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微观机制是什么?”、“质量守恒定律如何解释实际化学反应?”等。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我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将质量守恒定律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以日常生活中的质量守恒现象为切入点,如烹饪、制作饮料等,让学生感受到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存在。
3.问题导入: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总结归纳:通过教师总结和学生自我总结的方式,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4.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核心素养】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语言。
【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
会从质、量、数等方面读化学方程式,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变化,特别是第四单元中较系统地学习了水的知识,通过电解水实验,水分解的图示或动画,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水的分解反应,认识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来的分子变成新的分子,从而了解水的组成和结构;加上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和第四单元化学式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微观想象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为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与意义奠定了基础。
【重点难点】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课前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详细任务请登录“优教-同步学习网",浏览“名师预习")。
【教学过程】活动1定律?学方程式的意义打下坚实基础.引入课题任何学科都有专用的语言、符号、化学学科也有特定的化学符号,如:元素——元素符号物质-—化学式那么,化学反应能否用特定的化学符号来表达呢?活动一:用化学式表示物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镁条+氧气氧化镁Mg + O2MgO活动二:指导学生讨论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学生总结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
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3.化学方程式中构成各物质的微观粒子的个数比学生书写学生总结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学生讨论以直观的手段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产生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会主动学习,根据信息,找出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课堂反馈练习(优教提示:打开优教配套习题,使用互动答题卡,更快更便捷的掌握学生学生动手、动脑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进板书设计一、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3。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能够描述某一具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能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难点: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三、教学准备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讲述】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可以用以下3种方法表示:①氢气+氧气水②③2H2+O22H2O【提问】请同学们分析上述3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你认为哪种表示方法最好?为什么?【总结】化学表达式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而第二种微观反应示意图表示起来,比较麻烦。
第三种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化学反应,既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表示起来又比较方便。
【讲述】像③式这种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如: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H2O2H2↑+ O2↑。
【提示】化学方程式中常用“△”表示反应需要加热,用“↑”或“↓”注明生成物是气体或沉淀。
【组织讨论】为什么化学方程式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呢?请你以C+O2CO2为例进行说明。
【总结】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过渡】化学方程式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它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组织讨论】请同学们以C+O2CO2为例说明,这个方程式可以表示的意义有哪些?【提示】请同学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说明。
【总结】通过交流,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个角度来解读化学方程式:1.这个反应的反应物是碳、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
2.该反应中碳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比为1∶1∶1。
【提问】化学方程式能不能体现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组织活动】请同学们计算这个反应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讲述】我们还可以从下面这个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表示碳、氧气和二氧化碳之间的质量比为:12∶32∶44。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教案第2课时教案: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原理,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原理【教学难点】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实验器材:天平、容器、水、砝码、纸张等;教学PPT【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问题:小明把一块蜡烛放在天平的左托盘上,并加上一块和蜡烛重量相等的铁块放在右托盘上,天平平衡。
小明点燃了蜡烛,问天平是否会失去平衡?为什么?2.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天平不会失去平衡。
原因是:燃烧蜡烛时,蜡烛物质发生变化,释放出的气体会与空气发生一系列物质变化,但整个物质系统的质量仍然保持不变。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通过PPT展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2.通过实验展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操作,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实验问题。
2.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实验数据,然后进行小组展示和讨论。
四、实验操作(30分钟)1.学生按照分组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五、展示和分析(20分钟)1.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分析数据。
2.教师从理论角度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六、解答疑惑(15分钟)教师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相关问题。
【巩固拓展】1.原子核能反应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之一,请就此进行讲解。
2.让学生设计一个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
【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质量守恒定律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通过实验加深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小结:这节课的收获是
板书设计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
1、质的方面:
2、量的方面:
3、微观方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后反思
批阅教案人
批阅时间
A.2CO + O2点燃2CO2B.S + O2点燃SO2
C.C2H5OH + 3O2点燃2CO2+ 3H2O D.CH4+ 2O2点燃CO2+ 2H2O
3、化学方程式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 )
①反应条件 ②哪些物质是反应物
③哪些物质是生成物 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做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教学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原则。
细巷中学九年级化学教案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备课时间
课题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2课时)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知识目标:知道化学方程式的概念;会读化学方程式,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运用模型模拟分子和原子,表示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从微观的模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情感目标: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由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方法,并初步形成定量思维。
奠定学生从微观到宏观过程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蕴涵的含义,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读法,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质”的含义和“量”的含义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微观意义的理解教学方法:探讨、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播放神州十一好点火发射视频,提出问题:在神州十一号发射中所携带的液氢和液氧的质量比是多少?2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等于。
3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前后、、,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3)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5比较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异同二探究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问题导学:1用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左边表示的是,右边表示的是,“+”读作,“==”读作。
3 H2+O2H2O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吗?4.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意义C+O2CO2表示、和反应条件。
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个数比。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的计量数的乘积之比)5.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C+O2CO2为例)⑴质:和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⑵量:每份质量的碳和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⑶粒子:每个碳原子和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个二氧化碳分子。
6有以下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3Fe+2O2Fe3O42H2O2H2↑+O2↑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你能告诉我们上述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提供了哪些信息?☆互动探究:学生阅读课本96面第一至第三自然段,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两部分内容。
教材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再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实验方案,通过科学探究过程,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综合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会从化学方程式获得有关反应的信息,为学习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能量守恒。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也从微观角度了解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别是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水的分解反应,通过对水的组成和构成的分析,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微观想象能力,为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
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内容,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知道一些化学反应和它们的文字表达式,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三、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二课时:课时1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2 化学方程式课时2 化学方程式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及意义。
2.会从质、量、数等方面读化学方程式,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图片展示】化学变化的认识角度。
【讲解】我们已经从多个角度认识了化学变化,反应现象、反应类型、能量变化、微观角度等,还有上节课学习的质量角度,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
【过渡】本节课我们在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对于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下面以电解水为例,分析每种方法所表达的信息。
【学生活动】水在通过的条件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请用表达式或微观反应示意图表示此反应。
【总结】【疑问】通过以上表示方法,你能获取哪些化学反应的信息呢?【总结】水氢气+ 氧气H2O H2 + O2【学生活动】交流讨论:如何既简便又全面的表示化学反应呢?【讲解】从上面3种表示方法对比来看,微观示意图和符号表达式表示的信息更全面,而符号表达式更简便,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在符号表达式中的化学式前面增加相应的数字,将化学反应定量的表示出来。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教案
修订人:王雪洁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商水县城关乡第二初级中学王文威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3)能准确说出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能读出化学方程式。
2、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知识(1)概念性知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2)识记的知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3)规律性的知识:质量守恒定律能够守恒的原因,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3、中招考点:在近几年的河南中考中,质量守恒定律是中考必考内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化学式及物资的组成是常考察的方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
预计今后的中考中,仍会延续对以上热点内容的考察。
4、学情分析:学生在新课学习中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能记住,但是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难度,在解题过程中常遇到困难,感觉无从下手,学习中要作为重点解决对象,注意引导。
二、学习目标能准确说出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能描述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能读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课时目标3 (3)能准确说出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能描述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能读出化学方程式。
自学指导:学生利用6分钟的时间复习课本P96-97的内容,并思考(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哪些?(3)怎样读化学方程式?(4)从化学方程式中知道哪些信息?完成下列自学检测题,遇到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自学检测1、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有:①表明、和;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比;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比。
3、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给你提供哪些信息?1)Fe +CuSO4 =Cu +FeSO4(2)2 C + CO2 = 2CO(4)2 CuO + C = 2 Cu + CO2(5)C2H2 + O2 = H2O + CO2总结: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②表示反应条件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④表示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各微粒的数量关系课堂练习:见课件作业:课后习题3、41、能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2、知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准确读出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5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读法,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通过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得出化学方程式的相关信息。
2.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所获得的信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感受化学方程式的简约之美;【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书写方法。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分析化学方程式的相关信息。
【教学方法】资料展示、讨论交流、分析归纳、巩固提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大家都学过数学中的方程,也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的两边具有相等的关系,那么猜一下化学中有没有这样的方程呢?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发生变化,即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相等,能表示化学反应中这种相等关系的式子就是化学中的方程式。
【学生】学生倾听、猜想、体会化学与数学学科间的联系。
【投影】展示红磷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Fe + O 2 −−→−点燃 Fe 3O 4【提问】这样的符号表达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表示出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相等的关系?【学生】学生观看反应表达式、思考、讨论。
【小结】不能,因为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相等。
【追问】怎样处理才能使各原子的数目相等?引导学生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学生上讲台板演。
强调:不能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添加数字,不能随意臆造不存在的物质。
【学生】学生思考、讨论、板演,理解化学方程式与符号表达式的区别。
【小结】3Fe + 2O 2 −−→−点燃 Fe 3O 4【讲述】此时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相等了,中间的箭头可以改为等号了,即3Fe + 2O 2 点燃 Fe 3O 4,这样的式子能告诉我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它最显著的特征是用化学式代替了物质名称,象这样用化学式结合化学计量数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得快捷方式——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针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500字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涵盖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应用和化学计量法。
三、课堂活动
1.小组讨论:结合教材,讨论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2.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
3.在学生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关注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评价,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找到提高的方向。
(五)总结归纳,500字
1.在课堂尾声,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化学计量法。
2.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3.详细解释化学计量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运用化学计量法进行简单的化学反应计算。
4.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过程。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化学反应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如何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要关注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分析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
d.课堂讨论Leabharlann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4.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应用方法;2.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难点1.如何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实验器材、化学试剂;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实验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入上节课所学的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
第二步:实验操作(2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3-4人;2.实验材料包括:锌粉、硫磺粉、天平、试管、点火器;3.操作步骤:–步骤一:将锌粉和硫磺粉分别称取一定质量放入两个试管中;–步骤二:用点火器分别将两个试管中的物质点燃;–步骤三:观察试管中物质的变化和质量的变化;–步骤四: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第三步:实验讨论(15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试管中物质的变化和质量的变化;2.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3.指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和结论,并与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对比。
第四步:知识讲解(15分钟)1.通过比较实验结果和结论,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方法;3.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第五步:练习与巩固(15分钟)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问题;2.指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答案;3.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的疑惑和困惑。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留下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
六、课堂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讨论和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中,我期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理。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规律。同时,我还将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部分,我会以生动的语言和直观的演示,向学生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理。我会详细讲解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微观机制,例如原子重组、电子转移等。同时,我还会通过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案例,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在讲解过程中,我会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1.贴近生活的情景创设:通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情景,如烹饪、清洁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通过提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
同时,我还将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实验观察环节,我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和观察,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通过讲解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实质,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适用范围。
2.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证明方法。介绍一些经典的质量守恒实验,如天平实验、烧杯实验等,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结合实例和案例,讲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在化学工业中的质量控制、环境治理中的污染物控制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例如,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得出结论。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实验现象和证明方法。本课时将通过探究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实质,使学生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够运用该定律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
5.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合理:教师在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上,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到作业小结,每个环节都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3.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尊重他人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学生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科学知识对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的内容。
本节课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质重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
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
并从微观角度使学生充分理解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
因此,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是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质”到“量”的过渡前提,也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初三刚开设化学课,学生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学习化学的兴趣较高。
通过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分子和原子、元素、化学式,及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和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和化学探究学习的方法尚处于启蒙阶段。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小组实验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因此,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化学知识,也可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更深的理解。
因为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特别是从分子原子角度去解释质量变化的能力还很有限,因此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能初步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两课时:课时1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2 化学方程式课时2 化学方程式一、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2.会从质、量、数等方面读化学方程式,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在化学反应中体现出来的“六不变、两改变、两可能变”吗?【展示】“六不变”指: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种类、元素总质量、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一定不变;“两改变”指: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并能运用该定律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2.学会使用天平和砝码进行精确的称量,掌握称量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操作方法。
3.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设计,进行简单的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如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实证思维。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其运用,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2.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具体应用,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和实际应用。
(2)利用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质量守恒定律,提高学生的实证思维能力。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教学策略:
(1)针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采用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5.准备下节课的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化学反应,分析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并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2.学生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背后微观粒子层面的理解,如原子和分子的守恒。
3.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对于质量的精确测量和数据处理。
教学设想:
1.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问题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我国化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为基础,紧密结合学科知识,注重实用性,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容:
5.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内容可以包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等。
教师提示:在撰写学习心得时,希望大家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学习状态,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2.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运用化学知识。
教师总结:“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原理,它对于我们理解化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化学的奥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教师分析:“以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例,反应前后铁和硫酸铜的质量之和不变,说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蜡烛燃烧的例子……”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化学反应案例,讨论质量守恒定律在其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核心素养】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语言。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会从质、量、数等方面读化学方程式,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变化,特别是第四单元中较系统地学习了水的知识,通过电解水实验,水分解的图示或动画,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水的分解反应,认识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来的分子变成新的分子,从而了解水的组成和结构;加上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和第四单元化学式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微观想象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为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与意义奠定了基础。
【重点难点】
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详细任务请登录“优教-同步学习网”,浏览“名师预习”)。
【教学过程】
活动1
定律?学方程式的
意义打下坚
实基础。
引入课题任何学科都有专用的语言、符号、化
学学科也有特定的化学符号,如:
元素——元素符号
物质——化学式
那么,化学反应能否用特定的化学符
号来表达呢?
活动一:用化学式表示物质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镁条+氧气氧化镁
Mg + O2MgO
活动二:指导学生讨论
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学生总结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3.化学方程式中构成各物质的微观粒子的个数比学生书写
学生总结出
化学方程式
的概念。
学生讨论
以直观的手
段启发学生
思考,使学生
对“化学方程
式”产生深刻
的印象。
让学生会主
动学习,根据
信息,找出化
学方程式所
表示的意义,
提高学生归
纳总结的能
力。
课堂反馈练习(优教提示:打开优教配套习题,使
用互动答题卡,更快更便捷的掌握学
学生动手、
动脑练习、
让学生在练
习中巩固,进
板书设计
一、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3.化学方程式中构成各物质的微观粒子的个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