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经济特征及发展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及发展方向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49c8e56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2.png)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交通运输部门要做好运输经济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各有关单位须掌握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发掘二者的共性,从而加速我国的发展。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对于该行业也越来越重视。
为保证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效益不被损害,各企业都应该对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经济管理高度重视起来。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引言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工作与交通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互相促进且共同发展,从而实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繁荣态势。
在完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制度的同时,不但要汲取专家的建议和意见,还行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为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1.1管理制度不健全健全管理制度对交通运输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目前由于我国交通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无法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相适应结合。
在经济迅速发展阶段,由于交通基础设施需求量增多,导致运输量过剩,而在经济发展萧条阶段,交通基础设施需求量降低,从而导致赢利下滑。
所以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2资源投入有限针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来说,其往往需要交通基础设施保障,但因为交通基础设施多为大规模项目,在此类项目建设时需投入较大的资金和资源,但部分区域的交通建设资源投入十分有限,资源的有限性严重制约了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的行程。
在开展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受到资源资金的限制,经济管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制约了行业的总体进步[1]。
1.3区域发展影响当前,由于交通运输中存在安全管理问题,致使我国交通系统进行的公路交通市场经济改革发展已经难以做到与现代国内的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目前交通运输中安全生产问题现象的发生,使得现阶段我国多数交通消费者仍对当前国内的交通运输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诸多疑虑,不利于未来国内的交通运输市场经济进一步快速地健康发展,严重阻碍了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市场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5143f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9.png)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主要承担的是满足社会整体空间位移工作的开展,这样通过货物运输与客运运输,就能保证在短时间内完成加快各项工作落实的目标,所以对于我国交通运输业而言,它不仅具有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政治属性,自身也具有公益属性。
为保证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则必须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此才能确保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交通运输业经济的不断提升来为国家的发展做好准备。
关键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发展战略;分析引言交通运输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产业,更是人民生活和各行各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阶段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有不足之处。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意义分析1.1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也迫切需要提升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实力。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给交通运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海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壮大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过程中必须加强自身的经济管理能力,认清市场经济的发展态势,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不断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推动经济发展。
1.2促进交通运输长远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交通运输业的实际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有关部门应积极进行更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建立一套完整的交通经济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有不断改革适应新的变化和需求,中国交通运输业才能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繁荣。
当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必须要加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管理能力,使之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推动二者协同发展,共同进步,为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交通运输力量。
交通运输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
![交通运输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6ea913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9.png)
交通运输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交通运输对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促进了商品和人员的流动,也推动了城市的扩张和经济的繁荣。
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作用。
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它为商品和人员的流动提供了便利,使得资源可以更加高效地分配和利用。
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交通运输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可以为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力。
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交通运输对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城市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面积也逐步增加。
交通运输提供了人员流动的便利,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形成了城市的繁荣。
此外,交通运输也影响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交通网络的布局和交通设施的分布对城市的分区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城市交通的便捷程度也成为了人们选择居住和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交通运输还可以促进城市间的联系和合作。
城市间的交通网络使得城市可以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城市群和经济带。
城市间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资源共享、市场拓展和产业升级,从而推动城市的整体发展。
交通运输对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它不仅提供了商品和人员流动的便利,也促进了城市的扩张和经济的繁荣。
交通运输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同时,交通运输也影响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间的关系,推动了城市的整体发展。
因此,交通运输的建设和改善对于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的宏观经济影响在宏观经济层面,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它对国家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交通运输不仅直接贡献于GDP,而且通过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间接推动了GDP的增长。
此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交通运输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交通运输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aaeda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2.png)
交通运输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被喻为国民经济“大动脉”。
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行业短暂低迷,如今,“大动脉”已重新涌动活力。
一、行业简介(一)行业分类根据不同服务客体,交通运输行业可分为客运和货运(物流)。
客运主要包括公商务、旅游和通勤等。
公商务客运主要有航空、铁路和公路运输等方式;旅游客运有航空、铁路、公路,还有水运;通勤客运主要包括铁路、公路及共享运输(如单车、网约车等)等方式。
货运(物流)可分为运输环节和中转环节。
运输环节主要方式有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及管道运输,中转环节主要分为货物装卸、存储和分拨。
按细分子行业来看,交通运输行业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水路、民航四个行业。
我们从数据看看这四个子行业的占比情况:2020年全国营业性客运量96.65亿人,其中公路占比71.3%,铁路占比22.8%,民航占比4.3%,水路占比1.6%;全国营业性货运量464.40亿吨,其中公路占比73.8%,水路占比16.4%,铁路占比9.8%,民航占比0.01%。
可见,无论是客运量还是货运量,公路占比都是最高的。
在这些细分领域中,诞生很多优秀的物流公司,在交通运输子行业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实现了领先。
以快递行业为例,中国快递业务量连续7年稳居世界首位,占全球六成以上。
2020年,快递企业日均快件处理量超2.3亿件,最高日处理量达6.8亿件,在平均单价仅2.2元的条件下,2020年全程时限达58.23小时,充分体现了这个行业超强规模经济效应。
(二)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增加值为4.16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1%,占服务业GDP 的7.5%。
货运方面,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完成货运总量463.45亿吨,同比下降0.5%;2021年1月份,国内完成货运总量41.55亿吨,同比增长38.0%。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011cd5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b.png)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交通运输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分析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城市化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展示了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我们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现状、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阐述。
随后,探讨了提高交通运输网络智能化水平和加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策略,以此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一、我国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有效的交通运输网络能够促进货物和人员的流动,加速资源要素的配置,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交通运输的便捷与发达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还扩大了市场规模,促进了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随着交通运输能力的提升,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资源和产业的优势互补性得以发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交通运输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愈发凸显。
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功能的完善至关重要。
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能够减少通勤时间,提高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效率,促进资源要素的集聚与优化配置,有助于吸引人才和资本向城市集聚。
同时,便捷的交通运输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广阔的生活和工作空间,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2]。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交通压力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三)交通运输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交通运输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物资供应、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便捷的交通运输能够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缩短通勤时间,减轻出行压力,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学习和娱乐。
同时,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保障了商品的流通,使得各地的物资供应更加充足和多样化[3]。
此外,交通运输还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选择,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6671f9b14e852458fb57e4.png)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发展趋势分析一、我国客货运输需求发展趋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等都将随之发生大的变化,由此带动客货运输需求在总量增长和结构上均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1.客运需求快速增长,结构显著变动(1)我国客运需求总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相关研究,过去30年中,我国客运需求的增长受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交通运输供给的增加,再次是城市化水平。
今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城市化对我国客运需求的推动作用将大大增强,将成为未来十年推动我国客运需求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
同时,考虑到我国居民消费正处于结构升级阶段,以旅游为代表的发展型消费需求将快速增长,成为推动客运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力。
另一方面,我国交通运输仍处于大发展阶段,各种运输方式的规模、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将步上一个新台阶,对于客运需求的持续增长也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未来十年,城市化进程、人均收入水平和交通运输供给三大因素对我国客运需求增长的推动作用仍将持续而强劲,我国客运需求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
“十一五”期间,我国客运量年均增长率为12.1%,而旅客周转量增长率为9.8%。
根据对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和运输需求发展趋势分析,未来十年我国客运量可保持年均6%左右,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7%左右的增长水平,预计到2020年我国客运量达到600亿人左右,客运周转量达57000亿人公里左右的水平。
(2)客运需求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需求更趋多层次化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客运需求在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需求结构还将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①消费性客运需求将快速增长,比重不断提高。
在未来我国客运需求结构中,消费性客运需求的比重将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
旅游需求增长所带动的客运需求增长就是典型的例子。
近十几年来,我国国内旅游人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由1995年的6.29亿人次增长到2011年的26.4亿人次,年均增长9.4%,增幅高于同期客运量增长幅度。
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初探
![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bdc9f662a32d7375a5178039.png)
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初探作者:杨舒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2期摘要:如今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各领域内的经济活动也在加快开展,在活动进行过程中需要用交通运输支持,交通也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分析其发展重要性,结合现状提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加成本控制、建立科学规范制度、实现个性化服务、保证运输安全等策略,为相关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交通服务引言:近几年,我国政府部门加大了对交通建设的投入力度,从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其经济发展。
从2016年开始,我国交通经济情况也向着良好态势进行,这对于民生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都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虽然我国在相关领域中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内部结构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需要加紧展开研究。
一、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重要性交通设施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随着社会发展,我国政府部门也加大了对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由此可以看出,由于行业开发需要应用到大量人力资源,所以也会创造出数量巨大的就业机会,此外,建设交通运输行业必然会用到大量建筑材料,相关行业也会形成一种联动发展,尤其在发生特殊现象时,例如:自然灾害、路面破损等等,在这种条件下优质的交通运输能力可以实现高效的抢险救灾、运输物资、转移受伤人员等操作,可以看出来,交通运输行业可以归结为战略产业,所以需要不断发展行业经济,推进我国生产力的提升,以及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经济角度来看,发展交通运输,还有利于增强经济社会水平,完整的交通网络有利于拉动经济结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发展轴,为我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二、交通运输经济的未来趋势(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交通运输压力加大,在面临这种状况下,就需要增设更多道路,通过提高数量减少压力。
目前我国对于相关方面的资金投入仍不充足,这也是造成交通行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中,市场环境竞争严峻,人力资源、多种基础性材料成本都开始增长,物价也顺应上调。
试析当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及解决措施
![试析当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1665c10c281e53a5802ff40.png)
试析当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及解决措要 l当前我 国交通运输 经济发展 很 迅 速 , 但是也存在 着不少问 题。 本文将根据 目 前我国交通运输存在 的状况提 出 合理化 的改进对策 , 以 期 待交通运输经济能够快速发展。 【 关键 词】交通运输; 经济发展 ; 现 状; 对策 资在不 断 的下降 , 究 其原 因, 主 要是 因为银 行信 贷资金 难 以及 时 的落 实, 地 方政府 财政 资金落 实不 到位 ; 第二, 航运 业发 展趋 势不乐观 , 市 场 呈现 出需 求放 缓、 成 本上涨 、 运 力增加 以及 运价 下降 和亏损 扩大 等 态势 , 以致于 多数 中小航 运 企业面临 破产风 险; 第 三, 2 0 1 2 年上半 年我 国安全 生产 形势 整体上来 看相对 稳 定, 但是 一些 重大运输 事故有 增无
交通 运输 可以说 是经 济发 展 的基础和 先导 条件 , 它在 一定程 度上 减。 促进 着和制约 着经济的发展 。 如果 交通运输 的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 , 则 3 . 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对策 对于经济发展就 具有制 约的作用, 如 果交通运 输的发展快于经济发展 , 3 . 1 明确 交通运输 经济 发展的 目标 如果想 有效 的促进 交通 运输 则对 经济发展 有着促进 作用 。 而我 国目 前 的交通运输 状况滞后于经济发 经济 的发展 , 首先需 要切 实的 实现合 理的 统筹 规 划、 联 合建 设以 及分 展, 对经济发展有着制约性 。 层管理 的发 展方针。 明确交 通运输 经济发展的 目 标, 并通 过科 学政策 的 1 .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现状 指 引、 完善 机制的 管理 以及丰富 经验 的优化 来实现交 通运 输 经济的发 展。 1 . 1 交通 运输滞后于经 济发 展 我 国交通 运输 —直存 在着 滞后于 经济 发展 的问题 。 我 国经济 呈现 3 . 2 加强 交通运输 的投 资力度 由于交通运输 的建 设以及管理需要 快 速增长的态势 , 而交通运输 却仍然不能 跟上经济发展 的步伐 , 存 在着 的资 金很大 , 所 以资 金问题也 是交 通运输 发 展缓 慢的 一个主要 制约 因 运 网规 模不足 、 运 输 设备和 交通 运输 管 理水 平欠缺 等 问题 , 使 我 国的 素。 对此 , 需要加 强交 通运输 的投 资力度 。 对 于交通运 输进行投 资的对 交 通运输 行业 的水平远 远的落后干 一些发达 的国家。 相 反, 我国交通运 象除了国家投资和地方 筹资外, 应该多通过筹资 的方式 吸收 社会各方面 输 行业运 量密度 以及交通 运输 设备 的利用率却 也远远 的超 出其 他的国 的资金 和国外投 资资金 等。 并通 过各种 交通费用等 的征收 , 来 进一步 实 家。 这样矛盾的交 通运输 问题为交通 运输 的发 展带来了很大 的压力, 但 现 对交通运 输的管理和 维护, 将资金实现 最有 效的利 用。 同时可以有 效 同样为 交通运输 行业提 供了巨大的发展空 间。 的发挥 市场 经济机制的作用, 摸索像有偿使用以及多种筹资等 方式来 发 1 . 2 运 网规模的增长态 势不及 交通 运输工具的增长 展交 通运输 。 随着 我 国经济 的发 展, 人们的生 活 水平都 明显 的得 到 了改 善 , 相 3 . 3 优化交通运输 结构 在完善的交通 运输管 理机制上 , 需要 优化 适 应的 是交通 运输 工具 的增加 。 可在实 际的交 通运 输工具 的使用 过程 交 通运输 的结 构 , 使交 通运输 管理 机制能 够有 效的应 用在交通 运输 的 中, 由于运 往规 模增长 速度慢 , 导致车 辆行驶 的速度 得不到提 高, 交 各 个方面上 。 首先 , 需 要进行交通 运输政 策的制 定, 实现 政策 对交通 运 通 道路 拥挤, 使交通 运输与经济发展 的速 度得不到有效 的衔接 , 甚 至抑 输 的宏观调 控作用。 其次 , 需要计划 交通 运输 的发 展战略 , 并进行基 础 制经济的发展 。 设 施 的建 设 , 通过 规划 以及合理布局 交通运 输生 产来实现 交通 运输 结 1 . 3 城市运网结构不合理 构 的优化作用。 再次 , 是进行 交通运输 市场 的培养和 发展 , 并 通过 相应 目前我 国的大 中小城 市普遍存在 着城 市运 网结 构不合 理的问题 , 的 法律法 规以 及规章 制度 的健全 来规范化 交通 运输市场 , 使 交通运 输 甚至还 包括 城市 的交通 管理 技术 的落后以 及设备 等的落后 。 城 市道路 市场 能够对交通运 输经济发展起到促 进和协调发展 的作用 。 堵车情况十分严重 , 而这 种情况 又会影响 到物流输 的运输效率 , 使得交 3 . 4 提高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水平, 走集约化道路 从实践来看, 管 通运输 不能对经济起 到促进 作用 , 甚至是 制约着经济发展。 1 . 4 交通运输 业对于市场经济体 制没有适 应 交通 运输 业存在 着整 体素质低 的问题 , 造 成这个 问题 的主 要原 因 是目 前 我 国的交 通运输管 理体制还 不能 够适应市场 经济 体制。 对此 , 我 国应 该尽快 的进行 交通运 输行业 的经济 体制 改革 , 以帮助 交通运 输行 业尽快适 应市场经济体制 , 以促 进经济的发展。 理 就是生 产力, 它主要是通 过对交通运 输经济过程 的控制 、 生产 环节以 及 工艺规律等进行 研究 , 从 而制定科学 合理的技 术组织策 略, 以保证交 通 运输 经济发展 的质量 , 并提高其 管理效率 。 在交通 运输 经济发展 实践 中, 应当采用新的交 通运输 方式 , 以最少 的能源耗 损来满足交通运 输经 济发 展之需求 , 从而实现交通运 输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 3 . 5 引 进 先 进技 术 , 构 建 智能 化 的现 代 交 通 运 输 经 济 管理 系统 在交 通运输 经济发展过 程中, 应 当积 极引进新技 术 、 新工艺 , 发展 新型
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3388e60740be1e640e9a12.png)
XX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今年以来,交通运输行业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服务经济稳增长。
一季度,交通投资在高平台上快速增长,客运低速增长、结构积极调整,货运增速放缓,行业运行走势总体平稳,与宏观经济基本吻合。
一、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季度,铁路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X.X个百分点。
铁路(含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机车车辆购置)完成投资XXX亿元,增长XX.X%,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XX.X%;公路建设完成投资XXXX亿元,增长XX.X%;水运建设完成投资XXX亿元,增长XX.X%。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西部地区投资规模和增速继续保持领先,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XXX亿元、XXX亿元和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X.X%和XX.X%。
普通公路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分别完成投资XXX亿元和XXX亿元,增长XX.X%和XX.X%;高速公路完成投资XXXX亿元、增长XX.X%。
二、客运总量低速增长,出行结构继续调整。
一季度,铁路公路水路完成客运量XX.X亿人,同比增长X.X%,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X.X个百分点。
其中,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X.X%,较去年同期加快X.X个百分点;公路客运量受高铁和私家车分流影响下降X.X%;水路客运量增长X.X%;前两个月民航旅客运输量增长X.X%。
居民出行结构继续调整。
一是旅客选择便捷、舒适、高效出行方式的倾向性更趋明显,一季度高铁、动车旅客发送量同比分别增长XX.X%和XX.X%,明显高于普通列车客运量增速。
二是私家车日益普及,自驾出行明显增多,据典型调查显示,前两个月部分省份高速公路X座及以下客车流量增长XX.X%。
三是出境游客流迅猛增长,前两个月民航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增速高出国内航线XX.X个百分点。
三、货运增速有所放缓,不同方式表现各异。
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也特点
![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也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dcb9483169a4517723a3e2.png)
交通运输业的概念、性质、特点姓名:冯钊班级:交大海滨班交通运输业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一、交通运输业的概念交通运输业指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部门。
二、交通运输业具有多重属性。
(1)交通运输业属于物质生产部门: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的运输和半成品以及零部件在各个部门之间的流通都需要运输的支持。
在生产过程中,运输劳动和其他的工人劳动共同参与了价值的创造,因此运输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从流通过程来看,运输工人的劳动也参加了价值的创造。
在运输劳动过程中,劳动对象和商品确实发生了某种变化,它的位置改变了,从而它的使用价值也起了变化。
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生产以运输为起点又以交通运输为终点,交通运输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贯穿于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
可以说没有交通运输就不会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运输劳动和其他形式的生产劳动共同创造了全社会的物质财富。
(2)交通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1986年国家统计局已经把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指标列入了第三产业,实行起来十分方便,又便于统计。
第三产业主要是由服务性活动组成,交通运输业被划在第三产业,当然也是着眼于它的服务性功能。
例如:客运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生活服务,同时它也是劳动力在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出游),它和物质生产活动也有联系。
货运中消费品的运输既是生产活动在流通过程中的延续(因而是生产服务),又是消费的前提条件(因而也是消费服务)。
因此分析交通运输业的性质的时候应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从社会在生产的角度来分析,他是物质生产部门,从产业层次划分的角度来看,它属于第三产业。
(3)交通运输业是网络型的基础产业之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交通运输业,它又是经济和社会的基础结构。
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一般需要一些基础结构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系统:意识充足的交通运输系统;二是充足的能源与动力系统;三十充足的通信与信息系统。
我国交通运输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交通运输的现状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52cb061a45177232f60a215.png)
河北科技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我国交通运输专业的现状及发展学生专业班级交通运输L111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七日目录摘要前言一、交通运输的含二、我国交通运输现状(一)公路运输1.公路运输的特点2.公路运输的现状3.公路运输的特点(二)铁路运输(三)水路运输(四)航空运输(五)管道运输三、我国交通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二)公路运输和民用航空运输所占比重上升较快(三)铁路任务量大承载了大量短途运输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一)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形成综合性的高效能运输系统(二)综合发展是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是当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2.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增强有效交通生产力,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的途径之一(三)实现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集约型交通结论参考文献我国交通运输专业的现状及发展交通运输专业L111班郑思琦学号11L0205137【摘要】现在是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信息快速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则是其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正常运转、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保障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的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综合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扬长避短使得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 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如何学习及认识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并使之快速协调发展尤为重要,本文章主要简述了我国交通运输专业的现状及发展。
【关键词】交通运输现状问题发展前言一部浩瀚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与交通的关系史。
交通运输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悠远流长的历史过程。
它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摇篮与动力,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因此认识了解交通运输以及他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整个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划分为水上运输阶段、铁路运输阶段、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阶段、综合运输四个阶段,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史对我们很重要。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911c38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6.png)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2023-10-27contents •交通运输概述•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具体影响•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针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与建议目录01交通运输概述交通运输的定义定义01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将货物或旅客从一个地点运至另一个地点的过程。
目的02交通运输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人和货物的空间位移,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组成部分03交通运输系统包括运输基础设施、运输设备和运输管理机构三个组成部分。
交通运输的种类•陆路运输:包括铁路、公路和城市交通等。
•铁路:具有大批量、长距离、低成本和环保性等特点。
•公路:具有灵活性、方便性和快捷性等特点。
•城市交通:具有人口密集、交通量大、出行频繁等特点。
•水路运输:包括海运、河运等。
•海运:适合长距离、大批量货物的运输。
•河运:适合内陆地区的短距离运输。
•航空运输:具有高速、便捷和安全等特点,是远程和国际货物和旅客运输的首选。
•管道运输:主要用于输送液体、气体等货物,如石油、天然气等。
交通运输是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柱,它为商品流通和人员流动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交通运输的重要性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如公路建设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方便了农民出行。
社会进步交通运输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了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战略地位02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和发展可以降低贸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进而促进地区和国家的贸易发展。
促进贸易发展加速工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城市化进程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交通运输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及趋势论文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及趋势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1e731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8.png)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及趋势论文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及趋势论文交通是指所有透过火车、汽车、摩托车、轮船、飞机等工具,或仅靠人力进行的人流、客流和货流的交流运输,但广义解释也包含邮递和电信两个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及趋势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迅速增长,从而形成了现代的交通运输业。
在采用新技术实现现代化方面,各种运输方式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却存在着共同的发展趋势,即提高速度、加大载重、走向智能化和保护环境。
关键词:交通运输;改善;新技术;智能化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迅速增长,从而形成了现代的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是现代社会中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
面对如此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剧烈竞争,现代运输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的运输产业,达到高服务质量、高运输效率和低运输成本,实现交通运输的全面现代化。
在采用新技术实现现代化方面,各种运输方式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却存在着共同的发展趋势,即提高速度、加大载重、走向智能化和保护环境。
1 提高速度提高运行速度是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的永恒话题。
任何一种运载工具都在特定的介质中运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克服介质阻力而不断提高前进速度。
但是,如果与提速带来的效益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那么这种提速也就没有生命力。
这就是超高速磁悬浮列车至今仍停留在试验阶段的原因。
航空与水运是一样的,要提速就得减小或脱离与空气媒体的接触,如宇宙飞船(没有空气)。
所以,无论哪一种运输方式都有一个经济提速的空间。
各种运输方式提速的方法有共同的特点。
首先,必须加大牵引力来获得足够大的驱动和制动功率,才能克服周围介质的阻力,跑得快、停得住。
交通运输经济技术经济特征
![交通运输经济技术经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23560fc76a20029bd642de7.png)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进一步发挥水运节能环保的优势
能耗小
水运
铁路
公路
1
水运
2.5
铁路运输
元
8.7
公路运输
运价低
0.9
水路
/标箱· 公里
2.1
铁路
元
7.0
公路
元
/标箱· 公里
/标箱· 公里
占地少
0
水路
35
亩/公里
75
公里
亩/
投资少
铁路
Hale Waihona Puke 公路150万元/公里
0.3-1.0
亿元/公里
0.1-1.0
亿元/公里
三、运输速度 1 .定义: 指客、货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平均每小时被
送达的公里数。即
计算期客货运输距离
运输速度= 同期客货在途时间 (公里/小时)
(1)客运在途时间(2)货运在途时间 (3)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速度是衡量经济效果的重要 指标之一
2.各种运输方式运输速度比较
• 长距离营业的运输:飞机最快、其次是汽车、再次 是铁路(高速铁路除外),海运和河运较慢; • 短距离运输:汽车具有最快的运输速度
3.决定各种运输方式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
(1)运输工具的技术速度
计算期行驶公里数
技术速度= 同期运输工具的纯运行时间 (2)营运速度
计算期行驶公里数
营运速度= 同期运输工具的值勤时间
(公里/小时)
(公里/小时)
(3)始发和终到作业时间 不论铁路还是轮船,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港站停留, 汽车运输由于每次货物装卸作业时间短,途中没有改编 等作业
经济成本 2000 3762.5 5750 9800 9675 8316.5 3437.5 0 2500 43291.5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8537f40242a8956bece4b3.png)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作者:李辉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6期摘要: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学方面的理论支撑,更重要的是交通运输经济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内在逻辑上的要求与挑战。
交通运输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先导,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 F2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现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时期。
制定怎样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直接决定了我国运输业发展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就对我国交通运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战略。
一、当前国内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环境研究从实践中来看,当前国内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生产领域的交通运输环境,另一种是消费领域的交通运输环境,全面认识这两种环境对实现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分析如下:首先,生产领域的交通运输环境。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依然没有完全复苏,国内生产领域中的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具有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国际出口市场的不断萎缩,导致大量的成品或半成品必然通过交通运输方式实现全国范围的相互流通。
在该种现实条件下,国内的经济发展的开发度决定了生产领域的短期滞后性。
由此可见,交通运输行业在当前的生产领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尤其表现在业务量限制方面,进而导致该领域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特点。
其次,消费领域的交通运输环境。
从实践来看,对于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内需拉动问题而言,应当将重点放在消费领域,即假日经济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等,这些都是促进消费者获得交通运输产品与服务的重要内容。
据调查显示,消费者在商务出行、旅游以及网购方面的消费正在稳步提升,因此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从本质上来讲,交通运输业主要负责的任务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货物在空间位置上的转移和调度,无论政治、经济,还是社会生产生活,都离不开交通运输。
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
![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26512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1.png)
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两个领域,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往往决定了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而交通运输的畅通程度也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方向。
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通常可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劳动力就业率等指标来衡量。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对交通运输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交通运输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运输货物和人员,各种产业链条得以快速运转,进而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力支撑。
当前,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着重大转型,交通运输领域也在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各国间贸易的频繁往来,海运和航空运输等国际物流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交通运输行业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革,如共享经济的兴起为出行方式带来了新的选择,物流科技的应用使整个运输系统更加高效和智能等。
然而,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交通拥堵问题突出,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拥堵严重阻碍了人们的出行效率和工作质量,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物流成本高昂,影响了商品生产和流通效率,需要进一步改善和优化。
此外,低碳出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加大政府投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尤其是加强交通运输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交通运输政策的制定和管理,加强行业监管,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规范化和提高服务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区域分布特征与聚类分析
![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区域分布特征与聚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7de3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9.png)
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区域分布特征与聚类分析一、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区域分布特征1.地理位置因素中国地域广阔,地势复杂,地理位置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交通发达;而西部地区地势较为险峻,交通条件较差,交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交通运输业发展比较先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交通服务水平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交通状况相对较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服务水平较低。
3.政策支持政府对交通运输业的政策支持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业发展,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经济发展。
4.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人口密集地区的交通需求相对较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服务也相对完善;而人口稀少地区的交通需求较小,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二、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区域聚类分析基于以上地域分布特征,可以将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区域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通过聚类分析对这些地区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1.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等,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交通运输业发展比较先进。
这些地区拥有多个大型国际机场和港口,是中国对外经济往来的重要枢纽地。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包括华中地区、华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等,是中国经济发展较为平衡的地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但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这些地区在物流配送、交通枢纽建设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包括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等,是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滞后的地区。
地势复杂,自然条件恶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运输服务水平较低。
这些地区需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670cbd0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9.png)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摘要:交通运输经济作为当今国内市场经济构成部分,同时这项经济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交通运输行业怎样应对市场经济发展当中所带来的各类问题,是目前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所以为了更好跟随当今时代发展步伐,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对目前交通使用相关对策进行拟定,有效将我国交通运输管理力度提高。
在此阶段中,有效对这个领域中的发展措施进行调整非常重要。
以此为基础,以下专门针对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况和将来发展进行深入探究和解析。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现况;发展趋势1分析目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况1.1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时资金投入不足对于交通运输行业而言,这项行业是投资高以及能源损耗高的领域,缺少投入的资金会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而目前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下,市场经济越来越活跃,造成市场经济逐渐激烈起来,同时人力资源价格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价格出现大幅度增长,物品价格越来越高,导致很多因素之间相互之间影响和制约,这样交通运输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因为目前国内每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差异性,每个区域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缺乏平衡性,尽管目前国内已经在交通运输的基础建设方面投入了很多资金,但是跟国民经济对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1.2交通运输设计工作缺乏合理性目前国内的交通运输网络设计并没有形成一个更健全的结构,每个区域的交通运输网络构建还不够完善,跟目前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
随着我国迈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大量普及不断加大人流和物流的流动量,这种状况下,就会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提出很多需求。
再加上目前人口城镇化发展,同样为交通运输业带来很大压力,对我国大中型规模的城市交通运输网络实际情况来说,目前已经无法达到人们出行需求。
到处都是道路堵塞情况,就会对群众日常出行造成很多不便,也会导致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以上这些情况的发生,对我国企业单位的发展以及群众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制约,并且也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在目前环境下高速发展的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经济特征及发展
一、引言
从产品的经济特性来看,任何产品的生产和使用都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外部性。
外部性有正负之分,当某个经济实体的行为在使他人受益的同时,却不会因此而完全得到补偿,即其边际私人成本大于边际社会成本时,便产生了正外部性。
当经济实体的行为在使他人受益的同时,完全得到补偿,甚至其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时,便产生了负外部性。
英国经济学家皮古指出,如果外部经济存在的话,即使在完全竞争均衡的情况下也达不到帕累托最优,即任何经济活动只有在其边际私人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成本时,或者社会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收益相等时,才能达到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
交通运输业的经济特性问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
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来看,由于其准公共产品属性比较明显,因此具有比较明显的正外部性;但当运输实体(运输公司、个体汽车拥有者)在提供运输服务时,交通运输所产生的污染、噪声等外部成本则由社会在承担,尤其是随着拥挤性的出现,负外部性则更加明显。
英国经济学家斯密认为,“为了社会局部的利益,而增加社会全体的负担,那是不大正当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呢?对于准公共产品,如何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
萨谬尔森,在以典型的公共产品———灯塔为例,系统地探讨了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解决具有外部性的公共产品的资源配置问题后。
提出为了实现公平与效率,只有政府才能弥补市场机制的这一缺陷,即政府替代。
虽然后来科斯否定了外部性问题必须通过政府干预加以解决的传统观念,开辟了外部性问题内在化的崭新途径,进一步巩固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根基。
但科斯定理的前提之一,即交易费用为零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于交通运输这样的产品,其产权本身的界定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从而科斯定理的运用失去了现实基础,此时政府行为可能效果反而更好。
那么政府通过何种政策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呢?根据科斯定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者、运营者以及经济正、负外部性的承担者合并,完全实现产权和收益的一体化,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通过认真分析各种交通方式的社会成本,制定科学的交通发展战略和交通政策,实现各种内在化方式的配合,是基本达到社会总福利最大化的较优途径。
二、交通运输外部经济特性分析
交通运输业的正外部性主要表现在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提供方面。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正外部性作用体现在运输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功能上。
总体而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外部性往往超过其负外部性,但长远来看,这种正外部性又是有限的,因为人们会将外部效益转化为个人收益,从而自发地实现内部化。
如交通换乘枢纽的建设使附近土地升值,在这种情况下,枢纽建设投资人就会积极发展附近的服务业,从而把换乘枢纽建设而产生的外部收益转化为企业的内部收益。
交通运输业的负外部性表现在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上,产生于提供运输服务时。
交通运输业的负外部性也说明了社会实际负担各种运输活动的成本大于人们直接支付的运输成本。
在交通运输活动中,各种运输方式的负外部成本可以分为这样几类:安全成本、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
1.安全成本:一般而言,安全成本包括(1)交通事故当事者的损失如时间、健康、经济、精神损失等。
(2)当事人因停工带来的单位或社会的损失。
(3)管理部门处理事故的各种费用。
(4)其他的固定资产损失。
2.环境成本:一般来说,环境成本应包括这样两方面。
(1)治理由于交通工具释放出的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污染物以及生产、修理交通工具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费用。
(2)防止、治疗由交通噪音引发周围人群身体损害发生的费用。
3.资源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各交通方式所消耗的可使用能源情况(2)各交通方式所消耗的土地、水等资源情况。
(3)旅客在途时间的耗费。
对于外部成本的计算,可以根据各方面的基础数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现以欧盟的研究作为借鉴。
三、交通运输业社会成本的计算
1.交通运输业的社会成本模型。
基于广义费用分析法,我们可以计算出交通运输业各种交通方式的社会成本。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内部成本)以及外部成本的关系是:Ci=CIi+COi(1)式中:Ci为社会成本;CIi为内部成本;COi为外部成本(COi为正时,表现为外部收益,为负时,表现为外部成本)。
私人成本是存在于市场体系内部的,就交通运输行业来说,其私人成本主要包括一些前期投入和运营过程中随运输量改变而改变的成本,可表示为:CIi=Cio+K1iQi=Cio+K2iNS(2)式中:Cio表示第i种交通方式的前期投入成本;KIi表示运量成本相关系数;Qi表示第i种交通方式的运量;N表示人或物的数量(千人或千吨);S表示运距(公里)。
外部成本的计算可以借鉴表1得(K2i 为外部成本与运量关系系数):COi=K2iNS(3)交通运输业各种交通方式的社会成本为Ci=Cio+K1iNS+K2iNS(4)Ci=Cio+(K1iNS+K2iN)S (5)
2.各交通方式社会成本的分析比较。
(1)不记入外部成本之前,由于未记入外部成本前,Ci=CIi,则Ci=Cio+K1iNS(6)根据我国铁路、公路、机场以及轮船码头的相对应的建设标准,以及传统运输价格体系的制定标准,对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主要运输方式来说,如果令(、分别代表不同运输方式),则可计算出这几种运输方式在运输成本相等时,各自的运距,并可相应绘制出运距与成本的关系,如图1(2)记入外部成本以后。
根据式(5),同样令C*i=C*j,将K2i
在表1中的不同系数代入,则同样可计算出这几种运输方式在运输成本相等时,各自的运距,并可绘制出运距与成本的关系,如图2。
(3)比较图1和图2,可以看出:第一、外部成本内化以后,运输成本与运距的关系线斜率明显变大,也就是说不同交通方式单位运距的运输成本都有所上升,以公路运输成本上升速度最快,这是因为公路运输由于使用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相对交通事故易发,污染严重等特性,导致其外部成本最大。
铁路则由于使用电力作为动力、相对安全等原因,导致其外部成本最小。
水运则介于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之间,成本变化相对较小。
第二、与铁路运输相比较,公路运输、水运、航空运输等经济运距相对都缩短了。
尤其是公路运输,在原来认为相对有优势的部分运距内,优势也失去了,这同样是因为在这几种不同的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外部成本最小、公路运输外部成本最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