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案【统编版】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程标准】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知道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认识两次改革的联系,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两次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认识改革在对俄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两次改革的性质,认识到它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
重点: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
难点:评价两次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设问:这座雕像塑造的青铜骑士是谁?学生回答:俄罗斯帝国的奠基人彼得大帝。
教师: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俄罗斯总统普京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作出了什么重大历史贡献?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学习《俄国的改革》。
●探究新知学生:齐读导言,整体感知本课内容。
1.彼得一世的改革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归纳俄国发展的历程。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俄国发展历程的简图,鼓励创新。
出示:老师设计的简图展示:学生的设计图并进行点评。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对俄国发展历程的归纳,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过渡:沙皇俄国形成后,在其发展道路上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
18世纪初,为使俄国强大起来,彼得一世效法西欧,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设问:阅读P6相关史事,及第二、三段正文,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
学生:阅读后思考归纳,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出示:①沙俄的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②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教案
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主要的内容及意义;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简化、概括史实的能力,用辨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
【教学难点】1861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大家是否还记得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有哪些资本主义国家?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英、美、法等,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
那同学们是否知道,作为当今世界面积最庞大的俄国,它又是如何发展壮大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俄国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一)彼得一世改革(学生看课本,独立思考:改革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1.背景(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2)伊凡四世称沙皇,强化沙皇的专制权力;(3)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阅读课本《相关史事》,了解农奴制下农奴的悲惨命运)2.时间:18世纪初3.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请同学看课本《人物扫描》,使学生对彼得一世有进一步了解。
)4.改革的内容(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2)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3)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4)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家,开办学校,创办报纸;(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明确:彼得一世改革的核心是军事和经济两方面。
)5.彼得一世改革意义(1)通过改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地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新首都:圣彼得堡)。
部编版九年级年级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教学设计教材:《世界历史》(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单元: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课题: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教学分析1. 俄国的改革是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2课内容。
彼得一世的改革强化了农奴制,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俄国的改革是资本主义扩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本课以时间为线索,对俄国早期历史、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进行串联。
从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三个板块对俄国的两次改革进行全面解读。
3.17世纪以后,西欧一些国家通过革命或改革的式,逐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而俄国却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为改变封闭落后的局面,沙皇统治下的俄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彼得一世的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
一方面,两场改革前后相继,共同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力的增强。
另一方面,两者性质又完全不同,彼得一世的改革是沙皇专制王朝推行的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虽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化发展,但却强化了封建农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与英、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相比,俄国的改革是沙皇为了维持专制统治,自上而下开展的这使俄国的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将长期影响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道俄罗斯统一的基本过程,了解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内容、性质及影响;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2.通过观察“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形成对俄国历史的时空知;通过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史料列举与分析,树立史料实证的史学观念,培养阅读、解析史料的史学能力;通过情景设置的方式,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影响能够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形成科学的历史评价能力。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 俄国的改革 教案 教学设计
第二课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2.过程与方法目标:观看视频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探究彼得一世改革及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俄国的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俄国的社会发展。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和影响;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视频【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导入:师:在上课之前呢,我们来猜一个谜语,请看大屏幕生:圣彼得堡师:圣彼得堡承载着厚重的俄国的发展历程,从他经历了建都,经历了解放农奴,经历了十月革命还在二战中经历了艰苦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这个城市经历了繁华与创伤,承载着进步与发展。
老师先带领大家领略一下这座极具历史价值的城市。
(播放视频)师:在圣彼得堡建成3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普京总统说:“他此生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彼得大帝对俄国有什么样的贡献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俄国的改革。
授新一、彼得一世改革师:要了解俄国的改革我们首先来了解俄国历史发展的历程,请大家阅读教材第一个自然段,完成时间轴?生:(自主学习一分钟)回答问题,完成时间轴师:伊凡四世即位后,俄国就进入了沙皇专制统治阶段,在沙皇的统治下,俄国的发展情况怎样呢,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彼得一世改革。
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学习,改革之因,改革之策,改革之果,改革之思。
师: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俄国社会状况是怎样的?(改革之因)生: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
师:农奴的生活境遇是怎样的呢?生:根据材料能看到农奴政治上没有自由,经济上生活穷困。
师:俄国的落后体现在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彼得一世决心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生:富国强兵师:为了实现强兵富国,彼得一世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呢?生:阅读材料师:彼得一世以个人的身份到西欧留学,他看到了西欧的强大,回国后,彼得做了一个惊人举动。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案
《俄国的改革》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二、教学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内容;1861年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归纳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列举其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重点、难点)三、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俄国原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出现于9世纪。
近代俄国是在莫斯科公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到19世纪中期,俄国为什么要废除农奴制,农奴制是如何废除的,对俄国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2.讲授新课(1)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内容;1861年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师首先讲述俄国的发展历程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1)阅读教材,说出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目的:加强封建专制,摆脱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时间: 18世纪初【合作探究】1.(2)列举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并分析概括其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表格梳理历史问题,直观明了。
影响:积极:促进了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强国。
消极: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合作探究】2.(1)阅读教材,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教师总结。
内忧:●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外患: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
【合作探究】2.(2)列举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并分析概括其影响。
学生回答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师指出从这两条内容中得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师出示:1861年俄国改革成效,从而让学生分析影响。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重要的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
这次改革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1861年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俄国历史的了解相对较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理解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学生应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改革的意义与局限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认识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解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教学难点: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改革的意义与局限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4.案例分析法:分析改革过程中的典型事件,深入理解改革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改革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次改革。
提问:“你们认为这次改革对俄国历史有何影响?”2.呈现(10分钟)介绍1861年改革的背景,如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困境、社会矛盾的加剧等。
展示改革的内容,如农奴获得自由、土地制度改革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
教师提问:“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哪些矛盾?如何解决?”4.巩固(10分钟)学生总结改革的影响,如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等。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沙皇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改革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认识改革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改革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对于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来深入了解俄国改革的相关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掌握亚历山大改革和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内容,认识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理解改革过程中的复杂性。
四. 教学重难点1.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及其原因。
2.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3.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特点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史料分析法:分析反映俄国改革的史料,深入了解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改革的意义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
2.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图片等。
3.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农奴制危机,社会矛盾尖锐,引出本课的课题《俄国的改革》。
2.呈现(10分钟)展示史料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如农民生活困苦、起义频发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如解放农奴、推行地方自治等。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A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B都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都是为了解放农奴 D都是该国历史上重大转折
7.下列四国中,哪一个国家与其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 )
A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8、(2015·四川资阳·10)托洛斯基(1842年—1889年)出生于俄国农奴家庭,他的经历中可能出现的是(A)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3.总体目标:认识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对俄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4.能通过史料分析俄国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从内外因不同的角度做出判断(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5.能通过对比分析,认识俄国的两场改革在性质上的差异。(素养目标:历史解释)。
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课堂练习
1、(2015·河南省·14)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D)
A.摆脱民族危机 B.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C.走资本主义道路 D.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2. (2015·湖北荆门·13)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C)
A.市场问题B.资金问题C.劳动力问题D.原料问题
3、(2015·广东茂名·48)土地问题是各国革命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俄国农民通过赎买获得土地,中国农民通过土改获得耕地。”请问,俄国和中国的农民分别在什么事件中获得了土地?(AD)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视频内容,文字和图片材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俄国的改革》这一课主要讲述了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危机,沙皇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本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这些改革措施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使他们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历史中的一些重要改革,如中国的戊戌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等。
他们具备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但对于俄国的改革及其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新的历史现象,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19世纪中期的社会危机,掌握农奴制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改革的认同感,使他们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 教学重难点1.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
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改革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历史视频等方式,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名单。
3.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历史图片和视频,为学生展示19世纪中期俄国的社会危机,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农奴制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改革的具体措施。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改革措施的作用及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改革的作用及其影响。
部编九年级历史精品教案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俄国衙门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政治腐败。
据统计,到17世纪下半期,象在莫斯 科这样的大城市,居民中识字的人数也仅占 总人数的23.6。甚至还有一些达官显贵仍目 不识丁。特别在妇女中识字的人更少,就连 在著名的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中,所有的妇女 几乎全是文盲...... 民间盛行信奉鬼神,迷信妖术,普遍保 留着极其愚昧落后的风俗。
材料二
内容 2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 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1860年 企业数(家) 99 工人数(人) 11600 产值(千卢布)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刘祖熙 《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B
• 7.《新全球史》中写道:‚很多人认为, 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 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 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 划……使沙皇俄国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 发生了转型。‛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 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
随堂练习
• 1.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 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 国炮兵的水平。‛那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 些措施实现了强兵( ) • A.设立参政院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 C.提倡学习 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D .创建常备军
D
• 2.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 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 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 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列宁评 价的是( ) • A.资本主义制度 B.农奴制改革 • C.社会主义制度 D.殖产兴业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秀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了解16—19世纪俄国在欧洲、亚洲扩张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对复杂的史事进行简化、概括的能力,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俄国的改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俄国两次改革的性质,认识两次改革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认清俄国的改革的局限性,即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感知这两次改革使俄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探究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学会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以上图片中的历史人物是谁?学生回答: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教师引导:照片上的两位沙皇为俄国的强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彼得一世改革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奠定了基础。
他们试图通过改革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第2课《俄国的改革》。
二、新课讲授(一)彼得一世改革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页,然后谈谈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学生回答:16世纪初,莫斯科公国统一了俄国,进入沙皇专制时代;17世纪,俄国沙皇专制在政治、经济及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一些国家。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找出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性质及内容。
学生回答:(1)目的: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内容:①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③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④教育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社会生活上,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俄国的改革》示范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统编)
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简述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的主要史实,理解俄国进行两次改革的必要性和产生的影响。
本课位于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属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制度扩展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
了解彼得一世改革带有资产阶级性质,是俄国近代化的开端;了解废除农奴制的必然性和其遗留的消极影响。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说出俄国建立,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影响;2.通过合作探究,列举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3.通过师生探讨,说出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既有积极意义也有局限。
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是各国富强的必经之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彼得一世改革主要内容。
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1.彼得一世改革主要内容。
2.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 同学们在学习本课的知识以前,让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谜面是:“战胜对方你就可以得到他的房子。
”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里哟!学生:圣彼得堡。
展示图片《普京总统》与《彼得一世》教师: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著名城市,在这座历史名城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为什么普京总统如此崇拜彼得大帝呢?他是谁?他有哪些突出的成就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揭晓答案吧。
(设计意图)教师先以谜语形式引出圣彼得堡,然后再由圣彼得堡引出彼得大帝,通过俄罗斯总统普京最敬佩的人的形式,将课程内容故事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从而顺利过渡到本课。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俄国的改革”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含反思)
第二课《俄国的改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历史意义;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素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三百年前,三十一岁的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建起一个全新的城市,命名为圣彼得堡。
从此,俄国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也4.读教材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践行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1.材料展示“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设问: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提示: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总结: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和《兴建新都圣彼得堡》,说说改革的影响。
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3.展示图文材料材料展示:1698年某天,彼得一世从国外归来,领主们纷纷前来祝贺。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02课 俄国的改革(教案)
点拨:(性质)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三、合作探究
在俄国的发展中,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至关重要,那么这两次改革有何异同呢?
(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学生看图理解
学生阅读课本并归纳
学生阅读课本:从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文化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2、时间、目的、内容
师:阅读课本,找找这次农奴制改革的时间、改革者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提示:通过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改革的目的是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主要内容:解放农奴(自由劳动力);“赎买”份地(对农奴的又一次掠夺)
3、评价
师:思考这场改革的性质,它对俄国历史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提示:积极: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4、改革措施
师:17世纪末期,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沙皇彼得一世做了哪些改革措施?
提示:政治方面: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军事方面:创建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要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才能提拔
;经济方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社会文化方面: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生活方式
5、作用
师:通过彼得一世自上而下的改革之后,俄国的社会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过渡: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这是否意味着俄国可以像西欧国家那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呢?
二、农奴制改革
1、原因
通过四段材料结合图片、数据表、史料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有哪些?(农奴制的危机)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两部分内容:彼得一世改革、废除农奴制。
两部分内容的关系比较密切。
17世纪以后,西欧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但俄国仍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俄国沙皇彼得一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它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
19世纪以后,西欧国家的发展速度加快,但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俄国废农奴制。
三、教学目标1.了解俄国发展历程,知道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认识到彼得一世的改革是俄国近代化历程的开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了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事,并能够从正反两方面正确看待改革;(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认识到落后的制度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唯物史观)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中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教师引导:彼得大帝是谁?他对俄国有着怎样重大的贡献?(二)新课讲授1.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发展历程:【自主学习】结合视频与教材,梳理俄国的发展历程。
(2)改革背景:【问题探究】结合材料,思考彼得一世进行改革的原因。
材料:17世纪的荷兰人几乎控制了全世界的海洋贸易,相对宽容自由的环境使国家充满活力。
……英国在17世纪里完成了政治变革,君主立宪制初步建立……法国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带领下,在17世纪中叶成为欧陆首强。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农业和手工工厂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丰富的史料和详细的论述,展示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及改革给俄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
本课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俄国历史的重要窗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本课内容,学生可能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和影响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运用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改革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改革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交织。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改革背景、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深入理解改革的意义和作用。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改革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前的社会景象,引导学生了解改革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改革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改革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史料,分析改革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意义和作用。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教师总结:在反抗蒙古人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6世纪初统一了俄国。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这件事在俄国的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从此莫斯科公国发展为沙皇俄国。
2.彼得一世改革(1689年)教师在ppt上展示彼得一世改革背景、内容和意义的史料,并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史料,结合教材P6——P7,得出彼得一世改革背景内容和意义。
(1)背景史料1当时,俄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
由于统治阶级上层的内讧和战乱频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农民因饥荒、破产和贫困而四处逃亡,出现了大量土地荒芜的现象。
直至17世纪末,农业生产仍未得到完全恢复,农民的耕地仍比过去减少20%-25%。
为了确保足够的劳动力,地主、贵族则采用超经济强制手段,推行最原始的封建剥削方法,即野蛮的徭役制,把农民强制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因而丧失了人身自由,沦为农奴。
(2)内容史料2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俄国沙史料2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
国别人均收入(卢布)铁产量(万吨)铁路长度(公里)制度俄国7129(1860年)1 600(1860年)封建农奴制英国323225(1850年)14 603资本主义法国150 9 160资本主义史料 3 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木半岛的激战。
(2)内容学生自行阅读教材P8内容,找出1861年改史料2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
国别人均收入(卢布)铁产量(万吨)铁路长度(公里)制度俄国7129(1860年)1 600(1860年)封建农奴制英国323225(1850年)14 603资本主义法国150 9 160资本主义史料3 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木半岛的激战。
2.学生阅读教材,找出1861年改革内容。
教的活动4 小结1.教师出示俄国两次改革表格,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填写,进行知识点巩固记忆。
6.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标要求】知道俄国1861年改革的史实,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5.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6.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开始于:1861年
7.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
教学反思
17世纪以来,西欧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的革命和改革,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俄国却是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5.积极影响: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6.改革的不足或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课堂练习】
1.正式采用沙皇称号的是:伊凡四世
2.沙皇专制统治时期俄国盛行的制度:农奴制
3.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的改革:彼得一世改革
【互学探究】
1.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①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
②改革的对内作用相似,都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③改革的对外影响相似,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
17世纪晚期,俄国经济严重落后于西欧,彼得一世改革在于改变俄国落后面貌;
前者加强了俄国农奴制,增强了国力,推动俄国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后者虽然很不彻底,但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④改革的性质不同:
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农奴主)阶级性质,1861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2.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只有成功的改革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二、废除农奴制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3)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主要讲述了俄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改革: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和1905年的俄国革命。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俄国的历史背景,对改革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具体的改革过程和影响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改革的影响评价存在一定的疑问,需要通过讨论和思考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1905年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解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树立积极向上的改革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1905年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教学难点: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改革的影响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体验;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改革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资料等,直观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教材、论文、报道等,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奴制的残酷现实,激发学生对改革的热情。
2.呈现(10分钟)介绍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统编版九下历史精品备课】
材料2:17世纪末的俄国状况: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政治上,各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势力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全部居民的23.6%;当时还处于内陆的俄国急于打开通向欧洲的南北海路——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立足史料实证,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史实,认识其性质及影响)
背景
目的
内容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风俗
性质
影响
积极
消极
师生共同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历史事件的主要史实,培养学生学能力。
1.俄国的历史沿革:
教师出示幻灯片。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教师总结。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在东斯拉夫人活动区域形成基辅罗斯等早期国家。13世纪上半叶,该地区被蒙古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崛起,并逐渐兼并其他公国,到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了专制统治。
d、俄国人把剪胡子视为违背上帝的罪孽,但彼得大帝则深信胡须是落后的标志。彼得的“剪须运动”迅速波及全国。
提示:分别是军事、经济、政治、社会习俗
(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难点和“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基于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4).改革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并认识其作用。
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
1861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
Pபைடு நூலகம்T+视频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大家是否还记得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有哪些资本主义国家?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2.俄国成功废除农奴制度,给我们哪些历史启示?
学史以明智,学古以鉴今。从俄国的经验看,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也能解放生产力。我们要树立改革意识,积极投身于改革洪流中。
四、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中的课后活动部分。
(英、美、法等,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那同学们是否知道,作为当今世界面积最庞大的俄国,它又是如何发展壮大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俄国的历史。
(4)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家,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明确:彼得一世改革的核心是军事和经济两方面。)
5.彼得一世改革意义
(1)通过改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地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新首都:圣彼得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3.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
4.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所以列宁说:“当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2.时间:18世纪初
3.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请同学看课本《人物扫描》,使学生对彼得一世有进一步了解。)
4.改革的内容
(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2)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3)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二、讲授新课:
(一)彼得一世改革
(学生看课本,独立思考:改革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1.背景
(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
(2)伊凡四世称沙皇,强化沙皇的专制权力;
(3)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阅读课本《相关史事》,了解农奴制下农奴的悲惨命运)
5.意义
(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三、合作探究:
1.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
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教
后
记
(二)废除农奴制
(彼得一世死后,国势日衰。到1762年叶卡特琳娜二世统治期间,经济、军事实力增强。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俄国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
1.背景
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危机严重,仅1858—1860年就发生300多次农民暴动。这不但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还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亚历山大二世被迫签署废奴法令,进行改革。
课题
第2课俄国的改革
课时
1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知道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主要的内容及意义;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简化、概括史实的能力,用辨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