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储氢系统标准统计
如何选择氢燃料电池车载供氢系统的储氢方式?
如何选择氢燃料电池车载供氢系统的储氢方式?本文授权转载自“氢云研究院”,文章所有权归属于氢云研究院,未经许可,请勿自行转载。
摘要:概述了燃料电池车载储氢系统技术,包括常规高压氢、金属氢化物储氢、液体有机氢化物储氢、-253°C液氢及深冷-高压超临界储氢等技术及其车载应用现状。
参照燃料电池车对车载储氢系统单位重量储氢密度与体积储氢密度的目标要求,对目前已应用和处于研发推广阶段的储氢技术,在性能指标和存在问题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给出中国未来发展和应用领域的趋势和选择建议。
燃料电池是本世纪最有竞争力的全新的高效、清洁发电方式,预计燃料电池系统将在洁净煤燃料电池电站、电动汽车、移动电源、不间断电源、潜艇及空间电源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和巨大潜在市场。
美国能源部(DOE)提出的一辆与汽油车标准相当的PEMFC电动汽车车载氢源的目标要求如表1所示。
综观目前所有实际可用的车载储氢或制氢技术,包括高压储氢、液氢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吸附储氢以及车载甲醇重整制氢装置、汽油重整制氢装置和天然气重整装置,无一能完全满足这些指标,但针对不同产业链中的应用环节,可以针对性的开展技术突破,降低技术短板的影响,最终形成兼容的、多形态的氢能产业链。
表1DOE关于2005-2015年车载储氢系统的技术与经济指标要求一、常规高压储氢I型和II型普通钢制高压储氢容器的缺点是钢瓶自身太重,难以在车辆上使用,因此目前车载高压储氢领域主要采用轻质复合容器-III型瓶。
2000年美国Quantum公司与LavrenceLivermore国家实验室合作开发出工作压力35MPa、储氢密度11・3wt%的新型储氢容器,进而又研制出最大工作压力达70MPa超高压容器,内层以铝合金为内胆,外层缠绕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层,如图1所示。
更为先进的IV型储氢瓶则采用塑料内胆,瓶口为金属件,在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使用四型储氢瓶,具有重量轻、循环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
燃料电池相关国家标准汇总及简述
GB/T 37154-2018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整车氢气排放测试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氢气排放测试方法。适用于使用压缩氢的(M类、N类)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30
GB/T 38914-2020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使用寿命测试评价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使用寿命测试和计算方法。适用于道路车辆和非道路车辆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寿命测试和评价。
25
GB/T 34593-2017
燃料电池发动机氢气排放测试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氢气排放测试方法。适用于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
26
GB/T 34872-2017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氢系统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识、包装及运输。本标准适用于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提供氢气的系统,按照储氢的化学形态不同可分为:以气态单质形式储存氢气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氢系统,即将氢气存储于储氢容器直接为燃料电池供应氢气的系统,包括下列单体设备或装置:储氢容器、氢气管路、截止阀、减压阀、压力释放装置、换热装置、监测装置和其他附属装置等。以化合物形式储存氢气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氢系统,即利用产氢物质,主要有金属储氢化合物、液态有机储氢化合物、氨类储氢化合物、甲醇、液态水等通过物理或化学过程制备氢气,实现向燃料电池供应氢气的系统,包括下列装置:制氢反应装置、防护罩/外壳、散热器、氢气纯化装置、气体缓冲装置、管路、监测装置和其他附属装置等。
19
GB/T 29123-2012
示范运行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进行示范运行的压缩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术语和定义、实施示范运行的基本条件、运行中危害的预防、汽车的启动、停放与存放、氢燃料的加注、意外事故的处理预案与培训、行驶等。适用于在指定道路上进行示范运行的压缩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氢系统的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35MPa。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2023最新国标
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测量参数、单位、准确度和分辨率 (2)5 要求 (2)一般要求 (2)安装强度要求 (2)气密性要求 (3)环境适应性要求 (3)6 试验条件 (3)7 试验方法 (3)主关断阀试验方法 (3)安装强度试验方法 (3)气密性试验方法 (4)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5)附录A(资料性)车载氢系统示意图 (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的技术条件。
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压缩气态氢作为燃料,在环境温度15℃时,工作压力不超过70MPa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 2423.4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振动、冲击和类似动力学试验样品的安装GB/T 2423.5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h:宽带随机振动(数字控制)和导则GB 19239 燃气汽车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GB/T 24548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GB/T 2454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24548 和 GB/T 24549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车载氢系统 on-board hydrogen system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上,从氢气加注口至减压阀,与氢气加注、储存、输送、供给和控制有关的装置,参见附录A。
储氢气瓶 hydrogen storage cylinder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上,用于储存高压氢气的装置。
燃料电池电动车车载供氢系统
缩短加注时间并提高便捷性
研发快速加注技术
开发高压、大流量的氢气加注技术,缩短加注时间,提高使用便 捷性。
建设加氢基础设施
加大加氢站建设力度,形成完善的加氢网络,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加 注氢气。
推广车载储氢系统标准化
推动车载储氢系统标准化进程,降低不同车型之间的加注难度和成 本。
车载供氢系统采用先进的氢气储存和供应技术,能够保证氢气在储存、
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氢气泄漏、爆炸等安全事故。
03
推动燃料电池电动车商业化进程
车载供氢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为燃料电池电动车的商业化进程提供了有
力支持,促进了燃料电池电动车在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等领域的推广应
用。
PART 02
车载供氢系统组成与原理
车载供氢系统关键技术分 析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氢气储存技术
1 2 3
压缩氢气储存
通过高压将氢气压缩储存于储氢罐中,具有储存 密度高、充放氢速度快等优点,但需要解决高压 安全问题。
液态氢气储存
将氢气冷却至极低温度使其液化,具有储存密度 更高的优点,但技术难度和成本较高,且存在蒸 发损失问题。
布局设计
需考虑氢气在管路中的流动阻力、压 力损失等因素,确保氢气加注顺畅。
管路材质
需采用耐高压、耐腐蚀、密封性好的 材料。
氢气压力调节与控制系统
压力传感器
实时监测储氢罐和管路中 的氢气压力。
压力调节阀
根据车辆需求和氢气压力 情况,自动调节氢气的供 给量。
控制系统
对氢气加注、压力调节等 过程进行精确控制,确保 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 行。
燃料电池相关国家标准汇总及简述
GB/T 20042.4-200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第4部分 电催化剂测试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测试方法的术语和定义、铂含量测试、电化学活性面积测试、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分布测试、形貌及粒径分布测试、晶体结构测试、催化剂堆密度测试以及单电池极化曲线测试等。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铂基(Pt基)电催化剂。
19
GB/T 29123-2012
示范运行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进行示范运行的压缩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术语和定义、实施示范运行的基本条件、运行中危害的预防、汽车的启动、停放与存放、氢燃料的加注、意外事故的处理预案与培训、行驶等。适用于在指定道路上进行示范运行的压缩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氢系统的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35MPa。
24
GB/T 33979-2017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低温特性测试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低温(0℃以下)条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通用安全要求、试验条件、试验平台、低温试验前的例行试验及低温试验方法和试验报告等。适用于以空气为氧化剂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低温(0℃以下)条件的存储、启动、工作性能的试验。
18
GB/T 28183-2011
客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测试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客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测试方面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测试项目指标、试验过程及测试方法、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绝缘性测试、质量测试、试验结果整理和试验报告。本标准规定的测试内容包括: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密封性测试、常温起动性能测试、工况法性能测试、绝缘性测试和质量测量。适用于客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10
GB/T 23751.2-2009
车载供氢系统控制器开发
车载供氢系统控制器开发叶川;马天才;陈翌;杨柳明【摘要】针对某燃料电池客车35 MPa气态储氢系统的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开发.根据燃料电池客车供氢系统的需求,对控制器的MCU、电源、信号处理、驱动输出、CAN通讯等模块进行了硬件设计,基于状态机和任务调度模式完成了控制器软件的开发,实现了供氢系统温度、压力、环境氢气浓度等信号的检测功能,且能够与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器通过CAN总线通讯并对高压氢气瓶阀进行控制.此外,软件采用的模块化设计处理手段提高了控制器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可移植性.【期刊名称】《汽车技术》【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燃料电池客车;车载供氢系统;控制器【作者】叶川;马天才;陈翌;杨柳明【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上海 201804;同济大学新能源工程中心,上海 201804;同济大学,上海 201804;同济大学新能源工程中心,上海 201804;同济大学,上海 201804;同济大学,上海 201804;同济大学新能源工程中心,上海 2018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9.7;TB471 前言由于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内燃机汽车难以将排放降低到理想范围[1,2]。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电化学发电技术,近年来成为最有可能替代传统发动机技术的先进新能源汽车技术[3]。
供氢系统为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车载储氢多采用高压气态储氢,压力在20~70 MPa范围内[4]。
目前车载供氢系统缺乏国内统一标准,据了解国内大多数供氢系统的控制被集成在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器(FCU,Fuelcell Con⁃trol Unit)中,导致FCU与供氢系统耦合过强,系统的移植性、兼容性较差。
特别对于大型客车而言,供氢系统氢瓶大多设置在车辆顶部,导致线束过长、线束过重等问题。
近年来,相关人员针对车载供氢系统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如,吴兵等人[4]在供氢系统设计中提出了HMS(氢管理系统)的使用,但是仅针对特定供氢系统,并没有进行分布式设计;全书海等人[5]基于PIC18F258单片机设计了用于供氢系统的控制器,但是缺少针对不同供氢系统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的设计,实际运用场景较为局限。
国外主要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简析
国外主要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简析■ 王晓兵1,2 张妍懿1 郝 冬1 王仁广1(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摘 要: 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带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和应用,也促使相关标准的需求。
在国际上UN/WP.29、ISO、IEC、SAE等组织推出了氢气和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标准。
本文在简单介绍GTR13标准的基础上,详细列出了以上几个主要国际机构制订的氢能和燃料电池相关标准,可供国内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同时分析指出我国在相关标准制订方面的不足和需要加强标准制订的工作。
关键词:氢气,燃料电池,标准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04.033Brief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Standards on Hydrogen andFuel Cell VehiclesWANG Xiao-bing1,2 ZHANG Yan-yi1 HAO Dong1 WANG Ren-guang1(1.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2.CATARC Automotive Test Center (Tinajin) Co., Ltd.)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fuel cell technolog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fuel cell vehicles, and at the same time demands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related standards. Several main organizations such as UN/WP.29, ISO, IEC and SAE have released different standards on hydrogen, fuel cell, fuel cell vehicles. This paper introduced GTR No.13 and interpretted ISO, IEC and SAE standards on hydrogen, fuel cell and fuel cell vehicles,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related personnel. It then put forward some advi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standards in China.Keywords: hydrogen, fuel cell, standards标准评析目前,国际上有多个组织已经开展燃料电池方面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具体如下:(1)由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 W P.29)负责制订发布的全球统一汽车技术法规GTR 13《氢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全球技术法规》,起到纲领性作用。
车载储氢系统标准统计
车载储氢系统标准统计
时间:2014-08-27 08:45:08来源:中国氢能源网
随着各国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不断投入,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逐渐成熟,全球各大汽车集团均有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计划。
各国及各区域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也在不断制定和完善中。
目前的燃料电池汽车新标准制定主要集中于燃料电池系统及车载储氢系统两大方面。
其中车载储氢系统的标准主要侧重于储氢系统的测试及加注方面。
世界各国对于车载储氢系统标准制定的进展情况各不相同,主要的标准体系包括欧盟标准、美国标准及日本标准。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车载储氢系统标准在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燃料电池示范运行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国外标准,已有了初步的发展。
目前的车载储氢系统的主要标准统计如下:
表1 国内车载储氢系统相关标准
其中CGH2R标准是针对整个燃料电池汽车车载供氢系统的标准[1],对储氢系统中各部件的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给出规定。
JIGA标准针对车载储氢瓶的设计、制造/批试验及型式试验给出了明确规定。
联合国即将发布的燃料电池车辆全球技术法规(GTR)将大部分采用日本的标准,因此日本的燃料电池汽车生产商将在新能参数方面不必做过多的调整,这也体现了目前日本在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
未来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事业的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车载氢系统安装技术要求
车载氢系统安装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载氢系统安装的安装主体要求、安装实施前准备工作、安装技术要求和安装后检查。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工作压力不超过70MPa、贮存介质为压缩氢气、工作温度不低于-40℃且不高于85℃的储氢气瓶(以下简称气瓶)及其附件组成的车载氢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08 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GB/T 13005 气瓶术语GB/T 2454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 26990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GB/T 26990和GB/T 1300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车载氢系统onboard hydrogen system安装在车辆上,从氢气加注口至燃料电池进气口,与氢气的加注、储存、输送、供给和控制有关的装置。
3.2车用压缩氢气气瓶compressed hydrogen cylinders for vehicles安装在车辆上,为车辆提供压缩氢气燃料的气瓶。
3.3主关断阀main shut off valve一种集成在瓶口组合阀上,用来关断从气瓶向该阀下游供应氢气的阀。
3.4单向阀check valve车载氢系统中一种用来防止氢气倒流的阀。
3.5瓶口组合阀cylinder valve简称瓶口阀,气瓶专用阀门的统称。
一种集成主关断阀、单向阀、安全泄放装置、温度传感器等功能单元,并在紧急状态下关断该阀下游氢气供应或泄放气瓶内氢气压力的组件。
3.6减压阀pressure regulator将车载氢系统输出压力控制在设计值范围内的阀。
3.7主氢阀main hydrogen control valve一种安装在车载氢系统减压阀下游,用来自动控制该阀下游氢气供应和断开的阀。
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技术要求
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的检测平台及仪器仪表要求、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检测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工作压力不超过70MPa、贮存介质为压缩氢气、工作温度不低于-40℃且不高于85℃的储氢气瓶及其附件组成的车载氢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990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GB/T 3487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氢系统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2699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气密性检测gas tightness dection用于检验容器及各零部件连接部位是否有泄漏现象的试验。
3.2置换subsititution用置换气体给容器增压,然后保留一段时间,再排出气体,以此将杂质气体含量降低到技术标准要求内。
3.3涂液法soap bubble test在充有规定压力气体的受试系统的待查部位上涂以气体检漏液,以检查该处气密性的试验方法。
3.4保压时间hold up time系统在某一温度范围内、特定压力下保持的时间。
4 检测平台及仪器仪表要求4.1 检测平台主要检测设备包括以下单元:a)增压单元:对待检车载氢系统输入气体进行压力增幅;b)检漏单元:对车载氢系统进行泄漏检测;c)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并记录试验参数及测量数据。
4.2 检测仪表准确度要求检测仪表准确度要求见表1。
表1 检测仪表准确度要求5 技术要求5.1 安全要求5.1.1 一般要求进行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时应严格遵循国家消防法律法规相关要求。
检测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保证人身安全。
5.1.2 气密性检测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应具备以下条件:a)检测应在通风场所进行;b)系统装车前检测应在专用检测区域内进行,并与检测人员隔离;c)系统装车后检测应确认出厂气密性检测报告;d)检测人员应经过相关专业培训。
70MPa 车载氢系统框架随机振动与疲劳寿命分析
AUTO TIME 4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NEW ENERGY AUTOMOBILE | 新能源汽车
表 1 6061-T6 实测材料属性
名称 6061-T6
杨氏模量 (GPa) 68.9
泊松比 0.33
密度 (kg/m3) 2750
图 1 分析模型
简化处理如下: 1)将氢瓶简化为质量点,作用在氢瓶安
装支座上面,简化氢瓶固定带安装结构。 2)忽略非支撑结构,如氢瓶阀等供气零
部件。 3)取消非受力部分的圆角。 单元边长 3-5mm, 网格数量 174760,节
点数量 174947, 划分网格后模型见图 2。
图 2 有限元模型
氢瓶固定板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MPa) 抗拉强度 (MPa)
277
319
图 4 Mode 1=12.15
图 3 6061-T6 铝合金应力应变曲线
400
300
真实应力/MPa
200
100
0
0.00
0.02
0.04
0.06
0.函数(PSD)可用于表示频
域信号表征的随机激励载荷。随机激励下的
关键词:氢系统框架;随机振动;结构优化;疲劳寿命
1 前言
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 环境友好和低碳排放理念在各个行业的不断 深入,同时最近几年氢能等绿色能源与氢燃 料电池汽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较快发展。 目前国内的燃料电池汽车储氢压力以 35MPa 为主 [1]。如果采用 70MPa 储氢压力可在同等 容积下大幅度提升储氢量和续航里程。对于 布置空间有限的乘用车而言,70MPa 轻质车 载氢系统的应用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广阔 的市场前景。
车载高压储氢系统氢循环试验标准概述
车载高压储氢系统氢循环试验标准概述■ 周 伟 李鸣迪 吕 洪(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摘 要:燃料电池汽车车载储氢瓶的安全性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氢循环充放试验是检验车载储氢瓶的抗疲劳、瓶口泄漏及内胆材料(IV型瓶)氢渗能力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际上关于氢循环试验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分别是由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制定的GTR No.13和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 19881,国内标准则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GB/T 35544。
本文介绍了这些标准在氢循环试验层面的内容,比较了其在试验对象、循环方法、卸放速率、验收标准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加注时长、卸放速率两个关键问题对储氢瓶温度、寿命的影响,指出了国内外标准在此存在的不足之处。
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氢循环试验的实施作参考。
关键词:储氢,氢循环试验,试验标准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0.12.034Overview of Standards on Hydrogen Cycling Test for On-boardCompressed Hydrogen Storage SystemZHOU Wei LI Ming-di LV Hong(College of Automobile, Tongji University)Abstract: The safety of fuel cell vehicle’s hydrogen storage tanks raises wide concerns in the society. The hydrogen cycling test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check tank fatigue, boss leakage and liner permeation. Nowadays there are two standards concerning hydrogen cycling test. They are GTR No.13 developed by World Forum for Harmonization of Vehicle Regulation and ISO 19881 developed b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The domestic standard is GB/T 35544 developed by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ents related to hydrogen cycling test in these standards. Also, it compares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aspects of test object, cycling procedure, depressurization rate and acceptance criteria. Based on this, it discusses impacts of refueling time and depressurization rate on hydrogen storage tank’s temperature and life. Furthermore, it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ies of these standards. Finally, it give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when deploying the hydrogen cycling test.Keywords: hydrogen storage tank, hydrogen cycling test, test standard标准比对在严峻的环境问题与石油供应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氢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提上了议程。
车载储氢系统概述
车载储氢系统概述作者:胡金金邱东葛兆凤吴学强侯欣来源:《时代汽车》2024年第01期摘要:车载储氢系统作为氢燃料汽车的氢气供应系统,需对其进行安全可靠的控制,才可对氢燃料电池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本文将车载储氢系统的结构、控制、故障判断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储氢系统中氢气剩余量、续航里程等参数进行实时计算,以供驾驶员参考。
关键词:车载储氢系统储氢系统控制氢气剩余量1 引言氢能作为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互联媒介,也是实现交通运输等领域大规模脱碳的最佳选择。
氢能及燃料电池逐步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
氢能可储可输,提高氢能储运效率,降低氢能储运成本,是氢能储运技术的发展重点[1]。
氢的储存方式主要有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和固体储氢三种方式。
目前高压气态储氢在复合材料高压气瓶方面取得很好的进展,是移动式车载储氢的主流[2],储氢瓶是车载储氢系统的主要部件,气瓶按照内部材质可分为铬钼钢气瓶(I型气瓶)、钢内胆纤维缠绕复合气瓶(II型气瓶)、鋁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III型气瓶)和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IV 型气瓶)[3]。
具体分类及应用见表1。
目前,35MPa碳纤维缠绕III型瓶目前仍是我国燃料电池商用车的车载储氢方式,70MPa碳纤维缠绕IV型瓶已是国外燃料电池乘用车车载储氢的主流技术,70MPa碳纤维缠绕III型已少量用于我国燃料电池乘用车中。
2 车载储氢系统的结构及控制2.1 储氢系统的结构及加氢供氢过程车载储氢系统主要包含:储氢系统控制器、一个或多个储氢瓶(储氢瓶口安装有瓶阀、温度及压力传感器)、减压阀、减压阀后压力传感器、电磁关断阀等部件。
其中,储氢系统控制器主要负责整个传感器信号的采集、系统运行状态的协调控制、故障的诊断、执行器信号的输出等;储氢瓶主要用于储存氢气,储氢瓶口的瓶阀主要用于打开/关断氢气的流动;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瓶内温度,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控瓶内压力;减压阀主要是对从瓶内出来的氢气进行减压;减压阀后压力传感器对减压后的压力进行监测;减压后的氢气再经电磁关断阀之后便与氢燃料电池直接相连,向燃料电池提供/关断氢气供应。
车载储氢研究新进展
塞墨Ⅵ渊IIll§车载储氢研究新进展王振庭郑青榕徐轶群(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1)[摘要]参照燃料电池汽车对车载储氢系统单位质量储氢密度与体积储氢密度的目标要求,对目前已应用或处于研发阶段的一些储氢技术的性能指标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且介绍当前车载所采用或正在研究的主要储氢材料与技术。
如高压氢气、液氢、金属氢化物储氢、吸附储氢、金属有机构架储氢等,比较各种储氢技术的优缺点,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储氢高压氢气液氢金属氢化物吸附金属有机构架中图分类号:T K9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20118—01一、冀膏日益匮乏的化石能源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迫使我们寻求新的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氢能是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当前氨能研究的直接目标是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目前,制约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的三大障碍是: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价格较高;②无适宜的储氢技术;③没有氢源基础设施。
在这三大障碍中,储氢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美国能源部(T h e D epar t m ent of E n er gy,D O E)对车载储氢技术设定的H标为:在温和的条件下,重量储氧密度达到6.5w t%,体积储氢密度达到62kgH:m4[1]。
但是,综观目前所有实际可用的车载储氢技术,包括高压氢气、液氢、金属氢化物储氢、吸附储氢等方式,还没有一种储氢系统能达到这个标准。
若使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与油料车同样的额定里程,车上必须一次充5k g氢气。
常温、常压下5kg氢气体积是55.6m3。
储氢的关键就转换到如何把55.6m3的体积转化为100升以下(体积减少到原来的556分之一)E2],所用方法还须保证氢气充放快速、可逆、廉价。
本文对目前己应用或处于研发阶段的一些储氧技术的性能指标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矗压气态储氯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当温度一定时,升高压力会减小气体所占的体积。
《氢燃料电池安全指南》(2019版)车载氢系统安全
2车载氢系统安全2.1安装及布置2.1.1车载氢系统安装及布置一般准则(1)车用氢系统的安装需依据GB/T 24549-200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 26990-20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与GB/T 29126-201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的规定,确保车载氢系统安装后,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能安全、可靠地运行。
此外,车载氢系统中的储氢瓶与固定装置间应有防护垫,防止固定装置磨损瓶体,并严禁损伤氢瓶的缠绕层。
(2)车载氢系统(从氢气加注口至燃料电池进口,主要包括储氢瓶、管路、连接件、阀件与支架等)需型式试验,分别在车辆坐标系X、Y、Z三个方向施加8倍于充满标称工作压力氢气的储氢瓶重力的力,测量检查储氢瓶与固定座的相对位移,其值应小于13mm。
此外,严禁储氢瓶瓶嘴及附带的阀门或易熔合金塞经受长期应力。
在储氢瓶运输、安装、拆装过程中,尽量不采取直接吊装瓶嘴、阀门或易熔合金塞的方式进行。
(3)储氢瓶及附件的安装位置,应距车辆的边缘至少有100mm的距离,否则,应增加保护措施。
(4)氢系统管路、接头安装位置及走向要避开热源、电器、蓄电池等可能产生电弧或火花的地方,尤其管路接头不能位于密闭的空间内,应安装在能看得见或操作者易于操作的位置。
高压管路及部件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可靠接地,并采取其他控制氢泄漏量及浓度的措施,确保即使产生静电也不会发生安全问题。
(5)储氢瓶和管路一般不应装在乘客舱、行李舱或其他通风不良的地方,但如果不可避免要安装在行李舱或其他通风不良的地方时,应设计通风管路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泄漏的氢气及时排出。
管路接头不得通过和安装在载人车厢内,不得安装在高热源、易磨损或易受冲击的位置。
(6)支撑和固定管路的金属零件不应直接与管路接触,需要加装非金属衬垫,但管路与支撑和固定件直接焊合或使用焊料连接的情况例外。
(7)加氢口不应位于乘客舱、行李舱或其他通风不良的地方;加氢口应具有能够防止尘土、液体和污染物等进入的防尘盖,防尘盖旁应注明加氢口的最大加注压力;加氢口应设置在客车侧面;加氢口应能够承受来自任意方向的670N的载荷,不应影响到氢系统气密性。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 试验方法(第 1 号修改单)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第 1 号修改单)【最新版6篇】目录(篇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概述2.车载氢系统的重要性3.试验方法的背景和目的4.试验方法的具体内容5.试验方法的应用和展望正文(篇1)一、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概述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s,简称 FCVs)是一种采用氢气作为燃料,通过燃料电池将氢气与氧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进行行驶的新能源汽车。
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相比,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高能量转化效率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二、车载氢系统的重要性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氢气,而氢气本身具有易爆、易挥发的特性,因此车载氢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车载氢系统主要包括氢气的储存、输送、控制和安全监测等部分,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关键组成部分。
三、试验方法的背景和目的为了确保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的安全性能,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试验和检测。
试验方法(第 1 号修改单)旨在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提供一套统一、科学的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以指导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同时为政府部门提供监管依据。
四、试验方法的具体内容试验方法(第 1 号修改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氢气储存罐的试验:包括氢气储存罐的密封性能、耐压性能、泄漏检测等试验。
2.氢气输送系统的试验:包括氢气输送管道的耐压性能、泄漏检测、氢气流量控制等试验。
3.氢气控制系统的试验:包括氢气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响应速度、故障诊断等试验。
4.氢气安全监测系统的试验:包括氢气浓度监测、温度监测、压力监测等试验。
五、试验方法的应用和展望试验方法(第 1 号修改单)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将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篇2)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背景和优势2.车载氢系统的安全性问题3.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专项工作组和全球技术法规 gtr4.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的重要性5.结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和挑战正文(篇2)一、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背景和优势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SAE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相关标准简析
标准评析SAE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相关标准简析■ 王 微1 王仁广2〔1.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2.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摘 要: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发展迅速对各类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提出迫切需求。
由于燃料电池汽车基本上都会使用高压氢气,相应的加氢连接装置、加氢协议等加氢相关标准的制定也成了一个重要工作。
目前美国SAE制定的相关加氢标准是比较完善的,本文着重对其已经发布的加氢技术标准和技术信息报告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便于相关技术人员了解和参考使用。
关键词:燃料电池汽车,加氢连接装置,加氢通信,加氢协议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11.023Brief Introduction of Related Hydrogen Fulling Standards of SAE for FCVsWANG Wei1 WANG Renguang2(1. CATARC Automotive Test Center Co., Ltd., Tianjin; 2. CATARC New Energy Vehicle Test Center Co.,Ltd., Tianjin)Abstract: Rapid development of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s highlights urgent demand for developing and revising relevant standards. Currently, most fuel cell vehicles are fueled by high pressure hydrogen, therefore the related standards for hydrogen fueling connection devices and fueling protocols become important. SAE has published some standards and technical reports (TIP) for hydrogen fueling, which are rather complet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SAE standards and TIPs of hydrogen fueling for relevant technicians to understand and utilize.Keywords: fuel cell vehicles, hydrogen fueling connection devices, hydrogen fueling communication, hydrogen fueling protocols0 前 言为了跟传统燃油车的加油性能相比,燃料电池乘用车一般要求3 min加满氢,同时需要满足温度、压力和密度限值。
氢能及燃料电池国家标准汇总表
GB/T 29123-2012 示范运行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规范
GB/T 29124-2012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示范运行配套设施规范
GB/T 29126-20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 试验方法
GB/T 29918-2013 稀土系AB5型贮氢合金压力-组成等温线(PCI)的测试方法
GB/T 29411-2012 水电解氢氧发生器技术要求
GB/T 29412-2012 变压吸附提纯氢用吸附器
GB/T 29729-2013 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
GB/T 30718-2014 压缩氢气车辆加注连接装置
GB/T 30719-2014 液氢车辆燃料加注系统接口
GB/T 31138-2014 汽车用压缩氢气加气机
GB 4962-2008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T 8650-2015 管线钢和压力容器钢抗氢致开裂评定方法
GB/T 13322-1991 金属覆盖层 低氢脆镉钛电镀层
GB/T 16942-2009 电子工业用气体 氢
GB/T 19349-2012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 为减少氢脆危险的钢铁预处理
GB/T 19350-2012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 为减少氢脆危险的涂覆后钢铁的处理
GB/T 23606-2009 铜氢脆检验方法
GB/T 24185-2009 逐级加力法测定钢中氢脆临界值试验方法
GB/T 24548-200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术语
GB/T 24549-2020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住建部国标
GB 50156-2021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
GB 50177-2005氢气站设计规范
车载储氢技术和氢-电安全防护
低成本车载储氢技术及氢电安全技术近年来,氢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载体”引起了广泛关注。
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其能量转化率高、燃料经济性好、零排放等优点,已成为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储氢技术是氢能源推广环节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然而,由于氢气的特殊性质,氢气的储存成为现今阻碍氢能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国科学家纷纷研究开发了多种储氢技术。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储氢手段主要有高压储氢,液态储氢,金属氧化物储氢,碳基材料储氢以及化学储氢等。
下面将车载燃料电池的几种储氢方式进行简单介绍。
高压储氢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多的储氢方式就是高压储氢。
高压储氢所用的储氢容器一般为钢制气瓶,通常商用的贮气瓶可耐受20MPa的氢气压力,从安全角度考虑,一般只贮压15MPa以下,由于氢气密度小,钢瓶自身的重量大,因此这样的方式质量储氢密度一般都低于3%。
远远没有达到美国能源部提出的质量分数为 6. 5% 的质量储氢密度标准和6. 2 kg/100 L 体积储氢密度标准,对于耐高压材料,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碳复合材料,其所制的容器经测试可耐受60MPa的高压,常规情况下其可装盛45MPa的氢气,与钢瓶相比,储氢能力大幅度提高。
美国通用公司首先研发出了用于燃料电池,耐压可达70MPa 的双层储氢罐,该储氢罐内层为碳复合材料,外层为抗冲击外壳,可储存3.1kg高压氢气。
德国基尔造船厂也研究开发出内置特种合金栅栏的新型储氢罐,其储氢性能要远高于一般容器,这种储氢罐理论使用寿命可达25年。
高压储氢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在容器内填装吸附氢气的材料,使氢气在高压时处于“准液态”状态,以此提高储氢密度。
高压储氢现在虽然应用较多,但它并不是理想的储氢方式。
首先是这种储氢方式需要高压氢气的注入,而升压过程便需要消耗能量,使成本提高。
其次,高压储氢对于受压容器的要求高,无法保证在实际应用中各种环境条件下储氢容器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而有些国家明令禁止高压储氢类汽车与普通汽车行驶同一路线。
氢能标准统计
氢能标准统计
全球各地关于氢能的标准和统计数字因地区而异,且不断在更新。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统计数据和标准:
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已经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氢能的标准,包括氢气生产和处理、氢气的安全储存和运输、氢气的使用等。
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CEN也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氢能的标准,包括氢气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
3.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ANSI也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氢能的标准,包括氢气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
4. 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中国也已经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氢能的标准,包括氢气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
在氢能的使用方面,全球每年的氢能消耗量大约在2000万吨左右,其中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小部分用于交通和电力。
以上只是一般的统计数据和标准,具体的数字和标准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载储氢系统标准统计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车载储氢系统标准统计
时间:2014-08-27 08:45:08来源:
随着各国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不断投入,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逐渐成熟,全球各大汽车集团均有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计划。
各国及各区域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也在不断制定和完善中。
目前的燃料电池汽车新标准制定主要集中于燃料电池系统及车载储氢系统两大方面。
其中车载储氢系统的标准主要侧重于储氢系统的测试及加注方面。
世界各国对于车载储氢系统标准制定的进展情况各不相同,主要的标准体系包括欧盟标准、美国标准及日本标准。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车载储氢系统标准在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燃料电池示范运行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国外标准,已有了初步的发展。
目前的车载储氢系统的主要标准统计如下:
表1 国内车载储氢系统相关标准
序
号
标准号标准名称备注1
GB/T24548-
2009
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术语
2
GB/T24549-
2009
燃料电池汽车安全要求
3
GB/T29123-
2012示范运行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
术规范
4
GB/T26990-
20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
术要求
5
GB/T29126-
201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
验方法
中各部件的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给出规定。
JIGA标准针对车载储氢瓶的设计、制造/批试验及型式试验给出了明确规定。
联合国即将发布的燃料电池车辆全球技术法规(GTR)将大部分采用日本的标准,因此日本的燃料电池汽车生产商将在新能参数方面不必做过多的调整,这也体现了目前日本在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
未来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事业的发展仍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