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707)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生态学领域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具备掌握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乐于服务于社会最基层的思想素质。

3、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方面具有较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具有从事教学、科研和独立承担本学科领域技术工作的能力;

4、能够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5、具有能够适应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要的健康体魄和进取精神,针对国内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与实践,具有勇于承担改造社会责任的勇气和毅力。

二、研究方向

1、土壤侵蚀基础理论研究

通过水土流失监测与控制,开展山丘区土壤侵蚀预测模型研究,提出适合区域的水土流失预测模型与综合防治技术。

2、森林水文理水机制和水文模型研究

定量评价典型森林植被对降水输入过程的影响及调控机制和流域生态用水量,解析森林植被对水资源形成过程的影响机制,揭示森林植被对水资源影响的区域特征和变化规律,提出区域森林植被与水资源协调管理的技术方案与对策。

3. 防护林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以中尺度平原农区为单元,研发防护林体系区域布局,从宏观上解决防护林体系建设与重大自然灾害防御、农业增效等问题。以小尺度农田系统为单元,研究

农田林网(带)的高效培育、林带结构优化配置、特困立地(风灾、盐害区)育林技术,从微观上解决高效模式种群间的配置技术。围绕功能调控和持续经营的核心,提出林带结构调控与更新改造、根系管理与胁地克服等衍生技术,重点解决林带更新和与功能提升等问题,实现农田防护林体系的持续发展。

4. 破坏山体岩壁长期覆绿维持机制研究

在破坏山体裸露岩壁植被喷播复绿过程中,由于喷施基质的土壤生物活性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恢复植被的,稳定性。采用土壤活性菌群和复绿基质配比技术,有效提高基质的土壤生物活性,促进岩壁与复绿基质的融合,保障土壤水分的供应,实现快速喷播复绿的长期维持。

5、城市林业与水土保持

城市林业规划与布局,城市水土保持规划,城市林业经营管理技术,城市林业的环境改善功能和水土保持效益。

三、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包括学位论文答辩时间),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课程学习累计1-1.5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必要时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或延长1年。在职硕士可延长2年。

四、课程设置

为了使硕士生掌握本学科较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要求研士生修完并取得总学分32个(2学分实践性环节),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12学分(对于同等学历和跨学科的研究生需补本科生课程,其成绩可减半登记学分,不占应学32学分的总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学位课(18学分以上)

1、公共学位课程(7学分)

(1) 自然辩证法

(2) 外语2学分5学分

2、基础理论学位课(5学分)

(1)多元统计分析3学分

(2)森林水文学2学分

(3)森林土壤学(含第四纪地质学)3学分

3、专业基础和专业学位课程(6学分)

(1)水土保持学2学分

(2)防护林学2学分

(3)城市林业2学分

(4)流域管理学2学分

(5)水土流失遥感监测2学分

(6)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侵蚀监测2学分

选修课(12学分以上)

(1)第二外国语2学分

(2)景观生态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学分

(3)林业生态环境评价2学分

(4)森林生态及研究法2学分

(5)城市水土保持学2学分

(6)环境科学导论2学分

(7)经济林学2学分

(8)泥沙运动力学2学分

(9)生物多样性专题2学分

(10)仪器分析3学分

(11)第四纪地质与地貌2学分

(12)林农复合经营2学分

(1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2学分

(14)土壤理化分析(含植物分析)3学分

(15)森林旅游学2学分

(16)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专题讲座2学分

(17)气象及气候学专题2学分

(18)计算机辅助制图3学分

(19)山地灾害研究进展2学分注:非本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同等学历者录取后,应补修本专业本科生主要课程,但不记学分。

五、课程要求与说明

1、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2、第一外国语

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3、多元统计分析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向量检验,协方差检验,多元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内容,为学位论文的撰写和数据处理提供技术工具。

主要讲授向量检验,协方差检验,多元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内容。

4、森林水文学

要求研究生掌握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森林水文学研究的技术、方法,流域水量平衡计算,径流的形成及其土壤侵蚀的关系,为水土保持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主要讲授水文学的基本理论,森林与降水,径流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森林与径流的关系,森林流域的水量平衡,水文监测与计算,水质分析与水资源评价。

5、森林土壤学(含第四纪地质学)

要求研究生理解和掌握森林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条件与树木生长的关系,我国森林土壤的主要类型、性质及利用,以及第四纪地质作用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主要讲授森林土壤的发育过程,第四纪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地质地貌与土壤和土壤侵蚀的关系,土壤条件与树木生长的关系,森林土壤的物理性状及水分状况,森林土壤障碍性条件,我国的森林土壤状况。

6、防护林学

要求研究生了解国内外防护林学,尤其是农田防护林学的研究进展,掌握农田防护林结构类型及其研究和营建方法,防护林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技术和研究方法。

主要讲授国内外农田防护林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种类、结构类型,农田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