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化学发展历史-近代化学史

合集下载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引言概述: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古代化学的起源开始,分别介绍了化学发展的五个重要阶段,包括古代化学、中世纪化学、近代化学、现代化学和当代化学。

一、古代化学:1.1 古代化学的起源:古代化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人们通过试错的方式开始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1.2 古希腊化学的发展:古希腊化学家提出了“四元素说”,认为世界的一切物质都由火、水、土、气四种元素组成,并且通过化学反应可以相互转化。

1.3 中国古代化学的贡献:中国古代化学家发明了火药、造纸术等重要的化学技术,并且在药物、冶金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中世纪化学:2.1 炼金术的兴起:中世纪时期,炼金术在欧洲兴起,炼金术士试图通过炼金术来寻觅黄金和长生不老的秘密,但是炼金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2.2 化学知识的传播:中世纪的阿拉伯学者通过翻译古希腊和古埃及的化学著作,将化学知识传播到欧洲,为后来的化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燃烧和酸碱理论的发展:中世纪化学家对于燃烧和酸碱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为后来的化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近代化学:3.1 化学元素的发现:近代化学家通过实验逐渐发现了一系列的化学元素,如氧、氢、氮等,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3.2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将化学元素按照其性质的周期性罗列,为化学的分类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3.3 有机化学的兴起:19世纪末,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奥斯特瓦尔德提出了有机化学的理论基础,开创了有机合成的新时代。

四、现代化学:4.1 原子结构的研究:20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随后意大利物理学家里德贝格提出了原子核的概念,为原子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4.2 化学键的理论:20世纪初,美国化学家刘易斯提出了化学键的共价理论,解释了化学反应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近代。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基础,介绍化学发展的历史。

1. 古代化学的起源古代化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摆布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

古埃及人和古巴比伦人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如金属提炼、颜料制备等。

古希腊的阿尔凡尼、柏拉图等人也对化学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2. 炼金术的兴起中世纪时期,炼金术兴起,成为了当时化学的主要形式。

炼金术师追求将低贵金属转化为贵金属,寻觅长生不老的药物等。

虽然炼金术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但在实践中,炼金术师掌握了许多实验技术和化学知识,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化学元素的发现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化学元素的发现成为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理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

同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并将化学元素进行了分类。

这些理论和发现为后来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4. 有机化学的崛起19世纪,有机化学开始崛起。

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提出了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并研究了许多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此后,有机化学迅速发展,许多新的有机化合物被发现,如煤油、合成染料等。

5. 物理化学的兴起19世纪末,物理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兴起。

物理化学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通过物理方法研究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

瑞士化学家奥斯瓦尔德·奥斯特瓦尔德提出了活性质子理论,为物理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 量子化学的发展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发展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量子化学研究份子和原子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机制。

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提出了玻尔模型,解释了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此后,量子化学在化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7. 化学工业的发展20世纪,化学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外化学发展史时间轴

中外化学发展史时间轴

中外化学发展史时间轴一、古代化学(公元前3000年-公元17世纪)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开始使用化学技术,制造金属器具和染料。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开始研究火和水等自然现象,奠定了化学研究的基础。

公元2世纪,古罗马人开始研究矿物和药物,并发展了一些实验方法。

二、中世纪化学(公元17世纪-公元18世纪)17世纪,欧洲发生了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思想逐渐传播,化学研究开始迅速发展。

1661年,罗伯特·波义耳提出了物质不能被创造或销毁的理论,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18世纪,化学元素的发现和研究成为主要研究领域,安托万·拉瓦锡发现了氧气。

1789年,拉瓦锡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并建立了现代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

三、现代化学(19世纪)19世纪初,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理论,认为所有物质由不可分割的小粒子组成。

1807年,亚历山大·冯·洪堡发现了电解现象,奠定了电化学的基础。

1828年,弗里德里希·维勒首次合成了尿素,证明有机化合物可以由无机物质合成。

1833年,米歇尔·尼克劳斯·塞尔纳克首次提出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开创了化学动力学的研究领域。

1856年,威廉·普兰克发现了能量量子化的现象,奠定了量子化学的基础。

四、现代有机化学(20世纪)20世纪初,有机化学开始迅速发展,人们对有机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902年,爱尔兰化学家阿瑟·亨利·赖特利首次合成了脂肪酸,开创了有机合成化学的新时代。

1928年,弗里德里希·贝格尔首次合成了橡胶,推动了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

20世纪中叶,合成药物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20世纪末,纳米材料的研究成为热点,人们开始研究纳米粒子的性质和应用。

五、现代无机化学(20世纪)20世纪初,无机化学研究重点转向材料科学和能源领域。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近代化学史是研究化学学科在近代时期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期的重要事件、理论和科学家的贡献。

以下是近代化学史的发展的详细内容。

1. 化学的起源和古代化学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化学主要集中在埃及、巴比伦和古希腊等地。

埃及人发展了金属冶炼技术和制造化妆品的方法,巴比伦人研究了混合物和溶液的性质,古希腊人提出了“四大元素”理论。

2. 化学的革命:18世纪18世纪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安托万·劳伦斯·拉瓦锡提出了“氧气”概念,揭示了燃烧和腐败的本质。

拉瓦锡还发现了许多元素,如磷和硼。

约瑟夫·普利斯特利研究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概念,奠定了化学动力学和化学平衡理论的基础。

拉瓦锡和普利斯特利的贡献为化学的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3. 元素和化合物的研究:19世纪19世纪是元素和化合物研究的重要时期。

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理论,认为所有物质由不可分割的小颗粒组成。

道尔顿还提出了化学元素的周期表,为元素分类和研究提供了便利。

道尔顿的理论为化学的定量研究和元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4. 有机化学的发展:19世纪19世纪是有机化学的发展时期。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发现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凯库勒结构式,为有机化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奥古斯特·洛朗斯发现了苯环结构,开创了芳香化合物的研究领域。

这些发现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快速发展。

5. 物理化学的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物理化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开始崭露头角。

威廉·拉姆齐和约翰·汤姆逊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

拉姆齐还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为核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瓦尔特·尼尔斯·博尔提出了量子理论,解释了原子光谱和化学键的形成。

6. 化学的现代化:20世纪20世纪是化学的现代化时期。

化学发展史简介概括

化学发展史简介概括

化学发展史简介概括
化学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化学:古代化学主要集中在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等地,包括炼金术和草药等知识,探索石油、焦油、大理石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2. 中世纪化学:中世纪时期,石油、焦油、硫、铜、铁等物质开始广泛应用,炼金术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大多仍停留在试验和炉火纯青的阶段。

3. 过渡时期:16世纪,化学科学开始迈向现代化,炼金术逐渐转变为实验化学,体系化学概念逐步形成。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巴塞尔学派和罗伯特·博义等。

4. 现代化学:17世纪末至19世纪,现代化学得以建立。

科学家通过对物质的研究,提出了元素、化合物、化学方程式等重要概念,并逐步发展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等分支学科。

著名的科学家包括拉瓦锡、道尔顿、草薙龙之介等。

5. 20世纪及以后:20世纪以来,化学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

有机合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发展推动了化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更深入的了解原子和分子结构、化学键理论、化学反应机制等,推动了化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体而言,化学发展史是人类对物质属性和转化规律的认识不
断深入的历程,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发展,化学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化学发展的历程,从古代到现代,涵盖了重要的里程碑和突破。

1. 古代化学:古代化学主要集中在埃及、巴比伦、中国和印度等地。

在埃及,人们使用化学方法创造化妆品、药物和染料。

巴比伦人发明了炼金术,试图将普通金属转化为黄金。

中国古代的发明家陶弘景提出了“陶弘景炉”,用于炼制铁器。

印度的化学家阿拉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们研究了酸碱盐和颜料的特性。

2. 17世纪的化学革命:17世纪是化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被称为化学革命。

这个时期有许多重要的科学家和发现。

罗伯特·波义耳提出了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他将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强调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性。

安东尼·冯·李文霍克发现了显微镜,并首次观察到了细胞和微生物。

罗伯特·哈克特发现了气体的存在,并提出了气体压力和容积之间的关系,奠定了气体定律的基础。

3. 化学元素的发现:18世纪和19世纪是化学元素发现的时期。

安托万·拉瓦锡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并发现了几个重要的元素,如氧、氢和氮。

亨利·卡文迪什发现了钾和钠,开创了金属元素的研究。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现了周期表,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罗列。

4. 有机化学的发展:19世纪是有机化学的发展时期。

弗里德里希·凯库勒发现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键,奠定了有机化学的基础。

奥古斯特·凯库勒发展了苯环理论,为有机化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这个时期还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如乙醇、醋酸和甲醛。

5.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20世纪是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时期。

化学家们开始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斯文·奥斯特瓦尔德提出了反应速率方程,描述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发现了放射性衰变和放射性元素,为核化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近代化学史是研究化学科学在近代时期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的学科领域。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通过对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的研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将详细介绍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过程。

1. 古代化学的基础古代化学的基础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

古埃及人在金属冶炼、染料制备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研究了一些草药的性质和用途。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如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也对化学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

2. 化学元素的发现18世纪至19世纪初,化学元素的发现成为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安托万·拉瓦锡通过对化合物的分解和合成实验,提出了元素的概念,并发现了多种元素,如氧、氢、氮等。

约瑟夫·普鲁斯特提出了元素比例定律,即化合物中不同元素的质量比例是恒定的。

3.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这是近代化学史上的重大突破。

他将已知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并预测了一些尚未被发现的元素。

这一发现为后来化学元素的分类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4. 有机化学的发展19世纪,有机化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弗里德里希·凯库勒首次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认为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这一理论的提出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并促使人们对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5. 无机化学的突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无机化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荷兰科学家雅各布斯·亨德里克斯·范霍夫发现了范霍夫催化剂,为催化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外,弗里德里希·维勒发现了氨合成反应,为人类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6. 物理化学的兴起20世纪初,物理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兴起。

物理学和化学的交叉研究推动了化学领域的发展。

瑞士物理学家沃尔夫冈·保尔曼提出了动力学理论,解释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此外,物理化学还涉及到热力学、光谱学等方面的研究。

化学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发展历史

化学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发展历史

化学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发展历史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1.古代化学古代化学主要包括对矿物质和有机物的简单分类、性质描述以及一些简单的化学变化。

古代化学家们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化学知识,如中国的《神农本草经》、古埃及的药物学、古希腊的元素论等。

2.近代化学近代化学起源于16世纪,发展于17世纪,成熟于18世纪。

这一时期的化学发展主要得益于原子论和分子概念的提出,以及实验技术的进步。

•原子论: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可再分的小颗粒——原子组成。

•分子概念: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概念,认为化合物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

•实验技术:这一时期,化学家们开始使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发展了加热、蒸馏、萃取、沉淀等分离和纯化技术。

3.现代化学现代化学起源于19世纪,至今仍在不断发展。

这一时期的化学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出现,使化学家们能够从微观层面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物质的性质。

•有机合成:伍德沃德等化学家的发展,使有机合成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新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家们合成了许多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如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

•环境化学: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化学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总之,化学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创新的过程。

从古代的简单分类和性质描述,到近代的原子论和分子概念,再到现代的量子力学和有机合成,化学在不断地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习题及方法:1.习题:古代化学家们对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分类主要是基于哪些性质?解题思路:回顾古代化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古代化学家们对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分类方法。

答案:古代化学家们对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分类主要是基于它们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密度等,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近代化学史是指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化学科学在理论和实验方面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近代化学理论的演进、实验技术的革新以及化学学科的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一、近代化学理论的演进1. 质量守恒定律的确立近代化学理论的发展始于18世纪,最早的一项重要成就是质量守恒定律的确立。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一系列实验,提出了质量守恒的原理,即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不会增加或者减少,只会发生转化。

2. 元素概念的提出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元素概念,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可再分的弱小粒子组成的。

他还提出了原子理论,认为每种元素都由一种特定的原子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量和性质。

3. 化合价理论的建立19世纪中叶,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了化合价理论,用于解释化合物中元素的组合方式。

他认为,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组合是通过原子之间的电荷转移或者共享电子来实现的。

4. 周期表的发现19世纪末,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罗列,并按照周期性规律进行分类。

这一发现为元素的性质和反应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5. 量子力学理论的提出20世纪初,量子力学理论的提出对近代化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量子力学理论认为,微观粒子的行为是不确定的,只能通过概率统计的方式进行描述。

这一理论揭示了原子和份子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二、实验技术的革新1. 化学分析技术的进步近代化学史的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革新。

19世纪,分析化学的发展使得化学分析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例如,法国化学家贝尔纳开创了现代定量化学分析的方法,通过反应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关系,实现了对化学反应的定量描述。

2. 光谱学的兴起19世纪末,光谱学的兴起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英国物理学家赫歇尔发现了元素光谱的特征线,为元素的识别和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光谱学的发展也揭示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与光的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

3. 实验室设备的改进随着化学实验的不断深入,实验室设备也得到了改进和创新。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近代化学史是指从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化学科学在理论、实验和应用方面的重大突破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阶段来描述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一、化学的起源和古代发展化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的化学主要集中在炼金术和药物制备方面。

古希腊的化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元素理论,即地、水、火、气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

古代的炼金术士通过试验和实践,探索了金属的提纯和合金的制备等技术。

二、化学的定量实验和元素概念的确立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化学开始进行定量实验和元素概念的研究。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中质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瑞典化学家贝尔塔提出了元素概念,认为物质由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组成。

这些理论的确立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化学反应的理论解释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原子量和性质进行了分类。

这一发现使得化学元素的研究更加系统和有序。

同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化学反应的理论解释,即化学反应是由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所引起的。

这一理论解释为化学反应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四、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开始分道扬镳。

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凯库勒首次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即碳原子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位。

这一理论的提出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同时,瑞典化学家斯特劳斯发现了无机化合物的配位理论,即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通过配位键结合。

这一理论的提出推动了无机化学的发展。

五、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兴起20世纪初,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开始兴起。

物理化学是研究化学现象与物理原理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瑞士化学家奥斯瓦尔德·奥斯瓦尔德发现了电解现象,并提出了电解定律。

这一发现为物理化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分析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学科。

英国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斯奈德发明了分光光度法,用于定量分析化学物质中的成份。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近代化学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的欧洲,随着科学方法的发展和实验技术的进步,化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

本文将详细介绍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过程,包括重要的科学家、理论和实验成果。

1. 17世纪:化学的起源17世纪,化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燃烧、氧气和酸碱等方面。

罗伯特·博义和约瑟夫·普利斯特利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科学家。

博义提出了燃烧是物质与“燃素”相结合的过程,普利斯特利则发现了氧气并研究了酸碱中的化学反应。

2. 18世纪:化学元素的发现18世纪,化学元素的概念逐渐被确立。

安托万·拉瓦锡和乔瑟夫·普鲁斯特等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多种元素,如氧、氢、氮、碳等。

拉瓦锡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并将化学反应归结为元素之间的组合和分解。

3. 19世纪:原子论的建立19世纪初,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认为物质由不可分割的微粒组成。

道尔顿的原子论为化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随后,阿沙福·阿沙福特提出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其原子量和性质进行分类。

4. 19世纪中叶:有机化学的兴起19世纪中叶,有机化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弗里德里希·凯库勒首次成功地合成了尿素,这一成果推翻了生命只能由生命产生的观念。

此后,化学家们开始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并研究它们的结构和性质。

5. 19世纪末:物质的电性质和化学反应动力学19世纪末,化学研究开始涉及物质的电性质和化学反应动力学。

迈克尔·法拉第提出了电解学定律,揭示了物质在电解过程中的行为规律。

威尔逊·史密斯则研究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机理。

6. 20世纪:量子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发展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物理学家尤金·保罗·维格纳将量子力学应用于化学中,提出了分子轨道理论和价键理论,解释了化学键的形成和分子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高分子化学的发展也成为20世纪化学的重要分支。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化学发展简史一、化学的前奏1.人类文明的起点——火的利用在几百万年以前,人类过着极其简单的原始生活,靠狩猎为生,吃的是生肉和野果。

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至少在距今50 万年以前,可以找到人类用火的证据,即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经火烧过的动物骨骼化石。

有了火,原始人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吃了熟食后人类增进了健康,智力也有所发展,提高了生存能力。

后来,人们又学会了摩擦生火和钻木取火,这样,火就可以随身携带了。

于是,人们不再是火种的看管者,而成了能够驾驭火的造火者。

火是人类用来发明工具和创造财富的武器,利用火能够产生各种各样化学反应这个特点,人类开始了制陶、冶金、酿造等工艺,进入了广阔的生产、生活天地。

2.历史悠久的工艺——制陶陶器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已很难考证。

对陶器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人推测:人类最原始的生活用容器是用树枝编成的,为了使它耐火和致密无缝,往往在容器的内外抹上一层粘土。

这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偶尔会被火烧着,其中的树枝都被烧掉了,但粘土不会着火,不但仍旧保留下来,而且变得更坚硬,比火烧前更好用。

这一偶然事件却给人们很大启发。

后来,人们干脆不再用树枝做骨架,开始有意识地将粘土捣碎,用水调和,揉捏到很软的程度,再塑造成各种形状,放在太阳光底下晒干,最后架在篝火上烧制成最初的陶器。

大约距今1 万年以前,中国开始出现烧制陶器的窑,成为最早生产陶器的国家。

陶器的发明,在制造技木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制陶过程改变了粘土的性质,使粘土的成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碳酸钙(gài)、氧化镁(měi)等在烧制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使陶器具备了防水耐用的优良性质。

因此陶器不但有新的技术意义,而且有新的经济意又。

它使人们处理食物时增添了蒸煮的办法,陶制的纺轮、陶刀、陶挫等工具也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陶制储存器可以使谷物和水便于存放。

因此,陶器很快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特别是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更是离不开陶器。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近代化学史是指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化学科学在理论、实验和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近代化学的起源、重要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实验技术的进步以及近代化学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近代化学的起源近代化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法国。

当时的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燃烧、氧气和氢气等方面。

安托万·拉瓦锡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氧气的概念,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此外,拉瓦锡还提出了氧化和还原的概念,为后来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重要科学家及其贡献1. 亨利·贝克勒尔(Henri Becquerel)贝克勒尔是放射性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实验观察到了铀矿石放射性衰变的现象,这一发现为后来的核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2. 亨利·阿瓦格纳(Henri Avogadro)阿瓦格纳提出了阿瓦伏加德罗定律,即相等体积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这一定律为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丹尼尔·麦克斯韦尔(Daniel Maxwell)麦克斯韦尔提出了电磁理论,将电磁现象与化学现象相结合,为电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门捷列夫创立了元素周期表,将各种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使得元素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为元素化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三、实验技术的进步近代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进步。

在近代化学史中,有几个实验技术的突破对化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光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光的吸收、发射和散射等现象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原子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等。

2. X射线衍射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通过衍射图案来研究物质的结构。

这项技术的重要突破发生在1912年,当时劳埃德·布拉格和威廉·亨利·布拉格发现,晶体能够产生特定的衍射图案,从而揭示了晶体的结构。

化学的发展简史

化学的发展简史

化学的发展简史:
(1)古代:发现和利用火→在翠绿色的孔雀石等矿石上面燃烧炭火会有红色的铜生成→冶练钢铁、造纸、火药、烧瓷器、酿酒、印染等。

如:商代――炼铜
春秋战国――冶铁炼钢
中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火药、造纸、烧瓷器
我国是最早开发和利用天然气、石油、煤的国家。

(2)近代: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研究得出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之后,人们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物质,发现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现代:从20世纪下半叶起,化学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发现新元素,而是合成新元素。

化学家们已能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并正在探索利用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化学发展简史大事记

化学发展简史大事记

化学发展简史大事记————————————————————————————————作者: ————————————————————————————————日期:ﻩ化学发展简史(1)约50万年前“北京人”已知用火公元前8千年至6千年中国已开始陶器制作公元前2千年左右中国已会铸铜公元前十世纪埃及已会制作玻璃公元前六世纪左右中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提出朴素的“原子论”公元前二世纪西汉已会胆水炼铜(湿法冶金)公元前140-87年西汉发明造纸术659年孙思邈《伏硫磺法》中记载了火药的三种成分十三世纪中叶前中国火药传入阿拉伯世界1596年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成书,书中载药1892种。

十七世纪炼金士勒费尔和药剂师勒梅里用钟罩法制得硫酸1637年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问世,书中详细记载了炼锌技术。

1661年英波义耳《怀疑派化学家》出版,提出“元素论”。

176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说”1771年舍勒、普利斯特里等发现氧气1772年拉瓦锡确定了质量守恒定律,开辟化学新纪元。

1778年拉瓦锡建立燃烧新理论1800年伏特发明电池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1814年贝采尼乌斯提出了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828年武勒合成尿素,开辟有机新纪元。

1858年凯库勒提出碳的四价学说1865年凯库勒提出苯的结构式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879年汤姆生发现电子1887年阿仑尼乌斯提出电离学说1894年拉姆塞和瑞利发现氩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镭1942年侯德榜制碱法研究成功,对氨碱法做了重大改革。

1944年西博格人工合成超铀元素1965年邢其毅等中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81年中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核糖核酸1995年荷兰、美国等科研者阐述臭氧层破坏的化学机理1996年英、美化学家发现C60,从而开辟“富勒烯”化学的研究。

2000年美、日化学家开发了具有导电性的聚合材料。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近代化学史是研究近代以来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的学科。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近代化学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

1. 18世纪的化学革命18世纪是近代化学史的重要时期,被称为化学革命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燃烧、氧气、酸和碱等方面。

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和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

2. 拉瓦锡的贡献拉瓦锡是近代化学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提出了氧气的概念,发现了氧气对于燃烧的重要性,并建立了氧气的化学概念。

他还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即质量在化学反应中是守恒的。

这一定律对于化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元素的发现和周期表的建立19世纪是元素发现的时期,化学家们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的元素。

英国化学家亨利·卡文迪什(Henry Cavendish)发现了氢气,瑞典化学家卡尔·古斯塔夫·门德勒耶夫(Carl Gustav Mendelev)提出了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并将已知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罗列起来。

这一发现为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4. 有机化学的发展19世纪是有机化学发展的时期。

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物,即含有碳的化合物。

法国化学家路易斯·帕斯图尔(Louis Pasteur)的研究为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发现了手性份子的存在,并提出了手性份子的概念。

这一发现对于有机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5.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20世纪初,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机理。

瑞典化学家斯韦特(Svante Arrhenius)提出了活化能的概念,并建立了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这一研究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和控制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史》——近代化学突破和化学发展前沿

《化学史》——近代化学突破和化学发展前沿
1928年A.Windaus合成甾体类生物分子获奖 1937年W.N. Haworth合成抗坏血栓Vc获奖 1947年R. Robinson合成生物碱类分子获奖 1950年狄尔斯-阿尔德获得Nobel化学奖(1928年发现的Diels-Alder双烯合成
反应) 1955年Vodu Vigneand合成多肽类分子获奖 1963年德国的齐格勒和意大利的纳塔分享Nobel化学奖(Ziegler-Natta催化
约有7000年历史。
❖ 公元前4000…3000年中国已会酿造酒。公元 前1000年我国已掌握制曲技术,比欧洲的 “淀粉发酵法”制造酒精早2000多年。
❖ 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发现石油。古书载
“泽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溢到水面而
燃烧。宋朝沈括 所著《梦溪笔谈》第一次记
载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必大行于
成药物的热潮
《化学史》——近代化学突破和化
学发展前沿
二十一世纪化 学的展望
《化学史》——近代化学突破和化 学发展前沿
学科交叉与热点研究领域
❖ 生命科学
剂用于有机金属催化烯烃定向聚合,实现了乙烯的常压聚合和丙烯的定向有 规聚合) 1965年R.B. Woodward合成了奎宁、可的松、叶绿素、胆固醇等一系列生物 分子而获奖 1973年英国G. Wilkinson和德国E.O. Fischer合成了用作高分子合成催化剂 的茂金属化合物对金属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的贡献获奖 1979年H.C. Brown(美)和G. Wittig(德)因分别发展了硼有机化合物和 Wittig反应共享Nobel化学奖 1984年R.B Merrifield发明固相多肽合成法对有机合成方法学的贡献获奖 1学9的90快年速E.发J.展Co而re获y(奖哈《佛化学大史学》)学—发—提展近出前代了沿化“学突逆破合和成化分析法”促进了有机合成化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近代化学史是研究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化学领域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近代化学的起源、重要科学家及其贡献、实验技术的进步以及化学理论的演变等方面详细介绍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一、近代化学的起源近代化学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当时的化学主要是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积累知识。

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在1774年发现了氧气,这一发现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和氧化反应理论,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

二、重要科学家及其贡献1. 约瑟夫·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发现了氧气,为氧化反应理论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和氧化反应理论,创立了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

3. 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提出了周期表,系统地整理了化学元素,为元素周期律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4. 摩尔(Amedeo Avogadro):提出了“等体积等压力下,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力的气体中,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的假设,为化学计量和气体定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实验技术的进步近代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进步。

19世纪末,随着化学实验室的建立和仪器设备的改进,化学实验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例如,光谱学的出现使得化学家能够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组成,从而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电化学的发展则使得人们能够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电流和电势变化,为电化学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四、化学理论的演变近代化学的发展伴随着化学理论的不断演变。

19世纪末,有机化学的发展推动了结构理论的建立,化学家开始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

同时,物理化学的兴起使得化学和物理学的交叉研究成为可能,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理论也得到了发展。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转化以及与能量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是自古以来人类对自然界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索的结果,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化学的体系和理论。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概述化学发展的历史。

古代化学:古埃及、巴比伦和中国化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巴比伦和中国等古代文明。

在古埃及,人们使用化学方法制作香料、染料和药物。

巴比伦人研究了金属冶炼和玻璃制作等工艺。

而中国古代的炼金术则是一种将金属转化为其他物质的实践。

古希腊化学:四元素理论古希腊化学家提出了四元素理论,认为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由火、水、土和空气这四种元素构成。

这一理论由安克拉格拉斯首先提出,并在后来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研究中得到发展。

阿拉伯化学:炼金术和实验方法在中世纪的阿拉伯世界,炼金术成为一种重要的实践。

炼金术师试图将普通金属转化为贵金属,同时也进行了一些药物和化学物质的研究。

他们开创了实验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许多实验和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结果,为后来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近代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化学反应18世纪和19世纪是化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并建立了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其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这一分类方法为后来的元素研究和发现提供了指导。

同时,拉瓦锡还提出了化学反应的概念,认为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的基本过程。

20世纪化学:量子力学和有机化学20世纪的化学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量子力学的发展为化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揭示了原子和分子的微观结构和行为。

这一理论的建立使得化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

同时,有机化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合成了许多新的有机化合物,并发现了许多有机反应和反应机理。

现代化学:材料科学和生物化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合成各种新材料,如塑料、合金和纳米材料等,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到目前为止,还是认为只在制造医药和工业品方面具有 价值。但是,我们所学的化学,绝不是医学或药学的婢女,也 不应甘当工艺和冶金的奴仆,化学本身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个 独立部分,是探索宇宙奥秘的一个方面。化学,必须是为真理 而追求真理的化学”
为了确定科学的化学,波义耳考虑到首先要解决化学中一个最 基本的概念:元素。
杰出的成就,不朽的贡献
波义耳在科学研究上的兴趣是多方面的。他曾研究过气体物理 学、气象、热学、光学、电和磁、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
工艺、物质结构理论以及哲学、神学。其中成就突出的主要是 化学。
在对气体的研究中,得出了气体体积随压强而改变的规律。即 著名的波义耳-马略特定律。
在化学研究中,主张化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物体的本性,因 而需要进行专门的实验收集观察到的事实。这样就必须使化学 摆脱从属于炼金术或医药学的地位,发展成为一门专为探索自 然界本质的独立科学。
象的氧化学说,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打开局面。 2. 化学的一些基本定律被发现。 3. 道尔顿(John Dalton 1766-1844)的化学原子说成为化学发
展中的一个里程碑。19世纪60年代原子-分子学说确立,成 为化学大步向前发展的新阶梯。
4. 19世纪,化学工业在欧洲繁荣发展,促进了化学上一系 列的发现和发明,为化学元素周期律的诞生提供了基础,也 为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后期,物理化 学的发展显示出它的理论价值并初步显示出化学与物理学密 切的内在联系。
波义耳还强调实验方法和对自然界的观察是科学思维的基础, 提出了化学发展的科学途径。强调:“化学,为了完成其光荣 而又庄严的使命,必须抛弃古代传统的思辨方法,而象物理学 那样,立足于严密的实验基础之上。”
实验和观察是一切的基础
在波义耳众多的科研成果中,还有几项不能磨灭的化学成就。 波义耳常说,“要想做好实验,就要敏于观察” 。这几项成 就都是实验中敏锐观察的结果
1669年,德国化学家贝歇尔(Johann Joachim Becher 16351682)在他的书中,对燃烧现象做了许多论述,提出了燃素说 的初步思想。
1703年,贝歇尔的学生,德国哈雷大学的医学与药理学教授 施塔尔(Georg Ernst Stahl 1660-1734)在著述《化学基础》中 发展了贝歇尔的学说。他总结了各种燃烧反应和观点,系统 阐述了燃素说。这个学说不但解释了燃烧现象,而且能对许 多化学现象做出说明。这种统一理论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化学 思想,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
英国皇家学会的元老
英国一批对科学感兴趣的人,其中包括教授、医生、神学家等, 从1644年起定期地在伦敦某一处聚会,讨论一些自然科学问题。 他们自称无形学院。波义耳1646年参加了无形学院的活动。 1654年,他迁牛津,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聘用了一些很有才 华的学者作助手,形成了一个科学实验小组。波义耳的实验室 一度成为无形学院的集会活动场所。波义耳的一系列科研成果 都是在这里取得的,那本划时代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也是 在这里完成的。据统计,在1660-1666年的6年里,他写了10本 书,在《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了20篇论文。在牛津,波义耳 一直是无形学院的核心人物。当皇家学会在伦敦成立时,被任 命为首席干事之一。

化 人卫学 史
主 讲
有机化学学科组
“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 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傅鹰
傅鹰(1902-1979):物理化学家和化 学教育家。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 基人。
第三章 近代化学发展时期
第三章 近代化学发展时期
从17世纪中叶-19世纪90年代末为近代化学时期。 这个时期的化学,从一般的知识积累发展到系统整理阶段。 1.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L. Lavoisier 1743-1794) 建立燃烧现
英国化学家和物 理学家波义耳
巨人辈出时代的平凡经历
波义耳1627年生于爱尔兰的利兹莫城的一个贵族家庭。生活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也是近代科学开始出现的时代,这是 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物理学家牛顿比波义耳小16岁。意大利 的伽利略、德国的刻卜勒、法国的笛卡尔都生活在这一时期。
童年时,他并不显得特别聪明,但酷爱读书。波义耳在家里是 14个兄弟姊妹中最小的一个,从小体弱多病。有一次患病时, 由于医生开错了药而差点丧生,因此他怕医生甚于怕病,有了 病也不愿找医生。开始自修医学,到处寻找药方、偏方为自己 治病。17岁那年,他在伦敦结识了科学教育家哈特利帕,在哈 特利帕的建议下开始学习医学。当时的医生都是自己配制药物, 所以研究医学也必须研制药物和做实验,这就使波义耳对化学 实验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了自己献身于科学的生活以至于 完全沉浸于实验之中直到逝世。
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Heury Cavendish 1731-1810)。 在《人造空气的实验》的论文中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他用盐 酸和稀硫酸分别作用于锌、铁和锡制得了“易燃空气”的氢气。 他发现用不同的酸与一定量的某种金属作用,得到的气体量总 是相同的。于是,他就误认为这种气体是由金属分解出来的, 而不是来自酸。
1673年左右,波义耳做了煅烧金属的实验,发现金属煅烧后的 煅灰总是比金属本身还重。他的解释是,在煅烧过程中,“火 微粒”穿过容器壁与金属结合,形成比金属本身还重的煅灰。
1674年,英国医生梅猷(John Mayow 1641-1679)在他的著作 中描述了他所做的一些实验。他分别将燃烧着的蜡烛和小鼠放 在倒置于水中的玻璃瓶罩内、发现瓶中的水面上升,证明一些 空气消失了,剩余的空气不能支持硫磺燃烧。他指出: 消失了 的那部分空气被燃烧和呼吸消耗掉了,梅酞还发现火药能在真 空及水下燃烧,因此他认为,在火药中的硝石里存在着那种空 气中的助燃成分,并称之为“硝气精”。梅献将金属锑燃烧, 得到比金属锑还重的缎灰,这种灰与硝酸和锑作用所得的固体
1.发明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2.发明了一种制取黑墨水的方法。
3.为后来人们把银盐用于照像术上,做了先导性工作。
2. 倒立的化学--化学燃素说
2. 倒立的化学--化学燃素说
燃烧是自然界发生的最重要的现象之一,自古以来就一直为 人们所关注,历史上出现过不少阐述燃烧现象的学说。
17世纪后,冶金、制陶、玻璃、肥皂等工业有了很大发展,这 些工业都与燃烧密切相关,化学家们的实验研究,几乎都离不 开燃烧和焙烧。工业和化学研究都需要从理论上阐明燃烧的机 理,因此,对燃烧现象的研究就成了当时以至整个18世纪化学 的中心课题。
1、 化学形成的重要标志-波义耳化学观
“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 --恩格斯《自然辨证法》
化学史家都把1661年作为近代化学的开始年 代,因为这一年有一本对化学发展产生重大 影响的著作出版问世,这本书就是《怀疑派 化学家》,作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
波义耳是怎样一位科学家?在发展化学科 学上作出了哪些突出的贡献呢?
1755年,英国化学家布拉克(Joseph B1ack 1728-1799)发表了 他用定量方法研究碳酸气的论文。他通过煅烧石灰石,发现有 气体放出,这种气体可用石灰水吸收,而且生成的白色沉淀的 性质与石灰石相同。与此同时,燃烧后的石灰石的重量减轻了 44%。石头中有近一半的东西是气体。他把这种固定在石灰石 中的气体叫做“固定空气”。布拉克又用加热碱式碳酸镁和用 酸作用于石灰石的方法,制得了“固定空气”。
布拉克发现,加热时碳酸盐所失去的不是无重量或不可捉摸的 燃素,而是一种有重量并且可以分离和研究其性质的“固定空 气”。实验表明,“固定空气”可被苛性碱吸收;蜡烛在“固 定空气”中不能继续燃烧;小动物在“固定空气”中会死亡。 这些都与空气的性质不同,这使人们明确地认识到气体有多样 性,是对燃素说的一次有力冲击。
相同,由此认为,金属锑经焙烧增重,是由于“硝气精”固定 于金属锑上的结果。
上述关于燃烧的见解如果能继续深入,就会导致对燃烧现象 的认识取得重大突破。然而,这些见解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 的注意。
17世纪下半叶,牛顿力学体系的成功,使人们以为用机械力学 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解释所有的自然现象。他们用力的概念去解 释物质的种种现象与性质,如果这些解释不通,就举出某种人 所不知的东西。如光素、热素、电素等来加以解释。受这种思 想影响,化学家们提出了解释燃烧现象的学说--燃素说。
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最早提出元素这一概念,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进一步明确提出构成万物的四元素 说:火、水、气、土。这一学说曾在两千年里被许多人视为真 理。后来医药化学家们提出的硫、汞、盐的三要素理论也风靡 一时。波义耳通过一系列实验,对这些传统的元素观产生了怀 疑。他指出:这些传统的元素,实际未必就是真正的元素。因 为许多物质,比如黄金就不含这些“元素”,也不能从黄金中 分解出硫、汞、盐等任何一种元素。恰恰相反,这些元素中的 盐却可被分解。那么,什么是元素? 波义耳认为:只有那些不 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的简单物质才是元素。例如黄金,虽然可 以同其它金属一起制成合金,或溶解于王水之中而隐蔽起来, 但是仍可设法恢复其原形,重新得到黄金。水银也是如此。
四、科学形态的化学形成
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欧从封建社会逐步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近代科学技术开始兴起。到了17世纪,随着冶金、化工生产和 科学实验发展,积累了大量关于物质变化的新知识,为化学科 学的建根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揭示了实验科 学的意义。认为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是用理性方法去整 理感性材料;“知识就是力量”。这种新哲学解放了人们的思 想,使得科学研究不再受亚里士多德和经院哲学的思想束缚。 所有这些,都为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做了准备。
至于自然界元素的数目,波义耳认为:作为万物之源的元素, 将不会是亚里士多德的“四种”也不会是医药化学家所说的三 种,而一定会有许多种。现在看来,波义耳的元素概念实质上 与单质的概念差不多。
现在元素的定义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现在这种科学认识是波义耳之后,又经300多年的发展,直到 20世纪初才清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