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民俗文化词之越南语翻译

合集下载

汉越词对照

汉越词对照

汉越词对照《汉越词对照指南》在语言的奇妙世界里,汉越词对照就像是打开两扇文化大门的钥匙。

汉越词呢,就是越南语中从古汉语借用来的词汇。

这就好比是远房亲戚之间互相分享宝贝一样,中国的汉语词汇跑到越南语里扎了根。

你要是走进越南语的词汇海洋,就会发现这些汉越词就像一朵朵独特的浪花。

比如说“国家”这个词,在越南语里是“quốc gia”,这和汉语的发音和意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你看,“quốc”对应着“国”,“gia”对应着“家”,就像两个失散多年的小伙伴又重新手拉手站在了一起。

对于学习越南语的中国人来说,汉越词对照那可真是个大福利。

就像在一片陌生的森林里突然发现了熟悉的小路一样。

想象一下,你原本对着一长串越南语单词愁眉苦脸,结果突然发现里面好多词和汉语长得特别像,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异国他乡碰到了老乡。

像“文化”这个词,越南语是“văn hóa”,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和汉语的关联?这就好比你在学习骑自行车的时候,突然发现旁边有个小把手可以扶一下,心里一下子就踏实多了。

再说说越南人学习汉语,汉越词对照也像是一座便捷的桥梁。

我有个越南朋友,他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就特别兴奋地跟我说,很多汉语词他一看就大概能猜出意思。

他说看到“图书馆”这三个字的时候,就想到了越南语里的“thư viện”,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是那种熟悉感让他觉得汉语也没有那么难。

这就像你在玩拼图的时候,发现有几块拼图的形状你特别熟悉,拼起来就更容易了。

不过,汉越词对照也不是完全一对一那么简单。

有时候就像调皮的孩子在玩捉迷藏。

有些汉越词在语义上会有一些小变化。

就像“丈夫”这个词,在越南语里“chồng”除了有丈夫的意思,还有些其他的用法和含义,和汉语里的不完全相同。

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细心地去分辨,就像在花丛中找不同颜色的花朵一样,要仔细观察花瓣和花蕊的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汉越词对照也有很多有趣的体现。

我去越南旅游的时候,在当地的市场看到一些商品标签上写着汉越词。

广西土话—广西柳州河池词语(一)

广西土话—广西柳州河池词语(一)

广西土话—广西柳州河池词语(一)广西土话—广西柳州河池词语(一)答困———————懒得理你的意思;2、答你没有油—————也是懒得理你的意思,还有搭理你浪费我的精力的意思。

3、唐麻————————死了的意思;4、拐————————女朋友的意思;5、敲拐————————找女朋友的意思;6、敲拐灵———————很有魅力,很能讨女孩欢心的意思,7、聊拐———————逗女孩子的意思;8、吃坝——------———吃过了的意思,不要误认为是吃个大坝的意思哦;9、七过了空——————罗城龙岸镇一带方言,意思是吃过饭了。

不要听成七个老公泊。

10、空———————是罗城黄金、龙安、小长安一带的句尾语句助词。

11、裸人———————骗人的意思,而不是象骡子一样的人泊;12、吃空子———————占便宜的意思;13、洗驼子——————假装约人到某个地方,自己却不去,还有一层意思是骗人上当的意思;14、是咩——————作反问为是吗?也可作的讲是不是;15、给咩———————给没给,行不行的意思,咩是语句助词,如前面加得字,就作得没得来解释;16、吓————————读音为“瞎”,是罗城东门、四把、天河一带的方言,为是不是的意思;17、轧扎——————形容一个人、不近情理、不好说话、罗嗦、讨厌的意思;18、刁哀之——————形容做的事情很不好、另人说不出口反感和讨厌;19、摔序——————意思同18;20、是国———————意思为是的,国是语句助词,放在句尾做很肯定的意思。

21、笑颠克——————形容笑得很厉害,没有办法停止,不是说真的颠哦;22、讲没得的话—————意思是话不能这样讲;23、喝猫了——————---喝醉酒的意思;24、夹刀———————形容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

很投缘,讲得来。

25、马得来——————意思同上。

26、米、米花——————死去了的意思。

27、米老鼠———————意思同上。

28、诺————————哪个、谁的意思。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旅游业成为许多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河池地区作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在与越南接壤的边境地区。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如何将这些旅游资源有效地推广给越南游客,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翻译是将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呈现给越南游客的关键环节。

为了有效地进行翻译,需要掌握越南语和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知识。

翻译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能够准确地传达旅游资源的信息和文化内涵。

翻译人员还应该了解越南游客的需求和偏好,有针对性地进行翻译,提供满足他们期望的信息。

广告宣传是将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推广给越南游客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在越南市场发布相关的宣传材料,可以吸引越南游客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河池地区旅游的兴趣。

在翻译广告宣传材料时,需要注重语言风格和文化背景的适应性。

可以借鉴越南本土广告的表达方式和宣传手法,采用生动、有趣和具有感染力的语言,使越南游客能够更好地理解并产生共鸣。

网络营销也是推广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渠道。

通过在越南社交媒体平台上定期发布有关旅游资源的内容,可以吸引越南游客的关注,并推动他们转发和分享相关信息。

在网络营销中,需要重视文化差异的理解和适应。

在翻译网络内容时,应考虑越南游客对于某些信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并进行针对性的翻译和解释,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也是推广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

旅游服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服务能力,在面对越南游客时能够提供专业且个性化的服务。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越南语基础知识、河池地区的旅游资源介绍和民俗文化知识等,以提升旅游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

将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推广给越南游客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

有效的翻译策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之一,同时也需要结合广告宣传、网络营销和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等措施,共同促进河池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广西民俗节庆名称民俗文化词翻译方法研究

广西民俗节庆名称民俗文化词翻译方法研究

广西民俗节庆名称民俗文化词翻译方法研究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自治区,也是具有历史积淀及复杂文化的地区。

广西各个民族都有自身的传统节日,苗年节、分龙节、依饭节、盘王节等节日,共同构成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生活。

基于此,对这些民俗节庆、文化词汇进行翻译,大力宣传与输出优秀的民族文化,成为推广民俗节庆的重要手段。

本文通过广西民俗节庆和文化词语的英译研究,以期推动民俗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一、广西民俗节庆与民俗文化词汇的主要内容广西各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间节庆活动,每年要举办上百个民俗节庆,“四季皆欢聚、无月不是节”为广西少数民族节庆的真实情况。

壮族在每年三月三要举行盛大的歌圩节,苗族会在农历十月、十一月举行苗年节,毛南族有分龙节,瑶族有达努节(祝著节),仫佬族有依饭节,京族有唱哈节等。

在不同民族传统节日的举办过程中,又存在着多种仪式和社会交际活动,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词汇。

本文以壮族歌圩节、毛南族分龙节以及各民族都会举行的傩舞傩戏为例,进行民俗节庆与民俗文化词汇的内涵剖析。

壮族农历三月三的歌圩节,已经存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且成为壮族民俗文化娱乐的重要内容。

“歌圩”也就是唱歌、对歌的意思,以青年人为主体对唱山歌,同时还会开展男女之间的社交活动。

歌圩节中的文化娱乐活动包括抛绣球、碰彩蛋、抢花炮、舞狮子和演戏等。

而分龙节为毛南族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主要在农历五月举行祭奠三界公的活动。

过节时男女老少皆盛装出席,先到庙堂参加敬庙,之后唱神歌、跳神舞、听师公戏。

在饮食与祭祀活动方面,分龙节期间毛南族会制作五色糯饭、粉蒸肉,并“椎杀”公牛来祭祀龙,祭祀时有法师喃经、跳神。

除祭祀外,还存在踢毽子、爬杆、打陀螺、木面戏、对歌等文化娱乐活动。

二、基于广西民俗节庆名称及民俗文化词汇的翻译策略(一)直译法在广西民俗节庆及民俗文化词汇翻译中的应用对于民俗节庆、民俗文化名词的翻译,主要采用直译、音译和意译等翻译方法。

但由于部分传统民俗活动的名词在西方文化中不存在与其对等的词汇或物象,所以民俗文化名词翻译的双语文本转换,依然以直译、音译为主,意译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会出现;直译是根据民俗节庆、民俗文化名词的表面意思,选择英文中对应的名词进行词语翻译,主要强调忠实于民俗词汇的原有意义。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河池地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广西南部,地跨北纬23°30'至25°28',东经105°40'至107°15'。

河池地区是中国境内的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中国南方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河池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包括龙船文化、苗族歌舞、木偶戏、侗族服饰等,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越南语与汉语不同,是一种声调语言。

因此,在翻译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时,需要注意越南语中的声调。

本文将从越南语翻译策略的角度探析如何将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翻译成越南语。

1.保留汉语名称在越南语中,对于一些中国地区的名称,如“北京”、“上海”等,往往直接保留汉语名称,而不是按照越南语的语音体系翻译。

同样,在翻译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时,可以考虑保留一些汉语名称,如“龙船文化”、“侗族服饰”等。

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减少翻译的难度,还更符合中越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2.采用越南语对应词汇对于一些汉语名称在越南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可以采用越南语的相关词汇进行翻译。

如,“苗族歌舞”可以翻译成“Vũđiệu dân tộc Miao”,其中,“Vũđiệu”是越南语中的舞蹈,而“dân tộc Miao”是“苗族”在越南语中的表达。

3.注意越南语的声调越南语中的声调对于词汇的意义十分重要。

因此,在翻译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时,需要注意对越南语的声调进行准确的掌握和运用。

如,“木偶戏”在越南语中可以翻译成“Rối nước”,其中,“Rối”为第三声,“nước”为第二声,如果将声调颠倒了,就会出现意思不准确的情况。

4.加入越南语的文化背景和解释由于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有所不同,越南读者可能对一些汉语名称和文化现象不太熟悉。

因此,在翻译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时,可以适当添加越南语的文化背景和解释,帮助越南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河池地区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这里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体验。

本文将探讨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越南语翻译策略,以帮助更多越南游客了解和欣赏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

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介绍河池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相处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这里有壮族的壮族银饰文化、壮族锦绣文化、壮族歌舞文化等;有瑶族的瑶族银饰文化、瑶族服饰文化、瑶族歌舞文化等;还有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等。

这些民俗文化资源为河池地区的旅游业增添了独特的吸引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二、越南游客对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需求越南靠近中国,越南和中国有着相似的传统文化,因此越南游客对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很感兴趣。

他们希望能够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欣赏他们的歌舞和服饰,参加他们的传统节日等。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许多越南游客无法直接了解和参与到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中。

三、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针对越南游客对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需求,需要采取一些翻译策略,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

1. 越南语宣传资料准备需要准备一些越南语的宣传资料,介绍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资源。

这些宣传资料可以包括文字介绍、图片照片、音频视频等,以便越南游客在事先就能够了解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

2. 越南语导游培训需要培训一批能够讲流利越南语的导游,他们可以为越南游客提供专业的导游服务,引导他们参观和体验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

3. 越南语参观体验设施需要为越南游客提供越南语的参观体验设施,例如提供越南语的讲解服务、提供越南语的表演节目等,以便让越南游客更好地融入到民俗文化活动中。

通过以上的翻译策略,越南游客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他们可以通过越南语的宣传资料了解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通过越南语导游的带领参观体验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通过越南语的参观体验设施更好地融入到民俗文化活动中。

越南语词汇及其他基本知识

越南语词汇及其他基本知识

越南语词汇及其他基本知识2006-7-25 10:58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词汇越南语是一种单音节语言,几乎每个音都至少有一个涵义,故而跟汉语一样,可以很自由的组合新词汇表达新概念.例如“đã”有“已经”的意思,而“ rồi”是“完成”的意思,两者组成新词“đã rồi”的意思就是“已经完成”;再如“định”是汉字“定”,它跟“đã ”组成新词“đã định”,意思就是“已经确定,已经定下来,既定,原来就定下来了”的意思.越南语的外来词非常多,特别是来自汉语的词汇在越南语总词汇的比重不低于60%.在这些汉字词中,比较少的单音节汉字词被直接当作词汇来用,例如:học(学) tại(在);多数的单音节汉字词都被当作构词的部件来使用,像上面提到的“đã định”即是.还有相当大量的汉字词是被原文照搬到了越南语,比如:lịch sử(历史)、định nghĩa(定义)、phong phú(丰富)、Điều hoà(调和)、Thời sự (时事)由于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法语的词汇也自然流入了越南语中,但是数量不多,比如 ga(火车站) 就是来自法语的 gare在原汉字文化圈的语言中,日语跟朝鲜语至今依然并用著两套数词(固有数词跟汉语数词),并且大量的数字概念的表达方式都已汉化.而越南语没有并用汉语数词,一到千的数词依然有自己固有的表达方式,仅有少量的数字概念的表达方式汉化,“triệu(百万)”就是汉字数词“兆”.音韵越南语和汉语类似,构词绝大多数以单音节(或称字)为单位。

和多数汉语言以及壮泰语言一样,越南语的音节可由声母、介音、韵母、韵尾、声调五部分构成。

文法越南语是孤立语,动词没有型态变化,名词既没有文法上的性别跟数的形式,也没有文法上格的变化,形容词也不需要跟被修饰的名词保持文法上的性、数、格上的一致.文句内的词通过词序来表达文法作用,所以词序对越南语非常的重要,更改了词的排序也就更改了句子的意思.这跟汉语一样.越南语的文句机构是:主语-谓语-宾语.跟多数东南亚语言(泰语、老挝语、马来语等)一样,越南语也是形容词后置的语言.所以越南语就不是 Việt(越) Nam(南) Tiếng(语) ,而是 Tiếng Việt Nam;“京族的正式语言”就应该写成ngôn(言) ngữ(语) chính(正) thức(式) của(的) dân(民) tộc(族) Kinh(京)不同的虚词表达不同的意思.đã(已经)、đang(当, 正当, 正在)、 sẽ(将要)是三个不同的虚词,它们各有自己的涵义,添加在动词的前面就表达出动词进行的三种不同状况:“viết (写)” đã viết (已经写)、đang viết (正在写)、 sẽ viết (将要写)越南语国语字1527年,葡萄牙的天主教传教士来到越南,他们创制了用于转写纪录越南语的罗马字,这种文字最初只是用在教学及传教上.后来,来自法国跟意大利的传教士也开始用罗马字纪录越南语,但是不同国家的传教士有不同的拼音规则,而修改整合的工作也同时进行著,到了17世纪法国的传教士亚历山-德-罗(Alexandre de Rhodes)用他自己创制的越南罗马字出版了《越葡拉辞典》,这标志著越南语罗马字记音系统修改整合的阶段性成功以及越南国语字的诞生.目前越南语国语字使用除F(f), J(j), W(w), Z(z)之外的22个拉丁字母以及Ă(ă), Â(â), Đ(đ), Ê(ê), Ô(ô), Ơ(ơ), Ƣ(ƣ) 7个变化字母。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河池地区位于越南中国边境,一直以来都以其丰富的民俗文化而著称。

为了促进河池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有必要对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翻译,以吸引更多的越南游客。

本文将探讨一些翻译策略,以便更好地传达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对于地区名称的翻译,应该选择简洁易记的翻译方式。

河池地区可以翻译为“Sông Cái”,这是一个与“河”、“水”相关的越南词汇,能够传达出河池地区的自然环境。

名称的翻译应该与目标受众的认知水平相符,以便让越南游客更容易接受和记忆。

对于民俗文化的翻译,应该注重其独特性和特色。

河池地区有着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比如天柱山祭祀活动和民间舞蹈表演。

在这些翻译过程中,应该保留原汁原味的特色,不过度华丽化或者改变其中的内涵。

可以适当加入越南的文化元素,以便让越南游客更容易与之产生共鸣。

对于景点和旅游线路的翻译,应该将其与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联系起来。

可以将天柱山和民间舞蹈表演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选用一些越南学者或导游的推荐,以增加信任度和吸引力。

对于宣传材料和广告的翻译,应该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推销力度。

在语言表达上使用一些形象生动的词句,以便让越南游客更容易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在广告中加入一些独特的越南元素,比如越南民乐和传统服饰,以增强印象力。

翻译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需要注重传达地区特色和特点。

通过选择简洁易记的地区名称翻译、保留民俗文化独特性、将景点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注重生动推销的宣传语言,可以更好地吸引越南游客,并促进河池地区的旅游业发展。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河池地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地处中国与越南边境,是一个具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和独特地理风貌的地区。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逐渐成为旅游观光的热点之一。

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利用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拟通过对河池地区民俗文化及越南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翻译策略,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景及可行性,旨在为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在翻译研究领域,越南语作为东南亚的一种重要语言,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越南市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然而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对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越南语翻译策略进行探析,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越南在民俗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越南语翻译问题,探讨翻译策略,为相关领域的翻译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通过对越南市场需求的分析和翻译难点的探讨,本研究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有助于提升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水平,推动我国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国际化进程。

2. 正文2.1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概述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是指河池地区特有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及民间文化表现形式。

这些民俗文化包括节庆活动、民族服饰、传统乐器、民间舞蹈等,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并代代传承。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和多民族融合等方面。

民俗文化活动在河池地区贯穿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节庆仪式及社交活动之中,是当地人民固守的宝贵文化遗产。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地域文化、历史背景及民族风情的影响,形成了具有独特性和传统性的文化特征。

在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民俗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加强了当地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这些旅游资源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价值,将其翻译成越南语对推广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是非常重要的。

翻译策略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首先,由于越南语与汉语之间的语音、语法、文字结构及文化背景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直接照搬汉语翻译结果的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其次,理解河池地区的旅游资源特点以及吸引力是翻译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一种翻译策略是越南语化,将汉语转化成越南语。

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越南语中的词汇含义和语法结构方式。

例如,越南语中与人称相关的词是出现在动词前的,而汉语中则是在后面。

对于越南语中常用的词汇和短语,翻译时最好保留原有的越南语术语。

另一种策略是文化本土化。

由于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不同于越南的民俗文化,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越南读者的文化背景。

这需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民俗文化,并利用越南已有的文化背景和经验,使得越南读者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的民俗文化。

在翻译过程中,还需要重视文本的创意和美感。

越南的诗歌和歌曲有着较高的文学和美学价值,因此在翻译文本时需要注意美感的表达和保持原有的对比和象征的修辞方法。

在进行民俗文化的翻译时,还需要注意文本的正确性和精度。

这有助于避免任何翻译错误的发生,从而帮助读者理解河池地区旅游资源的真正含义和价值。

总之,翻译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到越南语需要对本地的语言、文化和文本特性有深入的了解。

只有合理选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严格遵循翻译标准,才能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从而扩大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市场和价值。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河池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对于促进河池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人们对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了解不多,直接影响了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和推广。

有必要对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越南语翻译策略的探析,以吸引越南游客的兴趣,促进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广。

越南语翻译策略需要根据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选择。

河池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民间音乐、民俗舞蹈、民间手工艺品等。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越南语特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突出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和地方特色,增强越南游客的兴趣和吸引力。

越南语翻译策略需要注重直观形象的传达。

越南语是一种以意象为主导的语言,善于通过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来传递信息。

在翻译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时,可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使越南游客对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感受。

同样重要的是,越南语翻译策略需要注意文化差异的处理。

河池地区和越南地区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民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这些文化差异可能会对越南游客对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理解和接受造成困扰。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文化解读和解释,帮助越南游客更好地理解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

越南语翻译策略需要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自然性。

越南语是一种较为流畅和音调丰富的语言,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以使翻译文本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还需要注意语言的自然性,避免翻译过程中产生生硬和不自然的语言表达。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越南语翻译策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注重直观形象的传达,处理好文化差异,同时保持语言的流畅性和自然性。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更好地吸引越南游客的兴趣,促进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广。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是本文的出发点和基础,河池地区作为中国西南部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其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关注。

随着中国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旅游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越南游客也开始涌入河池地区。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南语翻译在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中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越南作为中国的重要邻国,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交流,越南语翻译在河池地区旅游领域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如何有效地进行越南语翻译,让越南游客更好地了解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越南语翻译策略进行探析,对于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000字】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越南语翻译中的应用情况,并从中分析越南语翻译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深入研究河池地区民俗文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越南语翻译的实际应用过程,旨在为提高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播效果和吸引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越南语翻译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提高其在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中的翻译水平和能力。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加深人们对河池地区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促进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1.3 研究意义随着中越旅游交流的日益密切,越南游客在河池地区的人数逐渐增多,越南语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仔细研究越南语翻译在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实际应用情况,对于提高游客体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对越南语翻译策略的探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河池地区民俗文化的魅力和内涵,有助于加深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认知,提升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深度。

本研究对于推动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促进中越旅游合作交流,提升地区形象和旅游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摘要】这篇文章探讨了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越南语翻译方面的策略。

通过对河池地区民俗文化的概述和旅游资源分析,提出了针对越南游客的翻译策略,并讨论了文化融合与交流的重要性。

还探讨了文化旅游推广策略,提出了对策建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河池地区民俗文化在越南旅游市场的传播和推广,为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关键词】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文化融合、文化交流、旅游推广策略、对策建议、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社会流行着一股文化旅游的热潮,许多地方都在积极挖掘自己的民俗文化资源,将其作为旅游的吸引点。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重要城市,河池地区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风俗,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研究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还可以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动力。

在进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广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语言障碍。

河池地区靠近越南,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联系。

研究越南语翻译策略对于更好地开发利用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越南语翻译策略,可以为河池地区的文化旅游推广提供有力的支撑,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1.2 研究目的引言研究背景本文旨在探讨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越南语翻译中的应用策略,以促进地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并挖掘河池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探讨如何将这些资源通过越南语翻译有效地传达给越南游客,从而吸引更多人来到河池地区体验当地文化。

通过研究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对文化融合和交流起到推动作用。

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推动河池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和越南语翻译策略的探讨,能够提升河池地区在越南游客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推动地区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

成语俗语越南语翻译

成语俗语越南语翻译

成语俗语越南语翻译1. Biết nhiều khổ nhiều: 能者多劳。

2. Thà chết vinh còn hơn sống nhục: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3. Trống đánh xuôi kèn thổi ngược; Râu ông nọ cắm cằm bà kia: 牛头不对马嘴。

4. Tiên lễ hậu binh: 先礼后兵。

5. Đầu voi đuôi chuột: 虎头蛇尾。

6. Cãi chày cãi cối: 强词夺理。

7. Toàn tâm toàn ý: 全心全意。

8. Trứng chọi với đá; châu chấu đá xe: 螳臂当车。

9. Dễnhư trở bàn tay: 探囊取物。

10. Nối giáo cho giặc; Vẽđường cho hươu chạy: 为虎傅翼11Đường nào cũng đến La Mã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百川归海12. xa hoa trụy lạc / 灯红酒绿13/. xa rời thực tế /脱离实际14/. xa xôi ngàn dặm / 千里遥遥15/. xả thân cứu người / 舍己救人16/. xảthân vì đại nghĩa /舍生取义17/. xấu người đẹp nết còn hơn đẹp người /品德优美才是真美18/. xấu người hay làm dáng /丑人爱打扮19/. xơ xác tiêu điều / 凋谢零落10/. xua chim về rừng, xua cá ra sông/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20.Anh em khinh trước, làng nước khinh sau --> 家火不起,野火不来21. Anh hùng khó qua ải mỹ nhân --> 英雄难过美人关22. xa mặt cách lòng / 别久情疏23.Mất bò mới lo làm chuồng 亡羊补牢; 贼走关门; 临渴掘井24.Dục tốc bất đạt 欲速则不达; 揠苗助长25. Hữu xạ tựnhiên hương --> 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26. Kẻăn không hết, người lần không ra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7.Kén cá chọn canh --> 拣精拣肥28.Học như đi thuyền nước ngược, không tiến ắt lùi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9. Hình nhân thế mạng --> 替罪羔羊30.Bỏnơi bóng tối, vềnơi ánh sáng --> 弃暗投明31.Bỏ của chạy lấy người --> 溜之大吉32.Ở hiền gặp lành 好心好报33. Chủ vắng nhà gà vọc niêu tôm --> 大王外出,小鬼跳梁34. Hết cơn bĩ cực, đến hồi thái lai --> 否极泰来35.Hoa lài cắm bãi cứt trâu --> 可惜一枝花,插在牛屎粑36.Một miếng khi đói bằng một gói khi no --> 饥时一口,饱时一斗37. Mới vấp vỏ dưa, lại gặp vỏ dừa --> 才被打雷,又遭火烧/ 刚离虎口,又入狼窝38. Môi hởrăng lạnh --> 唇亡齿寒39. Một bước sa chân, ngàn đời ôm hận --> 一失足成千古恨40.Đi đêm có ngày gặp ma --> 爱走夜路总要撞鬼41.Đắc đạo vong sư, đắc ngư vong thuyền --> 得道忘师,得鱼忘筌42. Bá nghệ bá tri vị chi bá láp --> 样样皆通,样样稀松/ 万事皆通,但一无所长43.Bán trời không văn tự --> 冒天下之大不韪44. Còn bạc còn tiền còn đệ tử, hết cơm hết gạo hết ông tôi --> 酒肉朋友,没钱分手45.Tuổi già như ngọn đèn tàn trước gió --> 风烛残年本篇文章来源于外语爱好者网站()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网址:/Article/qtl/200706/2913.html。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具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包括村庄祭祀、婚姻习俗、乐器、舞蹈、服饰等。

越南游客对中国的文化非常感兴趣,因此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资源对越南游客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吸引力。

本文将探讨在越南语翻译中如何表达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一、村庄祭祀
村庄祭祀在河池地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活动。

村民们会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祭祀仪式来祈求好运和平安。

在越南翻译过程中,可以使用“lễ hội tôn giáo”这个词语来描述村庄祭祀。

这个词语可以翻译成宗教节日。

二、婚姻习俗
婚姻习俗是河池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池地区的婚姻习俗独具特色,如婚宴、酒仪式、嫁妆、拜堂等。

在越南翻译中,可以使用“phong tục cưới hỏi”这个词语来描述婚姻习俗。

这个词语可以翻译成结婚习俗。

三、乐器
河池地区的民俗音乐文化非常丰富,音乐中使用的各种乐器也非常多样化,如口弦、竹笛、马头琴等。

在越南翻译中,可以使用“âm nhạc dân gian”这个词语来描述民俗音乐。

这个词语可以翻译成传统音乐。

四、舞蹈
五、服饰
综上所述,在越南语翻译中表达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时,需要确定相应的词汇来描述不同的文化元素。

在翻译时也要注意选用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以使越南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

旅游视角下的河池民俗文化越南语翻译探析

旅游视角下的河池民俗文化越南语翻译探析

2018年第j期(总第777期)大教t科旅游视角下的河池民俗文化越南语翻译探析黄铮(河池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宜州546300)摘要:本文分析了旅游视角下河池民俗文化越南语翻译的意义、河池民俗文化越南语翻译研究的现状、河池民俗文 化越南语翻译的原则,提出了河池民俗文化越南语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旅游视角 河池民俗文化越南语翻译一、河池民俗文化越南语翻译的意义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 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 定的生活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精神食粮。

民俗文化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 旅游,由于它满足了域外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 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内一次抽样调 明:“外游客中主要是的26%,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感的56.7%。

外卜人旅游了欣赏的外,异的异域文化心是 旅游的重要 )1]。

是种的转换,是 文化的。

民俗文化 ,有于传中国文化,中国文明,在外文化交流中发的重要 。

中国一 由区的建成中国一会 ,的旅游 ,方人境旅游人数逐年上升,越南赴广西旅游人数激增。

目,已经 年成为 一大外国人客 。

河 于 、麓,柳州,接 ,邻百色,北界贵州,是广西的西北门,自古有“黔桂通道”之 称,是 旅游省区的中心地带,是中国 走向东盟的咽喉要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品牌。

每 年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罗城仫倍族依饭节、环江毛族分龙节、丹白裤瑶民俗文化节、天峨红水文化旅游节、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都安洛陀文化旅游节、池铜鼓山歌艺术节等一批特色鲜明的节庆旅游项的举行为池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动力,优的旅游区丰富的旅游资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池民俗文化的 研究有助于越南游客在有限的时内好地了解池的少数民族情文化和俗习惯,有于以游客为媒介对外。

在 国内旅游业发展 中、重 旅游发展的 天,以解 池地区民俗文化 于 池地区旅游民俗文化的 白,好地进本地区民俗旅游文化的外跨文化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不断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前往各地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

河池地区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重要旅游区域,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本文将探讨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越南语翻译策略。

河池地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西南部的一块重要旅游区域,其民族分布十分复杂,主要包括壮族、侗族、苗族、汉族、瑶族、畲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

这里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历史悠久,被誉为“南国山水甲天下、苗瑶文化第一区”。

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苗族文化河池地区苗族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约25%,是苗族聚集最多的地方之一。

苗族人们崇尚自然,喜欢歌舞,因此苗族歌舞非常有名。

此外,苗族还保留着传统的节日和婚礼习俗等,这些都是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河池地区瑶族的人口也比较多,约占总人口的10%。

瑶族人们有着自己的民歌民舞、历史传说、祭祀习俗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侗族主要分布在河池地区的东南部和南部。

侗族人们有自己的音乐、歌舞、服饰等,其中侗族的木偶戏表演也非常有名,是河池地区的重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之一。

4.自然景观河池地区的山水景色优美,自然景观非常丰富。

著名的景点有芦笙岩、大龙潭、十八洞景区等。

这些景点的自然风光和特色建筑都可以成为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二、越南语翻译策略随着中越两国经贸交流的加强,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也吸引了越南游客前来。

因此,在河池地区进行民俗文化旅游时,越南游客可能会遇到听不懂的语言,需要进行翻译。

接下来将介绍越南语翻译策略。

1.注重文化差异中越两国的文化存在差异,越南游客可能对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不太了解。

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对越南游客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并尽可能用越南游客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翻译。

2.简化语言表述越南语和汉语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语法和词序上。

因此,在进行翻译时应尽量简化语言表述,使用越南语易于理解和表述的方式来进行翻译。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

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策略探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越南语翻译中的重要性和策略。

首先介绍了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性,指出了民俗文化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接着详细描述了河池地区民俗文化的特色,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方面。

然后分析了越南语翻译在推广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的作用和策略。

进一步阐述了挖掘民俗文化资源的紧迫性,以及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最后总结了文章内容,强调了通过越南语翻译,可以更好地展示河池地区民俗文化,吸引更多越南游客。

通过本文的探讨,将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广。

【关键词】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越南语翻译、挖掘、推广策略、重要性、特色、探析、必要性、结论1. 引言1.1 引言河池地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西南部一个具有丰富民俗文化的地区。

民俗文化是河池地区的独特魅力之一,既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又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在当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挖掘和利用河池地区的民俗文化资源,吸引更多游客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河池地区民俗文化的特色以及越南语翻译策略,希望能够为河池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广提供一些启示。

2. 正文2.1 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性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在于其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能够展示当地的传统风俗和民俗文化,吸引游客深入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

通过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游客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增进互相了解和交流。

文化旅游资源还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吸引游客消费,提升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为地方经济带来更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也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众对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有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广,可以有效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推动当地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池民俗文化词之越南语翻译
本文以旅游为视角,认为随着民俗文化游越来越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河池民俗文化的汉越翻译在当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提出了河池民俗文化词汉越翻译的五种策略:音译、音译+注释、音译+意译、意译和直译。

标签:旅游视角;河池;民俗文化词;越南语翻译
一、旅游视角下河池民俗文化汉越翻译的意义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与越南的旅游合作关系日益紧密,双方入境旅游人数逐年上升,越南赴广西旅游人数激增。

目前,越南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广西第一大外国人客源市场。

而河池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东连柳州,南接南宁,西邻百色,北界贵州,是广西的西北门户,自古就有“黔桂通道”之称,是大西南旅游省区的中心地带,是中国西南走向东盟的咽喉要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品牌。

每年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罗城仫佬族依饭节、环江毛南族分龙节、南丹白裤瑶民俗文化节、天峨红水河文化旅游节、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都安密洛陀文化旅游节、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等一批特色鲜明的节庆旅游项目的举行为河池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动力,优越的旅游区位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2017年,河池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646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总消费300亿元,同比增长28%。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受地理环境、人们谋生方式与历史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

民俗文化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对河池民俗文化进行越南语翻译研究,有助于越南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了解河池少数民族风情文化和风俗习惯,宣传河池民间文化,推动河池民俗旅游业的发展,让河池走出广西、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二、旅游视角下河池民俗文化词汉越翻译的策略
民俗文化词是表达各民族物质文化、社会习惯和风尚事物的词语,可分成物质民俗文化词、社会民俗文化词和精神民俗文化词三大类。

其中物质民俗文化词包括衣、食、住、行所涉及的各种用品和用具;社会民俗词涉及各种人生礼仪及节日习俗;而精神民俗文化词来源头于各类民族神话、传说、故事或民间艺术。

[1]
民俗文化词的翻译应当力求准确,尽可能地保留其原有的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正面宣传地方民间文化,并做到简洁紧凑。

在翻译河池民俗文化词时,可采取以下策略:
1、音译
当原语和译语之间差异很大、存在语义空白的情况下,翻译不可能直接从形式或语义入手,此时,音译作为主要的翻译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河池民俗文化的特色和民族语言的风格。

例如壮族民间常见的吉祥物“绣球”译成tú c?u;壮族人民演唱的民间歌谣“山歌”译成s?n ca。

2、音译+注释
在民俗文化词的翻译过程中,当音译不足以表达出原语的文化内涵时,还需要在音译的基础上加上注释。

例如出生于广西河池的刘三姐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但外国游客却未必都听说过这位古代著名的壮族歌仙。

把“刘三姐”译成L?u Tam Th?,再加上注释“ngh? s? ng??i d?n t?c Choang c? ?ài tài danh”,越南游客即可知晓;又如三月三是广西各民族欢庆的歌节,广西各地举办各式民俗活动喜迎八方来客。

把“三月三”译成Tam Nguy?t Tam,再作进一步注释“ngày l? truy?n th?ng nh?ng d?n t?c Qu?ng T?y nh? d?n t?c Hán,d?n t?c Choang,d?n t?c Dao,d?n t?c ??ng,d?n t?c Mèo v.v ...”,让越南游客知道三月三是广西汉族、壮族、瑶族、侗族、苗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3、音译+意译
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效率,传达原语的意向和文化内涵,采用保留原词的语音或部分语音,兼顾意义的办法来进行翻译,即音译加意译。

例如依饭节是聚居于广西河池罗城县的仫佬族祈神保佑丰收、人丁安泰的特有的传统节日,当地仫佬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与八方来客共庆佳节。

把“依饭节”译成t?t Y Ph?n,有利于帮助越南游客仅从字面判断即可明确这是一个节日;又如八宝饭是广西河池宜州怀远镇的招牌美食,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引得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把“八宝饭”译成x?i bát b?o,有利于帮助越南游客从字面即知这是一种糯米饭。

4、意译
由于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譯者需要改变形式才能忠实地再现原语内容时,则需要根据原语的大意来翻译,即意译。

例如“八宝饭”译成x?i ng?t th?p c?m,可让越南游客进一步了解,还可作具体说明“th?c ?n ng?t g?m g?o n?p,h?t sen,long nh?n và m?t s? nh?n hoa qu? kh? nh?:nho kh? v.v ...”,让越南游客知悉八宝饭是一种糯米加果料儿、莲子、桂圆等多种食品蒸熟的甜食。

5、直译
直译,即在翻译的过程中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一对一的翻译。

直译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既传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又传达原文的文化色彩。

例如每年中秋广西河池宜州怀远古镇都会举办极具特色的供月亮活动,“供月亮”可以直接译成cúng tr?ng;又如打陀螺是聚居在广西河池环江县的毛南族在农闲节庆之间依天时地利举行的体育项目之一,“打陀螺”可直接译成?ánh quay。

三、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采用音译、音译加注释、音译加意译、意译、直译等翻译方法,将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河池民俗文化词恰到好处地翻译出来,为越南游客所了解认知,帮助越南游客尽情地享受河池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更好地促进本地区民俗旅游文化的对外宣传以及跨文化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