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入厂检验规程

合集下载

密封圈检验规程

密封圈检验规程

检验规程(来料)产品型号密封圈物料编号密封圈检验规程文件编号ZBT-48-192 版本号 C 衡水宏宇电子有限公司一、适用范围本检验规程适用于密封胶圈的来料检验。

二、检验流程图更改标记数量更改单号签名日期更改标记数量更改单号签名日期第 1 页共 2 页待检密封圈外观、完整性检验机械性能检验不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做质量记录﹑入库结束做质量记录﹑退供应商检验规程(来料)产品型号密封圈物料编号密封圈检验规程文件编号ZBT-48-192 版本号 C 衡水宏宇电子有限公司三、检验方式为抽检。

四、检验项目项目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及工具标准缺陷级别备注轻重致命1 外观目测1.密封圈的来料型号与实物需一致;塑胶表面不能有严重的刮花、脏污、破损等现象检查每一个密封圈有无毛刺、飞边、破损(检查数量:全检)。

40W日光灯下,视距30cm。

2 尺寸游标卡尺符合图纸及安装要求(内径外径高度)3 机械性能目测检查密封胶圈受压后是否变形4备注:1、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致命缺陷判定为不合格品;2、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重缺陷判定为不合格品;3、两项轻缺陷等同于一项重缺陷。

更改标记数量更改单号签名日期更改标记数量更改单号签名日期第 2 页共 2 页文件和资料更改审批表版本:CNo. 编号:ZBT-48-192。

橡胶密封件检验项目

橡胶密封件检验项目

ZK-WI-PZ-007-001
橡胶密封圈的进厂检验规程
一、目的
对用于本公司产品的橡胶密封圈进行进厂检验,确保进厂外购件的质量符合图纸、工艺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所有产品用橡胶密封圈的检验。

三、检验内容
1、对产品进行检验,必须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要求执行,并认真记录。

2、外购方需提供相关公司资质文件,并由采购部进行供货商评价等相关评审。

3、外购件进厂需提供相关实验报告,以证明该产品满足我公司产品的使用要求。

4、产品的外观检验
4.1 密封圈外装上所示的型号、材质、颜色、数量是否与送货单上所列的吻合。

4.2 核对密封圈与外包装所标示的型号、材质、颜色是否吻合。

4.3 用电子天平秤以称重的方式核对每一包密封圈的数量,如有不足,统计数量后通知采购部处理,并以实际数量入库。

4.4 以抽检的方式用游标卡尺测量密封圈的尺寸是否合格(公差范围±0.1cm),抽检数量每个规格每批: 500~1000个5%、1000~5000个3%,5000~10000个2%,10000个以上1%。

4.5 以目测的方式检查每一个密封圈有裂纹、破裂、气泡,无毛刺、飞边、破损(检查数量:全检)。

4.6 以上检测合格后,以型号、材质、颜色,编号后分类入库。

四、不合格的处置
橡胶密封圈是涉及到煤矿安全标志管理范围的零部件,凡是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准接收或让步接收,更不允许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

五、相关记录
《外购件检验记录》。

丁晴密封圈的入厂检验规程

丁晴密封圈的入厂检验规程

丁晴密封圈的入厂检验规程一、引言丁晴密封圈是一种常用的密封元件,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为了确保丁晴密封圈的质量和性能,保障使用安全和可靠性,入厂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丁晴密封圈的入厂检验规程。

二、入厂检验内容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入厂检验的首要环节,主要检查丁晴密封圈的表面是否光滑、无裂纹、无划伤等缺陷。

同时还需检查圈口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如内径、外径、厚度等。

2. 材料检验丁晴密封圈的材料直接关系到其性能和耐用度。

入厂检验时需对材料进行鉴定,确认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常见的材料有橡胶、塑料、金属等,检验时可采用拉伸试验、硬度测量等方法进行检验。

3. 力学性能检验力学性能检验是保证丁晴密封圈使用性能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力学性能检验项目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磨损性能等。

通过检验可以评估丁晴密封圈的耐用性和适用范围。

4. 密封性能检验丁晴密封圈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可靠的密封效果,因此密封性能的检验是入厂检验的核心内容。

常见的密封性能检验方法有压缩变形率检测、气密性测试等。

通过检验可以判断丁晴密封圈的密封效果是否达标。

5. 环境适应性检验丁晴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等。

入厂检验时需对其环境适应性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下正常工作。

6. 其他检验项目根据实际需要,入厂检验还可包括其他项目,如耐腐蚀性能、耐磨性能、耐油性能等。

根据具体要求,选择相应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三、入厂检验方法1. 目视检查法目视检查法是外观检验的常用方法,通过肉眼观察丁晴密封圈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表面缺陷等,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2. 物理测试法物理测试法主要包括拉伸试验、硬度测量、压缩变形率检测等。

通过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对丁晴密封圈的力学性能和密封性能进行检测和评估。

3.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主要用于材料检验,通过对丁晴密封圈的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O型密封圈检验规范

O型密封圈检验规范

凡尔机械集团有限公司O形密封圈检验规范1 范围本检验规范规定了本公司O形密封圈的检验项目与检验要求。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安全阀阀芯用O形密封圈的质量检验。

也适合本公司其他液压阀用形密封圈的质量检验。

2 检验依据GB/T3452.1-2005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一部分:尺寸及公差GB/T3452.2-2007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二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GB/T5720-2008 0形橡胶密封圈试验方法。

3 检验项目3.1 对于CS级的O形圈要求核对制造厂商、品名、规格、材料、出厂日期,是否有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3.2 尺寸检验:线径尺寸公差:安全阀阀芯用Ф2±0.015;其他阀类用Ф2±0.08,Ф2.4±0.09,Ф3.1±0.10,Ф3.5±0.11,具体检验时按照GB/T3452.1-2005标准中所规定的进行检验。

3.3 硬度检验:聚氨酯(NBR):90±5(邵氏A)度、丁腈橡胶(NBR):70±5(邵氏A)度;其他材料的硬度,参照机械设计手册《常用橡胶技术性能》或图纸要求。

3.4 外观质量检验:安全阀阀芯所用的O形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要求达到CS级(参照附录A),对于其他液压阀所用的O形橡胶密封圈的外观质量,如果没有特别要求,要求达到S级(参照附录B),具体检验时,按照GB/T3452.2-2007标准中所规定的进行检验。

3.5 老化试验:对于使用温度较高的O形密封圈或图纸有要求的,需要进行老化试验。

4 检验方法:4.1 本检验规范条款3.1核对。

4.2 本检验规范条款3.2数显游标卡尺。

4.3 本检验规范条款3.3橡胶硬度计。

4.4 本检验规范条款3.4目视、数显游标卡尺。

4.5 本检验规范条款3.5老化箱。

5 检验规则采用抽检方式,尺寸检验:每批抽检比例不低于10%,外观质量检验:每批抽检比例不低于20%,硬度和老化检验:按照《0形橡胶密封圈试验方法》规定。

密封圈检验标准

密封圈检验标准

密封圈检验标准密封圈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密封元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密封性能和安全运行。

因此,对密封圈进行严格的检验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密封圈的检验标准,以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密封圈的质量检验方法。

一、外观检查。

首先,对密封圈的外观进行检查。

外观应该无裂纹、气泡、变形、污渍等缺陷。

密封圈的表面应该光滑,无明显的划痕和磨损。

同时,还需要检查密封圈的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变形、破损等情况。

二、硬度检测。

其次,进行密封圈的硬度检测。

硬度是密封圈材料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其密封性能和耐用性。

常用的硬度检测方法有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等。

在进行硬度检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试验点和试验方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材料分析。

另外,对密封圈的材料进行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密封圈的材料通常包括橡胶、塑料、金属等,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用途。

因此,需要对密封圈的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拉伸性能测试等,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四、密封性能测试。

最后,进行密封圈的密封性能测试。

密封性能是密封圈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

常用的密封性能测试方法有压缩变形测试、密封性能试验台测试等。

在进行测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密封圈的检验标准涉及到外观检查、硬度检测、材料分析和密封性能测试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才能确保密封圈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工作效率。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好地掌握密封圈的检验方法和技术要点。

瓶盖公司注塑车间首件检验规程

瓶盖公司注塑车间首件检验规程

注塑车间首件检验规程1、检测范围1.1检验员必须对新模具试模及修模后上模的产品进行首件确认、停机后生产的产品须进行首件确认。

2、样本2.1检验员在上模正常生产半小时后抽取一模进行首件确认。

3、要求3.1尺寸:各档尺寸符合检验图纸的规定3.2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不良品分类不合格合格飞边1、下口整圈直飞边高度超过0.3mm;单边超过0.2mm2、下口有横飞边.3、止推板处直飞边超过0.5mm.4、止推板处横飞边超过0.5mm. 1、下口整圈直飞边高度低于0.3mm;单边高度低于0.2mm;2、同一只产品允许2个止推片处有小于0.5mm的横飞边和直飞边。

浇口1、外盖顶部有浇口高起2、外盖顶部有浇口碎裂刀伤1、外盖顶部有刀伤印刷烫金不能覆盖1、顶部有刀伤能覆盖的合格缺料1、外套、内件有缺料油污1、外套、内件有油污拉毛1、外套拉毛有手感印刷烫金不能覆盖超过3mm.2、内件密封圈处有拉毛1、外套拉毛小于3mm;2、外套拉毛无手感印刷烫金能覆盖3、内件不是密封圈处拉毛黑点1、内件同一只产品存在2个以上黑点。

2、内件不允许存在面积在1.0*1.0mm以上黑点1、外件需要涂装的允许有黑点2、内件允许产品存在1个黑点,但面积需小于1.0*1.0mm.熔接痕1、外套有熔接痕涂装遮不住的2、内件有熔接痕,挤压后有碎裂的1、外套有熔接痕涂装能遮住的2、内件有熔接痕,挤压后无碎裂的水迹3、外套类有水迹缩形1、内件密封圈处有缩形2、外套有手感缩形1、内件不是密封圈处缩形2、外套缩形手感不严重,涂装烫金能遮住蕉疤1、产品有蕉疤翻边1、外套翻边有挂手感觉的,目视较明显的。

1、外套翻边有挂手感觉的,但目视不明显的。

顶白1、外套顶白高起的。

1、外套顶白没有高起的,涂装能盖住。

偏心1、偏心大于0.25mm 1、偏心小于0.25mm3.3功能性测试3.3.1密封性能3.3.1.1经密封性能试验,不发生液体渗漏。

3.3.1.2开启后的瓶盖旋紧后,经密封性能试验,不发生液体渗漏。

密封圈检验标准

密封圈检验标准

密封圈检验标准密封圈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密封元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因此,对密封圈的检验标准必须严格执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本文将介绍密封圈的检验标准及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首先,密封圈的外观检验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外观检验包括密封圈的尺寸、表面光洁度、表面缺陷、色泽等方面。

在检验密封圈尺寸时,应使用相应的工具进行测量,确保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在表面光洁度和表面缺陷的检验中,应注意观察密封圈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划痕、气泡、裂纹等缺陷,以及表面是否光滑均匀;此外,密封圈的色泽也是需要检验的重要内容,应确保其颜色均匀一致,无色差现象。

其次,密封圈的材质和硬度也是需要检验的重点。

密封圈通常采用橡胶、金属、塑料等材质制成,不同材质的密封圈其使用环境和要求也不同。

在检验密封圈的材质时,应根据产品要求和实际使用环境进行对比,确保所选用的材质符合要求;同时,密封圈的硬度也是需要检验的内容之一,应使用硬度计等工具进行测定,确保其硬度值符合设计要求。

另外,密封圈的耐热、耐寒、耐油、耐酸碱等性能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内容。

在实际使用中,密封圈可能会遇到高温、低温、油脂、酸碱等不同环境,因此其耐热、耐寒、耐油、耐酸碱等性能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

在检验这些性能时,应采用相应的试验方法和设备,确保密封圈在不同环境下均能正常使用。

最后,密封圈的密封性能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要内容。

密封圈的主要作用就是起到密封作用,因此其密封性能必须符合要求。

在检验密封性能时,可以采用压力测试、真空测试等方法,确保密封圈在不同压力下均能正常密封,不发生泄漏现象。

综上所述,密封圈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检验、材质和硬度检验、耐热、耐寒、耐油、耐酸碱性能检验以及密封性能检验等内容。

只有严格执行这些检验标准,才能确保密封圈的质量符合要求,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密封圈的检验工作有所帮助,提高密封圈的质量水平。

密封圈检验标准

密封圈检验标准

密封圈检验标准密封圈是一种常见的密封元件,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设备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密封圈的检验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密封圈检验的相关标准和方法。

首先,密封圈的外观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外观检验主要包括密封圈的表面是否平整,有无裂纹、气泡、变形等缺陷。

同时,还要检查密封圈的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只有外观符合标准,才能保证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和可靠性。

其次,密封圈的材料和硬度也是需要检验的重点。

密封圈的材料通常包括橡胶、硅胶、氟橡胶等,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耐高温、耐油性能。

因此,需要对密封圈的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密封圈的硬度进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另外,密封圈的密封性能也是需要检验的关键点之一。

密封圈的密封性能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需要进行压缩变形测试、耐压测试、耐腐蚀性能测试等,以确保密封圈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

最后,密封圈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也需要进行检验。

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测试,如振动测试、温度循环测试、压力循环测试等,来评估密封圈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只有经过严格的测试,才能确保密封圈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

综上所述,密封圈的检验标准涉及外观、材料、硬度、密封性能、耐久性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才能保证密封圈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密封圈的制造商也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希望本文对密封圈的检验工作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密封圈检验作业指导书

密封圈检验作业指导书

参照工程图纸或相关供应商提供的规格资料核对是否一致
X
卡尺
密封胶发出刺
5.异味
将密封胶靠近鼻子约 10CM 处,闻有无刺鼻性气味
X
鼻的气味
将带有粘性的密封胶的底纸撕掉贴在相匹配的物料上压平压紧后置 6.粘性检
密封胶的粘性 于室温环境,24 小时后看边缘有无翘起胶落.(密封胶圈除外)抽样: X 验
每批次 10PCS/LOT
包装目视包装方式目视包装方式确认是否能保证此物料的来料质量?外观材质比对确认板目视或用手感觉密封胶的材质与板是否一致密封胶本体参照样板检查来料有无刮花料花起粒披锋杂点等不良现象4
佛山耐堡日用品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NB-QC-WI-015
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 密封圈检验作业指导书
版 本:A/0 生效日期:2012 年 03 月 07 日 页 码:第 1 页,共 1 页
分发代号﹕
张建军
日 期: 2012 年 3 月 7 日 日 期: 日 期:
修订内容简要修订人ຫໍສະໝຸດ 相匹 配物 料硬度
7.硬度 硬度测试
有硬度要求的,应核对图纸硬度应一致(测量随货提供的硬度饼)
X

佛山耐堡日用品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密封圈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NB-QC-WI-015 版 本: A 生效日期: 07/03/2012 页 码: 共 1 页
编制(修订): 审 核: 批 准:
版 修订 修订 本 次数 页码
2.包装
混料 与样板比对﹐检查包内有无其它编号的密封胶混入 包装方式 目视包装方式﹐确认是否能保证此物料的来料质量
X 目视
X
材质 3.外观
密封胶本体
比对确认板﹐目视或用手感觉密封胶的材质与板是否一致

密封圈检验标准

密封圈检验标准

密封圈检验标准密封圈是一种密封元件,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密封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设备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密封圈进行严格的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密封圈的检验标准,以便确保密封圈的质量和性能。

首先,对于密封圈的外观检验,应当检查密封圈的表面是否平整,是否有裂纹、气泡、变形等缺陷。

同时,还应检查密封圈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内径、外径、厚度等尺寸参数的测量。

外观检验可以直观地判断密封圈的质量,因此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其次,对于密封圈的材料检验,应当对密封圈所采用的材料进行检验。

密封圈通常采用橡胶、硅胶、聚氨酯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密封圈的性能。

因此,对材料的硬度、耐磨性、耐油性等性能进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材料符合要求,密封圈才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用性。

另外,对于密封圈的功能性能检验,应当对密封圈的密封性能进行检验。

这包括对密封圈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密封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其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

同时,还应对密封圈的耐久性进行测试,以确保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老化、硬化等问题。

最后,对于密封圈的标识检验,应当对密封圈的标识进行检验。

密封圈的标识应当清晰、完整,包括产品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只有标识清晰完整,才能够追溯产品的质量信息,保证产品的质量可控。

综上所述,密封圈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检验、材料检验、功能性能检验和标识检验。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检验,才能够确保密封圈的质量和性能。

密封圈作为一种重要的密封元件,在各个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其质量的严格把控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密封圈检验标准能够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提高密封圈的质量和可靠性。

密封条及密封圈检验规范

密封条及密封圈检验规范

文件名称:密封条及密封圈检验文件受控状态:生效日期:1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密封条或密封圈的质量,在进料检验时严格把关,明确来料品质验收标准。

2 适用范围我公司所有的密封条及密封圈的检验。

3 抽样方案外形检验,密封条,密封圈按照GB/T 2828.1-2003方案抽检;性能检验,密封条一批次抽取80±20cm,密封圈每批次抽取1个。

4 检验项目4.1 外观形状检验4.1.1 表面光滑、平整、无损伤、无变形、无裂纹等异常缺陷。

A410型密封条4.1.2 定制型密封圈外形尺寸需符合相应图纸要求。

4.2 材质检验4.2.1 材料为阻燃材料,客户明确提出产品的防火要求时,需供应商提供相应的阻燃报告(如EN45545或DIN5510-2要求的防火测试)。

4.2.1 密封条:4.2.1.1 人力对密封条的海绵体/橡胶部分进行拉伸变形,观察表面是否有撕裂痕迹。

4.2.1.3 高温老化将密封条至于高低温老化箱内,重置老化箱的最高温度范围(70℃),受高温烘烤3H之后,观察海绵体表面结构的完好性。

待老化时间结束后,再人为撕扯密封条的海绵体部分,观察表面是否有撕裂痕迹。

4.2.1.4 低温试验将密封条至于高低温老化箱内,重置高低温老化箱的相应参数(-40℃),经过3H的运行周期后观察样品的表面完好性。

待老化时间结束后,再人为撕扯密封条的海绵体部分,观察表面是否有撕裂痕迹。

完好无损图一4.2.2 密封圈:4.2.2.1 密封圈材料为PVC发泡海绵,颜色为黑色。

4.2.2.2 用手粗略感知材料,硬度厚度均匀一致。

5 附表密封圈检验记录表本文件由制造部编制并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工厂密封圈管理制度

工厂密封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工厂生产过程中密封圈的使用符合质量要求,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使用密封圈的生产、维修、检验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密封圈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第二章密封圈种类及要求第四条密封圈种类:本工厂使用的密封圈包括但不限于橡胶密封圈、金属密封圈、塑料密封圈等。

第五条密封圈要求:1. 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 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3. 具有适当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4. 包装完好,标识清晰。

第三章密封圈采购与验收第六条采购部门负责密封圈的采购工作,应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

第七条采购密封圈时,应明确密封圈种类、规格、数量、技术要求等信息。

第八条采购部门在收到密封圈后,应组织专人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1. 检查密封圈的外观,无裂纹、气泡、变形等缺陷;2. 核对密封圈的规格、数量、技术要求等信息;3. 检查密封圈的包装完好,标识清晰。

第九条验收合格后,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并办理入库手续。

第四章密封圈储存与保管第十条密封圈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第十一条库房内应保持整洁,定期检查密封圈的储存环境,确保密封圈质量。

第十二条密封圈应按照种类、规格分类存放,不得与其他物品混放。

第十三条库房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密封圈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五章密封圈使用与维护第十四条生产部门在使用密封圈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密封圈的正确安装和使用。

第十五条生产过程中,如发现密封圈有磨损、老化、损坏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第十六条更换密封圈时,应选择与原密封圈相同规格、性能的密封圈。

第十七条更换后的密封圈应进行安装质量检查,确保密封效果。

第十八条生产部门应定期对密封圈进行维护保养,延长密封圈使用寿命。

第六章密封圈检验与报废第十九条密封圈检验工作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检验内容包括:1. 密封圈的外观检查;2. 密封圈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检查;3. 密封圈的性能试验。

密封圈检验标准

密封圈检验标准

密封圈检验标准密封圈是一种用于防止液体或气体泄漏的重要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为了保证密封圈的质量和性能,对其进行严格的检验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密封圈检验的标准和方法,以便相关人员能够正确进行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

一、外观检验。

1. 检查密封圈的外观是否平整光滑,表面是否有裂纹、气泡、污渍等缺陷。

2. 检查密封圈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内径、外径、厚度等尺寸参数。

3. 检查密封圈的颜色和材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色差或异物混入。

二、物理性能检验。

1. 强度测试,对密封圈进行拉伸、压缩等强度测试,检查其抗拉伸、抗压缩性能。

2. 弹性测试,检查密封圈的回弹性能,包括压缩变形后的恢复情况。

3. 密封性测试,将密封圈安装在相应设备上,进行密封性能测试,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

三、化学性能检验。

1. 耐腐蚀性测试,将密封圈置于不同的腐蚀介质中,检查其耐腐蚀性能。

2. 耐热性测试,将密封圈置于高温环境中,检查其耐高温性能。

3. 耐油性测试,将密封圈置于不同的润滑油中,检查其耐油性能。

四、环境适应性检验。

1. 低温环境测试,将密封圈置于低温环境中,检查其耐低温性能。

2. 高温环境测试,将密封圈置于高温环境中,检查其耐高温性能。

3. 湿热环境测试,将密封圈置于湿热环境中,检查其耐湿热性能。

五、其他特殊性能检验。

1. 摩擦磨损测试,对密封圈进行摩擦磨损测试,检查其耐磨性能。

2. 寿命测试,对密封圈进行寿命测试,检查其使用寿命和性能衰减情况。

3. 其他特殊性能测试,根据实际需要,对密封圈的特殊性能进行相应的测试。

通过以上的检验标准和方法,可以全面、系统地评估密封圈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同时,对于不合格的密封圈,应及时进行整改或淘汰,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

密封圈的检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希望相关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做好产品质量控制工作。

进货检验规程

进货检验规程

进货检验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本厂原辅材料进货检验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本厂原材料及各种零部件的进货检验;供质管部在进货检验中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GB15810- 1995《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G B 1 58 1 1-1 995《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YY0244 1996《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用橡胶活塞》YY0242- 1996《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用聚丙烯专用料》GB/T14233.1—1998《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一部分化学分析法)》GB/T14233.2—93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3 进货检验规程3.1 包装袋进货检验规程3.1.1 检验项目3.1.1.1 印刷文字要符合包装图纸要求。

3. 1 . 1 .2尺寸要符合包装图纸要求。

3. 1 . 1 .3包装袋印刷要清晰,色调均匀不得有色泽脱落。

3. 1 . 1 .4包装袋封口要牢固,不得有虚封或漏气。

3. 1 . 1 .5小包装袋撕裂口功能要良好。

3.1.1.6包装袋清洁,不得有异物污染3.1.2检验方法:目测和通用量检测。

3.1.3标准判定合格率:3.1.1.1、3.1.1.2、3.1.1.4、3.1.1.6 为100%,3.1.1.3、3.1.1.5 为96%3.1.4 抽样方法数量与检验结论:抽样方法为每进货批随机抽检其中一件,数量为小于 1 万支的抽200支;大于 1 万支的抽500支,合格入库,不合格按不合格品处置或作退货处理。

3.2 包装箱进货检验规程3.2.1 检验项目:3.2.1.1印刷文字要符合包装图纸要求。

3.2.1.2 尺寸要符合包装图纸要求。

3.2.1.3印刷要清晰,色泽要均匀。

3.2.1.4 纸箱粘合要牢固,钉扣须平贴,纸质坚硬有韧性,不易压扁不易破裂。

3.2.2检验方法:目测和通用量具检测3.2.3判定标准合格率:3.2.1.1、3.2.1.2为100%,3.2.1.3、3.2.1.4 为98%3.2.4 抽样方法数量与检验结论:抽样方法为每一进货批随机抽检20 只,符合要求入库,不合格按不合格品处置或作退货处理。

丁晴密封圈的入厂检验规程

丁晴密封圈的入厂检验规程

丁晴密封圈的入厂检验规程1. 引言丁晴密封圈是一种用于密封和防漏的重要零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为确保丁晴密封圈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制定入厂检验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丁晴密封圈的入厂检验规程,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2. 检验项目2.1 外观检验•检查丁晴密封圈的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裂纹、划痕或变形。

•检查丁晴密封圈的颜色是否均匀,无色差或褪色现象。

•检查丁晴密封圈的标志和标签是否清晰可辨。

2.2 尺寸检验•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丁晴密封圈的内径、外径和厚度,并与产品规格进行比对。

•确保丁晴密封圈的尺寸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2.3 材料检验•根据产品规格要求,确认丁晴密封圈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标准。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合格。

2.4 功能检验•将丁晴密封圈安装到相应设备或试验装置中,进行性能测试。

•测试丁晴密封圈的密封性能、耐压性能、耐温性能等。

3. 检验方法3.1 外观检验方法•目测检查丁晴密封圈的外观,注意观察有无明显缺陷。

•使用显微镜等工具,对细小缺陷进行放大观察。

3.2 尺寸检验方法•使用千分尺、游标卡尺等工具,对丁晴密封圈的尺寸进行测量。

•确保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精度,并按照规范操作。

3.3 材料检验方法•根据产品规格要求,选择合适的化学分析仪器和物理测试设备。

•进行材料样品的取样、制备和测试操作。

•比对测试结果与标准要求,判断材料是否合格。

3.4 功能检验方法•根据产品规格要求,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试验方法。

•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丁晴密封圈的功能性能测试。

•记录测试数据,并与规格要求进行对比。

4. 检验记录与评定4.1 检验记录•对每个丁晴密封圈进行详细的检验记录,包括外观、尺寸、材料和功能检验结果。

•记录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批次号等信息。

4.2 评定标准•根据产品规格要求,制定相应的评定标准。

•对于不合格的丁晴密封圈,按照规程进行处理和追溯。

机械密封检修规程

机械密封检修规程

机械密封检修规程1检验与质量标准1.1动环和静环a.密封端面要光洁明亮,无崩边、点坑、沟槽、划痕、裂纹等缺陷;b.密封端面平面度允差:对于液相介质为0.0006~0.0009mm;对于气相介质为0.0001~0.0004mm(光波干涉法检验);c.密封端面粗糙度:对于金属材料应不大于Ra0.2;对于非金属材料应不大于Ra0.4;d.与辅助密封圈接触部位的粗糙度应不大于Ra1.6;e.动、静环的尺寸、形位公差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

1.2辅助密封元件1.2.1橡胶“O”型圈a.橡胶材质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b.“O”型圈表面光滑平整,不得存在凹凸不平、气泡、杂质等缺陷及老化迹象;c.“O”型圈分型面应采用450,断面尺寸均匀,飞边径向长不大于0.10mm、厚不大于0.15mm;d.橡胶硬度和允许永久变形量应符合ZB J22 002-88标准;e.“O”型圈尺寸公差应符合ZB J22 002标准;f.“O”型圈一般不重复使用。

1.2.2对于橡胶波纹管辅助密封,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气泡、杂质、凹凸不平等缺陷及老化迹象。

1.2.3聚四氟乙烯(包括填充聚四氟乙烯密封圈)a.对于“O”型圈,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1.6,尺寸公差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b.对于“V”型圈,唇口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1.6,唇边厚不大于0.10mm,内径尺寸公差为H9,外径尺寸公差为h9;c.对于“U”型圈,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均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对于内有弹簧的“U”型圈,其弹簧弹性完好;d.对于楔形环,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1.6,内径要比轴或轴套的外径小0.15~0.30mm,外锥面半锥角要比其配合面的半锥角小1030′~20,内锥面半锥角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e.对于波纹管组件,波纹管不能有内凹、裂纹等缺陷,必要时需做水压试验,当密封的工作压力高于0.30Mpa时,试验压力为0.50Mpa(内压);当密封的工作压力低于0.30Mpa 时,试验压力为0.30Mpa(内压),试验时间为5min,波纹管不得有破裂或渗漏现象。

密封圈检验标准

密封圈检验标准

密封圈检验标准密封圈作为一种重要的密封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程项目中。

其密封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对密封圈的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密封圈的材料、外观、尺寸等方面,介绍密封圈的检验标准,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首先,对于密封圈的材料,其主要包括橡胶、金属、塑料等。

在检验时,应根据密封圈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选择相应的材料进行检验。

对于橡胶密封圈,应检查其硬度、耐磨性、耐油性等性能;对于金属密封圈,应检查其表面光洁度、耐腐蚀性能等;对于塑料密封圈,应检查其耐温性能、耐压性能等。

只有选用合适的材料,并确保其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才能保证密封圈的使用效果。

其次,对于密封圈的外观,应进行全面的检查。

首先要检查密封圈的表面是否平整,有无气泡、裂纹、变形等缺陷;其次要检查密封圈的颜色是否均匀,有无色差、污渍等情况;最后要检查密封圈的边缘是否整齐,有无毛刺、划痕等问题。

只有外观完好无损的密封圈,才能保证其在工作中不会出现泄漏等问题。

再次,对于密封圈的尺寸,应进行精确的测量。

首先要测量密封圈的直径、厚度、内径等尺寸参数,确保其与设计要求相符;其次要测量密封圈的压缩率、回弹率等性能参数,确保其在工作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只有尺寸精准的密封圈,才能保证其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不合适的情况。

最后,对于密封圈的检验过程,应建立完善的记录和档案。

在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应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并建立相应的档案,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只有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才能保证对密封圈质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综上所述,密封圈的检验标准是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检验,才能保证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发挥出最佳的密封效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密封圈检验标准,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油封检验规范

油封检验规范

1. 各阶段检验要求1.1进货检验1.1.1氟橡胶(a) 必须有厂家提供的合格证或质保证书。

(b) 根据国家标准及相关的技术要求,检验员对到货产品进行性能测试,主要有硬度、扯断强度和扯拉伸长率等。

(填写性能测试记录单)(c) 测试设备有邵氏硬度计、橡胶强力测试仪和测厚仪等。

(d) 每批到货需抽检一次。

对于同一批次不同到货时间的物品,仅性能测试可以合并做,其余必须按批做。

1.1.2钢材:(a) 必须有厂家提供的质保证书或合格证。

(b) 检验员对钢板厚度和长度进行检验。

(填写测试记录单)1.1.3丙烯酸酯橡胶:(a)必须有厂家提供的合格证或质保证书。

(b) 根据国家标准及相关的技术要求,检验员应对到货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主要有:硬度、扯断强度和扯拉伸长率等。

(c) 测试设备有邵氏硬度计、橡胶强力测试仪、测厚仪等。

(d) 每批到货需抽检一次。

(填写性能测试记录单)1.2过程检验1.2.1首检(a)当产品首件加工、工装设备调整时,检验员应对加工的产品进行首件检验。

(b)由检验员按检验要求对首件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填写在质量检验记录单上。

(c) 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目测的方法对产品的外观质量进行100%检验。

如发现外观有变化,则请检验员对产品进行抽检一次,不合格的做好标识,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规定及时处理。

只有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方继续加工转入下一工序生产。

1.2.2自检(a)操作工在生产过程中和工序完成后对加工产品按工艺卡的要求进行自检。

(b) 在加工过程中自检发现不合格品及有可疑产品时,要追溯检查并及时请检验员判定,对不合格品应做好标识并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及时处理。

(c) 对产品的外观质量进行100%检验(目测),并将检验结果,填写在质量检验记录单上。

(d) 抽检比例:冲压5%;硫化包胶2%;组装10%;外观检验100%检验。

1.2.3巡检(a) 由车间主任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巡检工作。

(b) 巡检人员每天不定时的对现场进行巡检,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纠正处理,对重大质量问题应报告质量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胶密封圈入厂检验规程
(附检验记录)
橡胶密封圈入厂检验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橡胶密封圈入厂检验规程(以下简称检验规程)规定了本公司使用此类零件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本检验规程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新、老防爆电器产品使用的橡胶密封圈的入厂检验。

2依据的标准:除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各自产品的企业标准、产品图样、工艺文件等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

3检验项目:a、外观;b、外形尺寸;c、材料及性能。

4检验手段:目测和实际测量
5检验用量具:游标卡尺、硬度计。

6技术要求:
a、密封圈表面质量应无气泡、杂质、凸凹缺陷、修边痕迹、合缝错位,具体
要求见“橡胶密封圈入厂质量水平判定表”表1:
表1 橡胶密封圈的表面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