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伏特舞曲》

合集下载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加伏特舞曲》(钢琴独奏)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加伏特舞曲》(钢琴独奏)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加伏特舞曲》(钢琴独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钢琴独奏曲目。

这首曲目具有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节奏变化,能够锻炼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钢琴音乐的特点,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单的节奏和旋律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演奏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演奏技巧,同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演奏《加伏特舞曲》。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演奏技巧。

3.提高学生对钢琴音乐的欣赏能力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节奏变化:学生需要掌握乐曲中的节奏变化,并能够准确地演奏出来。

2.音乐表现:学生需要通过演奏表达出乐曲的情感和氛围。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奏示例,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 教学准备1.钢琴:教师需要准备一台钢琴进行演奏示范。

2.乐谱:《加伏特舞曲》的乐谱,每个学生一份。

3.录音机:用于播放乐曲和记录学生的演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简单的钢琴曲,引起学生对钢琴音乐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加伏特舞曲》。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加伏特舞曲》的乐谱,向学生介绍乐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并进行演奏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模仿学习。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乐谱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鼓励和指导。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和学习。

4.巩固(10分钟)学生再次按照乐谱进行练习,教师观察学生的演奏,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肯定和表扬。

学生可以通过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演奏,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加伏特舞曲》进行改编,尝试不同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小学二年级音乐《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音乐《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音乐《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课题摘要学科单元课程名称一、研究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加沃特舞曲》是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5课《快乐的舞蹈》中的一首欣赏乐曲,这首乐曲是风车之国荷兰作曲家、指挥家XXX所作歌剧《鲁吉纳》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钢琴曲等其他器乐演奏形式。

乐曲用三部曲式构成,A 段的主题旋律采用对称的乐句组成。

由两个小节组成的每个乐句,都在后一小节作跳跃进行,并在第三拍收第四拍停,这种“顿一顿”的特点好像画龙点睛,使音乐生动活泼起来,富于个性。

中间部分前后两大部分形成对照,前半段节奏连贯,旋律平稳,后半段保持了活泼的特性,统一中有变化,这首轻松活泼的《加沃特舞曲》十分脍炙人口,充满着生命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幼儿的特征。

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他们活泼好动,在《加伏特舞曲》这一课的研究中,为了增加趣味性我采用节奏游戏直接导入,以听、唱、律动结合,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从而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惯。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①能用肢体语言感受并体验音乐的舞蹈性。

②能够用举措表达音乐中的结构、部分音高、停止符以及音乐不同的情绪。

③相识荷兰的风土着土偶情,知道荷兰是个风车王国。

④认识单簧管,了解单簧管的音色特点。

教学重点:能够用动作表达音乐中的结构、部分音高、休止符以及音乐不同的情绪。

教学难点:能用肢体语言感受并体验音乐的舞蹈性。

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收集教室□挪动进修环境3、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举动设计(一)手指舞:请你跟我这样做1、X X X O‖2、X X X X X X X X‖3、XX XX XX XX|X X X O‖(二)点图形谱师:咦,你看,这双可爱的小木鞋也在学我们的手指舞呢!我们也跟着音乐一起来用手指点一点吧!(师边点边念节奏)(一)欣赏风车王国——荷兰信息技术使用说明PPT显示节奏,让学生观察以及模仿。

《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

《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

《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比利时作曲家、指挥家戈赛克创作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

作者采用了较早期的加伏特舞曲形式,开门见山地从第一拍开始,这首乐曲充满着生命力,经常被改编成管弦乐、钢琴曲来演奏。

本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的乐曲,深受人们喜爱,广为流传。

本课为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课内容,教学内容围绕乐曲《加伏特舞曲》的听赏来展开教学。

教学设计意图:本节课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先分段聆听再完整聆听的方式使学生在一个个听赏、想象、体验活动中聆听感受音乐,并乐于参与表现音乐,在反复聆听活动中熟记音乐主题,理解音乐形象,从而初步了解乐曲曲式结构。

本堂课通过多种聆听欣赏和参与表现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了作品的音乐表现魅力,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1、听赏小提琴独奏曲《加伏特舞曲》,能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哼唱音乐主题、熟悉音乐主题。

2、通过聆听,感受并体验音乐的舞蹈性,逐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

3、能够用图谱、动作表达音乐中的结构、部分音高以及音乐的不同情绪。

体验单三部曲式结构。

教学设计亮点:本堂课围绕本年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在设计亮点上较为突出的是运用了多种参与聆听音乐的方法。

如:图谱展示乐曲旋律,身势律动参与、打击乐伴奏参与等,解决了欣赏教学的难点。

本堂课遵循以审美为核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感受并体验音乐的舞蹈性,逐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难点:聆听音乐,体验不同乐段的情绪。

用各种方式参与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打击乐器(响板、碰铃)、彩图形卡。

教学过程:一、听赏导入,感受乐曲第一部分。

1、初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情绪、主奏乐器。

师:同学们,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你们欣赏,听完后请告诉我这段乐曲的情绪师怎样的呢?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师生互动交流:欢快活泼的,介绍主奏乐器:小提琴。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加伏特舞曲》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加伏特舞曲》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加伏特舞曲》教案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加伏特舞曲》教案教学内容分析:人音版小学四册第四单元内容简述:《加伏特舞曲》是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所作歌剧《鲁吉纳》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钢琴曲等其他器乐演奏形式。

今天欣赏的加伏特舞曲是由单簧管为主奏乐器而演奏的。

乐曲为中速,拍,单三部曲式结构。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感受舞曲的音乐风格及特点。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舞蹈性,并喜欢舞曲。

2、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

3、通过聆听和肢体语言,感受《加伏特舞曲》的情绪,旋律变化及曲式结构教学重点:聆听《加伏特舞曲》,感受乐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和肢体语言,感受《加伏特舞曲》的情绪,旋律变化及曲式结构。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

同时,他们对音的高低、音的长短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对音乐课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聆听能力。

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准备:打击乐器(双响筒、铃鼓)、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跟随老师随音乐踏着舞步进教室,音乐《加伏特B段》。

走到座位后随老师做做动作:踏步、转圈、师跟学生转一转……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伴着这优美动听的音乐,我们迎来了今天的音乐课。

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非常动听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后请告诉我你的心情怎样?……………播放乐曲第一乐段情绪(欢快、活泼、明快、略带幽默)2、你知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3、简介单簧管4、复听:师: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它的音色魅力吧。

听的时候可以随音乐轻轻的拍手三、揭示课题《加伏特舞曲》1、师:你们想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吗?这首动听的曲子就是加伏特舞曲。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下《加伏特舞曲》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下《加伏特舞曲》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下《加伏特舞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曲目,它是一首富有节奏感和生动形象的舞曲。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了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以及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曲目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五线谱识谱知识和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

但学生在节奏感和音乐表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节奏感和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演唱《加伏特舞曲》。

2.了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4.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加伏特舞曲的特点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学生对节奏感和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奏或演唱,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示范。

2.模仿法: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练习。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谱、图片、视频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音响设备:音响、话筒等。

4.练习册:供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加伏特舞曲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加伏特舞曲》的乐谱,为学生讲解乐谱的构成,特别是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然后,教师演奏或演唱这首曲目,让学生感受加伏特舞曲的风格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节奏练习,重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然后,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演唱练习。

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根据《加伏特舞曲》的旋律进行演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错误。

《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

《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
5.教师范奏第一部分,学生声势加歌词伴奏 导言:老师也会吹奏乐曲的第一部分,你们想听听现场吹奏这段音乐吗? (1)教师活动:范奏《加伏特舞曲》第一部分。 (2)学生活动:聆听教师演奏,加歌词演唱并用声势为乐曲伴奏。 活动 3. 2——聆听乐曲第二部分 ,熟悉加伏特舞曲的风格 1.聆听第二部分,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1)教师活动:播放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说出乐曲第二部分情绪上发生的变化。 (2)学生活动:聆听第二部分并晃动身体,感受乐曲的情绪变化特点。 (3)小结:第二部分连贯舒展。 2.聆听第二部分,体验乐曲舞蹈性的特点
★西洋乐器 ★身子瘦长 ★黑色的 ★单个哨片演奏 (2)学生活动:随着老师提示逐步猜出乐器——单簧管。 活动 1. 2——介绍乐器 导言:单簧管,又叫黑管,是靠一个簧片震动出声。单簧管的音色非常丰富,在高音区它是嘹 亮明朗的,到了中音区是清澈优美的,到了低音区则是低沉浑厚的,它是木管族乐器中使用最广泛 的乐器。 (1)教师活动:揭示实物,并且介绍乐器——单簧管。 (2)学生活动:观察乐器外形,结合教师讲授内容了解乐器音色。 (二)完整聆听、初步体验 环节目标:初步感受乐曲,了解基本信息。 设计说明:通过完整聆听乐曲,感受到乐曲情绪、速度以及创作背景。 活动 2. 1——感受乐曲速度和情绪 导言:今天,我们欣赏一首由单簧管为主奏乐器演奏的乐曲。 (1)教师活动:播放《加伏特舞曲》全曲,启发学生边听边思考“乐曲的速度和情绪是什么”? (2)学生活动:学生聆听后说出乐曲的速度和情绪——中速、欢快。 活动 2. 2——介绍作曲家及背景 导言:《加伏特舞曲》是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的歌剧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被改编为管弦 乐曲、钢琴曲等。加伏特原指法国民间舞曲,后来被传入了宫廷,它的音乐风格是高贵典雅的。 (1)教师活动:介绍作曲家及乐曲背景。 (2)学生活动:了解乐曲背景。 (三)分部欣赏、深入体验 环节目标:整体感受单三部曲式结构特点。 设计说明:在模唱、加歌词、拍击节奏的基础上,熟悉乐曲第一部分;用肢体律动感受乐曲的第二

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加伏特舞曲》说课稿

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加伏特舞曲》说课稿

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加伏特舞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生动的形象,以加伏特舞曲为主题,展现了快乐、活泼的氛围。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以快节奏为主,表现出欢快的情绪;第二乐段以慢节奏为主,表现出优美的情感。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加伏特舞曲这种音乐形式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加伏特舞曲的特点。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能力、音乐欣赏能力和协作能力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关注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知道歌曲的结构和节奏。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提高他们的歌唱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加伏特舞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能够熟练地演唱《加伏特舞曲》。

2.教学难点:加伏特舞曲的节奏特点,以及如何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乐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动的故事引入加伏特舞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歌曲:引导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氛围,然后学习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曲:分组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唱歌,教师个别指导。

4.歌曲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锻炼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5.音乐欣赏:欣赏其他加伏特舞曲作品,拓宽学生视野。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加伏特舞曲的特点和唱歌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名称《加伏特舞曲》、歌曲结构、加伏特舞曲的特点等,以简洁明了的线条和文字展示教学内容。

二年级音乐《加伏特舞曲》教案

二年级音乐《加伏特舞曲》教案

二年级音乐《加伏特舞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加伏特舞曲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加伏特舞曲》,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加伏特舞曲的起源和发展,感受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

2. 学习《加伏特舞曲》的旋律,分析其音乐结构。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加伏特舞曲的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学会演唱《加伏特舞曲》。

2. 教学难点:加伏特舞曲的节奏和韵律的理解与表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加伏特舞曲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 采用示范法,引导学生感受加伏特舞曲的节奏和韵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演唱、舞蹈等实践活动,体验加伏特舞曲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加伏特舞曲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讲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如节奏、韵律等。

3. 示范:教师示范演唱《加伏特舞曲》,引导学生感受其节奏和韵律。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加伏特舞曲》,巩固所学内容。

5. 拓展: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用舞蹈表现加伏特舞曲的魅力。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如演唱《加伏特舞曲》、绘制加伏特舞曲的图片等。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加伏特舞曲的兴趣和热情。

2. 通过演唱练习,评估学生对《加伏特舞曲》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节奏和韵律。

3.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加伏特舞曲的理解和感受,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和创造性表现。

七、教学资源:1.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展示加伏特舞曲的起源和发展。

2. 准备乐谱和音响设备,用于教学示范和学生练习。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加伏特舞曲的背景和特点,进行示范演唱。

2. 第二课时: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演唱《加伏特舞曲》,开始尝试舞蹈表现。

加伏特舞曲简介

加伏特舞曲简介

加伏特舞曲简介
《加伏特舞曲》是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1734—1829)所作歌剧《鲁吉纳》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钢琴曲等其他器乐演奏形式。

“加伏特”原是法国古代民间舞曲。

17世纪中叶由法国作曲家吕利(1632-1687)采用于歌剧、舞剧中,在法、德两国流行一时。

其特点为中速,2/4或4/4拍,旋律轻盈优雅。

常以包括两个四分音符的弱拍开始,各乐句通常从小节的中间部分起拍和结束。

三段体结构,中段常插入风笛舞曲,前后形成对比。

吕利曾将其采用于歌剧、舞剧音乐中。

可独立成曲,也常用为器乐组曲的一个乐章。

戈塞克所作的这一乐曲为D大调,4/4拍,单三部曲式结构,他没有遵循常见的规律,而是采用了较早期的加伏特舞曲形式,开门见山地从第一拍开始。

戈塞克的《加伏特舞曲》距今约有200年历史了,但它仍然充满着生命力,久演不衰,一些轻音乐队对这支曲子非常感兴趣,常常把它改编成轻音乐曲来演奏。

《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加伏特乐章》约翰斯巴斯蒂安巴赫作曲,采用回旋曲式。

日本动漫《金色琴弦》中出现小提琴和小号合奏。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下《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3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下《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3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下《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一首富有节奏感的三拍子舞曲,选自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年级下册。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明显的节奏特点吸引着学生们。

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学生们将接触到多种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音高等,并通过学习加伏特舞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已经接触过简单的音符、节奏和简单的乐理知识。

但学生们在音乐方面的基础仍有所差异,部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则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加伏特舞曲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音高,能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歌曲。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得到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以及加伏特舞曲的风格特点。

2.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演唱歌曲,并了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为学生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加伏特舞曲的风格特点。

2.使用图谱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谱,了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3.运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运用游戏法,将音乐知识融入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谱、游戏等教学素材。

2.五线谱乐器:吉他、钢琴等,用于示范和伴奏。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音频。

4.教学用具:如拍手板、小乐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加伏特舞曲》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加伏特舞曲的风格特点。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加伏特舞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歌曲的五线谱,让学生观察并找出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教师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二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5 《加伏特舞曲》 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5 《加伏特舞曲》 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5 《加伏特舞曲》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曲目。

这首曲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了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单的节奏和旋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了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认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技能目标:学生能跟随音乐节奏,用正确的姿势跳加伏特舞步。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加伏特舞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掌握加伏特舞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用正确的姿势跳加伏特舞步,并与其他同学协调配合。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模仿法、分组练习法、集体演练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舞蹈道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加伏特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加伏特舞曲的起源、特点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让学生了解舞蹈与音乐的关系。

3.示范:教师演示加伏特舞步,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模仿。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加伏特舞步,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集体演练:全体学生按照规定的队形,跟随音乐跳加伏特舞曲。

6.创编: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为《加伏特舞曲》编排舞蹈动作。

7.展示:各组学生轮流表演自编的舞蹈,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8.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伏特舞曲的特点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特点:欢快、旋律优美三拍子:强、弱、弱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熟练地跟随音乐跳加伏特舞步。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课 加伏特舞曲》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课 加伏特舞曲》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课加伏特舞曲》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第六课加伏特舞曲》是湘艺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科书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加伏特舞曲这种音乐形式,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

教材中包含了两个加伏特舞曲作品,分别是《加伏特舞曲A》和《加伏特舞曲B》。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相关的学习材料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伏特舞曲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辨识简单的音符和节奏。

然而,对于加伏特舞曲这种特定的音乐形式,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

同时,学生对于舞蹈和节奏有一定的兴趣,可以借此机会让他们在音乐中体验到舞蹈的乐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加伏特舞曲这种音乐形式,感受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加伏特舞曲的演奏和表演中。

3.通过学习加伏特舞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加伏特舞曲的节奏和韵律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对于加伏特舞曲的演奏和表演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通过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3.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合作演奏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加伏特舞曲。

2.乐器准备: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打击乐器、吉他等,用于学生的演奏和表演。

3.舞蹈道具:准备一些舞蹈道具,如扇子、花环等,用于学生的舞蹈表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加伏特舞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让学生听音乐,感受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加伏特舞曲的起源和发展,并通过课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加伏特舞曲的特点。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加伏特舞曲》(单簧管独奏)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加伏特舞曲》(单簧管独奏)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加伏特舞曲》(单簧管独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单簧管独奏曲目。

这首曲目选自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卡门》中的间奏曲,具有浓郁的民间舞曲风格。

本节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并欣赏这首经典的舞曲,同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等元素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加伏特舞曲》的背景及作者比才。

2.培养学生对单簧管独奏的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加伏特舞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感知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加伏特舞曲》的风格特点。

2.原因:二年级学生对音乐风格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尚在培养阶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聆听、讨论、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加伏特舞曲》的特点。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频、视频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音乐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卡门》和比才,引导学生对《加伏特舞曲》产生兴趣。

2.聆听:让学生完整聆听《加伏特舞曲》,感受其风格特点。

3.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加伏特舞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深入理解其风格特点。

4.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加伏特舞曲》的感悟和理解。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加伏特舞曲》的风格特点和欣赏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加伏特舞曲》曲名、比才、风格特点等关键词。

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音乐欣赏能力等方面进行。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和思考,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巴赫作品《加伏特舞曲》教学解析

巴赫作品《加伏特舞曲》教学解析

巴赫作品《加伏特舞曲》教学解析一、作品背景介绍“加伏特舞曲”原为法国民间舞曲,17世纪开始流行。

17世纪中叶由法国作曲家吕利(1632-1687)采用于歌剧、舞剧中,在法、德两国流行一时。

它像小步舞一样,18世纪末叶以后就不流行了,但它的音乐被引入器乐组曲中仍作为纯粹的音乐作品被演奏,后在芭蕾舞、舞剧中经常出现。

再后来传入宫廷和贵族社会,被继续发展和传承。

二、作品练习要点此作品主要是练习分句、渐强渐弱及歌唱般地弹奏。

此曲为g小调,是有两个插部的回旋曲式。

曲式结构为:A+B+A+C+A(主部——第一插部——主部——第二插部——主部)。

A 代表主部,分别是第1小节到底9小节、第18小节到第26小节、第35小节到43小节(不完整小节),B(第10小节到第14小节)、C(第27小节到35小节)代表插部。

各个插部和主部形成对比,而插部在相互之间又形成对比,第一插部和主部的对比较弱,第二插部和主部的对比则较为鲜明;主部在主调上,各个插部在关系调上。

整首作品旋律优美、抒情,极富有歌唱性。

本首曲子的难点在于三声部的出现,一只手要弹两个声部,也充分的训练了学生手指的独立性。

另外,本曲还训练学生对滚落的掌握,滚落的第一个音要靠手腕的自然下落,画一个小弧度,弹第一个音后抬起,不可弹得太僵硬。

全曲还需要掌握对旋律线条走向的表现,严格按照谱例上的表情记号,要将每句的意思表达完整,并注意各段之间的情绪对比。

三、难点要点详解主部中:1.二分低音要注意时值和左手两声部的层次,应将二分音符弹得饱满;2.下行的连续的双音,要注意指法和力度的控制,保持整齐;3.第三小节后和第四小节的高声部,右手二度淫滚落,注意不要太僵硬;4.第二、三主部的开始第一个音应注意表情标记p,应和前一小节的mf做出明显的变化,以及之后的每个渐强渐弱记号;5.第三主部中,由于是曲终,所以还要注意(poco rit.),意思是渐慢。

最后一小节一定要弱,因为前一小节有个减弱标记,和弦要求整齐,不能太强硬,低声部的四分也不要太强。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下《加伏特舞曲》说课稿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下《加伏特舞曲》说课稿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下《加伏特舞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下的教材内容。

本节课的教材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是在一年级下册的一首舞曲。

这首舞曲具有优美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特点,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曲。

通过学习这首舞曲,学生们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五线谱的识谱能力、简单的节奏和音符的认知。

但是对于复杂的节奏和音符组合,学生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此外,学生们对于音乐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也需要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加伏特舞曲》,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舞曲节奏和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奏《加伏特舞曲》,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水平。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加伏特舞曲》,使学生能够体验到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加伏特舞曲》,理解并感受舞曲的音乐特点。

2.教学难点:对于舞曲中出现的复杂节奏和音符组合,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奏和表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美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奏或演唱,给学生示范,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舞曲的演奏技巧。

3.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音乐欣赏法: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舞曲的音乐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其他舞曲,引导学生对舞曲产生兴趣,为学习《加伏特舞曲》做好铺垫。

2.讲解:讲解《加伏特舞曲》的背景、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曲。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加伏特舞曲|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加伏特舞曲|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加伏特舞曲|西师大版《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西师版四年级下册选听歌曲中一首欣赏课,是由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所作歌剧《鲁吉纳》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钢琴曲等其他器乐演奏形式,这一乐曲为D 大调,4/4 拍,单三部曲式结构。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继续对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学会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中的一些要素,如乐曲结构、情绪、音的高低等。

对于自己国家以外的音乐保持一种开放、接纳、理解的态度。

2.过程与方法:初听乐曲感受情绪——通过模仿钢琴演奏——复听乐曲随图形谱划旋律线——再听乐曲用合适的乐器表现乐曲——最后在聆听中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各乐段。

3.知识与技能:能用“铛”哼唱《加伏特舞曲》的音乐主题,能使用串铃、响板表现音乐,能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旋律中大跳音程的高低,掌握单三部曲式的结构理论知识。

【教学重点】能够听辨并哼唱乐曲的主题,用肢体动作表现音的高低变化。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及舞曲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板书、串铃、响板。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导入(一)听一段音乐(音频播放)提问:1.在听的过程中,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二)再次聆听。

(音频播放)——模仿钢琴的演奏方式用手指再次感受乐曲。

(三)导入课题《加伏特舞曲》——简介《加伏特舞曲》(PPT 展示)三、播放《加伏特舞曲》第一段——画旋律线(板书)提问:1.发现这些旋律线有什么特点?——用其他方式表现这段音乐。

(跑步,拍手,左右摇动、跳)学生小组讨论,小组表演,让他们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老师着重强调音高起伏)提问:2.刚才用了舞蹈动作来表现音乐,你们还可以用什么表现音乐?——乐器。

(拿出先准备好的乐器,再次听音乐,小组讨论,然后找好的小组,学生互相学习)四、播放《加伏特舞曲》第二段(音频播放)1.画旋律线。

(板书)2.舞蹈动作的创编。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下《加伏特舞曲》教案3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下《加伏特舞曲》教案3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下《加伏特舞曲》教案3一. 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一首富有节奏感的三拍子舞曲,选自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年级下册教材。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简单的节奏,展现了加伏特舞曲的特点。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三拍子的节奏感,并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来表现舞曲的美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接触过简单的三拍子节奏,对于音乐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加伏特舞曲的特点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来表现舞曲的美感。

2.培养学生对三拍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加伏特舞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加伏特舞曲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2.三拍子节奏的准确表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对三拍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舞曲的表现,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加伏特舞曲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3.教学用具:节拍器、谱架、乐谱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加伏特舞曲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舞曲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加伏特舞曲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舞曲的特点,让学生对加伏特舞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舞曲的旋律和节奏,教师逐一指导学生的动作和表情,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表现舞曲的美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型的加伏特舞曲,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 《加伏特舞曲》 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 《加伏特舞曲》 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 《加伏特舞曲》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曲目,这是一首富有节奏感和生动形象的舞曲。

通过学习这首舞曲,学生可以感受到舞曲中的欢快情绪,了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同时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单的音符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音乐的表现力和对复杂节奏的把握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并通过反复练习,帮助他们掌握舞曲的节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感受舞曲的欢快情绪。

2.能够用正确的节奏演唱《加伏特舞曲》。

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掌握舞曲的节奏。

2.教学难点:对复杂节奏的把握和音乐的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模仿、演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以身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演唱舞曲。

3.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舞曲的节奏和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舞曲的乐谱、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舞曲和录音。

3.乐器:钢琴、鼓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舞曲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加伏特舞曲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舞曲的欢快情绪。

教师简要介绍舞曲的背景和节奏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舞曲,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舞曲的节奏。

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观摩、交流。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学生伴奏。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类似的舞曲,并进行表演。

教师点评,给予指导。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舞曲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7.家庭作业(2分钟)要求学生课后练习演唱《加伏特舞曲》,加强节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弦乐组曲》共四首,1717年至1723年巴赫在 科滕时期创作。组曲是巴洛克时期流行的一种器 乐演奏形式,一般由库朗、加沃特、布雷、吉格、 帕斯帕尔德等曾经流行于法德英等国舞曲舞曲组 成,但后来失去了舞蹈伴奏的功能,成为一种纯 粹的听觉艺术形式。巴赫的这四首组曲,显示了 当时流行于欧洲的法国式庄重、典雅的乐风,其 中有一些舞曲后来广为流传,G弦上的咏叹调就 来源于第三管弦乐组曲。
“加伏特舞曲”原为法国民间舞曲,17世纪开始 流行。17世纪中叶由法国作曲家吕利(1632-1687) 采用于歌剧、舞剧中,在法、德两国流行一时。 它像小步舞一样,18世纪末叶以后就不流行了, 但它的音乐被引入器乐组曲中仍作为纯粹的音乐
作品被演奏,后在芭蕾舞、舞剧中经常出现。再 后来传入宫廷和贵族社会,被继续发展和传承。
巴赫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他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 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 忘。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 超乎时空的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 伟大的作曲家。
全曲共分五个乐章。
第一乐章,序曲。头尾两部分是庄重的进行曲 风格,中间是快速的赋格段。
第二乐章,歌调。这段旋律非常有名,德国小 提琴家威廉曾把它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只在小 提琴G弦上演奏,即G弦上的咏叹调。
第三乐章,加伏特舞曲。一种双拍子的法国民 间舞曲,常从后半小节起音。
第四乐章,布雷舞曲。也是一种古老的法国舞 曲,四拍子,生动活泼,通常从第四拍起音。
第五乐章,吉格舞曲。是一首会拍子的华丽舞 曲,以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3.21- 1750.7.28),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 键琴演奏家。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 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之一。在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票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活动中,他排名第 六,次于第五伟大的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在有生 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了最后27 年的时间。
该曲作于1722年。有一次,热心宣传巴赫音乐的 门德尔松用钢琴把这首组曲弹给大诗人歌德听, 歌德听后说道:“乐曲的开头部分实在大壮丽了, 就好象有一大群富丽堂皇的人们正沿着宽大的台 阶庄严地迈步而下。”这话非常正确。“乐曲的 开头部分”就是指第一乐章序曲,它是以法国路 易十四时代的宫廷歌剧的序曲风格写成的,气质 威严、雄壮,借以象征王室的尊贵和无上的权力。 由于序曲是组曲最主要的部分.因此当时的人们 就把含有这种序曲的乐队组曲总称为“序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