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中的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
开国大典的内容介绍
![开国大典的内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13b961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79.png)
开国大典的内容介绍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开国大典的内容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开国大典的简介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
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
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秀海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
广场呈丁字形。
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
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
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里:原市制单位1里=500米>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开国“七大领袖”和56位委员
![开国“七大领袖”和56位委员](https://img.taocdn.com/s3/m/2d5c8436bcd126fff7050be2.png)
开国“七大领袖”和56位委员在1949年10月1日至1954年9月15日期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在1949年9月30日闭幕的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当时的宣传画上把这七人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领袖”。
在这七位“人民领袖”当中,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和高岗是中共代表。
宋庆龄为民革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张澜是民盟主席。
在已经选举产生的56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党外人士占了27位。
其中也有时任西北局第二书记的习仲勋。
显然建国初期的体制较为和谐,还顾及方方面面。
本博秦全耀认为还远未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维稳体制。
56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朱德: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刘少奇: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宋庆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高岗: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陈毅;上海市市长2、贺龙: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西南局第三书记3、李立三;劳动部部长4、林伯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5、叶剑英: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6、何香凝:政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7、林彪: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8、彭德怀: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9、刘伯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10、吴玉章: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11、徐向前: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2、彭真:中共北京市委书记13、薄一波: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长14、聂荣臻: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北京市市长15、周恩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6、董必武: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17、赛福鼎.艾则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新疆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8、饶濑石: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19、陈嘉庚: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20、罗荣桓: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21、邓子恢: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22、乌兰夫: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3、徐特立: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24、蔡畅:中共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全国妇联主席25、刘格平: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26、马寅初: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27、陈云:政务院副总理兼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主任28、康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29、林枫:中共中央副秘书长30、马叙伦:教育部长31、郭沫若: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32、张云逸: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广西省委书记33、邓小平: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34、高崇民: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35、沈钧儒: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36、沈雁冰: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文化部部长37、陈叔通: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38、司徒美堂: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39、李锡九:最高人民检察署委员40、黄炎培:政务院副总理41、蔡廷锴:未担任任何具体职务42、习仲勋: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政治委员43、彭泽民: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44、张治中: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45、傅作义:水利部部长46、李烛尘;食品工业部部长47、李章达: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48、章伯钧:交通部部长49、程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湖南省省长50、张奚若: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51、陈铭枢: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52、谭平山:政务院政法委员兼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53、张难先: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54、柳亚子: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55、张东荪: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56、龙云:未担任具体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赏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d645a38762caaedd33d481.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赏析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赏析,希望你喜欢!开国大典图片人物董希文创作的原始版本,站在前排是当时的六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自左至右分别为: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在朱德身后,还重点描绘了两位人物周恩来和林伯渠。
1955年,高岗事件发生后,董希文奉命将画中的高岗删除,原位以一盆鲜花代替。
开国大典赏析《开国大典》是董希文的传世之作,它产生的前夜适值美术界开展新年画创作运动,因此董希文在画面中融合了当时正在流行的新年画的构图和色彩,把一个规模宏大的历史题材,以一种鲜明的民族风格表现出来。
画面的喜庆气氛是由地毯、红柱、灯笼和广场上的红旗的红色基调所形成的,同时红色也象征一种庄严与隆重的感觉,有力地烘托了开国大典的主题。
《开国大典》这种近乎纯色的色调构成与西方传统绘画的灰色调大相径庭。
地毯上的图案及灯笼、柱子和护栏等都具有典型文化符号的隐喻性,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典型的中国审美趣味的油画风格。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董希文显然苦心经营,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他只能根据现有的照片进行创制,并使得本来有较强明暗关系的照片变成处在平光中的美术造型形象,以此求得了所有人物在画面上的和谐统一。
董希文在创作《开国大典》时,人物形象还借鉴了敦煌唐代壁画的手法和人物画《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的造型气质,以及明代肖像画的处理手法,不但将领袖们的仪表动态刻画的惟妙惟肖,而且将人物内在的气质和精神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作品当中,《开国大典》无疑是最有生命力的作品之一,它的出现正如靳尚谊所言:它与当时的政治需要、画家的精神状态以及艺术上的追求是和谐统一的。
一些知名画家看了这幅油画之后,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绘画精品。
中国革命博物馆将这幅画展出后,在艺术界和社会上都引起很大的反响。
各个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排名
![各个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33ec5f18a300a6c30c229f8d.png)
各个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排名本帖介绍各阶段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排名,1、按时间段综合排名,不按机构类别,时间段依据党代会、人代会等划分;2、以《人民日报》报道为排名依据,人民网、新华网资料为补充、校注依据;3、拙笔利用业余时间,历时月余,反复校对、校注完成此贴,仍恐有失,敬请指正;4、本帖所指广义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包含了政协、国防委员会副职、两院正职。
一、政协一届全会后1949.9.30,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后1949.10.1,一届政协一次会议后1949.10.9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后1949.10.19—1954.9.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政协主席)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至1954.8)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邓小平(1952.8.)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彭德怀、程潜林彪(1951.11)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罗荣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叔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略)政务院秘书长、政务委员(略)人民革命军委委员(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常委(略)注:1. 建国初期报道领导人的排名名单按政府职务,不署党内职务。
2、凡担任多个职务的只列入较高的职务或第一个提及的职务。
3、任弼时同志是当时中央五大书记之一、中央秘书长,党内排名第五,当时病休且未任政府职务,未列入名单,1950年10月逝世。
参考资料: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国庆节北京四十万人举行庆祝大会进行各兵种部队大检阅和各阶层人民大示威(新华社1950年10月1日讯)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国庆节首都昨日隆重举行庆祝典礼(新华社1951年10月1日讯)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国庆节首都昨日隆重举行庆祝典礼毛主席朱总司令出席阅兵检阅群众游行队伍(新华社1952年10月2日讯)首都举行盛大的国庆节庆祝典礼毛泽东主席检阅武装部队和人民游行队伍(新华社1953年10月1日讯)附:(一)、党中央领导人排名名单(1945年6月中共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毛泽东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1950.10逝世)陈云(1950.10)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陈云彭真(1945.8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康生高岗(至1954.8)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中央秘书长:任弼时(1950.10逝世)邓小平(1954.4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任命)副秘书长:李富春(1945.10调东北)杨尚昆(1948.4)(二)、六大行政区党政军负责人:高岗(1952.11调国家计委)李富春(1950.4调重工业部)林枫;薄一波聂荣臻刘澜涛;饶漱石(1953.3调中组部长)陈毅谭政林;林彪邓子恢(1953.1调农工部长)李雪峰;彭德怀习仲勋(1952.9调中宣部长)马明方;邓小平(1952.7调副总理)刘伯承(1950.11调军事学院)贺龙(1953.4调体委)宋任穷二、一届人大后1954.9.28、二届政协后1954.12.25————————1956.9.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刘少奇委员长、周恩来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宋庆龄、林伯渠、李济深、张澜(1955.2逝世)、罗荣桓、沈钧儒、郭沫若、黄炎培、彭真、李维汉、陈叔通、达赖喇嘛•丹增嘉措、赛福鼎程潜(1958年2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林彪、彭德怀、邓小平、邓子恢、贺龙、陈毅、乌兰夫、李富春、李先念聂荣臻1956.11.17 、薄一波1956.11.17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董必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程潜、张治中、傅作义、龙云 (1958.2罢免)政协副主席何香凝李四光章伯钧(1958.3停职)陈嘉庚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包尔汉参考资料首都举行盛大阅兵式和示威游行(新华社1954年10月1日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周年首都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新华社1955年10月1日讯)首都各界人民公祭张澜副委员长(1955年2月14日《人民日报》注:1、这段时间的大型报道中“党和政府/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仍按国家机关职务排名。
油画《开国大典》人物图片素材集
![油画《开国大典》人物图片素材集](https://img.taocdn.com/s3/m/76a2d4063169a4517623a32e.png)
油画《开国大典》是画家董希文在1952年创作的,它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盛况。
画面能清晰辨认的人物共有十一位,其中站在正中的是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第一排左起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高岗(六位副主席)。
朱德后面是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后面是林伯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宋庆龄后面是沈钧儒(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李济深后面是郭沫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
下面是一组相关图片。
毛泽东(1893-1976)
开国大典:毛泽东、董必武、沈钧儒
朱德(1886-1976)
开国大典:林伯渠、朱德、罗荣桓、陈毅、刘伯承、贺龙
刘少奇(1898-1969)
开国大典:刘少奇、毛泽东、刘伯承、陈毅、李立三
宋庆龄(1893- 1981)
开国大典:周恩来、高岗、毛泽东、朱德、宋庆龄、李济深
李济深(1885—1959)
开国大典:李济深、毛泽东、彭真、黄炎培
张澜(1872-1955)
开国大典:毛泽东、朱德、张澜、刘少奇
高岗(1905-1954)
开国大典:周恩来、高岗、毛泽东、朱德
周恩来(1898-1976)
开国大典:刘少奇、周恩来、张澜、毛泽东
沈钧儒(1875—1963)
开国大典:董必武、刘伯承、沈钧儒、毛泽东、周恩来、张澜
郭沫若(1892—1978)
开国大典: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郭沫若
林伯渠(1886-1960)
开国大典:毛泽东、林伯渠、刘伯承
开国大典:周恩来
开国大典:李立三、林伯渠、毛泽东、沈钧儒、周恩来。
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排名
![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5b2a5eda3186bceb19e8bbf9.png)
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排名本排名是按照新中国成立后职位地位排名,是政治与军事综合的排名,并非是按照七大和八大的委员排名。
而且有几位大将和政治人物没有上榜,也有一些在解放前因为带病、请辞、出国等等原因无缘榜单。
值得需要注意是党外人士也不在榜单,比如宋庆龄、傅作义、程潜、李济深等。
第一名:毛泽东(1893-1976);湖南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
第二名:朱德(1886-1976);四川人,书记处第四书记;国家副主席;解放军总司令;后任委员长;1955年授第一元帅。
刘少奇(1898-1969);湖南人,书记处第二书记;新中国第二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后任国家主席。
第四名:周恩来(1898-1976);江苏人(原籍浙江);书记处第三书记;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政协副主席。
任弼时(1904-1950);湖南人;书记处第五书记兼秘书长。
第六名:高岗(1905-1955);陕西人;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东北政府主席兼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政委兼司令员。
董必武(1886-1975);湖北人;政治局委员;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华北政府主席。
第八名:陈云(1905-1995);江苏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国务院第二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兼重工业部长。
彭真(1902-1997);山西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央组织部长;北京市委书记;后任委员长第十名:彭德怀(1898-1974);湖南人;政治局委员;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政府主席兼书记;1955年授第二元帅。
林伯渠(1886-1960);湖南人;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
第十二名:林彪(1907-1971);湖北人;中央委员;中南政府主席兼书记;1955年授第三元帅;后任党副主席。
饶漱石(1903-1975);江西人;中央委员;华东政府主席兼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上海市委书记。
第十四名:刘伯承(1892-1986);四川人;中央委员;西南政府主席兼西南局第二书记;1955年授第四元帅。
关于开国大典
![关于开国大典](https://img.taocdn.com/s3/m/f518f942ddccda38376baf5b.png)
关于开国大典
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
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下午二时,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
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 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
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员集体出发,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
此时,参加开国大典的北京
30 万军民早已齐聚天安门广场,翘首期待着伟大历史时刻的到来。
下午三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毛
泽东主席用他那带着湖南口音的洪亮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广场上欢声雷动,群
情激昂。
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毛泽东按动电钮,新中
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接着举行盛大阅兵式。
阅兵式持
续近三小时,此时天色已晚,长安街华灯齐放,群众游行开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
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
民和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新华社:永远的丰碑·红色
记忆)。
两幅历经修改的《开国大典》油画在北京展出
![两幅历经修改的《开国大典》油画在北京展出](https://img.taocdn.com/s3/m/a4c27c2aaaea998fcc220e23.png)
两幅历经修改的《开国大典》油画在北京展出
上图为50年代初创作的作品,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修改,第一次是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董希文受命去掉了画中第一排最右边的原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高岗;“文革”中,因国家副主席刘少奇被打倒,身患癌症的董希文又于1972年受命将画中的刘少奇改为董必武。
画面第一排左起为朱德、董必武、宋庆龄、李济深和张澜。
下图为1979年作品,为纠正“文革”中的“左”的错误,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原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
在复制品上恢复了刘少奇和高岗,此后在所有重大展览中的作品均为这幅复制品,画中第一排中的领导人均为国家副主席,左起为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高岗。
据介绍,此次《开国大典》的原作还是“文革”后首次公开展出。
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表示,“展出两个版本的《开国大典》,就是希望通过这些历史图像,展现党的历史,以及其对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意义。
【语文知识点】开国大典原文及赏析
![【语文知识点】开国大典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9a531ff705cc175427092e.png)
【语文知识点】开国大典原文及赏析这篇文章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达了一种当家作主的喜悦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
广场呈丁字形。
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
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
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被贴上“各种”标签的物
![被贴上“各种”标签的物](https://img.taocdn.com/s3/m/9ca09f15c5da50e2534d7f07.png)
被贴上“各种”标签的物摘要:“盛世收藏,乱世黄金”。
在这个“收藏”的盛世,对收藏的客体(艺术品)的主观态度、价值判断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笔者将结合对艺术品市场的认识,对艺术品的价值构成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艺术品价值标签艺术品的价值大致可分为四大部分,即:物理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市场价值。
只要保存得当,艺术品的物理价值是稳定的。
而其他三种价值在交易、收藏等行为过程中是运动的,且常常被贴上各种标签以满足行为主体的需要。
一、“艺术”标签乍看之下,这个标签贴得无可厚非,然而是否所有艺术品都配得上“艺术”二字?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有学者表示,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当代艺术名家的作品,如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的作品, 95%以上都是赝品。
那么,这些赝品是否具有艺术价值呢?我们知道,艺术价值的核心是审美价值。
从审美来说,笔者认为只要赝品与原作几乎完全一样,在审美方面辨别不出真伪,就可以说真品和赝品具有相同的艺术价值。
这样看来,艺术品真伪的鉴别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艺术品不仅具备单纯的艺术价值,当今社会,艺术品的市场价值似乎比艺术价值更重要,且对艺术品市场价值的判断是建立在艺术价值的鉴定基础之上,作品的真伪决定着交易价格的高低。
二、“历史”标签艺术品不仅可以使人得到审美享受,其还能为人们展示最直观的历史画面。
历史价值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品的内容所表达的历史。
二是艺术品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沧桑。
历史的人类学强调人类学依赖于现在解释和重构过去的历史研究方法,所以人类学家并不试图诉求一种客观的历史,而重点考察人们到底知道和记住了哪些过去,以及人们如何根据现在感知过去。
《开国大典》原作上第一排领导人都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但是,1954年,发生了“高饶事件”。
中国革命博物馆要求董希文将画面上的高岗形象抹掉。
在“文革”中,刘少奇被打为资产阶级右派,革命博物馆又要求董希文在画面上去掉刘少奇。
开国大典介绍
![开国大典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9b44c17376baf1ffc4fadad.png)
主席台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 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 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更是五更天摸着黑起 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1、会前:广场布置
群众入场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 来的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 人数多:成了人山人海; 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 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你还可以从哪些语句中感 受到开国大典的庄严、热烈、 隆重?
默读第四部分,画出概括节日夜 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 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 片红。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 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 个北京城。
1、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有什 么作用? 2、“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朝着主席台。
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比“朝
着”主席台更能反映人们热切盼 望见到毛主席的心情。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 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 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 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 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 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 天成立了!”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 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 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时,会场上“爆发出一 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 齐投向主席台,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人民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 中国的无限热爱。
想一想 : 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经过 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了哪些地方?你仿佛 看到了什么?
梳理《开国大典》
![梳理《开国大典》](https://img.taocdn.com/s3/m/034a20385a8102d276a22f32.png)
自己读一读课题,再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联系课文的语句说说课题的意思。
生:课题的意思是建立新国家的隆重的典礼。
1949年十月一日,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巨大的开国典礼。
师:盛大的典礼。
这么盛大的典礼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默读,边读边思考,注意描写大典进行顺序的词句。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师:读着读着,你发现没有,作者写了哪几句?好些同学都想说。
生:宣读开始生:典礼开始生:升旗仪式生:游行(学生边说教师表板出相关词卡)谁能把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按先后排出来?这样六个部分是组成开国大典的主体部分,我们说是大会。
大会之前还写了什么?生:写了“参加的人员”。
生:写了怎样入场。
生:还写了广场的排列。
师:就是会场的布置,你们真聪明。
师:用上表示先后的词说一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生:大会——阅兵式——游行师;这就是开国大典的过程,也是课文的内容。
师:这节课重点学习大会部分,是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的,再读读指名说生:5——10自然段师:也是这么想的举手。
师:确实是从第5自然段开始,到10自然段结束。
师:请大家细细地认真地读,想一想哪些场面深深地感动了你,哪些语句打动了你的心,快速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书。
指名读。
“这庄严的声音——欢跃起来。
”师:联系这段话中的哪些字词,你来体会一下。
生:“一齐”,三十万人一起欢呼起来,是壮观让我激动的场面。
师:人数多,很壮观震撼了你。
再指名读。
师;不仅人多,这声音还传到了长城内外,而且传到了——生:传到了大江南北。
师:传到了——生: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生:我对一齐进行补充,还有整齐的意思,这么多人这么整齐,多难得。
师:你太了不起了,对这个一齐还有发现吗?生:一齐说明三十万人像一个人一样,说明这三十万人的心是一样的。
师:此时此刻,这就叫万众一心。
生:欢跃比欢呼还好,欢跃是欢呼得叫起来了。
师:孩子们,此时此刻中国人民多么激动啊,在天安门广场,他们一起欢呼,一起欢跃,你仿佛听到了——仿佛看到了——生:我仿佛看到了全中国的希望。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7.《开国大典》备课资料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7.《开国大典》备课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e7b5553844769eae109ed0d.png)
【李普】李普(1918年—2010年),原名李前管,曾用名李壬练、李凤展,出生于湖南湘乡(今属涟源);抗战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长沙县嵩北区委书记、《新华日报》记者、新华社鄂豫皖野战分社社长、中原总分社采访部主任等;解放战争期间,跟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新华社总社采访部副主任、特派记者、记者组副组长,中宣部宣传处副处长、中南局办公厅副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973年回新华社工作,历任北京分社社长,核心小组成员、党组成员、副社长;1982年离休;2010年去世。
李普同志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光荣归于民主》(1945年初版、1980年再版时改名为《我们的民主传统》)《开国前后的信息》《记者甘苦谈》《记刘帅》《我们只举行过一次婚礼》(与夫人沈容合著)《洋女婿土老帽》等。
爱国的诗句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1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1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13.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949年开国大典解说词
![1949年开国大典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43156a0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b.png)
1949年开国大典解说词开国大典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举行,这意味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独立的主权,不容殖民者的侵犯。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1949年开国大典解说词,一起来看看吧。
1949年开国大典解说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下午二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澜、李济深、宋庆龄、高岗等国家领导人出席了会议。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
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兼外交,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各项政府机关,推行各项政府工作。
会议同时决议,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员集体出发,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
此时,参加开国大典的北京30万军民早已齐聚天安门广场,翘首期待着伟大历史时刻的到来。
下午三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就位。
在群众的欢呼声中,毛泽东主席用他那带着湖南口音的洪亮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广场上欢声雷动,群情激昂。
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毛泽东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参加开国大典的成员有哪些人
![参加开国大典的成员有哪些人](https://img.taocdn.com/s3/m/472772c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e.png)
参加开国大典的成员有哪些人能参加开国大典的成员,都是一些老革命家,或者对新中国有巨大贡献的人,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参加开国大典的成员有哪些人,一起来看看吧。
参加开国大典的成员以毛泽东为首的新中国领袖群体,带着难以言喻的喜悦和复杂情感,在天安门城楼西侧的古砖道上进行着划时代的攀登。
他们一个个既是平凡之人,但一个个又绝非等闲之辈。
那么,举行开国大典时,到底有哪些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查阅文献得知,列人名单享有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典礼"资格"的新中国领导人、政协代表和候补代表共622人。
这622人共分为五类:一、党派代表142人。
其中:中共、民革、民盟代表分别为16人;中国民主建国会、元党派民主人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各12人、10人、8人至5人不等。
二、区域代表l02人。
其中:西北、华北、华东、东北、华中等解放区代表各15人;华南解放区代表8人;内蒙古自治区代表6人;北平、天津两直属市代表6人;解放区民主人士7人。
三、军队代表60人。
其中:解放军总部及海、空军代表共12人;第一二三四野战军代表各10人;华南人民解放军代表8人。
四、团体代表206人。
其中:中华全国总工会,各解放区农民团体代表各16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工商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中华全国科学会议筹备委员会、全国教育界、全国社会科学工作者、海外华侨民主人士等单位代表各15人;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会代表各12人;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上海各界人民团体代表各为9人;宗教界民主人士代表7人。
以上四类共45个单位,产生正式代表510人。
按规定,凡参加新政协的各单位,其代表名额满10人的,推选候补代表2人;不满10人的,推选候补代表1人。
因此,共产生候补代表77人。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开国大典课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开国大典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2682c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0.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开国大典》课文一、句子解析1.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被反动派踩在脚下,没有独立、自由。
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了反动统治,翻了身,站起来了。
2.他读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掌声。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
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他为主席正合民意。
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新中国的主席时全场热烈鼓掌。
3.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这“光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是写人民群众看到人民解放军部队接受检阅时的举动,因为我们的军队是如此威风凛凛,纪律严明,坚强壮大,人民的国家有了钢铁长城,人民的幸福有了可靠的保障。
这里用夸张的笔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5.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这句话是写毛泽东面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
一方面说明毛泽东对人民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非一般人所为,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二、问题归纳1.开国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哪里?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得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的海洋ꎻ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2.作者是如何来介绍阅兵式的?展示出了人民军队怎样的风采?用“开头”“接着” 等表示顺序的词语,详细地介绍了“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这些部队在阅兵式上的出色表现,展示出了人民军队的威风凛凛、纪律严明。
开国时的“七大领袖”和“56位头领”(图)
![开国时的“七大领袖”和“56位头领”(图)](https://img.taocdn.com/s3/m/febdd092a0116c175f0e4883.png)
开国时的“七大领袖”和“56位头领”(图)这是程宸先生收藏的两幅习仲勋的建国时期的画像。
倘若让人去猜,谁也不会认出他会是习仲勋。
甭说“四不像”,就是一百个人也一样会说“不像”。
在1949年10月1日至1954年9月15日期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在1949年9月30日闭幕的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当时的宣传画上把这七人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领袖”。
在这七位“人民领袖”当中,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和高岗是中共代表。
宋庆龄为民革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张澜是民盟主席。
在已经选举产生的56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党外人士占了27位。
其中也有时任西北局第二书记的习仲勋。
显然建国初期的体制较为和谐,还顾及方方面面。
本博秦全耀认为还远未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维稳体制。
56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朱德: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刘少奇: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宋庆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高岗: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陈毅;上海市市长2、贺龙: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西南局第三书记3、李立三;劳动部部长4、林伯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5、叶剑英: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6、何香凝:政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7、林彪: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8、彭德怀: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9、刘伯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10、吴玉章: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11、徐向前: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2、彭真:中共北京市委书记13、薄一波: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长14、聂荣臻: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北京市市长15、周恩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6、董必武: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17、赛福鼎.艾则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新疆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8、饶濑石: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19、陈嘉庚: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20、罗荣桓: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21、邓子恢: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22、乌兰夫: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3、徐特立: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24、蔡畅:中共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全国妇联主席25、刘格平: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26、马寅初: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27、陈云:政务院副总理兼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主任28、康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29、林枫:中共中央副秘书长30、马叙伦:教育部长31、郭沫若: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32、张云逸: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广西省委书记33、邓小平: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34、高崇民: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35、沈钧儒: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36、沈雁冰: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文化部部长37、陈叔通: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38、司徒美堂: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39、李锡九:最高人民检察署委员40、黄炎培:政务院副总理41、蔡廷锴:未担任任何具体职务42、习仲勋: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政治委员43、彭泽民: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44、张治中: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45、傅作义:水利部部长46、李烛尘;食品工业部部长47、李章达: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48、章伯钧:交通部部长49、程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湖南省省长50、张奚若: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51、陈铭枢: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52、谭平山:政务院政法委员兼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53、张难先: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54、柳亚子: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55、张东荪: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56、龙云:未担任具体职务。
开国大典的过程是怎样的
![开国大典的过程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9c9a212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8.png)
开国大典的过程是怎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前称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定10月1日为国庆节。
下面是开国大典的过程介绍。
开国大典的过程介绍时间地点仪式于公元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参加人员主持仪式的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等人。
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尚与中华民国政府维持外交关系,这些国家并没有派代表出席这次仪式,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仪式。
参加仪式的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等约三十万人。
开国大典的仪式过程仪式开始开国大典由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主持。
仪式高潮仪式高潮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成立("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949年10月1日15:00(当地时间),毛泽东于北京天安门)。
毛泽东此外,毛泽东还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自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政府背叛祖国,勾结帝国主义,发动反革命战争以来,全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情况之中。
幸赖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人民援助之下,为保卫祖国的领土主权,为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为解除人民的痛苦和争取人民的权利,奋不顾身,英勇作战,得以消灭反动军队,推翻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
现在人民解放战争业已取得基本的胜利,全国大多数人民业已获得解放。
在此基础之上,由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业已集会,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叶剑英、何香凝、林彪、彭德怀、刘伯承、吴玉章、徐向前、彭真、薄一波、聂荣臻、周恩来、董必武、赛福鼎、饶漱石、陈嘉庚、罗荣桓、邓子恢、乌兰夫、徐特立、蔡畅、刘格平、马寅初、陈云、康生、林枫、马叙伦、郭沫若、张云逸、邓小平、高崇民、沈钧儒、沈雁冰、陈叔通、司徒美堂、李锡九、黄炎培、蔡廷锴、习仲勋、彭泽民、张治中、傅作义、李烛尘、李章达、章伯钧、程潜、张奚若、陈铭枢、谭平山、张难先、柳亚子、张东荪、龙云为委员,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决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中的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油画《开国大典》是董希文的心血之作,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亲切接见了他。
毛泽东称赞道:“是大国,是中国。
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1953年,《人民日报》在头版的重要位置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也是这一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开国大典》印成油画在全国发行。
《开国大典》第一次改动是在1954年“高饶事件”之后。
作为国家副主席、政治局委员的高岗于同年年初被撤销职务,8月自杀身亡,此后又被开除出党。
“高饶事件”中国革命博物馆要求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将画面上的高岗形象抹掉。
《开国大典》中的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因为高岗站在前排最边上,抹去后构图差异不大,整体艺术损失也不大,为了不使画面损坏,董希文在其它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的画像。
就这样六位副主席剩下五位,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
高岗的位置被一盆菊花取代。
修改后的油画,在建国10周年时,印制了邮票。
196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了年画,后来还印制了纪念币、金银币等。
《开国大典》的第二次修改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打倒。
1972年“四人帮”在美术界的代理人,通知董希文在画面上去掉刘少奇。
这个修改工程就更难了,因为不是简单地去掉一个人,而且要另外补上一个人,还要牵动旁边的人。
更为难的是董希文在文革后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1969年,他被安排在北京钢厂劳动,非人的折磨,外加翻砂的劳累,使他胃溃疡穿孔,胃被切除了3/4。
1970年被确诊为患了癌症,手术后虽然情况尚好,但体力衰弱,实在难以负担这样繁重的精神和体力劳动。
然而他仍然拖着被病痛折磨的身体,到博物馆亲自进行修改,经过修改后删掉了刘少奇画像,在刘少奇的位置上改画了董必武,建国时期的六位副主席只剩下四位。
197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了这一版的的年画。
因为这一版是“文革”时期的见证,使用时间只有一年。
1973年著名画家董希文病势,这一次修改版竟然成了画家的“绝笔”。
很遗憾,等到刘少奇得到平反昭雪之日,董希文已不幸逝世,他再也不能亲自在《开国大典》上恢复刘少奇的形象了《开国大典》的第三次修改是在,粉碎“四人帮”后的1979年,刘少奇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
但董希文的原作因在“文革”中蒙受不实之词的连累,作了很大的改动,难以恢复原貌,董希文家属也不同意在原作上再改动。
为尊重这个意见,博物馆只好委托著名画家靳尚谊修改,当时靳尚谊忙于其他事情,便推荐了北京青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
他们在《开国大典》的复制品上画上了刘少奇和高岗。
至此,《开国大典》终于恢复原貌——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厅里所见到的《开国大典》(复制品),而原作则存放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画库里。
第三次修改的《开国大典》画面临摹的很逼真,但仔细看,在色彩的处理,绘画的风格,人物神态等方面,还是与第一版有所区别,毕竟不是出自于原作画家之手。
这一版的的油画没有发行年画,只是一些报刊、挂历、电话磁卡、旅游门票印制了这一版的宣传画。
油画《开国大典》历经几次风风雨雨的磨难,董希文在创作《开国大典》这幅油画时,不会想到他的命运始终和政治事件相牵连,因为政治,他的美术作品要得到毛泽东的审查(油画《开国大典》);因为政治,他不得不对作品做了荒谬的挖、补、填、涂;为了政治,他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做出模糊解释。
董希文是职业美术家,又是职业美术匠。
他可以在美术领域内做最无忌的恣肆,但在文革期间他一直和政治相连,一直用政治的尺度衡量自己的美术作品。
《开国大典》是特殊时期被扭曲的艺术和政治关系的见证,也是共和国历史的见证。
董希文简介
1914年6月27日生于浙江绍兴柯桥光华楼。
曾就读于杭州芝江大学土木工程系,苏州美
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越南河内巴黎美专分校,1939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本科。
先后师从林风眠、颜文良、刘海粟、常书鸿等。
1943年任敦煌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三年间临摹敦煌壁画数百幅。
1946年,经吴作人、李宗津推荐,应徐悲鸿邀请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
1947年,参加“反内战”的爱国学生运动,与艺专同学一道上街游行。
1949年,画家为迎接北平解放,刻印、散发了数百万份宣传画,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亲眼目睹新中国成立的壮丽场面,萌生了创作《开国大典》的激情。
代表作还有《春到西藏》、《千年土地翻了身》、《红军不怕远征难》、《百万雄师过大江》等。
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7年,在“反右斗争”中被留党察看两年。
“文革”中,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在北京钢厂劳改,因过度疲劳,胃溃疡穿孔,经首都医院抢救八小时才苏醒过来,在做了胃切除四分之三的大手术后不到半年,又回到劳改农场,数月后诊断为癌症晚期,1973年1月8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