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圣贤》之第7980集—《包青天—包拯》(文本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名人圣贤》之第79、80集—《包青天—包拯》

(文本稿)

《中国古代名人圣贤》之第79、80集—《包青天—包拯》(文本稿)

《包青天—包拯》(上)

包拯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他的清正廉洁在当时已名扬天下,后来又成为戏剧舞台上百演不衰的人物。戏剧舞台上的包拯脸色蚴黑,额头有一轮弯月,这是一种脸谱。这凝重的色彩象征着铁面无私,在我国的普通百姓中深得人心。而历史上的包拯是一位面目清秀的白面书生,他姓包名拯字希仁,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29岁时一举考中进士授官知县,然而由于父母年事已高,不愿远离家乡,包拯便毅然辞去官职,在家奉养双亲。直到父母去世后,已经39岁的包拯才重新登上仕途。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包拯确实是一位清官,他曾在出产著名端砚的端州任知州三年,不仅从未加征端砚1 贿赂朝中权贵,而且离任时连一块端砚也未带走。1973年在清理他的墓葬时,发现这位喜好书法的大清官的陪葬品中,只有一块普通的砚台。包拯一生廉洁,他曾石刻家训说,后代子孙做了官,如果犯了贪污罪,不许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许葬

在包家的坟地上。据史书记载,包公的子孙都一直恪守家训,居官清廉,深受世人的称赞。

包拯一生为官从政26年,从知县一直做到宰相,包拯每到一个地方,都取消一些苛捐杂税,清理了一些冤案。包拯在担任台谏官期间,继承了古代优秀的谏官传统,对皇帝敢于犯言直谏。宋仁宗宠妃的伯父才能平庸,却被委以重任,包拯挺身而出,数次弹劾,终于迫使朝廷改变了不合理的任用。在任地方官时,他的堂舅,丈势犯法,引起公愤。包拯不顾私情和长幼之礼,下令在公堂上以苔刑。后来,“外孙有理打得舅”,逐渐变成一句俗语。

包拯任端州知府时,发现老百姓由于饮用江水身体多病,他就发动群众在端州城内打了七眼水井,百姓改饮井水后,健康状况大为改善。现在的广东肇庆市还有一口深井,人们仍然称之为“包公井”。

在包拯的从政生涯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他当过开封府的知府。当时那是个很重要的职位,相当于现在北京市的市长,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是很显要的。在这个位置上,包拯为了表示对皇帝向南而坐的尊重,在升堂办公时他就向着北面坐着。所以后来的戏词中便有了一句“包龙图倒坐南衙开封府”。虽然他在开封府知府的任上只有一年零四个月,但是在他的从政史上,却是最为辉煌的一页。

当时的开封府是皇亲国戚豪门权贵集中的地方。以前,不管

谁到这里任职,免不了跟权贵通关节,接受贿赂。包拯上任以后,彻底整顿了这种腐败的风气。他不仅为官清廉,而且政绩显著。他勤政实干,努力兴利除弊,为民造福,为朝廷分忧。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他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无赖刁民。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权贵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的名字,亲切的称呼他为“包特制”。开封府广为流传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用阎罗比喻包拯的铁面无私。宋仁宗很器重包拯,提升他为枢密副使。他做了大官,家里的生活照样十分节俭,跟普通百姓一样。过了五年,他得了重病去世了。

由于包拯一生做官清廉,不但生前得到人们的赞扬,在他死后,人们也把他当作清官的典型,尊称他为“包公”、“包青天”。民间流传着许多包公铁面无私打击权贵的故事,还编成包公办案的戏曲和小说。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虚构的传说,但这也反映了人们对清官的敬慕之情。

《包青天—包拯》(下)

北宋嘉佑元年即公元1056年的十二月,包拯被朝廷任命为开封府知府,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到三年六月离任,包拯做

了一年有余的开封府府尹。一年多的时光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显然算不了什么,但正是这段短暂的时光,却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令世人难忘、

开封府历史悠久,名扬中外,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规模庞大,气势宏伟,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令人荡气回肠,引起几多暇思神往。

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六十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气势恢宏,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开封府依北宋《营造法式》建造,以大唐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潜龙宫、明礼院、清心楼、天庆观、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古色古香的大小殿堂。

府前照壁蟹豸腾空,府门耸立,低廊曲徊,峰披银瀑,湖潜金鳞,戒碑镇府,冤鼓惊堂。

府内陈列有在此担任过知府和官员的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东坡、司马光、苏颂、蔡襄、宗泽等一大批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的生平事迹。它们执法严明,清正廉洁,不畏权贵,行政有方,显示出“公生明,清勤慎”的道德

正气,造就了以“清廉刚毅,除暴安良”为鲜明特色的开封府

官衙文化,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

更有意思的是,在开封府,还能够看到“开衙仪式”、“包公断案”、“演武操练”、“喷火变脸”、“太极表演”、“水榭琴韵”以及戏剧、宋宫歌舞等,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让人品味大宋文化之余,充分领略人间正气。

包公祠座落在开封城内碧波荡漾,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原是古人为纪念先贤而建,始建于北宋末年,金、元、明、清以来,祠堂时坏时修。

重建是包公祠占地一公顷,是一组典型的仿宋风格的古典建筑群。它气势宏伟,风格凝重典雅,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资料最全,影响最广的专业纪念包公的场所。

祠内主要建筑与景观有大门、二门、照壁、碑亭、二殿、回廊、大殿、东西展殿、假山瀑布、石雕百龙图与喷泉、小桥流水、嶙峋奇石。包公祠正殿器宇轩昂,正门上有一块牌匾写着“公正廉明”,两边大柱上写着“正气塞乾坤,事属公私须有别。丹心照日月,人归善恶自分明。”

进入大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中端坐着的包公塑像,高3米多,重达2.5顿。但见包公蟒袍冠带,正襟危坐,一手扶椅,一手握拳,仿佛要拍案而起,一身凛然不可予夺的浩然正气,这正是集历史、思想、艺术于一体的包公写照。像两旁陈列着反映包公真实生平和清廉品德的历史文物与典籍。二殿展有包公的出仕明志诗、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家训、包公书法手迹、墓志铭等。东西展殿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