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阻试验方案

合集下载

预应力孔道摩阻试验方法

预应力孔道摩阻试验方法

预应力孔道摩阻试验方法
哇塞,预应力孔道摩阻试验方法可是个超级重要的东西呢!它就像是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的秘密武器。

那咱就详细说说这个试验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哈。

首先呢,得准备好各种设备和材料,就像战士上战场得带好武器一样。

然后进行预应力筋的安装,这可不能马虎,得精细再精细。

接着就是施加预应力啦,要控制好力度和速度哦。

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数据的准确记录,这可关系到试验的准确性呢!就像走钢丝一样,稍有不慎就可能出问题呀。

再说说这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可太重要啦!如果不注意安全,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就好比盖房子根基不牢,那不是随时会倒塌嘛。

所以在进行试验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要保证试验过程的稳定进行,不能出现意外波动。

接下来讲讲它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这种试验方法在桥梁、建筑等大型工程中那可是大显身手啊!它的优势可不少呢,能够准确地测量出预应力孔道的摩阻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这就好像给工程安上了一双明亮的眼睛,让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问题所在。

我给你说个实际案例哈,之前有个大型桥梁工程,就是通过预应力孔道摩阻试验,及时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然后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最后工程质量那叫一个棒!这效果,简直太明显啦!
所以呀,预应力孔道摩阻试验方法真的是太重要啦,我们一定要重视它,好好利用它,让我们的工程更加坚固可靠!。

管道摩阻试验

管道摩阻试验

八、预应力管道摩阻试验1、试验仪器(1)2台传感器及显示仪表,根据所测试的锚口+喇叭口摩阻张拉力大小(0.8ƒptk ·A p )、预应力孔道控制张拉力(按设计取值)的大小选择合适量程的传感器,使得张拉力在落在传感器量程的20%~80%范围内。

连接传感器及仪表,检查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2)2台千斤顶、2台高压油泵,2块精密压力表,千斤顶及油压表必须经过校验合格。

(3)游标卡尺、对中垫板、钢板尺2把、钢质约束圈若干。

(4)计算器、记录纸若干。

2、试验原理孔道摩阻试验是通过在实体梁上选择几个不同部位有代表性的管道进行测试(一般包括最大弯起角度和最小弯起角度),通过分级加载测读管道两端传感器读数,每个管道加载试验两次,通过二元线性回归计算管道摩阻系数μ和管道偏差系数k 。

试验仪器布置图如下所示:梁体局部应力传感器限位垫板钢垫环工具锚应力传感器限位垫板钢垫环工具锚管道力筋喇叭体图8.1 管道摩阻测试仪器布置图3、试验测试步骤(1)根据试验布置图安装传感器、锚具、锚垫板、千斤顶。

(2)锚固端千斤顶主缸进油空顶100mm (根据钢束理论伸长值确定)关闭,两端预应力钢束均匀楔紧于千斤顶上,两端装置对中。

(3)千斤顶充油,保持一定数值(约4MPa )。

(4)甲端封闭,乙端张拉。

根据张拉分级表,张拉端千斤顶进油进行张拉,每级均读取两端传感器读数,并测量钢绞线伸长量,每个管道张拉3次。

(5)将乙端封闭,甲端张拉,用同样方法再做一遍。

(6)张拉完后卸载至初始位置,退锚进行下一孔道钢绞线的测试。

每级荷载下均需记录的测试数据有:主动端与被动端压力传感器读数、主动端的油缸伸长量。

4、数据处理方法(1)二元线性回归法计算μ、K 值分级测试预应力束张拉过程中主动端与被动端的荷载,并通过线性回归确定管道被动端和主动端荷载的比值,然后利用二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确定预应力管道的k 、μ值。

计算公式为:⎪⎩⎪⎨⎧=+=+∑∑∑∑∑∑ii i i i ii i i i l C l k l C l k 22θμθθθμ 式中 i C ——第i 个管道对应的值)P /P ln(12-=i C ,P 1、P 2分别为主动端与被动端传感器压力;i l ——第i 个管道对应力筋的水平投影长度(m);i θ——第i 个管道对应力筋的空间曲线包角(rad),曲线包角的实用计算以综合法的计算精度较好,其表达式为:22V H θθθ+=式中:H θ为空间曲线在水平面内投影的切线角之和;V θ为空间曲线在圆柱面内展开的竖向切线角之和。

预应力张拉锚口摩阻损失试验方法

预应力张拉锚口摩阻损失试验方法

锚圈口摩阻损失试验本实施性试验适合木刀沟特大桥30m连续T梁中跨中梁,孔道数为N1=7、N2=8、N3=8。

本试验目的在于测定孔道摩阻损失及锚圈口摩阻损失,确定超张拉系数。

本次试验在实体梁板(即曲线孔道)上进行,与《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附录测试方法不同(在直线孔道进行)。

其原因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直线孔道并不多见,往往包含曲线孔道,优点在于更贴近施工环境,得出的数据更加准确。

孔道摩阻试验确定试验原理:梁板两端均不上工作锚,锚固段控制油压为4Mpa,张拉端分级张拉按照300KN每级增加直至张拉控制应力,得出孔道摩阻损失应力;试验方法:1、试验前准备:穿好钢绞线的实体梁板(本次以单孔N2为测试孔)、配套锚具(工作锚、工作锚夹片、限位板、工作锚、工作锚夹片,配套的目的在于是钢绞线在同一轴线上,尽可能减少钢绞线与锚具摩擦,影响数据准确性。

2、孔道摩阻损失测定:主动端千斤顶吊装,不上工作锚,千斤顶与梁体之间垫工作锚,限位板,被动端千斤顶吊装,不上工作锚,千斤顶与梁体之间垫工作锚,限位板,油缸预先伸出10cm(1、防止油缸被拉损坏2、方便回油退工具锚夹片)。

测定:本次选择中梁中跨N2孔道(8束钢绞线)进行试验,主动端1#千斤顶分级张拉按照300KN每级增加直至张拉控制应力,被动端(2#千斤顶)读数,反复3 次。

调换主被动端,重复以上步骤 3 次。

)1()(con s μθσσ+--=kx e应力张拉端钢绞线锚下控制--con σ摩擦系数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的--μ)之和(线管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rad --θ2v 22h θθθ+= 擦的影响系数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k 管道长度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x根据以上公式推导出k 值和μ值,设主动端张拉力为P1,被动端为P2此时管道长度为x ,θ为管道全长的曲线包角,考虑上式两边同时乘以预应力钢绞线的有效面积则得出:)1(p p -p )(121μθ+--=kx e即)(12p p μθ+-=kx e,两侧取对数得()12/-ln P P kx =+μθ令)(12/p p -ln y =,则y =+μθkx由于测试误差和各孔道μ、k 值差异离散,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令2n 1i i i i -kx n 1)(∑=+=Y A μθ 要使上式得最小值,必须满足条件; 0=∂∂μA ,0k =∂∂A即i n 1i i i i -kx n 2θμθμ)(∑=+=∂∂Y A ,i n1i i i i x -kx n 2k )(∑=+=∂∂Y A μθ整理得-x k n 1i n1i i i n 1i i i 2i =+∑∑∑===θθθμY 0x -x k x i n1i n1i i n1i 2i i i =+∑∑∑===Y θμ孔道摩阻损失及锚圈口摩阻损失测定:主动端上工作锚、工作锚夹片,被动端不上,其余步骤均和孔道摩阻损失测定相同。

孔道摩阻试验作业指导书

孔道摩阻试验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批准人:年月日颁布年月日实施编制:审核:孔道摩阻试验作业指导书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摩阻测试的主要目的一是可以检验设计所取计算参数是否正确,防止计算预应力损失偏小,给结构带来安全隐患;二是为施工提供可靠依据,以便更准确地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和力筋伸长量;三是可检验管道及张拉工艺的施工质量;四是通过大量现场测试,在统计的基础上,为规范的修改提供科学依据。

二、引用标准(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附录C2(3)拟测试梁的设计图纸三、检查仪器现场检测设备一览表表2-1四、检查方法1预应力束选择试验选择预应力束的原则如下:(1)预应力束的长度不能太小,否则,摩阻损失较小,而影响因素较多,试验精度无法保证;(2)预应力束的长度不能过大,因为试验时预应力束为单端张拉,预应力束的伸长量较大,若预应力束长度过大则会增加试验的难度。

(3)选取的预应力束尽可能包含最大弯起和最小弯起的钢束,便于后期数据的计算2测试方法管道摩阻常规测试方法以主被动千斤顶法为主,该方法主要存在测试不够准确等问题。

其一:由于千斤顶内部存在摩擦阻力,虽然主被动端交替测试可消除大部分影响,但仍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二:千斤顶主动和被动张拉的油表读数是不同的,需要在测试前进行现场标定被动张拉曲线;其三:在测试工艺上,预应力筋从喇叭口到千斤顶张拉端的长度不足,使得预应力筋和喇叭口有接触,产生一定的摩擦阻力,也使得测试数据包含了该部分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使用压力传感器测取张拉端和被张拉端的压力,不再使用千斤顶油表读取数据的方法。

为保证所测数据准确反映管道部分的摩阻影响,在传感器外采用约束垫板的测试工艺,其测试原理如图1所示。

采用该试验装置,由于力传感器直接作用在工具锚或千斤顶与梁体之间,因此各种压缩变形等影响因素在张拉中予以及时补偿,同时测试的时间历程比较短,避免了收缩与徐变等问题,因而两端力的差值即为管道的摩阻损失。

孔道摩阻试验报告

孔道摩阻试验报告

孔道摩阻试验报告摩阻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测量流体在管道中的摩擦阻力。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孔道摩阻试验,研究流体在不同孔道尺寸和流速条件下的摩擦阻力特性。

试验装置包括一个实验台架、一台流量计、一台压力计和一组孔道模型。

首先,我们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了不同直径的孔道模型,并将其安装在实验台架上。

然后,通过调节流量计和压力计,控制流体的流速和压力。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不同孔道尺寸和流速条件下的流量和压力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孔道直径的增大,流体的流量也随之增大。

这是因为较大的孔道直径可以提供更大的通道,使流体能够更容易地通过。

然而,当孔道直径过大时,流体的流速反而会减小,这是由于流体在较大孔道中的摩擦阻力增加所致。

随着流速的增大,流体的流量也随之增大。

这是因为较大的流速可以提供更大的动能,使流体能够克服摩擦阻力,更快地通过孔道。

然而,当流速过大时,流体的流量增加的幅度会减小,这是由于流体在高速流动时摩擦阻力的增加所致。

我们还发现在一定的孔道尺寸和流速条件下,流体的压力随着流量的增大而降低。

这是因为流体在通过孔道时,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从而使其动能转化为压力能。

因此,流量越大,摩擦阻力越大,压力越低。

孔道摩阻试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研究流体在管道中的摩擦阻力特性。

通过对不同孔道尺寸和流速条件下的试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关于流体流量、压力和摩擦阻力之间的定量关系。

这对于设计和优化管道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提高流体输送的效率和经济性。

本次孔道摩阻试验的结果表明,孔道尺寸和流速是影响流体摩擦阻力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选择孔道尺寸和控制流速,可以降低流体在管道中的摩擦阻力,提高流体输送的效率。

这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

q∕cr 566-2017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摩阻试验方法

q∕cr 566-2017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摩阻试验方法

q∕cr 566-2017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摩阻试验方法摩阻试验是在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中进行的一种重要试验方法,旨在评估混凝土梁在受到荷载作用时的摩擦性能。

本文将介绍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摩阻试验方法的相关内容。

一、试验目的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摩阻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评估混凝土梁在受到荷载作用时的摩擦性能。

具体来说,试验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评估混凝土梁与支座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及变化规律;2.确定混凝土梁在受到不同荷载作用时的摩擦系数;3.评估混凝土梁的抗滑性能,为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二、试验装置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摩阻试验需要使用相应的试验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混凝土梁支座:用于支撑混凝土梁并在试验中承受荷载作用;2.试验加载装置:用于施加荷载到混凝土梁上,并记录荷载大小;3.摩阻力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混凝土梁与支座之间的摩阻力大小;4.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实时记录试验中的各项数据,包括荷载大小、摩阻力、变形等。

三、试验步骤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摩阻试验的具体步骤如下:1.安装混凝土梁支座,并将混凝土梁放置在支座上;2.调整试验加载装置,施加一定大小的荷载到混凝土梁上,并记录荷载大小;3.同时测量混凝土梁与支座之间的摩阻力大小,并记录;4.逐步增加荷载大小,重复步骤2-3,直至达到预设的最大荷载;5.卸载混凝土梁,记录摩阻力变化规律。

四、试验数据处理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摩阻试验所得的各项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相应的结论:1.统计并分析不同荷载下混凝土梁与支座之间的摩阻力大小及变化规律;2.绘制荷载-摩阻力曲线,并计算摩阻系数;3.根据试验数据分析混凝土梁的抗滑性能,评估其在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的适用性。

五、结论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摩阻试验方法通过对混凝土梁与支座之间的摩阻力进行测量和分析,能够评估混凝土梁在受到荷载作用时的摩擦性能。

孔道摩阻试验

孔道摩阻试验

第五章孔道摩阻试验5.1 孔道摩阻系数μ的测定方法5.1.1 概述本桥索塔采用的U形预应力束设计有两个特点,一是孔道曲率半径小,二是采用塑料波纹管进行管道成型。

在现行桥梁规范中,对于一定的成孔材料其孔道摩阻系数μ是一个定值,并不考虑预应力钢绞线的数量、张拉力的吨位、曲率半径的影响。

但是实际上,当孔道曲率半径较小时,预应力钢绞线在同样的张拉控制力下,产生的径向作用很大,预应力钢绞线有陷入孔道内壁的趋势,将增大摩阻系数μ。

此外,随着预应力钢绞线根数的增加,沿小曲率半径布置的钢绞线受力不均匀,预应力钢绞线之间、钢绞线与孔道壁之间的摩阻也将有所不同,这些因素都将引起摩阻系数μ的增大。

一般来说,随着曲率半径的减小,预应力钢绞线数量的增加,摩阻系数μ也将增大。

因此,对本桥索塔的孔道摩阻系数进行实测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为研究塔身U形预应力钢绞线两端张拉时的孔道摩阻损失,本次试验利用索塔节段模型进行了全U形孔道一端张拉时的摩阻测定。

孔道摩阻测试的基本步骤为:在预应力筋的两端各装一台千斤顶。

测试时首先将固定端千斤顶的油缸拉出少许,并将回油阀关死。

然后开动张拉端千斤顶进行张拉,当张拉端压力表达到预定的张拉力时,读出固定端压力表读数并换算成张拉力。

两端张拉力之差即为该孔道的摩阻损失。

试验前,对油表与千斤顶进行了配套(主动、被动)标定。

其中一套标定报告可见附录1。

试验中,记主动端的张拉力值为P1,被动端的力值为P2,则:()μθ-+=kxPPe(5.1.1-1)12式中, μ —— 预应力孔道摩阻系数; k —— 预应力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阻的影响系数;x ——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m ;θ ——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夹角之和,rad 。

由此可见,对于试件,上述公式中有两个未知数,即μ和k 。

5.1.2 孔道摩阻系数μ的测定方法1本次试验中,索塔U 形束采用的均是同一种线形,即采用的θ、x 均相同,因此摩阻试验时虽然张拉了5束,但并没有得到5个独立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来求解两个未知数μ和k 。

预应力管道摩阻试验方案1

预应力管道摩阻试验方案1

预应力管道摩阻试验方案本工程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弹模达到设计的80%时需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

为准确计算理论伸长量及验证设计计算时采用的K 、μ值的合理性,项目部在预应力张拉施工之前将进行管道摩阻试验。

1 预应力管道摩阻试验的原理及步骤 1)原理及仪器安装预应力管道摩阻试验的基本原理及方法:通过测定出孔道预应力损失来反推管道摩阻K 、μ值。

图1为孔道摩阻测试安装示意图。

安装示意图说明几点:1)张拉端千斤顶设置数量要通过张拉伸长量和每台千斤顶的行程来确定;2)张拉端的所有千斤顶中心要求在一条直线上;3)为避开锚口预应力损失,测定时张拉端不安装工作锚板;1-工作锚板; 2-测力传感器; 3-钢绞线束 ;4-1号千斤顶 ; 5- 套筒6-2号千斤顶; 7-工具锚板; 8-混凝土构件。

图 孔道摩阻测试安装示意图1 泵2号泵1号 张拉端被拉端2)试验步骤及数据计算①张拉端分三级控制进行张拉(0.2P,0.6P,1.0P),测出被拉端的应力。

②按上述方法反复进行测试三次,取平均值可得到P被、P主。

③张拉端与被拉端对调,重复步骤①、②④对两端再次平均,可得到P被、P主的统计数,它作为计算K、µ值的已知数据。

⑤试验过程中所测得的所有数据均填写在表1中。

⑥有了预应力损失值,便可通过式(1)、(2)计算出摩阻系数µ、摩阻因数K。

µ=[-ln(P被/P主)-KL]/θ (1)K=-[µθ+ln(P被/P主)]/K (2)式中µ—摩阻系数,即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K—摩阻因数,即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因素;P主—张拉端的控制力,单位:KN;P被—被动端的测力,单位:KN;θ—累计转角,单位:rad;L—束长,单位:m;通过公式(1)、(2)来计算K、μ值时,只要把K(取0.0015)看为固定值,可计算出μ值,或把μ(取0.25)看为固定值,可计算出K值。

孔道摩阻试验方法

孔道摩阻试验方法

孔道摩阻试验方法一、前言孔道摩阻试验是液压元件的重要试验之一,通过该试验可以评估液压元件内部的流动通畅情况及其对液流的阻力,为设计和优化液压系统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孔道摩阻试验的方法。

二、试验原理孔道摩阻试验是通过测量流量和压力差来计算孔道摩擦阻力系数,从而评估液压元件内部的流动通畅情况。

具体原理如下:1. 流量计测量出流量Q;2. 计算出平均速度v=Q/A;3. 计算出雷诺数Re=vD/ν;4. 根据雷诺数确定摩擦系数f;5. 计算出孔道摩擦阻力系数K=fL/D。

三、试验设备进行孔道摩阻试验需要以下设备:1. 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泵、电机、压力表等;2. 试验台架:用于安装被测试元件和传感器;3. 传感器:包括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等。

四、试验准备进行孔道摩阻试验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检查液压系统:确保液压系统正常工作;2. 准备试验台架:安装被测试元件和传感器;3. 校准传感器:校准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确保测量准确。

五、试验步骤进行孔道摩阻试验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将被测试元件安装在试验台架上;2. 连接液压系统:将液压系统连接到被测试元件上;3. 测试流量:通过流量计测量出流量Q;4. 测试压力差: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出入口处和出口处的压力差ΔP;5. 计算平均速度v=Q/A;6. 计算雷诺数Re=vD/ν;7. 确定摩擦系数f,可以通过查表或者使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到;8. 计算孔道摩擦阻力系数K=fL/D。

六、试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孔道摩阻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确保被测试元件的清洁度,避免杂质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2. 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误操作导致试验失败;3. 注意安全,避免液压系统泄漏或者爆炸等危险情况发生。

七、试验结果分析通过孔道摩阻试验得到的结果可以用于评估被测试元件的流动通畅情况及其对液流的阻力。

如果孔道摩擦阻力系数较大,则说明被测试元件内部存在较大的流动阻力,需要进行优化设计或更换元件。

锚口及喇叭口摩阻试验要求

锚口及喇叭口摩阻试验要求

锚口及喇叭口摩阻试验要求
试验方法
由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预应力束不可避免的与喇叭口和锚圈口接触并发生相对滑动,必然产生摩擦阻力,本次拟通过现场试验测试实际的锚口及喇叭口摩阻损失。

锚口及喇叭口摩阻损失在混凝土试件上进行,见图4.1所示,试件尺寸长×宽×高=400×60×60cm ,本次针对YM15-4、YM15-5、YM15-6型号锚具进行测试,每种锚具须做3个试件。

图4.1 锚口及喇叭口摩阻损失试验示意图
试验时在主动端需采用工作状态的锚头(安装夹片),试验采用单端张拉方式,在试件两端分别安装千斤顶和压力传感器,试验时分别读取主动端和被动端传感器读数,由此计算锚口及喇叭口损失。

注意及配合事项
在测试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1)分级测试,应要求油泵操作人员控制好每级荷载,在压力显示值稳定后,迅速读取主动端和被动端读数。

2)试验时试件混凝土强度需达到设计值的80%以上。

3)试验管道钢绞线需提前下料,下料长度要满足要求,两端工作长度保主动端
被动端
证1.5m,钢束切割整齐。

4)试验过程中需配合人员3~4人,现场需提供电源及操作平台,所有试验参与人员须注意安全,千斤顶前方及侧前方禁止有人员活动。

80,112m连续梁摩阻试验方案

80,112m连续梁摩阻试验方案

(2)先两端各加载 10%张拉控制拉力,然后一端固定不再张拉,另一端荷载分级张 拉至接近设计张拉力,每个管道张拉两次(以第一次为准,第二次作复核用);
(3)分级测试时,应要求油泵操作人员控制好每级荷载,在压力显示值稳定后,迅速 读取主、被动两端读数;
(4)一次测试循环完成后,应对整个测试系统进行仔细检查,包括安装传感器位置是 否偏心偏离,千斤顶油泵等是否状态良好,钢绞线是否出现问题等,之后搁置约十分钟 左右,方可进行下次测试;
3.2 管道摩阻试验
管道摩阻试验孔道选择: 按照代表性原则选择试验孔道,每种线形的孔道基本包括在内,至少选择 2 个孔道, 所选孔道基本均匀分布在截面的两侧,计算所选试验孔道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并下料、穿 束。 此次试验的纵向预应力采用如 2 所述钢绞线作为管道摩阻试验孔道。 管道摩阻试验方法:
6 42
2.1 48+80+48m 悬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48+80+48m(时速 350km/h)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使用 7、14、15、16φ15.2 标 准强度 fpk=1860MPa 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作为结构预应力体系材料。由于施工现场 环境复杂,施工过程中各项参数与设计参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为降低施工变异性对 结构对实际结构的影响,各参数应在预应力张拉之前进行测试并与设计所采用的参数进行对 照,如出入较大,应提供给设计单位进一步的检核。此次试验的纵向预应力采用 F1、T1 为钢 绞线管道摩阻试验材料;同时采用 7 和 16φ15.2 钢绞线作为锚口、喇叭口摩阻试验材料。 张拉设备采用与之配套的张拉机具设备。试验张拉束两端预留至少 3 米长度,以便安装 传感器和千斤顶等设备。
2.1 48+80+48m 悬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1 2.2 65+112+65m 悬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2 3 试验方法..................................................................................................................... 2 3.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2 3.2 管道摩阻试验.................................................................................................. 3 3.3 锚口与喇叭口摩阻试验.................................................................................. 4

管道摩阻试验

管道摩阻试验
(2) 数据准确可靠:采用穿心式压力传感器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可靠性 和准确性,不受张拉千斤顶的影响。
(3) 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实测中仅使用一个千斤顶,被动端不再安 装千斤顶,使得测试安装工作量大为减小。实测时预先将千斤顶油 缸略加顶出,以便拆卸张拉端夹片;被动端夹片的拆卸待张拉千斤 顶回油后,摇晃力筋即可拆卸夹片。
μ 0.55 0.35
k 0.0015 0.0030
金属波纹管
0.20~0.26 0.002~0.003
(2)孔道摩擦测试原理
试验是在锚下安放压力传感器进行(左端为 张拉端,右端为锚固端)
对中环
传感 器
钢绞线
千 斤 顶
锚环锚塞
孔道摩阻试验布置图
n 孔道摩阻的测试
孔道摩阻的测试就是确定摩阻和孔道偏差 系数。在测试时,先测试直线孔道,此时孔道 无转角,可利用张拉、锚固端的压力差,确定 孔道偏差系数。然后再在曲线孔道内测试摩阻 系数,孔道摩阻力的测算具体可按以下过程:
管道摩阻试验
管道摩阻测试原理及方法
1、引言 2、管道摩阻测试原理与方法
(1)测试原因 (2)测试原理 (3)测试方法 (4)摩阻测试实例 3、测试经验与体会
1、引言
预应力摩阻测试包括锚口摩阻、管道摩阻、喇 叭口摩阻三部分。
摩阻测试的主要目的:
1)可以检验设计所取计算参数是否正确,防止 计算预应力损失偏小,给结构带来安全隐患;
(1)先进行直线孔道摩阻测试,按上式θ为 零,求的 k值;
(2)再进行与直线孔道同样工艺的及施工条 件带有曲线孔道的摩阻力试验,并以上项k值 代入上式求的μ值。
数据处理方法
在分级测试出预应力束张拉过程中主动与 被动端的荷载后,通过线性回归确定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道被动端和主动端荷载的比值,然后利 用二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确定预应力管道 的k、μ值,具体方法如下:

预应力管道摩阻试验技术要求

预应力管道摩阻试验技术要求

预应力管道摩阻试验技术要求明确连续梁摩阻试验试验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工艺标准及安全质量和环水保要求,确定锚口及喇叭口的损失量。

1、 试验内容和方法1.1管道摩阻试验内容管道摩阻试验在现浇梁上进行,对对腹板N11和顶板N1进行测试,通过试验实测值,根据规范规定公式计算得到了表征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的摩阻系数、和管道偏差系数。

管道摩阻试验试验仪器布置测试本桥管道摩阻损失,仪器布置如图所示。

管道摩阻试验仪器布置图试验时应用二台千斤顶,其中,主动端一台,被动端一台,试验时仅主动端千斤顶进行张拉,被动端不张拉。

张拉前应标定好试验用的千斤顶和高压油泵,并在试验中配套使用,以校核传感器读数。

安装传感器与千斤顶时,应确保两者中线位置与锚垫板保持一致,使之张拉时与钢绞线脱离接触。

为解决孔道摩阻常规测试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在本桥梁体孔道摩阻试验中,使用穿心式压力传感器测试张拉端和被动端的压力以代替千斤顶油压表读取数据的方法,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可靠度与准确性,测试结果不受千斤顶油压表读数分辨率较低的影响;并在传感器外采用约束垫板的测试工艺,以保证张拉过程中压力传感器与张拉千斤顶对位准确。

1.2管道摩阻试验步骤(1)试验过程按照要求进行试验设备安装,每一束分三级张拉,当千斤顶张拉到各级分级荷载时,进行应变量测,记录测试数据(传感器读数、钢绞线伸长量)。

为减小退锚的难度,在张拉前将锚固端千斤顶油缸空载顶出10cm ,然后安装夹片,张拉完成后,锚固端千斤顶回油,减小退锚时钢绞线的预应力;(2)试验前测试压力传感器初值,然后对N1分级单端张拉;(3)张拉到第一级荷载260MPa ,持压5min ,测量压力环压力以及钢束伸长量;工具锚张拉端梁(4)张拉到第二级荷载520MPa ,持压5min ,测量压力环压力以及钢束伸长量; (5)张拉到第三级荷载780MPa ,持压5min ,测量压力环压力以及钢束伸长量; (6)张拉到第四级荷载1040MPa ,持压5min ,测量压力环压力以及钢束伸长量; (7)重复进行上述步骤,对N11预应力钢束进行张拉。

桥梁预应力构件孔道摩阻试验方案

桥梁预应力构件孔道摩阻试验方案

桥梁预应力构件孔道摩阻试验方案XXXX技术有限公司2014 年12月1 试验的意义和目的随着现代预应力技术的发展, 预应力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特别是在桥梁结构中, 预应力技术更为普遍, 且大量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

但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 预应力损失大, 准确计算困难。

在5种预应力损失( 混凝土收缩徐变, 预应力筋松弛, 锚头变形、预应力筋回缩和接缝压缩, 摩阻和混凝土弹性压缩) 中, 摩阻损失所占比例较大, 计算尤为困难。

对于弯曲长束预应力孔道, 摩阻损失高达40%以上。

预应力损失的准确计算是确定预应力筋中有效预应力的关键, 直接影响桥梁结构的使用性能。

对预应力损失估计过高, 可能使梁端混凝土局部破坏或梁体预拉区开裂, 且降低延性。

对预应力损失估计不足, 则不能有效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刚度和抗裂性。

在现行桥梁规范中,对于一定的成孔材料其孔道摩阻系数μ是一个定值,并不考虑预应力钢绞线的数量、张拉力的吨位、曲率半径的影响。

但是实际上,当孔道曲率半径较小时,预应力钢绞线在同样的张拉控制力下,产生的径向作用很大,预应力钢绞线有陷入孔道内壁的趋势,将增大摩阻系数μ。

此外,随着预应力钢绞线根数的增加,沿小曲率半径布置的钢绞线受力不均匀,预应力钢绞线之间、钢绞线与孔道壁之间的摩阻也将有所不同,这些因素都将引起摩阻系数μ的增大。

一般来说,随着曲率半径的减小,预应力钢绞线数量的增加,摩阻系数μ也将增大。

如采用挂篮悬臂浇筑大跨径连续钢构桥时,精确计算预应力束的有效应力是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成桥以后的线形和受力状态合理,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规范提供了孔道摩阻系数μ和偏差系数k的使用范围,但是范围太大,取不同的值,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孔道摩阻损失。

虽然可以根据施工采用的结构材料,在试验室进行模型试验,但是试验室和施工现场环境相差较大,得出的结果相差甚远。

在《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中第7.8.5第一点“预应力张拉之前,宜对不同类型的孔道进行至少一个孔道的摩阻测试,通过测试所确定的μ值和k值宜用于对设计张拉控制应力的修正。

q∕cr 566-2017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摩阻试验方法

q∕cr 566-2017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摩阻试验方法

q∕cr 566-2017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摩阻试验方法
1. 准备工作:清洁梁的表面,确保表面无杂物和污染物。

2. 安装测力环:在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两侧端面固定测力环,测力环的位置和安装方式应符合规定。

3. 施加预压力:在测力环上施加预定的压力,以确保梁的负荷能够平稳施加到摩阻接口。

4. 施加负荷:在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中点处施加规定的水平负荷,并保持负荷恒定。

5. 读取数据:使用适当的仪器和设备,读取并记录测力环上的压力数据和位移数据。

6. 计算结果: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并评估梁的摩阻特性,包括摩阻系数、滑动系数等。

7. 分析误差:对测力环的灵敏度、摩阻试验系统的误差等进行分析,以确定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编制试验报告:将试验结果、数据和分析结果整理并编制成试验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试验方法和步骤可能会因不同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应根据《q∕cr 566-2017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
土梁摩阻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操作。

摩阻试验方案范文

摩阻试验方案范文

摩阻试验方案范文摩阻试验是工程力学实验中常见且重要的实验之一,旨在研究物体在不同摩擦条件下运动的规律和摩擦力的大小。

下面是一种摩阻试验方案,具体步骤如下:1.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材料表面的摩擦特性,测量和分析物体在不同摩擦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和摩擦力大小。

2.实验器材-平板(不同材质)-引力斜面-汽油或石蜡(减小摩擦力)-倾斜角度调节器-直尺、游标卡尺或激光测距仪-质量块或弹簧秤-数据记录器3.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和所需实验样品。

-将平板固定在引力斜面上,调整倾斜角度。

-在平板上放置实验样品,并确保实验样品与平板之间的接触面无明显松动。

-测量实验样品和平板之间的摩擦面的长度和宽度。

-启动数据记录器,并确认其采样频率和记录方式。

-将实验样品放置在引力斜面上,释放下来,并观察其运动过程。

-使用直尺或激光测距仪记录实验样品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

-使用质量块或弹簧秤测量实验样品的重力,以及实验样品和平板之间的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重复实验多次,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分析实验数据,画出实验样品位移随时间的曲线和实验样品的摩擦力随位移的曲线。

-比较不同材料表面的摩擦特性,并讨论实验结果,提出可能的解释和结论。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过程、数据及数据分析、结果讨论和结论等内容。

4.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实验样品和平板之间的接触面需保持清洁,以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实验条件(如倾斜角度)需保持一致,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在测量位移时,应注意测量仪器的精度和误差,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

-实验过程中需避免外界扰动和干扰,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以上是一种摩阻试验方案,通过实验可以研究不同材料表面的摩擦特性,测量和分析物体在不同摩擦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和摩擦力大小。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比较不同材料表面的摩擦特性,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摩阻试验方案

摩阻试验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沧德特大桥跨104国道(45+3 X 70+45)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摩阻、锚口、喇叭口损失试验方案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9 年04 月1 工程概况1 工程概况京沪高铁沧德特大桥跨104国道(45+3X 70+45)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

箱梁顶宽12.0m,箱梁底宽6.7m。

顶板厚度40至50cm按折线变化,底板厚度40至90cm,按直线线性变化,腹板厚48至80cm,厚度按折线变化,中支点处腹板局部加厚到165cm。

梁全长为301.5m,计算跨度为45+3X 70+45m中支点处梁高6.5m,跨中9m直线段及边跨15.25m 直线段梁高为3.5m,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m。

箱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筋采用1X 7-15.2-1860-GB/T5224-2003 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体系采用OVM1锚式拉丝体系,张拉采用与之配套的机具设备,管道形成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

2 试验的必要性由于预应力筋过长或弯曲过多都会加大预应力筋的孔道摩阻损失,特别是弯曲多、弯曲半径小、弯曲角度较大的预应力筋,两端张拉时,中间段的有效预应力损失较大。

实测资料表明:虽然孔道材质、力筋束种类以及张拉控制力相同,不同单位施工的梁所用的钢绞线与波纹管的实测孔道摩阻系数却大不相同,同一单位施工的不同孔道的摩阻系数也存在差异。

作为张拉的控制条件,如果孔道有漏浆堵塞现象,若不校核伸长值,就会使有效预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预应力孔道埋设与设计存在误差时,预应力损失也是不同的,这时,设计伸长值若按照以往经验计算是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施工情况的。

因此,测量预应力筋的摩阻力,是确保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锚口、喇叭口损失在预应力的损失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为保证预应力束的锚下应力,需要测试锚口和喇叭口的损失。

为解决孔道摩阻、锚口、喇叭口常规测试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在本桥梁体孔道摩阻试验中,使用穿心式压力传感器测试张拉端和被动端的压力以代替千斤顶油压表读取数据的方法,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可靠度与准确性,测试结果不受千斤顶油压表读数分辨率较低的影响;并在传感器外采用约束垫板的测试工艺,以保证张拉过程中压力传感器与张拉千斤顶对位准确。

预应力摩阻损失测试试验方案

预应力摩阻损失测试试验方案

铁路预应力摩阻损失测试试验方案目录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检测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检测使用的仪器及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孔道摩阻损失的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测试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试验测试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数据处理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沪高速铁路
沧德特大桥跨104国道(45+3×70+45)m预应力
混凝土连续梁桥摩阻、锚口、喇叭口损失试验方案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09年04月
1 工程概况
1 工程概况
京沪高铁沧德特大桥跨104国道(45+3×70+4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

箱梁顶宽12.0m,箱梁底宽6.7m。

顶板厚度40至50cm按折线变化,底板厚度40至90cm,按直线线性变化,腹板厚48至80cm,厚度按折线变化,中支点处腹板局部加厚到165cm。

梁全长为301.5m,计算跨度为45+3×70+45m。

中支点处梁高6.5m,跨中9m直线段及边跨15.25m直线段梁高为3.5m,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m。

箱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筋采用1×T5224-2003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体系采用OVM自锚式拉丝体系,张拉采用与之配套的机具设备,管道形成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

2 试验的必要性
由于预应力筋过长或弯曲过多都会加大预应力筋的孔道摩阻损失,特别是弯曲多、弯曲半径小、弯曲角度较大的预应力筋,两端张拉时,中间段的有效预应力损失较大。

实测资料表明:虽然孔道材质、力筋束种类以及张拉控制力相同,不同单位施工的梁所用的钢绞线与波纹管的实测孔道摩阻系数却大不相同,同一单位施工的不同孔道的摩阻系数也存在差异。

作为张拉的控制条件,如果孔道有漏浆堵塞现象,若不校核伸长值,就会使有效预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预应力孔道埋设与设计存在误差时,预应力损失也是不同的,这时,设计伸长值若按照以往经验计算是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施工情况的。

因此,测量预应力筋的摩阻力,是确保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锚口、喇叭口损失在预应力的损失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为保证预应力束的锚下应力,需要测试锚口和喇叭口的损失。

为解决孔道摩阻、锚口、喇叭口常规测试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在本桥梁体孔道摩阻试验中,使用穿心式压力传感器测试张拉端和被动端的压力以代替千斤顶油压表读取数据的方法,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可靠度与准确性,测试结果不受千斤顶油压表读数分辨率较低的影响;并在传感器外采用约束垫板的测试工艺,以保证张拉过程中压力传感器与张拉千斤顶对位准确。

3 摩阻损失组成
摩阻损失由两部分组成,即管道偏差引起的摩阻损失和管道弯曲引起的摩阻损失。

如果管道光滑且笔直,则在理论上讲预应力是不存在摩阻损失的,然而施工的管道总是存在位置偏差和孔道不光滑,必将导致预应力筋与孔道间的摩阻,从而产生预应力摩阻损失。

同时对曲线配筋而言,由于孔道弯曲使预应力筋对孔道内壁产生径向压力从而增大摩阻,曲率半径越小,摩阻越大。

按照《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预应力钢束的摩阻损失
1s σ按下式计算:
()1[1]
kx s k e μθσσ-+=- (1)
式中:
k σ—张拉控制应力,MPa ;
θ—弯曲孔道端部切线交角,rad ,对于空间预应力束,空间包角情况下,θ采用如下
近似方法计算:
i
θ=(2)
式中:
H θ-空间曲线在水平面上投影包角;
V θ-空间曲线在竖向圆柱面的展开平面上投影包角; i -曲线分段。

x —孔道长度,m ;
μ、k —分别为孔道摩阻系数和孔道偏差系数。

4 摩阻试验仪器布置
预应力束选择
试验选择预应力束的原则如下:
(1) 预应力束的长度不能太小,否则,摩阻损失较小,而影响因素较多,试验精度无法保证;
(2) 预应力束的长度不能过大,因为试验时预应力束为单端张拉,预应力束的伸长量较大,若预应力束长度过大则会增加试验的难度。

本桥摩阻试验选择2束腹板束、2束顶板束进行摩阻试验。

预应力孔道摩阻损失测试
试验采用《TB10203-2002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附录所建议的仪器布置测试本桥孔道
摩阻损失,仪器布置如图1所示。

按照图1所示的仪器布置进行试验时,测试结果中包括喇叭口损失,对孔道摩阻系数将有一定的影响。

张拉端
工具锚
工具锚

图1 摩阻试验仪器布置图
锚口损失和喇叭口损失
为测试锚口损失和喇叭口损失,需要做三个试验梁(梁长4m,截面为0.6m×0.6m,配置一定的普通钢筋及锚下螺旋筋),测试喇叭口、锚口损失的试验仪器布置图如图2所示。

油泵油泵
图2 喇叭口、锚口损失测试仪器布置图
5 现场试验步骤
孔道摩阻试验
(1)试验过程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试验设备安装,每一束均进行3次张拉测量,先进行直线束孔道摩阻力测试,按式(1)θ=0时求得k值,再进行与直线束孔道同样工艺及施工条件的曲线束孔道的摩阻试验,并以所得k值代人式(1)求得μ值,每次张拉后都要退锚重新安装千斤顶,为减小退锚的难度,在张拉前将锚固端千斤顶油缸空载顶出
10cm ,然后安装夹片,张拉完成后,锚固端千斤顶回油,减小退锚时钢绞线的预应力;
(2) 试验前测试压力传感器初值,然后分级单端张拉到k σ;
(3) 张拉到控制应力,持压5min ,以此时的测量结果作为张拉试验的终值进行分析; (4) 张拉端千斤顶回油到0,记录压力筒压力及锚塞外露值。

(5) 锚固端千斤顶回油,卸下两端张拉装置。

(6) 重复进行上述步骤,再试验2次。

由于摩阻试验需单端张拉,预应力束较长,且安装的仪器及垫板较多,安装存在缝隙,单个千斤顶的伸长量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由锚固端先张拉10%~30%,然后主动端再进行张拉。

喇叭口、锚口损失试验
(1) 试验过程按照图2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试验设备安装,均进行3次张拉试验,每次张拉后都要退锚重新安装千斤顶,为减小退锚的难度,在张拉前将锚固端千斤顶油缸空载顶出10cm ,然后安装夹片,张拉完成后,锚固端千斤顶回油,减小退锚时钢绞线的预应力;
(2) 试验前测试压力传感器初值,然后分级单端张拉到k σ;
(3) 张拉到控制应力,持压5min ,测量压力筒压力及油压表读数,以此时的测量结果作为张拉试验的终值进行分析;
(4) 张拉端千斤顶回油到0,记录压力筒压力及油压表读数。

(5) 锚固端千斤顶回油,卸下两端张拉装置。

(6) 重复进行上述步骤,再试验2次。

6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直接分析
先进行直线束孔道摩阻力测试,按式(1)θ=0时求得k 值,再进行与直线束孔道同样工艺及施工条件的曲线束孔道的摩阻试验,并以所求k 值代人式(1)求得μ值。

最小二乘法
若试验采用的预应力束均有弯起角度,需采用最小二乘法来进行分析。

被动端的拉力B F 与主动端的张拉力Z F 关系为:
()kl B Z F F e μθ-+= (3)
为根据试验数据确定参数μ和k 的值,令:
ln(/)Z B c F F = (4)
则:
kl c μθ+= (5)
由于试验存在误差,故假设测试误差为∆,即:
kl c μθ+-=∆ (6)
若有n 束预应力钢束,则:
i i i i kl c μθ+-=∆ (7)
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全部预应力钢筋测试误差的平方和为:
22()i i i i F kl c μθ=∑∆=∑+- (8)
欲使试验误差最小,应使:
0F μ∂=∂,0F
k ∂=∂ (9) 整理可得:
22
i i i i i
i i i i i
k l c l k l c l μθθθμθ⎧∑+∑=∑⎪⎨∑+∑=∑⎪⎩ (10) 由式(9)可解得参数μ和k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参数μ和k 的耦联,必须借助于2束以上的预应力钢束才能计算出μ和k 的值。

需要指出的是,孔道摩阻损失试验中测得的损失值包括喇叭口的损失,故在分析数据时需扣除本部分损失。

锚口和喇叭口损失数据分析
图2所示试验梁两侧的压力传感器压力差即为喇叭口损失和锚口损失之和,以张拉力的百分比表示。

需配合内容
(1)试验梁
钢筋网片图
间距同钢筋网片
12
Φ
1-1断面图
说明:
1 本图尺寸以厘米计。

2 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试验梁采用19根钢绞线的喇叭口及波纹管。

(2)垫板
为保证压力传感器与锚垫板间的对中,需做下图所示垫板两个。

垫板为圆形,中为直径125的孔,上下各有一突出圆柱,一面与压力传感器连接,一面与锚垫板连接。

下圆柱尺寸请参考19束锚垫板圆槽制作。

板垫锚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