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 寓言四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寓言四则》

【课题类型】主题探究型

【教材主题】寓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

课外拓展:《鸽子、狐狸和白鹤》《会摇尾巴的狼》

【教学目标】

1、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

3、掌握阅读寓言的方法,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味关键词句理解寓言寓意。

2、掌握阅读寓言的方法,能够学以致用。

【课前活动】

一、课前预习

文学常识:

1、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3、《韩非子》和《淮南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汉

族哲学著作,道家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篇章有《共工怒触不周山》、《塞翁失马》等。

学生准备:

1、熟读课文,力争成诵。

2、《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尝试翻译。

二、课前预习检测

1、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这些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

2、字词积累

注音:

庇护()较量()何遽()天雨墙坏()

释义:

暮而果大亡其财()马无故亡而入胡()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居数月()

3、我给大家讲故事(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二选一。)

【课中活动】

导入: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说过:“寓言是一个怪物,当你朝它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你转身走开时,它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四则寓言故事,看看他们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课前预习检查:

1、字词关

2、文意关

文本探究:

以点代面,探寻方法。

以《塞翁失马》为例,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寓言的方法。

1、读故事,理情节。

自主阅读《塞翁失马》原文,理清故事情节,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可以围绕“马”,用几个词语串联:马亡、马归、堕马折髀、以跛相保)

2、品语言,析人物。

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此何遽不为福乎?”“此何遽不能为祸乎?”“此何遽不为福乎?”

一个会从祸中看福,给自己信心和力量;从福中看祸,加以戒备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

3、领教训,悟寓意。

“教训”者,“寓意”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寓言的寓意。(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点拨:

启示:(1)祸福可以转化,不要静止地看待;学会在祸中看到福,从祸中考虑到怎样求得转化,不要消极悲观,或者在福中看到祸,加以戒备。(2)祸福之来,确实有许多偶然性,生死、利害、得失,并不都是可以预料的。考虑力求周全,处事力求慎重,多一些应付不测之变的准备,少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一旦面临祸患,可以处变不惊,可以减少后悔。这也是一种成熟生活态度的养成。

教师小结:通过对《塞翁失马》的学习,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互助合作,展示交流。

运用所学阅读寓言的方法,小组内互助合作学习《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分组进行)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一组、二组):

分角色朗读,注意语气与语调。一生扮赫耳墨斯,一生扮雕塑者,一生旁白。

提示:圈点勾画出关键词语,一“笑”、两“想”、三“问”。揣摩人物心理,理解赫耳墨斯的性格。

师生同评表演的角色是否符合文中人物的语气、神情。

明确:赫耳墨斯是个妄自尊大,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蚊子和狮子》(三组、四组):

畅读课文,圈点品析文中的两“吹”一“叹息”。理解蚊子的性格特点及其故事的寓意。

学生自主阅读并概括寓意:蚊子的遭遇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笑到最后的笑得最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多角度从蚊子的遭遇概括)

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智子疑邻》(五组、六组):

思考:因“天雨”而导致“墙坏”,因“墙坏”而致失盗,对此儿子和邻人之父都有相同预

见,而宋国富人却“智子疑邻”,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寓言的本意是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如果从积极方面就可以引申为: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请学生设想一下,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怀疑对象,会有怎样的反应?为寓言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续编。

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结束后,根据组内分工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做好点评、补充,记好笔记。课堂小结:寓言清新、形象,是稚真孩童洞见世界的窗口。这些古老的故事用它独有的诙谐、幽默又兼具催人深思、发人深省的神韵,帮助我们感悟现实、体会人生,从而不断走向成熟。

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拓展阅读:主题阅读丛书第六册:《鸽子、狐狸和白鹤》《会摇尾巴的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