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规范全面
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
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新生儿护理工作,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保障新生儿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新生儿科建设和管理指南》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医疗机构新生儿科护理工作。
第三条新生儿护理工作应遵循“以患儿为中心,以护理质量为核心”的原则,确保新生儿得到及时、有效、安全的护理。
第二章新生儿护理组织管理第四条医疗机构应设立新生儿科,设立新生儿护理部门,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护理人员。
第五条新生儿护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实行护理部主任负责制,护理部主任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第六条新生儿护理部门应设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对新生儿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
第七条新生儿护理部门应建立护理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反应,确保新生儿安全。
第八条新生儿护理部门应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第九条新生儿护理部门应加强与新生儿科医疗团队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提高新生儿救治水平。
第三章新生儿护理工作规范第十条新生儿护理工作应遵循以下流程:(一)接诊: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新生儿及家属,了解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家族病史等信息。
(二)评估:护理人员应对新生儿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生长发育、喂养、排泄等方面。
(三)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新生儿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四)实施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按照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确保新生儿得到及时、有效、安全的护理。
(五)观察与记录: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护理过程。
(六)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向新生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
第十一条新生儿护理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生命体征监测:护理人员应每小时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
(二)喂养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需求,指导家属进行科学喂养。
(三)排泄护理: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排泄情况,保持新生儿会阴部清洁干燥。
新生儿护理和监护规范
新生儿护理和监护规范1. 背景和目的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和监护水平,我们订立了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新生儿护理和监护的操作流程,确保医院的医疗护理符合最高标准,并保护新生儿的权益。
2. 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参加新生儿护理和监护的相关人员,包含医生、护士、助产士等。
3. 定义3.1 新生儿指降生后未满28天的婴儿。
3.2 护理指对新生儿进行日常生活、健康和疾病的照料和管理,包含但不限于喂养、卫生、环境、安全、心理、知识教育等方面。
3.3 监护指对新生儿进行临床监测和干涉,包含但不限于检查、护理操作、医疗处理等方面。
4. 护理与监护准则4.1 新生儿护理准则4.1.1 母乳喂养优先原则•促进母乳喂养,供应合适的哺乳环境。
•予以妈妈合适的营养和卫生引导,提高母乳供应质量。
•定期记录新生儿的喂养情况,确保每次喂养量和频率满足需求。
4.1.2 新生儿个体化护理•依据新生儿的特殊情况,订立个体化的护理方案。
•重视新生儿的早期接触和亲子关系建立。
4.1.3 新生儿卫生护理•保持新生儿身体清洁,定期为其进行洗澡和更换衣物。
•护士要在每次护理前后洗手,保持一次性用品的卫生。
4.1.4 环境和安全护理•供应适合的护理环境,保持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合适范围。
•订立安全措施,防备新生儿跌落、烫伤等意外损害。
4.1.5 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予以新生儿充分的关爱和劝慰。
•鼓舞家长参加新生儿的护理过程,增长亲子关系。
4.1.6 知识教育•向家长供应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护理技巧。
•在出院前为家上进行新生儿护理培训。
4.2 新生儿监护准则4.2.1 临床监测•对新生儿进行心率、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定期记录监测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涉措施。
4.2.2 早期不安全信号监测和早期干涉•针对降生前不足37周的早产儿和低降生体重儿,进行更加严密的监测。
•对新生儿的症状、体征和生化指标进行及时评估,及早采取必需的治疗干涉。
新生儿专科技术设计规范方案
新生儿专科技术设计规范方案一、引言新生儿专科是医院中重要的科室之一,主要负责新生儿的护理和救治工作。
为了提高新生儿专科的护理质量和救治效果,制定一套科学且规范的技术设计规范方案非常必要。
本方案将围绕新生儿专科工作的具体内容,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规范和指导,以期提高新生儿护理和救治的水平。
二、新生儿护理技术规范1.温度调节:新生儿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确保婴儿的体温稳定。
要求护士使用温度计定期测量婴儿体温,并根据需要进行合适的调整。
2.婴儿喂食:对于出生的新生儿,需要及时进行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奶。
护士要掌握正确的喂奶方法和技巧,并在喂食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婴儿的吞咽情况和饱食程度。
3.新生儿皮肤护理: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易受刺激和感染。
护士在给新生儿洗澡和更衣时要注意使用温和的洗浴用品和清洁工具,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
4.婴儿睡眠:新生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良好的睡眠对婴儿的发育非常重要。
护士在工作中要注意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睡眠环境,并确保婴儿睡姿正确。
三、新生儿救治技术规范1.心肺复苏:新生儿突发心跳骤停时,护士应紧急进行心肺复苏措施。
确保护士具备心肺复苏的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使用呼吸通气和胸外按压等复苏技能。
2.新生儿缺氧处理:新生儿突发缺氧时,护士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确保新生儿专科配备足够的氧气供应设备,并且护士应熟悉使用氧气流量控制和湿化器等设备。
3.心电监护:心电监护是对新生儿心脏功能的重要监测手段。
护士应熟练使用心电监护设备,并能准确判断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引导新生儿的脱离呼吸机:婴儿需要长时间依赖呼吸机时,护士要注意监测婴儿的呼吸情况,并逐步进行脱离呼吸机的相关操作。
确保护士掌握脱离呼吸机的具体流程和操作技巧。
四、设备和环境要求1.设备配备:新生儿专科要配备齐全的医疗设备,包括监护仪、呼吸机、体温计等。
设备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新生儿护理操作规范
新生儿护理操作规范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生儿护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正确的护理操作对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护理的操作规范,包括喂养、睡眠、清洁、换尿布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我们能够有效地保护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
一、喂养新生儿的喂养是其生长发育的关键。
以下是新生儿喂养的操作规范:1. 母乳喂养:- 确保妈妈的乳房干净卫生。
- 在喂奶前洗手,戴好乳房环。
- 抱着婴儿正确的姿势喂奶,确保婴儿舒适。
- 保持喂奶环境安静,避免干扰。
2. 奶粉喂养:- 根据婴儿年龄和体重选择适当的奶粉。
- 按照奶粉包装上的指示将奶粉和适量的清水混合。
- 使用恰当的奶瓶和奶嘴,确保通气良好。
- 在喂奶前检查奶温,确保适宜。
二、睡眠新生儿的睡眠对于他们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以下是新生儿睡眠的操作规范:1. 睡眠环境:- 提供安全、干净和舒适的睡眠环境。
- 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 避免婴儿睡在软垫、枕头或厚被中。
2. 睡眠时间:- 学会观察婴儿的睡意信号,合理安排睡眠时间。
- 遵守婴儿的睡眠习惯,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睡眠规律。
- 对于新生儿而言,频繁的小睡是正常的,不需要过分干扰。
三、清洁新生儿的清洁是保持其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新生儿清洁的操作规范:1. 洗澡:- 使用温水洗澡,温度适宜,避免水温过高。
- 使用温和的婴儿沐浴液或香皂,避免对婴儿皮肤造成刺激。
- 温柔地清洗婴儿的头发、面部、颈部、身体和臀部。
2. 换洗衣物:- 使用洗衣液清洗婴儿衣物,避免使用过多的洗涤剂。
- 定期更换干净的衣物,保持婴儿衣物清洁。
- 确保衣物晾晒彻底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四、换尿布及时更换尿布可以保持婴儿的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等问题。
以下是换尿布的操作规范:1. 准备工作:- 换尿布前洗手,准备好更换所需的物品。
- 选择适合婴儿尺寸的尿布和防漏侧带。
2. 换尿布步骤:- 将婴儿放置在柔软的表面上,如尿布换台。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新生儿是生命的开始,他们无比娇嫩和脆弱,需要我们给予最精心的呵护和最周全的保护。
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以下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出生管理1、新生儿出生时,助产士或医生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接生,确保新生儿顺利娩出,第一时间对新生儿进行评估,包括呼吸、心率、肌张力等,并记录在案。
2、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为其佩戴标识腕带,腕带上应标明母亲姓名、住院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日期、时间等关键信息,且字迹清晰、不易脱落。
3、及时告知产妇及家属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包括健康状况、喂养注意事项等。
二、新生儿护理管理1、护理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丰富的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
2、保持新生儿病房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严格控制室内温度、湿度,为新生儿创造舒适的环境。
3、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如沐浴、抚触等,应在专门的区域进行,操作前严格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吃奶情况、大小便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三、新生儿喂养管理1、提倡母乳喂养,对于母亲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应提供合适的配方奶,并严格按照配方奶的调配说明进行操作。
2、喂奶时要注意喂奶姿势,防止呛奶、吐奶,喂奶后要及时拍嗝。
3、记录新生儿的喂奶时间、奶量等,以便观察其喂养情况。
四、新生儿安全防护管理1、新生儿病房应设置门禁系统,限制无关人员随意进入,进入病房的人员需严格执行消毒和穿戴防护用品的规定。
2、新生儿床应配备防护栏,防止新生儿意外坠落。
3、加强对医疗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对新生儿造成伤害。
五、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1、在进行任何诊疗、护理操作前,必须严格核对新生儿的身份信息,包括腕带标识和床头卡信息。
2、新生儿外出检查、治疗时,应有专人陪同,并携带新生儿的身份识别信息。
3、如发现新生儿身份信息有误或腕带脱落,应立即重新核对、确认,并更换腕带。
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指南
一、引言新生儿是家庭的新成员,也是社会的新希望。
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为加强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指南。
二、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新生儿病房、产科、儿科及其他新生儿相关科室。
三、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要求1.人员配置(1)配备具备新生儿护理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确保新生儿护理质量。
(2)医护人员应接受定期培训,提高新生儿护理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2.环境与设施(1)新生儿病房应保持安静、整洁、通风,温度、湿度适宜。
(2)配备新生儿专用护理设备,如婴儿床、新生儿暖箱、新生儿监护仪等。
3.护理操作(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
(2)对新生儿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确保生命安全。
(3)对新生儿进行合理喂养,保障营养需求。
(4)做好新生儿黄疸、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常见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4.安全管理(1)加强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确保新生儿安全。
(2)严格执行出入病房制度,防止新生儿走失。
(3)规范新生儿护理交接流程,确保新生儿护理质量。
(4)加强新生儿病房消防、水电等设施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健康教育(1)对新生儿家长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培训,提高家长护理技能。
(2)向新生儿家长宣传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知识。
(3)开展孕妇学校、育儿知识讲座等活动,提高家庭护理意识。
四、监督与考核1.医院应设立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2.定期对新生儿护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对新生儿护理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医护人员绩效挂钩。
五、附则1.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指南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解释。
3.本指南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护理部负责修订。
新生儿护士工作制度
新生儿护士工作制度一、工作原则1. 以病人为中心,关爱新生儿生命,尊重患者权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2.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新生儿安全。
3. 树立专业形象,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4. 注重团队合作,发挥护士专业优势,共同提高护理水平。
二、工作内容1. 护理管理(1)制定新生儿护理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确保工作落实。
(2)严格执行新生儿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安全。
(3)定期检查新生儿护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病人管理(1)对新入院新生儿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3)做好新生儿喂养、沐浴、按摩、皮肤护理等工作。
(4)关注新生儿心理健康,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
3. 教育与培训(1)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新生儿护理专业知识培训。
(2)定期组织护理业务学习,提高护士专业素养。
(3)开展新生儿护理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4. 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新生儿护理质量标准,确保护理工作到位。
(2)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开展护理质量改进项目,提高护理水平。
5. 沟通协调(1)加强与医生、家长及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新生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2)定期向上级汇报新生儿护理工作,及时反馈问题。
(3)参与医院新生儿护理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
三、工作流程1. 接收新生儿,进行初步评估,制定护理计划。
2. 执行护理计划,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做好喂养、沐浴、按摩、皮肤护理等工作。
3. 定期进行护理评估,根据病情调整护理计划。
4. 开展护理教育与培训,提高护士专业素养。
5. 参与护理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持续改进。
6. 加强与医生、家长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新生儿得到优质护理服务。
四、工作规范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和护理伦理道德。
2. 尊重患者权益,关爱新生儿生命,维护患者尊严。
新生儿危重病护理规范
新生儿危重病护理规范1. 引言新生儿危重病是指出生后出现生命威胁或需要特殊护理的情况。
对于这部分患儿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护理规范,以确保患儿的安全和康复。
本文档旨在提供新生儿危重病护理的规范和指导,以确保护理团队在工作中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 危重病护理规范2.1 病房环境- 确保病房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在21-24摄氏度之间,并保持湿度在50-60%之间。
- 保持病房的洁净,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 控制噪音和光线,以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2.2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堆积。
- 定期检查气道通畅性,避免误吸,及时清除分泌物。
- 确保婴儿呼吸机的设置正确,并随时观察呼吸参数,如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
2.3 心脏护理- 监测心率和心电图,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定期测量血压,注意血压的波动情况。
- 高度关注心血管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2.4 高危事件护理- 预防感染,并及时处理感染。
- 注意监测婴儿体温,避免发生体温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 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脑损伤、肺损伤、肠道损伤等。
2.5 用药护理-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确保药物的正确剂量和用法。
- 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如药物过敏、药物不良反应等。
- 注重配伍禁忌,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2.6 营养护理- 根据患儿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
- 监测婴儿的体重、体格发育情况等。
- 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保证患儿的生长发育。
2.7 家属支持与教育- 与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提供必要的支持与鼓励。
- 向家属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教育,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患儿护理工作。
- 给予家属情感上的关怀和安抚。
3. 结论本文档总结了新生儿危重病护理的规范和指导,这些规范将有助于提高护理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患儿的护理质量。
护理团队应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护理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新生儿管理制度范本
新生儿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新生儿是生命的起点,他们无比脆弱,需要特别的关爱和精心的照料。
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健康和良好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新生儿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制度旨在规范新生儿护理的各个环节,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新生儿的权益和福祉。
二、新生儿的入院管理(一)新生儿入院时,护士应与产妇或家属共同核对新生儿的性别、出生日期、体重等基本信息,并填写新生儿入院记录。
(二)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外观、呼吸、心跳、体温等,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三)为新生儿佩戴身份标识腕带,腕带上应注明新生儿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床号等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三、新生儿的日常护理管理(一)环境管理1、新生儿病房应保持安静、整洁、温度适宜(24-26℃)、湿度在55%-65%之间。
2、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二)喂养管理1、提倡母乳喂养,对于无法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应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并严格按照奶粉的调配比例和方法进行喂养。
2、喂奶后应将新生儿竖抱,轻拍背部,排出胃内气体,防止吐奶和呛奶。
(三)皮肤护理1、每日为新生儿沐浴,保持皮肤清洁。
2、及时更换尿布,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防止红臀的发生。
(四)眼部、口腔、鼻腔护理1、用生理盐水清洁新生儿的眼部,如有分泌物增多或眼睛红肿等异常,应及时处理。
2、每天用棉签蘸温开水清洁新生儿的口腔,动作要轻柔。
3、如有鼻腔分泌物堵塞,可用棉签蘸少许生理盐水轻轻清理。
(五)睡眠管理1、为新生儿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强光和噪音刺激。
2、新生儿睡眠时应采取仰卧或侧卧姿势,防止窒息。
四、新生儿的医疗护理管理(一)病情观察1、护士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吃奶情况、大小便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对于患病的新生儿,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二)医疗操作管理1、进行任何医疗操作前,必须向产妇或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和可能的风险,并取得同意。
新生儿科护理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护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提高新生儿生存率和健康水平,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包括对新生儿的护理、监测、用药、喂养等内容。
第三条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应遵循“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为首要”的原则,保障新生儿的权益和健康。
第四条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应按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护理质量。
第五条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方可从事新生儿科护理工作。
第二章护理原则第六条护理人员在进行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尊重患者,关心患者的感受和需求,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二)严格遵守医嘱,科学实施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三)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四)保持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汇报患者病情和护理效果;(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六)遵守护理伦理规范,维护职业操守,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机密。
第七条护理人员在进行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新生儿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较弱,应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温暖;(二)严格遵守消毒措施,保持患者周围的清洁卫生;(三)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特殊患者,应加强监测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四)建立良好的工作纪律,保持团队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第三章护理流程第八条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接诊:接诊新生儿后,需进行初步评估,了解病史和症状,制定护理方案;(二)监测: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随时关注病情变化;(三)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包括清洁护理、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四)观察: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五)汇报: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病情和护理效果,共同商讨治疗方案;(六)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
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重症新生儿护理是指对处于危重病情或需要综合护理的新生儿进行专门护理,采取一系列规范化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
以下是重症新生儿护理的一般规范。
一、环境准备:1. 护理室要保持安静、温暖、干净,光线要柔和。
2. 护理室要装备完善的呼吸机、监护仪等护理设备,并保持其正常运行。
3. 护理器具要严格消毒并放置整齐,方便使用。
4. 床铺要平整、干净,为新生儿提供有舒适感的睡眠环境。
二、新生儿的观察:1.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并随时记录。
2.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意识、反应、色泽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黏膜、口腔、肛门等部位的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三、呼吸道护理:1.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清洁鼻腔和口腔,预防并治疗呼吸道感染。
2. 定期监测新生儿的呼吸功能,及时发现呼吸窘迫等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四、循环系统护理:1. 定期测量新生儿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随时监测心电图和心功能。
2. 做好新生儿的血液检查、输血等操作,注意护理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五、消化系统护理:1. 对于需要喂养的新生儿,要根据医嘱进行喂养,保证喂养的时间和量。
2. 对于出现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要进行光疗和监测血清胆红素。
3.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吐奶情况,及时清理口腔和保持干净。
六、感染预防与护理:1. 严格做好手卫生,使用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
2. 定期进行新生儿的皮肤护理和清洁,预防皮肤感染。
3. 注意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预防新生儿感染的传播。
七、心理护理:1. 给予新生儿足够的爱与关心,保持亲密接触,增强亲子关系。
2. 尊重新生儿的个人习惯和需求,适当给予安抚和悉心照顾。
3. 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的治疗和护理,为其提供温情呵护。
综上所述,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是保证重症新生儿安全和健康的基础。
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这些规范进行护理操作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
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
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新生儿病室是医院为满足新生儿疾病治疗、管理和隔离需要而建设的专门区域。
为维护新生儿健康,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设立了本规章制度。
一、病室管理条例1.病室布置(1)床铺应留有足够的通道,以便移动急救设备。
(2)床旁应设有垃圾桶、吸氧器、吸痰器、雾化器、悬浮治疗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医疗设备。
2.环境卫生(1)病室每日消毒3次,包括床位、地面、墙壁、门窗等。
(2)床单、毛巾、衣物等应定时更换。
(3)室内不准吸烟,避免污染空气。
3.护理措施(1)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治疗,不得擅自更改。
(2)每日记录病人生命体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3)保持病人肢体舒适,及时更换床位,扶正病人体位。
4.睡眠管理(1)保证病人睡眠时间充足,晚上控制室内噪音,保证安静。
(2)室内光线适中,保证良好的睡眠环境。
二、护理规范1.安全护理(1)时刻监测病人生命体征,严防危险情况发生。
(2)保证病人安全起床、下床、上厕所等动作,防止病人跌倒、滑倒等意外事件发生。
2.个人护理(1)定时更换病人衣物和床单,保持病人卫生。
(2)给予适量喂养,保证米量充足、营养合理。
3.环境护理(1)定时清洁病人周围环境,保持病人周围的卫生和整洁。
(2)病人出院后,病床、器材等应及时清洁和消毒。
三、访问病人的规定1.应穿好外科手术衣或消毒洗手后方可入室探视。
2.病人只限亲属探视,每日人数不得超过2人。
3.探视时间:上午8:00至11:00,下午2:00至5:00。
四、违规处理1.违反病室管理条例和护理规范者,按照医院制定的纪律处分规定处理。
2.违反访问规定者,暂停探视资格,或按照医院制定的纪律处分规定处理。
五、附则本规章制度由医院护理部门或医务人员执行,病人及其家属应遵守此规章制度。
对本规章的解释权,归本医院所有。
以上就是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遵守。
医生、护士将会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希望病人能够早日康复出院,回归健康。
新生儿喂养与护理指导制度
新生儿喂养与护理引导制度一、背景本医院致力于供应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成长。
为了规范新生儿的喂养与护理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特订立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的儿科专业人员、护士以及与新生儿相关的医务人员。
三、喂养引导3.1 母乳喂养1.母乳喂养应始于新生儿降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
医务人员应向新生儿家属供应母乳喂养的引导,包含正确的姿势、频率、连续时间等。
2.母乳喂养的频率和连续时间应依据新生儿的年龄和需求进行调整,医务人员应做好记录和跟进。
3.如有必需,医务人员可以通过配方奶或其他方式进行辅佑襄助喂养,但应尽量保证母乳喂养的优先性。
3.2 配方奶喂养1.配方奶的选择和使用应依据新生儿的健康情形和医生的引导进行。
2.医务人员应向新生儿家属供应配方奶的正确制备方法和喂养方式,并强调遵从产品说明书上的引导。
3.3 喂养间隔和量掌控1.喂养间隔和喂养量应依据新生儿的年龄、体重和健康情形进行调整。
2.新生儿喂养的间隔不应过长,一般不超出3小时。
3.新生儿的胃容量有限,医务人员应引导新生儿家属掌控喂养量,避开过度喂养导致消化不良。
3.4 喂养环境和姿势1.喂养时应确保环境安静、温暖、卫生,减少刺激和干扰。
2.新生儿的喂养姿势应当舒适、稳定,有利于吸吮和消化。
医务人员应向新生儿家属供应正确的喂养姿势引导。
3.5 周期性评估和记录1.医务人员应定期对新生儿的喂养情况进行评估,包含喂养量、吸吮情况、体重变动等,并记录在新生儿的个人健康档案中。
2.喂养评估的结果应及时与新生儿家属沟通,如有需要,及时调整喂养计划。
四、护理引导4.1 新生儿皮肤护理1.每天应进行一次全身清洁,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肥皂或清洁剂进行擦洗,注意避开过度搓揉。
2.使用软质毛巾轻拍干燥,可以适量涂抹无刺激性润肤霜。
3.颈部、脐部和腋窝等易受污染和潮湿部位需特别关注和护理。
4.2 新生儿衣物和寝具的选择和护理1.新生儿的衣物和寝具应选择柔嫩、舒适、透气的材质,避开使用过多的装饰物。
新生儿科规章制度规范内容
新生儿科规章制度规范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新生儿科的管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新生儿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护士和管理人员。
第三条新生儿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主要从事新生儿的护理和治疗工作。
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维护患儿的利益。
第四条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医德医风,尊重患儿和家属,严守职业操守,维护医院形象。
第五条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守国家、行业和医院的相关规定,不得违法违规,不得侵害患儿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新生儿病房管理第六条新生儿病房是医院对新生儿进行特殊护理和治疗的场所,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和设施设备。
第七条新生儿病房应当保持清洁整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光线充足,噪音控制在接受范围内,确保患儿的安静和舒适。
第八条新生儿病房应当配备齐全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保证护理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新生儿病房设有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和监测工作,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患儿的安全和健康。
第十条新生儿病房应当建立完善的病历管理制度,记录患儿的病情、护理措施和治疗效果,定期进行病房巡查和整理,保证病历的完整和准确。
第三章新生儿护理规范第十一条新生儿护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护理。
第十二条护理人员在接触新生儿时必须洗净双手,佩戴口罩和手套,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感染患儿。
第十三条护理人员在给新生儿喂奶、换尿布、洗澡等日常护理工作中必须细心谨慎,注重细节,避免发生意外。
第十四条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和上级,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治疗。
第十五条护理人员应当在工作中热情周到,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关心患儿的生活和情绪,提高患儿的抗病能力。
第四章安全防护措施第十六条新生儿是极其脆弱的群体,医务人员必须加强对新生儿的安全防护,杜绝意外事件的发生。
新生儿护理规范操作制度
新生儿护理规范操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规范操作制度旨在确保新生儿在医院接受专业的护理服务,供应全面、规范、安全、有效的新生儿护理工作,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健康指标。
本制度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新生儿护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新生儿护理工作,包含住院期间的全方位护理和出院后的母乳喂养引导等。
第三条定义1.新生儿:指降生后28天以内的婴儿。
2.新生儿护理:指对新生儿进行生理、心理、卫生等方面的综合护理。
第二章护理流程第四条入院护理1.新生儿入院护理应由专业护士负责。
护士应做好入院前准备工作,包含清洗工作区域、消毒护理用品、准备新生儿护理记录表等。
2.护士应与家属沟通,了解新生儿的病史和特殊要求,并记录在入院护理记录表中。
3.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含身高、体重、头围、胸围、腹围等,记录在入院护理记录表中。
4.对新生儿进行基本的生活护理,包含清洁口腔、清洗面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
5.每天定时记录新生儿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第五条疾病护理1.对于患有疾病的新生儿,护士应依据医生的指示,定时予以药物治疗,并记录在护理记录表中。
2.对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新生儿,应加强呼吸道护理,包含定时吸痰、保持通气道通畅等。
3.对于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新生儿,应加强消化系统护理,包含定时喂养、有规律排便等。
4.护士应紧密察看疾病变动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相应护理措施。
第六条母乳喂养引导1.医院应设立母乳喂养引导中心,特地负责为家属供应母乳喂养方面的引导和支持。
2.母乳喂养引导中心应定期开展培训和讲座,提高医护人员关于母乳喂养的认得和技能。
3.护士应向家属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正确喂养的方法,并解答家属的疑问。
4.护士应帮助新妈妈正确哺乳姿势,教授正确的吸吮技巧,帮忙新妈妈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习惯。
第七条出院护理1.出院前,护士应向家属认真介绍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健康问题和饮食要求,并告知家属正确处理新生儿的一些常见问题。
新生儿护理实践指南(医院、家庭)
新生儿护理实践指南(医院、家庭)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这个时期是婴儿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新生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我们需要特别细致和专业的护理。
本指南旨在为医院和家庭的新生儿护理提供专业、详细的指导。
一、医院护理1.1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时间- 清理呼吸道:用吸球清理新生儿口腔、鼻腔的分泌物,确保呼吸道畅通。
- 给予早吸吮:将新生儿抱在母亲胸前,让其吸吮乳头,促进乳汁分泌,同时有助于母婴情感联系。
1.2 观察与评估- 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
- 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体温、血压等。
1.3 日常护理-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定时洗澡。
- 更换尿布,注意观察尿量和粪便情况。
- 定时喂食,根据新生儿的需求进行母乳或配方奶的喂养。
1.4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护人员和家属触摸新生儿前后需洗手。
- 限制探访,减少新生儿暴露在医院内的感染风险。
二、家庭护理2.1 环境准备- 保持室内温度适中,一般在22-24摄氏度。
- 保持室内湿度,一般在55%-65%。
2.2 日常护理- 遵循医院护理规范,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
- 家庭可使用新生儿专用的护肤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品。
2.3 喂养- 按照医院指导的喂养方案,定时喂食。
- 观察新生儿对母乳或配方奶的反应,如消化情况、体重增长等。
2.4 预防感染- 家庭成员触摸新生儿前后需洗手。
- 定期清洁新生儿用品,如尿布、奶瓶等。
三、新生儿常见问题处理- 发热:体温超过38摄氏度即为发热,可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 腹泻:观察大便次数和形状,如出现水样便、血便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 呕吐:观察呕吐次数和量,如出现频繁剧烈呕吐需及时就医。
四、结语新生儿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医院和家庭共同努力。
遵循本指南,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照顾新生儿,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
如有任何疑问或异常情况,请及时咨询专业医护人员。
新生儿护理技术的规范与操作
换尿布
总结词
及时更换尿布是保持新生儿皮肤干爽和舒适 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在更换尿布前,家长应先洗手,准备好干净 的尿布和湿巾。将旧的尿布解开,用湿巾轻 轻擦拭宝宝的屁股和大腿根部。换上新的尿 布时,注意调整尿布的松紧度,确保既不过 紧也不过松。更换尿布时动作要轻柔,避免 触碰宝宝的隐私部位。
穿衣服
减少噪音干扰
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突然的响声和 噪音,以免惊吓到宝宝。
不过度摆弄宝宝
不要过度摆弄或用力触碰新生儿,以免给 宝宝带来不适或伤害。
注意喂养姿势
保持适当的姿势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 喂养,都要保持宝宝头部 和身体的直线姿势,防止
呛奶和窒息。
控制喂奶量
根据宝宝的实际需求来控 制喂奶量,避免过多或过 少,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
寻找经验丰富、专业的新生儿护理人 员,如护士、育婴师等,他们可以提 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定期咨询
定期向专业护理人员咨询,了解新生 儿护理的注意事项和技巧,确保宝宝 得到最佳的照顾。
亲朋好友的支持
寻求帮助
向亲朋好友寻求帮助,分享新生儿护理的经验和知识 ,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互相支持
建立亲朋好友间的互助小组,共同交流育儿心得,互 相鼓励和支持。
婴儿床应放在通风良好、光线适宜、安静、远离成人床的地方。婴儿床的栏杆应足够结实,以防止宝 宝翻越摔落。床垫应硬实,被子或毯子应轻薄、舒适。在宝宝入睡时,应避免使用过亮的灯光或噪音 干扰。
02
新生儿护理的具体操作
脐带护理
总结词
脐带是新生儿与母体连接的生理结构, 需要特别注意清洁和护理,以预防感染 。
详细描述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用干燥、温暖的毛巾包裹,以防止热 量流失。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湿度为50-60%。使用 婴儿保温箱或保温灯等设备时,应确保安全并定期检查温度 。
新生儿护理的护理规范
体重监测
总结词
体重监测是评估新生儿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新生儿出生后,应定期进行体重监测,每周至少一次。记录 宝宝的体重变化,并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估宝宝的营 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如果发现体重增长异常,应及 时调整喂养方式或寻求医生的建议。
脐带护理
总结词
新生儿脐带护理是预防感染和促进脐带自然脱落的重要措施。
移动玩具
使用颜色鲜艳、图案清晰的玩具或物品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有助 于促进宝宝的视觉发展。
追视练习
通过移动玩具或使用追视球等工具,引导宝宝进行追视练习,有助 于提高宝宝的视觉追踪能力。
适当的光线
提供适当的光线,如柔和的灯光或自然光,有助于刺激宝宝的视觉 发展。
促进听觉发展
1 2
声音刺激
使用柔和、愉快的声音与宝宝交流,给宝宝听一 些悦耳的音乐或声音,有助于促进宝宝的听觉发 展。
2023
PART 02
新生儿健康护理
REPORTING
体温检测
总结词
定期检测体温是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详细描述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 检测体温,通常每天至少两次,并记录在体温记录表上。如果发现体温异常, 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调节室温、更换尿布等。
睡眠
新生儿的睡眠时间较长,每天需要 18-20小时,要为其创造一个安静、 舒适的睡眠环境。
建议在白天保持一定的清醒时间,以 帮助宝宝形成正常的睡眠节律。
洗澡
新生儿的皮肤较嫩,容易受到刺激和感染,洗澡时要选用温和的婴儿沐浴露,并 避免过度揉搓。
洗澡频率不宜过高,一般每周2-3次即可,洗完澡后要立即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 干宝宝的身体,并涂上适量的润肤霜。
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
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是指在护理重症新生儿过程中应注意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以保证重症新生儿获得良好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的主要内容:1.保持空气流通:重症新生儿需要保持一个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护士需要经常开窗通风,勤换空气。
2.科学喂养:根据新生儿的发育情况和生理需求,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新生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同时,要保持乳房清洁,防止感染。
3.保持清洁卫生:护士需要定期给新生儿洗澡,并保持新生儿的皮肤干燥和清洁,避免发生皮肤病和感染。
护士也需要勤洗手,并做好个人卫生。
4.定期观察体温:护士要定时测量新生儿的体温,及时发现并处理体温异常,避免过热或过冷引起的问题。
5.规律更换尿布:护士需要根据新生儿的排尿情况,定时更换尿布,保持尿布干爽,避免尿布皮炎的发生。
6.定期观察呼吸和心率: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和心率,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7.加强感染防控:护士要做好新生儿的隔离措施,避免感染的传播。
同时,护士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加强自己的防护意识。
8.提供情感支持:护士需要为新生儿提供温暖和安全的环境,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关怀。
护士也需要与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共同来克服重症新生儿护理带来的困难。
9.定期观察尿量和粪便:护士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尿量和粪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同时,要帮助新生儿建立良好的排尿和排便习惯。
10.加强家庭护理:对于重症新生儿出院后,护士要进行详细的家庭护理指导,让家长能够正确照顾新生儿,预防疾病的发生。
以上是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的主要内容,护士在实施护理时需要严守这些规范,保证新生儿获得良好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同时,护士还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护理技术,为新生儿的康复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生护士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新生儿护理
感谢观看
THANKS
新生儿拥有基本的权利,包括获 得医疗照顾、安全保障、尊重隐 私等,医生护士应尊重并保护这 些权利。
保障新生儿安全和舒适
保障医疗安全
医生护士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新 生儿在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安全 ,防止医疗事故和差错。
提供舒适环境
为新生儿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包括 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安静的环境,以 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提供全面的护理
医生护士应提供全面的护理,满足新生儿的生理需求,如喂养、换尿布、保暖 等,以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促进早期发展
通过提供适宜的刺激和护理,如抚触、交流等,促进新生儿的早期发展,为其 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02
新生儿护理中的专业责任
细心照料新生儿的日常护理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
睡眠与安抚
定期为新生儿洗澡、更换尿布,保持 皮肤干燥、清洁,预防皮肤感染。
为新生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适当安抚,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睡眠 习惯。
保暖与降温
根据新生儿的体温和环境温度,适时 调整新生儿的保暖措施,防止过热或 过冷。
科学喂养和正确指导
母乳喂养指导
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姿势和技巧,鼓励母乳喂养,确保新生儿获得 足够的营养。
人工喂养指导
为无法母乳喂养的产妇提供人工喂养指导,确保新生儿获得合适的 配方奶和正确的喂养量。
喂养器具的清洁与消毒
确保喂养器具在使用前已经彻底清洗干净并消毒,防止细菌感染。
密切关注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定期检查
定期为新生儿测量体温、称体重 、测量身长等,及时发现生长异
常。
观察新生儿反应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食欲 、睡眠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防止乳房堵塞宝宝鼻孔.
新生儿睡眠
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 20 小时左右, 而且他们的睡眠周期都是混乱的,
每天 24 小时里,宝宝时睡时醒,
没有规律可循 新生儿每次睡眠时间只持续30分钟至3个 小时左右, 晚上通常觉醒时间长。大约 6周以后,才开始出现比较规律的固定睡 眠模式。
生理性体重下降
出生1-2天,由于摄入不足,排出胎粪和水份的蒸发, 体重可暂时性下降. 3-4天后体重开始增加,产后第7-10天达原水平。
经进食、吸吮的摩擦,可自行脱落。这是上 皮细胞堆积而引起。一般无任何症状,对口 腔颌面部的发育和健康没有任何影响,不需 做任何处理,切不可用针挑或用毛巾擦,否 则容易损伤粘膜,造成感染。如果长期不脱 落,应请医生诊治。
新生儿青记
泌尿系统
肾结构发育完成,但功能不足
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不足,排钠能力差易引起
水肿和脱水
肾脏酸碱平衡能力差,容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生后24小时排尿,>48小时无尿畸形?
吸吮反射
拥抱反射
临 床 常 用 的 原 始 反 射
觅食反射
握持反射
体温
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大容易散热。
住院期间每日有医生测量孩子的黄疸指数
让新生儿勤吸吮母乳,保持大便通畅、黄疸 会消退较快。 出生后2-3周仍不消退,需到医院检查。
发生黄疸
新生儿皮肤
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丰富。防御功能较差,易损伤和感染。应勤洗头、 洗澡,尤其是皮肤皱折处,应注意保持清洁、干燥。 新生儿红斑:皮肤因受阳光、空气的刺激, 有时出现过敏性的皮肤红色斑疹,称为“红 斑”,多在一周内自然消退,无须处理。
呼吸肌发育不全,咳嗽反射弱,呼吸浅快不规则 易出现→周期性呼吸
呼吸暂停 呼吸停止>20秒,伴心率<100次/分及发绀 。
早产儿更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
循环系统
心率波动范围大且节律不规则 90~160次∕分 血压 足月儿 50~80/30~50mmHg 早产儿 偏低 血管分布特点:不均,躯干内脏血多,四肢血少, 故肝脾可及,四肢末稍发凉或青紫
棕色脂肪产热,早产儿棕色脂肪少,无寒战反应,低体温、 或寒冷损伤 室温:20-22℃ /24-26 ℃ 湿度55%-65% 不能过度保暖
监测体温: 腋下体温36-37.2℃ 肛温在36-37.8 ℃ 体温维持在36.5 ℃左右 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及暖箱温度。
暖 箱
抢 救 台
呼吸
• 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呼吸频率、节律,是否伴有青紫 和进行性呼吸困难。 • 采取一些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如仰臣时于肩下放软垫,避免 颈部弯曲 • 低氧血症时吸氧,氧疗过程中,密切监测FiO2、PaO2和TcSO2 • 呼吸暂停,弹、拍打足底或托背 刺激呼吸,需要时吸痰,同时通 知医生进一 步处理。 • 遵医嘱按时使用氨茶碱或人工呼吸机以维持呼吸。 • 供氧、吸痰、呼吸气囊等设备处于备用状态。
喂养
•正常的足月儿,生后半小时即可以哺乳,母乳首选.
•早产儿生命体征平稳,生后4-6小时可试喂糖水5-10mlx2次
,成功后给于早产儿奶,从小量渐增,待无呕吐腹胀,吸吮排 便正常,每日体重增长10-30G,逐渐加量至生理需要量. •再安静时哺乳,并密切监测哺乳过程中新生儿面色.呼吸和 心率变化. •用奶瓶喂奶时应抱起抬高头部,奶嘴前端正充满奶液,防止 吸入空气,喂奶后将新生儿右侧卧位。母乳喂养进注意体位
乳腺结节>4mm,平均7mm
外生殖器(女)
足月儿
早产儿
大阴唇遮盖小阴唇
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
早产儿
跖 纹
足月儿
跖纹少 跖纹遍及整个足底
呼吸系统
肺内液 30~35ml/kg (分娩前 )
产道挤压
1/3 ~1/2 由口鼻排出
建立呼吸后
1/2 ~2/3 肺间质内毛细血管 和淋巴管吸收
肺液从肺中清除
肺液吸收延迟— 湿肺
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软垫,避免颈部弯曲
刺激呼吸
鼻塞CPAP
机械通气
预防感染
• 病室每日空气消毒两次,使用中暖箱每日消毒,每周更换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定期做好室时空 气、物表细菌监测。 • 监测生命体征,出现体温升高及时处理。 • 各项诊疗护理工作集中进行,尽量减少不必要接触。 • 每日沐浴后予以口腔、脐带、眼部、臀部护理,一旦发现 微小病灶时及时处理。 • 遵医嘱使用丙球、白蛋白等。 • 工作人员或新生儿如患感染性疾病应立即隔离。 • 杜绝乳制品污染。 • 避免过分拥挤。
尿布疹:表现为会阴、肛门周围及臀部皮 肤发红,出现丘疹、斑疹,继续发展出 现表皮脱落溃烂及较深的溃疡。
尿布疹主要是由于腹泻、便溺刺激臀部 皮肤或护理不当造成的。
护理:及时发现宝宝大小便,保持宝宝臀部 清洗干净,局部可涂5%鞣酸软膏
上皮珠
新生儿或出生后1-2个月的婴儿,有的口内牙床上长出像小米 或大米样大小的白色球状颗粒,数目不一,看上去很像小牙, 其实这不是牙齿,俗称“马牙”。
生理性体重下降的范围10%。
母乳喂养的正常,新生儿每日的体重约增加50g,满 月时可增长1-1.5公斤。
生理性黄疸
生后2-3天出现, 4-6天达高峰,足月儿10-14天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
黄疸期间一般情况好, 不伴其他临床症状。 原因: 新生儿红细胞破坏↑ 产生胆红素↑ 肝酶活力↓ 清除胆红素↓
部分早产儿可伴有动脉导管开放
消化系统
足月儿吸吮好,吞咽好,肠道消化吸收力强 早产儿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弱,胃容量小→哺乳困难 易呛奶→吸入性肺炎 食道下段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紧张,胃水平位 胆酸分泌少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肝功能不完善 凝血因子不足→颅内出血 蛋白质合成不足→低蛋白血症、水肿 肝糖元储备少→低血糖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 →黄疸持续时间长、程度重、 →易发生核黄疸 >24小时未解胎便注意肛门闭锁
儿科 熊静 2012.07
正常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足月儿与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
外 ,皮下脂 肪丰富,毳毛少 绛红,水肿,发亮,毳 毛多
早产儿
耳 壳
足月儿
耳软骨发育不良,耳舟不清
耳软骨发育好,耳舟成形、 直挺
乳 腺
早产儿
足月儿
乳腺无结节或结节<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