.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B.王好战 ,请以战喻喻 :做比喻。

.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 :频频陈说。

.D.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罪 :冒犯。

.分析 D 项 ,“罪”,归咎、归咎。

答案 D2.以下对文中有关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孟子》由战国期间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寡人 ,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与之相像的君主的自称还有“孤”和“不谷”“不禄”。

C. “河内”“河东”的“河”都是指黄河 ,今日“河南”“河北”也大概是以黄河为分界限确立的政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及答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他是第一个能够正视权贵的智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卓识;他力劝国君“与民同乐”“仁民爱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不忍看百姓“妻离子散”;他希望明君能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知“地利人和”的至理;他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警示国君们要牢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

美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禹颜。

字体赏美文孟子的强势做人——坚守本心在孟子看来,低调做人,返璞归真,大智若愚,才是真正的强势人格。

社会从来都以它的强势引领着人们,只有用超常的性情和意志去抗拒世俗社会的复杂和丑陋的诱惑,坚守善良的本性,才能保持人的善性。

而这,就需要“仁”和“智”,二者之结合,才能达其极境即“圣”。

孟子曰:“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孟子·公孙丑上》)这种智慧,就是做人的智慧。

所以,强势人格绝不是盛气凌人,相反,强势人格需要的是低调做人。

有一些人,做一些事情偶有所得,他的存在让你感到压力,他的行为让你感到自卑,他的言论让你感到渺小,他的财富让你感到愤怒;一句话,他的自我使别人无处藏身。

这不是强势人格,这是以强凌弱。

强势人格在坚持自强不息之时,同时也要坚守善良的本性。

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隐”。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大隐”不同于“中隐”“小隐”,就在于“大隐”不依赖环境,“大隐”更多的依靠自我的坚守。

人在社会上生活,与动物一样,也有一个生存竞争的问题,因此,人也不可能一味地天真下去。

这就决定了本心退化之无奈。

但我以为我们应该感到幸运的是:人类社会毕竟不同于动物世界。

人类之间有竞争,却也有协调。

这个协调,有法律的力量,更有道德的感化;这种道德感,就是强势人格打造的“仁者爱人”,这就决定了人的本心不致消亡。

有句时髦的话: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抵抗。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对应学生用书第109页][限时45分钟]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B.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C.兵.刃既接兵:士兵D.弃甲曳兵而走.走:逃跑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

C.兵:兵器、武器。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数罟不入洿池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解析A.无,通“毋”;B.颁,通“斑”;D.涂,通“途”。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②然而不王者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⑦斯天下之民至焉⑧移其粟于河内A.⑤⑦⑧B.①③⑤C.③⑥⑧ D.②④⑤解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①鼓:名词作动词,敲鼓;②王:名词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③树:名词作动词,种植;④衣:名词作动词,穿;⑥生、死: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了的人。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申之以孝悌之义B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句式。

D 项为判断句,其他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D5.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 .夫颛臾,昔者以为..东蒙主 D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解析 A 项养生:古义指“生存,生活”,今义指“保养生命,保养身体”;B 项感慨:古今义都作“有所感触而慨叹”讲;C 项以为:古义指“任命做,让(他)做”,今义指“认为”;D 项无罪:古义“指不归咎”,今义指“没有罪过”。

答案 B二、探究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9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021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课时练pdf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1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课时练pdf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沧海一粟(sù)洿池(wū)鸡豚(tún)孝悌(dì)B.庠序之教(xiánɡ)数罟(ɡǔ)饿莩(piǎo)衣帛(bó)C.养生丧死(sànɡ)狗彘(zhì)粳米(jīng)供养(gōng)D.弃甲曳兵(yè)畜牧(chù)遗憾(hàn)宅院(zhái)【答案】B【解析】A项,“悌”应读tì。

C项,“丧”应读sāng。

D项,“畜”应读x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颁发斑白班师全般人马B.申述伸张深谙身受其害C.孝悌不肖啸傲哮聚山林D.检获俭约简洁精兵减政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弃甲曳兵.而走兵:武器B.养生丧死无憾.憾:遗憾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夺取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开仓救济百姓【答案】C【解析】夺:耽误。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而”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A.秦王还柱而.走B.拔剑切而.啖之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答案】C【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连词,表转折;A项,连词,表修饰;B项,连词,表承接;D项,连词,表递进。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谨庠序之教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答案】C【解析】A项,“颁”同“斑”;B项,“涂”同“途”;D项,“无”同“毋”。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B.树.之以桑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申.之以孝悌之义【答案】D7.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时期以来,叙利亚政府军加大了对反政府武装的攻击力度,在霍姆斯地区甚至动用了坦克等重武器,在政府军的强力打击下,反政府武装弃甲曳兵、溃不成军,纷纷撤出了占据的地区。

最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躬行仁义方可“王天下”一、语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曳.兵/拖拽.数.罟/蹴.踏洿.池/纨绔.B.鱼鳖./弊.端效.仿/发酵.空旷./粗犷.C.河豚./馄饨.狗彘./雉.鸡庠.序/搔痒.D.孝悌./兄弟.饿莩./俘.虏皎.洁/打搅.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穿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D.斯.天下之民至焉斯:这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黎民..不饥不寒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C.七十者可以..食肉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或百步而.后止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④河东凶亦然.A.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也相同。

B.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不同。

C.两个“而”不同,两个“然”相同。

D.两个“而”不同,两个“然”也不相同。

5.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申之以孝悌之义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二、一法一练——翻译句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基础训练】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练习(含答案)

【基础训练】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练习(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练习一、基础考查1.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曳兵(yè)数罟(cùgǔ)洿池(wū)B.鸡豚(tún)狗彘(zhì)庠序(yǎng)C.孝悌(tì)饿莩(piáo)供养(gōng)D.衣帛(yī)王天下(wàng)不可胜用(shēng)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例句: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A.七十者衣.帛食肉。

B.填然鼓.之。

C.王无罪.岁。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例句:树之以桑A.王好战,请以战喻B.以五十步笑百步C.斧金以时入山林D.申之以孝悌之义4、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请以战喻B.寡人之于国也C.王无罪岁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5、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明日,徐公来,孰视之D.谨庠序之教6、选出与“谷不可胜食也”的“也”用法相同的一项。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7、选出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A.未之有也。

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C.是社稷之臣也。

D.是亦走也。

8、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噫!微斯人,吾谁与归?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9、选出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河内凶,“河内”指黄河以北。

B.谨庠序之教,“庠”、“序”都指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C.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指尊敬父母,“悌”指敬爱兄长。

D.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指国家,“家”指家庭。

10、下列句中加粗的“于”作“比”讲的一项是A.寡人之于国也B.移其粟于河内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二、课内精读阅读5—7段,完成后面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躬行仁义方可“王天下”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邻国之民不加.
少 加:更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通“捡”,捡拾 D.王无罪.
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咎、归罪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寡人之于.国也 ②则移其民于.河东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
道路矣 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A.②④相同 B.②③⑤相同 C.①⑤相同
D.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
数.罟不入洿池数.
口之家 B.⎩⎪⎨
⎪⎧
王.好战然而不王.

C.
⎩⎪⎨⎪⎧
养生丧死无.憾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非我也,岁.也王无罪岁.
5.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的一组是 ( )
①谨庠序之教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 ⑧移其粟于河内
A.⑤⑦⑧
B.①③⑤
C.③⑥⑦
D.②④⑤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7.名句默写。

(1)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尽心上》)
(2)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3)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____,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梁惠王上》) 二、课内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1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
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畜:牲畜
D.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
9.下列与“谷不可胜食也”的“也”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10.下列对文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先描述发展生产的措施及其效果,然后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陈,为梁惠王展现了一
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

B.前两段文字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具体地说包含以下几层意思:减轻劳役,
发展生产,关心民生,兴办教育,招贤纳士,广开言路。

C.孟子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时环环相扣,层层紧逼,用墨不多,用人人关心、人人盼望的
“养生丧死”等事作具体的说明,明白晓畅,易于为人接受。

D.前两段文字两次运用排比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体现了孟子文章善于
雄辩、气势磅礴、笔墨酣畅的特点。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文:
被动句是相对于主动句而言的。

在动词性谓语中,主语是施动者,即动作行为的发生者,这种句子称为主动句;反之,主语是受动者,即动作行为的接受者,这种句子称为被动句。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的句意。

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2.用“为”表示被动。

有两种形式。

1在动词性谓语前加“为”,组成“为+动词”的形式。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史记·刺客列传》2用“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后,再在动词前面加“所”字,组成“为……所……”的形式。

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3.用“见”表示被动。

如:“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 4.用“被”表示被动。

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5.没有标志性词语的被动句语意被动。

如:“戍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
12.指出下面文段中画线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注],士大夫莫敢往别。

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注朋党: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

答:
(2)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答:
答案
1.C 2.C 3.D 4.D 5.A 6.D
7.(1)达则兼济天下(2)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8.C 9.C 10.B 11.(1)七十岁的人穿绸吃肉,百姓不挨饿不受冻,(做到)这样却还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从未有过。

(2)这种说法和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12.(1)被动句。

译为:当初,范文正公被贬谪到饶州,朝廷正治理朋党,士大夫没有人敢前往告别。

(2)被动句。

译为:庄重就不会被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