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期中道德与法治质量分析---杨顺国
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学期期终考试学科组质量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学期期终考试学科组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0a233a6edb6f1aff001f65.png)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期终考试学科组质量分析一、考试情况本次思品期中考试,满分50分.考试得分情况为:年级平均分为31.4分,优秀93人,优秀率26.4%,及格296人,及格率为84.1%。
总体情况还比较理想,一部分学生能拿到优秀,特别是及格人数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但低分仍有9人,基本如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
二、失分情况及原因客观题部分(选择题):学生得分率虽然相对较高,但部分题目失分率较高,不该失分的很多。
如选择题2小题,人无耻,无自立。
很多学生上来就选择A,既然知道无耻是没有,那么无自立的无不可能理解成才能,说明学生读题不认真,第4小题,学生没能很好的分辨情绪和积极情绪。
第11题走过青春,证明青春,第12题体验美好情感,做情感的主人,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近,因此学生都能说到一些。
第13题不关心集体现象的分析,学生对现象分析不到位,离学生也很近,但稍微变动了一下,学生就理解不上来了。
最后两题感悟法的作用、法的关爱,这个离学生生活有一点远,学生答题没有上面几个题答的好。
综合上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读书没有精读、细读,复习提纲没认真看,(2)有些学生对课本不熟、理解不深,迁移能力较差,导致答题错误,(3)时间分配不均,一开始做太快,审题不清。
主观题部分(问答题):(4)有些同学在做问答题时,太过脱离教材,单纯用自己的话答题仅局限于自己的某个单纯想法。
(5)对题目的理解把握不够,课外知识的积累欠缺。
三、针对期末考试情况的教学改进措施针对此次考试我们将对教学做出一些改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备好每一节课和每一个班的学生,把握好每一节课的重难点,更加注重思品课联系社会热点、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确保把最重要的知识体系化,常识普及化。
二、上课时,在严肃课堂纪律的基础上加强师生沟通,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学会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扣紧课标和新课程理念努力把课堂激活,培养学生兴趣,打开学生视野。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028a3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8.png)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考共选择题、材料题两类题型,其中选择题20道小题,20分,主题活动四个大题8个小题30分。
试题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适当创设情景,将基本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难易程度适中。
能反映出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
整体来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做题能力部分还有待提高。
二、考分数据分析本次考试满分50分,从学校层面来看,全校人均成绩22.75分.其中,一斑参考人数44人,平均分22.77分,最高分39份,最低分15分;二斑参考人数43人,平均分22.98分,最高分31分,最低分9分;三斑参考人数41人,平均分21.88分,最高分40分,最低分8分;四斑参考人数42人,平均分23.17分,最高分32分,最低分16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客观题相对来说回答的稍好,而主观题回答普遍较差,这充分说明学生该记住的知识点没有记住。
三、原因分析1、学生不会审题,理解题意有困难。
导致回答问题不能结合材料,不能按照题目的要求答题。
2、不能充分运用课本中的理念、观点答题、理解意思,也能表达出来,但是没有运用专业术语,导致表达不准,拿不到高分。
3、基础知识不扎实,一些基本知识点不过关,没有认真地熟读教材,基本概念模糊不清,似是而非。
4、答题不够规范,语言表达不明确,条理不清,卷面不整洁。
5、学生不能认真完成布置的任务,所以答非所问。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1、重视对学生做题技巧能力训练,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自己成长中的一些问题,要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3、抓实、抓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对于书本上的重要知识点要分单元进行过关检查,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
4、加大力度对所学知识的识记与跟踪,夯实基础。
完整word版,《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完整word版,《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ae044acc7931b764ce1537.png)
初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执教班级:初一1至3班时间:2017年4月30日
一、总体情况
1.考试范围:《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
2.考试形式:开卷考试
3.题型:选择题+主观题
1)选择题(8题单选+6题多选):8题*3分/题+6题*4分/题=48分
2)主观题:三大板块,分别为“请你谈谈认识”(15-16题,23分)、“请你
参与实践”(17题,15分)和“请你探究情境”(18题,14分)。
4.试卷质量分析:
表1
班级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最高分最低分初一(1)班84.76 72.22 100 0 97 66 初一(2)班87.17 86.79 100 0 97 74 初一(3)班74.34 36 86 0 95 39
综上分析,本次南昌市十校联考的考题较易,关注学生生活实际,注重主干知
识和能力考查,试题灵活,开放性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同时这次学生的考试成
绩较正常。
二、失分原因分析
(一)客观题分析
表2
题型单选(3分/题)多选(4分/题)
题号 2 6 9 10 12 13 做错人数20 12 18 33 56 36。
七年级思想品德质量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932e19ba1aa8114431d95e.png)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进行的期中考试结果整体还是不错的,相比较和上次进步很大,这一次及格率基本在90%,根据卷面的答题情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好了,也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达到学习目标,态度上有很大改善。
对于这次的考试结果,我还希望有所上升。
初中的思想品德比较简单,都是关于学生的思想端正,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是终身的影响。
初中的学生刚刚走入青春期,还不能管理好自己,对自己的未来也是比较迷茫的,所以需要老师的指引和帮助。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需要更多的耐心去引导他们走出青春期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心理方面,更加需要时刻去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防止一些消极不健康的情况出现。
经过了本次考试的情况观察,学生们都能够及时梳理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注意和他们多交流,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共同促进我们的成长!
崔菊
2015年11月23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46734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d.png)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引言道德与法治是七年级学生所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社会道德规范和基本法律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态度。
期中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验,本文将对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
二、考试内容与题型分析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的内容涵盖了道德伦理、公民道德、法律知识等多个方面。
根据试卷的题型设置,可以分为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
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各种道德原则和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判断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一些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而问答题则要求学生通过运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展示其综合运用能力。
三、试卷难度与分值分析根据试卷的难度和分值来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整体难度适中,试卷分值大部分集中在选择题和判断题上,而问答题的分值相对较低。
试卷中的选择题考察了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例如相关法律的命名、内容等。
判断题则考察学生对道德与法治之间关系的理解。
问答题比较注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四、学生表现与分析根据期中考试的成绩统计,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科目上的整体表现较为平均。
通过分析学生的考试结果,可以看出,对于选择题和判断题,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回答。
然而,在问答题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表现较为一般。
这可能是因为问答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而七年级学生对于抽象性的问题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五、存在问题与对策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讲解,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应加强课后作业的布置和复习,以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六、结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的质量分析表明,学生对于选择题和判断题的掌握较为稳定,但在问答题上仍存在一些不足。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政治质量分析报告
![政治质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1190db4f121dd36a32d824c.png)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试题分析此次期中考试试卷,含四个大题,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及辨析题。
试卷以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为依据,体现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注重试题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着重对学生的运用能力、综合能力的考查,坚持知识能力和情感觉悟相统一的原则,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特点和本质要求。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错误分析1、单项选择题本次期中考的选择题相对比较简单,得分在35-40分之间。
总体而言,相对错得比较多的是7、13、14、15题。
造成第7题错是因为七年级学生对古文没理解清楚;造成第13、14、15题错是因为学生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这一部分知识理解不够导致。
对题目的分析不够。
2、非选择题非选择题部分失分较多的是辨析题第18题,以及材料分析20题,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表现出对课本基础,掌握不够审题能力不强,缺少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一部分学生根本不审题,看到题目后马上作答,意识不到审题的重要性,结果所答非所问,答得不少,得分无几,甚至不得分。
有的审题了,但只看前面,不看后面,认真程度不够。
从总体上看,要求理解部分的内容相对较弱,实践活动部分的内容要差一些。
从内容上看,课本上比较明确的知识掌握相对较好,有关整合知识及拓展部分内容掌握要差很多,即只注重课本内容的学习,忽视与课本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学生的知识面非常有限,个别卷面还有大部分空白。
三、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基础不扎实,对课本知识生疏,或不能熟练运用,相当一部分后进生表现尤为突出。
2、审题不仔细是造成失分的又一主要原因。
如相当部分选择题的错误,纯粹属于审题不细心所造成的。
3、平时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过死,灵活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
尤其表现在对课本上的一些变式问题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死搬硬套,照猫画虎,因而得分率较低。
七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 期中 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 期中 考试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8404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2.png)
二、加强组内听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多渠道搜集好的练习题。做到精讲多练。
四、在期末最后复习阶段进一步规范课堂复习流程,分享共享复习经验,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五、注重培优补差工作,通过师友互助进一步提高优秀率和合格率。
1、成绩统计数据
班级
定员
参考
巩固率
巩固分
优秀生
优秀率
优秀分
合格生
合格率
合格分
总分
名次
2、学生学习及答卷情况的评价(含学生基础、学习态度、知识掌握及应用能力情况等)
学生基础: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上次考试有较大提升,及格率明显提高。
学习态度:学生学习态度整体较好,个别需要一对一谈话指导。
知识掌握及应用能力:大部分同学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综合判断能力较好,但是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时间
9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命题范围
七年级上册一二单元
一、试卷题型、难度、分值分析
试卷题型: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
难度:难度难度适中,个别选择题偏难,试卷侧重考查一二单元内容。
分值分析:单项选择题40分,材料分析题60分
二、考试成绩分析
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因书写潦草不规范导致失分。
2、补救意见和措施
师生共同订正试题答案,回顾知识点同时学生要对错题进行整理,做到考后一百分。
做好师友互助,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提高课堂实效
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继续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强化材料分析题训练,提升学习知识应用能力。
中学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
![中学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d6c6376bd0d233d4b04e6933.png)
中学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中学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中学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分析学生1、学生的整体情况分析七年级整一个年级在开学后的这两个月,对政治这一门学科的学习热情基本上比较高。
七年级1班课堂气氛是最活跃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也比较热衷于小组合作讨论,学生汇报讨论成果的积极性也很高,在该班学生基本适应了思品课的那套模式: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学生自主评价教师总体评价。
七年级2班,该班相对于其他三个班来说,学生的思想比较成熟,学生普遍比较有个性,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但是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有个别学生比较浮躁。
七年级3班,学生比较好动,思维比较活跃,但是很多时候部分学生活跃的思维并不是用在课堂该思考、该讨论的问题,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喜欢插话、喜欢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东西。
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还是很认真的,也很勤奋,但是课堂上总是那几个学生总是喜欢大声说话、插话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
七年级4班,这个班的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是最好的,学生的自律能力非常强,非常地懂事、乖巧,班风非常好,大部分孩子都是很想学习的。
该班课堂纪律良好,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也很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但相对于1班来说,该班的学生有点内敛,小组汇报或者展示比较羞涩,不太愿意展示或者汇报,课堂效果相对于1班来说那么明显,但是该班学生学习比较刻苦、勤奋,能认真对待平时的课后检测练习。
2、学生的个体分析,主要分析典型2班:张敬诺该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属于懒散型的,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课后不做作业,有时候做作业也是应付式完成。
该生只要放多点心思在学习上,成绩还是能够提上去的。
2班:张旭该学生乖巧、善良、憨厚,上课认真听讲,对于会的问题会积极举手回答,但是该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强,思维、反应比较慢,学习缺乏方法,如果能多关注该学生,多辅导,成绩应该可以慢慢提上来的。
3班:李宇轩该学生上课不怎么认真听讲,上课经常开小差,玩小动作,课堂上喜欢说话,从其学习态度来看,基本上是放弃学业。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c2d0126294dd88d1d26b0f.png)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的评价(一)试卷的基本情况《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为60分钟,学科期中考试的题型由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这二个部分组成。
(二)试卷的基本特点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
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比较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二、试卷成绩情况这张试卷主要考察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内容,共五课。
我的授课班级为七年级1602班和1604班,从总体考试成绩来看,七年1602班平均分48。
5,优秀率0,及格率为25.6%,1604班平均分47。
2,优秀率0%,及格率为25%。
对于这两个班,优秀率突破0和提高及格率是期中后的重点工作。
三、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分析1、首先,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共计3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80%左右,当然,这和平时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指导),这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2、其次,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本体共3共计30分,16题分3小问。
第一问是根据给的材料内容和用课本的观点去作答。
对于刚接触政治不久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虽然有些同学背得挺熟,但也没拿分。
第二、第三问,是课本的题目,主要考察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和做笔记的能力.一般来说,简答题考的就是课本上原原本本的知识点,认真听讲和认真做笔记的同学则容易拿满分。
17题和18题是材料分析题,共18分。
主要考察学生材料分析题能力、查找答案的能力等。
每位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
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考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其主要表现在:(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分析【共3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分析【共3页】](https://img.taocdn.com/s3/m/4a3e073351e79b89680226f7.png)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分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分析【内容摘要】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及阅卷结束了,我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试卷,认真进行了成绩分析,一、基本情况,1、题型、题量及分值,单项选择题10个小题共20分,2、试题,二、试题,解题情况,1、概念把握不准确,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3、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4、审题能力不强,三、对今后教学改进,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2、注重能力培养,我们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思想品德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3、加强技巧性训练。
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及阅卷结束了,我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试卷,认真进行了成绩分析。
具体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1、题型、题量及分值单项选择题10个小题共20分;简答题两题共30分。
2、试题特点: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但是有些基础题如多项选择有偏,难,怪的现象。
二、试题解题情况1、概念把握不准确。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3、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4、审题能力不强三、对今后教学改进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依据大纲,以教材为载体,对在重点的内容,我们要重点突出,讲清来笼去脉,浓墨重彩,丰富内容,补充材料,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责任感。
不要局限于记住几个零散知识点,如果意义不明,完全机器记忆,很快就会遗忘,形成记忆残缺,知识学习不深入,容易造成学生急功近利,学习不踏实,心态浮躁。
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一环紧扣一环,吃不得夹生饭。
最新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杨顺国 (2)
![最新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杨顺国 (2)](https://img.taocdn.com/s3/m/cba2b82fbed5b9f3f90f1ce2.png)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任务。
一学期来,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现将我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一、认真上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⑴课前备课下功夫。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为教好每一节课,我在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下大功夫和力度,尽量让每一节课都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⑵注重课堂教学。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 1 -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及时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
我十分清楚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都是半大小孩,课堂上坐不住,多动这是在所难免的。
二、耐心辅导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
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合集四篇)
![《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合集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30ac2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f.png)
《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合集四篇)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通过社会的或肯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2021年10月,中共中心、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仔细贯彻落实。
以下是我整理的《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合集四篇),欢迎阅读与保藏。
第一篇: 《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总体状况1. 考试范围:《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2.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3. 题型:选择题+主观题1) 选择题(8题单选+6题多选):8题*3分/题+6题*4分/题=48分2) 主观题:三大板块,分别为“请你谈谈熟悉”(15-16题,23分)、“请你参加实践”(17题,15分)和“请你探究情境”(18题,14分)。
4. 试卷质量分析:综上分析,本次南昌市十校联考的考题较易,关注考生生活实际,注意主干学问和力量考查,试题敏捷,开放性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同时这次同学的考试成果较正常。
二、失分缘由分析(一)客观题分析(注:此表数据是依据初一1至3班实考162人答题状况得出的;做错人数大于等于10人入选表格)选择题分为单选与多选,多选相比单选较难。
其中第2、10、12、13题同学答错较多。
从中反映出的几个问题值得关注:1. 部分同学对一些基础学问把握不到位,考前没能做到有效识记。
如第2题对思维的批判性熟悉与第10题思维的独立性的熟悉,这两个题目都是很简洁的学问记忆性题目,这些做错同学没能有效识记它们或是考试时没有有效查找课本或提纲。
2. 部分同学对多选题题干或选项把握不准,易导致多选、少选与错选,从而失分。
如第12题面对生活中消失的朦胧情愫,我们应当怎样时,同学对于B、D选项理解不到位,导致错选或少选。
(二)主观题分析主观题主要考查同学的理解、分析和表达力量。
由于基础学问和基本力量跟不上而导致失分。
其中第17题第2问、第18题第3问失分较多。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质量分析报告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质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de9f1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7.png)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质量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本次考试试卷能联系学生生活,坚持正确导向,并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突出的位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结合我的教学班这次期中考试的具体情况对此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一)试题分析本试卷紧扣课标要求,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现行教材为依据,体现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基本要求考查,注重试题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着重对学生的运用能力、综合能力的考查,坚持知识能力和情感觉悟相统一的原则,较好地体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科特点和本质要求。
本试卷由选择题(占50分)、非选择题(占50分)两部分构成,满分为100分。
本试题基础知识题分值约占50%,对知识点理解运用题占40%,主观能力探究题占10%。
涉及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至第五课所有内容,重点突出考查全面,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成绩分析:参考人数94人,人均分66.52,及格人数73人,及格率77.66%,优秀人数17人,优秀率18.09%,整体看人均分不高,优秀率较低。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概念把握不准确如单项选择第14小题还有不少同学选错,就是因为没能准确掌握概念,不熟悉它们的表现。
2、相关学科素养欠缺道德与法治学科与语文等学科联系紧密,如单项选择第15小题,有一定的语文功底就不会选错了。
3、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
如27题、28题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材料分析不透。
这就是平时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
4、审题能力不强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a21c5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6.png)
中学年春季初一年段期中考质量分析(科任老师任教班级填写日期2年月日)一、对试卷的看法(试卷的优、缺点,与大纲结合,与教学的适用性等)(一)试卷的可行性评价(优点)本试卷结构形式与中考试卷结构一致,与常规教学要求基本同步,与中考要求同步,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学生对综合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试卷的素材紧跟时代脉搏,既与教材结合,又与生活实践结合,所选案例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会有切身体会,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各类题型的分数比例合理: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问题5题计12小题,分值50分,可以借助考试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拔尖学生。
(二)试卷的不足(缺点)本人认为,本试卷考查的范围覆盖七年上全部内容,试卷设置的难度相对较大,试卷相对较灵活,我校多数学生不适应,不理解题目的要求,出现答非所问现象如:选择题5、9、12、17、21、23等题,比较灵活,即使是老师也容易出错;非选择题26题(1)、28题(1)(2)、29题(2)、30题(3)等题,要求灵活且有些是开放性的,不适合我校学生的学情,这些题目都有相当的难度,尤其是非选择题28题(2)、30题(3)提法比较灵活,一时适应不了,学生不懂组织答案内容,造成丢分,总体上说,试卷难度偏大,较适合达标学校的学生,不适合我校学生情况。
二、根据试卷结构,分析学生答题存在情况1、从选择题的答题情况看,学生的解题能力偏低,无法灵活应用,学生还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普遍存在死记硬背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理解能力偏低,答题能力没有形成。
2、从问题的答题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思维不活跃,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思维不活跃、不开窍,归纳能力较低。
答题要点缺漏现象严重,无法完整表达意思,此外,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偏低,今后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教学分析、反思:教与学中存在的不足。
从教的角度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牢固,平时的训练偏少,对学生的跟踪不够到位,对学生答题的技能技巧的指导也不到位,学生只能被动答题;考试前缺少系统的答题辅导与指导,影响学生应试能力的充分发挥,等等。
七年级思想品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七年级思想品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1bd2647ad02de80d5d8400a.png)
七年级思想品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及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本试卷共分为两大题,选择题有15题,共30分,非选择题3大题,共30分,满分为60分。
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运用知识的解题能力。
从考试结果看,同学们基础知识扎实,选择题得分率较高,但非选择题得分率偏低,学生的解题方法需要加强指导。
一些同学失分过多的原因在于审题不仔细,理解能力有待提高,有些问题回答过长,没有回归教材。
二、各班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本次考试参考人数为255人。
全年级的平均分为40.39分,最高分58分,最低分9分。
从四个班的成绩情况来看:一班稍好,三、四班仅次于一班,二班最差,学生的差距不大,在本班级内有两极分化现象,成绩与平时的课堂反应成正比,各班的成绩也在我的预料之中,具体分析如下:选择题部分:学生中有52位同学选择题完全正确,可以得到满分30分,有30%以上的同学可以得到24分以上。
问题较普遍的是第8、10题,部分学生选项理解错误,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导致失分。
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点落实得不够好,在平时一些学生可能存在误解,知识点不熟悉,课本内容记忆模糊,导致答案很空,有的学生整张试卷都用自己的话来写,完全放弃课本知识点的运用,出现空话大话连篇的现象;(2)知识点联系实际的运用: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是比较好的,但对于题目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差,在答题的过程中,不能选取有效的角度,找不到答题的突破口,因此,答案要么生搬硬套,乱写一通,要么缺乏条理性,想到哪个知识点就写哪个知识点;(3)答题语言:规范性差,口语化严重,学科术语缺乏。
总之,根据学生得分情况看:从学生的角度看,只要把老师归纳的知识点背熟并且会理解,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从这份试卷再次反映出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每节课的知识点,该让学生背的还是要背,重点是抓落实,抓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才是重点。
七年级道法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道法期中考试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6617f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d.png)
期中考试成绩质量分析
左标
01
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目录
02
存在主要问题
03 04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今后教学中应注意 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703 704参加考试的学生四共82人,703 平均分为63.63分,704平均分65.07,合格率为 71.72%,优秀率为0%。
6、作业、背诵的检查力度不够,方式、方 法有待于改进。
7、教学时间比较紧,为了进度,没有复习的 时间。缺少对有关题型的针对性的指导。
8、对教材的把握程度不够, 教学经验明显不足,今后应多查阅 资料,努力吃透教材。
四、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1、更新教学理念,探求科学的教学方法。 道法教师一定要成为学法的指导者、促进者,一定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 于探究,要强调学习的过程而非仅仅是学习的结果,一定要改变程式化的教学 方法,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和 教学策略. 2、加强学习指导,培育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道法学习习惯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是道法学习的行为习惯:如认真书写的习惯、诵读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等。另一方面,是道法学习的思维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推敲感悟问题的 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等,这些习惯重在引导培养,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过程也 是培育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只有养成了这两种习惯,才能变被动接受式 学习为主动探索式的学习,道法教学才会达到“不待教师教,学生自能学”的境 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多地在培育学生良好的阅读道法材料的习惯上下 功夫。 3、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审题时,不能掰碎了喂给学生,要鼓励 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提高审题的能力。 4、重视知识点、理论与材料的结合,加强对学生答题思维的训练。
初一政治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初一政治期中试卷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eba5e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7.png)
初一政治期中试卷质量分析在初一政治期中考试结束之后,最好要做一个详细的质量分析。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一政治期中试卷的质量分析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初一政治期中试卷质量分析(一)一、试题及成绩分析:此次期中试卷满分50分,含三种题型,题型分为单选题30分、判断题5分和材料分析题15分。
试卷以八年级思品教材为依据,注重了双基,强调了能力的考查。
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试题知识覆盖面宽,突出考查了教学中重点的理念。
试题难度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在期中之前的学习效果。
考试成绩统计如下:尖子1、2班均分39.55分,及格人数107人,及格率97.52%,3人不及格,优秀人数62人,优秀率为56.45%;普通班均分:31.92分,及格率62.8%,优秀人数108人,优秀率:19%;全年级单差人数2人,单差率为0.3%。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从平时上课的表现和复习状态上看,成绩上基本反映了他们的实际水平。
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1、一些学生对书上的基本概念认识不清,对题目的理解能力不够,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迁移能力不够,欠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理论是理论,运用不到材料中去。
如材料题1中问到履行了法律规定的哪些义务?读不懂题,有把法律名称写上去的,有答其他答案的;再比如:材料3中问到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也是读不懂题。
2、答题不够规范,语言表达不明确,条理不清。
例如,作答“如何忠实履行义务时,学生用词不准确,有答:“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尽量去做,也有答,法律禁止做的,我们一定要做。
再有法律名称书写不规范现象,书写法律名称时不加书名号。
3、基础知识不扎实,一些基本知识点不过关。
如材料题中问到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应该答“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学生答成“按时入学”。
4、学生不能认真审题,拿到题目后不加思考就做,审题不清,结果答非所问。
三、教师情况分析1、新课程提倡政治要贴近学生生活,这方面做的还不够!没能给学生更多时间联系实际,在课堂的练习上,在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期中道德与法治质量分析
一、试卷整体评价
1、试题能立足于当前思想品德中考命题的价值取向,试卷命题紧扣新课标要求,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灵活性,试题设计符合学生年龄和生活实际,答案设置多元化,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迁移能力的考查。
2、试题力求全面考查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状况,重视价值导向,注重方法指导,考查多层目标的特点,对今后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3、试题以中档题为主,突出对主干知识、课本基础知识的考察。
二、试卷结构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为政史合卷,思想品德试卷有两个大题,即单项选择题(10个小题,每个1分)和非选择题(5个大题,共计40分),共有15小题。
总分为50分。
考试内容为七年级1---5课所有内容。
考试形式为闭卷,两科考试时间共计90分钟。
客观题:第一大题是单项选择题, 分值是10分。
该题难度适中,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常识性内容的识记能力与掌握。
主观题:第二大题材料分析题,共40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三、试题特点
1、在命题上,坚持中考试卷命题总体思想,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注重考查学生终生发展所需的必备知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坚持在课程标准范围内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2、信息和思维容量大,知识覆盖面广。
试卷对知识的覆盖体现了“三突出”的特点,即突出基础;突出主干;重视热点。
“三突出”和具体生活情境的有机结合,极大的扩充了试卷的信息量和考生的思维容量。
试卷的这一特点要求考生必须有效的把学科的学习内化为自己的素养,以学科知识为工具,形成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有效的克服了考生考试机会主义的心理。
四、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我校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
但由于教学时间紧张,没有充足的时间安排有效的复习,没有让学生做题训练;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的考试能力没有完全形成,考试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打了很大的折扣。
五、主要错误类型
从学生卷面答题的质量分析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如下:
1、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归纳不强,只会依靠现成的课本知识,有“读死书”之感觉,缺乏灵活运用。
直问直答的还可以,稍变换一下形式就无从下手.
2、答题不规范,书写不认真,经常写错或答错。
字迹不工整,书写马虎,答错后乱涂乱擦,还有少数学生把上一题的答案写在下一题的答案位置上。
3、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
不能从设问和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导致答案偏离设问指向。
如不仔细审题,就会领会不到题的内在意义,从而很粗糙的作答,很难答到点子上。
4、答题不够规范,语言表达不明确,条理不清。
5、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较欠缺,一些学生读不懂题目,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致使答案五花八门。
六、思考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比较,并冷静的反思平时的课堂教学行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建立以下理念,形成以下对策:
1、要结合考点、热点,归纳总结,多给学生训练,重视学法指导和考试方法的指导。
特别在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多下功夫。
2、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根据中考要求,规范答题,书写工整,避免出现答案位置错乱的现象。
4、强化新课改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用先进、高效的三生课堂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过去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训练、轻思考的教学方式。
5、加强教师自身对课标、新教材及时政的刻苦钻研。
要让学生负担减下来,我们教师要静心钻研教材,认真分析教材的结构、体系以及与时事政治的联系,在此基础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让学生联系实际准确、规范地掌握重点知识。
茂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孔鹏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