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行为紊乱
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心血管系统疾病
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很多因素相关,但行
为和生活方式起着最为严重的作用。
主要包括:吸烟、进食高胆固醇食物、摄入过多的
钠盐、缺乏运动与心理紧张。
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酒精中毒等疾病
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高血压、冠心病与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
教学内容
1
2 3 3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概述 危害健康的行为 促进健康的行为 行为改变干预 减少行为危险因素的社会卫生措施
4 4
3 5
一、行为、生活方式的内涵
1. 行为(behavior) 定义:是个体或群体对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 广义:内在行为—人的心理活动过程 外显行为—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行为 分类: (1)产 生:先天性的定型行为 后天习得的各种行为 (2)环境适应:适应不良行为 (3)健 康:健康相关行为 危害健康的行为(危险行为)
疾病 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 低钾与高钠摄入、超重与肥胖、遗传因素、 饮酒、缺乏运动、心理紧张与应激 冠心病 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肥胖、 缺乏运动、A型行为类型与应激 脑卒中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心脏病
糖尿病
位居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三位。 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 胰岛素依赖型(IDDM):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自
可改变危险因素Ⅱ (生物学指标的异常)
● 血压升高(高血压) ● 血糖升高(糖尿病) ● 血脂紊乱(血脂异常) ● 体重增加(超重肥胖) ● 癌前病变或更早期变化
慢性病 (器质性病变)
● 冠心病 ● 脑卒中 ● 肿瘤 ● 慢阻肺 ● 周围血管病
死 亡
社会 经济 文化 环境
二、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
(二)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
2. 传染性疾病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直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主 要措施; 社会环境的改变、人口流动增加、人们的遵医行为 降低,导致结核病的重新流行; 预防新出现的传染性疾病,行为和生活方式起关键 作用。
恶性肿瘤
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 影响恶性肿瘤结局的主要因素。 占人类前三位的主要死亡原因。 “哈佛癌症预防报告”:美国 2/3的癌症死亡与吸 烟、饮食、肥胖、缺乏运动有关。
一、行为、生活方式的内涵
2. 生活方式(lifestyle) 广义: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所从事的 一切活动方式,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资料的生 产和消费方式。 狭义:指包括物质和精神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 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
精神生活方式
闲暇生活方式
物质资料的生活方式
意义: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食物、水、保暖、
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流行病学的转变 可预防的行为危险因素: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运动、 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不足、 超重/肥胖、缺乏身体活动、使用烟草) 人类已掌握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方法
二、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
(二)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
恶性肿瘤的部分行为、生活方式危险因素
行为、生活方式
吸烟
可能与之相关的恶性肿瘤
肺癌、膀胱癌、口腔癌、胰腺癌、肾 癌、胃癌、喉癌、食管癌、结肠癌
饮酒
口腔癌、咽癌、喉癌、直肠癌、肝癌
过多进食动物脂肪和肉类 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 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 胃癌、食管癌 食用霉变食品 食物中缺乏纤维素 过渡紧张与应激 肝癌、食管癌 结肠癌 各种恶性肿瘤 过多进食烟熏、腌制食品 胃癌
身免疫等生物学因素有关。
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除上述生物学因素以
外,还与行为、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如肥胖或超
体重、体力活动(仅限高危人群)、高能饮食。
危害健康的行为
(1)与维持正常生理需要的行为的偏离; (2)与正常生理需要没有密切关系的各种消闲行为; (3)对健康的忽视; (4)不正确的保健行为; (5)致病性行为模式; (6)蓄意自伤和自杀行为。 共同点: 对自己和别人的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对健康的危害需要有一定的强度和时间; 这些都是后天习得的行为,即“自我创造的危险因素”
可预防的十大危险:低体重、不安全的性行为、烟草、酒 精、不安全饮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高胆固醇、高血 压、固体燃料导致的室内污染、铁缺乏、超重/肥胖
慢性病发生发展模式图
不可改变危险因素 ● 年龄 ● 性别 ● 遗传
可改变危险因素Ⅰ (不健康生活习惯和心理) ● 吸烟 ● 过量饮酒 ● 缺乏运动 ● 不合理膳食 ● 不健康心理
生活地点 工作 饮食 性行为 物质使用 紧张程度 身体活动 农村 体力劳动、户外 传统饮食 保守性观念、性禁锢 较少的吸烟、饮酒 较少的紧张 充足 城市 脑力劳动、室内 方便食物,高脂肪,高胆固醇 开放的性观念、不安全的性行为 大量吸烟、酗酒、使用药物和毒物 高度的紧张 缺乏
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已成为医学面临的重要任务
(6)参与或观看文艺、体育、旅游活动等。
闲暇生活方式
闲暇时间:可以由各人自由支配的时间。
作用:起着补偿劳动消耗,恢复脑力和体力,增进
身体健康,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
判断标准:
(1)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健
康。
二、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
(一)生活方式改变对疾病构成的影响 主要疾病和死亡与行为生活方式变化有密切的联系
一、不健康的饮食行为
进食过多:高血脂症、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
某些恶性肿瘤。
进食过少:慢性疲劳、内分泌紊乱、低血糖、神经 性厌食症等。 偏食、挑食:追求滋味、进食过剩、过精。 进食不规律:胃肠道疾病、肥胖症 食物加工方面的问题:烟熏、油炸、腌制;不讲究 进食卫生。
安全等需要等。
组成:
(1)消费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支出水平。
(2)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一个家庭中食品支出
占总支出的比例)
(3)消费观念:对待物质消费的认识和态度。
精神生活方式
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观念,个
人价值观对精神生活方式的评价。
主要内容:
(1)通过各种媒体获得信息。
(2)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 (3)建立和保持社会交往网络。 (4)参与宗教活动,获得心理慰籍。 (5)从事业余爱好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