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PPT (8)[19页]
国际政治学概论最新版课件第8章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经济全球化及发展
第三个时期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这一时期的全球化进程又可以细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 第二个阶段是从石油危机爆发到苏联解体。 第三个阶段是从冷战结束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第四个阶段是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
全球化行为。就其政策本质来讲,逆全球化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去全球化”,即对商品、资本、人员 的自由流动施加限制。
从区别的角度,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反全球化是一种运动,而逆全球化是一种现 象;反全球化是一种民间社会力量作用的非政府行为,逆全球化则是一种直接产生影响的政府行为。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交往等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世 界范围内埋下若干发展的“苦果”。这些“苦果”在经济繁荣时期被掩藏,在世界经济出现危机、下行 发展的时候便暴露出来,在危机爆发之际成长成熟,使世界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凸显。
济全球化主要指商品、技术、信息、服务和资本等要素跨国和跨地区的流动,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 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其突出的表现是生产、贸易和金融的全球化。全球化的基础是经济的全球化,但经 济全球化必然对包括政治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般认为作为一种本质现象的经济全球化起源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并
(5)经济货币联盟不仅要在成员方之间实现商品、资本、服务、人员的自由流通,还要在货币和财 政政策上实现协调一致。
3. 区域化的政治发展进程 从政治学的角度对区域化程度进行测量,最简单的方法可以通过区域组织的决策程序进行衡量。 根据赫特和索德伯姆的理论,从纵向看,区域从松散的联系向实体化的发展依次存在着前区域地区、
中职 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PPT1. 第一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可以看作两个独立存在的研究领域之间的一个交叉学科。 前者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作为满足需要的市场手段的生产和交换;后者是政 治学,研究的是权力的运行过程。
1.1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1.1.3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总2结. 总体性:
关于研究对象和范围的问题,西方学者的看法千差万别。但在一点上 他们的看法是一致的,即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国际范围内 权力与市场或权力与财富和金钱的关系 他们都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政治学和经济学在国际关系领域中的综 合,是在国际政治学和国际经济学之 间的一门交叉性学科。
➢其次,国际行为体与整个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结构和秩序的相 互作用、相互影响
➢再次,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最后,国内政治经济与国际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2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传统
思想 传统
重商主义
2
古典政治经济学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确立其学科地位,但是其思
想渊源可追溯到16世纪、17世纪。这些思想渊源开辟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
三大思想传统,即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1.2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传统
1.2.1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的政治经济思想既带有现代民族国家刚刚形成 的时代特征,又打着早期殖民主义对外扩张的印记。在 政治哲学上,重商主义者信奉的是修昔底德、马基雅弗 利、霍布斯等人的“自然状态”学说和霸权理论,即认 为国际社会处于一种彼此争夺权力与财富的无政府状态, 国家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一方之所失必为另一方之所 得”的零和博弈 。
1.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PPT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等价物:商品谷
↓
↓
1只羊=30公斤谷
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羊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谷有以下
几种相对变化关系:
(1)如果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谷的价值不变,则商 品羊的相对价值与它的价值变动成正比例变化;
(2)如果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羊的价值不变,而
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谷的价值发生变动,则商品羊的相对 价值与商品谷的价值变动成反比变化;
等价形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 价值成了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2)生产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 具体劳动成了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生产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的私 人劳动成了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2.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等价物:谷、布、黄金、 茶叶、盐、其他商品
三、商品的价值量
鞋匠的故事
好鞋匠 普通鞋匠 差鞋匠
每日产量 每双个别价值 每双社会价值
2双 100元 200元
1双 200元 200元
½双 400元 200元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 社会正常的生 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问题:复杂劳动、简单劳动
一、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的消耗过程,亦
即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出使用
价值的过程。 二、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 以某资本家纺纱厂所纺棉纱为例
1. 价值的形成过程:
10公斤棉纱的价值: 10公斤棉花转移的价值:10元 3+10+2=15元 纱锭转移的价值:2元 工人6小时劳动创造的新价值:3元 资本家的预付: 10公斤棉花:10元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pdf
2024/1/30
1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与特征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生产 资料的公有制,即全体人民共同占有 生产资料,消除了剥削和两极分化。
按劳分配为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的重要特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特征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 级之间的对立;市场竞争与垄断 并存;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危机。
8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历史作用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促 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扩 展;为现代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 富。
局限性
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和两极分化; 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难以解决 生态环境问题等。
制度分析方法
制度分析方法是通过研究经济制度对经济活动和 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研究经济现象的方法。在政治 经济学中,制度分析方法被用于研究各种经济制 度的优劣和改革等问题。
6
CHAPTER 0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2024/1/30
7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与特征
2024/1/30
本质
以私有制为基础,追求利润最大 化为目标的经济制度。
2024/1/30
9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与挑战
新变化
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力度加强;福利国家的出现和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资 本流动日益频繁。
挑战
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新技术革命对传统产业和就业结构的冲击;生 态环境问题日益严0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学派,代表人物有米尔顿·弗里德曼和詹姆 斯·布坎南等。他们主张政府应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强调市场机制的效率和自由竞争的 重要性。
PPT教程: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
二、新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开始了新的起步。但是,“文化 大革命”使中国刚刚开始的国际问题研究受到严重损害。直到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才重新出现了生机,并开始朝着 建立中国自己的国际政治学科体系和国际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方向前进。
中国的政治领导人和学者在下述几个研究领域和理论问题上作出了重要 贡献:
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国际政治学又是一门更综 合、更宏观的学科。 ●国际关系史 ●外交学 ●国际法学 ●政治学(狭义的、一般政治学)
国际政治学概论
2、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 的政治相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国际社会 ●行为主体 ●政治关系 ●一般规律
冷战的结束加快了建构义的兴起,使建构主义与新现实主义、 新自由制度主义开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建构主义的核心命题包括:(1)国际体系的结构包括物质结构 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2)认同是利益的基础,认同构成利 益和行为。(3)国际政治行为体和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构成 关系。
第四节 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
2.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 (1)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的区分。 (2)殖民地对帝国主义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3)民族自决权原则。 (4)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战争。
国际政治学概论
四、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说
(1)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 (2)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落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现实主义的理论中,权力和利益是两个最核心的概念。汉 斯·摩根索的“以权力限定利益”的公式以及“现实主义六 原则”乃是其最典型的代表。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件(整理版)
我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所下的定义是,这 门学科是研究影响到全球生产、交换和分配体系, 以及这些体系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组合社会、政 治和经济安排。这些安排不是天赐的,也不是偶然 机会带来的。他们是人类在自己确定的体系和一套 自己确定的规则和惯例中做出选择的结果。 —— SUSAN STRANGE 苏珊· 斯特兰奇 《国家与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
2
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国际关系学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国际政治经济学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简称IPE),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国际 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冷战以及两极国际 体系的现实,国际关系的研究主要立足于政治和军 事要素。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在西方的学术界常被 称为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就是国际政治关系。
国际政治经济学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全球视野下的市场与国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and State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1
第一章 导论
• 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国际关系学之间的关系是 什么? •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经过了一个什么样发 展过程? •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如何?
14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经过了 一个什么样发展过程?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20世 纪中后期以来全球化及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深刻变化的具体要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欧洲统一和区域 一体化运动,以及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 构成催生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现实依据。
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
霸权稳定论何为霸权 霸权表现(举例) 霸权的影响 当今的形式霸权是否能持续内容:一战二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领先于其他国家,对世界各国的形式有重大影响力,美国为了维持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推行霸权主义并声称是为了世界和平,然而美国多次发动战争干涉他国内政破坏世界的相对和平引发了他国对美国的猜疑,他国渐渐发展自己的经济与军事以达到自由经济,美国的霸权也越来越受到威胁,本文分析当今形式,试论霸权主义的未来。
关键词 霸权主义 自由经济 霸权主义的未来所谓霸权主义是指大国或强国凭借实力,按照本国意志,对他国内政进行干涉、控制,侵犯他国领土,统治他国的一种政策。
强权政治就是以强凌弱,它以追求控制、统治、支配他国为目的,以侵略、干涉、威胁、制裁为主要手段,奉行“强权即公理”的哲学,处处插手他国内政霸权表现在控制他国经济,控制他国政治以达到自己想要的利益,对他国有一定的侵害使他国遭受战争威胁,贫穷等等。
一个独立的国家应该有自己的主权不由外国干涉据报道,4月1日上午,在我海南岛东南104公里海域上空,美国EP3侦察机正针对我沿海军事目标进行间谍飞行。
8时45分,我方出动两架J8II型战斗机对美国侦察机进行跟踪监视。
9时07分,在双方飞机相距400米左右,美国飞机突然大动作向我机方向转向,撞毁我一架战斗机,该架战斗机飞行员王伟被迫跳伞,迄今下落不明。
随后未经中方允许,美国间谍飞机侵入我领空并降落在海南岛领水军用机场。
事后,美国方面却恶人先告状,诬称是中国飞机撞伤了美国飞机,并无知地宣布EP3间谍飞机为美国政府财产,享有豁免权,中国方面不得登机检查云云,这充分暴露了美国的霸权主义的丑恶嘴脸。
美中撞机事件表面上看是一起偶然事件,但偶然当中有必然。
这次事件的发生,可以说是美国对华采取霸权主义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美国新总统小布什上台以来强悍外交作风的反映,更是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大框架所制约下两国关系状况的真实写照。
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ppt课件
林德布洛姆提出,政治经济学的最一般要素是,交换(市场)、权力(政府)和说服(信仰)。 吉尔平指出,现代国家与市场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产生了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和市场就不可能有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经济活动的结果将完全由价格机制和市场力量来决定,这是纯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没有市场,经济资源将由国家或类似的权力机构来分配,这是纯政治学家的研究领域。 斯特兰奇认为,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如何以不足的资源对付无限增长的需求,即市场的运作;政治学主要是研究如何提供公共秩序和公众利益,即维持秩序;而政治经济学则是从结构上分析国家和各种政治权力机构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市场力量对国家的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出现了人们所熟悉的五大理论,这就是:沿袭自由主义学术传统的相互依存论;沿袭现实主义学术传统的霸权稳定理论和国家主义理论;以及沿袭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 90年代以来自由贸易在全球的拓展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导致与国家相关联的研究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将国家理解为汇聚国内政治利益偏好(个人的、行业的或者利益集团的)的制度框架,强调国内政治利益偏好如何影响国家之间的合作。 全球化的进程引起了学者们对各国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后果展开了争论。
导论 第1节 经济学、政治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第2节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兴起 第3节 多种理论视角 第4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全球政治经济的兴起与变迁 第1节 1914年前的全球政治经济 第2节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全球政治经济 第3节 1945年后的全球政治经济 第三章 重商主义与现实主义 第1节 现实主义假设 第2节 现实主义与对外经济政策 第3节 霸权稳定论 第4节 现实主义与国际合作
国际政治经济学—第八章
世界银行成立之初的主要职责是资助西
欧国家恢复经济.。但是在1948年后, 西欧国家纷纷在“马歇尔计划”援助下 重建家园,于是世界银行开始转向为亚 非拉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与投资, 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世界银行与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相互配合发挥作用。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负责国际货币体系方 面的问题,世界银行则主要负责经济的 复兴和发展问题,尤其是为发展中国家 提供发展经济的中长期贷款。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
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 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 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 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 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 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 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 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 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 定”。
特里芬难题
1960年特里芬《黄金与美元危机》——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无论美国国际收支是
顺差还是逆差,都会给这一货币体系的运行带 来困难。如果要保持美元的信心,美国必须持 有足够的黄金,美国必须保持顺差,则世界各 国将面临清偿能力不足的问题。如果美国要满 足其他国家的清偿能力,保持国际社会有足够 的美元用于国际支付,则需要美国国际收支的 逆差,而这将导致美元的信心危机,进而对布 雷顿森林体系的信心发生动摇。这是以美元为 基础的货币制度的一个根本性矛盾。
一、二战后经济成就及其原因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四分之一世
பைடு நூலகம்
纪是人类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 水平。经济重建后的日本以及复兴后的西欧, 其经济增长水平要高于同时期美国的增长水 平。 不发达国家没有分享到战后广泛繁荣的成果。 社会主义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它们之 中仅有苏联的经济快速增长。
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政治经济学流派代表人物,著作等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名著的书名,作者等1.法国人孟克列钦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最早提出“政治经济学”概念2.亚当·斯密《国富论》认为国家财富是指国家的总体生产能力,提出“看不见的手”和“守夜人”说法。
3.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经济和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4.瓦尔拉在《纯粹政治经济学要义》中把政治经济学分为:纯粹经济学、实用经济学、社会经济学。
5.阿弗里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彻底终结。
6.保罗·巴兰的《增长的政治经济学》是西方政治经济学重新复兴的开端。
7.查尔斯·林德布洛姆在《政治与市场》中提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8.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权力与相互依赖》。
9.罗伯特·沃尔特斯和戴维·布莱克的《全球经济关系的政治学》。
10.琼·斯佩罗的《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学》。
11.丹尼斯·皮雷奇斯的《国际关系学的新内容:全球经济政治学》。
12.罗伯特·吉尔平的《美国的权力与多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和《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
13.xx·xx奇的《国家与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
14.理查德·库伯的《相互依赖的经济学》。
15.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的《权力与金钱:国际政治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的政治学》。
16.罗伯特·考克斯的《生产、权力与世界秩序:创造历史的社会力量》。
17.重商主义学派:①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美国国会报告中提出“制造业优先”和“进口替代”。
②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提出“国家干预”,“保护幼稚工业”和“贸易保护主义”。
③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的通论》中提出扩大政府职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 北美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8.2.1《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政治动因
1.发起国墨西哥的改革诉求
2.主导国美国的战略考量
3.追随国加拿大的被动选择
8.2 北美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8.2.2《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制度设计
1.不对称依赖关系使美国主导《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能快速达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三国的 不对称关系或美国绝对的实力优势在事实上主导了 《北美 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程
3.选举政治的筹码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重谈的优先目标是兑现竞选承诺 、迎合选民
诉求,帮助其在2018年中期选举中获得更有利的选情
8.3 东亚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8.3.1东亚区域合作的历史渊源
➢ 1967年8月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 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 家联盟 (简称东盟)成立
8.1 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8.1.2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政治效应
➢ 《罗马条约》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 欧洲经济共同体对欧洲一体化的意义 首先,欧洲经济共同体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步伐 其次,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制度建设上较欧洲煤钢共同体前进了一步 最后,欧洲经济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世界打交道
➢ 欧洲经济共同体向欧洲共同体的发展
8.1 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8.1.1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政治动因
➢ “舒曼计划”的提出 ➢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 欧洲煤钢共同体对欧洲一体化的意义 第一,欧洲煤钢共同体首先是一项政治安排,而较少经济上的考虑 第二,欧洲煤钢共同体是以功能主义方式实现欧洲联邦目标的尝试 第三,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欧洲一体化的真正开端
➢ 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包括脆弱性和敏感性两个方面
2.国内压力使劳工和环境议题与自由贸易挂钩
➢ 国内压力,包括行业集团的立场与国内批准的需要,共同确定国际 谈判的内容,因此协定充满了妥协与让步
➢ 在美国,除了特定行业集团的压力外,环保主义团体第一次干预国 际贸易事务,而代表劳工的劳联产联进行了全面的政治动员,有能 力在民主党控制的国会中获得足够多的选票来反对这项贸易协定
8.2 北美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8.2.3从《北美自由贸易协 《北美为了在贸易谈判中最大化实现美国利益,特朗普坚持 “
双边先行” “以双边促多边”的贸易政策方略。 2.美国未来贸易谈判的样板
➢ 美国力将 《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打造为高标准的 “21世纪 新贸易规则”
8.3 东亚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8.3.4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基础
➢ 1. “以经促政”的战略目标 ➢ 2. 对经济和金融安全的维护 ➢ 3. 本地区国家间政治关系的缓和 ➢ 4. 东盟的牵头作用 ➢ 5. 美国在提供开放市场与安全上的积极作用 ➢ 6. 中国在提出倡议上的领导作用
8.3 东亚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三版)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政治学导论
宋新宁 田 野 著
第八章 区域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重点 问题
1.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2.北美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3.东亚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4.拉美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5.非洲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8. 区域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 区域一体化是某一区域内的主权国家在一定领域内聚合为新的行为体的 过程、趋势或状态和结果
➢ 1989年成立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1993年更名为亚太经合组织)
8.3 东亚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8.3.2冷战结束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相比,冷战结束后的东亚地区更加和平与稳定: ➢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呼吁在太平洋周边地区建立更加高效的经 济合作,美国也赞同建立一个美国参与其中的泛亚太的经济合作机制
8.1 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8.1.3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政治内涵
➢ 经济与货币联盟:政府间的政治讨价还价 ➢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政治内涵 ➢ 货币一体化与主权让渡 ➢ 欧债危机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首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演变过程 其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制度根源 再次,欧债救援与财政一体化 最后,欧债危机后欧洲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东盟的发展方面,冷战的结束将东南亚的政治和战略环境的复杂程度提 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东盟国家在经济领域开始寻求建立一个东盟自由贸易 区,力争通过推进贸易自由化提高区域合作水平,推进东盟共同体和经济一 体化建设,增强东盟的整体实力
8.3 东亚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8.3.3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形与发展
8.3.5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障碍
➢ 1. 大国对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的竞 争
➢ 2. 美国对东亚区域合作的牵制 ➢ 3. 制度形式的非正式性和松散性
8.4 拉美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8.4.1拉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起步与挫折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拉美内部的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提出 要以经济独立来巩固政治独立,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确立了 “进口替代”内向工业化发展战略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东亚一体化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东亚区 域合作的加速器 ➢1997年9月,第二届东盟非正式首脑会议发表 《东盟愿景2020》,提出建 立东南亚国家共同体的设想 ➢1997年亚州金融危机的驱动下诞生东盟+中日韩 (10+3)系列峰会机制 ➢进入21世纪,在 “10+3”框架下逐渐发展出了东亚峰会和中日韩首脑峰 会 ➢在整个东亚合作进程中,“10+1”(东盟分别与中、日、韩建立的合作关 系)可以说是进展最快 、最具实质性内容的合作机制
➢ 区域一体化至少有两层含义:第一,区域一体化是一个发展过程和趋势 ,即在某一区域内的国际行为体在一定领域内重新分化、组合、聚合为 新的行为体的过程或发展趋势;第二,区域一体化是一种状态和结果, 即国际行为体在区域范围内聚合成的新的行为体的状态和结果
➢ 区域一体化既可以理解为一种过程和趋势,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状态和结 果。综合上述两层含义,欧洲、东亚以及拉美等地区在战后以来都出现 了一体化,其中欧洲一体化当属最为成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