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论文

合集下载

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1500字论文

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1500字论文

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1500字论文篇一:试论建筑周围环境对建筑人的心理的影响《环境心理学论文》之试论公共建筑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院(系)名称工学院建筑系 2021城市规划 100107023邢超环境心理学马晓洁专学学课指业班级号生姓名程导教师2021 年 12 月 20日摘要:通过对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概述,从环境的不同层次对人的认知、情绪、行为的影响来探讨建筑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结合环境心理学在建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阐述历史学了环境心理学在建筑学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

然后心理如何设计和营造符合人类从需求的建筑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是建筑环境与心理效应的启示。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人类心理需求;建筑环境建筑环境心理学研究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它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环境心理学等都有着直接联系诸多的联系。

首先, 建筑设计环境心理学作为人类学环境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部分, 它与环境心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环境的暧昧关系。

在环境心理学中, 是将心理学的教育学观点引入环境, 利用现代科学的技术手段, 探讨和消除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此处环境是指对人类生存的全部空间环境。

建筑环境心理学同样要研究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但又区别于外部环境心理学。

在建筑环境社会学中, 环境的范畴是指特定的建筑环境, 侧重于环境的基地特性, 如绿地、水面、建筑群等, 也就是广义上所的建筑空间, 它是利用建筑构件从大自然的原始空间中所界定出来的有限范围。

换句话说, 建筑环境心理学一方面的是居住环境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影响, 另一方面研究的是人的心理需求对环境提出的要求。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 人们更多地是通过相当程度的技术手段, 以获取所需要的使用功能, 同时达到在要求及经济条件制约下的建筑环境美。

而建筑环境心理学将心理学的学术活动学术研究应用于建筑环境, 通过研究, 揭示建筑空间与人则的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 以解决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具体问题, 从而以使建筑空间不仅在功能上, 同时在心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在更高的层次上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

关于环境心理学的论文

关于环境心理学的论文

关于环境心理学的论文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环境心理学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环境心理学的论文篇一《精神病与环境心理因素的关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急剧变革,都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精神疾病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一点已被国内外许多专家所承认。

作者通过对1020例住院精神病病人的回顾性调查,进一步探讨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精神疾病的影响,使人们从社会学角度重新估价精神疾病,并从护理角度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以提高精神疾病的治愈率,减轻社会各方面的负担。

一、材料与方法资料取自我院1968~1988年间住院的精神病病人26425例,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样比=0.04,K=l/0.04=25),抽取样本1057例,剔除无参考价值病例37例,有效病例(应答率)1020例(96•5%),样本具有代表性。

按统一表格,以分组、划记(将调查资料按项分别列入整理表内,用划“正”字记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资料整理。

调查以病历为主,对记录不清的项目进行了核实,资料具有可靠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精神病病人的年龄、性别与社会环境心理因素的关系(表1)从年龄分析,本组病人中,以21~30岁年龄组居多,共413例,其中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发病者381例,占本年龄组的92%。

这是由于青年时期心理变化多,面临升学就业、恋爱婚姻、工作学习等问题所产生的社会应激因素较多,精神负荷较重,川特别是“”期间,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环境不适应、以及返城后工作得不到及时安排所造成的压抑心理有关。

从性别看,本组病人女性高于男性,但差异无显著性(尸>0.05)。

31一40岁年龄组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尸<0.01)。

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与妇女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地位易受挫折有关。

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

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

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环境心理学开始以研究“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为重点,后来发展为研究“人的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交叉学科。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希望大家喜欢!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篇一《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环境建设》摘要:高校的院系资料室是高校文献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教学、师生学习、科研等服务,本文通过研究环境心理学中环境与人的交互影响,指出高校院系资料室应回归环境建设本位,为师生学习和科研创造一个优质、专业的环境。

关键词:院系资料室;环境心理学;环境建设过去,我国高校基本上是校、系两级建制,校有图书馆、系(部)有资料室。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以不同形式进行着合并、重组、优化,绝大多数高校将学科性质接近的系(部)组合成二级学院,系(部)成为学院下设的机构,根据高校科学研究的需要有些系部变成了科研所,或在系(部)的基础上成立了科研所。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原系(部)资料室进行整合,或保留原系资料室,或合并成院资料室,或整合成校图书馆分馆(资料中心),或并入学校图书馆。

在资料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高校院系资料室如何服务、建设和发展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一、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现状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教高[2002]3号)“第八条高等学校的院系资料室是全校文献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全国各高校基本都有院系资料室,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作用,并与学校图书馆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组成了学校的文献保障体系。

但是,目前高校院系资料室的事业发展却遇到了一些困境,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现状令人担忧。

高校院系资料室是师生学习、阅读、查阅资料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在自然环境上应宽敞明亮,人文环境应舒适幽雅,然而,由于过去办公房屋紧缺,大多数资料室空间狭小、光线不足、阴暗潮湿,没有足够的桌椅、书架,报刊、书籍随意摆放,使查阅资料的师生,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环境心理学结课论文

环境心理学结课论文

环境心理学结课论文随着环境心理学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现代意义上的环境心理学不仅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还被认为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环境心理学结课论文,希望大家喜欢!环境心理学结课论文篇一《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广场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外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城市的生活模式与社会文化内涵,是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

城市广场与其使用者—人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人的行为心理是广场空间环境设计的依据和根本。

因此,提出以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的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

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城市广场中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以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为基本依据,从城市广场的空间尺度、空间层次、空间序列三个方面,逐步深入地探讨创造舒适、健康、人性化的城市广场空间环境的设计道路。

关键词:人性化;环境心理学;城市广场;空间环境城市广场,自从两千多年前在古希腊诞生时起,历来就是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和城市的新旧交替,城市广场日益成为增强、点缀与美化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重要景观,吸引着广大市民群众加人其中。

它不仅是人们消遣、休息之地,也是获取信息、进行交往,甚至是接触社会和学习的一种场所。

城市广场起源于古代人们的庆典与祭祀活动,是为人们进行供奉、祭祀、宗教仪式等活动而设置的广而空的场地。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进人了具有高度文明的现代城市时期,而现代城市广场则是为了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由此产生了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休息及娱乐广场等各种类型。

在城市中设置广场的目的就是使市民能更方便、舒适地进行多样性活动,因此广场空间环境是否人性化直接影响其功能的实现。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广场大而空旷,很少有人在其中停留一些广场上有机动车辆穿行,交通混乱一些广场基本被闲置,缺乏活力。

这些都是由于在广场设计中忽略“人”的因素造成的。

浅谈环境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浅谈环境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浅谈环境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环境心理学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兴起的,目前环境心理学已经成为了21世纪以来心理学领域较有突破的一个学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环境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一:《浅析城市广场设计中环境心理学的应用》【论文关键词】城市广场环境心理学人性化行为空间行为轨迹【论文摘要】在现代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当中,城市广场已经是现代城市当中城市居民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交流、娱乐场所,而且是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广场不仅展现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展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

广场设计应以城市居民为中心,要以人为本,达到广场的人性化。

文章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以人的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为主题探讨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重要性。

广场是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休闲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形式,是一个主要为硬质铺装的,汽车不得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是娱乐、漫步、用餐、或观察周围环境的场所。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城市为了追求广场的规模和数量,开始盲目的建设广场,而不注意城市自身的环境状况出现了:广场过大,而无人观赏,而且没有人可待的地方。

让人感到空空旷旷的,或者说不像广场。

诸多的现象是因为设计者没有以广场的作用及人的需求去设计一个广场。

建设一个广场的目的就是为本城市本地区的市民服务的,广场吸引不了市民,得不到市民的赞扬,广场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环境心理学与广场的发展史书记载城市广场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所使用的场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进人了具有高度文明的现代城市时期,而现代城市广场则是为了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由此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广场,有纪念广场、商业广场、休闲及娱乐广场、交通广场等等。

不同功能类型的广场最终目的都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娱乐场所。

一个广场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广场的使用性,在现代的广场使用的现象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广场让人感到过于空旷,甚至在广场当中有机动车辆行驶,人在广场中活动没有一定的安全性。

环境心理学研究论文范文

环境心理学研究论文范文

环境心理学研究论文范文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其周围物质的、精神的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它作为一种新观念下的建筑理论,自世纪年代确立以来,迄今已逐渐发展完善。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环境心理学研究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环境心理学研究论文范文篇一《环境心理学视阈下城市商业街景观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商业街逐步向综合化、多样化的方向拓展,形成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休闲多功能的商业中心。

城市商业街的景观设计,要求以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不同人群的消费心理,这样才能满足舒适、健康、宜人的景观设计理念。

保障商业街空间通透性、环境安全性,才能维持街景整体的连续性。

本文就此从环境心理学视阈分析城市商业街景观的设计。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商业街景观;设计;城市城市商业街是一个汇聚着城市文化和历史的场所,也是人们休闲的最佳场所。

城市商业街处在多方位、多层次和多形态的空间体系内,其主要的形态随着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发生着变化,它是一个城市的缩影。

许多城市商业街交通拥挤、街景单调,缺少整体连续性和景观特色。

设计城市商业街,应当从行为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和环境之间的联系。

以人为中心,从人心理特征考虑问题,把握环境空间设计、人与环境的联系。

1.不同人群消费心理需求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们的安全程度和户外活动水平有联系。

倘若人感觉不能放松,比较紧张,那么所处的环境就会失去人气。

商业街广场上的巨型喷泉、茂密树林会遮住人的视线,人们会感到不安全。

特别是在傍晚时分,巨大遮拦完全阻挡了人的视线,前方空间难以通过环境进行预知,人会产生紧张心理。

当人们置身于街道公共环境中时,首先会考虑到自己的人身安全。

以性别角度分析,男性逛商业街是有目的和计划的,直接去自己愿去的商店购买商品。

女性逛商业街是无目的和计划的,她们喜欢游逛,遇到较为新奇的商品会选择性的购买。

男性购物速度快,不会停留。

男性陪女性逛街会感觉疲惫,而女性在男性陪同下会觉得无趣。

环境心理学调研参考论文

环境心理学调研参考论文

环境心理学调研参考论文推荐文章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热度:人格心理学论文参考热度:心理学毕业论文参考范文热度:色彩心理学论文参考热度:有关二级心理学考试论文参考范文热度: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心理学调研参考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环境心理学调研参考论文篇1试谈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摘要]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影响着风景园林设计者对于环境的设计与评价,是高校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重要辅助课程之一。

本文通过总结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的特殊性,试图探索适合该专业的环境心理学教学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风景园林环境心理学教学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规划设计等多领域,因此有着众多的别称(如人类生态学、生态心理学、环境行为心理学、建筑心理学等)。

[1]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心理认知,而心理影响着设计的表达。

因此,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环境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环境心理学的基础之上。

风景园林涉及城市规划、美学、建筑学、文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多专业融合是其显著的特点。

作为风景园林的学生和从业人员,园林设计与工程固然重要,但是任何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没有将环境使用者的心理研究透彻,其职业生涯也无法走的更远。

因而,环境心理学已成为很多高校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重要辅助课程,在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将景观设计与人紧密结合在一起,解决人在场所中的各种需求。

笔者根据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特点,结合五年的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实践,试图探索出适合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

环境心理学论文20xx字

环境心理学论文20xx字

环境心理学论文20xx字篇一:环境心理学论文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浅析环境心理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指导教师:朱少华姓名:可苗班级:室设111班学号:20xx313360105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浅析环境心理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内容摘要】建筑环境心理学作为现代建筑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起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还体现着建筑的永恒价值,环境心理学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如何将环境心理学合理的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通过对环境心理学的学习,我了解了环境心理学的一些概念,以及应用它对周围建筑做出一些合理的分析,在本文中简单的阐述了环境心理学的概念和指导意义,以及环境心理学与建筑环境设计的关系,并举出了环境心理学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具体实例。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建筑环境设计建筑类型与色彩室内设计一.前言总述:关于环境心理学,在朱老师的系统教学下,经过八周的学习,我主要了解到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其中包括环境与行为的相互作用、人通过多种感觉体验环境,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动觉等等、以及环境知觉理论中比较流行的三种理论是:格式塔知觉理论、生态知觉理论和概率知觉理论。

建筑设计讲究“以人为本”,人的心理行为是建筑与环境设计的依据。

通过探索建筑环境与人的心理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对建筑设计创作的把握,创造出富有感染力、亲和力的独具特色的建筑空间。

《环境心理学》一书中译文前言有说过:“不少建筑师很自信,以为建筑将决定人的行为”,但他们“往往忽视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

这句话也说明了在建筑设计中,应着重关注环境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使我们对怎样创造合理的建筑环境,都应具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环境行为心理学论文六篇

环境行为心理学论文六篇

环境行为心理学论文六篇环境行为心理学论文范文1环境心理学是讨论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物理环境和人类行为及阅历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还特殊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的相互性。

一方面,强调人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两者之间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环境心理学需要转变基本概念和讨论方法滞后的现状,重视组织、社区和文化意义上的跨学科开放性讨论,加强国际沟通和合作。

由于以往环境心理学讨论没有充分体现跨学科讨论的特点,没有充分发挥多学科讨论的优势,所以环境心理学不应当被单纯看作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更需要看作是关于人、环境、行为的跨学科讨论领域。

很多环境问题本质上是行为的、社会的和文化的问题,它们分布层次包括个人、家庭、公司、工业和政府部门等,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社区的环境心理学讨论,在方法论讨论原则上必定受制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和民俗等影响,需要吸纳与整合多个交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观点,如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建筑学、信息科学、城市规划和设计学等。

当代环境心理学讨论不应当只在个体水平,更应当在区域性社会组织和文化水平上考虑人的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在更开阔的视野上辨别和澄清讨论环境问题的心理学问题、概念、模式和讨论方法,制造多学科的“思想合作”和“讨论梯队”,应当意识到解决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单靠心理学的作用是特别有限的。

因此,环境心理学家应当广泛开展国际间、多学科间的讨论,为环境政策的制订供应理论支持。

环境心理学有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环境心理学于20世纪60年月末,在北美兴起,继而在世界其他地区快速地传播与进展,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讨论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月,才从发达国家引入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开头在建筑学等学科内从事相关讨论,从而引起其他有关学科人员的广泛爱好和关注。

环境心理学结课论文参考

环境心理学结课论文参考

环境心理学结课论文参考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新兴学科之一,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是建筑环境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结合,是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心理学结课论文参考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环境心理学结课论文参考篇1浅析博物馆环境心理学摘要:博物馆观众的参观需要、兴趣和参观动机、态度,观众参观流线,观众的休息交流区域都对博物馆的建筑心理设计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博物馆空间、材料、光与色彩及声音的设计与人们心理相结合,达到人与建筑相和谐。

关键词:博物馆、心理、空间、材料、光与色彩、声音、苏州博物馆博物馆已逐渐成为各个城市的地标建筑,且是展示各地历史文化,与人们对话交流的特色的空间。

与商业建筑等不同,博物馆展示设计需要突出其精神的内涵,要强调其文化、历史厚重感、及人们认知交流。

人们的心理行为已经对博物馆建筑设计产生重大影响。

环境心理学就是是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探索人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研究符合人们的愿望、要求的空间、环境,并与其相适应地对环境进行选择、改善或创造。

它在建人们在博物馆中的主要活动为参观、研究、交流、信息、休息。

而博物馆则以丰富的空间、灯光、色彩变化来引起人么各种心理活动。

博物馆观众的参观需要、兴趣和参观动机、态度,观众参观流线,观众的休息交流区域都对博物馆的建筑心理设计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博物馆空间、材料、光与色彩及声音的设计与人们心理相结合,达到人与建筑相和谐。

空间博物馆观众来到博物馆参观,也许是为了一件展品、也许是为了解当地的历史、也许是为了其独特的建筑造型空间。

不同的形状、高低大小空间会对人的心理感受产生影响,一个适合的建筑空间可突出其展品的特色及当地地域建筑空间特点。

如:直线方形空间给人熟悉、稳重之感,而流线、三角形空间可给人动态变化的感觉。

而高大、宏伟的空间则给人严肃的感觉。

博物馆为公共建筑,其功能较为复杂,因此展室之间的交通空间流线需清晰且由明确指向性,使得人们一目了然,较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展品上。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论建筑环境发展摘要:通过这个学期环境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我学到了既有意思又很实用的建筑环境心理学知识,并试着通过对生活与设计中的点点滴滴来感悟一下自己掌握不多的环境心理学知识。

由此联系实际,对建筑环境的发展略作了解,思考人-建筑-环境如何做到和谐统一。

关键词:建筑环境环境心理学建筑环境心理学前言: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它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领域,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学和环境保护等多门学科。

它主要研究物质环境,包括城市、建筑和自然与人的行为关系。

而我们探索的则是人与周围建筑及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和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所以说,它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心理学的交集。

正文:建筑环境心理学,仅从它的学科名称来看,似乎已经透露出其内在的一些线索,即人与建筑,环境所发生的某种复杂关系。

引用一位日本专家的专业阐释是“研究环境和人的心理相互作用的边缘性学科,研究人与周围社会、物理环境的关系,研究环境感知、评价、刺激和行为以及个人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利用科学手段,系统说明人与环境关系的领域,探讨解决其中的问题,使人类能适应和改造环境”。

在这学期所上的环境心理学课程,听起来就感觉很有意思,比如:格式塔,生态知觉理论,概率知觉理论等等,现在回想起来虽然不能完全讲清楚各个理论的本质,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些原则,还是能够掌握的。

环境心理学,不应该是一门纸上谈兵的学科,更应该注重它的真实性,我也试着通过对生活与设计中的点点滴滴来感悟一下自己掌握不多的环境心理学知识。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的大脑里生来就有一些法则,对图形的组合原则先天有一套心理规律,“格式塔”这一古怪的名称是对形状,完形,整体等意思的德语音译。

论环境心理学与空间关系的论文

论环境心理学与空间关系的论文

论环境心理学与空间关系的论文环境心理学主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论环境心理学与空间关系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论环境心理学与空间关系的论文篇一《论环境心理学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对环境心理学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从人类对室内空间的要求引入,接着对室内空间与环境心理学进行了基本的概述,然后从人类对室内空间的心理知觉以及环境心理学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室内空间;环境心理学;心理知觉一、室内空间与环境心理学概述人类活动所创造出的室内活动的场所被称为室内空间,也就是说其包括人类周围的一切的环境元素,空间的大小以及空间的围合元素共同组成了室内空间。

人类的生活不断拓展,这就会使得室内空间不断的扩大,两者相互渗透,并且会慢慢地发展成为不可分割的环境整体,当人类被室内空间的环境围起来的时候,人类所处环境将对人类的思想有极大影响,同时人类的情绪也将被所处环境深刻影响。

由于人类对空间的切身体验,才形成了人类对室内空间的感觉效应,由于人类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因此每个人对空间的认知和理解迥异。

人类和地球上的所有其他物种生存所必须外界条件被称为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属于环境的范畴,生活习惯以及意识形态同样也属于环境的范畴。

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环境创造了人类,与此同时,人类也不停地影响并且改造着其身边的环境。

在现代哲学领域内,环境被定义为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人之间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二、人类对室内空间的心理知觉(1)对长度的心理知觉对于前后方向的距离来讲,通过实验发现,影响人们对前后方向距离的感知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有80%的人的心理知觉距离相对于实际距离来讲要短。

平均大约短了1/8。

同时,假如正对面的墙上有窗的时候,就要比没有窗的时候的知觉距离要长大约1/5到1/20。

环境与心理学论文

环境与心理学论文

环境与心理学论文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逐渐认识到环境心理学重要性。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与心理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环境与心理学论文篇1浅析环境心理学在传统商业空间中的运用摘要:商业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不仅要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在人与环境及商业之间建立同一性的联系,将人的心理体验与场所的内在和谐作为商业空间设计的支柱,对于营造良好的商业空间普遍适用。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本文试图通过环境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来分析《清明上河图》中人的行为和商业空间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商业空间;清明上河图;行为;环境心理学1 商业空间与人的关系人类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正是在代代相传的探索与思考过程中,人类不断解释环境,解释自己,同时也不断利用和改造环境,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

在这一过程中,人际交往,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着人所处的环境,也影响着人类自身。

研究人的行为心理与人所处的物质空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人类社会自产生了商品交换,就出现了商业空间。

所谓商业空间就是指提供有关设施来满足人们进行各种商业活动的场所。

人类的商业活动,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早在《周易・系辞》中就有所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古代的:“以物易物,互通有无”的交易方式就形成了商业活动的原始形态――集市。

在没有城市之前,“市”的概念是人们剩余物品交换的场所。

最初的集市是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的,一般是几日一集。

集市的形成与宗教、节庆、农耕繁闲有着密切的关系。

早期的赶集庙会可以说是定期性及流动性的商业活动。

由于这种交换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方便,这样就逐步形成了固定的交换场所。

因此,商业活动由非定期发展到定期,由流动式的交易变为固定的营业;商业空间由流动的时空进入到特定的时空,由最初的集市向自由市场、夜市发展;由农村的集市贸易向城市的市场发展;由摊贩进入店铺。

环境心理学论文2000字以上

环境心理学论文2000字以上

环境心理学论文2000字以上环境心理学就是研究环境和人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应用社会心理学学科,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环境心理学论文2000字以上,希望大家喜欢!环境心理学论文2000字以上篇一《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平面构成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面临着飞跃的发展,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们对于景观设计也有了更多的关注和应用。

景观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的载体,在现阶段所涉及的种类、形式、方法也丰富多变,现代景观随之也越演越烈。

但基于实际景观项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空间格局混乱,景观要素组合不当,不能合理的做到疏密有序等,使我们不得不思考点、线、面作为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造型要素,如何通过其布局来塑造空间氛围,打造好的现代景观关键词:环境心理;平面构成;景观设计;点线面Abstract: China i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fac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for a long period in the future, more and more people the pursuit of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landscape design has also been more attention and application. Landscape as a carrier of the spiritual life, type, form, method involved in the present stage is rich and varied, modern landscape also becomes more and fiercer. But some problems exist in actual landscape projects based on chaos, such as spatial pattern, landscape elements combined properly, could not reasonably be orderly density, so we have to think of point, line, surface as the modeling elements in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how to build the atmosphere of space through its layout, build modern landscape.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graphic form; landscape design; point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是将心理学引入环境中,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

环境心理学论文

环境心理学论文

环境心理学论文环境心理学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是一门集多种学科性质于一身的新的研究取向的心理学分支,属于一门边缘性学科。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心理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环境心理学论文篇1浅析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校园环境营造【摘要】现代高校校园不再仅仅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研究的场所。

多种教育形式在大学中并活、学习、工作方式在学校中交叉、碰撞、交流,给大学校园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该文阐述了环境心理学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并将其引入到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去,探讨如何创造一个满足师生行为心理需求的大学校园环境。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随着近年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大学陆续投资进行新校区的建设,在校园建设迅猛发展的同时,校园环境景观的建设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很多新建成的校园往往只是表面看上去很美,却缺乏生机和活力,许多广场绿地成为摆设,很少有人在其中驻留和活动,其主要原因是设计时没有考虑使用人群的不同心理需求,没有处理好校园环境和使用人群的关系。

因此,本文将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引入到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去,探讨如何创造一个满足师生行为心理需求的大学校园环境。

一、环境心理学概述1、理论发展环境心理学最初产生于美国。

布鲁斯威克的知觉理论认为人们在构建环境时知觉起着积极作用,人们理解环境的感觉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过去的经验,这一理论观点是当今阐述个体知觉环境信息过程的理论先导。

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个体内部对环境的表征是决定其在生活空间运动的关键因素,这种内部表征归根结底取决于个体对物理环境的知觉。

总之,人类行为与物理环境之间有着紧密联系。

这些观点为现代环境心理学理论观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勒温的学生巴克和赖特,1947年创建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研究机构―――中西心理学田野研究站,专门用来研究真实世界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

从研究中产生出生态心理学(ecological psychology),生态心理学是环境心理学的先导,它强调在自然情境中自然发生的行为,强调物理环境对人行为的作用。

大学三年级《环境心理学》期末论文-范文

大学三年级《环境心理学》期末论文-范文

环境心理学个人论文班级姓名学号通过本学期学习了《环境心理学》的课程,我个人的收获很多,学习这样的综合性、交叉性很强得课程,能够让我们了解和学习到很多很多方面的知识,如文化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室内设计以及环境保护等多门学科方面的知识。

次课程设计领域很广,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多,不仅能够让学者学习到本课程知识,还能够扩充学者的知识面。

所以次课程的学习意义极大。

对个人以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以理论课为主,以实践操作课为辅助,通过讲授法向学生讲授课程。

理论课主要以教材《环境心理学》(第三版)为主要课程资料,教师课件为辅助资料讲课,由老师引导着去解读教材的每个细节知识点。

探究每一个章节索要掌握的内容。

通过解读教材,我所掌握的知识点有很多,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去认识该学科,教材中提及到人的感知器官,了解了人的感觉具有不同的形态构造,执行着各自不同的智能。

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适宜刺激物,只对各自的适宜刺激产生最大的感受力,从而产生清晰的、有一定意义的感受。

例如眼睛接受光刺激,耳朵接受声音刺激。

皮肤接受触觉、温觉刺激等等。

还掌握了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有相互加强或消弱和联觉。

心理学有对认知的定义与研究,在本门课程中同样学习到认知的概念,甚至更深层次的去探究比较认知与认识,感觉与知觉的关系,了解了什么是知觉定势,即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指导或者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这种倾向性为知觉定势。

在实践课程中,本学期的重点研究课程为《对邻里公园的研究》。

涉及到的邻里公园有昆明市盘龙区月牙潭公园和一个小组自己选定的西山区大观公园。

主要进行了邻里公园的问卷调查以及人的行为调查现场记录和拍照活动。

由教师带领学生经行了月牙潭公园的调查作为示范,没办按照宿舍为单位经行分组,有组长负责每个组员认真完成所有的数据采集和提交成果。

每个小组主要完成的项目和方法有:1.现场随机问卷调查,并且填写完调查问卷,为确保收集来的数据的真实性,在现场问卷时组长进行现场拍照。

环境心理学方面论文

环境心理学方面论文

环境心理学方面论文环境心理学由最初研究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发展为研究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目的在于探索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试图解决各种因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心理学方面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环境心理学方面论文篇1论环境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现状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是一门研究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心理学前沿学科。

环境心理学主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1] 。

一、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有关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始于一百多年前(Gulliver,1908;Trowbridge,1913)。

19世纪,心理学家研究了人对声、光、重量、压力等环境刺激的知觉,但由于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和对学习过程的强调,当时的研究倾向于把环境事件看作强化程序和儿童经验。

20世纪40年代,少量关于环境和行为联系的研究出现,其中包括行为地图、环境认知地图和城市社会学(Moore,1987)。

不过,这些并不完全是对环境和行为相互作用的最充分的研究。

最早转向对环境和行为系统研究的人是费斯廷格(Festinger)、沙赫特(Schachter)和贝克(Back),他们研究了环境设计因素对学生社会关系发展的影响 [2] 。

20世纪50年代,这个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

勒温(Lewin,1950)把环境定义为决定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

尽管他强调的主要是社会环境,但是人们还是会经常谈论到他的理论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同一时期,勒温的学生巴克(Barker)等人对环境和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把勒温的行为公式:B=f (PE) (即人的行为是人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和“生活空间” (life space) 等心理场论(field theory)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生态心理学研究范式,从而启动了最初的环境心理学研究[3] 。

环境心理学研究论文

环境心理学研究论文

环境心理学研究论文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是一门研究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心理学前沿学科。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环境心理学研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环境心理学研究论文篇一《环境心理学及其研究述评》【摘要】本文对环境心理学的诞生及其东西方发展,做了文献梳理评述,以期学界进一步了解其背景和现状。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研究;述评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正是在代代相传的探索与思考过程中,人类不断解释环境,解释自己,同时也不断利用和改造环境,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

在这一过程中,人际交往、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着人所处的环境,也影响着人类自身。

一、环境心理学简要追述环境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分化产生的―门交叉学科。

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与自然环境和人工的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传统意义上,环境心理学是城市规划设计与心理学的结合。

随着环境心理学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现代意义上的环境心理学不仅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还被认为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重视建筑环境与心理及行为之间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纪元前,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就曾运用各种手法矫正视觉错觉。

有关的理论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1886年德国美术史家沃尔芬(H.wolffin)著有《建筑心理学绪论》一书,曾用“移情论”的美学观点讨论建筑物和工艺品的设计问题。

其后,汉斯・迈耶(H.Mayer)还打算在包豪斯中开设心理学课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的城市环境严重恶化,对居民的身心和行为产生了各种消极影响;同时,不少新建筑因无视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导致社区崩溃、建筑拆毁、居民抗议等严重后果,并遭到社会的严厉批评。

因此,建筑环境与行为的关系引起多学科研究者的深切关注。

来自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研究终于汇集成多学科的新兴交叉领域――环境(建筑)心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心理学结课论文学院:园林学院班级:风景园林131班小组成员:杨晶晶吴宪钱慧玲覃洪斌童贤琳指导老师:任光淳吴越人家小区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调查报告书摘要:小区中公共空间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的老年人和青少年,所以就应该多加考虑这些人的需求,老年人由于老了行走不便,容易产生孤独感,并且大多数时间都是呆在小区中,所以就应该多加提供一些老年俱乐部供这些老年人平时生活使用。

关键词:道路公共空间停车场使用率满意度儿童娱乐场地正文:总概:吴越人家位于临水路北延段东侧(原浙江省林学院新校区西侧,即现在更名后的浙江农林大学)。

东与18米市政道路相接,南临林水山居小区。

小区净用地约183亩,分南北2个相对独立的组团,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

小区住房有1214户(未含小区廉租住房、幼儿营业用房),营业用房约190间,会所、幼儿园和嬉水池各一座。

我们主要对吴越人家小区公共空间的实用性和观赏性进行了调查,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查。

1.调查对象。

我们所调查的人群男女比例差不多;年龄段在55岁以上的人群占45%,31岁至55岁的人群占40%,18岁至30岁的人群占5%,18岁以下的人群占10%。

而退休或无工作的人群占了60%,工作人员占30%,学生占10%。

从数据中我们可得出吴越人家小区的主体人群是老年人。

2.道路。

问卷结果显示,觉得道路方便的人群占50%,觉得道路行驶的便利性一般的人群占45%,只有5%的人觉得道路行驶不方便。

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吴越人家小区的道路多是蜿蜒曲折的,供行人散步的小路多是环绕山包,贯穿了室外的活动场所和住户单元的入口,不同级别的道路在衔接时也用了不同的铺装来给行人提醒,所以人行道还是比较便利却安全的的;而车行道则是围绕着住宅区的,道路蜿蜒,便于控制车速,有利交通安全。

所以小区的道路设计是很不错的。

在我们所学的知识中可知,小区内道路设计应强调道路的分级设置,逐级衔接。

在设计中通畅的道路是不可取的,这样容易招来外部车辆过境,不利于控制车速。

其次小区内道路与停车位处理应做到合理安排交通组织和道路布局。

车行路可采取围绕住宅区布置,以枝状末端路或环状末端路伸入各住宅单元背面入口,车行道周围或末端应设置停车位,末端道路的尽头有回车场。

而步行道在内部贯穿于住宅区,将绿地、水面、户外活动场地、会所等串联起来,并伸入各个住户单元正面入口。

3.小区环境。

在问卷调查中,百分之六十的人选择了喜欢在小区散步;百分之三十的人选择了还行,偶尔散步,仅百分之十的人选择了不喜欢在小区散步。

由此数据看来,大多数人对于小区的环境是满意的。

虽然散步是主观行为,但是环境营造的好坏同样有暗示作用。

从环境与行为关系的角度来说,环境的“提供”包括三重含义:首先,环境对象要为它的使用者群体提供便捷性,即让需要它的人能方便地到达它所在的位置;第二环境对象要有明确的意义这种意义不是脱离功能的空洞的概念,而是由环境的物质特性直接显示出来的、周围人群所需要的功能意义;第三,要让使用者的需要得到满足。

环境提供的物质特征一旦向周围需要它的人暗示了它的功能意义,人们自然就会发现和利用它。

因此,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常常是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发生什么样的行为,这种环境和行为之间潜移默化的转换关系,每时每刻都在默默地发生着。

4.停车场。

小区停车位的规划设计与小区居民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针对停车位的规划问题,从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认为规划完全不合理的只占极少部分,说明该小区的停车位设计还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尤其大多数人认为还是很方便使用的。

但认为完全合理既方便使用又美观的也不到半数,而大多数被调查者的看法是停车位的规划不够合理,虽然足够方便但对小区的美观用一定的影响。

根据我们对吴越人家的实地调查以及一些被调查者的意见,归纳出了该小区停车场的设计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小区北区正对大门处是是一个景观水池,这个景观水池应当是小区最主要的一处景观,但水池前却有一排的停车位,严重够阻挡了观景视线,对美观造成了影响。

其次,小区对车辆停放的管理也很不到位,小区有一些停车场是环形的,但车主却都是随意停放的,这就造成了车辆停放的杂乱无章,也降低了视觉效果。

还有,在道路的两旁有一些散乱的停车位,既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又不整齐美观。

停车位是车行道路空间的重要节点,改善停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小区规划中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采用“遮挡”使它从人们视线中不再成为“主景”,如植物加以遮挡,停车位布置于住宅山墙位置;“柔化”把道路二旁的停车位置以错落灵活的形式,代替直线排列的机械,并以绿化,小品进一步修饰,减少生硬感觉;设置地下或半地下停车库(这种方式常用),需要需注意的是停车库的出入口位置防止噪声干扰,一般设在主出入口附近。

5.休息区。

在我们的调查中,吴越人家小区里有一栋楼的一楼被空了出来,用作健身区,放置了一些健身器材和桌椅石凳。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我们发现大多数居民认为这块地设计的较为合理,既能健身,还可供小孩子可以玩耍,夏天能遮荫,冬天能晒太阳,平时会经常用,只是少数部分的人觉得这块区域平日里缺少打理,小孩子经常乱堆垃圾或大小便,特别脏,所以较少用。

这样的设计从出发点上来说是极为合理的,该区域与小区休闲会所在同一层楼,多余的部分设计为健身休闲区,是对空间的一种合理利用,而且会所所在地就是小区的休闲区,附近就有游泳池、草坪、亭廊这些提供娱乐散步的设备空间,在这片空间中有了健身区使空间功能更加丰富,加之,夏能庇荫,冬有阳光,是一个一举三得的好方法。

这种设计在当今的社会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空间利用方式,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设计师都会考虑将这种设计加进自己的设计中来增大空间利用率。

这种空出来的楼层不仅可以放置健身器具和桌椅;还可以成为停车场,停放自行车、电动车,我们学校的寝室楼就是这样来停放学生自行车的;小区里还可以给住户家里红白喜事时请客吃饭时、晒被子、开设幼儿园等等这些小事时提供了空间。

但是在与吴越小区居民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这种设计很合理但是后期打理也是同样重要的,也会影响使用者对公共场所的使用率。

居民休息是希望在一个相对干净的空间里,所以后期的打扫和维护也需要加强,我认为这是目前中国很多小区乃至其他公共场所都需要重视的问题,当然,另一方面,使用者的爱护也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好的空间应该有合理的空间设计同时材料选择上也应是不易损坏的材质,定期的打扫和维护,才能增加一个空间的使用率和使用时间。

6.亭廊座椅。

小区公共空间主要是提供休息、散步、娱乐等方面的功能,而亭廊座椅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可以休息的空间,所以我们调查了该小区亭廊座椅的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约有40%的用户认为小区里的亭廊座椅在数量和功能上均能满足需求,35%的用户觉得在数量或者功能上有不足,25%的用户则认为在数量和功能上都有请欠缺。

由结果可以看出,持有三种观念的用户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多,但总的来说,大多数用户认为小区的亭廊座椅在数量或功能上有所欠缺。

我们发现吴越小区的亭廊座椅主要建在三个区域,一是建有假山假水的休息区,二是有较开阔草坪的休息区,三是健身区,其他地方也建有少数的可以休息的座椅,形式也较为丰富多变,有石桌和石凳搭配式的、有亭廊式的、有半圆形的长石凳式的,有的靠背花坛,有的座椅围绕着树,有的石头也可以用作座椅,有的亭廊有地形上的变化,比如草坪上的一个亭子就建在高出的地面大约有30cm的小山坡上,使地形更加复杂丰富,站在亭里,可以将草坪一览无余,给人一种开阔明朗的视觉体验;再比如有一个建在假山假水休闲区的廊架,前面是大约30cm的小山坡,上面种满了树,廊架背面沿着廊架的种植了一排竹,这种地形上的巧妙运用和前后用树木遮挡视线的结合使空间更加私密化。

小区的亭廊座椅有的建在路边(主路和小路),有的建在有娱乐或健身设备的地方,有的建在草坪上,有的建在环境清幽的树丛间,有的建在单元楼间。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亭廊座椅的分布较为合理,整个小区均有,并且主要集中在休息区,但在我们去调查时发现,由于用户主要都在休息区活动,人较多,使得休息区的座椅不够大家使用,有很多人都是站着的,而且该区域的座椅除了亭子里的座位是木质的,其他的都是石凳,冬天坐的时候略有点冷,所以,我们就看见亭子里坐满了人,其他的人都是站在亭外。

所以小区的座椅在数量上不足,草坪上的亭子也偏小。

最后健身区的座椅是挺多的,但就像上文所说,其使用情况主要受到了打理不周的影响,在我们去时候均没有发现有人使用。

7.关于小区各个场所用户使用率及满意度。

问卷的调查结果为:最喜欢在运动器材区域活动的人为10%;最喜欢在有独立坐凳的小空间或亭廊处活动的占55%;最喜欢在草坪活动的人占30%;选择其他的为5%。

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更愿意在有独立坐凳的小空间或亭廊处活动,首先这些亭廊处的小空间给在小区活动的人们提供一个可以进行邻里交流的地方,而且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根据人们喜欢从小空间观察大空间的特性,也可以得出这一结论。

还有一部分人在接受调查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草坪的选项,这跟现在的季节有一定的关系,在寒冷的冬天坐在草坪上晒晒太阳是很多中老年用户的首选,而草坪的视野广阔行动自由,能更直接地亲近大自然也是草坪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

但小区里健身器材的使用率和满意度却很低,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健身器材放置在半室内的空间里而非露天,二是清洁养护工作不够到位。

这些都导致了人们不愿意去健身器材区域活动。

8.各人群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在调查中,40%的人希望能有较大的社区场地来进行集体活动,30%的人希望有大场地和小场地,20%的人更喜欢室内活动室,只有10%的人希望公共空间里多种些花草。

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吴越人家小区的公共空间中大的社区场地几乎没有,一般都是小的场地,只适合少量人活动,而小区里大多是老年人跟儿童,老年人需要大的场地进行活动,比如跳广场舞;儿童的活动区也非常少,调查人群都反映应该多增加儿童的活动场所。

小区的住户三个层次的人群——小孩,成人,老人。

在考虑放置人们的娱乐设施时,很容易忽视了小孩这个群体。

华中指数研究院分析师李国政认为,众多爱女心切、望子成龙的(准)父母们,把能不能满足孩子教育成长需求,能不能给孩子最好的生活与教育环境,作为挑房子的第一要素。

实际上,从社会学、居住形态研究以及人居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小孩仍然是住宅与住区概念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该类比于老年人居住问题一样加以重视。

小孩对于住宅产品的需求,除了有些跟大人一致的常规需要外,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以下几个方面:健康安全、尺度够大的室内外游戏玩耍空间;充满童趣、富有亲和力、符合小孩审美特性的社区环境以及建筑形象;符合小孩心理和生理尺度的建筑部品和室内外设施,比如单元门的门禁卡刷卡高度要适合于低龄小孩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