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七: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一、教学目的
(一)了解言语与语言的概念及区别、言语的种类
(二)熟悉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各个阶段
(三)掌握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培养策略
二、课时安排
3课时
三、重点难点
(一)重点
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培养策略
(二)难点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各个阶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
六、课程主要内容
导入:解析案例P98
提问:婴幼儿的言语能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请学生作答,教师作简单小结。
任务一:了解言语与语言的基础知识
一、言语与语言的概念
(一)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通常讲的语言一般包括音、形、义、词汇、语法等要素。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的工具。
【例】妈妈叫皮皮起床:“快点起来!公鸡都叫好几遍了!”皮皮说:“公鸡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母鸡。”
(二)言语
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
强调言语是过程,是心理现象。
(三)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区别
1.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
2.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隐蔽性;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
联系
1.言语活动依靠语言来进行。
2.语言是在具体的言语交往情境中发展起来的。
二、言语的种类
(一)外部言语
1.口头言语——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音信息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言语。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2.书面言语——书面言语是借助于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的言语。
请学生举例区分
(二)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个体内心“无声的言语”,通常我们思考问题时候所运用的都是内部言语。幼儿内部言语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种出声的自言自语。
举例解释:【例】幼儿在搭积木时边搭边说:“这个放在下面,这个放在上面做屋顶。”
完成练习题:
【案例判断】以下两种言语分别属于什么言语?
1.一幼儿独自抱着娃娃“喂饭”,边喂边说:“快吃!快吃!不要把饭含在嘴里,要嚼嚼,再咽下去!”喂完饭,她把娃娃放在小床上,盖上被子,说:“吃完饭,要睡觉,不要乱动。你呀不要踢被子,要着凉的,生病要打针的……”
2.在拼图过程中,儿童自言自语说:“把这个放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应当把它放在这里……”
请同学作答,教师讲解。
任务二: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一、0-3岁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与发展
(一)婴儿言语的发生(0~1岁)
0-1岁是婴儿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又称为前言语阶段。
1.发音的准备
(1)简单发音阶段(1~3月)
新生儿因呼吸而发声,哭是儿童最初的发音。新生儿哭声中,特别是哭声停止的时候,可以听出ei、ou的声音。
2个月以后,婴儿不哭时也开始发音,当成人引逗时,发音现象更明显,已能发出ai,a,ei等音。发这些音不需要较多的唇舌运动,只要一张口,气流自口腔冲出,音也就发出了。这与儿童发音器官不完善有关。
这阶段的发音是一种本能行为,天生聋哑的儿童也能发出这些声音。
(2)连续音节阶段(4~8月)
这一阶段,婴儿明显变得活跃起来。当他吃饱、睡醒、感到舒适时,常常自动发音。发出的声中,不仅韵母增多,声母出现,而且连续重复同一音节,如a -ba-ba,da-da-da等,其中有些音节与词音很相似,如ba-ba(爸爸),ma -ma(妈妈)等。父母常常以为这是孩子在呼喊他们,感到非常高兴。其实,这些音还不具有符号意义。但如果成人利用这些音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就可以形成条件反射,使音具有意义。
(3)模仿发音——学话萌发阶段(9~12月)
这一阶段,儿童所发的音明显增加了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音调也开始多样化,四声均出现了。
儿童开始能模仿成人的语音。这一进步,标志着儿童学话的萌芽。
在成人的教育下,婴儿渐渐能够把一定的语音和某个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用一定的声音表示一定的意思。此时他们能够发出的词音只有很少几个。
2.语音理解的准备
(1)语音知觉能力的准备
婴儿对言语刺激是非常敏感的,出生不到10天的儿童就能区分语音和其他声
音,并对语音表现出明显的“偏爱”。几个月的婴儿还具有了语音范畴知觉能力:能分辨两个语音范畴之间的差别(如“b”和“p”)。
语音知觉的发展为语言理解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只有“听准音”才可能“听懂义”。
(2)语词理解的准备
八九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言语,表现为能对言语作出相应的反应。但这时,引起儿童反应的主要是语调与整个情境(如说话人的动作表情等),而不是词的意义。如果成人同样发这种词音,但改变语调和语言情境,婴儿就不再反应。相反,语调不变而改变词汇,反应还可能发生。
教师举例说明:
【例】给9个月的婴儿看“狼”和“羊”的画片。每当出示“羊”时,就用温柔的声音说“羊,羊,这是小羊”,而出示“狼”时,就用凶狠的声音说“狼,狼,这是老狼”。若干次以后,当实验者用温柔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就会指画着羊的图片,反之亦然。这时,实验者突然改变说话的语调,用凶狠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毫不犹豫地指向画着狼的图片。这说明了什么?(二)婴儿言语的形成(1-3岁)
先学前期,儿童口语的发展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1.不完整句阶段
(1)单词句阶段(1~1.5岁)
①单音重叠
教师举例:【例】把汽车叫做“笛笛”,把小狗叫做“汪汪”。
②一词多义
教师举例:【例】孩子见到猫,叫“猫猫”,见到带毛的东西,如毛手套、毛领子一类的生活用品,也都叫“猫猫”。
③以词代句
教师举例:【例】孩子说出“拿”这个词,有时代表他要拿奶瓶,有时代表他要拿玩具,还有时代表他要拿别的孩子手里的食物。
(2)双词句(电报句)阶段(1.5~2岁)
1岁半以后,孩子说话的积极性高涨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会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