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光学第十一章习题及解答

合集下载

工程光学_郁道银_光学习题解答

工程光学_郁道银_光学习题解答
解:
6.希望得到一个对无限远成像的长焦距物镜,焦距f′=1200mm,由物镜顶点到像面的距离(筒长)L=700 mm,由系统最后一面到像平面的距离(工作距)为 ,按最简单结构的薄透镜系统考虑,求系统结构,并画出光路图。
解:
7.一短焦距物镜,已知其焦距为35 mm,筒长L=65 mm,工作距 lk′,按最简单结构的薄透镜系统考虑,求系统结构。
4.用焦距=450mm的翻拍物镜拍摄文件,文件上压一块折射率n=1.5,厚度d=15mm的玻璃平板,若拍摄倍率 ,试求物镜后主面到平板玻璃第一面的距离。
解:
此为平板平移后的像。
5.棱镜折射角 ,C光的最小偏向角 ,试求棱镜光学材料的折射率。
解:
6.白光经过顶角 的色散棱镜,n=1.51的色光处于最小偏向角,试求其最小偏向角值及n=1.52的色光相对于n=1.51的色光间的交角。
4。垂直入射的平面波通过折射率为n的玻璃板,透射光经透镜会聚到焦点上。玻璃板的厚度沿着C点且垂直于图面的直线发生光波波长量级的突变d,问d为多少时焦点光强是玻璃板无突变时光强的一半。
解:将通过玻璃板左右两部分的光强设为 ,当没有突变d时,
当有突变d时
6。若光波的波长为 ,波长宽度为 ,相应的频率和频率宽度记为 和 ,证明: ,对于 =632.8nm氦氖激光,波长宽度 ,求频率宽度和相干
解:
3.一光学系统由一透镜和平面镜组成,如图3-29所示,平面镜MM与透镜光轴垂直交于D点,透镜前方离平面镜600 mm有一物体AB,经透镜和平面镜后,所成虚像 至平面镜的距离为150 mm,且像高为物高的一半,试分析透镜焦距的正负,确定透镜的位置和焦距,并画出光路图。
解:平面镜成β=1的像,且分别在镜子两侧,物像虚实相反。

工程光学基础 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光学基础 习题参考答案
所以:
1.β = 0, l' = 0, l = −50 2.β = −0.1, l' = −550, l = −55 3.β = −0.2, l' = −60, l = −300 4.β = −1, l'= −100, l = −100 5.β = 1, l' = 0, l = 0 6.β = 5, l' = −200, l = −40 7.β = 10, l' = −450, l = 45 8.β = ∞, l' = +∞, l = −50
n
1.5 10 15
Q L = −∞,∴U = 0
∴U'= I − I'
L'
=
r

1
+
sin I' sin U '

=
100
1
+
1 / 15 sin(1.9166)

=
299.332
则 实 际 光 线 的 像 方 截 距 为 299.332 , 与 高 斯 像 面 的 距 离 为 :
根据公式 n' − n = n'−n (1-20)有: n' − 1 = n'−1 ,可以看出此种情况不存在。
l' l r
r −∞ r
计算第②种情况:易知入射光线经第一面折射后过光轴与反射面的交点。
其余参考题 14。
21、一物体位于半径为 r 的凹面镜前什么位置时,可分别得到:放大 4 倍的实 像,放大 4 倍的虚像、缩小 4 倍的实像和缩小 4 倍的虚像? 解: (1)放大 4 倍的实像
(2)放大四倍虚像 (3)缩小四倍实像 (4)缩小四倍虚像

工程光学课后答案解析完整版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郁道银

工程光学课后答案解析完整版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郁道银

第一章习题1、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m/s,求光在水(n=1.333)、冕牌玻璃(n=1.51)、火石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金刚石(n=2.417)等介质中的光速。

解:则当光在水中,n=1.333时,v=2.25m/s,当光在冕牌玻璃中,n=1.51时,v=1.99m/s,当光在火石玻璃中,n=1.65时,v=1.82m/s,当光在加拿大树胶中,n=1.526时,v=1.97m/s,当光在金刚石中,n=2.417时,v=1.24m/s。

2、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屏上成一60mm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所以x=300mm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3、一厚度为200mm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的金属片。

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最小直径应为多少?解:令纸片最小半径为x,则根据全反射原理,光束由玻璃射向空气中时满足入射角度大于或等于全反射临界角时均会发生全反射,而这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在玻璃板上方看不到金属片。

而全反射临界角求取方法为:(1)其中n2=1,n1=1.5,同时根据几何关系,利用平板厚度和纸片以及金属片的半径得到全反射临界角的计算方法为:(2)联立(1)式和(2)式可以求出纸片最小直径x=179.385mm,所以纸片最小直径为358.77mm。

4、光纤芯的折射率为n1、包层的折射率为n2,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n0,求光纤的数值孔径(即n0sinI1,其中I1为光在光纤内能以全反射方式传播时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解:位于光纤入射端面,满足由空气入射到光纤芯中,应用折射定律则有:n0sinI1=n2sinI2(1)而当光束由光纤芯入射到包层的时候满足全反射,使得光束可以在光纤内传播,则有:(2)由(1)式和(2)式联立得到n0 sinI1.5、一束平行细光束入射到一半径r=30mm、折射率n=1.5的玻璃球上,求其会聚点的位置。

工程光学基础教程 习题答案(完整)

工程光学基础教程 习题答案(完整)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1. 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 =3810⨯m/s ,求光在水(n=1.333)、冕牌玻璃(n=1.51)、火石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金刚石(n=2.417)等介质中的光速。

解:则当光在水中,n=1.333时,v=2.25 m/s, 当光在冕牌玻璃中,n=1.51时,v=1.99 m/s, 当光在火石玻璃中,n =1.65时,v=1.82 m/s , 当光在加拿大树胶中,n=1.526时,v=1.97 m/s ,当光在金刚石中,n=2.417时,v=1.24 m/s 。

2. 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 屏上成一60mm 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 ,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 ,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所以x=300mm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

3. 一厚度为200mm 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 =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 的金属片。

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的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的最小直径应为多少?2211sin sin I n I n = 66666.01sin 22==n I745356.066666.01cos 22=-=I1mm I 1=90︒n 1 n 2200mmL I 2 x88.178745356.066666.0*200*2002===tgI xmm x L 77.35812=+=4.光纤芯的折射率为1n ,包层的折射率为2n ,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0n ,求光纤的数值孔径(即10sin I n ,其中1I 为光在光纤内能以全反射方式传播时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解:位于光纤入射端面,满足由空气入射到光纤芯中,应用折射定律则有: n 0sinI 1=n 2sinI 2 (1)而当光束由光纤芯入射到包层的时候满足全反射,使得光束可以在光纤内传播,则有:(2)由(1)式和(2)式联立得到n 0 .5. 一束平行细光束入射到一半径r=30mm 、折射率n=1.5的玻璃球上,求其会聚点的位置。

工程光学郁道银第二版习题解答

工程光学郁道银第二版习题解答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 CH11、 生活中有很多光学现象,例如,两个手电筒的发出的光在空气中相遇后又独自的直线转播,平面镜成像,水底的鱼看起来比实际浅等都符合光学基本定律。

2、 根据公式v=c/n 可得: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2.25×108m/s 光在冕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v=1.987×108m/s 光在火石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v=1.82×108m/s 光在加拿大树胶中的传播速度为:v=1.96×108m/s 光在金刚石中的传播速度为:v=1.241×108m/s3、 根据题意可得,可以设x 为屏到孔的距离,根据几何关系有如下式子成立:=+50x x 7060,可以解得x=300mm 4、 见图,本题涉及到全反射现象。

金属片边缘点发出光线照射到玻璃另一面是光密介质传入光疏介质,符合全反射条件,=θ∠ACB,有公式:,15.1sin 90sin =θ32sin =θ, D=2L CD +1=358.77mm图1.1习题45、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到它与光疏介质的界面上,②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这两个条件都是必要条件,两个条件都满足就组成了发生全反射的充要条件。

6、只要证明入射角和出射角相等就可以。

7、见下图,可知,光线通过光学原件后偏角为:δ=αθ-,有1s i n s i n n=∂θ,由于∂,θ都很小,可知,∂=∂=sin ,sin θθ,得δ=αθ-=)1(-∂n图1.2 题78、见课本图1.6所示,数值孔径一般代表光纤传播光的能力。

记为NA 。

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及其全反射临界条件有:=Im sin 90sin 21n n ,,01Im)90sin(1sin n n I =-解得NA=n 0sin I 1=2221n n -.9、光在冕牌玻璃中的折射率为n=1.51,由全反射临界条件:∂sin 90sin =n,由图可以知道,β=45o -∂,将n=1.51代人,可以解得θ=5o 40'。

工程光学练习答案(带样题).doc

工程光学练习答案(带样题).doc

工程光学练习答案(带样题)期末,东北石油大学审查了09级工程光学的测量和控制材料。

第一章练习1,假设真空中的光速为3米/秒,则计算水中(n=1.333)、皇冠玻璃(n=1.51)、燧石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钻石(n=2.417)和其他介质中的光速。

解决方案:当灯在水中时,n=1.333,v=2.25m米/秒,当灯在皇冠玻璃中时,n=1.51,v=1.99m米/秒,当灯在燧石玻璃中时,n=1.65,v=1.82m米/秒,当灯在加拿大树胶中时,n=1.526,v=1.97m米/秒,当灯在钻石中时,n=2.417,v=1.24米/秒。

2.一个物体穿过针孔照相机,在屏幕上形成一个60毫米大小的图像。

如果屏幕被拉开50毫米,图像的尺寸变成70毫米,计算出从屏幕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决方案:在同一个均匀的介质空间中,光直线传播。

如果选择通过节点的光,方向不会改变,从屏幕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的相似性得到:因此,x=300mm毫米意味着从屏幕到针孔的初始距离是300毫米。

3、一块厚度为200毫米的平行平板玻璃(n=1.5),下面放一块直径为1毫米的金属板。

如果玻璃板上覆盖有圆形纸片,则要求玻璃板上方的任何方向都不能看到纸片。

这张纸的最小直径是多少?解决方案:如果纸片的最小半径是x,那么根据全反射原理,当光束从玻璃发射到空气中的入射角大于或等于全反射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玻璃板上方看不到金属片。

全反射的临界角由下式确定:(1)其中N2=1,n1=1.5,根据几何关系,利用平板的厚度和纸张与金属片的半径计算全反射临界角的方法如下:(2)纸张的最小直径x=179.385mm毫米可以通过组合等式(1)和(2)来获得,因此纸张的最小直径为358.77毫米4.光纤芯的折射率是n1.包层的折射率为n2,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n0。

计算光纤的数值孔径(即n0sinI1,其中I1是光在光纤中以全反射模式传播时,光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工程光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工程光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2、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 =3*108m/s ,求光在水(n=1.333)、冕牌玻璃(n=1.51)、火石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金刚石(n=2.417)等介质中的 光速。

解:则当光在水中,n=1.333 时,v=2.25*108m/s, 当光在冕牌玻璃中,n=1.51 时,v=1.99*108m/s, 当光在火石玻璃中,n =1.65 时,v=1.82*108m/s , 当光在加拿大树胶中,n=1.526 时,v=1.97*108m/s , 当光在金刚石中,n=2.417 时,v=1.24*108m/s 。

3、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屏上成一60mm 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 ,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 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 ,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所以x=300mm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

4、一厚度为200mm 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 的金属片。

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最小直径应为多少? 解:令纸片最小半径为x,则根据全反射原理,光束由玻璃射向空气中时满足入射角度大于或等于全反射临界角时均会发生全反射,而这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在玻璃板上方看不到金属片。

而全反射临界角求取方法为:(1) 其中n2=1, n1=1.5,同时根据几何关系,利用平板厚度和纸片以及金属片的半径得到全反射临界角的计算方法为:(2)联立(1)式和(2)式可以求出纸片最小直径x=179.385mm , 所以纸片最小直径为358.77mm 。

8、.光纤芯的折射率为1n ,包层的折射率为2n ,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0n ,求光纤的数值孔径(即10sin I n ,其中1I 为光在光纤内能以全反射方式传播时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光学经典题型及答案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光学经典题型及答案

十一章光学经典题型鸡答案一、简答题1、相干光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答:相干光产生的条件:两束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2、何谓光程?其物理意义是什么?答:介质折射率n和光在介质内走过的几何路程L的乘积nL叫光程,其物理意义是光程就是把光在媒质中通过的几何路程按相位差相等折合为真空中的路程.使用凸透镜不能引起附加的光程差。

3、什么是菲涅尔衍射、夫琅禾费衍射,两者的区别是什么?答:菲涅耳衍射:在这种衍射中,光源或显示衍射图样的屏,与衍射孔(或障碍物)之间距离是有限的,若光源和屏都距离衍射孔(或障碍物)有限远,也属于菲涅耳衍射。

夫琅禾费衍射:当把光源和屏都移到无限远处时,这种衍射叫做夫琅禾费衍射。

前者是光源—衍射屏、衍射屏—接收屏之间的距离均为有限远或是其中之一是有限远的场合;后者是衍射屏与两者的距离均是无穷远的场合。

理论上夫琅禾费衍射是菲涅耳衍射的一种特殊情形,当场点的距离逐渐增大时,由菲涅耳衍射向夫琅禾费衍射过渡。

4、简述何谓自然光、何谓偏振光、何谓部分偏振光?答:一般光源发出的光,包含着各个方向的光矢量,没有哪一个方向占优势,即在所有可能的方向上,E的振幅都相等,这样的光叫做自然光。

振动只在某一固定方向上的光,叫做线偏振光,简称偏振光。

若某一方向的光振动比与之相垂直方向上的光振动占优势,那么这种光叫做部分偏振光。

5、简述布儒斯特定律的主要内容及发生该现象的条件是什么?答:入射角i 改变时,反射光的偏振化程度也随之改变,当入射角B i 满足12tan n n i B =时,反射光中就只有垂直入射面的光振动,而没有平行于入射面的光振动,这时反射光为偏振光,而折射光仍为部分偏振光,这种规律叫做布儒斯特定律。

条件是入射角B i 满足12tan n n i B =时,可发生。

二、选择题1、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 A ):(A) 分波阵面法双光束干涉 (B) 分振幅法双光束干涉(C) 分波阵面法多光束干涉 (D) 分振幅法多光束干涉2、来自不同光源的两束白光,例如两束手电筒光照射在同一区域内,是不能产生干涉图样的,这是由于( C ):(A) 白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构成的 (B) 两光源发出不同强度的光(C) 两个光源是独立的,不是相干光源 (D) 不同波长的光速是不同的3、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C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4、光在真空中和介质中传播时,正确的描述是( C ):(A) 波长不变,介质中的波速减小 (B) 介质中的波长变短,波速不变(C) 频率不变,介质中的波速减小 (D) 介质中的频率减小,波速不变5、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 到两缝S 1、S 2距离相等,则观察屏上中央明条纹位于图中O 处,现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示意图中的S '位置,则( B )(A)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B)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C)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D)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6、如图所示,折射率分别为2n ,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1n 和3n ,且21n n <,32n n >,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的光程差是( B ):(A) e n 22 (B) 222λ−e n (C) λ−e n 22 (D) 2222n e n λ−7、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正确的叙述是( B ):(A) 增大双缝间距,干涉条纹间距也随之增大(B) 增大缝到观察屏之间的距离,干涉条纹间距增大(C) 频率较大的可见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D) 将整个实验装置放入水中,干涉条纹间距变大8、由两块玻璃片(7511.n =)所形成的空气劈尖,其一端厚度为零,另一端厚度为0.002cm ,现用波长为7000 Å的单色平行光,从入射角为30︒角的方向射在劈尖的表面,则形成的干涉条纹数为( A ):(A) 27 (B) 56 (C) 40 (D) 1009、光波从光疏媒质垂直入射到光密媒质,当它在界面反射时,其( C ):(A) 相位不变 (B) 频率增大 (C) 相位突变 (D)频率减小10、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2n 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十一章_光的衍射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十一章_光的衍射

第十一章 光的衍射1. 波长为500nm 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宽度为0.025mm 的单缝上,以焦距为50cm 的会聚透镜将衍射光聚焦于焦面上进行观察,求(1)衍射图样中央亮纹的半宽度;(2)第一亮纹和第二亮纹到中央亮纹的距离;(3)第一亮纹和第二亮纹的强度。

解:(1)零强度点有sin (1,2, 3....................)a n n θλ==±±± ∴中央亮纹的角半宽度为0aλθ∆=∴亮纹半宽度290035010500100.010.02510r f f m a λθ---⨯⨯⨯=⋅∆===⨯ (2)第一亮纹,有1sin 4.493a παθλ=⋅= 9134.493 4.493500100.02863.140.02510rad a λθπ--⨯⨯∴===⨯⨯ 21150100.02860.014314.3r f m mm θ-∴=⋅=⨯⨯==同理224.6r mm =(3)衍射光强20sin I I αα⎛⎫= ⎪⎝⎭,其中sin a παθλ= 当sin a n θλ=时为暗纹,tg αα=为亮纹 ∴对应 级数 α 0II0 0 11 4.493 0.047182 7.725 0.01694 . . . . . . . . .2. 平行光斜入射到单缝上,证明:(1)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强度公式为20sin[(sin sin )](sin sin )a i I I a i πθλπθλ⎧⎫-⎪⎪=⎨⎬⎪⎪-⎩⎭式中,0I 是中央亮纹中心强度;a 是缝宽;θ是衍射角,i 是入射角(见图12-50) (2)中央亮纹的角半宽度为cos a iλθ∆=证明:(1))即可(2)令(sin sin ai πθπλ==± ∴对于中央亮斑 sin sin i aλθ-=3. 在不透明细丝的夫琅和费衍射图样中,测得暗条纹的间距为1.5mm ,所用透镜的焦距为30mm ,光波波长为632.8nm 。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十章_光干涉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十章_光干涉

第十一章 光的干涉1. 双缝间距为1mm,离观察屏1m,用钠光灯做光源,它发出两种波长的单色光nm 0.5891=λ和nm 6.5892=λ,问两种单色光的第十级亮条纹之间的间距是多少?解:由题知两种波长光的条纹间距分别为961131589105891010D e m d λ---⨯⨯===⨯ 962231589.610589.61010D e m d λ---⨯⨯===⨯ ∴第十级亮纹间距()()65211010589.6589100.610e e m -∆=-=⨯-⨯=⨯2. 在杨氏实验中,两小孔距离为1mm,观察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当用一片折射率为1.58的透明薄片贴住其中一个小孔时(见图11-17),发现屏上的条纹系统移动了0.5场面,试决定试件厚度。

解:设厚度为h ,则前后光程差为()1n h ∆=- ()1x dn h D∆⋅∴-=230.510100.580.5h --⨯⨯=21.7210h mm -=⨯3. 一个长30mm 的充以空气的气室置于杨氏装置中的一个小孔前,在观察屏上观察到稳定的干涉条纹系。

继后抽去气室中的空气,注入某种气体,发现条纹系移动了25个条纹,已知照明光波波长nm 28.656=λ,空气折射率000276.10=n 。

试求注入气室内气体的折射率。

解:设气体折射率为n ,则光程差改变()0n n h ∆=- DPxS 2S 1R 1 R 2hP 0图11-47 习题2 图()02525x d dn n h e D Dλ∆⋅∴-==⋅= 9025656.2810 1.000276 1.0008230.03m n n h λ-⨯⨯=+=+= 4. ** 垂直入射的平面波通过折射率为n 的玻璃板,投射光经投射会聚到焦点上。

玻璃板的厚度沿着C 点且垂直于图面(见图11-18)的直线发生光波波长量级的突变d ,问d 为多少时,焦点光强是玻璃板无突变时光强的一半。

解:无突变时焦点光强为04I ,有突变时为02I ,设',.d D 200'4cos 2xd I I I Dπλ== ()'104xd m m D λ⎛⎫∴∆==+≥ ⎪⎝⎭又()1n d ∆=-114d m n λ⎛⎫∴=+ ⎪-⎝⎭5. 若光波的波长为λ,波长宽度为λ∆,相应的频率和频率宽度记为ν和ν∆,证明λλνν∆=∆,对于nm 8.632=λ的氦氖激光,波长宽度nm 8102-⨯=∆λ,求频率宽度和相干长度。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十一章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十一章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十一章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十一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1. 双缝间距为1mm,离观察屏1m,用钠光灯做光源,它发出两种波长的单色光nm 0.5891=λ和nm 6.5892=λ,问两种单色光的第十级亮条纹之间的间距是多少解:由题知两种波长光的条纹间距分别为961131589105891010D e m d λ---⨯⨯===⨯ 962231589.610589.61010D e m d λ---⨯⨯===⨯ ∴第十级亮纹间距()()65211010589.6589100.610e e m -∆=-=⨯-⨯=⨯ 2. 在杨氏实验中,两小孔距离为1mm,观察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当用一片折射率为的透明薄片贴住其中一个小孔时(见图11-17),发现屏上的条纹系统移动了场面,试决定试件厚度。

解:设厚度为h ,则前后光程差为()1n h ∆=- ()1x dn h D∆⋅∴-=230.510100.580.5h --⨯⨯=21.7210h mm -=⨯3. 一个长30mm 的充以空气的气室置于杨氏装置中的一个小孔前,在观察屏上观察到稳定的干涉条纹系。

继后抽去气室中的空气,注入某种气体,发现条纹系移动了25个条纹,已知照明光波波长nm 28.656=λ,空气折射率000276.10=n 。

试求注入气室内气体的折射率。

解:设气体折射率为n ,则光程差改变()0n n h∆=-图11-47 习题2 图()02525x d dn n h e D Dλ∆⋅∴-==⋅= 9025656.2810 1.000276 1.0008230.03m n n h λ-⨯⨯=+=+= 1. ** 垂直入射的平面波通过折射率为n 的玻璃板,投射光经投射会聚到焦点上。

玻璃板的厚度沿着C 点且垂直于图面(见图11-18)的直线发生光波波长量级的突变d ,问d 为多少时,焦点光强是玻璃板无突变时光强的一半。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十一章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十一章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第十一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1. 双缝间距为1mm,离观察屏1m,用钠光灯做光源,它发出两种波长的单色光nm 0.5891=λ和nm 6.5892=λ,问两种单色光的第十级亮条纹之间的间距是多少?解:由题知两种波长光的条纹间距分别为961131589105891010D e m d λ---⨯⨯===⨯ 962231589.610589.61010D e m d λ---⨯⨯===⨯ ∴第十级亮纹间距()()65211010589.6589100.610e e m -∆=-=⨯-⨯=⨯2. 在杨氏实验中,两小孔距离为1mm,观察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当用一片折射率为的透明薄片贴住其中一个小孔时(见图11-17),发现屏上的条纹系统移动了场面,试决定试件厚度。

解:设厚度为h ,则前后光程差为()1n h ∆=- ()1x dn h D∆⋅∴-=230.510100.580.5h --⨯⨯=21.7210h mm -=⨯3. 一个长30mm 的充以空气的气室置于杨氏装置中的一个小孔前,在观察屏上观察到稳定的干涉条纹系。

继后抽去气室中的空气,注入某种气体,发现条纹系移动了25个条纹,已知照明光波波长nm 28.656=λ,空气折射率000276.10=n 。

试求注入气室内气体的折射率。

解:设气体折射率为n ,则光程差改变()0n n h ∆=-图11-47 习题2 图()02525x d dn n h e D Dλ∆⋅∴-==⋅= 9025656.2810 1.000276 1.0008230.03m n n h λ-⨯⨯=+=+= 4. ** 垂直入射的平面波通过折射率为n 的玻璃板,投射光经投射会聚到焦点上。

玻璃板的厚度沿着C 点且垂直于图面(见图11-18)的直线发生光波波长量级的突变d ,问d 为多少时,焦点光强是玻璃板无突变时光强的一半。

解:无突变时焦点光强为04I ,有突变时为02I ,设',.d D200'4cos 2xd I I I Dπλ== ()'104xd m m D λ⎛⎫∴∆==+≥ ⎪⎝⎭又()1n d ∆=-114d m n λ⎛⎫∴=+ ⎪-⎝⎭5. 若光波的波长为λ,波长宽度为λ∆,相应的频率和频率宽度记为ν和ν∆,证明λλνν∆=∆,对于nm 8.632=λ的氦氖激光,波长宽度nm 8102-⨯=∆λ,求频率宽度和相干长度。

工程光学习题答案(附试题样本)

工程光学习题答案(附试题样本)

测控09级复习资料工程光学基础教程(课后重点习题答案)测控09级二○一一年六月二日第一章习题1、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 m/s,求光在水(n=1.333)、冕牌玻璃(n=1.51)、火石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金刚石(n=2.417)等介质中的光速。

解:则当光在水中,n=1.333时,v=2.25 m/s,当光在冕牌玻璃中,n=1.51时,v=1.99 m/s,当光在火石玻璃中,n=1.65时,v=1.82 m/s,当光在加拿大树胶中,n=1.526时,v=1.97 m/s,当光在金刚石中,n=2.417时,v=1.24 m/s。

2、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屏上成一60mm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所以x=300mm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3、一厚度为200mm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的金属片。

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最小直径应为多少?解:令纸片最小半径为x,则根据全反射原理,光束由玻璃射向空气中时满足入射角度大于或等于全反射临界角时均会发生全反射,而这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在玻璃板上方看不到金属片。

而全反射临界角求取方法为:(1)其中n2=1, n1=1.5,同时根据几何关系,利用平板厚度和纸片以及金属片的半径得到全反射临界角的计算方法为:(2)联立(1)式和(2)式可以求出纸片最小直径x=179.385mm,所以纸片最小直径为358.77mm。

4、光纤芯的折射率为n1、包层的折射率为n2,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n0,求光纤的数值孔径(即n0sinI1,其中I1为光在光纤内能以全反射方式传播时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完整版)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十一章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完整版)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十一章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第十一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1. 双缝间距为1mm,离观察屏1m,用钠光灯做光源,它发出两种波长的单色光nm 0.5891=λ和nm 6.5892=λ,问两种单色光的第十级亮条纹之间的间距是多少?解:由题知两种波长光的条纹间距分别为961131589105891010D e m d λ---⨯⨯===⨯ 962231589.610589.61010D e m d λ---⨯⨯===⨯ ∴第十级亮纹间距()()65211010589.6589100.610e e m -∆=-=⨯-⨯=⨯2. 在杨氏实验中,两小孔距离为1mm,观察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当用一片折射率为1.58的透明薄片贴住其中一个小孔时(见图11-17),发现屏上的条纹系统移动了0.5场面,试决定试件厚度。

解:设厚度为h ,则前后光程差为()1n h ∆=- ()1x dn h D∆⋅∴-=230.510100.580.5h --⨯⨯=21.7210h mm -=⨯3. 一个长30mm 的充以空气的气室置于杨氏装置中的一个小孔前,在观察屏上观察到稳定的干涉条纹系。

继后抽去气室中的空气,注入某种气体,发现条纹系移动了25个条纹,已知照明光波波长nm 28.656=λ,空气折射率000276.10=n 。

试求注入气室内气体的折射率。

解:设气体折射率为n ,则光程差改变()0n n h ∆=-图11-47 习题2 图()02525x d dn n h e D Dλ∆⋅∴-==⋅= 9025656.2810 1.000276 1.0008230.03m n n h λ-⨯⨯=+=+= 4. ** 垂直入射的平面波通过折射率为n 的玻璃板,投射光经投射会聚到焦点上。

玻璃板的厚度沿着C 点且垂直于图面(见图11-18)的直线发生光波波长量级的突变d ,问d 为多少时,焦点光强是玻璃板无突变时光强的一半。

解:无突变时焦点光强为04I ,有突变时为02I ,设',.d D200'4cos 2xd I I I Dπλ== ()'104xd m m D λ⎛⎫∴∆==+≥ ⎪⎝⎭又()1n d ∆=-114d m n λ⎛⎫∴=+ ⎪-⎝⎭5. 若光波的波长为λ,波长宽度为λ∆,相应的频率和频率宽度记为ν和ν∆,证明λλνν∆=∆,对于nm 8.632=λ的氦氖激光,波长宽度nm 8102-⨯=∆λ,求频率宽度和相干长度。

工程光学第二版答案

工程光学第二版答案

第一章1.略2.略1、答:设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 ,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可得:3、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 屏上成一60mm 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 ,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 ,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所以x=300mm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

4、一厚度为200mm 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 =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 的金属片。

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的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的最小直径应为多少?2211sin sin I n I n = 66666.01sin 22==n I745356.066666.01cos 22=-=I88.178745356.066666.0*200*2002===tgI xmm x L 77.35812=+=1mmI 1=90︒n 1 n 2200mmL I 2 x8、.光纤芯的折射率为1n ,包层的折射率为2n ,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0n ,求光纤的数值孔径(即10sin I n ,其中1I 为光在光纤内能以全反射方式传播时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解:位于光纤入射端面,满足由空气入射到光纤芯中,应用折射定律则有: n 0sinI 1=n 2sinI 2 (1)而当光束由光纤芯入射到包层的时候满足全反射,使得光束可以在光纤内传播,则有:(2)由(1)式和(2)式联立得到n 0 .16、一束平行细光束入射到一半径r=30mm 、折射率n=1.5的玻璃球上,求其会聚点的位置。

如果在凸面镀反射膜,其会聚点应在何处?如果在凹面镀反射膜,则反射光束在玻璃中的会聚点又在何处?反射光束经前表面折射后,会聚点又在何处?说明各会聚点的虚实。

解:该题可以应用单个折射面的高斯公式来解决,设凸面为第一面,凹面为第二面。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解答第十一章_光的电磁理论基础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解答第十一章_光的电磁理论基础

(2) n
c v
c n
3108 3.9107 51014
1.54
3.在与一平行光束垂直的方向上插入一片透明薄片,薄片的厚度 h 0.01mm ,折射率 n=1.5, 若光波的波长为 500nm ,试计算透明薄片插入前后所引起的光程和相位的变化。
解:光程变化为 (n 1)h 0.005mm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
第十章 光的电磁理论基础
1.
一个平面电磁波可以表示为
Ex
0, Ey
2 cos[2
1014 ( z c
t)
], 2
Ez
0
,求(1)该
电磁波的频率、波长、振幅和原点的初相位?(2)拨的传播方向和电矢量的振动方向?
(3)相应的磁场B的表达式?
解:(1)平面电磁波 E Acos[2 ( z t) ] c
波的透射比)。
1 n1 n2
2
1 n1 n2
2
a)
b)
图 10-39 习题 8 图
解:
(1)rs
n1 n1
cos1 cos1
n2 n2
cos2 cos2
rs
'
n1 'cos'1 n1 'cos'1
n2 'cos'2 n2 'cos'2
n2 n2
cos2 cos2
n1 cos1 n1 cos1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
的角)?若1 60 度,反射光的方位角又为多少?
解:
(1)1
50,由折射定律2
sin1( n1
sin1 n2
)
30.7
rs
sin(1 sin(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l1 = fDq1 = mmm3 ´ 10 -m (mm) dl2 = fDq 2 = 3m06 ´ 10 -m (mm)
2 §
dl m = f× dl d msn q
dl1 = dl × f ×
1 1 = 0m0 ´ 10 - 6 ´ 000 ´ = 0m1m1(mm) -m d msn q1 2 ´ 10 ´ 0m0366
2a 0a
6a
D = d × nnm q = ml
ù p æ nnm a ö é nnm N 2 ×d I ( p) = I 0 ç a = a nnm q ÷ ê ú d l è a ø ë nnm 2 û 2p 2p 12p ! d = d nnm q = ´ 6a × nnm q = a × nnm q = 12a l l l
æ nnm a ö ì nnm 6 Na ü 2 I = 3I 0 ç ÷ í ý msn 2a è a ø î nnm 6a þ
[
E ( p ) = Aç ! a =
~
æ nnm a ö ÷ è a ø
d 2 = 4a
kma p = a × nnm q 2 l d1 = 2a × nnm q ´ 2p = 3a l 2p d 2 = 3a × nnm q ´ = 6a l
pxp
iN (12a ) æ - iN (12a ) iN (12a ) ö - pxp ç pxp ÷ 2 2 2 è ø - i (12a ) i (12a ) ö æ pxp i 6a ç pxp - pxp ÷ 2 2 ø è
pxp i (6 Na ) nnm 6 Na æ nnm a ö = Aç ÷ pxp i (2a )[pxp- i (2a ) - pxp i (2a )]× pxp i (6a ) nnm 6a è a ø nnm 6 Na æ nnm a ö = 2 Aç pxp i (6 N - 3)a ÷ msn 2a nnm 6a è a ø
2 mm 1 2
D N =
f

000mm
1 = 000( mm) 2 ´ 10 -m D » N = 0mmm00 f ¢ 1300
12 060 1
æ 2p ö = 3 I ( p ) × msn 2 ç a nnm q ÷ è l ø
ka nnm q p æ nnm a ö æ nnm 6 Na ö a = = × a nnm q Ü I ( p ) = I 0 ç ÷ ÷ ç 2 l è a ø è nnm 6a ø

2 2 2 2
l = 300mm 2 1m30, m ¢ 1 1 e =
0m61l 0m61´ 300 = = 0m267( mm) NA 0m60 0m61l 0m61´ 300 2 e ¢ = = = 0m166( mm) NA 1m30 e 1m30 = = 1m706 e ¢ 0m60
¨ m12
¨ m1m
10 10mm , 000 000mm 1
l = 6m2m6mm 1 2 2
6m2m6mm

0m0mm 1 2

dq § § dl
æmö Q d = aç ÷ èmø
Dl =
1 \ a = d = 600mm m
l l 600 ÞN= = = 10000 mN m × Dl 2 ´ 0m02 d nnm q 2300 m= = =3 l 600 \ 0
10 2N x x mx N 16x



00mm
1
l = 000mm
mmm z Q k
( x12 + y12 ) mxx << p 2 Z1
2
1
00mm
0
-1
-2
1
2
q1
D q1
dl2 = dl × f ×
2 2 = 0m0 ´ 10 -6 ´ 000 ´ = 0mm2(mm) -m d msn q 2 2 ´10 ´ 0m773
o
16 1
l = 600mm q £ m0 2 § m 3
æ nnm a ö ÷ è a ø
2
a=
kal ka × y p = = × a nnm q 2 2f l
d = 10(dad )
l 000 = = 0m02(dad ) a 0m020 ´ 10 6
2 gga = a a1 = 1m3mp a 2 = 2m300p
d =
1 = 2 ´ 10 -m (mm) N = 100 ´ 000 = 0 ´ 10 3 000 d nnm q = ml » l 6m2m6 nnm q1 = = = 0mm163 msn q1 = 0m0366 d 2 ´10 -m ´ 106 2l nnm q 2 = = 0m6m26 msn q 2 = 0m773 d
1
Z1 >
k ( x12 + y12 ) mxx ( x12 + y12 ) mxx a 2 0 ´ 107 = = = (mm) = 000(m) l 2p 2l 2 ´ 000
2
000mm 0m020mm 00mm 1 2 m I = I 0 ç 1 Dq =
pxp i (3a )(1 + pxp i (12a ) + pxp i (23a ) + × × × + pxp i ( N - 1)12a )]
1 - pxp[iN (12a ) æ nnm a ö = Aç ÷[1 + pxp i (3a )]× 1 - pxp i (12a ) è a ø
æ nnm a ö = Aç ÷[1 + pxp i (3a )]× è a ø
m 200mm
y¢ = 200 ´ 1 60 ´ p 160 = 72m72( mm)
b=
y¢ 72m72 = » 3m0 y 0m166
G = b = 3m0
1m
l = 6m2m6mm f = 00mm , 1 2 1 2 m e = 1m0mm 3 (1) Q d × nnm q = ml ¥Q nnm q =
q1
q2
la pa 000 ´ 1m3mp = 0m0266(dad ) x1 = 13mm(mm ) q x » nnm q x = p ´ 0m020 ´ 10 6 000 ´ 2m300p = 0m03016(dad ) x1 = 23m00(mm ) q x » nnm q x = p ´ 0m020 ´ 10 6 a= nnm q x =
æ nnm a ö æ nnm 6 Na ö I = I0 ç × msn 2a ÷ ç ÷ è a ø è a ø
[ N a =
2
2
2
2
æ nnm a ö æ nnm 6 Na ö I ( p ) = I 0 ç ÷ ç ÷ è a ø è nnm 6a ø
2
2


D¢ = 2a nnm q d ¢ =
3p a nnm q l
I = I1 + I 2 + 2 I1 I 2 × msn kD¢
= 2 I ( p )(1 + msn kD¢) = 3 I ( p ) × msn 2 d2¢
(m = 0,±1,±2 × ××)
x f
\x =
ml f d
e=
l f d
\d =
lf 6m2m6 ´ 10 -6 = ´ 000 = 0m21(mm) e 1m0
í
Q m1 = m × ( d a)
a=
ìm1 = 3 îm = 1
d a 1 = 0m00m(mm) Þ = 3 d 3 l 2¨ m11 nnm q1 = d 2l ¨ m12 nnm q 2 = d
kla p = × a × nnm q x 2 l
I æ nnm a ö æ nnm 1m3mp ö m 1 = ç ÷ =ç ÷ = 0m0372 I 0 è a ø è 1m3mp ø I 2 æ nnm a ö æ nnm 2m300p ö =ç ÷ =ç ÷ = 0m01636 I 0 è a ø è 2m300p ø
¨ m1m
nnm q m =
ml d

I = N 2I0 (
nnm b 2 ) b
b=
p × a nnm q l
\
¨ m11
æp l ö 1 nnm 2 ç a × ÷ nnm 2 ( pa ) I1 l d è ø= d = 2 = 0m61 = 2 p a p I0 æp l ö ( )2 ( )2 ç a× ÷ d 3 èl d ø æ 2pa ö nnm 2 ç ÷ I2 1 d ø è = = = 0m300 2 2p 2 I0 æ 2pa ö ( ) ç ÷ 3 è d ø æ mp ö nnm 2 ç ÷ Im è 3 ø = 0m00 = 2 I0 æ mp ö ç ÷ è 3 ø
q1 q 2 1 Dq =
l Nd msn q
Dq1 =
l 6m2m6 = = 6m67 ´ 10 - 6 (dad ) 3 -m 6 Nd msn q1 0 ´ 10 ´ 2 ´ 10 ´ 10 ´ 0m0366
Dq 2 =
l 6m2m6 = = 6m17 ´ 10 - 6 (dad ) 3 Nd msn q 2 0 ´ 10 ´ 2 ´ 10m ´ 0m7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