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 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文学常识,写作背景。

2、疏通文意,了解判断句式。

3、品析优美语句。

4、体会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感情。

5、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感。

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判断句式。

2、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感。

难点:体会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感情。

课前预习案

1、了解“记”:古代的“记”是一种不定体。一般地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

感受,而后不拘一格地写出来,都可以叫做“记”。它可以全是叙事,可以全是写景,还可

以兼有叙事、写景、状物、议论等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虽有不同,但目的都在于抒发作者的

情思和抱负,或阐述对某些问题的观点。“记”在写法上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作者不直接说,

或基本不表露自己的观点或感情状态,而是寓情理于事、景、物的描述之中,另一类是由事、

景、物的描述中,自然发生出情理,而常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属于第二类。

2、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现在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为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简便

灵活的形式。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存世。

3、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因上书为范

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洲知州。这篇游记写于他到滁州上任后的第二年。滁州地

处江淮间,交通不便,不有舟车商贾、四方宾客往来,百姓安于农事,生活简朴安闲,民风

淳朴,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仁途失意,一时壮志难酬,内心抑郁,但他不悲戚嗟叹,而是以

积极的态度当好他的地方官,为百姓办事。滁州风光秀丽,欧阳修便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

自得其乐,并与民同乐,心境愉快闲适,把内心的抑郁压在山水和诗酒之中。欧阳修写本文

时不过三十九岁,其中的“醉翁”“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4、通读全文,疏通文意,弄清“醉翁亭”的由来。

课中探究案

1、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疑难地方,可以通过小组交流来解决,解决不了的,师生共同解决。

(寻找文中的“也”字句,通过句子的朗读来体会“也”字的作用。

可以舒缓语气,使得文章回环往复,形成一种咏叹情调,并富有节奏感。)

•◆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它从哪几方面来描述的?

“乐”字山水乐,鸟乐,游客乐,太守乐.

2、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太守为何而醉?为景,为人,为情?为什么?交流自己的看法,组长记录好,推选出好的

全班交流。

(太守是为景,为人,为情而醉,景色优美,同学们自己从文中找出描写景色的句子进

行赏析,如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

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作者写

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所以醉了。为人而醉是因为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为情而醉是太守是太高兴了。为何高兴呢,因为能与老百姓一起同乐。这是以醉写出他的快乐呀。找出带乐的句子,思考作者以醉写乐,但这乐真的是无忧无虑的乐吗?明确:也不是的。是乐中含悲呀,为何?因为他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呀。所以,他乐中也含悲呀)

◆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含义?

(明确:“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民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3、拓展延伸:

⑴你对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持什么态度?

⑵作者身处逆境,心情依然乐观的处世态度对你有什么启示?

4、当堂检测: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翼然临.于泉上:(2)野芳.花而幽香:

(3)杂然而前陈.者:(4)苍颜

..白发:

(5)树林阴翳.:(6)太守谓.谁:

(7)负.者歌于途:(8)林壑.尤美:

(2).选择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将字母填入括号。

A。连接两个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

B.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承接关系

C.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转折关系

D.连接状语与中心词,表示修饰关系

①蔚然而深秀者()

②日出而林霏开()

③临溪而渔()

④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课后提升案:

主题阅读风雨醉翁亭

何为

何为(1922—),浙江定海人,散文家,剧作家。有散文集《青戈江》、《织锦集》、《临窗集》、《何为散文集》、《北海道之旅》等。

幼时背诵欧阳修名篇《醉翁亭记》,辄为之神往。那四百来字的文章用了二十一个“也”字,那统率全文首句“环滁皆山也”的非凡笔力,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成为生活语言中的常用典故,在在都使人心折。去秋我应邀首次到滁州,终于领略了一番文中历历如绘的琅山胜景,觉得这一片名山名水早被欧阳修写完,不知该从何处落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