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

合集下载

秋兴八首(其一)登高

秋兴八首(其一)登高
你,披着一路风尘,踏着大唐的 土地,带着满身血泪,迎面走来; 你把伟大与贫穷,高尚与困窘,不 可思议地集于一身;你的绝唱,你 的情怀,至今让我们感慨不已!
今天,我们穿越1200多年的历 史,重温你带给我们的深沉情怀, 我们看到的是令人钦敬的苦涩的坚 守,我们得到的是清新又久远的感 动。



首杜
(其一) 甫
疏理总结
写景抒情诗鉴赏方法三——由情感词(情感趋向词)分析情感。 1、诗词中的“悲”“愁”“伤”“哀”“喜”“乐”等词明示了诗人的 情感。 2、诗歌中的情感趋向词,暗示了诗人的情感趋向。
思考四: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形 象?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分析:动作(细节)——————含义——————情感 催———亲人为游子急忙赶制冬衣——伤感、思乡
暖色的词——美好愉悦的情感
冷色的词——悲凉凄苦的情感。
二、由背景分析情感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诗人的情感。
2、联系诗人的个人遭遇分析情感。
三、由情感词(情感趋向词)分析情感。
1、诗词中的“悲”“愁”“伤”“哀”“喜”“乐”等词明示了诗人的情感。
2、诗歌中的情感趋向词,暗示了诗人的情感趋向。
四、由动词(细节)分析情感。
白《云梅浮花动落的》天曲空调下啊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 红杏后三枝两四头句句春描虚意绘写闹了景—秋,—山将以近“动景梅写。花静“落(霜”拟叶拆人红用)于,二仿月佛花风”吹一的句不,是生笛机声勃而勃是,落鲜梅 艳的夺花目片,,清它新们刚四劲处,飘形散象,鲜一明夜,之给间人和一色种和秋香光洒胜满似天春山光。的美感。
1、诗词中的动词(细节)暗示了诗人的情感。(思考提问:为什么有这一动作或细节?)

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其一)
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 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 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悲昭君以自悲也”(前人评)作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诗 三 首
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 年(766)秋天。当时,安 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 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 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 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 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 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 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 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 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 境界。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老大伤悲,凄苦落寞
时局不安,阴沉郁闷
思乡不归,无奈凄伤
无家可归,惆怅凄凉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孤帆一系
二、《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 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 群山万壑赴荆门,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咏怀古迹 (其三)
“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 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一、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
生长明妃尚有村。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 统 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 治 一去紫台连朔漠,远嫁异邦 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三、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 者 独留青冢向黄昏。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那写的是什么? 远葬他乡 的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一个青年女子远 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 昏 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 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庸 环珮空归月夜魂。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千载琵琶作胡语,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 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 分明怨恨曲中论。 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 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

杜甫诗词《秋兴八首·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杜甫诗词《秋兴八首·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杜甫诗词《秋兴八首·其一》原文译文赏析《秋兴八首·其一》唐代: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赏析】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这一首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

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上,下启第二、三首。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

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杜律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

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

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

“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

“巫山巫峡”,诗人所在。

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

秋兴八首其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秋兴八首其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秋兴八首其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秋兴八首·其一》唐代: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及翻译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及翻译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秋兴八首(其一)》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其一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1《秋兴八首·其一》注释 1.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

萧森:萧瑟阴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

接地阴:风云盖地。

“接地”又作“匝地”。

5.丛菊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

“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

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1《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翻译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

杜甫《秋兴八首 其一》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 其一》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
黄叶落尽秋色深,
江楼归照月影依。

沙头渔火对愁眠,
山月隐没人行迷。

这首诗把秋天的景色描绘的淋漓尽致,融合了江楼、沙头渔火、山月等元素,形成一幅秋意深沉的画面。

作者以黄叶落尽、江楼归照月影、沙头渔火对愁眠、山月隐没人行迷等句子,把秋天的萧索景象展示得淋漓尽致,抒发出深深的愁绪,表达出思乡之情。

诗中黄叶落尽,秋色深,把秋天的萧索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描绘出秋天的悲凉景象,让人感受到秋意深沉;江楼归照月影,月光在江楼上闪烁,把景色渲染的更加的梦幻而神秘;沙头渔火对愁眠,把晚上的渔火与抒情的愁眠融合在一起,把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山月隐没人行迷,把山月和人们迷失在月光下的感觉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愁绪。

这首诗把秋天的景色描绘的淋漓尽致,融合了江楼、沙头渔火、山月等元素,形成一幅秋意深沉的画面,抒发出深深的思乡之情。

秋兴八首(其一)的译文及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的译文及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对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注释1.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2.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3.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

萧森:萧瑟阴森。

4.兼天涌:波浪滔天。

5.塞上:指巫山。

接地阴:风云盖地。

"接地"又作"匝地"。

6.丛菊两开: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

"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

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7.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8.催刀尺:指赶裁冬衣。

"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9.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

10.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

赏析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

《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

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

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

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唐诗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唐诗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唐诗鉴赏【原文】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1,巫山巫峡气萧森2。

江间波浪兼天涌3,塞上风云接地阴4。

丛菊两开他日泪5,孤舟一系故园心6。

寒衣处处催刀尺7,白帝城高急暮砧8。

【注释】1.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

萧森:萧瑟阴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

接地阴:风云盖地。

“接地”又作“匝地”。

5.丛菊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

“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

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7.催刀尺:指赶裁冬衣。

“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

【白话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赏析】《秋兴》八首是杜甫寄居四川夔州(四川奉节县)时(大历二年;;767年)的作品,是杜甫的七言律诗的代表作。

《秋兴》八首为次第相连首尾呼应的组诗,杜甫时处夔府西阁,因秋而起兴,分咏为八首,合则为一组。

诗人以寄居夔州北望长安为主题,表现对祖国兴衰动乱的无限关切。

这第一首,为八诗之总领,因秋起兴,触景伤情,思致缠绵,断而复续,总为秋兴所感。

起联直点秋景。

开始就呈现出秋风萧瑟冷落凄清的悲凉景色。

玉露,枫林,霜打枫林,林叶转红,山峡之间秋气凛然,中间加一“凋伤”,秋意全出。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翻译及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翻译及赏析

三一文库()〔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翻译及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
玉露凋伤枫树林1,巫山巫峡气萧森2。

江间波浪兼天涌3,塞上风云接地阴4。

丛菊两开他日泪5,孤舟一系故园心6。

寒衣处处催刀尺7,白帝城高急暮砧8。

▲注释
1.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

萧森:萧瑟阴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

接地阴:风云盖地。

“接地”又作“匝地”。

5.丛菊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

“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

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7.催刀尺:指赶裁冬衣。

“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

《秋兴八首·其一》翻译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在非常寂寞抑郁的心境下创作了这组诗。

本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秋兴八首·其一唐代: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注释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

萧森:萧瑟阴森。

兼天涌:波浪滔天。

塞上:指巫山。

接地阴:风云盖地。

“接地”又作“匝地”。

丛菊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

“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

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赏析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这一首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

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上,下启第二、三首。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赏析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这一首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

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上,下启第二、三首。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

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杜律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

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

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

“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

“巫山巫峡”,诗人所在。

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

“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

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

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

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

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

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

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

“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鉴赏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对偶)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意象)
赏析:
背景:大历元年(766年),安史之乱基本结束但局势仍动荡,作者时年55岁,正寄居夔州,此前已漂泊了近6年,老友已相继亡故。

翻译:时序为日暮。

秋天来了,霜降枫林,枫叶凋零败落,巫山、巫峡一带萧瑟阴森。

峡中的江水波浪滔天,好像连天也一起涌过来似的,大概是边塞干戈,扰攘接合了地上的阴气吧。

两度菊开,自己仍然漂泊在他乡,不禁伤感落泪,孤独的小舟,还长系着怀念故园的一颗心啊!天逐步冷了,处处有人移动刀尺在赶制过冬的寒衣,晚上从白帝城的高处传来急促的捣衣裳的砧杵声。

情感:天地间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

表现了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郁郁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异变和不安的前途。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一、原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二、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三、注释:1.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

萧森:萧瑟阴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

接地阴:风云盖地。

"接地"又作"匝地"。

5.丛菊两开: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

"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

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7.催刀尺:指赶裁冬衣。

"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

9.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

四、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秋景、抒怀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知人论世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 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 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 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 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 诗兴,故曰《秋兴》。
创作背景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 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 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 外,唐朝与吐蕃的战争也 接连不断,《秋兴八首》 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 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 的社会背景写成的。
①巫山巫峡深秋的景色 烘托出
②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 抒发了
③忧国伤时的抑郁之情 ④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杜甫的情怀
羁旅之感 故园之思 漂泊之愁 家国之忧 迟暮之悲
感 谢
感 谢
阅阅
读读
江间波涛
巫峡中江水波涛汹涌, 大浪连天涌起
塞上风云
巫山的风云阴沉密布, 仿佛接连着地面
一语双关,暗示着时局的动荡不安,作 者心情既翻卷不息又阴沉郁闷。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精析意象
颈联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深意?

暗示作者在这待了两年

花开已两载,想起两年未曾回故
乡,不免伤心落泪

孤独的小船系在岸边
精析意象
砧声,即捣衣声,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
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 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捣衣的妇女听着砧 声,不由得思念远行之人,担忧他们的饥寒, 逗惹出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情别绪。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漂泊的游子听到 砧声,就会回想家庭的温暖,更增添心中无 尽的思乡之愁。
归纳主旨
【主旨】 本诗描绘了
故园

杜甫诗秋兴八首全文注音

杜甫诗秋兴八首全文注音

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jiāng jiān bō làng jiān tiān yǒng ,sài shàng fēng yún jiē dì yīn 。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óng jú liǎng kāi tā rì lèi ,gū zhōu yī xì gù yuán xīn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hán yī chù chù cuī dāo chǐ ,bái dì chéng gāo jí mù zhēn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kuí fǔ gū chéng luò rì xié ,měi yī běi dǒu wàng jīng huá 。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tīng yuán shí xià sān shēng lèi ,fèng shǐ xū suí bā yuè chá 。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huà shěng xiāng lú wéi fú zhěn ,shān lóu fěn dié yǐn bēi jiā 。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qǐng kàn shí shàng téng luó yuè ,yǐ yìng zhōu qián lú dí huā 。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秋兴八首·其一》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翻译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秋兴八首·其一》作品赏析 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和纲领,写夔州(今为奉节县,包括县东之白帝城)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玉露凋伤枫树林,——枫树在深秋露水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

巫山巫峡气萧森。

——巫山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江间波浪兼天涌,——巫峡里面波涛汹涌,连接天际。

塞上风云接地阴。

——巫山上空的乌云像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杜甫离开成都,原打算出峡。

然而被滞留在夔州等地已经两年,他见到丛菊开了两次,。

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其一)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巫峡 巫山 “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兼 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颔联用互文手法,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氛: 颔联用互文手法,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氛: 骇浪滔天,阴云匝地。 骇浪滔天,阴云匝地。 这里明写对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的感知, 这里明写对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的感知,实写诗人 对时局的担忧: 对时局的担忧: (1)骇浪滔天,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 )骇浪滔天, 不息; 不息; (2)阴云匝地,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 )阴云匝地, 情的阴沉郁闷。 情的阴沉郁闷。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 (766)秋杜甫滞留夔州时 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 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当时蜀 地战乱不息,诗人晚年多病, 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 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 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 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 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 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 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 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在这黯 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 孤独、忧伤之感。

玉露、枫树林、波浪、 风云、菊花、孤舟、白 帝城
丛菊
两开
1、菊花开 、 2、泪眼流开 、
他日泪 他日泪,
“泪”字托出焦灼
无奈的思乡之情
孤舟
“孤”字表 孤 现漂泊无依
一系

秋兴八首其一 - 诗文

秋兴八首其一 - 诗文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 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杜律 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杜 甫 秋 兴 八 首 ·其 一 赏 析
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 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这一首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两句气,下启第二、三首。
杜 甫 秋 兴 八 首 ·其 一 创 作 背 景
《秋兴八首》是唐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诗人 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在非常寂寞抑郁的心境下创作了这组诗。本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 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诗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 “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超级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气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 甫 秋 兴 八 首 ·其 一 译 文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气风云接地阴。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气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气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 我,心却长系故园。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气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 愈加深沉。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

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

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

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

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

“不被多年冷似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

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

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

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层次结构]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今、古诗的区别:古体诗没有固定的字数 限制,没有固定的句式,没有固定的平仄 和韵律;近体诗则与之相反,有十分严格 的格律(体裁、字数、四联)中间两联上 下句要对仗,队长要求平仄声相对语法句 式相对。
思乡怀人诗解读
• 一、把握情感类别 • 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
及思乡之情。 •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
765年4月,严武死,乃决计东下回乡, 次年暂寓夔州,迎来创作高峰,或追忆似水 年华,或感叹世事如棋,或借古抒怀,或自 伤衰老。
766年作《秋兴》。时安史之乱已结束, 但北方军阀割据,剑南川西唐朝与吐蕃争斗 不休。
正值多事之秋,国家动荡不安,诗人作 客他乡。
• 唐太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 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 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 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 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 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 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 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 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 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 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创作于这个时 期。
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其用意 何在?
• 岁至寒冬,傍晚杜甫听到白帝城中刀 尺声和捣衣声,联想到家家户户的妇 女们都在准备为亲人缝制御寒衣物时 引发的怀乡之情。
• 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 衣声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
精析意象
砧声,即捣衣声,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
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 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捣衣的妇女听着 砧声,不由得思念远行之人,担忧他们的饥 寒,逗惹出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情别绪。
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 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 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 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 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 “故园心”是因。句法奇异而 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 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扩 展

联一
想系


心。
诗眼
精析意象
尾联 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写
• 首联状秋季阴森之景,烘托作者低沉心境。
精析意象
颔联 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
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
江间波涛
巫峡中江水波涛汹涌, 大浪连天涌起
塞上风云
巫山的风云阴沉密布, 仿佛接连着地面
一语双关,暗示着时局的动荡不安,国家命运 光景暗淡,作者心情既翻卷不息又阴沉郁闷
前两联景物描写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作用?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 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 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 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秋兴八首》就是再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 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当 是时,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在寓居夔州两个 年头,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 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 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 兴,故曰《秋兴》。
人: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 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 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 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 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 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 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 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 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 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 《杜工部集》。
诗歌中的秋天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
文人对秋的感受
•秋词 刘禹锡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晚背诵并积累名句 4.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鉴赏诗 歌的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课文分析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三峡江水湍急,奔腾而下。江面上波涛连天, 天空中阴云接地,这都是客观的写实。但那波涛 风云遮天盖地、夔门三峡秋气逼人的阴晦苍凉的 景观,就与杜甫当时时代的背景有了一种“象喻” 的联系。杜甫本人在大唐王朝的动荡混乱之中饱 受颠沛流离之苦。杜甫的诗带有时代的感慨和悲 哀,他的胸怀感情本来就博大深厚,当他看到这 “巫山巫峡气萧森”的秋景时,开口就带出了时 代和身世的双重悲哀。
•题:秋兴,因秋感兴
秋兴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秋风侵袭凋谢了枫林,巫山巫峡气象萧森阴沉。
江间波浪兼开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上惊涛骇浪如涌上青天,塞上风云漫卷大 地,阴气沉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丛菊已开两度令人回忆往昔而潸然泪下,孤 单的小船永远系着游子的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漂泊的游子听到 砧声,就会回想家庭的温暖,更增添心中无 尽的思乡之愁。
找寻技巧
1、情景关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一语双关——颈联
3、烘托——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景的 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 环境气氛
触景 景 伤 情情
玉露 枫林 波浪 风云 萧瑟 凄凉
丛菊 孤舟 暮砧
归纳主旨
【主旨】 本诗描绘了
①巫山巫峡深秋的景色 烘托出
②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 抒发了
③忧国伤时的抑郁之情 ④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深读文本
杜甫的情怀
1、故园之思 2、羁旅之感 3、漂泊之愁 4、家国之忧
5、秋士迟暮之悲
• 这首诗与屈原《招魂》的“湛湛江水兮上 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所写的境界相 似。但季节有春秋之异。意境较《山鬼》 为广阔,思想同《哀郢》相通。但那时长 安已经收复,所写的确是一些依然存在和 新出现的社会政治问题,体现了关心万方 多难和思念长安的拳拳之心。以下七首均 由此演化生发,因此这一首成为八首之冠。
雄浑 壮丽
承接自如,纵情开合
离乱之苦,漂零之悲,故园之愁
清·贺裳:以‘秋兴’命篇,乃因秋起兴, 非咏秋也。其言忽而壮丽,忽而荒凉……正 所谓哀伤之至语言失论。
触景 景 伤 情情
玉露 枫林 波浪 风云 萧瑟 凄凉
丛菊 孤舟 暮砧
雄浑 壮丽
承接自如,纵情开合
离乱之苦,漂零之悲,故园之愁
明·陈继儒:“云霞满空,回翔万状, 天风吹海,怒涛飞涌,可喻老杜《秋兴》 诸篇”。
课文分析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作者写完夔州秋色的大环境之后就要写自己的 感情了。菊花开在秋天,所以这“丛菊”回应了诗 题中那个“秋”字。 “他日”可以指过去也可以指 未来,在这里是指过去。这“他日泪”并不是现在 流下的眼泪,而是说,山上那些黄色和白色的野菊, 一点一点的多么像我去年秋天因思乡而流下的一滴 一滴的眼泪。此时他仍然滞留在他乡,他始终没有 放弃回乡的打算。因此他说,我不能放弃我的船, 我随时准备登上我的船,我要靠它回到故园去,它 是我唯一的依赖和指望,是“孤舟一系故园心”! 你看,他从玉露凋伤的秋天景色写起,他那感发生 命的活动踪迹一步一步地写到了他的故园。
为赶制冬衣家家正忙着剪裁缝制,暮色中高 高的白帝城传来急匆匆捣衣的声音。
精析意象
首联 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
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
玉露
寒冷
枫树林
被寒冷的秋露侵蚀伤残
巫山巫峡
阴森萧瑟
露冷枫丹,万物萧瑟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 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 森等景象,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 重用的寂寥一生,如今漂泊沦落,转徙 他乡,这是何等哀伤。所以说,这是借 用景物描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 的情怀。
秋 兴 八 首杜

诗歌中的秋天
蒹 葭(诗经)
宛溯道溯在所白蒹 在游阻洄水谓露葭 水从且从一伊为苍 中之长之方人霜苍 央,。,。,。, 。
诗歌中的秋天
观沧海(曹操)
幸星日秋树水东 甚汉月风木何临 至灿之萧丛澹碣 哉烂行瑟生澹石 ,,,,,,, 歌若若洪百山以 以出出波草岛观 咏其其涌丰竦沧 志里中起茂峙海 。。;。。。。
课文分析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 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又 一次回应了诗题中的“秋”字。过去人们冬天穿棉 衣,棉衣穿过一冬,里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暖和 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是捣衣石,现 在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经到处都是刀剪声和 捣衣的声音。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差不多的,都是 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带着我的一家漂泊在 旅途中已经好几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 我用什么来抵御羁旅途中的寒冷?这第一首诗,从 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了他的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 则在对“故园”的思念。
念。 • 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
国无门的孤独幽怨,愤慨之情。
思乡怀人诗解读
• 二、把握关键信息 • 1、关键字词,如“孤”、“悲”、“无
情”、“怜”、“空”、“独”、“相思” 等。 • 2、特殊节日,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 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 人之情。
自然景物描写的作用
以景起兴 融情于景
营造了凄清、衰败、萧瑟、冷寂又 阔大的意境。景中含情,寄托了诗 人漂泊无依的愁苦和感时伤世的情 怀
精析意象
颈联 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深意?

暗示作者在这待了两年

花开已两载,想起两年未曾回故
乡,不免伤心落泪

孤独的小船系在岸边
故园
作者就像小船,飘零在外, 一颗炽热的心依旧系着故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