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合集下载

端盖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综述

端盖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综述

端盖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综述引言端盖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等领域。

而端盖的成型过程中,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端盖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进行综述,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一、端盖冲压工艺概述1.1 端盖冲压工艺的定义冲压工艺是一种利用模具对金属材料进行变形、分离和加工的方法,通过冲击或压力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形状的工件。

端盖冲压工艺即指在冲压工艺中,针对端盖的加工特点进行的工艺处理。

1.2 端盖冲压工艺的优势端盖冲压工艺具有以下优势:•高效率:冲压工艺可以实现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高精度:冲压工艺可以获得高度精确的工件尺寸和形状;•节约材料:冲压工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减少废料产生;•适应性强:冲压工艺适用于多种材料和复杂形状的加工。

二、端盖模具设计概述2.1 端盖模具设计的意义模具是冲压工艺中的关键设备,直接影响到冲压工艺的质量和效率。

端盖模具设计是为实现端盖冲压工艺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保证工艺能够正常进行。

2.2 端盖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端盖模具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合理性:模具设计应考虑到冲压工艺的特点,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案,以确保工艺能够稳定、高效地进行;•易制造性:模具设计应考虑到模具的制造和维修难度,尽量采用标准化部件和加工工艺,以降低制造成本;•高可靠性:模具设计应确保模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寿命,减少故障和损坏的可能性。

2.3 端盖模具设计的关键技术端盖模具设计涉及到许多关键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模具结构设计:确定模具的整体结构,包括顶模、底模、导向机构等;•模具材料选择:选择适合冲压工艺的模具材料,考虑到材料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等;•模具零件设计:设计各个模具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包括模腔、模板、导向柱等;•模具热处理:对关键部件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提高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模具装配和调试:对完成的模具进行装配和调试,确保模具的正常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端盖零件的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端盖零件的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端盖零件的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系部材料工程系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部:材料工程系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生姓名:学号:设计(论文)题目:起迄日期: 4月1日~ 5月9日指导教师:发任务书日期:年 4 月 1 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目录绪论 (1)第1章任务来源及设计意义 (3)1.1 设计任务来源 (3)1.2 设计目的及意义 (3)第2章冲压工件的工艺性分析 (4)2.1 冲压及冲裁件的工艺性的感念 (4)2.2 零件工艺性分析 (4)第3章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6)3.1 确定工艺方案的原则 (6)3.2 工艺方案的确定 (6)第4章模具结构形式及冲压设备的选择 (9)4.1 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9)4.2 冲压设备的选择 (10)第5章主要工艺参数计算 (11)5.1 排样设计与计算 (11)5.2 计算工序压力 (13)5.3 计算模具压力中心 (14)5.4 计算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并确定其制造公差 (16)5.5 弹性元件的选取与设计 (19)第6章选择与确定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尺寸 (22)6.1 确定工作零件 (22)6.2 定位零件的设计 (24)6.3 导料板的设计 (25)6.4 卸料部件的设计 (25)6.5 模架及其他零部件设计 (25)第7章模具的总体装配 (29)第8章模具工件零件的加工工艺 (30)8.1 冲裁模凸、凹模的技术要求及加工特点 (30)8.2 凸、凹模加工的工艺路线有以下几种方案 (30)8.3 本副模具工件零件加工方案的确定 (30)第9章模具的装配与调试 (32)9.1 模具的装配 (32)9.2 模具的调试 (33)设计总结 (35)致谢 (36)参考文献 (37)绪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密封垫罩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密封垫罩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密封垫罩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密封垫罩是汽车和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零件,它主要用于防止灰尘、水和其他杂质进入设备内部,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密封垫罩的质量和性能对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密封垫罩的生产中,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密封垫罩的生产工艺和设计要点。

一、密封垫罩的冲压工艺密封垫罩的冲压工艺是指在钢板上进行压制、塑性变形、裁剪等操作,最终将钢板形成成密封垫罩的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冲压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材料选择材料的选择对于密封垫罩的质量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般而言,密封垫罩的材料要求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强度,并且要经受住高温和化学物质的侵蚀。

常用的材料有不锈钢、铝合金和铁合金等。

2、模具制作模具是冲压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模具的制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密封垫罩的精度和尺寸的一致性。

模具制作的关键是保证模具的精度和硬度,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先进的加工技术。

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密封垫罩的外形和结构要求,并根据不同的材料和数量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模具类型。

3、冲压加工冲压加工是冲压工艺的核心步骤,包括压制、拉伸、冲孔和锁边等操作。

在冲压加工时,需要保证模具的定位准确,调整压力、速度和冲击次数等参数,以确保密封垫罩的尺寸和表面质量。

4、后处理后处理是冲压工艺中的最后一步,包括去皮、打磨、清洁和表面涂层等。

后处理的重点是保证密封垫罩的表面粗糙度、平整度和光洁度,以及防锈和耐腐蚀性等性能要求。

二、密封垫罩的模具设计密封垫罩的模具设计是指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形状,以及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从而保证加工过程中钢板的成形和尺寸的一致性。

模具设计的关键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形状和尺寸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密封垫罩的外形和尺寸,以确保成品的精度和一致性。

在确定模具的形状和尺寸时需要考虑到钢板的伸长率、回弹率和表面质量等因素。

在实际设计中要采用先进的工具设计软件和技术来完成。

端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端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端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端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端盖是一种常见的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汽车等领域。

端盖的冲压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加工方法,它可以通过模具将金属板材快速成形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端盖。

在端盖冲压过程中,模具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工具,模具的设计和加工质量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

一、端盖冲压工艺流程端盖的冲压过程一般分为下料、模具调试、冲压成形、清洁、涂装等几个环节。

1. 下料:下料是冲压工艺的第一步,它是根据产品图纸,按照板材的尺寸进行的。

下料可以采用剪板机、切割机等设备进行,将整张金属板分割成具有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板材。

2. 模具调试:模具调试是为了适应端盖的尺寸和形状要求。

模具调试包括刀模的套装、修正,以及调整模具中央孔的大小等。

调试完成后,需要进行冲压测试,以确保成形品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达到要求。

3. 冲压成形:冲压成形是将板材置于模具之间,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板材在模具的形状下变形,形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端盖。

在冲压过程中,需要对板材的表面进行保护,以免划伤或磨损。

4. 清洁:清洁是为了去除端盖上的铁锈、污渍等,制备好产品的表面。

清洁过程包括浸泡、刷洗、喷洒清洁剂等。

5. 涂装:涂装是为了提高端盖的容基性,增强其耐用性和耐腐蚀性。

涂装方式可以采用喷涂、浸涂、静电喷涂等。

二、端盖冲压模具设计1. 模具结构设计端盖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要根据端盖的形状和尺寸进行模拟和分析。

具体的设计应该包括切口、冲头、冲模、定位、夹紧等结构。

切口、冲头和冲模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需要保证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定位和夹紧结构是为了保证制品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2. 材料选择模具材料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以满足生产要求。

现在,常用的模具材料有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钢、塑料等。

需要注意的是,模具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材料的性能、使用寿命、制造成本等因素。

3. 表面处理模具表面处理是为了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关键。

端盖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端盖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端盖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首先,端盖冲压成形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材料选择、模具设计、原料切割、冲压、表面处理、品质检验。

其中,模具设计是冲压成形工艺的关键环节。

模具设计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来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

一般而言,端盖的形状较为简单,模具结构一般由上下模、凸模、底座等部分组成。

模具材料选择上一般优选高硬度、高强度的工具钢,以满足长时间的使用寿命要求。

在模具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证冲压成形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即使在连续生产过程中也能保持一致的尺寸和形状;二是考虑到模具的脱模性能,减少模具与成形件之间的摩擦力,以便顺利脱模;三是考虑到模具的耐磨性能,根据预期的生产数量确定模具的耐用程度;四是考虑到模具的制造成本,合理设计模具的结构和尺寸,尽量减少模具的制造成本。

冲压工艺参数控制也是端盖冲压成形的关键环节。

冲压工艺参数包括冲压速度、冲击力、材料温度等。

合理选择和控制这些参数可以提高成形品的品质,避免因冲压过程中形成的缺陷。

冲压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模具和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冲压过程中杂质的处理,模具的配合间隙调整等。

最后,冲压成形后的端盖还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常见的有清洗、喷涂漆等。

清洗可以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喷涂漆可以增加端盖的美观性和耐腐蚀性。

总结来说,端盖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模
具设计、冲压工艺参数控制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选择和控制这些因素,可以保证冲压成形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缺陷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重视模具和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减少生产中的故障。

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密封端盖是一种用于保护机器内部零部件不受外界影响和污染的重要构件。

它需要具有很高的密封性和机械强度保证,因此其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十分关键。

本文将就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进行讨论。

首先,从冲压工艺的角度来看,密封端盖的制作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原材料准备,钣金冲裁,成形和叠焊。

其中原材料准备是冲压工艺的第一步,需要对板材进行剪切和横向拉伸处理,以使其具有适当的强度和韧性。

随后进行钣金冲裁,将板材按照盖子的形状和尺寸加工成所需的零件。

成形是冲压工艺的核心步骤,通过冲压模具对零件进行弯曲、拉伸等成形工艺,产生各种几何形状。

最后,使用叠焊工艺使所制成的零件焊接在一起,以保证组成的密封端盖拥有极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接下来,从模具设计的角度来看,密封端盖的模具设计主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设计模具的结构、尺寸、材料和热处理工艺等;二是选择合适的成形工艺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模具设计。

在模具结构方面,出于不同的需要和技术水平,模具可以分为开放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模具。

开放式模具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但制作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半封闭式模具功能较完善,适用范围更广,但模具尺寸要求更高,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全封闭式模具结构复杂,但可以实现高效率的生产效果,适用于大规模量产并且更加稳定的生产。

在设计模具尺寸和材料方面,还需考虑到成形工艺和密封端盖的设计要求。

成形工艺是设计模具时的重要关键,选择合适的成形工艺不仅需要注意模具自身要求,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成形工艺对材料的要求和操作难度。

尺寸设计方面,模具尺寸需要考虑到所要生产的密封端盖的尺寸和形状,确保模具能够精确制造符合要求的零件。

模具材料的选取要根据成形工艺和模具操作难度来综合考虑,常见的包括优质合金钢、高耐磨合金钢、硬质合金等。

总之,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十分关键,需要对制作过程、成形工艺、模具材料和尺寸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综合分析,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双重保障。

端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说明书

端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说明书

端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说明书一、引言端盖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制品,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等领域。

端盖的生产过程中,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介绍端盖的冲压工艺流程和模具的设计要点,以帮助读者了解并应用于实际生产。

二、冲压工艺流程端盖的冲压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材料准备、模具设计、冲压操作和零件加工。

1.材料准备材料准备是冲压工艺的第一步。

一般情况下,端盖的制作材料为金属板材,常用的材料有冷轧钢板、不锈钢板等。

在材料准备阶段,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切割、平整等处理。

2.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的关键。

模具的设计应根据端盖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进行。

一般情况下,模具应包括上模、下模和导向装置。

上模和下模的设计要考虑到端盖的形状,确定冲模的凹线和凸线,以确保冲压过程中的精度和质量。

3.冲压操作冲压操作是将模具设计的零件在冲压机上进行加工的过程。

在冲压操作中,需要将材料放置在冲床上,并通过冲压动作将材料加工成端盖的形状。

操作时要注意材料的位置和冲压的速度、力度,以避免材料变形或断裂。

4.零件加工零件加工是冲压工艺的最后一步。

在冲压操作完成后,需要对端盖进行修整和整理,以达到要求的尺寸和表面质量。

同时,还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涂、镀锌等,以提高端盖的耐腐蚀性能。

三、模具设计要点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的核心,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一些模具设计的要点:1.模具材料选择模具的材料应选择硬度高、耐磨损、耐腐蚀的材料。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合金工具钢、硬质合金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2.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要简单、合理。

需要考虑到冲压力度和速度等因素,确定模具的构造强度,并确保模具的刚性和稳定性。

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应配合良好,确保冲压过程中的精度和质量。

3.凸模和凹模设计凸模和凹模的设计要根据端盖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进行。

在设计凸模和凹模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弹性变形和回弹等因素,以确保冲压过程中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轴端盖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中的零部件,它主要被用于保护轴承和其他关键零部件不受外界的物理和化学损害。

由于其在汽车工业中的重要性,制造商们不断探索新的工艺技术和新的模具设计来尽可能地简化制造过程,并保证零件质量的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轴端盖罩的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1. 轴端盖罩的冷冲压工艺冷冲压是一种冷加工方法,通过冲压机将金属板材变形成所需形状的技术。

轴端盖罩的制造通常涉及上下两个模具的使用,将平板钢材压成所需形状。

相比于其他加工方法,冷冲压具有以下几个主要优点:1.1 高精度冷冲压能够保证零件的高精度和高一致性,并且几乎没有材料变形的问题。

1.2 高效由于冷冲压的高效性,能够快速制造大量数量的零件,从而减少生产成本和制造周期。

1.3 节约材料与其他加工技术相比,冷冲压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材料,因为它可以在材料的浪费和损耗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轴端盖罩的冷冲压加工之前,必须考虑材料性质,根据零部件的使用环境来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工制造。

2. 轴端盖罩的模具设计模具是冷冲压加工的关键部件之一,与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密切相关。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商开始采用新的材料、制造技术和设计原则来制造更高效、更可靠、更精确的模具,以满足更高的制造要求。

2.1 模具材料的选择模具材料的选择必须考虑到模具功能和设计要求,同时必须考虑到强度、硬度、耐磨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H13 钢、Cr12MoV 钢、工具钢和硬质合金等,其综合性能较好,能够满足大多数制造要求。

2.2 模具结构的设计原则模具结构的设计原则必须综合考虑加工工艺、加工精度、加工强度等因素,以确保模具具有高强度、高精度和稳定性。

具体来讲,模具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结构合理,确保压力分布均匀,工作表面光洁,不损伤工件表面。

2. 构造简单,组装方便,调整轻松,维护方便。

3. 寿命长,维修周期长,使用安全。

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以便更好地应用于轴承、汽车等领域。

轴端盖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和汽车制造等领域的零部件。

轴端盖罩的冷冲压工艺可以生产出具有高精度、高成形性和高生产效率的轴端盖罩零件。

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的流程主要由五个步骤组成:原材料准备、冲压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测试和生产。

原材料准备是保证轴端盖罩品质的首要因素。

选用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和机械性能,以保证轴端盖罩的质量和耐久性。

在轴端盖罩冷冲压模具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压力、润滑和材料变形等,以确保最终的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模具设计者应当将每个环节和因素考虑周全,以便最终的轴端盖罩达到最好的性能。

总体而言,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 精度要求高。

要求冲压出来的轴端盖罩尺寸、形状等方面高精度。

根据轴端盖罩的使用要求制作出合适的孔洞以及加工平面。

2. 成型性能良好。

轴端盖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因此必须保证生产出来的结构成型性良好,达到要求的力学强度和韧性。

3. 生产效率高。

冲压模具要能够达到高生产效率的要求,提高轴端盖罩生产速度,并快速地自动化完成加工过程,大幅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轴端盖罩冷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除了满足上述要求之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适当的设计改进。

例如,对于使用液压传动的小型模具,应保证模具结构紧凑,同时便于维护和保养。

对于通过机芯或螺旋桨转动的大型模具,必须选择大功率的外部组件,确保应用于这些外部组件中的制字展开机械设计合理。

通过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可以快速、高效地生产出高质量的轴端盖罩零件,推动轴承、汽车等领域的发展。

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要点(doc 22页)

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要点(doc 22页)

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要点(doc 22页)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个实际的零件-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说明了常用机械结构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并给出了一些在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参加实际设计的感受。

说明了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树立的态度和作风,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和需要培养的能力,给出了一般论文的格式和写作方法。

关键词:加工工艺;冲压模具;工艺计算;结构设计Abstract:Through the designing of the stamping technique and the die about a actual part-seal cover. The author in this text express a normal method and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一、我国模具的使用历史模具这项在世界上广泛运用的加工手段,正式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又一重大贡献。

我国使用模具的历史可以追述到商朝。

在商朝,青铜器的使用就已经非常的普遍。

同时青铜器的制造水平也很高,模具的使用也是非常的普遍。

于是才有了“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樽”这样的青铜器精品。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开始出现,并逐渐的取代青铜器。

模具的使用技术也更为完善。

在秦汉时期,模具技术已非常的完善了,如地动仪的产生,就缺不了模具的功劳。

以后的各个朝代,对模具的使用都非常的大。

当时中国的模具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这段时间里,模具技术通过各种途径传到了世界各国。

并在生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模具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但是在近代,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政策失误和连年的战争,导致了我国在模具方面的技术远远的落在了其他发达国家的后面。

所以,我们现在不得不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来发展本国的模具技术。

二、我国模具生产的现状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封闭式、“大而全”的企业特征,我国大部分企业均设有模具车间,处于本厂的配套地位,自70年代末才有了模具工业化和生产专业化这个概念。

密封垫罩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密封垫罩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密封垫罩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密封垫罩的概述密封垫罩是一种用于密封元件的保护罩。

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和耐腐蚀能力。

密封垫罩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电子、通讯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密封垫罩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冲压工艺的流程冲压工艺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将其剪切成合适尺寸的工件。

2.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要求设计出合理的模具结构。

3.材料弯曲:采用弯曲机器将材料进行弯曲,以达到预定的形状。

4.金属冲压:使用冲床将材料加工成密封垫罩的形状。

5.表面处理:对成品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其耐候性和外观质量。

6.检查与包装:对成品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并进行包装。

冲压工艺的关键点在冲压工艺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1.材料选择: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和韧性,以便在冲压过程中不出现开裂或变形的情况。

2.模具设计:模具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设计,以保证冲压过程中的精度和稳定性。

3.冲压参数的控制:包括压力、速度、冲次等参数的控制,以确保冲压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表面处理:针对不同的材料和要求,选择适合的表面处理方法,如电镀、喷涂等。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的原则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在模具设计中,有几个原则需要遵循:1.简化结构:模具的结构应尽可能简化,减少部件的数量和复杂度,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2.提高刚性:模具的刚性直接影响到冲压过程中的精度和稳定性。

因此,模具的结构应尽可能提高其刚性,以减少变形和振动。

3.方便调节:模具的结构应方便进行调节和修改,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

4.保证安全:在模具设计中要考虑安全因素,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如设置防护装置和安全开关等。

模具设计的步骤模具设计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产品要求: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

2.制定设计方案:根据产品要求制定合理的模具设计方案,包括模具结构、材料、加工工艺等。

端盖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端盖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1、绪论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先进国家的模具工业已摆脱从属地位,发展为独立的行业.日本工业界认为: “模具工业是其它工业的先行工业,是创造富裕社会的动力”.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在德国模具被冠以“金属加工业中的帝王”之称.目前,我国冲压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的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冲压基础理论及成形工艺、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的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导致我国模具在寿命、效率、加工精度、生产周期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相比差距相当大。

1.1国内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1.1国内模具的现状我国模具近年来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我国模具生产厂点约有2万多家,从业人员约50多万人,2004年模具行业的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模具企业总体上订单充足,任务饱满,2004年模具产值530亿元。

进口模具18.13亿美元,出口模具 4.91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18%、32.4%和45.9%。

进出口之比2004年为 3.69:1,进出口相抵后的进净口达13.2亿美元,为净进口量较大的国家。

在2万多家生产厂点中,有一半以上是自产自用的。

在模具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模具企业只有20多家,中型企业几十家,其余都是小型企业。

近年来,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主要表现为: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快于一般模具产品;专业模具厂数量增加,能力提高较快;"三资"及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国企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

虽然说我国模具业发展迅速,但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第一,体制不顺,基础薄弱。

“三资”企业虽然已经对中国模具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私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国企改革也在进行之中,但总体来看,体制和机制尚不适应市场经济,再加上国内模具工业基础薄弱,因此,行业发展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总体水平和高新技术方面。

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doc 22页)

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doc 22页)

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doc 22页)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个实际的零件-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说明了常用机械结构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并给出了一些在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参加实际设计的感受。

说明了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树立的态度和作风,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和需要培养的能力,给出了一般论文的格式和写作方法。

关键词:加工工艺;冲压模具;工艺计算;结构设计Abstract:Through the designing of the stamping technique and the die about a actual part-seal cover. The author in this text express a normal method and step. Even more, exposure some question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designing and some feeling when participating the real designing. Introducing the attitude dealing style the purpose of your designing and the ability needed to cultivate during the process器开始出现,并逐渐的取代青铜器。

模具的使用技术也更为完善。

在秦汉时期,模具技术已非常的完善了,如地动仪的产生,就缺不了模具的功劳。

以后的各个朝代,对模具的使用都非常的大。

当时中国的模具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这段时间里,模具技术通过各种途径传到了世界各国。

并在生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模具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但是在近代,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政策失误和连年的战争,导致了我国在模具方面的技术远远的落在了其他发达国家的后面。

端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端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一 个进距 的材 料利用率 =n*A/b*h*100%=2157.6/72*40*100%=75% 模 具使用 条料, 用手工 进料,没有设置定位装置。 第二工 位翻边以 后, 板 料 下面 形成 明显凸包 。手工进 料时, 放在 下一工位的 凹模中即可。 第二 和 第 五工 位的 凸模设有 导正 销 进行精 确定位。在第一 和第二工位各设置 一 个 实 用挡 料销 、供条料 开始送 进的第一 、第二工 位使用。
=17.54mm 考虑 到翻 边后 还要冲直径为 18 的孔,故留有 余量,将 D 孔定为 直 径为 15. 校核 变形 程度 .材料翻边过程中是 底孔 沿圆周 方向被 拉伸 长的 过程 ,其变 形量 不应 超过材料的伸 长率 ,否则 会出现裂 纹.用变形 前后 圆周 长之 比即 直径比 ,表示变形程度 .在翻边计算中 称其为翻边因数 m, 即: m=D/D1=15/18=0.83 查表 5-5 可知 ,允许 值为 0.72,因此计 算出的值 m 比值大 ,即设计 合理. 翻边 时不 会出 现裂纹 . 翻边 力的 计算 采用以下公式: F=1.1*3.14tσ s (D1-D) 式中 F—翻边 力 (N) t_板料 厚度 (mm) σ s _材料 屈服点(Mpa) D1_翻边 后孔径( mm) D— 翻边 前孔径( mm) 在计 算翻 边时 , 翻边前孔径取 实际孔径直径为 15mm 与翻边 后所 需孔 径 17.54mm 相比 缩小 2.54 毫米 ,则直径 为 18 也应缩 小 2.54 毫 米翻 边后 的实 际孔径为 15.46 毫米,故将 D1=15 毫米,D=15.46 毫米 代如 上式 ,得 : F=1.1*3.14*2*210*(15.46-15) =667.3N
d T =(d m in +XΔ) 0 -δ T d A =(d t +Z M IN /2) + Δ κ

端盖冲压模具设计

端盖冲压模具设计

端盖冲压模具设计摘要该工件采用倒装式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

冲压工艺的选择是经查阅相关资料和对产品形状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

在整个模具的设计中,首先对工件进行工艺分析,完成后开始确定工艺方案,基本的工序性质,对拉深次数进行确定,并确定工序的组合。

模具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模具结构的设计,在模具结构的设计过程中,确定模具的形式,要进行工艺的计算和校核,考需各个工序,对压力机进行初选。

并在指导老师提供模具设计有关资料和同学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了模具总装配图和所有零件图的绘制。

在设计期间查阅了多种工具书和参阅模具结构图,对模具设计有了基础的认识。

关键词:端盖,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Cover stamping mould designPick toThe workpiece using inversion type blanking deep drawing punching composite modulus. The choice is stamping process by access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product shape are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careful analysis. In the design of the mould, first of workpiece began after process analysis and complete process scheme, basic determined nature, deep drawing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times, and make sure the combination of processes. Mold design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design of the mould structure, in the mold structure design process, determine the form of mould, want to undertake process, take an examination of to calculate and check for each working procedure, have been primaries. And in guiding the teacher provide mold design relevant data and classmates help, completed the mold assembly and all total component drawing. During the design a variety of dictionaries and refer to consult for mould design, mould structure, a basicunderstanding.Key wordS:Cover, blanking, deep drawing, punching, composite modulus目录前言 (1)第1章冲件的工艺分析 (2)冲压件的结构形状分析 (2)冲压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分析 (2)1.2.1 尺寸精度 (2)1.2.2 冲压件断面质量分析 (2)1.2.3 冲压件材料的分析 (3)第2章确定工艺方案 (4)确定基本的工序性质 (4)确定拉深次数.............................................. . (4)2.2.1 计算毛坯直径D (4)2.2.2 判断拉深次数 (4)确定工序组合.................................................5第3章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7)模具的形式 (7)定位装置 (7)卸料装置 (7)导向零件 (7)模架 (8)第4章工艺计算 (9)板料尺寸 (10)4.1.1 搭边 (11)4.1.2 材料利用率 (12)计算冲压力 (12)4.2.1 拉深力的计算 (12)4.2.2 冲孔力的计算 (13)初选压力机 (13)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 (14)4.4.1 落料部分 (14)4.4.2 拉深部分 (15)4.4.3 冲孔部分 (16)第5章模具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 (19)落料凹模的设计算 (19)5.1.1 凹模洞口形状的选择 (20)5.1.2 凹模的外形尺寸 (20)拉深凸模结构设计 (21)卸料弹簧的结构设计 (21)冲孔凸模的设计 (21)冲孔凸模固定板的设计 (22)垫板的设计 (23)凸凹模固定板的尺寸 (23)卸料弹簧的结构设计 (24)5.8.1 单个卸料弹簧所承受的载荷F Q (24)5.8.2 根据F Q的大小,从标准中初选弹簧规格 (24)定位销的设计 (25)弹性卸料装置的设计 (25)模架的选用 (25)5.11.1 选择标准模架 (26)5.11.2 选择模柄 (26)冲模闭合高度的确定 (27)选择压力机型号 (28)第6章装配图的绘制设 (29)第7章模具工作原理 (31)总结……………………………………………………………….....32谢辞 (33)参考文献 (34)前言本设计说明书,主要对本模具做详细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个实际的零件-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讲明了常用机械结构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并给出了一些在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参加实际设计的感受。

讲明了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树立的态度和作风,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和需要培养的能力,给出了一般论文的格式和写作方法。

关键词:加工工艺;冲压模具;工艺计算;结构设计Abstract:Through the designing of the stamping technique and the die about a actual part-seal cover. The author in this text express a normal method and step. Even more, exposure some question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designing and some feeling when participating the real designing. Introducing the attitude dealing style the purpose of your designing and the ability needed to cultivate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At last the writing method and style of the normal thesis are also included! Key Words:Processing technology Ramming mold Process designStructural design文献综述当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进展。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正越来越受外国资本的亲睐。

制造业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行业正逐渐向中国转移,中国正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制造业GDP39%,占工业总产值77.6%,占国家税收总额30% 和财政收入27%。

占全国工业职工90%;占出口总额90%。

当一个国家成为“世界工厂”后,必定是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国。

模具以其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特点在整个制造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子。

而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模具在专门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一、我国模具的使用历史模具这项在世界上广泛运用的加工手段,正式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又一重大贡献。

我国使用模具的历史能够追述到商朝。

在商朝,青铜器的使用就差不多特不的普遍。

同时青铜器的制造水平也专门高,模具的使用也是特不的普遍。

因此才有了“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樽”如此的青铜器精品。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开始出现,并逐渐的取代青铜器。

模具的使用技术也更为完善。

在秦汉时期,模具技术已特不的完善了,如地动仪的产生,就缺不了模具的功劳。

以后的各个朝代,对模具的使用都特不的大。

当时中国的模具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这段时刻里,模具技术通过各种途径传到了世界各国。

并在生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模具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进展。

然而在近代,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政策失误和连年的战争,导致了我国在模具方面的技术远远的落在了其他发达国家的后面。

因此,我们现在不得不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来进展本国的模具技术。

二、我国模具生产的现状由于历史缘故形成的封闭式、“大而全”的企业特征,我国大部分企业均设有模具车间,处于本厂的配套地位,自70年代末才有了模具工业化和生产专业化那个概念。

模具工业要紧生产能力分散在各部门要紧产品厂内的工模具车间,所生产的模具差不多自产自用。

据粗略可能,产品厂的模具生产能力占全国模具生产能力的75%,他们的装备水平较好,技术力量较强,生产潜力较大,但要紧为本厂产品服务,与市场联系较少,经营机制不灵活,不能发挥人力物力的潜力。

模具专业厂全国只有二百家左右,商品模具只占总数的20%左右,模具标准件的商品率也不到20%。

由于受旧治理体制的阻碍。

模具生产的生产效率不高,经济效益较差。

模具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技术治理水平都比较低。

现代工业的进展要求各行各业产品更新换代快,对模具的需求量加大。

一般模具国内能够自行制造,但专门多大型复杂、周密和长寿命的多工位级进模大型周密塑料模复杂压铸模和汽车覆盖件模等仍需依靠进口。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模具工业获得了飞速的进展,设计、制造加工能力和水平、产品档次都有了专门大的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模具专业生产厂、产品厂配套的模具车间(分厂)近17000家,约60万从业人员,年模具总产值达200亿元人民币。

然而,我国模具工业现有能力只能满足需求量的60%左右,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进展的需要。

目前,国内需要的大型、周密、复杂和长寿命的模具还要紧依靠进口。

1997年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对下属的209家骨干企业(含产品厂的模具车间)的统计资料表明,其模具总产值13.7亿元人民币,进口模具大约为336万美元。

按产值计算,目前我国冲压模占50%左右,我国冲压模大多为简单模、单工序模和符合模等,精冲模,周密多工位级进模还为数不多,模具平均寿命不足100万次,模具最高寿命达到1亿次以上,精度达到3~5μm,有50个以上的级进工位,与国际上最高模具寿命6亿次,平均模具寿命5000万次相比,处于8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在采纳CAD/CAM/CAE/CAPP等技术设计与制造模具方面,不管是应用的广泛性,依旧技术水平上都存在专门大的差距。

在应用CAD技术设计模具方面,仅有约10%的模具在设计中采纳了CAD,距抛开绘图板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应用CAE进行模具方案设计和分析计算方面,也才刚刚起步,大多还处于试用和动画游戏时期;在应用CAM技术制造模具方面,一是缺乏先进适用的制造装备,二是现有的工艺设备(包括近10多年来引进的先进设备)或因计算机制式(IBM微机及其兼容机、HP工作站等)不同,或因字节差异、运算速度差异、抗电磁干扰能力差异等,联网率较低,只有5%左右的模具制造设备近年来才开展这项工作;在应用CAPP技术进行工艺规划方面,差不多上处于空白状态,需要进行大量的标准化基础工作;在模具共性工艺技术,如模具快速成型技术、抛光技术、电铸成型技术、表面处理技术等方面的CAD/CAM技术应用在我国才刚起步。

我国大部分模具厂、车间的模具加工设备陈旧,在役期长、精度差、效率低,至今仍在使用一般的锻、车、铣、刨、钻、磨设备加工模具,热处理加工仍在使用盐浴、箱式炉,操作凭工人的经验,设备简陋,能耗高。

设备更新速度缓慢,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力度不大。

尽管近年来也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模具加工设备,但过于分散,或不配套,利用率一般仅有25%左右,设备的一些先进功能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缺乏技术素养较高的模具设计、制造工艺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尤其缺乏知识面宽、知识结构层次高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模具行业中的技术人员,只占从业人员的8%~12%左右,且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总体技术水平也较低。

1980年往常从业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现在的需要;而80年代以后从业的人员,专业知识、经验匮乏,动手能力差,不安心,不愿学技术。

近年来人才外流不仅造成人才数量与素养水平下降,而且人才结构也出现了新的断层,青黄不接,使得模具设计、制造的技术水平难以提高。

三、模具的进展方向模具CAD/CAE/CAM正向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进展。

模具软件功能的集成化要求软件的功能模块比较齐全,同时各功能模块采纳同一数据模型,以实现信息的综合治理与共享,从而支持模具设计、制造、装配、检验、测试及生产治理的全过程,达到实现最佳效益的目的。

集成化程度较高的软件还包括:Pro/ENGINEER、UG和CATIA等。

国内有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塑性成型有限元分析系统和冲裁模CAD/CAM系统。

模具设计、分析、制造的三维化、无纸化要求新一代模具软件以立体的、直观的感受来设计模具,所采纳的三维数字化模型能方便地用于产品结构的CAE分析、模具可制造性评价和数控加工、成形过程模拟及信息的治理与共享。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各企业竞争的加剧。

企业间的交流必定要求模具的设计要有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可供技术交流。

即是模具设计的网络花。

模具检测、加工设备向周密、高效和多功能方向进展。

周密、复杂、大型模具的进展,对检测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周密模具的精度已达2~3μm,目前国内厂家使用较多的有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的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并具有数字化扫描功能。

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是赢得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之一。

与传统模具加工技术相比,快速经济制模技术具有制模周期短、成本较低的特点,精度和寿命又能满足生产需求,是综合经济效益比较显著的模具制造技术。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随着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市场的重新整合,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将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基地。

而在现代制造业中,不管哪一行业的工程装备,都越来越多地采纳由模具工业提供的产品。

而我国的模具技术由于历史的缘故,与国外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还有专门大的距离。

为了适应用户对模具制造的高精度、快速生产、低成本的迫切要求,模具工业正广泛应用现代先进制造技术来加速模具工业的技术进步,满足各行各业对模具这一基础工艺装备的迫切需求。

1 前言在大学的四年里我们学的东西专门多,但同时也专门分散。

专门难系统的运用我们所学的各门知识。

毕业设计关于我们一个本科生而言要想有什么创新,是特不困难,也不太现实的。

我们进行毕业设计的目的确实是为了通过毕业设计对大学四年所学习的各门知识进行一个总结,它确实是一个融会贯穿的过程。

比如,在我的毕业设计任务——密封端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它尽管只是众多加工工艺中的一种,但在设计的过程里会用到材料、力学、加工方法、制图、计算机等等多门知识。

在设计中,要紧的是要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肃认确实科学态度,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精神。

培养自主研究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进行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的初步能力。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差不多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学会收集,查阅和综合分析各种资料,正确运用各种标准手册和工具书籍,进一步提高分析、计算、绘图等差不多技能;掌握常用机械结构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会设计讲明书、论文摘要、文献综述等的写作,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 零件加工工艺分析2.1冷冲压的定义及特点冲压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零件(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