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0221200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成灾机理、分布特征及其防治措施.ppt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成灾机理、分布特征及其防治措施.ppt](https://img.taocdn.com/s3/m/0ddb0f128bd63186bcebbcf0.png)
2021年3月22日12时12分
图6 锚杆+挂网加固示意图
6.2支撑加固
对较完整的悬挑危岩体可以采用支撑的方法加固,以保持危岩体 的稳定性。这是临时性的防治。
6.3遮挡避让
对直接加固困难,或加固成本高的高陡危岩边坡,可以采用遮 挡避让的方法防治崩塌危害(图7) 。这是针对如铁路和公路等线 路工程经过峡谷区,采用的对边坡崩塌的防治方法之一。
2021年3月22日12时12分
图7 遮挡避让示意图
7 、综述
综上所述,陡峻边坡崩塌主要受控于节理裂隙和结构面的组合, 其活跃程度取决于卸荷裂隙的扩张与卸荷裂隙区的扩展。层状结 构岩石的岩层面和构造裂隙面在崩塌的形成中普遍起到控制作用。 水平岩层、顺向岩层、逆向岩层、块状岩体陡峻边坡崩塌的形成 条件不同,崩塌表现出不同的扩展特点。崩塌防治的理论依据就 是,加固已经形成的危岩体,阻止危岩体脱落,并且阻止或减缓卸 荷裂隙的扩张和卸荷裂隙区的扩展,保持边坡的相对稳定性。在 对边坡崩塌的防治工作中,应对形成边坡崩塌的具体条件,如岩石 结构面和各类节理裂隙面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分析崩塌的形成机 制和扩展趋势,再结合具体加固目的,才能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具 体设计防治加固工程。
结合具体工作情况,本次学习分享内容: 简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及地面沉降(地面塌 陷)等内容。
2021年3月22日12时12分
2021年3月22日12时12分
(一)崩塌
1、定义
崩塌是一种极为普遍和直观的地质灾害现象。崩塌无非是 不同的结构面和裂隙面的组合与切割导致危岩体脱落而形成。
在陡峻的斜坡上,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剧 烈的崩落、翻转和滚落,在坡脚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该现象 为崩塌(见下图1、2) 。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文稿演示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文稿演示](https://img.taocdn.com/s3/m/5656663a5ef7ba0d4b733b9f.png)
10000~5000
500~100 <100
5000~1000 <1000
5 基本要求
● 5.1 对确定进行监测的滑坡、崩塌和泥石 流,必须有相应的地质调(勘)查等资料 做依据。这些资料包括:
■ a)地质勘查报告(或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 ◆ 1)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包括:水文气象,地形
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和新构造运动, 水文地质条件等。 ◆ 2)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特征与成因,包括:规 模、类型和一般特征,形成条件和发育过程,变形 或活动特征等。参考附录A至附录D。
本规范以专业监测为主,部分内容可供群测 群防监测参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 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 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
■ c)能满足监测点、网布设的地形图、地质图(含平 面图和剖面图)和附近建设现状与规划图。
5 基本要求
● 5.2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监测站(点)布设 之前,应有上级部门或委托单位下达的任务 书,监测单位根据任务书编制监测设计书。
监测设计书的内容包括:任务来源和监测的重 要性,自然条件和地质环境,滑坡、崩塌与泥石流 的特征、成因和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成果,监测精度 要求,监测内容论证和确定,监测方法选定,监测 点网布设,监测资料整理,变形破坏或活动判据和 预报方案,监测经费预算。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文稿演示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 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滑坡、崩塌变形与泥石流活动 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点网布设、监测资 料整理,以及变形破坏或活动预报等技术要求。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a08bf70ccbff121dc368307.png)
■ b)滑坡、崩塌与泥石流所在地区和影响范围内的社 会—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规划资料,包括人口、直 接经济价值等。
■ c)能满足监测点、网布设的地形图、地质图(含平 面图和剖面图)和附近建设现状与规划图。
5 基本要求
● 5.2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监测站(点)布设 之前,应有上级部门或委托单位下达的任务 书,监测单位根据任务书编制监测设计书。
■ a)地表水动态。包括与滑坡、崩塌形成和活动有关的地表 水的水位、流量、含沙量等动态变化,以及地表水冲蚀情况 和冲蚀作用对滑坡、崩塌的影响,分析地表水动态变化与滑 坡、崩塌内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的关系,进行地表水与 滑坡、崩塌形成与稳定性的相关分析。
■ b)地下水动态。包括滑坡、崩塌范围内钻孔、井、洞、坑、 盲沟等地下水的水位、水压、水量、水温、水质等动态变化, 泉水的流量、水温、水质等动态变化,土体含水量等的动态 变化。分析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及其与地表水、大气降 水的关系,进行地下水与滑坡、崩塌形成与稳定性的相关分 析。
● 5.10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经治理或受自然环境影响 已处于平稳状态时,经上级部门或委托单位批准后可 以结束监测。
6 滑坡与崩塌监测
● 6.1 监测内容 ★ 6.1.1 滑坡、崩塌监测的内容,分为变形监测、
相关因素监测、宏观前兆监测。 ★ 6.1.2 滑坡、崩塌变形监测。一般包括位移监测
和倾斜监测,以及与变形有关的物理量监测。 ■ a)位移监测。分为地表的和地下(钻孔、平
较重要 (集中居民点、一般工
矿企业等)
较重要 (居民点、一般工矿企
业等)
失稳或活 动的 危害 性
特大
大
中
小
出现滑坡、崩塌变 形破坏或泥石流 活动时受灾害威 胁的人数(人)
■ c)能满足监测点、网布设的地形图、地质图(含平 面图和剖面图)和附近建设现状与规划图。
5 基本要求
● 5.2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监测站(点)布设 之前,应有上级部门或委托单位下达的任务 书,监测单位根据任务书编制监测设计书。
■ a)地表水动态。包括与滑坡、崩塌形成和活动有关的地表 水的水位、流量、含沙量等动态变化,以及地表水冲蚀情况 和冲蚀作用对滑坡、崩塌的影响,分析地表水动态变化与滑 坡、崩塌内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的关系,进行地表水与 滑坡、崩塌形成与稳定性的相关分析。
■ b)地下水动态。包括滑坡、崩塌范围内钻孔、井、洞、坑、 盲沟等地下水的水位、水压、水量、水温、水质等动态变化, 泉水的流量、水温、水质等动态变化,土体含水量等的动态 变化。分析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及其与地表水、大气降 水的关系,进行地下水与滑坡、崩塌形成与稳定性的相关分 析。
● 5.10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经治理或受自然环境影响 已处于平稳状态时,经上级部门或委托单位批准后可 以结束监测。
6 滑坡与崩塌监测
● 6.1 监测内容 ★ 6.1.1 滑坡、崩塌监测的内容,分为变形监测、
相关因素监测、宏观前兆监测。 ★ 6.1.2 滑坡、崩塌变形监测。一般包括位移监测
和倾斜监测,以及与变形有关的物理量监测。 ■ a)位移监测。分为地表的和地下(钻孔、平
较重要 (集中居民点、一般工
矿企业等)
较重要 (居民点、一般工矿企
业等)
失稳或活 动的 危害 性
特大
大
中
小
出现滑坡、崩塌变 形破坏或泥石流 活动时受灾害威 胁的人数(人)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19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19](https://img.taocdn.com/s3/m/772cfafa05087632311212ca.png)
监测站点分级表监测站点分级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失稳或活动出现滑坡崩塌变形破坏或泥石流活动时受灾害威胁的人滑坡崩塌出现变形破坏或泥石流活动时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万元特别重要县级和县级以上城特大100010000重要重要集镇重要工矿企业和重要交通设施等1000500100005000较重要集中居民点一般工矿企业等5001005000100较重要居民点一般工矿企业等10010051对确定进行监测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必须有相应的地质调勘查等资料做依据
6.1.5 滑坡、崩塌都应进行绝对位移、相对位移、 宏观变形前兆监测和主要相关因素监测。监测的具 体内容应根据滑坡、崩塌特点,有针对性的确定。
6.1.6 不同类型和特点的滑坡、崩塌,其相关因素 监测的重点内容是:
a)降雨型土质滑坡,应重点监测地下水、地表水 和降水动态变化等内容;降雨型岩质滑坡、崩塌, 除监测上述内容外,还应重点监测裂缝的充水情况、 充水高度等。
本规范适用于已经发生过且可能继续或再次发生 变形破坏和活动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监测, 以及有可能发生崩滑的自然的或人工的斜坡和泥 石流活动的沟槽(或斜坡)的监测。
本规范以专业监测为主,部分内容可供群测群防 监测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 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 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5.6 在经济、技术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逐步实现监测数据 采集自动化和实时监测。自动化监测仪器、设备,应有自 检、自校功能,没有自检、自校功能时应至少每三个月进 行一次人工检查、校正,确保长期稳定。在自动化监测的 同时,仍应适当地进行人工监测,保证在自动化仪器、设 备发生故障时,观测数据不致中断。
6.1.5 滑坡、崩塌都应进行绝对位移、相对位移、 宏观变形前兆监测和主要相关因素监测。监测的具 体内容应根据滑坡、崩塌特点,有针对性的确定。
6.1.6 不同类型和特点的滑坡、崩塌,其相关因素 监测的重点内容是:
a)降雨型土质滑坡,应重点监测地下水、地表水 和降水动态变化等内容;降雨型岩质滑坡、崩塌, 除监测上述内容外,还应重点监测裂缝的充水情况、 充水高度等。
本规范适用于已经发生过且可能继续或再次发生 变形破坏和活动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监测, 以及有可能发生崩滑的自然的或人工的斜坡和泥 石流活动的沟槽(或斜坡)的监测。
本规范以专业监测为主,部分内容可供群测群防 监测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 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 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5.6 在经济、技术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逐步实现监测数据 采集自动化和实时监测。自动化监测仪器、设备,应有自 检、自校功能,没有自检、自校功能时应至少每三个月进 行一次人工检查、校正,确保长期稳定。在自动化监测的 同时,仍应适当地进行人工监测,保证在自动化仪器、设 备发生故障时,观测数据不致中断。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PPT课件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139c8c48d7c1c709a14564.png)
避灾场所和新房建设应离开滑坡 区相当距离
发现地质灾害隐患时,应立即搬迁与避让。
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
临灾时按预定 方案组织疏散
选择适宜的警报信号
房屋面临滑坡时,人员应 立即撤离,不要贪恋财物
汛期要指定专人进行灾害巡查监测,发现险情及 时报警,通知村民迅速转移。
山体滑 坡时,不要 沿滑坡体滑 动方向跑, 应向滑坡体 两侧。
迅速查看是否还有滑坡、 崩塌发生的危险
注意收看和查询当 地电视台的地质灾害 气象预警节目和省国 土资源厅网站上发布 的实时预警信息。
21世纪: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安全的
生活环境,让我们掌握更多的防灾 知识,远离地质灾害的威胁!
结论:
面对可怕的崩塌、滑坡、 和泥石流,我们不但要采 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还要 鼓起勇气,激发出求生的 欲望。只有自己不放弃, 才能赢得生的机会。
庆元县石磨下村泥石流灾害
乐清市北部山区“8.13”泥石流
2004年8月13日,受强降雨影响,乐清北部山区发生泥石流,共 37人死亡、5人失踪。
2004年8月28日总理视察乐清泥石流现场
人为改变河道路径引发泥石流
城市泥石流防治
应对崩塌、滑坡、泥石流
灾害有前兆
崩塌前兆:
1、前缘时有掉块、坠落现 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可怕的崩塌、滑坡、泥石
流 3月10日凌晨1
时30分,陕西 榆林子洲县双 湖峪镇双湖峪 村石沟发生山
5月2日,2 时10分 ,沪 昆铁路江西 省境内山体
体崩塌地质灾 滑坡造成客
2、坡脚出现新的破裂形
发现地质灾害隐患时,应立即搬迁与避让。
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
临灾时按预定 方案组织疏散
选择适宜的警报信号
房屋面临滑坡时,人员应 立即撤离,不要贪恋财物
汛期要指定专人进行灾害巡查监测,发现险情及 时报警,通知村民迅速转移。
山体滑 坡时,不要 沿滑坡体滑 动方向跑, 应向滑坡体 两侧。
迅速查看是否还有滑坡、 崩塌发生的危险
注意收看和查询当 地电视台的地质灾害 气象预警节目和省国 土资源厅网站上发布 的实时预警信息。
21世纪: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安全的
生活环境,让我们掌握更多的防灾 知识,远离地质灾害的威胁!
结论:
面对可怕的崩塌、滑坡、 和泥石流,我们不但要采 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还要 鼓起勇气,激发出求生的 欲望。只有自己不放弃, 才能赢得生的机会。
庆元县石磨下村泥石流灾害
乐清市北部山区“8.13”泥石流
2004年8月13日,受强降雨影响,乐清北部山区发生泥石流,共 37人死亡、5人失踪。
2004年8月28日总理视察乐清泥石流现场
人为改变河道路径引发泥石流
城市泥石流防治
应对崩塌、滑坡、泥石流
灾害有前兆
崩塌前兆:
1、前缘时有掉块、坠落现 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可怕的崩塌、滑坡、泥石
流 3月10日凌晨1
时30分,陕西 榆林子洲县双 湖峪镇双湖峪 村石沟发生山
5月2日,2 时10分 ,沪 昆铁路江西 省境内山体
体崩塌地质灾 滑坡造成客
2、坡脚出现新的破裂形
崩塌泥石流PPT课件
![崩塌泥石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24ce1c168884868762d6a6.png)
不良地质现象
.
1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岩溶与岩溶塌陷 采空区 地面沉降
.
地震 活动断层
2
崩塌
陡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或有其它外力作用下 ,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 塌。堆积在坡脚处大小不等、混杂堆积的岩土块称崩 塌堆积物,所构成锥形体称为岩堆或倒石堆。
土体崩塌称土崩,岩体崩塌称岩崩,规模巨大波 及山体范围的崩塌称为山崩。
.
11
4、外在条件
强烈的地震会大幅度降低边坡岩体的稳定性,从而诱发斜坡岩 体或土体崩塌。一般烈度大于7度以上的地震都会诱发大量崩塌。
融雪、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得大量地表水渗入 坡体,起到软化岩土和软弱结构面的作用以及产生孔隙水压力等, 从而诱发崩塌。因此,特大暴雨、大暴雨或较长时间连续降雨过程 中或之后的很短时间内,往往是出现崩塌最多的时间。我国的崩塌 、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在发生时间上都有类似的规律。
.
7
1、地形——高陡斜坡是形成崩塌的必要条件。
规模较大的崩塌,一般多发生在高度大于30m,坡度大于45°的陡
峻斜坡上。
斜坡的坡形对崩塌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在上陡下缓的凸坡
和凹凸不平的陡坡上最易发生崩塌。
河流峡谷两岸的陡坡常是发生崩塌落石的地段。峡谷两岸地貌常具
有明显的新构造运动上升的特征,山顶与河床相对高差大,从数十
摧毁一栋六层的宿舍楼、两家旅社,居民房20余户,掩埋
公路干线70余米,造成12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270万
元左右。
• 1992年5月宝成铁路190km处发生大型崩塌,造成运输
中断30多天,抢险费用一千多万元。
.
6
三、崩塌的形成条件
.
1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岩溶与岩溶塌陷 采空区 地面沉降
.
地震 活动断层
2
崩塌
陡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或有其它外力作用下 ,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 塌。堆积在坡脚处大小不等、混杂堆积的岩土块称崩 塌堆积物,所构成锥形体称为岩堆或倒石堆。
土体崩塌称土崩,岩体崩塌称岩崩,规模巨大波 及山体范围的崩塌称为山崩。
.
11
4、外在条件
强烈的地震会大幅度降低边坡岩体的稳定性,从而诱发斜坡岩 体或土体崩塌。一般烈度大于7度以上的地震都会诱发大量崩塌。
融雪、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得大量地表水渗入 坡体,起到软化岩土和软弱结构面的作用以及产生孔隙水压力等, 从而诱发崩塌。因此,特大暴雨、大暴雨或较长时间连续降雨过程 中或之后的很短时间内,往往是出现崩塌最多的时间。我国的崩塌 、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在发生时间上都有类似的规律。
.
7
1、地形——高陡斜坡是形成崩塌的必要条件。
规模较大的崩塌,一般多发生在高度大于30m,坡度大于45°的陡
峻斜坡上。
斜坡的坡形对崩塌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在上陡下缓的凸坡
和凹凸不平的陡坡上最易发生崩塌。
河流峡谷两岸的陡坡常是发生崩塌落石的地段。峡谷两岸地貌常具
有明显的新构造运动上升的特征,山顶与河床相对高差大,从数十
摧毁一栋六层的宿舍楼、两家旅社,居民房20余户,掩埋
公路干线70余米,造成12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270万
元左右。
• 1992年5月宝成铁路190km处发生大型崩塌,造成运输
中断30多天,抢险费用一千多万元。
.
6
三、崩塌的形成条件
DZ-T0221-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精品PPT课件
![DZ-T0221-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9de8f35901020206409c35.png)
出;短期和临灾预报,随时出现随时提出,以
专报形式提交。
17
5 基本要求
5.10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经治理或 受自然环境影响已处于平稳状态时, 经上级部门或委托单位批准后可以结 束监测。
18
6 滑坡与崩塌监测
6.1 监测内容 6.1.1 滑坡、崩塌监测的内容,分为变形监测、
相关因素监测、宏观前兆监测。 6.1.2 滑坡、崩塌变形监测。一般包括位移监
24
6 滑坡与崩塌监测
c)动物异常观察。观察滑坡、崩塌变形破坏 前其上动物(鸡、狗、牛、羊等)常常出现的 异常活动现象。
d)地表水和地下水宏观异常。监测滑坡、崩 塌地段地表水、地下水水位突变(上升或下降) 或水量突变(增大或减小),泉水突然消失、 增大、变混或突然出现新泉等。
25
6 滑坡与崩塌监测
a)地表水动态。包括与滑坡、崩塌形成和活 动有关的地表水的水位、流量、含沙量等动态 变化,以及地表水冲蚀情况和冲蚀作用对滑坡、 崩塌的影响,分析地表水动态变化与滑坡、崩 塌内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的关系,进行地 表水与滑坡、崩塌形成与稳定性的相关分析。
21
6 滑坡与崩塌监测
b)地下水动态。包括滑坡、崩塌范围内钻孔、 井、洞、坑、盲沟等地下水的水位、水压、水 量、水温、水质等动态变化,泉水的流量、水 温、水质等动态变化,土体含水量等的动态变 化。分析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及其与地表 水、大气降水的关系,进行地下水与滑坡、崩 塌形成与稳定性的相关分析。
测和倾斜监测,以及与变形有关的物理量监测。 a)位移监测。分为地表的和地下(钻孔、平
硐内等)的绝对位移监测和相对位移监测,是 监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内容。
19
6 滑坡与崩塌监测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讲义课件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讲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ca532a172ded630b1cb6ca.png)
我国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概况
1. 我国目前有400个地质灾害重灾县(市), 占全国县(市)的20%。每年地质灾害 (不包括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各 种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20%-25%,年平均死 亡近千人,伤近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百 亿元。
1998年我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 发性地质灾害18万起,其中重大者447起, 造成10000余人受伤,1157人死亡,50多万 间房屋被毁,直接经济损失 270亿元。
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分布图
巴东二道沟滑坡
1995年6月10日发生,体积 4万立方米,造成5死9伤和1千 万元的经济损失。
巴东新城黄土坡滑坡
黄土坡滑坡
巴东县新城的白岩沟滑坡 (1998年,人工切坡形成,体积22万立方米,毁公路)
1999年8月巫山老县城城墙内的登龙街滑坡 (50万立方米,3600人无家可归)。
1999年我国地质灾害 相对较轻,仍造成重大 损失,据六省(市)不完 全统计,发生地质灾害 1390起,596人死亡,直 接经济损失12.1亿元。
广西省 215起 死亡157人 直接经济损失0.6亿元 浙江省 151起 死亡88人 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 广东省 56起 死亡84人 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云南省 800起 死亡181人 直接经济损失5.8亿元 重庆市 94起 死亡12人 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 四川省 64起 死亡74人 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
主要内容
我国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概况 地质灾害管理 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 建立崩塌滑坡监测网(站)的工作程序
和技术要求
我国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概况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21世纪我国经济 与社会发展面临的三大主题。防治地质灾害 、保护地质环境是国家赋予国土资源部重要 的行政管理职责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24
14
5 基本要求
5.3 监测内容依据下列因素确定:
a)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赋存条件、地质特征和变形、 活动的主要因素与相关因素。
b)滑坡、崩塌变形破坏的可能方式和泥石流活动的可能 方式。
c)滑坡、崩塌变形阶段、变形量和泥石流发育阶段、活 动频率。
d)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稳定性评价的需要和预报模型、 预报判据监测的重要性, 自然条件和地质环境,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特征、 成因和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成果,监测精度要求,监 测内容论证和确定,监测方法选定,监测点网布设, 监测资料整理,变形破坏或活动判据和预报方案, 监测经费预算。
监测设计书应通过下达任务的上级部门或委托单
位的审批。
2)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特征与成因,包括:规
模、类型和一般特征,形成条件和发育过程,变形
或活动特征等。参考附录A至附录D。
2020/11/24
12
5 基本要求
5.1 对确定进行监测的滑坡、崩塌和泥石 流,必须有相应的地质调(勘)查等资料
做依据。这些资料包括:
3)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稳定性评价,包括:岩 土物理力学参数,稳定性计算、试验成果和综合评 价,进一步变形破坏或活动的方式、规模和主要诱 发因素与影响因素等。滑坡、崩塌稳定性野外评价 参考附录C,发育阶段分析参考附录D。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滑坡、崩塌变形与泥石流活动的监 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点网布设、监测资料整 理,以及变形破坏或活动预报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已经发生过且可能继续或再次发生 变形破坏和活动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监测, 以及有可能发生崩滑的自然的或人工的斜坡和泥 石流活动的沟槽(或斜坡)的监测。
b)滑坡、崩塌与泥石流所在地区和影响范围内的社 会—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规划资料,包括人口、直 接经济价值等。
c)能满足监测点、网布设的地形图、地质图(含平
面图和剖面图)和附近建设现状与规划图。
2020/11/24
13
5 基本要求
5.2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监测站(点)布设 之前,应有上级部门或委托单位下达的任务 书,监测单位根据任务书编制监测设计书。
2020/11/24
7
4 总则
4.1 监测任务
a)监测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形变或活动特 征及相关要素。
b) 研究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地质环境、 类型、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活动方式和 诱发其变形破坏或活动的主要因素与影响因 素,评价其稳定性,为地区经济开发规划和 建设计划提供资料,促进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本规范以专业监测为主,部分内容可供群测群防
监测参考。 2020/11/24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 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 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Ⅰ级监测站(点)和有条件的II级监测站(点)的监测 内容应尽可能齐全,并随其发展过程和稳定状况增加或 减少监测项目,完善监测内容。
较重要 Ⅳ2级020/11/24(居民点、一般工矿
企业等)
失稳或 活动 的危 害性
特大
大
中
小
出现滑坡、崩塌 变形破坏或泥 石流活动时受 灾害威胁的人 数(人) >1000
1000~500
500~100
<100
滑坡、崩塌出现变形 破坏或泥石流活动 时潜在可能造成的 经济损失 (万元) >10000
10000~5000
5000~100
<100 11
5 基本要求
5.1 对确定进行监测的滑坡、崩塌和泥石 流,必须有相应的地质调(勘)查等资料 做依据。这些资料包括:
a)地质勘查报告(或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
1)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包括:水文气象,地形 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和新构造运动, 水文地质条件等。
崩塌、滑坡、泥 石流监测规范
DZ/T 0221-2006
2020/11/24
1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 基本要求
6 滑坡与崩塌监测
7 泥石流监测
8 资料整理
2020/11/24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在不稳定的和受威胁的人数、潜在造成的经济损失均
较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
2020/11/24
10
4 总则
1.表1
监测站(点)分级表
监测站(点) 分级
所处位置的重要性
Ⅰ级
特别重要 (县级和县级以上城
镇等)
Ⅱ级
重要 (重要集镇、重要工
矿企业和重要交 通设施等)
Ⅲ级
较重要 (集中居民点、一般
工矿企业等)
2020/11/24
8
4 总则
4.1 监测任务
c)研究和掌握滑坡、崩塌变形破坏与泥石 流活动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为灾害防治提 供资料,并指导防治工程设计、施工,检验 防治工程效果,保证防治工程质量和效益。
d)研究、制定滑坡、崩塌变形破坏判据和 泥石流活动判据,及时地按程序进行预报。 预报灾害发生、发展及其时间、空间和强度 (量级),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 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
2020/11/24
9
4 总则
4.2 专业监测
专业监测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应是不稳定的滑坡、 崩塌与泥石流。
专业监测站(点)按其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划分为四级, 见表1。站(点)具备表中受威胁的人数和造成的经 济损失中的任一指标,应为该等级。
4.3 群测群防监测
列入群测群防监测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一般是潜
DZ/T 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 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2020/11/24
6
3 术语和定义
3.1 变形监测 deformation supervision
对地表和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土体与其 上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移、沉降、隆起、倾 斜、挠度、裂缝等微观、宏观现象,在一定 时期内进行周期性的或实时的测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