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世说新语》的国学密码解析-丁玉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本课重建的内容是:1增补、重录教学视频 2.出版简版同名教材)
二、教师及助教
三、课程介绍与课程目标
1. 课程简介
针对当前高等院校本科生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长于科学知识技能学习与训练而在为人处世方面感性与理性经验明显不足的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状况,本课程从南朝(宋)刘义庆编纂的《世说新语》所包含的“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等36门总计1130则作品中,采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从1为政之道、2官声之道、3取财之道、4管理之道、5文化之
- 1 -
道、6解困之道、7职场之道、8学问之道、9读书之道、10师徒之道、11求师之道、12识人用才之道、13言语之道、14养生之道、15卫生之道、16敬畏之道、17择友之道、18孝顺之道、19交际之道、20饮酒之道、21才艺之道、22处世之道、23教育之道、24治家之道等24个方面重点阐述了高校本科生国学素质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与实践意义,不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国学基本知识,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
讲者从《世说新语》所包含的丰富的国学“义理”的角度来深入浅出、生动风趣地剖析《世说新语》人物故事所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理论联系实际地从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国文学、历史、哲学、伦理学、教育学、行政管理学、人才学、交际学等深刻史料中,挖掘其隐示的先秦诸子百家的核心价值观念,借对《世说新语》的深入导读与细致研讨,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历史事物与当下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沟通能力,丰富学生内心的精神世界,进而掌握国学基本知识,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提高国学理论与实践素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课2016年选学总人数达27351人,主讲教师丁玉柱于2017年1月11日获得由“爱课程(iCourse)”颁发的“中国大学MOOC 2016年度新锐奖”和“中国大学MOOC 2016年度优秀教师”。
2. 课程目标
1.通识课《<世说新语>的国学密码解析》课程选题精当、立意严谨、结构科学、逻辑清晰、材料丰富,富有独创性,是适合于高等学校国学素质教育且文理通用的本科素质教育课程。
从宏观角度来
- 1 -
说,是符合国家文化建设发展的基本方针的;从微观角度来说,对海大本科生的国学素质教育是具有积极的贡献意义的。
本通识课主要以南朝(宋)刘义庆所撰的国学经典《世说新语》为读本,通过对《世说新语》所包括的36门总1130则作品的系统性、多元性、义理性的国学内涵解读,从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国文学、历史、哲学、伦理学、教育学、行政管理学、人才学、交际学等深刻史料中,挖掘其隐示的先秦诸子百家的核心价值观念,借对《世说新语》的深入导读与细致研讨,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历史事物与当下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沟通能力,丰富学生内心的精神世界,从而使本科生通过学习本教材进而掌握国学基本知识,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从宏观角度来说,是符合国家文化建设发展的基本方针的;从微观角度来说,对海大本科生、研究生的国学素质教育是具有积极的贡献意义的。
2.具体而言,就是使学生通过本通识课程的学习,借助教师对国学经典著作《世说新语》所涵盖的具有文学、历史、哲学、伦理学、艺术等学科领域的丰富史料的研读与讲析,旨在为不同学科的本科生提供国学经典原著,通过研读、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视野与角度,了解中国社会
- 1 -
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和方法,从研读经典中领悟批判思维的魅力,发掘个体进行批判思维的能力,学会进行合理质疑,学会根据已有信息进行缜密推理,学会逻辑分析与理性批判,养成多学科协同思考、多途径解决问题的思维素养。
通过对《世说新语》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分析与评价, 启发学生领悟其中的思想内涵, 使其在艺术赏析过程中得到美的陶冶,从而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积极向上、健康美丽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3.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世说新语》所涵盖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科领域的内容,从国学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塑造健全人格,提升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成为合格的现代民主社会的公民。
4.从《世说新语》所包含的文学、历史学、社会学、关系学、管理学等学科视野出发,整合教学内容,讲解中国文化的起源以及发展历程,剖析古今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社会进步的基本规律。
同时,借助《世说新语》所具有的多元文化内容的解读与分析,法古用今,使学生具有深厚的国学多元文化视野和价值判断能力,能在广泛的语境下进行文化价值评判。
5.掌握《世说新语》36门基本内容与思想精华,学会从“义理”角度分析《世说新语》人物、事件、现象的国学思维方法,形成自己的国学价值理念与思维智慧,掌握“为政、管理、学问、养生、交
- 1 -
友、处世、解困、求师、识人、修身、才艺、公关、职场、识人、言语”之道的应用方法,.学以致用,形成自我的国学观。
具体做到如下:
1.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世说新语》的成书背景及作家创作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世说新语》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中地位、作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世说新语》作为魏晋时代的“百科全书”所蕴含的文学、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宗教、民俗、语言、建筑、音乐、雕塑、伦理、教育、民族等丰富的文献内容及其对先秦诸子百家核心价值理念的形象命意的宗旨所在。
4. 通过本课学习与对《世说新语》的深入研读,了解自先秦至魏晋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核心思想理念对当时以及后来中国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多元作用与综合影响,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涵的掌握与初步应用。
5.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法古评今、古为今用的文学的、艺术的、文化的、历史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方法和思维训练,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6.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国学的基本内涵及其历史发展轨迹,掌握国学学习于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应用能力。
- 1 -
3. 学习要求
为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成果,对选修本课程的学生要求学生修读本课程时做到如下要求:
一、课前
1.具有本课同名教材或《世说新语》全本原著并做到通读。
2.适当阅读《四书五经》《诸子集成》《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群
书治要》等经史子集经典原著。
3.在/course网注册学习,按教学进度同步完成对应章节的单
元测试、完成书面课程讨论大要。
二、课中
1.在完成课程对应视频收看与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对提交课程论坛的在网上提出学习此节课程
内容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课堂进行讨论或答辩。
2.对对立双方进行课堂辩论并进行论题深度扩展。
三、课后
对提交课程论坛的在网上提出学习此节课程内容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课堂进行讨论或答辩并形成书面文字报告并于下次课前提交。
四、阅读书目与主要参考书
- 1 -
五、教学安排
1.教学内容(按学时每一章对应相对周次,每周3学时,具体教学14周,其中、期末考试各一周,最后课程总结一周,总17周)
第一章国学经典概述
1.国学简介
2.国学概念的产生与演变
3.《世说新语》的作者与成书简介
第二章《世说新语》的内容
1.本课的学习方法
2.《世说新语》的笔法和经典故事
第三章《世说新语》的价值、影响和特点
1.《世说新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世说新语》的影响
3.《世说新语》的特点
第四章为政之道
1.礼贤下士,民本思想:陈蕃赴任的故事
2.忠孝守信,奉公守法:陈寔惩吏
3. 守信行义,以德报怨:山涛之贤
- 1 -
4. 施不求报,以德报怨:王导引发的悲剧
5.官声之道:王导的故事
6. 取财之道:吝啬鬼王戎的财物观
第五章管理之道
1.慈不掌兵:桓温黜兵
2.宽不为师:桓温免将
3. 文明教化:郑玄教婢
第六章危机公关之道
1.化解之道:贺循如何处理违建和上访
2.辟谣之道
3.解困之道:《世说》里的《三国》权谋
4.消丑之道:贾充消解家丑的故事
第七章职场之道
1. 东方朔救汉武帝乳娘的智慧
2. 杨脩和曹操智力竞赛的悲喜剧
第八章问学求师之道
1.学问之道
2.读书之道
- 1 -
3.师徒之道:马融和郑玄的故事
4.求师之道:陶侃的故事之一
第九章识人之道
1. 识人用材1:陶侃的故事之二
2. 识人用材2:裴潜论刘备的才能与使用
第十章言语之道
1.慎言
2.善用比喻
3.借题发挥
4.察言观色
第十一章生命之道
1.养生之道:卫玠之死的悲剧探源
2. 卫生之道:张翰的故事
3. 敬畏之道:钟会兄弟见曹丕的故事
第十二章交友之道
1. 荀巨伯看望病友
2. 管宁和华歆割席分坐
- 1 -
第十三章修身之道
1.孝顺之道
2.待客之道
3.饮酒之道
4.才艺之道
第十四章处世之道
1.不忍之祸:王羲之的悲剧
2. 顺其自然:庾翼的豁达
每周教学要点为每章的题目,阅读资料为网课视频所总结的《世说新语之道》的内容总结与所列文献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B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以下是例表,任课教师根据各自课程的教学安排设计相应表格):
- 1 -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大纲审核
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通识教育中心签章)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