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5 搭船的鸟 教案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三篇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24725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48.png)
【导语】⽂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
⼀个“搭”字使鸟⼉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在⾃然中的和谐。
本⽂以⼀个孩⼦的⼝⽓写了他在⼤⾃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间充满了⼀颗童⼼对⾃然的爱。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设想】 认识翠鸟,感受⼤⾃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主学习相结合,展开⼩组讨论,对课⽂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体验、交流。
感受⼈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亲近⾃然、热爱⾃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创设情境,导⼊新课。
1.利⽤课件向学⽣展⽰⼀些⼈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或图⽚供学⽣欣赏。
2.谈话导题:同学们都很喜欢⼩动物,下⾯⽼师给⼤家介绍⼀个新朋友,它不仅漂亮⽽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的题⽬,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具体情况,预设以下⼏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的⽣活体验,*导⼊,使学⽣兴趣浓厚地投⼊到新课的学习中。
] ⼆、初读课⽂,识记⽣字。
1.谈话过渡:同学们⾃由读课⽂,⽤序号标出⾃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朋友,也可以请教⽼师或同学。
2.听范读课⽂的录⾳,要求学⽣听准字⾳。
3.学⽣分段朗读课⽂,师⽣共同评价。
4.⽣字宝宝被⼤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藏起来读,不认识的利⽤拼⾳和它打招呼。
5.学⽣利⽤⽣字卡⽚⼩组内互读。
6.利⽤⼤屏幕出⽰⽣字,学⽣齐读。
⼩组内说认字好⽅法,学⽣互助识字。
[设计意图:让学⽣采⽤⾃⼰喜欢的⽅式识字,调动了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主识字的能⼒、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 7.检查识字,⼩组之内互查。
(开⼩⽕车读) 三、初读课⽂,识记⽣字。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fc2cd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4.png)
部编版学校三班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搭船的鸟》是人教版学校语文三班级上册(2022年秋季修订版)第1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以“搭船的鸟”为题,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共享的部编版学校三班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期望大家可以宠爱并共享出去。
课堂小结篇一这么可爱的翠鸟,它是搭船到哪里去旅行吗?孩子们,下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课文《搭船的鸟》。
教学过程:篇二一、课件激趣,引入课题1、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引导同学观图说图:师:孩子们,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生:看到了一只小船。
生:我还看到了船头上站着一只鸟。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简洁描述这只鸟吗?生:这只鸟的嘴巴尖尖的、长长的,腹部是黄色的,翅膀上是蓝色的。
师:你观看得格外认真,你宠爱这只鸟吗?生:宠爱。
师:那么这是一只什么鸟呢?孩子们,你们谁能精确地告知老师?生:这是一只翠鸟,我是通过朗读课文知道的。
师:不错!你们对翠鸟了解多少呢?生:我只知道翠鸟宠爱捕鱼,别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翠鸟的小学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老师简洁讲解,同时引出课题:这只站在船头的翠鸟这是要干什么呢?孩子们,让我们走进今日的课文(板书课题:搭船的鸟)。
3、指导同学齐读课题,留意“搭”读第一声,是指“乘坐”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教材插图,让同学通过聚焦画面对翠鸟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时又格外自然地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学问与力量:篇三1、生疏“父、啦、鹦、鹉、悄”5个生字,会写“搭、亲、父”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奇特境界,培育同学亲近自然、宠爱自然的奇特情感。
师生齐预备:篇四老师:预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翠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生字卡及“生字包”同学:了解关于翠鸟的学问;自主阅读课文。
15《搭船的鸟》(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5《搭船的鸟》(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463a7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8.png)
15《搭船的鸟》(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旨;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搭船的鸟》一文,理解课文的主旨,把握课文的故事情节。
2. 生字词学习: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地朗读和书写。
3. 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旨;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展示课文插图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鸟类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故事情节。
4. 学习生字词:教师教授本课的生字、新词,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书写。
5. 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搭船的鸟》2. 课文主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3. 生字词: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抄写本课的生字词,用词语造句;预习下一课。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写一篇观察日记。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5搭船的鸟(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5搭船的鸟(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a5434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3.png)
教案:15搭船的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学生将阅读《15搭船的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 生词学习:学生将学习课文中的生词,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3. 写作活动:学生将进行写作活动,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词并正确运用。
2. 教学难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写作活动的表达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课文阅读材料。
2. 学具:笔记本、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课文阅读:学生将阅读《15搭船的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3. 生词学习:教师将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词,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4. 写作活动:学生将进行写作活动,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小组讨论:学生将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 总结与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板书设计:1. 课题:《15搭船的鸟》2. 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词并正确运用,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写作活动的表达能力。
4. 教学过程:导入、课文阅读、生词学习、写作活动、小组讨论、总结与展示。
作业设计:1. 学生将完成一篇关于《15搭船的鸟》的读后感,要求不少于200字。
2. 学生将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幅与课文相关的画作。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对《15搭船的鸟》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习生词并正确运用。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案(最新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案(最新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8b265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4.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案(最新8篇)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篇一课型:新授。
教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目的:1、正确认读本课的十一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认识翠鸟,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重点:正确认读十一个生字;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搭”什么意思?想想,不知道可以查工具书,乘、坐的意思。
组词,“搭船”是什么意思?“顺便乘坐船”的意思。
揭示课题“搭船的鸟”,这又是什么意思呢?顺便乘坐船的鸟。
想不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那我们就去学习今天的课文吧。
板书:风铃草二、初读课文1、明确这堂课的要求: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自由读两遍课文;读第二遍的时候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
3、将画出的生字再在课文中读两遍。
4、分组读课文,评出小组里读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读。
5、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全班评价。
6、自愿读课文,看谁想读,勇敢地站起来读。
三、认读生字1、出示小黑板,齐读生字,先读带点的字,再读词语。
2、指名读生字。
3、读生字卡(单个字)。
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自由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搭船的鸟》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课题中一个“搭”字,就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这样的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的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的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对小动物很感兴趣,文中的翠鸟那样的美丽与可爱: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捕鱼又很敏捷、迅速。
这是都是“我”细致观察的结果,因为留心观察,“我”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给“我”的旅途增添了快乐。
15《搭船的鸟》(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5《搭船的鸟》(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154234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4.png)
15《搭船的鸟》(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旨;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想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讲述了一个小孩在搭船的过程中,与一只小鸟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故事。
2. 生字词:搭、船、鸟、帮助、成长等。
3. 课文主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旨;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把握。
3. 理解课文:学生分小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旨;教师点评、总结。
4.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教师讲解重点生字词,指导学生书写。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搭船的鸟》2.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抄写生字词,用词语造句;思考如何保护环境,与家人分享。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大自然的声音》,了解大自然的美妙。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环保意识的培养。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15 搭船的鸟 精华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15 搭船的鸟 精华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c6a66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1.png)
15.搭船的鸟【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翠鸟美丽的外貌和敏捷的捕鱼动作,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言运用:重视朗读的指导,指导学生通过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把观察所得写具体、生动。
思维能力: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审美创造:通过观察实践,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单元习作积累素材。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本文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课题中一个“搭”字,就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课文开头交代了见到翠鸟的原因,接着重点描写翠鸟美丽的外貌吸引了“我”,也引发了“我”的疑问。
看到翠鸟捕鱼的敏捷动作后,通过母亲的介绍,“我”知道了翠鸟搭船的原因,点明了课题。
关注结构:课文中,作者先看到的是静止在船头的翠鸟,感受到翠鸟美丽的外形,接着按照一定顺序从整体到具体部位:羽毛、嘴来感受翠鸟外貌的美丽。
关注描写:课文第四自然段,作者连续用了“冲、飞、衔、站、吞”五个词语,把翠鸟一瞬间的捕鱼动作,切分成若干个连续的画面,分步写清楚、写连贯。
【教学目标】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2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重点)2.整体把握文章的意思,理解题意。
(重点)3.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重点)4.通过观察实践,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单元习作积累素材。
(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2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3.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引入:出示翠鸟图片(出示课件3):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搭船的鸟》这篇课文,去认识一下它吧!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搭船的鸟)学生齐读课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 搭船的鸟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 搭船的鸟 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f00f9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02.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5课《搭船的鸟》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并掌握生字词,能够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2.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3. 情感教育: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2. 难点: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自然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大自然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通过讲解、提问、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3. 生字词学习: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4. 情感教育: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5. 总结与作业布置: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作业。
板书设计1. 课题:搭船的鸟2.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并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3. 教学内容:课文内容、生字词、情感教育。
4. 教学重点与难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的理解。
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回家后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2. 生字词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55cce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e.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鹦、鹉”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21个词语。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等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到的细致,初步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描写翠鸟外貌、动作的语句感受“我”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做细致观察。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重点)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谜语导入。
教师口述:身体小巧玲珑。
羽毛鲜艳特别。
鸣声清脆动听,疾飞捕鱼本领强,人人称它“叼鱼郎”。
(谜底是一种鸟,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看那个聪明的小朋友最先猜到。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翠鸟。
鼓励学生根据谜语的内容大胆想象,猜一猜,说一说翠鸟的样子,展示:教师提示:翠鸟属于鸟纲、翠鸟科。
常栖息于溪涧边,以鱼为食。
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和南部,为留鸟。
翠鸟喜栖息在有灌丛或疏林的、水清澈而缓流的河溪、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
性格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
中国南方的翠鸟繁殖期为每年4~7月。
翠鸟羽毛美丽,头顶羽毛可供作装饰品。
但喜食鱼类,对渔业生产不利。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b849d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1.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本文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课题中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是抓住翠鸟的哪些方面来写的,依据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自己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在展开想象、朗读体验中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观察记录单。
2.准备翠鸟的。
学生准备: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那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哪!快来看。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看图说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感受。
2.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呢?3.揭题:一次,一只翠鸟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做什么呢?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出示课件并板书:搭船的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引导学生互助学习生字、新词。
(1)大屏幕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练读。
fù lā yīnɡ wǔ qiāo qiāo外祖父沙啦沙啦鹦鹉静悄悄(2)学生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每组指派一名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鹦”“鹉”“悄”借助声旁“婴”“武”“肖”读正确,借助形旁“鸟字旁”“竖心旁”理解字义。
多音字:“啦”在拟声词“沙啦沙啦”里读一声,用在句尾作语气词时读轻声。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f1b72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b.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第【1】篇〗《搭船的鸟》备课意图及设计讲解1、承上启下,凸显单元目标。
文中描写了一只美丽可爱的鸟,作者是通过详细观察写出来的。
如何理解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呢?老师在开篇就做了一单元导语,“留心观察事物,写好观察所得。
要学什么?怎样的学习呢?学习目标这也是老师在非常关注的。
2、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
我们第二阶段是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向逻辑思维过渡,实现共赢,落实单元的学习目标。
第一单元当中就让学生聚焦有新鲜感的句子,这就涉及言语思维的发展需要,能够把意思充分的表达出来创设出属于学生的理解认知。
所以本第5单元,第一个老师在设计教学时也始终贯穿着结合之前我们学生的发展能力进行有效的设计。
通过鸟的外形和动作进而让学生初步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交换句子次序、删减词语多少、交换词语等方法落实深化。
3、阅读教学当中能够渗透一点写作的指导方法老师就1234自然段作为例子进行指导,第二自然段是从静态角度描写翠鸟的色彩支配;第三自然段是以连续的问句来体现儿童内心世界的童趣与好奇;第四自然段,则从动态角度描写翠鸟捕鱼突出动作之快,无不体现着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值得学习的写作技能。
因此,基于这一目标的解读,结合本课内容本篇课文的理解。
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翠鸟外形动作并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同时还有一个模仿2、4小节的方法,试着描写啄木鸟的外形或者是一个捕食的动作。
在学习文本内容的同时,能够了解并且模仿作者观察与描写的方法,进而为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奠定一些基础,可提供可能性。
4、张老师这个关注点或者它的关键词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习能力在课堂中生长。
第二学段侧重考察在最重要的段落,文字的细致,让学生能够去理解消化。
比如对翠鸟外形的细致描写,感受语言的生动。
如何引导学生品读对翠鸟外形的描写。
所以当在读课文时,老师是请边读边画关键词句,作者是对哪些事物做了观察观察?从哪里看出来的,是从第一小节,这个“雨的声音沙拉沙拉的响”,因为下雨做了细致的观察;从“披着蓑衣用力的摇着”看出作者做的细致发展;从小鸟的外形“它的羽毛是翠绿色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优秀9篇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de3e6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10.png)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优秀9篇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有条件的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
生自由谈观后感受。
师: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10《搭船的鸟》。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dfcce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a.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8篇)一、课件激趣,引入课题1、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观图说图:师:孩子们,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生:看到了一只小船。
生:我还看到了船头上站着一只鸟。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简洁描述这只鸟吗?生:这只鸟的嘴巴尖尖的、长长的,腹部是黄色的,翅膀上是蓝色的。
师:你观看得特别认真,你喜爱这只鸟吗?生:喜爱。
师:那么这是一只什么鸟呢?孩子们,你们谁能精确地告知教师?生:这是一只翠鸟,我是通过朗读课文知道的。
师:不错!你们对翠鸟了解多少呢?生:我只知道翠鸟喜爱捕鱼,别的我就不太清晰了。
师:教师这里有一些关于翠鸟的小学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教师简洁讲解,同时引出课题:这只站在船头的翠鸟这是要干什么呢?孩子们,让我们走进今日的课文(板书课题:搭船的鸟)。
3、指导学生齐读课题,留意“搭”读第一声,是指“乘坐”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现教材插图,让学生通过聚焦画面对翠鸟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时又特别自然地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自主朗读,疏通词句篇二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仔细倾听朗读并想一想自己从听读中对课文有了哪些简洁的认知(知道了翠鸟的样子很漂亮、了解了翠鸟会捕鱼……),教师确定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同时引导他们自主朗读课文。
2、学生自主朗读,教师提示他们留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字词可以请教同学、教师,同时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学生自主朗读状况:(1)认读生字小嬉戏:教师将写有课文生字的卡片放在预备好的“生字包”中,接着指名学生从中抽取生字卡片,然后精确读诞生字的读音,教师适时将读错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次进展易错读音生字集中强化朗读指导。
(2)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课后生字,想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教师引导他们留意利用已有生字认知阅历进展共性化识记(“鹦、鹉”两个字组合起来是鸟的名字,所以都有“鸟”,而左边的局部都是它们的读音……),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形近字比拟、熟字加偏旁识记法等记住生字的字形。
15搭船的鸟(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5搭船的鸟(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aef2b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f.png)
教案:15搭船的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尊重生命,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的含义。
3. 讨论课文中的问题,探究课文的意义。
4.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可贵。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文、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引出课文主题。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停顿和表情,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的含义。
4. 讨论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探究课文的意义。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课题:15搭船的鸟2. 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培养环保意识。
3.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环保意识。
4. 教学过程:导入、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讨论课文、小组合作、总结。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复习课文内容,熟读生字词。
2. 拓展作业:收集关于大自然和环保的资料,进行小组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师自我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2. 学生反馈: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3.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注:以上内容仅为教学设计的框架,具体内容需根据教材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15 《搭船的鸟》(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5 《搭船的鸟》(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b2eda1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b.png)
15 《搭船的鸟》(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搭船的鸟》,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复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二、教学内容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4. 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
2. 学具:铅笔,橡皮,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预测课文内容。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3.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学习生字词:通过PPT课件,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书写。
5. 分析修辞手法:通过举例、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6. 讨论主题思想: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7.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搭船的鸟》2. 课文内容简述3. 生字词4. 修辞手法5. 主题思想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复述。
2. 书写生字词,并进行默写。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4. 写一篇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教学效果是否满意。
2. 学生反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对主题思想的把握程度。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搭船的鸟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搭船的鸟 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1cf59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19.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搭船的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搭船的鸟》,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读“鹦、鹉、翠”等9个生字,会写“搭、翠、嘴”等13个生字,理解并积累“搭船、捕鱼、船舱”等词语。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1-9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重点语句,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认识翠鸟,体会翠鸟的美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题:搭船的鸟2. 课型:新授课3. 课时:2课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朗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6.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热爱。
7.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搭船的鸟2. 课时:2课时3. 教学目标:正确认读生字,理解词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4. 教学重点与难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背诵课文第1-9自然段。
3.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热爱。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品读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认识翠鸟,体会翠鸟的美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5a46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d.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的观察;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教学重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2、班级内汇报。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得出:外形美丽,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教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
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搭船的鸟翠鸟美丽嘴——红色羽毛——翠绿本领高翅膀——蓝色《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篇二一、教材简析《搭船的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15 搭船的鸟(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5 搭船的鸟(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c47623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c.png)
教案:15 搭船的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 交流讨论: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
3. 写作练习:学生通过写作练习,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受,进行写作练习。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阅读材料、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导性问题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3. 交流讨论: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
4. 写作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和思考。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课文搭船的鸟2. 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表达感受3. 教学重点与难点:朗读理解,表达感受4. 教学过程:导入,课文阅读,交流讨论,写作练习,总结与反思作业设计:1.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短文。
2. 课后阅读:学生选择一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一份关于《搭船的鸟》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您进行教学设计和准备。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留心观察朱熹先生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鲁迅先生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
”无论是一朵花儿的绽放、一只虫子的鸣唱还是一个季节的消逝,只要留心观察,我们便能感受不一样的美。
本单元将开启智慧之门,带我们走上观察之路。
你有没有关注过,水平如镜的江面上,偶尔会有羽毛鲜艳的小鸟不时地冲进水里,衔起小鱼?你可曾发现,蒲公英会在中午张开花瓣,把草坪染成金色?让我们观察身边的世界,于细小处发现美的足迹。
本单元的主题是“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这是本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现习作例文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
要注意,不管是精读课文还是习作例文的教学,都指向同一个学习任务——写一篇习作,因此教学时应着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观察的细致”带来的好处或收获,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观察,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搭船的鸟 2了解“我”观察了哪些事物和场景;了解“我”对翠鸟外貌、动作的细致观察,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金色的草地 2交流自己觉得有趣、可爱的场景;了解草地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能自己观察并和同学交流。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1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学会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按照顺序将观察所得写下来。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2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关注作者观察时的感受;结合精读课文、交流平台等内容,我爱故乡的杨15搭船的鸟文本分析:这篇课文以儿童的口吻,叙述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课题中一个“搭”字,就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课文开头交代了见到翠鸟的原因,接着重点描写翠鸟美丽的外形吸引了“我”,也引发了“我”的疑问。
看到翠鸟敏捷的动作后,通过母亲的介绍,“我”知道了翠鸟搭船的原因,点明了课题。
这样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设计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是抓住翠鸟的哪些方面来观察描写的,依据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自己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在展开想象、朗读体验中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感情,从而有意识地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目标: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
2.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知道“我”是抓住这两方面的特点来描写翠鸟的。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观察的好处,学习细致观察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读通、读熟课文,尽量读出感情。
1.正确认读多音字“啦”,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交流识字方法,互助合作朗读。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由交流。
过渡: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不管是看似冰冷的蟒蛇、蜥蜴,还是驯良乖巧的小狗、小猫,它们都像朋友一样陪伴着我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你最喜欢哪种动物?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自由表述)2.引导思考:它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你觉得它什么时候最有趣、最好玩?是什么样子?3.教师过渡,引出本文的描写对象——翠鸟。
过渡:看来,你对它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欢它,所以说起来头头是道。
今天,老师也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它不但长得漂亮,而且特别聪明,还会搭船呢!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预设:引导学生查字典理解“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就是乘船。
5.质疑课题。
预测:看到课文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预设:(1)是什么鸟要搭船?它长什么样子?(2)它搭船干什么?(3)它要上哪儿去?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借助拼音或是查查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新词。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搭d ā船 母亲q īn 外祖父f ù 沙啦l ɑ 响xi ǎn ɡ声 羽y ǔ毛 翠cu ì绿嘴zu ǐ巴 静悄qi ǎo 悄qi ǎo 吞t ūn 咽 哦ò 捕b ǔ鱼 鹦y īn ɡ鹉w ǔ(2)指导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鸟:鹦(鹦鹉) 鹉(鹦鹉) 鸡(鸡鸭) 鹰(老鹰) 鹂(黄鹂)鹅(天鹅)◆部件归类:(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
预设:出示要写的字(带田字格),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
可以指名学生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其他学生补充写好生字的方法。
教师重点示范书写,突破写字难点。
◆书写指导:[翠]上部第一笔和第四笔是横折,不带钩。
整个字要写得紧凑些。
[吞]第一笔是平撇,不是横。
[嘴]左边的“口”写小些,右上部的“此”写小些,右下部“角”写大些。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及难句,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点拨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预设: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船篷是用茅草覆盖着的,然后引导学生想象、体会雨点打在船篷上的声音。
大雨落在地面上,哗啦、哗啦;大雨落在树叶上,滴答、滴答;大雨落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预设:出示翠柳、翠玉、翠柏等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翠”就是青绿色,纯度较高的绿色。
再出示翠鸟、鹦鹉的图片,观察翠鸟美丽的羽毛、可爱的样子。
还可以拓展介绍我国传统工艺“点翠”,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的思想教育。
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静悄悄”的反义词“闹哄哄”,再联系前文,用充满疑惑的语气读一读句子,读出怕惊吓了翠鸟的心理。
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预设:注意读准句子的节奏,可指名多位学生读一读,交流怎么才能把句子读好。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预设:注意读准“搭”“捕”的字音和“哦”“呢”两个词的语气。
(2)分小组接读课文,或指名学生接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尽量读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概述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同桌交流后互相说一说,教师相机点拨归纳。
明确: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我”和母亲雨中乘船去外祖父家;第2自然段写一只美丽的小鸟站在船头;第3自然段写小鸟引起了“我”的好奇;第4自然段写小鸟捕鱼本领很高;第5自然段写母亲告诉“我”小鸟是一只翠鸟。
2.引导学生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我”在雨中乘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发现并认识了一只翠鸟的事。
3.思考并讨论课后的第1题。
(1)出示题目: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观察”。
明确:观,指看、听、摸、嗅等感知行为;察,分析思考。
所以观察不仅仅是看,还包括听、摸、嗅等,更重要的是还有积极的思维活动,要能说出看到的是什么,听到的是怎样的,等等。
(3)引导学生说出作者观察到了什么。
明确:第1自然段,“我”坐在船舱里,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的声音。
第2自然段,“我”发现翠鸟后,观察了翠鸟美丽的外形:羽毛是什么颜色,翅膀是什么颜色,嘴巴是什么颜色。
第4自然段,“我”观察到了翠鸟捕鱼时敏捷的动作:冲进水里,飞起来了,衔着一条小鱼,吞了下去。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我们曾经在上学的路上,见识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有多么美。
今天,在去外祖父家的路上,我们不但在船篷里听到了好听的雨声,还在船头看到了一只美丽可爱的翠鸟。
这些生活里的美景,总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而我们怎么做才能有所发现呢?对,就靠观察!像本文作者一样,静静地听,细细地看。
下节课,我们还会再次走近这只“搭船的鸟”,从观察中感受生活的快乐。
今天这堂课,老师想着重表扬一下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想一想,今天从老师或同学那里,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或新方法?(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1.搜集“翠鸟”的相关资料,与作者的观察进行比较。
2.观察你身边的某种小动物,看看它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3.在家里种种豆芽,观察其生长变化情况。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1.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2.懂得“搭船的鸟”的含义。
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兴趣,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初步了解观察的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句子说一说。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搭船母亲外祖父沙啦响声羽毛翠绿翠鸟嘴巴静悄悄吞咽捕鱼鹦鹉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介绍“翠鸟”的资料。
过渡:这到底是一只怎样的翠鸟呢?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让大家找一找关于“翠鸟”的图片和资料,谁来展示一下?翠鸟中型水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而通称翠鸟。
栖息于灌丛或疏林边、水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
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
翠鸟扎入水中后,它的眼睛能迅速调整水中光线折射造成的视角反差,保持极佳的视力,所以捕鱼本领很强。
4.出示翠鸟不同姿态的图片,引导学生简单观察并谈体会。
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翠鸟的知识,包括翠鸟长什么样子,它喜欢住在哪儿、吃什么,又是怎么繁殖的,真有意思!老师也给大家找来了一些翠鸟的图片。
(出示课件图片。
)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表述,真漂亮,动作好快……)说得真好!你是从(外形\动作\神态\联想和想象……)来观察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只可爱的鸟儿,好好地观察一下吧!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读圈画,试着从文中找出能概括翠鸟样子的词语和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