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文化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从水文化视角看节水型社会建设
![从水文化视角看节水型社会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8139177b7fd5360cba1adba6.png)
等, 目前都引起 了文化界和社 会大众 的重视 , 些分 这 支文 化都是在水 文化基础上衍 生 出来 的。
收 稿 日期 :00 0 -8 2 1-8 2 基 金 项 目: 中华 环 境保 护 基金 会 T T O O水 环 境 基金
的反作用 。其 反映 的内容 不 同, 形式 不 同, 对经 济和
无论古 代还是 当前 , 文化都存 在先进 与落后之分 。当今社会在用水 领域存 在的一些 不 良习惯 、 水 意 识, 即根 源于落后 的水 文化理念 。在节水 型社 会建设 中, 除了采 取科技 手 段 、 度措 施和 经济 杠杆 制 之外 , 还要 注意发挥先进 水文化 的作 用 , 进行 文化心理 上 的除 旧布新 , 培育 全社会 良好 的用水 素质 和节水 、 爱水 的水文化理 念。 关键词 : 水文 化 ; 水型社会 ; 化 ; 教 理念 中图分类号 : 12 G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47 (00 0 — 04 0 17 — 90 2 1 )4 0 3 — 4
是 自然 形 成 的 , 化 是 人 的 创 造 物 。 未 与 人 的 活 动 文
学思 考 、 想感 受 、 学 体验 , 思 美 等等 。科技 、 用 、 实 文 化3 种视 角 , 既有 区别 , 也会有联 系 、 交叉 、 渗透与融
合 。在 中华 文 明史上 , 多水 利著 作 、 述 , 实用 很 论 其 价值 、 科学价 值 和文化 意 义 常常是 结 为一 体 的。如
水 文 化 和 精 神 形 态 的水 文 化 。 狭 义 的 水 文 化 主 要 指
个视角 都有其独 特价 值 。对 “ 的认 识 也是 这样 。 水”
水本身兼 具 实用 价 值 、 学 研 究 价 值 和文 化 价 值 。 科
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的意义与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06ff7ac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1b.png)
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的意义与价值2023年已经来临,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水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如今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这催生了节水型社会的需求,而建设节水型社会制度无疑是解决水危机的关键所在。
那么,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呢?首先,建设节水型社会制度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节约水资源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完成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这些重要任务。
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够建立完善的节水型社会制度,我们将可以在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中,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节水型社会制度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建立节水型社会制度不仅可以达到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标,也可以拓展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比如,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我们可以建造更加智慧化和科技化的用水系统,从而节约我们在运行维护一系列用水系统方面的成本。
而且,在旅游和餐饮、纺织等产业方面,如果我们能够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可以满足消费者在生态环保方面的需求。
第三,节水型社会制度可以推动社会变革。
建设节水型社会制度涉及到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度层进行创新,重点关注未来面临的挑战,从而构建更为完善的制度体系。
所以,建设节水型社会制度不能仅仅局限于节约水资源这一层面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变革的力量,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四,建设节水型社会制度至关重要的是,可以促进社会进步。
现在,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已经威胁到了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
水资源的日渐短缺,水污染的日益加剧,都已经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十分关注和紧急应对的问题。
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文明和发展道路,更加注重节约和合理利用公共资源,从而实现更加稳健的社会进步。
总之,今年推进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确实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而建设节水型社会制度所产生的种种积极影响,不仅涉及到水资源和环境保护,也涉及到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彭阳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彭阳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做法与成效](https://img.taocdn.com/s3/m/5a258cd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f.png)
彭阳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做法与成效彭阳县注重节水意识的培养。
该县政府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节水知识,提高群众节水意识。
通过在学校、社区、农村等场所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并制作宣传材料,如海报、宣传单等,提醒群众节约用水、科学用水。
该县政府还组织开展节水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加深群众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
彭阳县积极推进节水设施的建设。
该县政府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改善灌溉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
在农田灌溉方面,实施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流失和浪费。
该县政府还大力开展城市供水工程的建设,提升供水管网的质量和效率,减少漏水和输水损失。
彭阳县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
该县政府加强对水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体系。
通过对地下水、水库水位、雨水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该县政府还制定了相关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
彭阳县开展了水价调整和鼓励节水的经济手段。
该县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水价,提高用水成本,鼓励群众节约用水。
对于节约用水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补贴,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节水活动。
通过经济手段的引导,彭阳县有效降低了用水量,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彭阳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提高群众节水意识,推进节水设施建设,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以及实施经济手段,该县有效减少了用水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是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彭阳县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努力实现节水目标。
节水型社会建设解读
![节水型社会建设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b8a73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4.png)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全面推行节约用水的理念、技术和管理措施,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一概念强调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风尚,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公众参与和市场机制等多种手段,有效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水使用效率,保护水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保护的协调统一。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目标包括:
1. 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分配用水资源,确保重点领域和关键时期的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2. 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鼓励研发和应用先进的节水技术,提升各行各业的用水效率。
3.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节水法规体系,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
4. 提高公众节水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节水责任感和紧迫感。
5. 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废水回用和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在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区域水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环境承载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节水策略和行动计划。
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节水工作格局。
总体而言,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长期坚持,以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
节约用水的文化与社会价值观
![节约用水的文化与社会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e06879f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c.png)
节约用水的文化与社会价值观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之一。
然而,由于人口增加、工业发展等原因,全球许多地区的水资源面临日益严重的短缺问题。
而在这个背景下,节约用水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愈发显得重要。
本文将从文化与社会层面探讨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首先,节约用水的文化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节约用水也成为了公众意识的一部分。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倡导节水措施,政府机构、媒体和学校纷纷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号召人们积极参与节水行动,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
这种文化已经深入人心,为人们节约用水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其次,节约用水的社会价值观也日益受到重视。
一个注重环境保护的社会,必然也会重视节约用水。
在社会层面,节约用水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能源消耗,为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从经济角度看,节约用水也可以减少企业和家庭的成本支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发展。
因此,节约用水的社会价值观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践行节约用水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
首先,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改变不良的用水习惯,比如修复漏水设备、合理使用洗浴用水等,提高用水效率。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实现节水,比如安装节水器、回收利用废水等,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水浪费。
另外,政府、企业等各方也应该加大投入,研发节水技术、建设节水设施,共同推动社会节约用水的进程。
总之,节约用水的文化与社会价值观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倡导节水文化,提高整个社会对节约用水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可以有效减少用水浪费,保护水资源,推动绿色发展。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为未来的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建节约用水的美好未来!。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ae1be95783e0912a3162abc.png)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开展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在全世界致力于应对水问题的21世纪,我国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人口大国,面临着更为紧迫的压力。
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成为未来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中国国情、水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节水是一项重大国策,也决定中国必须走节水型社会之路。
我国水资源形势严峻,人均水资源量少,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严重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巨大。
近年来,在国务院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国节水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总的来看,节水使农业、工业用水定额减少,用水效率提高,延缓了总用水量的增长势头。
但是,目前中国节水水平与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还很不相称,从1980年到现在,中国总体缺水形势未得到缓解,水资源质量总体呈恶化趋势未得到有效控制。
节水的战略地位还不够突出,全民的节水意识还有相当差距,节1/ 12水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行政推动层面。
如何在水权水市场理论指导下,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建立节水的运行机制,更多地依靠经济手段、科技进步促进全社会水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建立节水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道路,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
能否实现全社会的节约用水、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关键。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就是明晰水权,培育水市场的形成,确立科学合理的水价机制,用市场配置水资源。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推进水利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只有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加强水文化建设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加强水文化建设促进水利事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b1e6e3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7b.png)
加强水文化建设促进水利事业发展加强水文化建设促进水利事业发展文化是可以传播开来并流传到下一代的人类优秀创造物,它包括物质的、精神的、风俗的、制度的等方面的内容,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历史上,每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机遇期。
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提升文化软实力”,都说明文化对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
当今时代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搞好水文化建设,是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水文化的内涵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水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它既是生命之源,又是文明之源,文化之源,水孕育了文化,是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传承文化的载体。
水利行业,应有自己行业特色的文化、思想、精神支柱和哲学理论的引领。
宁夏有着2200多年引黄灌溉的水文化历史,以丰富的治水经验、古老的治水技术、灿烂文化著称于世,是宁夏水利人取之不尽的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宁夏水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切实加强水文化建设,是时代赋予水利人的光荣使命。
近年来,在水利厅党委的重视和领导下,水利系统各单位结合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重视水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努力加大水文化建设力度,使水文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水文化建设即在水利系统或涉水区域开展文化活动,从而凝聚水利精神,以水为载体,调动水利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二、加强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过度开发水资源,而忽视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导致用水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成为水利工作、水利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
探讨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
![探讨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e55c54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b.png)
探讨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一种资源,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短缺和污染问题,这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建设节水型社会已经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污染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地区的水资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短缺和污染问题。
据统计,全球有2.1亿人饮用的水质量低于标准,每天有1000多个儿童因为饮用污染水而死亡。
在中国,每年约有400个城市遭受水资源短缺,约有80%的河流、湖泊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污染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如何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性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所谓节水型社会,就是指在消费和生产过程中,通过科技创新和行为改变,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水量和水资源的浪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节水型社会能够通过生产和消费的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减少无效用水,提高用水效益。
2. 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节水型社会能够通过科技创新和行为改变,减少水污染和土壤侵蚀,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从而保证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提高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建设节水型社会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1. 优化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推进技术创新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措施。
政府需要鼓励节能和环保的产业发展,并且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同时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式,减少用水量和水的浪费。
2. 加强组织和管理加强组织和管理也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
对节水型社会的认识
![对节水型社会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6783633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1.png)
对节水型社会的认识节水型社会,就是指在全社会内,广泛推广节约用水的理念和行为方式,以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现代化社会。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挖掘和使用,水资源的日益稀缺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
因此,构建节水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以下是对节水型社会的认识,经过以下列表划分:1. 节水型社会的意义节水型社会的构建能够有效支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水资源并完善水环境。
节水也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减少浪费。
2. 节水型社会应重点发力的领域为了构建节水型社会,应该从以下领域入手:2.1 农业水利的节水化。
农业水利是用水最大的领域之一,是节约用水的重点。
需要加强水旱灾害防治和耕地水资源管理,将浪费水的情况从源头上切断。
2.2 城市用水的节水化。
城市用水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应该优化供水的结构和方式,降低自来水的利用率。
同时,应该加速推进污水再利用项目,将回用水作为城市用水的有效途径。
2.3 工业用水的节水化。
工业用水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另一重要领域。
我们可以通过工艺技术调整和再利用水的方式,降低工业生产的用水量,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全球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共识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节水型社会已经成为重要的共识。
巴黎协定和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均强调了加强全球节水。
同时,在国内,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由此可见,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共同的目标。
4. 个人应该如何做出贡献除了全球共同行动外,个人也应该积极参与到构建节水型社会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学习科学的用水知识,遵循合理的用水习惯,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资源。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节约每一滴水,拒绝不必要的用水。
在办公环节中,我们也可以尽量少用水,遵循办公室节水的基本规则。
总之,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政府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完成这个重要的历史使命,打造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
关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关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dc5586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0.png)
关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考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水资源的紧缺问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建设节水型社会成为了当前我国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的水资源问题,更是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生态环境。
下面,本文将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路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思考。
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水资源的紧缺问题日益严峻。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水资源和建设节水型社会,将对人类的未来造成巨大的影响。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水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水资源意味着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
实现节水型社会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具体来说,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和政策,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控,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完善节水设施和技术。
加大节水设施和技术研发力度,不断提高节水技术水平,推广应用节水设施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推动产业节水。
加强对工业、农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管理,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节水政策和措施,推动产业节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 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普及等途径,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积极参与到节水活动中来。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文化思考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文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eb49513ff00bed5b9f31d7c.png)
水利 用率 达 9 %以上 ,灌 溉保 证率 0
10 ,亩 平 效益 从 50 0% 0 0元 提 高到 80 0 0元 。三 是企 业节 水 稳步 推 进 。 20 0 5年起 开始推进 企业 节水技 改工
念、 习俗 、 德 、 道 制度 、 技等 社会文 科 化建设 , 全社 会形 成一个优 良的节 在
20 0 9年第 4期
江 苏水 利
推 节 型 会 设 文 思 进水 社 建 的 化 考
许其 宽 徐 斌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 是我 国经 济社会发展 的一项长期 的基本 国策 ,
产控制灌溉新技 术 ,取得节水一半 、 增产 一成 、亩增 效 10元 的显 著效 0 益 。“ 九五” 间 , 期 在特种经 济作物生
后, 市水利部 门开始全面管理城 乡节 约用 水工作 , 划用水 、 计 节约 用水 由
农村 转 向城 乡统管 ,转 向以 台账管
理 、年审考 核为特 征 的规 范管理 阶 段 , 市推行 深井 “ 全 四个 一 ” 管理 , 即
一
全社会 爱惜水资 源的 意识 。首先 , 要 强化水资源忧患意识 。我国是一个缺
的关注和响应 。 然而 , 长期以来 , 受传
统消 费观念 的影 响 , 社会 上仍有 “ 只
是我 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 利用 、 建 构
人水和谐社会 的重要战略举措。节水 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 实现社会 的水 资源节约利用和保护 目标 , 不仅靠 工 程措施 ,更 重要 的还要 加强 节水观
管今 天有得 用 ,不管 明天有 没有 ” ,
“ 上下 雨 地下 流 ,吃水 用 水 不用 天
产 中大力推广喷灌 、 滴灌技 术。在安 丰镇 东风 村建立 节水 高效农 业示 范
略论水文化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政作用
![略论水文化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政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1d6630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9.png)
略论水文化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政作用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一环。
水文化作为人类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对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资政作用。
水文化注重和谐共生,讲究以人为本。
水润万物,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生命之源。
水文化强调人与水的和谐共生,体现出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保护。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以人为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保护好水资源,让人们喝到清洁的水、用到优质的水、享受到美丽的水景,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人与自然共生的社会。
水文化强调节约水资源,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水是宝贵的资源,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
水文化倡导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水资源,尽量避免浪费。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树立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个人也要从我做起,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合理使用水资源。
水文化倡导依水而居,建设水利工程。
水文化将水视为居住和发展的基础,尊重水的力量和影响。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建设水利工程。
水可以发电、灌溉农田、供应城市用水,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水利工程的投入,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要注意生态保护,确保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保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文化鼓励人们享受水文化的乐趣,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水文化注重人的精神和身体的健康,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提倡人们享受水文化的乐趣,通过接触水、感受水的力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政府和社会组织要加大对水文化的推广力度,开展水上运动和水上旅游等活动,将水文化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略论水文化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政作用
![略论水文化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政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381381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9.png)
略论水文化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政作用水文化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政作用表现在加强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价值观的培养。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资源。
水文化通过传播和弘扬在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价值观,让人们明白水资源的重要性,并意识到水资源应当被当作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来对待。
这种价值观的培养不仅让人们形成正确的水资源利用观念,而且激励人们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共同保护水资源。
水文化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政作用还体现在强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
水文化倡导人们在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就需要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注重节约用水、保护水质和维护水生态等方面。
水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将引导人们养成文明用水的好习惯,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水文化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政作用还体现在加强水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和推动。
水文化强调水的清洁和水环境的保护,通过教育、宣传和法规等手段,促进人们养成保护水环境的良好习惯和行为。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和维护水的生态环境,保障人们饮水安全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保护和恢复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水文化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政作用还在于加强社会对水问题的关注和参与。
水文化推动人们关注水资源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积极参与到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中来。
这推动了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进步,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水文化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资政作用。
水文化不仅强调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价值观的培养,还强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同时也推动社会对水问题的关注和参与。
这都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保障。
应当进一步加强水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断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共同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意义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fd1c30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c.png)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意义水,这生命的源泉,在地球上流淌、奔涌、汇聚,看似无尽,实则珍贵无比。
咱得好好唠唠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意义,这可不仅仅是个口号,那是和咱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儿。
咱就说每天早上起来刷牙洗脸吧。
水龙头一开,那水就哗哗地流,有人可能觉得这水多得很,浪费一点没啥。
可您想啊,要是把这每天浪费的一点点水都攒起来,那得是多大的一个数儿啊。
这就好比是在吃馒头,您每顿都剩下一小口,觉着就那么一点点,扔了不可惜,可日积月累,那浪费的馒头堆起来都能成小山了。
水也是这个理儿,每个人不经意间浪费的水,汇集起来就是个惊人的数字。
建设节水型社会,就是要让大家都意识到这每一滴水的价值,别再把水当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
再看看农业吧。
庄稼地就像嗷嗷待哺的孩子,全靠水来浇灌才能茁壮成长。
没有水,那地里的粮食作物就像没了娘的孩子,只能干枯而死。
咱国家是农业大国,每年在农业灌溉上要用掉大量的水。
如果能建设节水型社会,采用更科学的灌溉方式,就好比是给庄稼地请了个精明的管家,让每一滴水都能精准地送到作物的根上,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大水漫灌,白白浪费好多水。
这节水型社会要是建成了,粮食产量不仅能保住,说不定还能提高呢,毕竟水用得恰到好处,庄稼自然长得好。
这不仅关乎咱农民伯伯的收入,更关乎咱全国人民的饭碗啊。
工业就更不用说了。
那些大工厂里,机器轰鸣,水就像血液一样在生产线上流淌。
要是没有水,好多生产工序都得停摆。
可是有些工厂用水可粗放了,就像个不懂节俭的富家子弟,大手大脚地用水。
这要是建设了节水型社会,工厂就得好好盘算一下这水该怎么用了。
通过循环利用、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来节约用水,就像把家里的废水重新利用起来浇花拖地一样。
这样既能节省成本,又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何乐而不为呢?还有咱身边的环境啊。
水多的地方就像个水灵灵的大姑娘,山清水秀,风景迷人。
可是水要是越来越少,那环境就像个生了病的老人,干巴枯黄,毫无生机。
湖泊干涸了,河流断流了,那些依赖水生存的动植物可就遭了殃。
加强水资源利用保护,助力节水型社会建设
![加强水资源利用保护,助力节水型社会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6396242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b.png)
D0I:10.16767/ki.10-1213/tu.2021.01.029节能与环保加强水资源利用保护,助力节水型社会建设魏爱霞甘州区西浚灌区水利管理处摘要:我国要求实行节水运动,水利部门进一步结合我国 的水资源情况开展节约水资源的运动,改变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不浪费水资源,建立节约水资源的减能绿色社会,这也和我国可 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这几年以来江河管理局以水利 管理为基点,切实践行我国节约水资源的方针,根据我国要求实 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全面建设水资源节约型社会,进一步开展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污染整治和水资源生态修复为落实点,帮助 我国城市饮水问题的改进。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保护;节水型社会;构建;策略1引言自从我国颁布节水型社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 和治水两手抓的全面治理方针,我国非常关注水资源浪费和污 染治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对于水资源治理的进一步工作流程 和系统治理办法,进一步对水资源污染治理要求进行了细化,对 治理行动进行明确的部署,要求全民开展节水运动,推进水资源 利用的改革运动,以促成水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成。
对此我国 的水利部门进行了进一步的行动部署,在部署要求中明确要求 加快水资源利用改良,全面建设水资源节约型社会,节约水资源 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我国的生态发展,改变传统浪费水资源的用 水模式,从技术和使用方法上对于水资源利用进行改革,从而进 一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江河管理局主要负责对于我国河流流域的水质情况进行调研,要控制河流流域的旱涝灾害考察,这对周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水利所属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和践行水 资源管理方针,根据相应的要求建设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节约水 资源型社会,对于水资源管理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管理,及时解 决,结合周边城市的发展,为城市周边建设添砖加瓦。
2深化依法治水管水,加强执法监管2.1加大执法力度根据这几年的发展状况和水资源节约落实程度,江河管理 局结合我国相关水利方面的文件加强水资源利用,依法履行相 关部门的职责,对于水资源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和管理,加大对于 水资源的管理力度,并且组织定期在水库,江河区域进行取水和 水样观测调查,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批评,对相关违 法行为进行证据收集和行政处理处罚,开展水域的专项整治和 调查,对于水利部门的检查制度进行及时地改进和创新,确保水 域执法和监测工作能够正常展开,不影响到正常监测和执法吣 在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构建节约型社 会,首先需要相应的法律部门能够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在实际工 作中能够加强巡查和现场执法力度。
自来水与节约用水文化建设
![自来水与节约用水文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3b2b60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9.png)
自来水与节约用水文化建设节约用水是一项重要的环保任务,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
自来水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如何合理使用并建立节约用水的文化意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自来水与节约用水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
一、自来水的重要性自来水作为现代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它不仅解决了人们生活用水的需求,还能为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提供支持。
然而,由于水资源的有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我们必须认识到自来水的可贵性和重要性。
二、自来水与节约用水的关系自来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应该珍惜并节约使用。
节约用水不仅能够减轻水资源的压力,还能够降低水处理和供应的成本。
自来水与节约用水的关系密不可分,只有通过节约用水的措施,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自来水与节约用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建立节约用水的文化意识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自来水与节约用水文化建设相互关联,可以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和意识,树立节约用水的价值观念。
只有通过文化的引导和传承,我们才能够实现全社会的节水意识的普及和提高。
四、自来水与节约用水文化建设的措施1. 提倡节约用水的教育宣传活动。
通过开展水资源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让人们了解水的重要性,激发节约用水的意识。
2. 加强自来水供应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提升自来水供应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建立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鼓励节约用水,对浪费和滥用水资源进行惩罚和限制。
4. 倡导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
从个人和家庭层面,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如修复漏水,使用节水设备等,减少不必要的水消耗。
五、自来水与节约用水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效果自来水与节约用水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提高人们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视程度,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通过自来水与节约用水文化建设的措施,可以实现减少浪费、提高供水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节水文化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节水文化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590aa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8.png)
节水文化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高辉;屈艳萍
【期刊名称】《中国防汛抗旱》
【年(卷),期】2012(022)003
【摘要】阐述了节水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并针对我国的节水现状,分析目前节水型社会建设面临的文化问题,研究探索节水文化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借此希望将节水文化理论运用于实践,指导人类社会的节水行为。
【总页数】4页(P16-19)
【作者】高辉;屈艳萍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
【相关文献】
1.谈水务部门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2.试述妇联组织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3.浅谈政府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4.论非常规水源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5.宣传教育在潍坊市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水文化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摘要: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节水文化。
本文从分析节水文化的概念与涵义入手,认真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现状以及对节水文化影响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建设节水文化进行了探索。
从宣传上来讲,要加大宣传力度。
从服务上来讲,要加强节水文化服务。
从创新角度来讲,要加大节水技术创新。
从基础设施来讲,要加强先进的文化水利工程建设。
从法律法规上来讲,要逐步建立健全节水政策法规。
通过建设节水文化,培育全社会良好的用水素质和节水、爱水的水文化理念,提高人们对用水的良好意识和价值观,为节约型社会的实施打下基础。
主题词:节水文化节水型社会水资源现状水利工程1.节水文化的概念与涵义1.1节水文化的内涵及特征水文化就是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并积累起来的与水有关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
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
同时,水文化也反映着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一定人群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认识程度。
通过以节水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先进水文化的引领、教化、指导功能,对人们不合理的用水行为进行内在约束,潜移默化的对节水型社会建设产生影响。
节水型社会是指在系统的节水法律和制度规则引导和规制下,社会成员形成以节约使用为原则的用水行为,社会系统在使用水资源方面具有遵循节约和可持续原则,从而使有限水资源得以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用水高效、制度完备、公众参与、生态良好,是节水型社会具备的几方面基本特征,其中用水高效是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制度完备是节水型社会的根本保障,公众参与是节水型社会的广泛基础。
而用水高效、制度完备、公众参与的实施者均以人为主体,以水文化为纽带。
1.2节水文化的理念。
节水文化理念主要是:一是人与水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理念。
人水和谐,也是正确处理人水关系的重要思想基础。
二是节约、保护水资源的理念。
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停止对河流与水的一切不良伤害,真正担负起保护河流与水的神圣职责,并使节约保护水资源成为一种伦理习惯和道德规范。
三是水生态文明的理念。
把水视作生态系统最宝贵的财富,把河流、湖泊及一切水资源视为生态系统生命活力的载体,百倍地珍惜保护。
四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水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和控制性要素,人类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去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及对节水文化影响的主要因素2.1我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属于水资源短缺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用水需求的扩张,水资源短缺对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瓶颈作用将会越来越凸显出来。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2200 m3,水污染严重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全国每年缺水近400亿m3,耕地每年因旱减产粮食280多亿kg;全国660多座城市中大约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城市工业年缺水近60亿m3。
据预测,我国人口在2030 年左右将达到峰值16 亿,届时用水总量达到上限,水资源供需矛盾将十分突出。
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预计届时用水总量为7000 亿~ 8000亿m 3 ,而全国实际可能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 亿~ 9000 亿m 3 ,水资源进一步开发的难度极大。
与水资源短缺的现实相比,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结构型、生产型和消费型浪费,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巨大。
近年来,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和旱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因此,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持续利用水资源最根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工程,也是缓解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战略选择。
通过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大大提高用水效率,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又一个环境污染的事实告诉我们: 在完善水资源保护的制度建设的同时要重视水伦理价值,如果只重视地方经济发展,而不重视对生态环境负有的责任和义务,只能证明人们的短视行为,造成的苦果也只能由人类自己来品尝。
2.2对节水文化影响的主要因素。
一是自然原因,干旱缺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这些问题,是中国的自然、地理、气象等多方面客观条件造成的,就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看,解决手段还很有限,只能是熟悉它、适应它,在此基础上适当改造它。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二是主观原因,水的浪费和污染,许多都是人为造成的。
节水意识淡薄、用水习惯不合理以及水资源过度开发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发展观和干部考核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有少部分政府官员,把经济的发展,错误地当作是单一的GDP 的发展。
用习以为常的粗放方式取得眼前的业绩,在资源的消耗上大手大脚,甚至为取得一时的经济增长,不惜以污染环境为代价。
三是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因。
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和人口总额迅速增长,而水资源总额大体不变的的情况下,只有用先进的、科学的、节约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使它们相适应。
四是体制原因。
我国水资源管理较单一,依靠以行政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供水和污水处理为主体,绝大多数还是靠国家财政拨款。
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水资源开发利用主体没有节约保护的内在动力,公众没有参与到水资源管理中,使得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3.如何建设节水文化的探索3.1从宣传上来讲,要加大宣传力度。
应充分利用每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有利时机,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节水型社会的认识,提高全民的水危机意识与节水意识。
应发挥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舆论工具及协会、合作组织等社会团体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唱响节水主旋律,营造一个全社会节水并积极主动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
应增强公民水资源的忧患意识。
节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节水是为环保作贡献的观念,增强节约用水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
同时要加强学校对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文化观念和价值的教育和传播,通过倡导新型的价值、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形成一种有利于节约用水、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氛围,进而形成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道德培养策略。
坚持以水资源保护为切入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且富有成效的宣传活动。
搭建人水互动的平台,探索水文化的精神,创建水文化品牌。
借助各类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多角度宣传节水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节水文化建设中来,让更多的思想、观点推进先进水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一系列水利保护宣传活动,就是要让社会民众转变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客观、科学地认识水的价值及人水和谐的重要性,并把这种认识贯穿到日常行为中去,养成节约水、保护水环境的文明行为。
3.2从服务上来讲,要加强节水文化服务。
向全社会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水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并不断提升水利建设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增强全社会的水患意识、爱水惜水节水意识,引导人们逐步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用水意识、用水习惯和价值体系,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节水主题活动,普及节水文化知识,弘扬先进水文化精神。
着力提升节水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全社会水知识的普及、水意识的增强和水观念的转变,引导社会建立节约用水、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3从创新角度来讲,要加大节水技术创新。
要结合实际情况。
研究开发节水种植新品种,实现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双赢。
要促使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与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要加快供水管网改造,减少集中供水漏失率。
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水利工程,不仅要实现其蓄水抗旱、防洪排涝、供水发电等功能,也要体现先进设计理念,展示建筑美学,营造水利景观,承载文化传承功能。
把流域人文风情、河流历史、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合到水利工程设计中,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
要用景观水利的理念去建设每一个水利工程,使一条条奔流不息的河道成为人们陶冶性情的好去处,一座座匠心独具的水利工程成为人们赏心悦目的好风景,一处处清新靓丽的水利风景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3.4从基础设施来讲,要加强先进的文化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是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纽带,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与水直接发生关系的载体。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代水利工程拥有了新的内涵,是时间的塑像,是文化的象征,是崛起的宣言,水利工程与社会环境、生态保护有效结合起来,摒弃“就水论水”的传统思维方式,融入回归自然、恢复生态,以人为本、人水相亲、与自然和谐的新理念,满足时代对水利建设提出的多样化要求。
3.5从法律法规上来讲,要逐步建立健全节水政策法规。
在管水方面建立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和行为规则。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供水、节水、排水、治污与回用等应该由政府水利部门统一管理、合理配置。
水权、水价、排污等法律法规及其管理监督机制必须符合管理伦理原则,这是维护管水公正的制度保证,也是防止水资源管理部门本身道德腐败的必要安排。
制度建设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根本载体,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在制度建设中体现水伦理价值观是实现制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水资源的配置、保护牵涉到公平正义,需要处理个人与集体、当前与长远、中国与世界的利益。
建设节水型社会涉及各行各业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制定形成比较完善的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法规,规章体系,用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作保障。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条例明确在流域规划、水量分配、应急调度、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责,同时强化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资源统一管理方面的职责,要逐步建立健全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制度体系,通过法律、法规以及科学的手段来保护水资源、治理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状态。
要完善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提高水资源费收费标准,以价格手段引导人们的节水行为。
结语:综上,建设节水文化,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做的工作还很多,我们要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用水的良好意识和价值观,建设节约型社会。
参考文献:1.黄金花.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8).2.尉天骄.从水文化视角看节水型社会建设[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4):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