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与升级的探讨
电气自动化的实施策略探讨
电气自动化的实施策略探讨电气自动化是指利用电气控制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和调节的技术手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气自动化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电气自动化的实施策略,分析其优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电气自动化的优势1.1 提高生产效率电气自动化能够对生产中的设备和工艺过程进行精确控制和调节,减少了人为操作的瑕疵和误差,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尤其是对于高精度、高速度的生产线来说,电气自动化可以更好地满足生产要求,提高生产效率。
1.2 降低生产成本相比于人力操作,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投资成本虽然较高,但在长期运行中,能够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能源成本和废品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1.3 提升产品质量由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更加精确和稳定,可以提高产品加工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1.4 提高安全性电气自动化设备可以对危险的生产环境和工艺进行自动监控和控制,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风险,保障了生产过程的安全。
1.5 便于信息化管理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生产数据和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2.1 确定实施目标在进行电气自动化的实施前,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确定引进电气自动化的意义所在。
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还是降低生产成本?还是提升产品质量?或者其他目标?只有明确了实施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策略。
2.2 进行现状分析企业需要对当前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全面分析,评估现有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性能状况,确定哪些环节适合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
同时也要考虑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
2.3 制定实施计划根据实施目标和现状分析的结果,制定详细的电气自动化实施计划,包括引进的设备和技术,实施的步骤和时间安排,人员培训和配套措施等。
电厂电气二次设备及自动化改造初探
电厂电气二次设备及自动化改造初探电厂电气二次设备及自动化改造是电厂发展和运营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电厂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监测控制、故障检测与处理等诸多方面。
本文将从电厂电气二次设备和自动化改造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电厂电气二次设备和自动化改造的意义不言而喻。
电厂作为能源的发电基地,其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保障电力供应的基础。
而电气二次设备和自动化改造则是使电力系统能够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地运行的关键环节。
通过改造和升级电厂的二次设备,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远程监测、快速故障检测等功能,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目前电厂电气二次设备和自动化改造还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电力系统的二次设备大多是采用模拟信号传输和手动控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运行过程中对人工操作依赖性较高,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和故障。
电厂的运行数据大多呈现分散、不集中的状态,导致运维人员难以获取全面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传统的电厂设备设施和监测系统通常难以适应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等技术的要求,无法实现与新能源设备的低成本、高效率连接。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对于传统的二次设备,可以考虑进行数字化改造,使用数字信号传输,以减少外界干扰的影响。
结合现代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电厂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测和远程控制。
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厂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实现对电力系统故障的预测和智能化分析,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
可以采用新型的二次设备和监测系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适应新能源和分布式发电的要求。
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与升级的探讨
1 电厂 电气 自动化系统现存 的问题
1. 1 系统 控 制方面 的问题
目前 , 我 国 大 部 分 电 厂 升 压 站 的 隔 离 开关依 然采用 的是传统的 按钮开关 , 这 种 开关经过 长时 间的运行 , 其 接 点 容 易 出 现
2. 2 计 算 机技 术在 自动 化 系统 中的应 用
视系 统 依然 需 要人 工去 整 理 和 保 存 那 些信 在 发 电 、 配电、 变 电以 及输 电等 环节 , 还 是 在 总 线 技 术 较 传 统 硬 接 线 方 式 有 很 大 的 有 息, 这 也 是 一 种 劳 动 力的 浪 费 。
各 环节 综 合 成 一 个 智 能 化 整 体 , 这 是 一 个
计 算 机 控 制 技 术 在 电 厂 的 电气 自动 化 非 常典 型 的 技 术 。 系 统 中起 着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 在 传 统 的 电 2. 3 加强 电气 自动 化 系统 软硬 件 的设计 气 自动 化 系 统 中 , 由于 系 统 本 身 的 一 些 限 电 气 自动 化 系 统 的改 造 升 级 首 先 要 将 制因素 , 使 系 统 仅 仅 是 局 限 于 某 些 特 定 的 软 件 进行 升 级 , 包 括 系 统 平 台软 件 、 应 用 软
的处 理 不 够 及 时 , 从而影响生产。 传统 的监
术在企业基 层的广泛应 用, 不 仅 促 进 了 部
随着 时 代 的发 展 , 计算 机 技 术 也在 日益 门 自动 化 管 理 的 进 程 , 同 时 也 使 网络 信 息
完善 , 在 电厂 的 电 气 自动 化 系 统 中 , 无 论 是 技 术 和 工 业 生 产 的 结 合 进~ 步 加 深 。 现 场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成本控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成本控制引言概述: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然而,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成本控制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电气自动化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成本控制。
一、系统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1.1 系统需求分析:在系统设计之前,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可以避免后期的不必要的修改和成本增加。
详细了解用户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可以有效控制设计成本。
1.2 设备选择和配置:在选择电气自动化设备时,应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
选择适合的设备配置,避免过度配置或低配置,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1.3 系统布局和设计:合理的系统布局和设计可以减少电气设备的布线长度、减少电缆和配电柜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
二、设备采购阶段的成本控制2.1 供应商选择: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可以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与供应商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谈判,争取到合理的价格和优惠条件,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2.2 采购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的采购合同,明确设备的规格、数量、价格和交付时间等细节。
合同管理的严格执行可以防止合同纠纷和额外成本的发生。
2.3 资金管理: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控制设备采购的进度和付款方式,避免资金占用过多或长时间闲置,从而降低财务成本。
三、系统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3.1 项目管理: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和进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和物资供应,避免项目延期和额外成本的发生。
3.2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避免重复施工和修补工作,降低成本。
3.3 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遵守相关法规和规范,减少事故和损失,降低成本。
四、运行维护阶段的成本控制4.1 定期维护:建立定期维护计划,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的增加,降低成本。
简述工业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探讨以及发展应用
火灾潜在危险程度制定必要 的保护措施 , 总之 , 要 在满 足水库 电力 设备稳定运行的情况下 , 保证电气 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通过先进 的 科学技术 , 完善电气设备管理 。 3 . 2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 减少 电能的直接或 间接损耗 我们在设计 的过程中 , 应首先满足建筑对运行要求的制定和维 护其安全运行的前提下 , 尽力减少成本 , 最大程度 的降低 和减少各 种消耗 , 这是 与设计 的合理性密切相关 的 , 也是充 分发 挥设备功 能
1发 展 现 状
电气 自动 化 在 发 展 中具有 历 史 意义 的时 间就 是 O P C技 术 的 出 现 。其 中技 术 上 的 阐述 包 括 了两 种 。 1 . 1编 程接 口的 标 准化 I E C 6 1 1 3标准是 目前国际上通用 的一种标准化接 口标准 ,在其 出现 之 前 , 国际 上 是 没 有 这 种统 一 的标 准 的 , 所 以 生 产 厂 家 以及 嗲 气 自动化的产 品都不完全 的标准统一 , 这样 在技术 的交流上也有着 很 大 的局 限性 , 并 且 不 同 的 生产 厂 家 生 产 出 的各 种 产 品在 配置 上 也 无 法 有 效进 行 。 但是 I E C 6 1 1 3 1 标 准 在这 样 的 情况 下 诞 生 , 将各 个 电 气产品的语言进行了有效 的统一 , 并且也为电气 自动化生产中的各 类 产 品 都 提供 了生 产 上 的一 个 技 术 性 的产 考 标 准 , 无 论 是 哪一 家 的 企 业 都 会 在 电器 产 品 的 出产 中各 个 厂 家 的 配 件 都 可 以相 互 共 通 的 使用 , 这 种 标 准 的产 生 给 自动化 生 产 的 产 品 以及 配 件 都 可 以相 互 的 搭配使用。 所 以, I E C 6 1 1 3 1 在 这种 标 准下 具 有 很 大 的优 势 , 使得 国际 上 的 电气 生产 具 有 了通 行 的标 准 , 并 且 这项 标 准 得 到 了 自动化 的 电 气领域中的应用 以及广泛认可。 1 . 2工控标准平 台——wi n d o w s 逐 渐 的微 软 系 统 开始 进 入 工业 控制 领 域 , 成 为 了一种 通 用 的平 台 ,工 业 开 始 向着 自动 化 的 方 向发 展 , Wi n d o w s 在 厂 家 以及 企 业 中 开始涉入控制领域 , 标准化的技术平 台逐渐为工业领域使用。因为 在 围护以及操作上具有着简单的特性 以及易于维护的优点 , 使得这 种 操 作平 台超 过 了其 他 的技 术 平 台 , 因为 电气 自动 化 的 领域 中长 期 的发展使得我们开始逐渐 的发现这种平 台的优势 , 这样的 自动化提 高使得电气工作效率更高并且操作更为便捷。 2 系统 特 点 对 于 系统 的运行 , 整体 过 程 是 操 作 系统 上 的 自动 化程 度 同操 作 的频 率 以及 次 数 成 反 比 ,即 自动 化 的程 度 越 高 这 两 方 面 的 程 度 越 低。 因此 , 电气 的 自动化 在设 备 的安 排 以及 控 制 中心 的 安排 中 , 一 般 都 不 会 被 置 于 控 制 室 以及 配 电 室 中 , 主 要 原 因就 在 于 , 这 两 种 地 方 中很 多设 备 在 其 内 运行 , 技 术 人 员 会 由于操 作 以及 调 整跟 容 易 就 会 使得电气 自动化的实施设备的运行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 并且 由于在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性能评估与性能提升方法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性能评估与性能提升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性能评估和性能提升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性能评估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性能提升技术。
一、性能评估方法1. 功能性能评估在评估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性能时,首先需要考虑其功能性能。
功能性能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的可靠性:评估设备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能够连续工作的时间。
可靠性高的设备能够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设备的精度:评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测量精度。
精度高的设备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保证产品质量。
(3)设备的稳定性:评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稳定性高的设备能够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工作效率。
2. 能效评估能效评估是评估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的高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能效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的能耗:评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情况。
能耗低的设备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设备的能源回收利用:评估设备是否能够将废热、废气等能源进行回收利用。
能源回收利用可以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3)设备的能源管理:评估设备的能源管理措施是否得当。
合理的能源管理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性能提升方法1. 技术升级技术升级是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性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例如,可以将传统的控制系统升级为PLC控制系统,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控制精度。
2. 故障预测与预防故障预测与预防是提高设备可靠性的关键。
通过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可以利用故障预测软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避免故障的发生。
3. 节能措施节能措施是提高设备能效的重要手段。
轧钢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技术探讨
3 . 1轧 线 的两 级 自动化 控 制 1轧钢 自动化 进 一 步发 展应 该 注 意 的问题 轧线 自动化 控 制采 用 两 级 自动 化 的控 制 系 统 , 对 于一 些 控 制 信 连 轧 机 是 现 在轧 钢 普 遍 使 用 的一 种 机 器 ,因为 它 的生 产 效 率 传动 网和分布的 I / 0网 高, 质量也易于控制 , 并且能够实现 自动化和机械化的结合 , 这样轧 息和系统状态信息都要通过各 自的监控 网、 这样通过 3 级通讯网络进行联接 , 最终形成并行运算 、 集 中管 钢的产量就大 , 企业 的经济效益就能达到。许多的先进科学成果都 交换 , 分散控制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应用于连轧过程 , 这样就促进 了轧钢 自动化 的发展 , 自动化技术在 理机制 、 3 . 2人机界面对连轧设备控制的实现及仿真 轧钢 的 运用 已经趋 于 成熟 。随着 社 会技 术 的发 展 , 为 了适 应 轧钢 自 监控组态软件可 以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现在强大的通讯 动化的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 所 以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重认 适合开发上位机的控制 识: 第一 , 轧 制 过程 中数学 模 式 的把握 和确 定 。 在 轧 制过 程 中 目前 还 功能为轧钢的人机系统提供了有力的保 障, 分别为 : 人机接 口与 存在着一些数学上的计算 问题 , 比如摩擦力的分布 、 张力 的计算等 , 系统 。现代的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两层 , L C之间的网络 ,能够实现彼此间的信息交换 ; P L C与各 自的远程 还有对轧机 的动态特性活套 的支撑响应特性等也存在计算精度上 P / O站 之 间 和调 速 传动 之 间 的通讯 网络 , 这一 层 主 要 完 成 P L C把 设 的问题 。轧制 主 要依 靠 自行 的张 力调 整 , 新 厂 的 连轧 实 际 过程 参 数 I 最终达到收集各调速传 与 设 定偏 差 也较 大 ,所 以最 终 的 控制 模 型 是来 至 大 量 的生 产 实 际 , 定参数和控制指令传送到各调速传动系统 , R T上显示 。 通过学习来不断修正。 刚开始新的规格和新 的钢种的轧制难免是是 动系统 的状态和电气参数送到人机接 口的 C 3 . 3 P L C实 现速 度 级联 控 制及 微 张力 控 制 处于尝试性的 , 会 出 现 尺寸 上 的差 量 , 现 在 完 善 的理 论 模 型 可 以更 轧钢主要 的 P L C的 C P U要有强大的浮点运算功能,运算速度 加 接 近实 际设定 的参数 , 能够 减少 试 轧 的次 数 。 第二 , 要 进一 步 完善 并 且运 算 的周 期 短 , 这 样才 能 达 到控 制 系 统需 要 的 快 速性 , 通 过 检测 仪表 和 相关 变 换 系统 的性 能 。现 在轧 钢 的 速度 越 来 越快 , 产 品 快 , L C编程 , 就能将速度级联控制 的数据快速的传人控制系统 , 这种 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 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 所 以轧钢检 测仪 表的性 P 并且稳定性较好 。微张力控制采用 能以及功能要求需要进一步增强和完善。比如 , 有些要求 的进度极 方式能够被控制 的进度和速度 , 此过程中所使用的的直流传动装置输 出量可 高, 因为这些轧机则要求的在线检测残余应力和组织能力较强 。第 的是转矩记忆的方法。 传统 的轧机组都是弱磁调速 点数电流和转矩 的关 系在 三, 进一步改进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配置 , 这样对计算机 的各项性能 以被采集 , 所 以 采用 的是 转 矩 记 忆法 , 此 种 情况 电 流 上都有所提高 , 比如可靠 性 、 稳定 性 、 快速性 和维修检 测的便利性 弱 磁 区域 不 成 比例 关 系 , 等。 紧跟着计算机的发展 , 不断改进计算机的控制系统 , 轧钢系统要 记忆 法 是 不能 完成 的 。 3 . 4传动系统的仿真观测 求在不断发展过程系统的同时 ,也要配合管理机制的发展系统 , 这 样 才 能保 证 管理 机 与控 制 机 的控制 系统 稳 定 的结 合 起来 , 从 而形 成 3 . 4 . 1单机仿真观测 运用监控仿真软件对每 台电机的运行亲陆 昂进行在线 的仿真 分级集成控制系统。 第四, 使控制系统不断优化。 最优控制是指全 面 通过 观 测 , 对相 关 不恰 当的 参 数进 行 修 改和 调试 , 这 样 电机 就 考 虑 到机 电设 备 、 控 制 系统 和 工 艺 的互 相条 件 , 全面 考 虑 各项 条 件 , 检测 , 就能最终达到生产过程的稳定 、 优质和高效。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 能 在最 佳 状 态下 运 行和 工作 。 3 . 4 . 2 轧机 仿 真 观测 过程 ,因为 为此 过 程 中受 到客 观 和 主管 等 各 种 变化 因素 的影 响 , 有 些 因素 还没 有 能够 达 到量 化 的水 平 , 能 够 量 化 的 因素也 要 不 断 的 完 轧 机 的仿 真 观测 是 利用 网卡实 现 与 P L C的通 讯 。 善和改进 , 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最好的生产效率。 4 结 束语 轧 钢 自动化 就 是指 对 轧 钢 的过 程使 用 自动化 进 行 控 制 , 这种 自 总之 , 现代的轧钢生产正在 向着高效化 、 大型化 、 连续化和 自动 能够实现高速和高精度的轧制。当然也需要计算机来 化方向快 速的发展 , 社会生产要求轧钢技术越来越 高, 所以为了适 动化的控制 , 此过程的自动控制室设计员按照需 应社会发展 的需求 , 要时刻关注轧钢技术 的进一步发展 , 当然更多 配合完成高速准确 的控制过程。 要进 行 安排 和 设计 的 。传 统 的轧钢 过 程 有很 短 缺 点 , 不 能 完成 现 代 的 专业 型 人才 是 必不 可 少 的 。 社 会对 轧钢 的要 求 , 在 轧 钢 过 程 加入 了 自动 化 的 控制 系统 , 克 服 了 2 轧 钢技 术改 进 的 工艺 流 程 轧钢技 术中要求 的高精度 、 高效率和稳定生产的要求 , 但是 自动化 2 . 1工 艺 流程 自动化与计算 原 材 料 —— 加 热 — — 轧 机 开 坯 — — 切 头 —— 立 平 交 替 连 控制过程是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才能达到既定的效果 , 机具有很大的联系性, 所 以也需要轧钢 自动化控制 系统与计算机技 轧 — —横 移——锯 切— — 冷却 — — 整理 术 的实 时更 新 。 2 . 2 轧钢 对 电控 系统 的技 术要 求 参 考 文 献 第一 , 连 轧机 组 直 流 电 的电 控装 置 应该 采 取 磁 场 可逆 方 式 实现 1 】 邓军 , 孙敏 . 冷 轧 热镀 锌 自动 化 控 制 系统设 计 [ z ] 涕 八届( 2 0 1 1 ) 中 低 速 和 正反 方 向 的运行 过 程 。第 二 , 直 流 调 速 系统 使 用全 数 字 直 流 【 调速装置来控制 , 最终形成双闭环的调速系统。 第 三, 对于调速系统 国钢 铁 年会 , 2 0 1 1 . 2 ] 奚 世峰 琏 铸 机 电 气 自动 化 控 制 系统 的设 计 与 实现 f J 1 . 科技传播 , 的控制需要通过 C B P通讯板 , 配合其他 的装置 , 通过 网络来传递控 [ 01 3. 制信息和故障的信号。 第四, 轧机控制 的指标归结 为以下 : 调速范围 2 3 ] 韩香 慧 , 张 笑虹 . 高速 线 材 生 产 自动 化 控 制 的 改进 与提 高[ J ] . 金 属 定位 1 : 2 0 ; 静态速 降为不大于 0 . 0 2 %; 动态速 降不大于 1 . 0 %; 调节 【 世界. 2 0 0 9 . 精度不小于 0 . 0 1 %; 动态速降的恢复时间不大于 3 0 0 m s 。 2 . 3轧 钢对 自动 化部 分 的要 求 采 用 网 络 控制 , 可 以减 少 连 接 电缆 的 消耗 ; 单 机 架 的 调 节 应 该 改选用手动微调实现 ; 机架间的控制使用级联调控制 ; 轧制表要进 行不断 的重新设定和修改; 机架之间采用微张力来实现控制。轧机 的正反控制使用正反爬行控制 的方法 ; 在润滑 、 液压和冷却水等 的 联锁控制中 , 应该设定综合 的故障报警 系统 �
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发展趋势
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发展趋势的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电气自动化的现状,讨论了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展望了将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状设计思想发展趋势一、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1. windows正成为事实上的工控标准平台。
微软的技术如windows nt、windows ce和internet explore已经正在成为工业控制的标准平台、语言和规范。
pc和网络技术已经在商业和企业管理中得到普及。
在电气自动化领域,基于pc的人机界面已经成为主流,基于pc的控制系统以其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正在被更多的用户所采纳。
在控制层采用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平台的好处就是其易于使用和维护以及与办公平台简单的集成。
2. 现场总线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应用。
现场总线是一种串行的连接智能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的分支结构的通讯总线。
它通过一根串行电缆将位于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业计算机、监视/控制软件和plc的cpu与位于现场的远程i/o站、变频器、智能仪表、马达启动器、低压断路器等连接起来,并将这些现场设备的大量信息采集到中央控制器上来。
分布式控制意味着plc、i/o 模块和现场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起来,将输入/输出模块转换成现场检测器和执行器。
3. it技术与电气工业自动化。
pc、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以太网和internet技术引发了电气自动化的一次又一次革命。
正是市场的需求驱动着自动化和it平台的融合,电子商务的普及将加速着这一过程。
信息技术对工业世界的渗透来自于两个独立的方向:一是从管理层纵向的渗透。
企业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要对当前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存取;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横向扩展到自动化的设备、机器和系统中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产品所。
有的层面,不仅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而且包括控制器和仪表。
internet/intranet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气设备的升级和改造如何提升设备性能和功能
电气设备的升级和改造如何提升设备性能和功能对于电气设备的升级和改造,可以通过更新技术、优化设计以及增强功能等方式来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更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层出不穷。
通过更新技术,可以将老旧设备进行升级,使其性能得到提升。
首先,在电气控制系统方面,传统的控制方式可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
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DCS(分散控制系统),来提高设备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提升设备的性能。
其次,在电气驱动系统方面,可以采用新型的电机驱动技术,如变频调速技术和伺服控制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设备在启动、运行和停止过程中的效率和精准度,使设备更加智能化。
再次,在电气保护系统方面,可以引入先进的保护装置,如差动保护装置和地闸装置。
这些装置能够及时检测设备的异常情况,并进行保护操作,从而提升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优化设计除了更新技术,优化设备的设计也是提升设备性能和功能的有效途径。
首先,进行合理的参数设计。
通过对设备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进行优化,可以使设备的性能得到提升。
例如,电机的额定功率、线圈匝数和磁场分布等参数的优化,能够提高电机的效率和动态响应性。
其次,改善设备的结构设计。
通过采用新型的材料、设计更加紧凑的结构以及减小能量传递损失等方式,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合理的散热设计也能够改善设备的散热性能,降低设备的温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再次,注重设备的可维护性。
考虑设备的拆装和维修过程,合理设计设备的拆装口、维修通道和检修设施等,以提高设备的维修效率和减少维修成本。
三、增强功能通过增强设备的功能,可以满足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需求。
首先,考虑设备的集成化。
将原本各自独立的设备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能够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
例如,将电气设备与传感器、执行器等其他元件进行集成,形成一个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和远程监控。
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探讨
集 中控 制下的 自动控制系统在 实际的生产 中表现 出很 多缺
点:① 该系统通过一个处 理器对系统 中的各 个功能进行集 中控
制, 这样增加了处理器 的工作负荷 , 降低 了信息处理效率 。 ⑦该系
1 . 1 电气 自动化 工程 D C S系统
由于监控 工作量大 , 所 以会利 用主 D C S就是我们所说 的分布式控制 系统,它是 由集 中式控制 统监 控 内容包含所有 的设备 , 机的大部分空 间, 另外 为了保证数据的传输需要架设很 多 电缆设 系统发展而来的新型计 算机控制系统 。该系统凭借实时性 强、 具
【 3 ] 马国祥 , 杨骐妃 . 数字技术在工 业电气 自动化 中应 用[ J 】 _ 北京 电力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 2 0 1 2( 1 1 ) .
传统控制 系统 操作复杂 , 安全系数低 , 信息化 开放 化智能化 控制势在必行 。其中 , 信 息化处理更具综合 性, 其 与网络技术结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5 — 1 6 合, 可实现全面 自动化控 制。该系统可处于默 认识别和 自动操作 作者简介 : 万里馨 ( ( 1 9 7 0 一 ) ) , 男, 工 程师 , 本科 , 主 要从事 电气 自 两种状态, 即使无工作人员在线 , 这套系统也能 自动操作 。 动化专业 。
二者是相辅相成 的。因此 , 在工 3 . 2 G O O S E虚 端子 理念 的提 出和应 用 ,是 设计 和装 置 促 进了工业 电气 自动化的发展 , 业 电气 自动 化领域 我们 应积极 开展 数字化 技 术创新 研 究及 应 上 的一 次重 大改 革 该设计方法的应用研究突破 了现有的设计 理念 , 创造性的将 可扩展标记性语言与继 电保护端 子排 技术 联系起来 。G O O S E虚 端子概念 符合传 统工业 自动化控制 的接线 习惯,为设计和维护 人员理解 全新的通 信模 式搭建 了桥梁 。它将 该技术运用于 继电 保护机构、测控系统及终端 间的智 能通 信交互 ,对全站所 有空 开、 母线和主变等进行控制 , 可保护测控遥 控装置和使用联 闭锁 的 间 隔层 。 用, 以实现工业电气真正意义上的 自动化, 智能化 。 参考文献
工业4.0时代下的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发展趋势
工业4.0时代下的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发展趋势摘要:本文探讨了工业4.0时代下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
分析了技术创新方面,包括感应器和传感技术的演进、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应用。
探讨了应用领域扩展,强调了智能制造和跨行业应用的重要性。
重点讨论了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包括自主决策与自适应控制、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以及人机协同与自动化升级。
通过这些分析,本文展示了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在工业4.0时代的关键作用,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挑战。
关键字:工业4.0、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创新、应用领域扩展一、引言工业4.0时代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的时代,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改变着制造业的面貌。
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成为了制造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之一。
工业4.0时代的特征包括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等,这些特征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和流程,也影响了产品的设计、制造、交付和服务。
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在这一背景下,需要不断适应和演化,以满足制造业对效率、质量、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
二、技术创新1.感应器和传感技术的演进:在工业4.0时代,感应器和传感技术的不断演进对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感应器的种类和性能不断提升,从传统的温度、压力、湿度传感器到更为复杂的光学、声学、气体等多种传感器,它们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这些感应器不仅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和环境参数,还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和传输。
这为电气自动化系统提供了更为精确和全面的数据支持,有助于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决策。
2.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崛起为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存储能力。
传统的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通常依赖于本地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而工业4.0时代,通过云平台,各类设备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工作。
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的探讨
关于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探讨
关于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探讨[摘要]本文主要就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分别从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方向、智能技术及它的实际应用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电力;电气;自动化;dcs;智能目前,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不断走向成熟,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为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1.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方向1.1智能保护与综合自动化技术人们已经将最新的人工智能、综合自动控制理论、自适应理论、网络通信、微机新技术等应用于电气自动化保护装置中,提高了智能化的程度,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有了质的飞跃。
除此之外,相关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整个电力系统朝着综合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特别是分层式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用于不同电压的电站。
智能自动化保护技术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综合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2电力系统自动化实时仿真系统对电力系统负荷动态特性监测、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建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引进了电力系统数字模拟实时仿真系统,建成具备混合实时仿真环境的实验室。
该仿真系统不仅可进行多种电力系统的稳态及暂态实验,提供大量实验数据,并可和多种控制装置构成闭环系统,相关的实验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获得第一手宝贵的实验资料,从而为以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1.3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配电工作在电力系统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配电工作主要由人工手动操作完成,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而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改变了这种情况,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重复劳动量减少。
特别是随着一些高度智能化的配电管理软件的开发以及应用,能够有效的代替人工完成配电工作,采用了最新国际标准公共信息模型,采用配网递归虚拟流算法进行潮流计算,应用人工智能灰色神经元算法进行负荷预测。
1.4人工智能技术为了适应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专家系统、模糊逻辑以及进化理论被应用到了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运行分析、故障诊断、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实用研究。
关于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的探讨
关于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的探讨摘要:探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策略,将会大幅度提高的工业生产效率,极大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p283.7工业电气自动化是现代工业的核心技术,是工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石和重要标志。
随着现代电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承担第一线生产任务的现代自动化系统全部控制设备,已不是原有的电力传动(电子拖动)控制的概念,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式将会在各个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地关注和普及。
因而,探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策略,将会大幅度提高的工业生产效率,极大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1.1 opc 技术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1)就是一个开放的工业标准的软件接口规范,它用于客户程序和服务器之问的通信,它的出现实现了不同现场设备与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解决了在不同类型的现场总线以及不同厂家dcs之间实现系统互联等问题。
opc以ole(activex)、com&dcom、xmi及net技术为基础,采用client/server(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的模式,定义了一组com 对象及其接口,用于客户程序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信,建立了一套符合工业控制要求的通信接口规范,使控制软件可以高效稳定地对硬件设备进行数据存取操作。
同时采用opc技术使系统构成更简单,现场设备与系统的连接更灵活、方便,易于实现系统的无缝连接。
1.2 iec61131-3 标准因为iec61131-3标准的制定,才真正出现了一种开放式的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软件包。
iec61131-3标准除了对工控编程语言的改造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起着指导规范的作用之外,它对plc技术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主要是通过提出的软件模型,为plc技术的发展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路。
特别要强调的是,它为plc的体系结构从单一的封闭系统提升为多cpu结构的开放式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于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探讨
关于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探讨摘要:电力对发展生产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有重要作用,电力的需求在不断增长,社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现代工业主要是依靠电气自动化来运行的,当机器被启动之后,机器自身就会持续保持其运作状态。
而所谓的电气自动化,是指通过对继电器、感应器等电气元件的利用,借以实现对时间和顺序的控制。
而其他如一些伺服电机或仪表,将会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反馈到内部,最后导致输出量产生变化,继而达到稳定的目的。
于是随着我国社会对电力需求的日益增大,以及我国对于电网改造和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关于怎样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主要就是对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进行研究探讨,对优化更新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促进我国工业经济的继续腾飞,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网调度自动化目前,我们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各类信息技术逐步渗透至电气工程领域,对其形成了支配性作用。
同时,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进一步拓宽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实践领域,为其提供了高效应用工具和优质处理手段,令两者相辅相成实现了全面发展。
然后基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持续拓展,其将会向着生物学、光子学与机电系统领域推进。
伴随其快速提升进程,我们应对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密切关注,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优化改造与发展升级,进而确保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始终走在科技前沿,适应信息时代需求。
目前,国内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由输电、发电自动化向输电、发电以及配电自动化进行全面发展;而其具体控制策略也逐渐朝着适应化、协调化、最优化、智能化和区域化方向发展,另外,在控制手段方面,管理部门加强了对远程通信、电力电子器件和微机的应用,而在对理论工具的应用方面,则越来越多的通过借助当前现代化控制理论来实施。
具体的来说,自动化技术在目前各种电气工程的应用中,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1 电网调度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是由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服务器、工作站、打印设备、大屏蔽显示器等组成,其主要是通过电力系统专用广域网连结的,调度范围内的发电厂、下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和变电站终端设备等构成。
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及发展趋势的探讨
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及发展趋势的探讨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越加广泛的使用。
了解这一系统的功能,联系当前使用情况,分析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未来趋势,对进一步使其为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功能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electrical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in real life has been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contact current usage, analysis of electrical automation system to further its trend in the fut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key words: electric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system function中图分类号:tn83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7-0020-02引言: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生活中应用越加广泛,方便生活的同时也使得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仪器设备,并且大容量信息数据传输的实现,也可以依托在不断发展的通讯技术上。
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案例
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案例一、引言电气工程作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许多关键任务。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通过介绍三个典型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案例,探讨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和优势。
二、案例一: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在传统的工业生产线中,人工操作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一家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决定对其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机器人,该企业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化操作。
无人搬运车替代了人工搬运,自动化的分拣系统提高了生产线的效率,智能机器人完成了产品的组装和检测。
这些改造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案例二: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改造在建筑能源管理中,传统的方式往往需要人工进行能耗监测和控制,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耗,一家大型商务中心决定对其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
通过安装传感器、智能控制器和数据采集系统,该商务中心实现了建筑能源的智能监测和控制。
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等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采集系统,智能控制器根据数据进行自动调节,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这样的智能化改造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能耗,还降低了维护成本和环境污染。
四、案例三: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改造传统的供电系统往往存在着断电、电压波动等问题,给电力生产和用户使用带来了困扰。
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一家电力公司决定对其供电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监测系统,该电力公司实现了供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实时监测。
智能化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供电网络的负荷情况、电压变化等,自动化设备按照监测数据进行调节,实现了供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快速恢复。
这样的改造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提升了用户的用电体验。
五、总结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空压站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升级改造
端。
( ) 隔 离 电源 柜 并 联 安 装 第 一 级 限 压 型 交 流 防雷 器 , 2在 在 隔 离 电源 箱 并 联 安 装 第 二 级 限 流 型 交 流 防 雷 器 ,在 槽 控 机 及
好 等 电位 系统 。
槽控机系统采取上述 防雷措施后未遭受雷击 ,0 9年该项 20 技术获 家实用新型专利 。
参 考 文献
1 虞吴. 防雷技术荜础. 现代 清华大学 出版社 ,05 20
号 防雷 器 接 线见 图 2 1 2 5、 , 、 、 6引脚 为 槽 控 机 通信 数 据 线 ,
易损 坏 。 ( ) 统 内数 据 线 部 分 屏 蔽 4系 层 接 地 不 良 ,屏 蔽 层 感 应 的过 电
压 、电 流 均 可 造 成 V F板 和 主 板 I 损坏 。
市
电 变
压
30 8 V隔 离 总 电 源 柜
车 间30 8 V隔 离 电 源 分 柜
车 间30 8 V设 备 动 力 电 源
数 据 控 制 箱 控 制 电 源 并 联
2 周志敏. 电气电子系统防雷接地使用技术. 北京电子T业出版社 ,0 5 2 0
W 1 . -1 0 06 9
安装 第三级 限流型 精细 级
防雷器( 3 。 图 )
_
l _ ■
■
作者通联:河南神 火铝业公司永城 铝厂机 电科 市 高庄镇神 火X 业 固 4 6 0 - 7 60
楚
董 .
二、 改造 实施 1 造方 案 . 改
升级改造
T21 P 7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探讨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探讨[摘要]下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针对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希望通过以下阐述,能与各位同仁相互交流,同时今后也能够为类似的工程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电力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这从一定层面上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扩大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范围。
随着自动化技术重要性的逐步体现,电力系统领域也逐渐开始运用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信息技术,并将该项技术视为最为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
实践证明,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之后,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有着比较大的改善。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向l)在电力系统中,可以通过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来实施系统仿真。
在电力系统中,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来实施仿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电力系统稳定状态实验与暂时状态实验的互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在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更多有效数据的同时,提高电力系统实验的准确度。
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仿真实验所得的有效数据,对更多的新型电力系统设备与装置进行测试,进而为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的筹建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信息数据与保障。
2)实现了电力服务的智能化。
当今时代,几乎每个行业都离不开电力的使用,失去电力系统的支持,许多行业将陷入瘫痪的境地。
电力的广泛使用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自动化程度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是电力系统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精确地进行系统运行设计工作,并能代替人力做到更精确的系统运行故障分析。
这种智能化的控制方式,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高效准确。
这种高度安全的自动化运行体系,使电力系统的服务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与配电网进行有机结合。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于配电网中,可以使配电网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配电网的运行难度,大大提高配电网对于信息收集的灵敏程度。
浅谈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论文
浅谈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论文电气工程自动化工程控制体系则是社会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是其应用和功能表达的按钮和键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论文范文一:电气工程改造及其自动化研究摘要:经济全球化发展以来,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趋势,只有充分发挥本国经济等方面的优势,才能争取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角度思考,工业经济改革也应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迈进。
实施电气工程改造既可以提升电力行业的科技实力,也能为广大用户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改造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电气工程;改造;自动化;趋势研究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 A引言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角度思考,工业经济改革也应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迈进。
实施电气工程改造既可以提升电力行业的科技实力,也能为广大用户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改造的相关问题。
一、电气工程自动化及其重要性电气工程是保证工业生产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
在工业生产中,各种智能化的先进设备仪器不断的应用到生产中,所以电气工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电气自动化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并且逐步发展壮大的,以化工企业为例,到如今,化工工业自动化技术和装备技术不断发展,其发展速度和应用领域急速扩大,几十年来,从初期简单的手工操作到连续工艺迅速发展,为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工艺单发展也对生产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仪表使用越来越普遍,由于自动化专业在国民经济领域里发挥的巨大的作用,涉及面之宽,应用范围之广,自动化技术从简单回路的闭环控制到单元装置的全面自动控制,所使用的工具也从气动单元组合仪表、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到DCS,普遍应用在化学工业中,控制水平也日新月异,从传统单参数简单控制回路到多变量复杂控制技术,而且正以蓬勃发展之势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目前生产中的快速反应、临界稳定工艺、能量综合平衡等得到广泛应用,可以说生活中到处都有自动化的身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与升级的探讨
摘要:电气自动化是一项提高变电站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
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服务的一项措施。
当前的变电站自
动化技术和系统还不够完善,系统存在诸多问题。
笔者在此背景下对变电站自动
化系统改造进行探究分析可以说是极有必要的。
关键字:自动化系统;改造
1 自动化系统改造与升级的优势
以往传统的变电站自身由于存在一些缺点,所以做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改
造具有一定的意义,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新的变
电站综合自动化较传统的变电站有很大的优势,主要可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的自动化系统可以大大的提高供电的质量,并且保证电压的合格率。
自动化变电站可以在供电中,对电压进行自动的控制,并且可以自动的对变压器
和无功补偿进行管理,提高无功补偿的合理性,减少损耗。
第二,可以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变电站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主要利用计算
机进行控制,并且具备故障自诊的功能,在出现故障时,计算机可以第一时间的
发现故障,并且提供相应的处理。
计算机进行控制除了可以自动的监控故障外,
还可以实时的发送系统运行信息,并且利用遥感装置,实现远程的控制和管理,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第三,加强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促进管理工作的进步。
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将以往的监测、抄录、测量等工作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提高了测量的
效率,减少了误差出现的概率。
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计算机输出结果,就可以获
得整个系统的运行参数与状态。
并且,自动化系统具备良好的调度功能,为调度
员提供实时的调度数据,提高整体管理工作的水平。
第四,采用自动化系统进行改造,可以有效的减少变电站的面积,从而减少
变电站的建设成本,控制整体投资。
自动化的管理系统主要采用计算机技术,可
以有效的实现资源的共享,并且整体控制系统集成化程度较高,体积小,功能多,同时还可以随着计算机性能升级而整体升级,有效的控制变电站的建设成本。
第五,降低维护难度,减少人工劳动量。
自动化系统中包括系统故障自动诊断,可以在系统出现故障时,系统自动做出诊断,减少维修的时间。
与此同时,
采用自动化系统进行管理,可以减少人员值班工作量,通过自动化的记录等行为,实现无人值班,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2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与升级
随着电力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变电站已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
运行需要,逐渐暴露出了诸多弊端,如自检能力弱、关联性小、兼容性差、灵活
性低等,急需通过技术革新来对传统变电站进行改造,以满足目前电力系统发展
需要。
随着计算机、通信,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成为了
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主流趋势,也为传统变电站改造找寻到了一条可行性、有效性的途径。
可以说,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不但可以弥补传统变电站所显现的弊端,还可以对站内设备以及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等进行实时监控,与电力调
度控制中心进行数据上传、资源共享,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2.1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与升级要实现的基本功能
数据采集;数据的处理及记录;控制和操作;微机保护功能;事件记录及故
障录波测距;通信;自诊断功能;人机联系;防误闭锁功能;其它。
2.2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与升级的基本原则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供电网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变电站综合
自动化系统进行改造时要满足基本的原则,从而满足变电站运行稳定、结构简单
以及便于维护的目的。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技术先
进性、结构简单、功能齐全以及安全可靠方面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大部
分城乡电网都已经实现了变电站自动化无人值守方面的改造,这也提升了电网建
设的现代化水平,对于提升输配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3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与升级
第一,针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方面的需求,需要对变电站基础方面
进行调研以及分析。
以变电站到中心控制室的距离和变电站远程控制方面的需求
作为核心内容来进行综合自动化技术的选择以及应用。
按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方
面的需求,电力企业在进行自动化改造过程中需要充分分析无人值守方面的需求,按照变电站所在的位置、区域划分等具体内容来选择对应的自动化控制模式。
变
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以及应用时可以按照分布式自动化设计、集中式自动化
设计的方式进行,确保自动化系统的简单可靠,同时要保证其具有兼容性以及可
扩展性。
第二,按照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与升级方面的需求,电力企业对于变
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设计可以按照如下内容进行:
①应以综合自动化计算机保护系统作为基础进行改造,要以三层分布式结构
作为框架,对于关键位置要采取间隔保护的方式进行,从而提升综合自动化系统
所具有的保护能力。
②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变电站监控系统,是监控变电
站相关信息的重要环节。
按照监控系统方面的相关要求来看,变电站监控系统需
要通过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实施改造。
监控系统的设计要以保护功能、监控功能
和通信功能作为基础来进行,同时要附加参数检测以及警告等功能,要设计出友
好的人机界面来满足变电综合自动化系统对于数据信息监控方面的要求。
③对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来说,在不同系统当中会存在着相互影响
的问题,同时较多电力设备集中也会造成电磁干扰方面的问题,这些对于综合自
动化系统安全运行都有较大的影响。
所以在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与升级过
程中要加强抗干扰方面的设计。
④要通过工业以太网来提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信息的传输能力。
现代变电站
综合自动化系统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通过多台计算机组成的分层分布式控
制系统具有不同的子系统,不同的功能模块要求不同的子系統可以实现信息的交
换以及共享,这样就能够提升系统整体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系统可以利用工业以太网以及现场总线技术来进行技术改造,这样能够有效提升
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抗干扰能力以及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2.4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与升级重点以及对策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与升级需要重点考虑改造过程对于停电的影响、
重点考虑运行操作人员和专业设备改造以及专业技术改造方面的需求,对其进行
充分的分析。
需要预防控制应用技改工期的相关因素,有效防止综合改造中停电
时间过长的问题。
同时,在进行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时,需要科学编制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以及施工方案等内容,并将其落到实处,确保变电站综合自
动化系统改造的效果。
3结束语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与升级,需要对整体变电站的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对变电站的功能、发展情况进行全方面的适应。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
改造与升级,是现代变电站发展的重要趋势。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设备的采用上,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系统改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从而
为电网供电稳定可靠的进行做出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晓菲.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改造与应用[J].民营科技,2014(03):1517.
[2]邓翔龄.220kV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与升级与新技术应用[J].科技经济
市场,2017(02):1819.
[3]姜凯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的实践应用分析 [J].机械管理开发,2016(10):1819.
[4]张建友.110千伏常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现状与改造[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