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林业大学博士招生简章2023
![南京林业大学博士招生简章2023](https://img.taocdn.com/s3/m/d6a7277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b.png)
南京林业大学博士招生简章2023南京林业大学博士招生简章20231. 招生专业及方向: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涵盖了林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动物医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食品科学与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方向。
2. 招生计划:2023年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400人。
3. 招生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2)已取得相应的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3)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科研潜质;(4)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5)其它招生条件详见《南京林业大学博士招生章程》。
4. 报名方式:(1)网上报名:申请人登录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进行报名;(2)现场报名:申请人可前往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进行报名。
5. 报名时间:具体时间以公告为准,一般在每年11月份至次年1月份之间。
6. 考试科目: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包括两种考试:统一考试和专业课考试。
统一考试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和综合知识,而专业课考试则依照申请人的选择进行,每个方向的科目不同。
7. 录取方式: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录取方式主要有三种:(1)成绩优秀者直接录取;(2)成绩优秀者参加调剂;(3)成绩优秀者进入推荐免试名单。
8. 奖学金:南京林业大学设有多种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创新奖学金等,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申请。
9. 其他重要事项:(1)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时间为3-4年,其中,前2年一般是课程学习和科研基础阶段,后1-2年则是独立开展科研课题;(2)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可以担任导师助理;(3)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可以考取副高级职称,甚至是高级职称。
818水土保持及防护林学(最新整理)
![818水土保持及防护林学(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f7328e312b3169a451a4f7.png)
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科目代码:818 科目名称:水土保持及防护林学满分:150 分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名词解释(10题,每题3分,共30分)1.水土流失2.土壤侵蚀程度3.正常侵蚀4.径流系数5.年土壤侵蚀模数6.林带胁地7.林带结构8.输沙率9.透风系数10.荒漠化二、填空题(10题,每格1分,共30分)1.根据土壤侵蚀的成因和发展速度,可将土壤侵蚀分为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对象是。
(3分)2.重力侵蚀的形式主要有、、和。
(4分)3.切沟侵蚀的特点是横断面初期呈形,并形成一定高度的,长、宽、深三方向的侵蚀同时进行。
(2分)4.沟蚀有、、、等几种形式。
(4分)5.防护林带的结构类型主要有:、、。
(3分)6.按断面形式分类,梯田主要类型有:、、。
(3分)7.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类型主要有、、。
(3分)8.在林带的不同方向胁地程度不同,其规律是、。
(2分)9.风蚀发生时沙粒有三种移动方式:、、。
(3分)10.主林带方向应该与垂直,副林带方向主林带;辅助林带位于两条之间。
(3分)、、简答题(5题,每题9分,共45分)1.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2.我国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包括哪几个方面,其相互关系?3. 写出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并说明K值的确定方法?4.坡地改成梯田后,其主要作用是什么?5.林带横断面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其防风特点是什么?四、问答题(3题,每题15分,共45分)1.谈谈我国水土流失的形势及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2.试论述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机制?3.试论述风沙流活动的规律?流沙治理方法主要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
详解考研十三大学科门类之农学
![详解考研十三大学科门类之农学](https://img.taocdn.com/s3/m/1f56d1a2fd0a79563c1e72ab.png)
详解十三大学科门类之农学前言: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共有13大学科门类,分别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
先了解十三大学科门类的含义、包含范畴、就业情况、全国排名等可以让大家的考研复习思路更清晰。
小编会对十三大学科门类一一解读!今天我们来说说农学第一部分,什么是农学一,农学定义农学是研究与农作物生产相关领域的科学,包括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领域。
林业科学和水产科学有时也包括在广义的农业科学范畴之内。
二,农学学科分类农学门类,包含8个一级学科,27个二级学科,其中作物学2个、园艺学3个、农业资源利用2个、植物保护3个、畜牧学4个、兽医学3个、林学7个、水产3 个。
0901 作物学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0902 园艺学090201 果树学090202 蔬菜学090203 茶学0903 农业资源利用090301 土壤学090302 植物营养学0904 植物保护090401 植物病理学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90403 农药学0905 畜牧学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3 草业科学090504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0906 兽医学090601 基础兽医学090602 预防兽医学090603 临床兽医学0907 林学090701 林木遗传育种090702 森林培育090703 森林保护学090704 森林经理学090705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8 水产090801 水产养殖090802 捕捞学090803 渔业资源三,热门专业解析土壤学推荐理由:基础学科,前景广阔之所以推荐土壤学,是因为土壤学是整个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如何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消除土壤低产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等都是农作物生产需要解决的问题。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及参考书范文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及参考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b8c82a52ea551810a687ce.png)
30
①101政治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61土木工程材料
复试:561施工技术或562路基路面工程
000风景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硕士
50
①101政治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③344风景园林基础④500园林设计(6小时)
复试:502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010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工程
01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与资源管理02森林资源监测技术03遥感与GIS应用技术04统计预测与控制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2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复试:504保护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植物学、生物统计
01湿地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02动植物相互关系生态学
复试:512森林培育学或519经济林栽培学或515食品工艺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土壤学、农林复合经营、森林苗圃学
01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02经济林培育03林木种苗04林农复合经营05经济植物资源加工与利用
★森林保护学
16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01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02景观建筑设计与理论03景观工程与技术
04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02城市规划综合理论④501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
复试:595城市设计;同等学力加试: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管理与法规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30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01园林植物
唐守正,男,1941年5月生,中科院院士,国务院参事,研 …
![唐守正,男,1941年5月生,中科院院士,国务院参事,研 …](https://img.taocdn.com/s3/m/539ddae9aef8941ea76e05ae.png)
唐守正,男,1941年5月生,中科院院士,国务院参事,研究员,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著名森林经理学家、林业数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0年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林业重大贡献奖”。
出版专著6部、译著1部,主编文集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岳永德,1952年11月生,现为国际竹藤中心教授,首席科学家,常务副主任,党委书记。
该同志系统研究了竹叶化学成分并构建数据库,发现6种新化合物,为竹叶化学利用提供了共享信息平台;研制植物源农药、天然饲料添加剂等新产品9种,取得经济效益数亿元;开发了高纯度竹叶黄酮制备及检测方法;提出20余种农药单残留检测方法,完成茶叶等产品10余种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揭示混合农药光敏作用、土壤间接光解及吸附态农药光稳定化机理。
主编教材2本、专著2部,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20余篇;获“全国优秀教师”、“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安徽省首届青年科技奖及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
李坚,男,1943年2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林业大学原校长。
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主持完成19项科研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重大科技效益奖1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9项,出版著作21部。
先后被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省留学回国人员报国奖”及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培养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和长江学者。
张金池,男,1962年10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博士点学科带头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简介和投稿须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简介和投稿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25bc43eb804d2b160a4ec04c.png)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曾用刊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8年,是综合性学术期刊。
报道范围主要为生物学、土壤学、林学基础理论、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森林与自然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技术、林业机械
与电子工程、林产化学与工业、生物化工、园林植物与风景园林、林业经济与管理、森林工程、土木工程等以及有关边缘学科的研究成果。
本刊读者对象为:大中专院校师生、科研工
作人员,研究论文、综合述评、研究简报、专题专栏、研究生论文摘要、特稿、论坛。
投稿须知:
1.论文要求word电子文档,文稿格式要符合标准论文格式,文章内容要求原创、严禁抄袭。
同一篇稿件切勿一稿多投,否则后果自负。
2.投稿请在论文后面注明作者简介(姓名,性别,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从事的
工作)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方式,方便网站工作人员及时与您沟通联系或
快递期刊。
通信地址格式如下:××省××市××县××路××号+单位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3.编辑部会及时处理所投稿件,一般审稿时间为3-4个工作日,核心期刊稿件为一周左右。
4.编辑部根据期刊不同的版面要求,有权对稿件进行适当修改。
国家教育重点学科名单(全)
![国家教育重点学科名单(全)](https://img.taocdn.com/s3/m/22948e041ed9ad51f11df200.png)
国家教育重点学科名单0101 哲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301 法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303 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401 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402 心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403 体育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504 艺术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2 园艺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5 畜牧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6 兽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7 林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8 水产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006 中西医结合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202 工商管理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04 天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708 地球物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09 地质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11 系统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12 科学技术史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1 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5 材料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6 冶金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8 电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3 建筑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e606d367561252d380eb6ef9.png)
水土流失对我 国的生态环 境建设 、 经济建设 、 社 会发展
都产生了极大 的影响 , 加强水土 流失的综合防治 、 保障 国家的生态安全 是我 国一 项长期 的战 略任务 。因此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应加强教学 的理论 与实践
研究 , 注重 培养掌握水 土保持 与荒 漠化 防治及 相关学 科 的基 本理论 、 基本技 能 以及水 土保 持与生态 修复 的
训练, 使 学生 掌 握 最 先进 的理 念和 技 术 , 培 养 学 生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力 以及 服 务 于社 会 最基 层 的 思 想 素 质 ; 针 对 我
国水 土 保持 与 荒 漠化 防 治 的热 点 、 难 点 问题 组 织 学生 开 展 社 会 调 查 与 实践 , 培 养 学 生敢 于 承 担 社 会 责 任 的 勇 气 和
系展现 了多种特 征 , 所 设 置 的 课 程 大 致 可 归 为 4个
类型, 即林 业 生态类 型 、 水 利 工 程类 型 、 农 业 生 态类 型和综合 类 型[ 4 ] 。 目前 , 我 国水 土保 持 与 荒 漠化 防 治 专业 的教学 主要 以加强 学生综 合素 质和创新 能力 的培养 、 全面 提高教 学质量 为 目标 , 在 利用信 息技术 提 升 与改造传 统 的水 土 保持 学 科 的 同时 , 积 极创 建 “ 产一学 一研 ” 一体 的 水 土保 持学 科 教 学体 系 ( 包括 人 才培 养 目标 、 培养 方案 和课程 体系等 内容 ) [ 5 ] 。
治学科 已发 展成 为 国家 林业 局 重 点学 科 , 是 我 国南
方 高 等 院 校 中 较 早 获 得 博 士 学 位 授 予 权 的学 科 。 几 十年来 , 在 各 级 政 府 的 扶 持 和 广 大 的复合 型应用性人才 。 在我国, “ 水 土保 持” 作 为单 门课 程 的讲 授 始 于 2 0世纪 3 O年代 的金 陵大 学口 ] , 但 是直 到 1 9 5 8年 北 京林学 院成 立水 土保持专 业之 后才有 了系统性 的课 程设置 及讲授 。1 9 8 0年后 , 水 土保 持专 业 和沙 漠 治
矩阵的O_相似与O_合同
![矩阵的O_相似与O_合同](https://img.taocdn.com/s3/m/6cdfd395dd88d0d233d46a33.png)
矩阵的 O 相似与 O 合同
许永平 ,胡卫群
( 南京林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7)
摘 要 : 定义了 O 相似与 O 合同矩阵 ,并刻画了它们的一些性质及 O 相似与 O 合同的等价条件 ,同时给 出了全转置矩阵 、 对称矩阵 、 次对称矩阵 、 伴随矩阵的一些相关结论 。得出了矩阵的次对角化和 O 正交矩阵 的求解方法 。 关键词 :O 相似 ;O 合同 ; 全转置矩阵 ;O 正交矩阵 中图分类号 : O1511 2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 2006 ( 2006) 04 - 0059 - 05
Ζ J n Q T J n A o Q = B o Ζ QT ( J n A o ) Q = ( J n B o ) Ζ J n A o
o
J nB 。
o
n× n o o 定理 8 设 A 、 B ∈ R , 则 A ~ B Ζ J n A ~ J n B Ζ AJ n ~ BJ n 。
证明 A ~ B Ζ 存在可逆矩阵 P ∈ Rn×n , 使得 B = P- 1 AP o Ζ B o = ( Po ) - 1 A o P o Ζ J n B o = P- 1 ( J n A o ) B Ζ J n A o ~ J n B o 后一个结论是显见的 。 定理 9 ( 1) 设 A ∈ Rn×n 且可逆 , 则 A ~ B Ζ A- 1 ~ B - 1 ;
次转置 、 次对称矩阵 、 次相似与次合同矩阵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 而全转置矩阵 ,左 、 右转置矩阵 是一种不同于转置矩阵 、 次转置矩阵的新概念 ,并且推广了转置与次转置的概念 , 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 矩阵 。笔者研究了全转置矩阵 、 对称矩阵 、 次对称矩阵 ,伴随矩阵 O 相似和 O 合同的等价条件 , 以及 左、 右转置矩阵对称时 ,可次对角化的求解方法 。
南京林业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人数
![南京林业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人数](https://img.taocdn.com/s3/m/b302909cde80d4d8d15a4ff5.png)
1
0
0
001 071012 生态学
60
1
13
2
001 077501 环境科学
23
1
9
001 090301 土壤学
4
0
1
001 090701 林木遗传育种
9
0
7
001 090702 森林培育
33
1
17
001 090703 森林保护学
14
1
3
2
001 090704 森林经理学
24
1
13
001 090705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2
2
0
002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9
2
002 081702 化学工艺
24
4
5
002 081703 生物化工
26
2
4
002 082903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26
3
8
002 083002 环境工程
18
2
3
003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18
7
1
破格 18 1 1
2
1
3 1 1
院系 专业代 码码
004 085228 林业工程
005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05 085240 物流工程
005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05 120202 企业管理
005 120302 林业经济管理
005 125100 工商管理硕士
006 081401 岩土工程
006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000 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南京林业大学2007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南京林业大学2007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bccbfbc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0.png)
南京林业大学2007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PDF转换可能丢失图片或格式,建议阅读原文/html/115/s_115887_11.htm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风景园林学院设计艺术学环境艺术设计城市景观艺术①政治②英语或日语③设计原理④环境艺术设计基础复试科目:环境设计同等学力加试①制图②景观文化研究▲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理论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园林历史与理论景观建筑设计与理论①政治②英语或日语③园林综合理论④园林设计初步复试科目: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同等学力加试①园林树木学②花卉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园林植物应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①政治②英语或日语③园林植物④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复试科目:园林植物资源利用同等学力加试①园林苗圃学②土壤学③园林植物栽培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学植物系统与分类植物资源学生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学①政治②英语或日语或德语③植物学④植物生理学复试科目:植物学综合同等学力加试①植物胚胎学②生物化学③植物分类学★动物学昆虫生理生化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①政治②英语③动物学④普通昆虫学或动物生态学复试科目:保护生物学或森林昆虫学★微生物学真菌学森林微生物微生物分子遗传学资源微生物工业微生物①政治②英语③植物学或生物化学④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复试科目:微生物学或真菌学★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数量遗传学群体遗传学进化遗传学①政治②英语或日语③植物生理学或数理统计(含试验设计)或植物学④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或细胞生物学复试科目:现代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植物染色体结构与功能植物细胞与细胞周期调控植物细胞信号转导植物细胞工程①政治②英语或日语③植物学或生物化学④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复试科目:现代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重组与基因操作植物基因表达与调控植物基因与发育(从基因到表型)①政治②英语或日语③生物化学④细胞生物学复试科目:现代分子生物学★☆生态学林业生态工程与恢复生态生态系统生态学城市生态与城市林业群落与种群生态学竹林生态及竹林培育环境生态社会生态与市场生态组:①政治②英语③高等数学或植物生理学或植物学④土壤学(含地质)或环境科学概论组:①②同上③社会调查研究方法④社会学原理复试科目:普通生态学-方向态学②植物群选考组,加试科目:①森林生落学;方向选考组(单独排名,招人),加试科目:①环境科学概论②科学技术哲学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学土壤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规划与管理①政治②英语③高等数学或数理统计(含试验设计)或土壤学(含地质)④植物生理学或环境科学概论或生态学或环境化学复试科目:环境科学综合理论同等学力加试①环境监测②环境评价土壤学亚热带森林土壤林木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土壤与环境①政治②英语③高等数学或数理统计(含试验设计)或植物学④土壤农化分析或生态学复试科目:土壤学同等学力加试①植物生理学②生态学③森林培育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遗传学林木遗传改良林业生物技术①政治②英语或日语③植物生理学或数理统计(含试验设计)或植物学④土壤学(含地质)或分子生物学复试科目:林木遗传育种学或现代遗传学★▲森林培育林木种苗人工造林的理论与技术人工林复合经营的理论和技术经济林培育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高等数学或数理统计(含试验设计)或土壤学(含地质)④植物生理学或生态学复试科目:森林培育学或经济林栽培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病理学森林昆虫学森林有害生物系统管理学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高等数学或数理统计(含试验设计)或土壤学(含地质)④植物生理学或真菌分类学或昆虫分类学复试科目:森林病理学或森林昆虫学或农药学★森林经理学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与资源管理森林资源监测技术遥感与应用技术统计预测与控制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理统计(含试验设计)或程序设计④高等数学或测树学或土壤学(含地质)复试科目:森林经理学同等学力加试①地理信息系统②林业遥感★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湿地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动植物相互关系生态学①政治②英语③动物学④动物生态学复试科目:保护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①植物学②生物统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业生态工程水土流失监测与控制城市林业与水土保持流域治理①政治②英语或日语③高等数学或数理统计(含试验设计)或土壤学(含地质)④防护林学或生态学复试科目:水土保持学同等学力加试①水土保持规划②环境科学概论★●林木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核酸、蛋白质序列数据挖掘)生物芯片技术和基因预测①政治②英语或日语或德语③高等数学或数理统计(含试验设计)或生物化学④程序设计或分子生物学复试科目:生物信息学或现代遗传学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生态环境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植物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加工技术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③数学二④高分子化学基础或有机化学或高分子材料基础复试科目:高分子物理或材料研究方法或功能高分子材料同等学力加试在业务课中任选两门未曾选考的科目化学工艺精细有机化学品合成与工艺天然产物化学加工涂料、胶粘剂与造纸化学品①政治②英语③数学二④有机化学或高分子化学基础或木材化学含实验复试科目:化工原理或高分子物理或精细有机合成同等学力加试①精细化工工艺学②香料生产工艺学③涂料、胶粘剂生产工艺学生物化工生物化工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二④有机化学或生物化学复试科目:化工原理或微生物学★制浆造纸工程制浆化学与工程造纸化学与工程植物资源化学与利用制浆造纸清洁生产制浆造纸装备与控制图文信息处理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二④有机化学或木材化学含实验或自动控制原理或色彩学复试科目:化工原理或制浆造纸工艺学或制浆造纸装备与控制原理或过程控制工程或数字印前原理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提取物化学与生物活性物质生物质能源与炭材料生物质高分子材料生物质资源化学与生物化学加工木材化学保护与改性化工装备与控制生物质化学品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二④有机化学或木材化学含实验或天然产物化学复试科目:化工原理或林产化学工艺学或生物资源化学与工艺或精细有机合成同等学力加试①分析化学②生物质能源与炭材料③天然产物化学④天然树脂生产工艺环境工程室内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清洁生产理论与技术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①政治②英语③数学二④有机化学或环境化学或微生物学或环境工程基础复试科目:环境科学概论或化工原理或清洁生产理论或环境监测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产品设计①政治②英语③设计原理④工业产品设计基础复试科目:产品设计★机械设计及理论林业与木工机械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机电一体化现代制造技术车辆工程物流技术与装备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一④材料力学或机械原理或电子技术基础复试科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或林业机械或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或木工机械(含人造板机械)同等学力加试①机械设计②理论力学③微机原理与应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控制理论及应用机器人控制技术木材工业自动化系统木工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①政治②英语或日语或德语③数学一④自动控制理论或电工及电子技术或木工机械复试科目:电路或单片机原理或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或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图象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测试技术与智能仪器网络化监控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一④微机原理与应用或自动控制理论或测试技术复试科目:传感器应用技术或单片机原理或电路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贸易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物流工程公路智能运输①政治②英语或日语③数学一④汽车构造及理论或内燃机构造与原理或交通运输或微机原理与应用复试科目:汽车运用工程学或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或汽车贸易农业机械化工程食品安全控制理论与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检测技术与设备机器视觉应用技术现代植保工程与智能化精确农林业与农林机器人技术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与装备农林机械化与自动化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二④材料力学或机械设计或微机原理与应用复试科目:测试技术或农业机械学或林业机械木材工业学院设计艺术学室内环境及装饰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工业产品设计及理论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③设计原理④室内设计基础或工业产品设计基础或视觉传达设计或摄影技术复试科目:设计造型原理或工业产品设计或摄影创作同等学力加试①工业设计史②家具与室内装饰材料材料学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生物材料包装材料与工程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二④有机化学或木材学或高分子化学基础或包装材料学复试科目:有机仪器分析或人造板工艺学或胶粘剂与涂料或包装工艺学同等学力加试①木材改性②木材加工工艺学③木材干燥★☆木材科学与技术木材学制材干燥及加工工程竹质工程材料人造板与胶粘剂木材工业能源与环境木制品与木结构建筑工程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③数学二④木材学或高分子化学基础或环境工程基础或热工理论基础复试科目:人造板工艺学或胶粘剂与涂料或木材加工工艺学或木材改性同等学力加试①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②木材干燥③木制品生产工艺●▲家具设计与工程家具设计家具制造工艺家具工业工程家具商贸人类工程学家具机械及自动化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③数学二或设计制图④家具史或人体工程学或设计方法论复试科目:家具设计或家具制造工艺学或工业产品设计或家具木工机械同等学力加试①工业设计史②家具与室内装饰材料③设计制图经济管理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人口与社会经济学资源与环境法律制度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③数学四④经济学原理或管理学原理复试科目:环境经济学或人口经济学或环境保护法同等学力加试①社会学②区域经济学③资源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系统决策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生态与环境管理工程项目管理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③数学三④管理学原理或经济学原理复试科目:管理信息系统或运筹学或决策理论基础同等学力加试①电子商务②物流管理③系统工程基础企业管理企业组织与战略财务管理与会计生产与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工程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③数学三④管理学原理或经济学原理复试科目:企业管理或财务管理同等学力加试①市场营销②战略管理③会计学★▲林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与政策林业管理工程林产品贸易森林生态经济林业企业管理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③数学四④管理学原理或经济学原理复试科目:林业经济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或企业管理同等学力加试①产业经济②战略管理③管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环境岩土与地下工程工程结构理论与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生态边坡防护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一④土力学或土木工程材料复试科目:施工技术或岩土工程或路基路面工程同等学力加试①混凝土结构②结构力学③工程地质道路与铁道工程路基工程与地基处理路面材料与结构道路交通规划与设计环境岩土与地下工程工程结构理论与应用工程技术与管理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一④土力学或土木工程材料复试科目:路基路面工程或施工技术或结构设计原理同等学力加试①道路勘测设计②施工组织设计③结构力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区域及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交通流理论与交通设计智能交通系统及控制交通系统分析与仿真运输经济与环境影响评价物流工程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一④交通工程复试科目:交通规划同等学力加试①交通系统分析②运输工程学③道路勘测设计★▲森林工程森林作业系统林区道路工程林区交通与运输工程岩土与结构理论及应用工程管理与信息化工程环境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二④土力学或土木工程材料复试科目:路基路面工程或运输工程学或施工技术同等学力加试①混凝土结构②施工组织设计③工程测量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三④工程项目管理复试科目:工程经济学或工程合同管理同等学力加试①施工技术②建设法规③房地产经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伦理学环境伦理与环境哲学信息伦理道德建设语言伦理①政治②英语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伦理学原理复试科目:伦理思想史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哲学史②西方哲学史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思想政治教育学④德育原理复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等学力加试①政治学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含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语言与方言调查对外汉语教学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汉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④语言学概论复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应用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古代文学②中国现当代文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挖掘生物信息学计算机检测计算机网络科学工程计算与软件计算机编码理论计算机仿真①政治②英语③数学一或离散数学④计算机基础理论复试科目: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同等学力加试①微机原理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现代传感器技术及系统计算机测控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无损检测及智能化仪表模式识别与控制技术①政治②英语③数学一④电子技术基础或微机原理或数据结构复试科目:程序设计(选考或的考生)或操作系统(选考的考生)同等学力加试①数字电路②本专业中其他未选考科目 说明: 一、备注栏中加试科目有两门以上的任选两门,没有注明加试科目的可以在其所在学院的其它专业中选考两门。
2019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主要参考书
![2019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主要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a0e1f9d04afe04a1b071deec.png)
生物化学A
《生物化学》(上下册),沈同,高等教育出版社
617
城乡规划综合理论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吴志强、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董鉴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18
森林土壤学(含地质)
《土壤学》,孙向阳,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845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何人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846
建筑学基础A
《建筑初步》,田学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47
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
《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曹平祥,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848
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夏延斌,王燕.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二版.2015.2
849
传热学
传热学(第六版),章熙民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881
模拟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模拟部分)源,高教出版社,2001
884
计算机软件基础
《数据结构》(C语言版),耿国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851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领域、层次与过程》第二版,张智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852
经济学原理
《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第三版,刘厚俊,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61
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王元纲等,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862
土力学
《土力学》,杨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863
交通工程学
《汉英时文翻译教程》,贾文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
431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及参考书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及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cd4f82b483d049649b66588a.png)
01农林产品深加工与食品安全装备与技术02农林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03现代植保机械04农林信息化工程
004木材工业学院
42
材料学
12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4有机化学或841木材学或842包装材料学
复试:541物理化学或542人造板工艺学或545包装工艺学;同等学力加试:高分子化学基础、木材加工工艺学、木材改性
01高分子材料02复合材料03生物材料04包装材料与工程
★木材科学与技术
30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40木材工业热工基础或841木材学
复试:542人造板工艺学或544木材加工工艺学或547木材工业能源利用;同等学力加试:胶合材料学、木材改性
复试:594生物信息学或509现代遗传学
01生物信息学(核酸、蛋白质序列数据挖掘)02生物芯片技术和基因预测
000风景园林学院
60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设计)
30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01园林综合理论④500园林设计(6小时)
复试:502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同等学力加试:园林树木学、花卉学;
复试:513森林病理学或508森林昆虫学;同等学力生物系统管理
森林经理学
14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08测树学或809C程序设计
复试:518森林经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地理信息系统、林业遥感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12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18水土保持及防护林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 一级学科0910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 一级学科0910](https://img.taocdn.com/s3/m/0c4edb6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b.png)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一、学科简介1.1 研究对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表到地下水位)的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的学科。
1.2 学科特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地质学、土壤学、植物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知识。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水土保持理论、方法与技术、土地荒漠化成因、防治对策以及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
二、学科发展历程2.1 起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人口增加、开垦土地速度增加,水土流失问题成为世界性难题。
国际社会逐渐关注和重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问题。
2.2 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各国纷纷建立了相关的学科机构和研究中心,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组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标志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正式成为全球环境保护议题。
三、学科研究内容3.1 水土保持理论:主要研究水土保持的原理、机理以及影响因素,探讨水土保持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
3.2 荒漠化成因:主要研究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和机制,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
探讨土地荒漠化的演变规律和程度评价方法。
3.3 防治对策:主要研究荒漠化防治的原则、方法和技术。
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3.4 社会效益:主要研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对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其可持续发展性和保护价值。
四、学科前沿与热点4.1 生态恢复技术:包括湿地恢复、水土保持工程、荒漠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等方面的研究,是学科的热点之一。
4.2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研究: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土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与监测,是学科的前沿研究方向。
五、学科发展趋势5.1 跨学科融合: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将与地质学、土壤学、植物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融合发展,形成新的联合研究领域。
5.2 国际合作: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愈发严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将与国际学术机构和组织合作,共同推进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工作。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70f23affc4ffe473268ab10.png)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一、专业解析(一)学科简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林学的一个二级学科。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是多学科结合的交叉性学科,与生态环境安全和国土资源保护密切相关,对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复合农林业的发展服务。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较好地掌握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献身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事业,积极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研究方向01土壤侵蚀机理与预报02荒漠化防治03水土保持新技术(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四)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4 数学(农)④834水文学(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五)相近学科与此专业相关的学科有: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二、推荐院校以下院校是该专业研究生院实力较强者,建议选报: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三、就业前景学科具有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密切结合、国家对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剧增的特色,就业前景看好。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专业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三个环境生态类专业之一,我国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是头号生态环境问题”,以防治水土流失为核心的“水土保持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党和政府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目标,与水土保持工作有关的机构不断增加,水土保持人才需求大量增加,为本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
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录取情况
![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录取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2bf4e9394b35eefdc8d33344.png)
0
25
25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非全日制)
FZ
17
0
9
9
理学院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13
0
3
3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10
0
4
4
0805Z1
化学新材料
4
0
1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13
0
4
4
010105
伦理学
17
0
6
6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12
0
4
4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建筑与土木工程
Z
253
0
72
72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非全日制)
FZ
22
0
27
27
125600
工程管理(非全日制)
FZ
100
0
32
32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010106
美学
16
0
4
4
050300
新闻传播学
22
0
6
6
095138
农村发展
Z
39
0
15
15
095138
农村发展(非全日制)
FZ
229
0
41
41
085210
控制工程
Z
69
0
17
17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502
材料学
17
2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90707)一、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生态学领域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具备掌握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乐于服务于社会最基层的思想素质。
3、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方面具有较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具有从事教学、科研和独立承担本学科领域技术工作的能力;4、能够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5、具有能够适应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要的健康体魄和进取精神,针对国内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与实践,具有勇于承担改造社会责任的勇气和毅力。
二、研究方向1、土壤侵蚀基础理论研究通过水土流失监测与控制,开展山丘区土壤侵蚀预测模型研究,提出适合区域的水土流失预测模型与综合防治技术。
2、森林水文理水机制和水文模型研究定量评价典型森林植被对降水输入过程的影响及调控机制和流域生态用水量,解析森林植被对水资源形成过程的影响机制,揭示森林植被对水资源影响的区域特征和变化规律,提出区域森林植被与水资源协调管理的技术方案与对策。
3. 防护林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以中尺度平原农区为单元,研发防护林体系区域布局,从宏观上解决防护林体系建设与重大自然灾害防御、农业增效等问题。
以小尺度农田系统为单元,研究农田林网(带)的高效培育、林带结构优化配置、特困立地(风灾、盐害区)育林技术,从微观上解决高效模式种群间的配置技术。
围绕功能调控和持续经营的核心,提出林带结构调控与更新改造、根系管理与胁地克服等衍生技术,重点解决林带更新和与功能提升等问题,实现农田防护林体系的持续发展。
4. 破坏山体岩壁长期覆绿维持机制研究在破坏山体裸露岩壁植被喷播复绿过程中,由于喷施基质的土壤生物活性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恢复植被的,稳定性。
采用土壤活性菌群和复绿基质配比技术,有效提高基质的土壤生物活性,促进岩壁与复绿基质的融合,保障土壤水分的供应,实现快速喷播复绿的长期维持。
5、城市林业与水土保持城市林业规划与布局,城市水土保持规划,城市林业经营管理技术,城市林业的环境改善功能和水土保持效益。
三、学习年限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包括学位论文答辩时间),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课程学习累计1-1.5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
必要时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或延长1年。
在职硕士可延长2年。
四、课程设置为了使硕士生掌握本学科较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要求研士生修完并取得总学分32个(2学分实践性环节),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12学分(对于同等学历和跨学科的研究生需补本科生课程,其成绩可减半登记学分,不占应学32学分的总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学位课(18学分以上)1、公共学位课程(7学分)(1) 自然辩证法(2) 外语2学分5学分2、基础理论学位课(5学分)(1)多元统计分析3学分(2)森林水文学2学分(3)森林土壤学(含第四纪地质学)3学分3、专业基础和专业学位课程(6学分)(1)水土保持学2学分(2)防护林学2学分(3)城市林业2学分(4)流域管理学2学分(5)水土流失遥感监测2学分(6)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侵蚀监测2学分选修课(12学分以上)(1)第二外国语2学分(2)景观生态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学分(3)林业生态环境评价2学分(4)森林生态及研究法2学分(5)城市水土保持学2学分(6)环境科学导论2学分(7)经济林学2学分(8)泥沙运动力学2学分(9)生物多样性专题2学分(10)仪器分析3学分(11)第四纪地质与地貌2学分(12)林农复合经营2学分(1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2学分(14)土壤理化分析(含植物分析)3学分(15)森林旅游学2学分(16)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专题讲座2学分(17)气象及气候学专题2学分(18)计算机辅助制图3学分(19)山地灾害研究进展2学分注:非本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同等学历者录取后,应补修本专业本科生主要课程,但不记学分。
五、课程要求与说明1、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2、第一外国语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3、多元统计分析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向量检验,协方差检验,多元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内容,为学位论文的撰写和数据处理提供技术工具。
主要讲授向量检验,协方差检验,多元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内容。
4、森林水文学要求研究生掌握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森林水文学研究的技术、方法,流域水量平衡计算,径流的形成及其土壤侵蚀的关系,为水土保持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主要讲授水文学的基本理论,森林与降水,径流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森林与径流的关系,森林流域的水量平衡,水文监测与计算,水质分析与水资源评价。
5、森林土壤学(含第四纪地质学)要求研究生理解和掌握森林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条件与树木生长的关系,我国森林土壤的主要类型、性质及利用,以及第四纪地质作用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主要讲授森林土壤的发育过程,第四纪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地质地貌与土壤和土壤侵蚀的关系,土壤条件与树木生长的关系,森林土壤的物理性状及水分状况,森林土壤障碍性条件,我国的森林土壤状况。
6、防护林学要求研究生了解国内外防护林学,尤其是农田防护林学的研究进展,掌握农田防护林结构类型及其研究和营建方法,防护林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技术和研究方法。
主要讲授国内外农田防护林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种类、结构类型,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方法。
7、水土保持学要求研究生了解国内外水土保持研究进展,掌握水土流失的基本原理和综合防治技术,以及特殊困难地区的生态环境重建与植被恢复技术,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
主要讲授水土保持研究动态,土粒和土体(土块)被剥蚀、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的力学机理与运动规律,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工矿、交通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防治技术,以及重点流失区生态环境重建与植被恢复技术。
8、流域管理学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山丘区流域治理的基本理论和经营管理措施,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技术,以及流域治理效益评价方法。
主要讲授山区流域治理的基础理论,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与诊断,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流域治理措施体系,流域经营技术和流域治理效益评价。
9、城市林业要求研究生了解城市林业的研究进展,城市林业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城市林业的生态功能,及其与城市水土保持的关系,掌握城市林业的规划与方法。
主要讲授城市林业的研究进展,城市林业的概念、原理,城市林业的环境功能和水土保持效益,城市林业的规划布局,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10、土壤侵蚀遥感监测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水土保持原理的基本理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土壤学、水文学等基本理论。
主要讲授土壤侵蚀原理,土壤侵蚀模型概述,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及应用,土壤侵蚀遥感监测和计算方法。
六、培养方式对研究生的培养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应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
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与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学科组统一规定的政治学习、形势教育,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
指导老师要关心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培养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创造性、治学的严谨性;培养其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材施教,制定培养计划,充分体现个人的特长。
同时,研究生还应学习一些相关课程,以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掌握新的科学实验手段,以拓宽知识面,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
研究生要参加一定的教学、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工作量至少要完成40学时或20个工作日(不计学分),以培养其实际工作能力。
硕士生的实践环节由导师或学科组负责检查和指导,并进行考核,写出评平语,计2学分。
鼓励硕士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每正式发表1篇论文记1个学分(此学分可抵充实践环节的学分),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10次及以上学术报告(讲座)。
研究生培养工作由导师负责,指导方式采取导师指导和以导师为首的指导小组(3-5人)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指导小组和研究生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方式灵活多样,提倡和鼓励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学术讨论会,并创造条件与国内外单位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思想。
七、中期考核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之前,必须进行一次中期考核和外语考试,以取得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的资格。
研究生中期考核时间一般于第3或第4学期进行。
中期考试由5-7名专家组成的考试委员会(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和跨学科课程教师)结合开题报告进行。
考核内容主要是课程学习、外语水平、文献综述、试验操作能力、开题报告及写作表达能力。
政治思想考核由研究生院党总支组织进行。
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环节。
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收集材料,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提出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经学位指导小组充分论证和修改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订具体工作计划,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
以后应按阶段在教研室(研究室)或指导小组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进展,以取得集体帮助。
研究生论文要求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论文选题应瞄准学科前沿领域或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研究结果应有新见解或能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以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
论文初稿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审阅,并召开论文报告会,发挥集体(含指导小组)指导力量,提出意见,修改补充,最后修改定稿。
定稿后的论文必须语言通顺、简练、数据可靠,图表清楚,准确地表达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提出结论。
学位论文答辩工作按有关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