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15
中国基尼系数变动分析
在基尼系数的变动中,与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 差距密切相关的税收无疑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重要 层面。但是,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税收在调节社 会公平的再分配功能上存在着弱化和缺位,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制结构不合理限制了税收公平调节功能的发挥, 并存在强化收入不均等的趋向。 2,税收调节体系不健全,各税种之间缺乏整合力, 影响了税收公平调节功能的发挥。
Page 13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 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 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基尼系 数已跨过0.4接近0.5.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 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 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 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 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
Page 10
中国近年来的基尼系数
Page 11
11
中 国 怎 么 这 么 不 平 等 ?
Page 12
12
但是这还没完!!!!
中国各省区贫富差距指数 1、 广东 0.65 2、 北京 0.61 3、 上海 0.57 4、 浙江 0.54 5、 福建 0.53 6、 湖南 0.52 7、 海南 0.49 8、 广西 0.49 9、 新疆 0.49 10、 江西 0.47 11、 山西 0.47 12、 辽宁 0.46 13、 重庆 0.46 14、 四川 0.45 15、 湖北 0.45 16、 内蒙古 0.44 17、 河南 0.44 18、 云南 0.44 19、 江苏 0.43 20、 黑龙江 0.41 21、 安徽 0.4 22、 河北 0.38 23、 天津 0.36 24、 山东 0.35 25、 吉林 0.35 26、 贵州 0.34 27、 陕西 0.34 28、 甘肃 0.33 29、 宁夏 0.33 30、 青海 0.3 31、 西藏 0.28 32、 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 无相关数据
名词解释基尼系数
名词解释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一个社会学index,可用来衡量社会财富不均衡程度的度量标准。
它可以从统计学角度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它是以当前总财富的上下等比比值作为度量标准,一般情况下,越低的基尼系数代表社会财富分布的越平均,反之亦然。
在互联网行业,基尼系数也被广泛用于评估公司孵化项目的成功程度,可以用来分析经济,工作技能,教育资源,以及职业机会的分布情况,其数据能够形成就业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可视化报告,从而给企业和政府提供洞察。
另一方面,也有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对基尼系数的应用。
这些公司会经常利用基尼系数开发度量标准,来评估其流量来源的不均衡程度,从而更有效的进行营销投入。
此外,它也可以用来分析用户注册行为,结合流量分析,从而获得针对特定用户群体的更个性化的服务。
总体而言,基尼系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运用于多种行业的度量工具,可用来准确反映社会财富分布、收益损失、用户行为等多种定量指标,从而给相关方面提供较为客观的数据支撑,帮助制定更优质的商业决策,避免经济损失可能性的造成。
基尼系数计算方法
基尼系数计算方法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一种测量不平等程度的统计方法,一般用于衡量收入或财富的分配不平等情况。
它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越接近0表示分配越平等,越接近1表示分配越不平等。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相对方法和绝对方法。
1.相对方法:相对方法适用于计算不同群体之间的基尼系数。
具体步骤如下:-收集有关不同群体的收入或财富数据。
-对收入或财富数据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计算累积收入或财富比例和累积人口比例。
-画出累积曲线。
-计算曲线下的面积。
-计算基尼系数:将面积除以0.5得到基尼系数。
在相对方法中,计算的是不同群体之间的相对不平等程度。
例如可以计算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区之间的财富不平等情况。
2.绝对方法:绝对方法适用于计算一个群体内部的基尼系数。
具体步骤如下:-收集群体内每个人的收入或财富数据。
-对收入或财富数据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 计算 Lorenz 曲线:累积收入(或财富)比例和累积人口比例之间的关系。
- 画出 Lorenz 曲线。
-计算曲线下的面积。
- 计算基尼系数:将面积除以 Lorentz 曲线下的最大可能面积(表示完全平等的情况)得到基尼系数。
在绝对方法中,计算的是群体内部收入或财富的不平等程度。
例如可以计算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内的收入或财富不平等情况。
无论是相对方法还是绝对方法,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都在0到1之间。
当基尼系数越接近0时,表示收入或财富的分配越平等;当基尼系数越接近1时,表示收入或财富的分配越不平等。
基尼系数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可以直观地反映收入或财富的不平等情况。
然而,它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基尼系数只是一种整体指标,不能提供关于不同群体(例如不同收入档位、不同年龄组等)之间的详细信息。
其次,基尼系数对于极端值非常敏感,一个极端高收入或财富的个体可能会导致整体基尼系数的剧烈上升,但并不一定表示整体不平等程度的大幅增加。
总之,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或财富不平等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比较收入或财富的分配情况,能够帮助分析人们的经济状况和不平等问题。
基尼系数的含义和缺陷
基尼系数的含义和缺陷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不同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
基尼系数越大,说明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则说明收入分配越平等。
在全球范围内,基尼系数普遍存在不平等的情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基尼系数也存在较大差异。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将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按照收入水平从低到高排序,计算累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与累计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之间的差距。
具体计算公式为:G = (2 / n(n-1)) * ∑i=1n-iyi(n-i+1)其中,G表示基尼系数,n表示人口数量,yi表示按照收入水平排序后第i个人的收入。
基尼系数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计算,能够反映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然而,基尼系数也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限制了基尼系数在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方面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首先,基尼系数只考虑了收入水平的差异,而没有考虑收入来源的多样性。
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两个人的收入相同,但由于收入来源不同,他们在生活水平、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很大。
因此,基尼系数并不能完全反映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情况。
其次,基尼系数无法区分收入来源的合法性。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大量的非法收入,这些收入不仅不会被纳入官方统计数据,而且也不会被计入基尼系数的计算范围内。
这就导致了基尼系数无法准确反映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收入分配情况。
再次,基尼系数没有考虑家庭收入的结构和分配。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收入来源可能非常复杂,包括多个成员的工资、福利等。
因此,基尼系数并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家庭内部的收入分配情况。
最后,基尼系数无法反映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
在某些情况下,基尼系数可能会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一定反映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
因此,基尼系数并不能准确反映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
综上所述,基尼系数虽然是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但它也存在一些缺陷。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基尼系数的局限性,同时结合其他指标和数据,来全面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分配情况。
基尼系数知识点
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1、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2、国际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
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
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
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3、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课后练习】
1.(单选)某地区基尼系数为0.56,表明该地区()。
A.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B.收入分配比较平均
C.收入差距合理
D.收入差距悬殊
【答案】D国际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2.(单选)关于基尼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B.
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C.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D.基尼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
【答案】A项正确,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BC项错误,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D项错误,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简析基尼系数
简析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一种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它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数值越高代表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是通过绘制洛伦兹曲线来实现的。
洛伦兹曲线是一条以人口累积比(横坐标)为自变量,收入累积比(纵坐标)为因变量的曲线。
如果收入完全平等分配,则洛伦兹曲线为对角线。
基尼系数则是洛伦兹曲线与对角线之间面积占整个三角形面积的比例。
当基尼系数为0时,表示收入完全平等分配;当基尼系数为1时,表示收入完全不平等,即整个收入都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基尼系数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或者群体的收入不平等情况,并可以进行比较。
通常,基尼系数越低,收入分配越平等,社会公平度越高;基尼系数越高,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社会公平度越低。
然而,基尼系数也有一些局限性。
它只能反映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情况,而不能反映其他因素,如教育、健康、社会资本等的不平等情况。
此外,基尼系数只是一个综合指标,不能提供具体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因此,在分析收入不平等问题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指标和因素。
基尼系数范围
基尼系数范围什么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收入分配不均的指标。
它的取值范围从0到1,其中0表示完全平等,1表示完全不平等。
通常情况下,基尼系数越高,意味着财富和收入的分配更加不均。
基尼系数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通常被划分为以下几个区间:1. 基尼系数小于0.2:这意味着收入分配非常均衡。
这种情况通常只存在于一些小型社区或者少数民族聚居地。
2. 基尼系数在0.2到0.3之间:这意味着收入分配相对均衡。
这种情况通常存在于一些比较发达的欧洲国家和北美国家。
3. 基尼系数在0.3到0.4之间:这意味着收入分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等。
这种情况通常存在于一些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
4. 基尼系数在0.4到0.5之间:这意味着收入分配非常不平等。
这种情况通常存在于一些非洲和南美洲国家。
5. 基尼系数大于0.5:这意味着收入分配极度不平等。
这种情况通常存在于一些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一些贫困地区。
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基尼系数的高低取决于很多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基尼系数的因素:1. 政府政策:政府通过税收、社会保障、教育等手段来调节收入分配,这些政策对基尼系数有重要影响。
2.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收入分配越均衡。
这是因为经济发展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社会福利体系。
3. 教育水平: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增加他们赚钱的机会。
因此,教育水平越高,收入分配越均衡。
4. 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收入分配的看法和期望不同,这也可能导致基尼系数的差异。
5. 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社会福利体系。
因此,科技进步有助于减少收入不平等。
结论基尼系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分配情况。
不同的基尼系数范围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同时,基尼系数也受到政府政策、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社会文化背景和科技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什么是基尼系数
什么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或译坚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概述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图1:图中绿线代表绝对平均状态下,低收入人群所占人口百分比和总收入百分比之间的关系,红线代表实际情况,蓝线代表绝对不平均(即所有收入被唯一一个人占有)的情况。
图中红线和绿线中间的面积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经济含义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
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
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目前,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
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基尼系数的计算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
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
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基尼系数(giniindex)的含义
基尼系数(giniindex)的含义基尼系数(Gini index)是一个用于衡量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通用指标,最早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在1912年提出。
基尼系数已经成为评估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
基尼系数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首先,将所有居民的收入从低到高进行排序;然后,计算收入最高的一部分人占总收入的比例,以及收入最低的一部分人占总收入的比例。
基尼系数就是这两个比例的乘积的平方根。
基尼系数的具体意义: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示收入分配越平等;基尼系数越接近1,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国际惯例将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当基尼系数大于0.4时,容易发生社会动荡。
基尼系数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分配状况,为政府制定收入分配政策提供依据。
通过基尼系数的计算,政府可以了解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来缓解贫富差距。
其次,基尼系数还可以用于国际间的比较。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日益严重。
通过计算基尼系数,可以对各国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并为国际间的合作提供依据。
此外,基尼系数还可以用于学术研究。
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等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基尼系数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分配状况,以及探讨收入差距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基尼系数只能反映收入分配的总体状况,并不能完全揭示社会贫富差距的所有问题。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数据来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
总之,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在国际范围内,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基尼系数来了解自己的收入分配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收入分配问题。
基尼系数最简单三个公式
基尼系数最简单三个公式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能反映出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
下面我就来给您讲讲基尼系数最简单的三个公式。
咱先来说说第一个公式,那就是直接计算法。
这方法啊,就是把收入按照从低到高排序,然后计算累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比如说,咱假设有 10 个人,他们的收入分别是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先把这些收入从小到大排好序,然后依次计算累计收入。
100 的时候累计是 100,加上 200 累计就成了 300,一直这么加下去,最后得到总的累计收入。
再用这个累计收入除以总收入,就能算出一个比例。
这个比例和平均分配的比例一比较,就能算出基尼系数啦。
接下来是第二个公式,几何计算法。
这就像是在画一幅特别的图。
咱把人口百分比放在横轴,收入百分比放在纵轴。
然后呢,画一条绝对平均分配线,就是从原点出发,45 度角的那条线。
再根据实际的收入分配数据,画一条曲线。
这曲线和绝对平均分配线之间的面积,除以绝对平均分配线下的三角形面积,就是基尼系数啦。
再说说第三个公式,梯形面积法。
想象一下,把收入分组,就像把一堆水果分成不同的篮子。
每个篮子里的收入范围是一段,然后计算每个篮子里人口和收入的比例,形成一个个梯形。
把这些梯形的面积加起来,再和整个大矩形的面积比较,就能得出基尼系数。
我记得之前有一次参加一个社区的经济调研活动。
当时我们就是为了了解这个社区居民的收入分配情况,用到了基尼系数的计算。
那可真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收集各种数据,然后按照这些公式一点点去算。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基尼系数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背后反映的是人们生活的真实状况。
比如说,有一户人家,夫妻俩辛苦工作,收入却不高,孩子上学都得省吃俭用。
还有一家,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生活很富裕。
这样的对比在计算基尼系数的时候就体现得特别明显。
总之,这三个简单的基尼系数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耐心琢磨,就能搞清楚收入分配的情况。
基尼系数是什么_基尼系数重大意义
基尼系数是什么_基尼系数重大意义基尼系数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基尼系数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基尼系数是什么_基尼系数重大意义基尼系数是什么基尼系数是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基尼系数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长久以来,人们错误的把这个指标归到基尼名下。
但1964年,赫希曼在AER发表了一页纸的澄清文字,标题是《一项指标的父权认证》(the Paternity of An Index)。
据此,我们得知,基尼系数并非基尼发明的,也不是赫芬道尔重新发明的,而是赫希曼发明的。
基尼系数的重大意义基尼系数是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基尼系数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长久以来,人们错误的把这个指标归到基尼名下。
但1964年,赫希曼在AER发表了一页纸的澄清文字,标题是《一项指标的父权认证》(the Paternity of An Index)。
据此,我们得知,基尼系数并非基尼发明的,也不是赫芬道尔重新发明的,而是赫希曼发明的。
拓展阅读: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制度等。
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策制定者希望以收入分配制度达到何种目标,是注重分配差异的刺激激励作用,还是注重分配政策的调节保障作用。
在现实中,日本是全球基尼系数最低的国家之一。
据共同社2013年10月11日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周五公布的2011年调查报告显示,日本国内基尼系数为0.2708,创历史新高。
据报道,自1984年以来,日本的基尼系数持续上升,此次调查为0.2708,较2008年的数据增加0.0218,创历史新高。
厚劳省认为,收入较低的老年人及单身者家庭的增加导致差距扩大。
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
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社会经济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它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
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示社会经济分配越平等;反之,越接近1,表示社会经济分配越不平等。
在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每个人所获得的收入或财富都是相等的,基尼系数为0。
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社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经济不平等。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基尼系数有所不同,这取决于各自的经济政策、社会文化等因素。
基尼系数高低直接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程度。
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被认为是较为平等的;0.2到0.3之间属于相对平等;0.3到0.4之间则表示相对不平等;而超过0.4以上的基尼系数被认为是较为不平等的。
这个范围并非是绝对的,但可以作为判断一个社会经济平等程度的一种参考标准。
一些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一般较低,这表明他们更注重社会公平,积极推动贫富差距的缩小。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基尼系数相对较高,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和不平等现象。
降低基尼系数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目标。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措施。
例如,通过税收制度改革来实现财富再分配,加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普惠性,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减少城乡差距等。
同时,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也提醒我们,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建设,才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平等现象,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让更多的人共享发展的成果,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推动经济的繁荣。
总之,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是一个有指导意义的参考标准,它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的经济不平等程度,并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改善经济分配不平等的依据。
通过采取相关政策和措施,我们可以逐步实现更加平等和谐的社会。
什么是基尼系数
什么是基尼系数所谓基尼系数,是用于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数值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居民收入差距越大。
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即0.4是国际公认警戒线。
“0.47到0.49之间的基尼系数不算低。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昨日公布的基尼系数是按照新标准、新口径、老资料计算出来的,因此国家统计局表示,不排除2013年会按照新标准取得的新数据,对这些历史数据进行适当修订。
“但是,到底修订不修订,修订多少,我现在还没法说,因为2013年的收入数据要到明年这个时候才能有。
”马建堂表示。
多年来饱受多方关注和争议的官方全国基尼系数,昨日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在18日上午举行的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一口气公布了从2003年到2012年的基尼系数。
其中,2012年中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74。
过去10年,基尼系数在2008年达到最高值0.4910,随后开始逐步回落。
10年间,基尼系数全部高于0.4。
制作细节尚不清晰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国家统计局曾发布过迄今为止仅有的一个全国基尼系数——0.412。
但由于这一数据根据城乡居民住户调查收支分组资料估算得出,因此有观点认为昨日才是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基尼系数。
国家统计局此前则公开承认,其仅公布农村居民纯收入基尼系数,2011年该系数为0.3897。
事实上,在2012年“两会”上,关于国家统计局为何不公布全国基尼系数的质疑曾一度达到高潮,而当时马建堂对此也给出了解释:缺乏全国统一的城乡可比的住户调查制度。
“基尼系数的计算,需要知道全国居民的收入是多少,分等份的收入是多少。
过去城乡分开的住户调查,只有分城乡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全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可比的同样指标的城乡居民的收入。
”马建堂昨日再次提及这一点。
基尼系数公式表达
基尼系数公式表达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社会或者经济中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它在许多领域,如收入分配、财富分配、医疗资源分配等方面都有应用。
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是一个统计学和数学上的表达式。
以下是关于基尼系数公式的相关参考内容。
基尼系数公式:基尼系数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值,其中0表示完全均等的分配,而1表示完全不均等的分配。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包括累计法和翻转法。
1. 累计法:基尼系数的累计法是最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
它的公式如下:G = (2 * A) / n * (n - 1)其中,G表示基尼系数,A表示所有观察值与其对应累计频率乘积的总和,n表示总观察次数。
累计法的计算步骤是先将频率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根据公式计算。
2. 翻转法:基尼系数的翻转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它的公式如下:G = (B / (A + B)) * 2其中,G表示基尼系数,A表示累积频率与对应值乘积的总和,B表示对频率乘积进行降序排列后与累积频率的总和。
翻转法的计算步骤是先将频率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计算A和B的值,并根据公式计算。
基尼系数的公式可以很好地衡量收入、财富或其他资源的不平等分配程度。
通过计算基尼系数,我们可以对一个社会或经济中的不平等问题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然而,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并不能仅仅依赖公式来解读,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和背景知识。
基尼系数只是一种衡量不平等的工具,它并不能提供关于不平等形成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的详细信息。
除了基尼系数公式外,还有一些相关的指标和方法可以用于衡量不平等程度。
例如,洛伦兹曲线可以用来可视化收入或财富分布的不平等情况,帕累托原则可以用来确定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总之,基尼系数在衡量不平等程度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公式本身是一个简单且有效的数学表达式,然而,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我们需要结合其他数据和背景知识来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如何测算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我国10年来的基尼系数。
其中,2012年基尼系数为0.474,自2008年达到0.491的峰值后连续回落。
基尼系数公布后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许多读者对该系数是如何算出来的、我国0.474的基尼系数意味着什么十分关注。
基尼系数1922年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目的是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这一系数摇摆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均衡。
通常认为,基尼系数0.4以上的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当基尼系数达到0.6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这个系数是如何算出来的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一下洛伦兹曲线:假定一个国家有100人,每人收入都有一个数值。
首先,将100人的收入从低往高排,收入最低的排在首位,收入最高的排在最后一位;其次,画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并将左下角与右上角用对角线相连;再次,依次计算前10名,前20名,前30名……直至前90名所拥有的收入占100个人的收入的比值;最后,以正方形的左下角为原点,水平边表示累计人口,垂直边表示累积收入比,将前面计算出的累计收入比值,在正方形中一一标出。
然后,将这些点同原点以及正方形的右上角依次连接,就可以得到一条曲线。
这条曲线被称为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就是对角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与对角线以下的三角形的面积之比。
当基尼系数为0时,洛伦兹曲线与正方形对角线重合,表示所有人的收入绝对平均;当基尼系数为1时,洛伦兹曲线与正方形右边线重合,表示社会收入全部集中在1个人手里。
三、测算基尼系数的方法与步骤
国家统计局根据一体化住户调查指标新口径和调查户基本信息、人口普查资料,参考个人所得税资料等背景信息,对城乡居民收入历史数据进行了回溯调整,在此基础上测算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
主要方法与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新的指标口径调整历史数据。
新指标是指2012年12月份以后实施的一体化住户调查制度中的可支配收入指标。
该指标是国家统计局按照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国民经济核算2008》以及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住户收入统计堪培拉手册2011》中的居民收入口径制
定的,具有国际可比性。
新的可支配收入指标中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
按照来源可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
国家统计局按照新的可支配收入指标口径,利用已有的城乡居民收入分户调查资料,调整形成了2003年-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同口径的可支配收入分户数据。
具体就是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调整为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主要是从纯收入指标中扣除了农村居民社保支出、利息支出、赠送城镇居民支出,增加了农民工在外花费的收入。
同时,规范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口径范围,主要是进一步扣除了交纳社保费用和所得税以外的全部转移支出(社保支出和所得税在原指标中已扣除)、以及以房贷利息为主的全部财产性支出,增加了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收入和实物折算收入。
第二步:校准城镇高收入户调查收入偏差。
为了解决调查样本中高收入户记账收入偏低的问题,国家统计局采用了多种国际上常用校准方法进行试算,比较了各种方法的利弊,最后选择了有确切数据来源、校准量最大的校准方法。
一是比较历年城镇住户调查的一相样本(即大样本摸底调查户,三年一次,访问调查)与二相样本(即记账调查户)的住房、职业、文化程度、访问调查的收入等方面的差距,对不同类型的记账调查户的比重进行校准,以提高高收入户的比重。
二是根据税务部门发布的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纳税人收入情况校准住户调查中高收入户样本比重和收入水平。
三是对一体化住户调查中国家抽中的16000个调查小区中所有200多万住户的摸底调查资料与现有城乡住户调查户基本信息进行对比,对城乡住户调查样本构成进行评估。
同时,国家统计局也对国内相关研究的校准方法进行了研究。
经比较,最终采用以个人所得税资料为依据,测算确定高收入户样本结构权重和人均收入水平的调整系数和调整模式,对高收入户群体进行平滑校准。
第三步:按照全国城乡人口比例,调整合并城乡住户调查数据。
先调整农民工归类,形成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人口总体。
将年内外出务工半年以上的农民工,从现行的农村人口调整为城镇常住人口,保持与人口统计分类的一致性。
再按历年城乡人口比重对城乡住户调查分户数据进行加权合并。
第四步:计算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在城乡合并样本数据的基础上,依据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利用SAS软件计算出了全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
所有数据未进行城乡、地区或时序的价格差异调整。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Wi和Pi 是指将调查户按收入由低到高进行排序,计算第i户代表的人口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Wi)和第i户所代表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i)。
总之,国家统计局本次测算2003年-2012年全体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主要基于样本充足、调查扎实的城乡住户调查详细分户资料,并尽可能消除了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口径不一致和高收入户样本偏差对基尼系数的影响,测算得到的基尼系数具有国际可比性,也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
但与很多国家政府统计面临的问题一样,由于缺少确切信息,很难校准税外收入的偏差。
根据老样本和老口径数据进行调整得到的结果,也可能会与新样本和新数据得到的结果有一些差异。
未来,国家统计局将根据新的一体化住户调查数据,在进一步广泛收
集校准背景资料及深入研究样本校准方法的基础上,及时发布基尼系数和相关方法,也有可能对基尼系数的历史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校准修订。
附件:
基尼系数测算方法示例
基尼系数如何计算?基尼系数与收入的相对差距还是绝对差距有关?为什么有人对收入差距的感觉与基尼系数不一致?本文用一个假定的三人世界进行计算和说明。
为简便起见,假如世界只有三个人。
第一人A,是低收入者,第二人B,是中等收入者,第三人C,是高收入者。
在测算前,需要将A、B、C三人按从低到高排好序。
先列出人数和每人的收入,再计算累计的人数和累计的收入,然后再计算累计人口比重和累计收入比重,最后计算基尼系数(详见附表)。
情况1:
A、B、C收入各37万,属于收入绝对平均,收入分布如图中绿线所示,基尼系数为0。
基尼系数:
=(三角形OCC’面积-三角形OAA’面积-梯型AA’BB’-梯型BB’CC’面积)/三角形OCC’面积
=(1*1/2-0.3333*0.3333/2-(0.3333+0.6667)/2*(0.6667-0.3333)-( 0.6667+1)/2*(1-0.66 67))/(1*1/2)=0
情况2:
A收入为1万,B收入10万,C收入100万。
收入分布如图中蓝线所示,由此计算的基尼数是0.5946。
现实社会中,中、低收入人群比例要高许多,本例为方便计算,假定高、中、低各占1/3,计算结果不等同实际情况。
基尼系数=(三角形OCC’面积-三角形OAA”面积-梯型AA”BB”-梯型BB”CC’面积)/三角形OCC’面积
=(1*1/2-0.0090*0.3333/2-(0.0090+0.0991)/2*(0.6667-0.3333)-(0.0991+1)/2*(1-0.66 67))/(1*1/2)=0.5946
情况3:
A收入为2万,B收入20万,C收入200万。
与情况2相比,大家收入都翻一番,但相对差距不变。
各人在收入中的份额没有改变,因此,基尼系数不变,还是0.5946。
此时,有的中低收入者因为收入增加额没有高收入者的增加额大,感觉到收入差距在扩大。
情况4:
A收入为3万,B收入15万,C收入150万。
与情况2相比,大家都有改善、低收入者增速较快,基尼系数下降到0.5833。
在此情况下,高收入者的收入增加额还是比中低收入者的大。
情况5:
A收入为3万,B收入9万,C收入120万。
与情况2相比,
低收入者收入增长较快,中等收入者收入下降,基尼系数下降到0.5909。
在此情况下,中等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的收入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都扩大。
此时,基尼系数的下降与中等收入者对于收入差距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
在此,基尼系数也不能解释差距变化的原因。
附表三人世界的居民收入与基尼系数变化示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