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面对事理性材料,要认真推敲论断的构成 要素,不要逮住某个概念就扩展编排成故 事,忽略材料论说要素关系的记叙文,往 往会偏离材料的核心含义。
19
如何出发写议论文?
• 面对叙述性短文,要明确是在就材料的什 么说理,判断或结论能否精确对位、一语 中的。无论是简单的提法还是具体的看法, 都应尽可能地细致一些;要始终关照材料 的存现,要回归材料的内里关系。不可直 接从材料的某一方面得出一个概念,而后 就把它当话题去论述发挥。 • 面对事理性材料,不要赖在材料的看法道 理上谈是说非,“倚现成之理,说现成之 事” ,少一点实例的堆,多一点论说的推。
26
鬼话·人话·神话
• • • • • • 少说鬼话 一味地借古人、故事填塞 多讲人话 明确地表述看法,具体地阐述见解 莫编神话 生硬地套贴人事,拙劣地拔高现象
实材归虚,虚材落实。
27
命题材料的解读指导
• • • • • • • • • 整体性: 叙述类“点与面”多方关联 论述类“同与异”双向交接 筛选性: 叙述类“人事(物况)生成的切入点” 论述类“问题(说法)指向的侧重点” 关系性: 叙述类“内在的互为”与“外在的互动” 论述类“明确的定论”与“不同的推论”
苏教版高三作文指导 如何写好材料作文
Baidu Nhomakorabea 命题·写作·评阅
江苏语文高考材料作文的趋向
江苏材料作文的命题
• 2013“蝴蝶与探险者” • 2014“青春的朽”与“青春的不朽” • 2015“智慧是经验、能力、境界 ……” • 2016“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与“有 话则短,无话则长”
3
一、命
题
的
走
向
• 材料作文之走向 • 叙述性材料趋弱(由考生揣摩微言大义后 提炼出所谓的“意”) • 论说型材料渐强(具有一定广涵性,意或 理表述得显明而决绝) • 材料的配置明显地向写议论文倾斜 • 材料作文的复习可进可退(进则析已有之 意或理,退则撷取其一当话题)
29
多
元
关
联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 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 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 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 要求: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 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 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6
命题材料使价值判断固化
• 论述性的命题材料,结论大多是辩证的, 一般不存在谁是谁非的问题。 • 由于结论的基本正确甚至毋容置疑,对其 的价值判断就会不知不觉地固化。 • 固化的结果是:命题材料给出的判断或结 论成为写作者行文的题旨(中心),再通 过堆砌、引比、泛议来填塞成文。 • 采命题材料的“意”,排现成的“例”, 套已有的“理”。(无我之文)
8
二、写
作
的
方
向
• 材料作文的“起点”与“终点” • 从应当写什么到可以写什么,命题材料都是 作文的“起点”。而不同类型的命题材料又 会让作文的出发点各有变通,这是写好材料 作文至为关键的第一步。 • 作文无论如何表达,都应显现或蕴含写作者 的相关思考,写材料作文尤为强调显现自我 的思考,是因为命题材料提供了具有可以而 且必须加以思考、思索、思辨的方方面面。
12
“意”的“合”与“立”
I. “迎难而上”、“无知无畏”、“重点培 养”、“身先士卒”、“名师高徒”…… II.“迎难而上”如何如何重要和必要,如何 如何有价值有意义,旁征博引,符合材料 内在的含意。 III.高斯的迎难而上不仅靠一种主观心态, 也少不了客观的助推;高斯迎难而上的成 功又是以其长时间的磨砺为前提的,不是 简单地拼体力耗时间等等。
23
如何更好地走向终点?
• 此与彼(偏重于事实)
• 此,人物事件的这一方(角度)是什么、有 什么,可能还含什么; • 彼,这一方的什么与其它各方的什么有何联 系,或近或远、或大或小、或实或虚……
• 同与异(偏重于事理)
• 同,言谈说法的共同指向(对象)是什么, 能看到的或能想到的会有什么; • 异,对同一论题的论断存在相对相反的方面, 各自的依据、道理会有什么或者并非如此。
15
论述型材料如何出发?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 也将至焉。 ——《国语》 材料提供的是一对关系两种说法,作文就不 能采取简单认同的方式,以实例或事实认可其一 或统统举手表个态。人们对“难与易”所具有的 情感态度,无论同或异,都会有其相对合理的缘 由,可能是物质层面的细致而微,可能是精神层 面的强烈而深,也可能还有其它方方面面。
思路固化在高考中的表现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 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 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 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 创新意识的闪现。 大量的作文以“个性”“创新”为行文的 主旨,即所谓的立意。
20
“提炼”与“落实”
• • • • • • • • 叙述性材料的“提炼” 论述性材料的“落实” 写议论文要积极地作“虚实相间”的表达 面对叙述性材料,容易概括后类举泛议 材料出意义→意义有价值→价值见实例 面对论述性材料,容易认可后高举叠议 说法有道理→道理很普遍→普遍看事实 立意先析意、举例先举论
17
选用的思考:目的·文体·素材
• • • • • • • • 以2016为例 文体与内容 话长、话短 写记叙文,低幼;写议论文,深切。 个性、创新 写记叙文,平俗;写议论文,空泛。 目的与文体 目的不明、不正,文体只是空架子,内容 也就是填格子。
18
如何出发写记叙文?
• 面对叙述性材料,不要只凭感觉就写人叙 事。不能与材料的任一层面形成关联,再 完美的故事也是偏离题意的;再就是不可 简单地迁移或演绎式地叙述。材料作文写 记叙文,强调在事实相似“明合”的同时, 保证事理相通“暗合”。
30
立意角度的建构示范
原则: 要“推”不要“堆” 构思: 针对材料多发问〔角度〕 询问由来、追问层面 寻问本质、设问发展 立意:“我”的看法、分析是…
31
• 从有角度到有力度
【命题材料】立于山顶,凌驾万物而得游目骋怀之 乐,蔽于云雾浓厚; 安于山谷,居住木屋而知芳 草花林之色,困于井口狭小。 【角度见意】⑴无论眼界高低或处境好坏,所闻所 感都有其美好与局限性;⑵不必艳羡他人通晓古 今中外,纷繁之中有杂乱;⑶不必自卑于所见甚 浅,踏实平淡也有韵味;⑷热爱并理性客观地对 待自己所处的世界;⑸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⑹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力度显我】 ⑴生态与心态的关系;⑵有所得往往 有所失的因果;⑶物我变与不变之理。
16
面对论述型材料的操作
• 聚焦要“准”
• 要看清材料含意的主次,整体把握材料的指向, 严防“断章取义”“喧宾夺主”“以偏概全”。
• 论定要“实”
• 要把“核心问题”的任意一面或多面落实到相对 具体的现象之上,不能只是就说法议说法。
• 立意要“辩”
• 要在“材料的核心点”和“自我的认识度”之间 做双向互动,用已有的见地来论辩材料的含意, 不要一味地唱和概念或说法。
24
三、复
习
的
导
向
素材实例的积累帮扶; 思想认知的贮存点拨; 命题材料的解读指导; 立意角度的建构示范; 认知力度的表达点化; 叙议匹配的操作分析。
25
• 价值判断·人生追求·历史延进· • 社会发展·文化需求·道德评判· • 环境变化·虚实相间·因果呈现·
思想认知的 贮存点拨
• 一双鞋,在地摊不过几十元,到了商场、专卖店,就会涨到 一百,甚至几百;一双鞋,材料很重要,好的材料才有好的 质量;一双鞋,样式老的大多很便宜;一双鞋,只有让顾客 满意才能卖出去。 • 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 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 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而大部分人分不出二者的差 别。(村上春树) •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 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吧,它质地太脆, 无法提举。切开当水瓢吧,又太大了,没有哪只水缸能容下 它。就把它砸了。”
28
二
元
辩
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 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 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 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 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 征鲜明。
11
“意”的“合”与“立”
命题材料:数学家高斯18岁时,晚上照例做导 师每天多给他布置的几道难题。有一道题写在小纸 条上,几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找不到解答方法。但 越是困难,他越想攻克,一直持续到天亮,终于解 开了这道题。第二天,导师接过他的作业一看,惊 呆了,激动地说:“你知道吗?这是一个有两千多 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牛顿没有 解出,我也正在研究它,昨天不小心把它夹在给你 的作业里,你竟然……”很多年后,高斯回忆起这 件事时,说:“如果导师告诉我那是一道两千年没 有解开的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就把它解答出 来。”
4
材料作文写作的思路
• 固化的做法:由材料推出或直接撷取某种 说法(意),而后再通过堆砌素材(包括 实例和引用)完成作文。 • 固化的结果:一是不能完全针对材料的整 体含义,导致偏离题意(材料之要意); 二是所立之“意”,要么就是材料现成的 说法,要么就是“公共话语”,少自我的 真正的见地,即“立意”。 • 材料作文立“意”,是指针对材料之意所 显现出的自我的见地。
21
走向终点的“防·备”
材料是论述类的,要当心因例害意; 材料是叙述类的,要防止无中生有。 材料是论述类的,要有自我的见地; 材料是叙述类的,要有关联的解析。
不可呐喊裸奔
不要堆叠泛议
22
作文必须严防的
玩概念:只有题语,不见题蕴。
用套话:说东言西,论谁都行。
贴标签:拉扯人事,是非评价。 耍技巧:题记异体,别样华饰。 无厘头:自说自话,不着边际。
13
叙述型材料如何出发?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据研究,美国空军战斗机失误频繁的一个重要 原因是:驾驶舱是按照飞行员身体特征的平均值设 计的。可飞行员不是按平均值生长的,当他们必须 在少于半秒钟内做出判断和行动时,平均值系统和 操作员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导致一系列事故。后来, 美国空军要求制造商改变设计,让座舱能随飞行员 的个体特征做局部调整,让系统适应个人。此后战 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14
面对叙述型材料的操作
• 概括要“准”
• 概念、说法的语词要有依据(个体、个性;规则、 标准、平均值)
• 表达要“全”
• 语句、语意的表述要显过程(制造商按平均值生 产的……;平均值效用的启示……)
• 立意要“联”
• 针对材料的核心点,联系内容的其它方面,给出 具有相对甚至相反的说法,而后再……
7
思路固化在高考中的表现
• 拿说法套贴人事,将偶然扭成必然,用名 言替代思辨,把雾霾熬成鸡汤。 • 个性是夜莺对漫漫长夜无尽的告白,是冬 梅对白雪的无限依恋,是孤峰对苍天的不 甘攀比…… • 作文思维的“进”与“退”: • 退,话题作文(提取概念、说法自说自话) • 进,切题作文(定意之后再析意、探意)
9
起点:从“题意”到“立意”
• 题意: • 命题材料本身或直接或间接或具象或 抽象的意思、意义的显现; • 立意: • 写作者在作文中或概括或具体或普遍 或独到的见解、见地的表述。
10
“符合题意”与“有所立意”的档次
① 没有偏离地附和或者演绎命题材料的含意, 只能算是基本符合题意,但不能算是有所立 意,当然也就无从论定见地的高下。 ② 命题材料的“含意”,与写作者表达的“意 念”,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符合 题意与建立己意不能划等号。 ③ 立意之“立”,指的是写作者的主观表达, 只有针对材料之意所表达出或蕴含或显明的 见解、见地,方可称之为有其所立之意。
19
如何出发写议论文?
• 面对叙述性短文,要明确是在就材料的什 么说理,判断或结论能否精确对位、一语 中的。无论是简单的提法还是具体的看法, 都应尽可能地细致一些;要始终关照材料 的存现,要回归材料的内里关系。不可直 接从材料的某一方面得出一个概念,而后 就把它当话题去论述发挥。 • 面对事理性材料,不要赖在材料的看法道 理上谈是说非,“倚现成之理,说现成之 事” ,少一点实例的堆,多一点论说的推。
26
鬼话·人话·神话
• • • • • • 少说鬼话 一味地借古人、故事填塞 多讲人话 明确地表述看法,具体地阐述见解 莫编神话 生硬地套贴人事,拙劣地拔高现象
实材归虚,虚材落实。
27
命题材料的解读指导
• • • • • • • • • 整体性: 叙述类“点与面”多方关联 论述类“同与异”双向交接 筛选性: 叙述类“人事(物况)生成的切入点” 论述类“问题(说法)指向的侧重点” 关系性: 叙述类“内在的互为”与“外在的互动” 论述类“明确的定论”与“不同的推论”
苏教版高三作文指导 如何写好材料作文
Baidu Nhomakorabea 命题·写作·评阅
江苏语文高考材料作文的趋向
江苏材料作文的命题
• 2013“蝴蝶与探险者” • 2014“青春的朽”与“青春的不朽” • 2015“智慧是经验、能力、境界 ……” • 2016“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与“有 话则短,无话则长”
3
一、命
题
的
走
向
• 材料作文之走向 • 叙述性材料趋弱(由考生揣摩微言大义后 提炼出所谓的“意”) • 论说型材料渐强(具有一定广涵性,意或 理表述得显明而决绝) • 材料的配置明显地向写议论文倾斜 • 材料作文的复习可进可退(进则析已有之 意或理,退则撷取其一当话题)
29
多
元
关
联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 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 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 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 要求: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 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 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6
命题材料使价值判断固化
• 论述性的命题材料,结论大多是辩证的, 一般不存在谁是谁非的问题。 • 由于结论的基本正确甚至毋容置疑,对其 的价值判断就会不知不觉地固化。 • 固化的结果是:命题材料给出的判断或结 论成为写作者行文的题旨(中心),再通 过堆砌、引比、泛议来填塞成文。 • 采命题材料的“意”,排现成的“例”, 套已有的“理”。(无我之文)
8
二、写
作
的
方
向
• 材料作文的“起点”与“终点” • 从应当写什么到可以写什么,命题材料都是 作文的“起点”。而不同类型的命题材料又 会让作文的出发点各有变通,这是写好材料 作文至为关键的第一步。 • 作文无论如何表达,都应显现或蕴含写作者 的相关思考,写材料作文尤为强调显现自我 的思考,是因为命题材料提供了具有可以而 且必须加以思考、思索、思辨的方方面面。
12
“意”的“合”与“立”
I. “迎难而上”、“无知无畏”、“重点培 养”、“身先士卒”、“名师高徒”…… II.“迎难而上”如何如何重要和必要,如何 如何有价值有意义,旁征博引,符合材料 内在的含意。 III.高斯的迎难而上不仅靠一种主观心态, 也少不了客观的助推;高斯迎难而上的成 功又是以其长时间的磨砺为前提的,不是 简单地拼体力耗时间等等。
23
如何更好地走向终点?
• 此与彼(偏重于事实)
• 此,人物事件的这一方(角度)是什么、有 什么,可能还含什么; • 彼,这一方的什么与其它各方的什么有何联 系,或近或远、或大或小、或实或虚……
• 同与异(偏重于事理)
• 同,言谈说法的共同指向(对象)是什么, 能看到的或能想到的会有什么; • 异,对同一论题的论断存在相对相反的方面, 各自的依据、道理会有什么或者并非如此。
15
论述型材料如何出发?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 也将至焉。 ——《国语》 材料提供的是一对关系两种说法,作文就不 能采取简单认同的方式,以实例或事实认可其一 或统统举手表个态。人们对“难与易”所具有的 情感态度,无论同或异,都会有其相对合理的缘 由,可能是物质层面的细致而微,可能是精神层 面的强烈而深,也可能还有其它方方面面。
思路固化在高考中的表现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 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 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 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 创新意识的闪现。 大量的作文以“个性”“创新”为行文的 主旨,即所谓的立意。
20
“提炼”与“落实”
• • • • • • • • 叙述性材料的“提炼” 论述性材料的“落实” 写议论文要积极地作“虚实相间”的表达 面对叙述性材料,容易概括后类举泛议 材料出意义→意义有价值→价值见实例 面对论述性材料,容易认可后高举叠议 说法有道理→道理很普遍→普遍看事实 立意先析意、举例先举论
17
选用的思考:目的·文体·素材
• • • • • • • • 以2016为例 文体与内容 话长、话短 写记叙文,低幼;写议论文,深切。 个性、创新 写记叙文,平俗;写议论文,空泛。 目的与文体 目的不明、不正,文体只是空架子,内容 也就是填格子。
18
如何出发写记叙文?
• 面对叙述性材料,不要只凭感觉就写人叙 事。不能与材料的任一层面形成关联,再 完美的故事也是偏离题意的;再就是不可 简单地迁移或演绎式地叙述。材料作文写 记叙文,强调在事实相似“明合”的同时, 保证事理相通“暗合”。
30
立意角度的建构示范
原则: 要“推”不要“堆” 构思: 针对材料多发问〔角度〕 询问由来、追问层面 寻问本质、设问发展 立意:“我”的看法、分析是…
31
• 从有角度到有力度
【命题材料】立于山顶,凌驾万物而得游目骋怀之 乐,蔽于云雾浓厚; 安于山谷,居住木屋而知芳 草花林之色,困于井口狭小。 【角度见意】⑴无论眼界高低或处境好坏,所闻所 感都有其美好与局限性;⑵不必艳羡他人通晓古 今中外,纷繁之中有杂乱;⑶不必自卑于所见甚 浅,踏实平淡也有韵味;⑷热爱并理性客观地对 待自己所处的世界;⑸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⑹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力度显我】 ⑴生态与心态的关系;⑵有所得往往 有所失的因果;⑶物我变与不变之理。
16
面对论述型材料的操作
• 聚焦要“准”
• 要看清材料含意的主次,整体把握材料的指向, 严防“断章取义”“喧宾夺主”“以偏概全”。
• 论定要“实”
• 要把“核心问题”的任意一面或多面落实到相对 具体的现象之上,不能只是就说法议说法。
• 立意要“辩”
• 要在“材料的核心点”和“自我的认识度”之间 做双向互动,用已有的见地来论辩材料的含意, 不要一味地唱和概念或说法。
24
三、复
习
的
导
向
素材实例的积累帮扶; 思想认知的贮存点拨; 命题材料的解读指导; 立意角度的建构示范; 认知力度的表达点化; 叙议匹配的操作分析。
25
• 价值判断·人生追求·历史延进· • 社会发展·文化需求·道德评判· • 环境变化·虚实相间·因果呈现·
思想认知的 贮存点拨
• 一双鞋,在地摊不过几十元,到了商场、专卖店,就会涨到 一百,甚至几百;一双鞋,材料很重要,好的材料才有好的 质量;一双鞋,样式老的大多很便宜;一双鞋,只有让顾客 满意才能卖出去。 • 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 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 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而大部分人分不出二者的差 别。(村上春树) •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 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吧,它质地太脆, 无法提举。切开当水瓢吧,又太大了,没有哪只水缸能容下 它。就把它砸了。”
28
二
元
辩
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 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 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 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 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 征鲜明。
11
“意”的“合”与“立”
命题材料:数学家高斯18岁时,晚上照例做导 师每天多给他布置的几道难题。有一道题写在小纸 条上,几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找不到解答方法。但 越是困难,他越想攻克,一直持续到天亮,终于解 开了这道题。第二天,导师接过他的作业一看,惊 呆了,激动地说:“你知道吗?这是一个有两千多 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牛顿没有 解出,我也正在研究它,昨天不小心把它夹在给你 的作业里,你竟然……”很多年后,高斯回忆起这 件事时,说:“如果导师告诉我那是一道两千年没 有解开的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就把它解答出 来。”
4
材料作文写作的思路
• 固化的做法:由材料推出或直接撷取某种 说法(意),而后再通过堆砌素材(包括 实例和引用)完成作文。 • 固化的结果:一是不能完全针对材料的整 体含义,导致偏离题意(材料之要意); 二是所立之“意”,要么就是材料现成的 说法,要么就是“公共话语”,少自我的 真正的见地,即“立意”。 • 材料作文立“意”,是指针对材料之意所 显现出的自我的见地。
21
走向终点的“防·备”
材料是论述类的,要当心因例害意; 材料是叙述类的,要防止无中生有。 材料是论述类的,要有自我的见地; 材料是叙述类的,要有关联的解析。
不可呐喊裸奔
不要堆叠泛议
22
作文必须严防的
玩概念:只有题语,不见题蕴。
用套话:说东言西,论谁都行。
贴标签:拉扯人事,是非评价。 耍技巧:题记异体,别样华饰。 无厘头:自说自话,不着边际。
13
叙述型材料如何出发?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据研究,美国空军战斗机失误频繁的一个重要 原因是:驾驶舱是按照飞行员身体特征的平均值设 计的。可飞行员不是按平均值生长的,当他们必须 在少于半秒钟内做出判断和行动时,平均值系统和 操作员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导致一系列事故。后来, 美国空军要求制造商改变设计,让座舱能随飞行员 的个体特征做局部调整,让系统适应个人。此后战 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14
面对叙述型材料的操作
• 概括要“准”
• 概念、说法的语词要有依据(个体、个性;规则、 标准、平均值)
• 表达要“全”
• 语句、语意的表述要显过程(制造商按平均值生 产的……;平均值效用的启示……)
• 立意要“联”
• 针对材料的核心点,联系内容的其它方面,给出 具有相对甚至相反的说法,而后再……
7
思路固化在高考中的表现
• 拿说法套贴人事,将偶然扭成必然,用名 言替代思辨,把雾霾熬成鸡汤。 • 个性是夜莺对漫漫长夜无尽的告白,是冬 梅对白雪的无限依恋,是孤峰对苍天的不 甘攀比…… • 作文思维的“进”与“退”: • 退,话题作文(提取概念、说法自说自话) • 进,切题作文(定意之后再析意、探意)
9
起点:从“题意”到“立意”
• 题意: • 命题材料本身或直接或间接或具象或 抽象的意思、意义的显现; • 立意: • 写作者在作文中或概括或具体或普遍 或独到的见解、见地的表述。
10
“符合题意”与“有所立意”的档次
① 没有偏离地附和或者演绎命题材料的含意, 只能算是基本符合题意,但不能算是有所立 意,当然也就无从论定见地的高下。 ② 命题材料的“含意”,与写作者表达的“意 念”,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符合 题意与建立己意不能划等号。 ③ 立意之“立”,指的是写作者的主观表达, 只有针对材料之意所表达出或蕴含或显明的 见解、见地,方可称之为有其所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