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陈景润数学电子小报手抄报趣味数学乐园数学与生活板报模板数学家的故事海报有趣的数学A3
(完整版)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教子有方》
陈景润不仅是数学奇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
儿子名叫陈由伟。
( 1981年12月生) “陈由伟”这个名字是陈景润起的。
陈由是他与夫人各自的姓,伟则希望其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意思。
陈景润对独生儿子的培养方法是:民主对待儿子。
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成长,使他的思维方法更具有个性。
陈景润认为,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都靠个性的发展才获得成功。
陈景润希望儿子将来也当科学家。
陈由伟天生聪明,每当他拿玩具,便好奇地把玩具解剖——拆开看个明白。
一个玩具几十元,当母亲的便拉下脸来严肃批评儿子。
这时,陈景润总是乐呵呵地站在儿子一边说:“孩子有好奇心是件好事。
他能拆开玩具证明他有求知欲望,能研究问题。
当父母的要支持他才对。
”
儿子上小学后,常常向陈景润谈自己的事,学习、劳动或与同学的往来。
陈景润认真听着,然后为孩子当参谋,或表扬或批评纠正。
很快,他就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儿子成了朋友。
陈景润认为,教育培养孩子,要因人而异,不同环境、不同性格,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不同。
这正是这位举世闻名的数学家的过人之处。
陈景润与由昆欣慰地讲,教育孩子要灵活,要分阶段。
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方法分不开。
大数学家陈景润他所取得的成绩,他所赢得的殊荣,为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树起了一面不凋的旗帜,辉映三山五岳,召唤着亿万的青少年奋发向前。
他离开我们整整十八年了。
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2014年2月11日整理。
大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大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陈景润叔叔是个大数学家,在全世界都很有名。
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工作,绝不放过一分一秒。
当早上天刚刚亮的时候,陈叔叔的小屋就已经响起了琅琅书声。
当太阳出来的时候,他的床头就已经积满了许多的数学演算草稿了。
上班的铃声还没响呢,他已来到图书馆门口等待开门了。
陈叔叔每天进入图书馆,就沉浸在书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一切。
有一回,已是中午时分,图书馆里静悄悄的,下班时间早已过了,管理人员大声问馆里是否有人,没有人回答,管理人员就锁好门,去吃饭了。
这时候陈叔叔才觉得要回去吃饭了,但他走到门口发现们反锁着,就毫不在意的笑了笑,重新回书库里看书去了。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陈叔叔在台灯下不是写论文就是研究法文、德文的数学书籍,常常到深夜,他才踏着月光回宿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叔叔就是这样紧紧地追着时间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科学的高峰迈进。
他的哥德巴赫猜想,引起了全世界数学家的注意,成为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孜孜不倦:(2)夜幕降临:2、第25自然段是按照顺序记叙的事,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
3、这篇课文通过陈景润的故事,表现了陈景润叔叔是一个的人。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哪些感想?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5、下面这段话是描写对陈景润叔叔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好学的精神。
请你也写这样的一段话,来表现一个人。
这时候陈叔叔才觉得要回去吃饭了,但他走到门口发现们反锁着,就毫不在意....的笑了笑,重新回.书库里看书..去了。
数学家陈景润的名人故事
数学家陈景润的名人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
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
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实验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教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
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
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
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芒。
……”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因此,陈景润对这个巧妙问习题产生了浓重的兴趣。
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实验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
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教师。
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1。
关于数学家故事的读书手抄报
关于数学家故事的读书手抄报数学是一门深奥而又神秘的学科,它以逻辑严谨和精确性闻名。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杰出数学家为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手抄报将为大家讲述几位数学家的故事,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智慧和奉献精神。
1. 牛顿: 宇宙万物的揭秘者伊萨克·牛顿是17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
牛顿的最著名的成就之一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据传,在1665年的某个冬天,年轻的牛顿正待在家中时,一颗苹果从树上落到了他的头上,正是由于这一突发事件,牛顿开始对万有引力的本质进行深入研究。
最终,他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计算,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基础,这一理论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认识。
2. 黎曼: 几何世界的开拓者伯纳德·黎曼是19世纪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他对数学的贡献尤为突出。
他创立了黎曼几何学,开创了非欧几何的研究领域。
在他的研究中,他突破了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局限性,将几何学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通过引入黎曼流形和曲率概念,黎曼使得人们能够对弯曲的空间进行数学描述,奠定了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理论的基础。
3. 爱因斯坦: 数学与物理的胜利结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是一位卓越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精湛的数学家。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彻底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念。
在他的理论中,空间和时间不再是绝对均匀的,而是随着物质的分布而变化。
为了发展这一理论,爱因斯坦熟练运用了黎曼几何学和张量分析的数学工具。
正因如此,他才能够建立起一套完整而严密的现代物理学体系。
4. 图灵: 计算机世界的奠基者阿兰·图灵是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之一。
他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图灵主要研究逻辑、计算机算法和机器智能方面的问题。
他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这是一种用于研究计算和判定问题可解性的理论模型。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拓展资料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数学家陈景润在大学读书时,生活极为简朴,他始终穿着一件黑色的学生装。
由于家境贫寒,他经常一天吃两顿饭,为的是把省下的钱用来买书。
他说:“饭可以不吃,书不可以不念。
”他平时不看电影,不随便和人闲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
那时,宿舍有按时熄灯的制度,他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便把头埋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
在进军“哥德巴赫猜想”时,他居住在6平方米的小屋里,演算全靠自己笔算。
他演算的手稿有几麻袋.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整十年过去了,陈景润在1966年终于攻克了“(1+2)”这个堡垒。
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数学家李希特把陈景润的发现誉为“陈氏定理”,说它是“筛法”的“光辉顶点”。
一位英国数学家写信称赞他:“您,移动了群山!”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著名数学家数学小报手抄报(4套)
主要荣誉华罗庚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建国六十年来,“感动中国一百人物之一”。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
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
个人贡献华罗庚华罗庚(1910.11.12—1985.6.12),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享年77岁),犹太人,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
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
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为世界四大数学家。
一生成就极为丰硕,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达110个,属数学家中之最。
数学家的故事手抄报数学电子小报A模板(一)
数学家的故事手抄报数学电子小报A模板(一)数学家的故事手抄报数学电子小报A模板一、数学家简介数学家是对数学科学做出卓越贡献或成就的人,从事数学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数学科学不断发展进步。
数学家主要被分为纯数学家和应用数学家两种类型。
纯数学家:主要探究数学本身的理论基础与结构,提升数学领域的基础性和纯粹性。
应用数学家:研究数学在不同科学领域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工程、金融等。
二、著名数学家介绍1.欧拉(Euler)欧拉是一位18世纪瑞士数学家,被誉为数学王子。
他发明了一些重要的数学符号,如e、i、π等,对现代数学基础的建立有重大贡献,其研究成果包括:欧拉公式和欧拉-马斯刻罗尼定理等。
2.高斯(Gauss)高斯是德国数学家,是数学、物理和天文学的杰出人物,是19世纪科学史上的巨擘。
他的研究成果涉及很多数学领域,包括代数、计算机科学、微积分、几何学等。
3.牛顿(Newton)牛顿是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近代科学三巨头之一,他的发现包括了微积分,万有引力定律等。
三、数学家的思想和精神数学家不仅仅只是技术的奉献者,更是一群拥有优秀思想和精神的人。
其中一种代表就是泰勒(Taylor)和马克思(Marx)提出的探究思想: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体现抽象概念的问题。
数学家强调创新、挑战和自由,倡导自由的思想和开放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断拓展数学领域的边界。
四、数学相对论数学家们还发现,在物理科学研究中,数学和物理是相互依赖的。
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之一,它也是数学家创造科学成就的象征之一。
相对论代表了一种哲学思想,是科学的一个重要结构。
从今天的角度来说,相对论提出了许多深刻的科学问题,使物理学陷入了直观和理论原理之间的困境,同时也极大地启发了基础物理研究。
数学家通过数学技术研究,对科学中的基本性问题提出了理清和解决的途径。
五、结语数学思想的发展和流行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和教育。
通过数学家的故事,我们可以深刻了解到他们的思想精神和创造成果,为我们的未来推进各种学科和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数学家陈景润数学电子小报手抄报趣味数学乐园数学与生活板报模板数学家的故事海报有趣的数学A4
0的最初含义是“没有”。
古人认为,既然什么也没有,就不必专门确定一个符号。
后来,人们用位值制记数时经常会碰到缺位的数,比如204,怎么表示中间的空位呢?古代印度人用“·”占位,我国开始时用空位,后来用“□”占位,再后来又用“○”占位。
据英国史学家考证,大约在1500年前,0最先出现于中国和印度边界,很可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创造。
人类从认识“1”到认识“0”,差不 多用了5000年的时间。
陈景润是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
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
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 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
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
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A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汉族,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人。
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
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
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9年,中国发行纪念陈景润的邮票。
同年10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行 星命名为“陈景 润星”。
数学家的小故事:“陈氏定理”数学家陈景润
数学家的小故事:“陈氏定理”数学家陈景润
上一期的极客数学帮数学家群星会我们邀请了古希腊数学家泰勒斯作为数学家群星会的开幕嘉宾,因为总所周知,古希腊在数学史中占有不可分割的
地位。
今天《数学家的小故事》我们邀请了我国着名数学家陈景润来参加群
星会,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伟大的数学家的一生。
数学家陈景润的生平
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
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
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
学系任助教。
1957年10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73年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
大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大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陈景润叔叔是个数学家,在全世界都十分有名。
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工作,绝不放过一分一秒。
当早上天刚亮的时候,陈叔叔的小屋里已响起了琅琅书声。
当太阳出来的时候,他的床头已积满了许多数学演算手稿了。
上班的铃声还没响呢,他已来到图书馆门口等待开门了。
陈叔叔每天进入图书馆,就沉浸在书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一切。
有一回,已是中午时分,图书馆里静悄悄的,下班时间早已过了,管理人员大声问馆里是否有人,没有人回答,管理员锁好门,去吃饭了。
这时候陈叔叔才觉得要回去吃饭了,但他走到门口发现门反锁着,就毫不在意地笑了笑,重新回书库去看书了。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陈叔叔在台灯下不是写论文就是研究法文、德文的数学书籍,常常到深夜,他才踏着月光回到宿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叔叔就是这样紧紧追着时间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科学的高峰迈进。
他的“歌德巴赫猜想”,引起了全世界数学家的注意,成为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为全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孜孜不倦:②夜幕降临:2、第二至五自然段是按顺序记叙的事,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依此是:3、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陈景润叔叔是个怎么样的人?短文《雕凤凰》(20分)古时候,有个有个有名的木匠要在木头上雕刻一只凤凰。
人们听说了,一窝蜂地跑来看。
木匠在木头上勾了个大体轮廓,就不慌不忙的雕起来。
当风头、凤尾还没雕成,羽毛也没有刻完的时候,围观的人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
看见凤凰头的人,撇撇嘴说:“那是什么凤凰啊,简直像公鸡。
”看见凤凰身子的人,斜斜眼睛说:“雕的一点也不像凤凰,倒像只又丑又笨的鸭子。
”其余的人也指指点点附和着说:“还是有名的木匠呢,真丢人!瞧那笨手笨脚的样子,还想雕凤凰呢!”听了这些,木匠并不理会,仍然专心致志的雕刻着。
围观的人觉得没多大意思,便三三两两的散开了。
只有一位白胡子老头仍津津有味的欣赏着。
没过几天,凤凰雕成了,还涂上鲜艳的色彩。
三年级数学故事读书小报
三年级数学故事读书小报摘要:一、引言1.介绍三年级数学故事读书小报的意义和目的2.强调数学故事对提高学生兴趣和帮助理解数学知识的作用二、读书小报内容简介1.寓言故事:介绍一则寓言故事,融入数学知识2.数学家的故事:简述数学家的成长经历和成就,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3.数学趣味题:提供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4.数学实践活动: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三、读书小报的编写建议1.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选择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故事2.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3.鼓励学生参与编写,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四、总结1.强调读书小报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2.倡导教师和家长们积极参与和支持此类活动正文:一、引言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数学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抽象且难以理解的学科。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将数学故事融入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本次我们为大家带来三年级数学故事读书小报,旨在通过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读书小报内容简介1.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人们通过动物或其他具象事物来阐述道理的一种文学形式。
在本次读书小报中,我们选择了一则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通过讲述狐狸为了吃到高高挂在树上的葡萄,想尽办法却始终未能如愿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尽人事,听天命”的道理。
同时,故事中涉及到的数量关系和问题解决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
2.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家的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让他们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
本次读书小报介绍了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陈景润自幼便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通过不断努力,终于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
通过学习陈景润的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数学家是如何在困难中坚持研究的,从而鼓励他们勇攀数学高峰。
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丧□于志洪陈景润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小时候经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
不过,陈景润玩捉迷藏时有点儿特别,他常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着别人来“捉”他。
看着看着,他就忘记了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了他。
上学期间,陈景润酷爱数学。
当老师讲解数学题时,他总是集中精神认真听讲。
课后布置的习题他也认真去做。
陈景润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无限乐趣。
数学是心智的比试和较量,陈景润对于解题,向来不吝惜时间和精力。
陈景润不懂就问,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但向老师请教时却毫不羞涩和胆怯。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来到这所学校,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 89。
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
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
大数学家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大学的数理化课程他也如饥似渴地学习。
这个数学故事,激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使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我所认识的陈景润 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
我所认识的陈景润古来圣贤皆寂寞——李白我不想名利和地位,我只希望能好好地研究数学,在这方面有一些贡献,可以为中国人争一口气。
——陈景润 1979年9月29日老幼妇孺皆知的陈景润陈景润是中国数学家,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及人大主席团的主席之一,他的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可是由于许多人很喜欢加油加酱、涂脂抹粉,流传的故事有许多是歪曲他的形象的。
陈景润是一个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有时也会做出一些幼稚可笑的事,但是在经过歪曲加工的故事里的他却变成了一个怪诞的与众不同的人。
几千年来,中国一些文人对于有成就或创大业的人,肆意宣传是天赋异禀或是天降神物,结果本来是一个普通活泼会犯错误的人,却要变成一个半神或神,不会犯错误的超人,于是社会形成两个层面,下面是广大的浑浑噩噩无知的“群氓”,他们要顶礼膜拜上面的一小部分能歌舞升平、享尽富贵鱼肉良民的“诸神”。
连1000年前我们伟大的诗人李白,由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识面广而能写出许多活泼有生气的诗,后人就牵强附会说这个“诗仙”是文曲星下凡,是“神”不是人。
难怪他在写《将进酒》时要长太息以流涕,哀叹道:“古来圣贤皆寂寞”,因为一变成圣贤就意味着和广大的人民距离远了。
我们的陈景润在特意关怀之下,也变成了一个圣贤。
全中国到处流传关于他的故事,例如远在中国南疆的海南岛的一个穷乡僻壤的老太婆对海外回来的亲人说:中国出了一个大数学家,这个人是很怪,专门蹲在茅坑上研究数学,他的大定理就是这样发现的。
我们的民族有一个可爱的特点:做事喜欢“一窝蜂”,有样学样。
(这里有电影为证,在外国人拍的著名的《愚公移山》电影里,就有北京的一个“四合院”,只要有一家今天买鱼,其他家也跟着买鱼来烧。
明天炒韭菜,大家也跟着炒韭菜。
当然熟悉中国内情的人可以举更多例子。
)于是有许多条件不太好的傻小子,竟然相信蹲茅坑可以读好数学,也在里面不怕臭味蹲了半天。
有些少年儿童听到陈景润拼命苦干的故事,于是向他学习,课间操不做,驼着背拼命在钻难题或做习题,不懂怎么样劳逸结合,把眼睛和身体损坏,结果要“体育日报”的记者去专门访问这位从来不懂得做体育运动的数学家谈体育和身体好的重要性。
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600字
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600字
陈景润,一位卓越的数学家,以其对解析数论、堆垒素数论和歌德巴赫猜想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独特见解而闻名于世。
他的故事揭示了一位执着于追求科学真理的伟大数学家的一生。
陈景润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从小就展现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他在学校时期便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爱好,并在此后的一生中一直专注于数学研究。
陈景润曾在厦门大学和北京中国科学院学习数学,并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始了对歌德巴赫猜想的深入研究。
陈景润的研究成果丰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他在解析数论领域对歌德巴赫猜想的研究。
他提出的“陈氏定理”为解析数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该定理证明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
这一成果被国际数学界誉为“陈氏定理”,并被广泛应用于数论和其他领域。
除了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陈景润还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始终坚持学术诚信,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为年轻一代数学家树立了榜样。
同时,他致力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我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景润的生活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曾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研究,克服了种种困难,包括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困难。
他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勇敢面对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陈景润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和治学精神都将永载史册。
他的故事启示我们:只有执着追求真理、不断探索
未知领域、勇于面对困难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的最初含义是“没有”。
古人认为,既然什么也没有,就
不必专门确定一个符号。
后来,人们用位值制记数时经常会碰到缺位的数,比如204,怎么表示中间的空位呢?古代印度人用“·”占位,我国开始时用空位,后来用“□”占位,再后来又用“○”占位。
据英国史学家考证,大约在1500年前,0最先出现于中国和印度边界,很可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创造。
人类从认识“1”到认识“0”,差不多用了5000年的时间。
陈景润是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内格点
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
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1966
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
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
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
辉煌。
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
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
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
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
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
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世界级的数学
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A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
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
1996年3月19日),汉族,福建省福州市闽侯
县人。
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
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
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
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而他所发表的
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
学奖一等奖。
1999年,中国发
行纪念陈景润的邮票。
同年
10月,紫金山天文台将
一颗行星命
名为“陈景润
星”。
许多名人喜欢用数学比喻,往往出语幽默、灰谐,好比深山闻钟,让人记忆久远。
古希
悖论之父",他有四个数学悖论一直传到今天。
他曾讲过一句名言:"大圆
圈比小圆圈掌握的知识要多一点,但因为大圆圈的圆周比小圆圈的长,所以它与外界空白的
接触面也就比小圆圈大,因此更感到知识的不足,需要努力去学习"。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他有八位好朋友做帮手,
使他少犯错误,甚至可以不犯错误。
他编了一首歌,
读起来非常动听: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
导我。
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
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来、
陈景润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他生活在福建省福州市。
他父亲想让他生活过得更好一些,所以起名景润。
上学以后,
他十分喜欢数学,每一次翻开书就好像上瘾一样,把烦恼抛
在脑后,一天,放学了,大家都跑回家吃饭,陈景润从书包
里拿出向老师借来的数学书,边走边看,书上的内容像电影
一样,一幕一幕的呈现,回家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突然“呯
——”“哎哟——”一声,陈景润撞上树了,流了许多血。
陈景润看都不看谁就说了几声“对不起”,仔细一看,原
来是一棵树“怎么走到这里来了?”他自言自语说道。
经
过多年学习数学。
在1973年2月,陈景润的陈氏定理轰
动了世界,成为了一位数学家。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
要学习陈景润爷爷专心致致的精神。
班
班级
级姓
姓名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