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二、考点梳理
考点1、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1)、概念:指在单位或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2)、调查方法: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和等。
2、出生率与死亡率
(1)
(2
3
(1)
(2
4、年龄组成
(1)
(2)、类型:
(3
5
例1
A.D
B.D
C.B
变式1、
A.
组成
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
组成
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变式2、(
A 、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 、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 、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 、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考点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样方法
(1)适用范围:
(2)常用的取样方法: 、 ,取样的关键是 (3)计数方法: ,
(4)计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即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2、重捕标志法
(1)适用范围:
(2)、前提条件: (3)计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 3、抽样调查法
(1)、适用范围: (2)、计数方法: ,
例2、(2010年福建T26Ⅱ)棉蚜虫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林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lO 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
(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 。
(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 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 型, 在 (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
(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 。(增大、不变、减小)。 变式3、(2010年课标全国理综T31)假设a 、b 、c 、d 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
的四个种群,其a 、c 、d 的营养关系为a c d →→,a 与b 的关系如图,a 是该生态系
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 和b 的种间关系是_ _。
(2)若d 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__ _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 _。
(3)若持续干旱使a 大量死亡,c 和d 种群密度将会 。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 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 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 变式4、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乙图所示。根据
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 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志重捕法 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 值 考点三、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数量变化包括: 、 、 、 等,而“J ”型曲线和“S ”型曲线只研究了种群
规律。
2
例( )
A B 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 2时
D .在t 1~t 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变式5、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 ”型曲线和“S ”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难以使K 值提高
B.BC 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C 点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比较曲线Y 与曲线X ,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
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
变式6、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冲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三、高考再现
1.(2014福建理综,3,6分)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2.(2014浙江理综,4,6分)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
大
3.(2014广东理综,6,4分)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
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
..的是()
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4.(2013课标Ⅰ,5,6分)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
,标记后全部
放掉,第二次捕获了
A.
B.
C.
D.
5.(2013浙江理综
A.
10%
B.
C.
D.
6.(2013课标Ⅱ
(1)
(2)草原上,
(3)
(4)
7、(2015新课标卷Ⅱ,31,8分)31.(8分)
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⑴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①;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②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⑵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⑶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