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诱发电位PPT精选文档
视野与视觉诱发电位资料课件
![视野与视觉诱发电位资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78354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0.png)
深入探究生理机制
进一步揭示视野与视觉诱发电位 的生理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跨学科整合研究
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合作与交 流,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推 动视野与视觉诱发电位研究的深
入发展。
对实际应用的启示和展望
临床应用价值
视野与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成果有望在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中发 挥重要作用,例如在眼科、神经科等领域的应用。
视野与视觉诱发电位资料课 件
目 录
• 视野的基本概念 • 视觉诱发电位的基本概念 • 视野与视觉诱发电位的关系 • 视野与视觉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 • 视野与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展望
01
视野的基本概念
视野的定义
视野是指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 范围,包括中心视野和周边视 野。
中心视野是指眼睛直视前方时 所能看到的正前方区域,通常 用于看近处的物体。
视觉诱发电位的应用领域
VEP在眼科、神经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评估视觉功能、诊断眼 科疾病、监测脑功能状态等。
VEP还可以用于研究视觉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帮助深入了解大脑的视觉处理 机制。
03
视野与视觉诱发电位的关 系
视野对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视野大小对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视野范围越广,视觉诱发电位的幅度和潜伏期越稳定,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视网膜的细胞排列和密度等因素也会影响 视野的敏感度和分辨率。
视神经和视觉中枢
视觉任务和刺激
视神经的传导速度和视觉中枢的处理能力 也会影响视野的表现。
不同的视觉任务和刺激会影响视野的表现 ,例如在寻找目标或识别物体时,视野的 范围和敏感度会有所不同。
02
视觉诱发电位(VEP)
![视觉诱发电位(VEP)](https://img.taocdn.com/s3/m/873e3d8102d276a200292e08.png)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EVP)是大脑皮质枕叶区对视刺激发生的电反应,是代表视网膜接受刺激,经视路传导至枕叶皮层而引起的电位变化。
实际应用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是指给予神经系统某一部位适宜刺激,在神经系统相应部位所记录到的电位变化。
通常把与刺激信号有严格关系的特定反应电位称为特异性诱发电位,这种特异性诱发电位是诱发信息以神经发放形式,在神经通路不同水平上不断组合形成的一系列神经电活动。
由于诱发反应与诱发刺激之间在时间上有恒定的关系,因此根据神经冲动传导时间便可以判定诱发电位中不同的反应所代表神经通路的水平。
如果某一水平发生病变或功能障碍时,诱发电位的相应部分就会出现潜伏期、波幅及波形的改变。
一般地说:(1)F-VEP异常提示视网膜至视皮层之间的病变,异常程度与视功能障碍程度相一致,视网膜病变通过ERG 可以识别;(2)F-VEP正常、P-VEP异常提示屈光系统的病变,屈光系统的病变通过眼科常规检查可以验证;(3)F-VEP正常、P-VEP正常表示视功能正常;(4)F-VEP 正常、P-VEP检查不配合或眼科常规检查正常提示自诉的视功能障碍情况不真实。
眼球钝挫伤致眼部毁损,符合重伤第十条的评定为重伤。
造成视力障碍的,按障碍程度进行评定。
VEP除对视功能障碍可以进行定量评定外,对于各种视功能障碍的病变也有一定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虽然VEP是一种客观评定视功能的方法,但在法医学鉴定中应用还注意以下问题:(1)VEP属于皮层电位,精神状态对VEP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测试中应保持被试者处于清醒、安静的状态。
(2)对于P- VEP的测试结果判定,要特别注意被试者的注视程度,注视不良可以造成P-VEP的潜伏时间延长,波幅降低甚至消失,对此不要误认为视功能的障碍;(3) 个别视野严重损伤的患者,虽然有时视力较好(0.1~0.3),但也可以造成VEP的无波,因此在分析VEP结果的同时要注意中心视功能和周边视功能情况。
(完整版)视觉诱发电位
![(完整版)视觉诱发电位](https://img.taocdn.com/s3/m/05211d0531b765ce050814a9.png)
SEP解剖基础
SLSEP的主要解剖基础为周围Ia类感觉纤 维→后索→内侧丘索→丘脑(VPL)→大脑 皮层S1区(和4区)
体感诱发电位各成分---可能的 神经发生源
① 上肢: ▪ N9为臂丛电位 ▪ N13为颈髓后角突触后电位 ▪ P15为内侧丘系的电位 ▪ N20为顶叶后中央回SPR电位 ▪ P25为 顶叶后中央回S1电位
受累,SEP波幅降低,潜伏期正常 (三) 胞体病变 不论原发或继发性改变,SLSEP特征为突
触后电位发生变化
异常体感诱发电位的病理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疾病时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往往是 复合性的,既可引起节段性脱髓鞘,又可 产生不同程度的轴索变性,因而对SEP产生 混合性影响
SEP临床应用
① 周围神经病损评定及神经再生和再生速率 的判断
上肢SEP正常图
下肢SEP正常图
指标及分析
① 峰潜伏期(PL):自刺激开始到各波波 峰的传导时间。因参量近正态分布,故 较为恒定,均值大于2.5-3 SD标准差为 异常
② 峰间潜伏期(IPL):为两峰间距, 亦反应中枢神经传导时间,较为稳定
指标及分析
③ 波幅(μV):由波峰到基线,或前一波 谷到后一波峰的垂直高度,由于参量属非 正态分布,故变异较大,其客观性较差。 但有时可预示病变早期变化
④ 左右侧差:包括左右潜伏期及波幅差, 在正常情况下,双侧应基本对称
指标及分析
⑤ 性别:女性短于男性 ⑥ 年龄:50岁前峰潜伏期无大差异,但在
50岁后则各年龄组较前者有统计意义的延 迟;波幅亦有所下降。故各实验室最好应 有自身各年龄组的正常值,则评估结果较 为客观
异常判定标准
①PL、IPL延长超过正常均值加2.5 个标准差; ②波形离散、缺失; ③两侧波幅差>50%。
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标准-PPT文档
![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标准-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937b7f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8.png)
基本技术
➢ (四)记录参数 ➢ (1)放大与平均系统 ➢ 模拟信号的高通滤波(低频截止)设为小于或等于1Hz(时间常数大于或等于0.16S),低通滤波(高频截止)设为
大于或等于100Hz。 ➢ 国际标准建议不要使用陷波或梳状滤波器。 ➢ 模拟滤波在低频不要超过每倍频 12db,在高频不要超过每倍频24db。在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应用其它的滤波设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临床规定
➢ (3)视交叉和视交叉后的评价 ➢ 视交叉和视交叉后的病变,可以引起视野的局部缺损,如双颞侧盲等,即使是全视野
刺激也可能形成部分刺激野刺激的效果,使得VEP在枕部水平方向形成不对称分布, 所以必须在两侧大脑半球上进行记录。 ➢ 作用电极应放在Oz、O4、和O3位,而Fz位则放置共同参考电极。国际标准建议,如 果有更多的通道可用时,至少应该使甩5个作用电极,附加的作用电极放在O2和O1位上, 也是以Fz位为参考。视标可以使用图形翻转或图形给一撤。 ➢ 应该使用至少15º半径范围的半野刺激来刺激视交叉后的一个大脑半球,但至少需要5 个通道以鉴定反应情况。对于检测困难或意识丧失的病人或屈光间质严重混浊的病人 应使用全视野闪光刺激。 ➢ (4)正常值 ➢ 国际标准建议每个实验室根据自己使用的视觉刺激、记录设备和参数,建立确定自己 实验室的正常值。因为个体的年龄和性别影响正常值,实验室的正常样本应控制这些 因数。必须确定正常人的眼间差异(两眼间检查的差异)。 ➢ 个体本身进行双眼间比较,很多时候比将个体与正常对照比较更能精确发现问题,对 于闪光VEP尤其如此,对于每个VEP成分,实验室正常样本的构成应包括下列因素: 年龄,性别和眼间差异。 ➢ 国际标准建议对数据使用描述性的统计,这不需要正态分布的假定,而是基于观察到 的样本分布的中位数和百分率的计算。国际标准建议95%的可信区间作为最小的正常 值外限(也就是从2.5%到97.5%的范围为正常值范围)。
诱发电位肌电图临床知识简介.ppt66页PPT
![诱发电位肌电图临床知识简介.ppt6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fa9131a6aef8941ea76e05f3.png)
3.周围神经炎、脊神经根、脊髓疾病 的诊断
通过SEP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有助于 发现周围神经、神经根和脊髓的病变。
4.神经再生的判定
在神经切断性损伤缝合后,如果神经有 所恢复,可记录到相应的SEP和相应EMG 的再生电位,这是神经纤维再生的唯一客 观证据。
5.脑卒中病人的评价
当脑卒中发生神经功能障碍时,可用 BAEP、SEP和VEP评价脑的功能。
(1)视神经炎和脱髓鞘疾病 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对发现视神经炎
和脱髓鞘病变是敏感的。视神经炎病史的 病人有VEP异常,并在临床发作停止后长期 存在。视神经炎的VEP变化是P100波的潜伏 期延长及波幅降低。 (2)多发性硬化
在多发性硬化的病人中,大部份病例的 VEP异常。VEP异常的特征是P100波潜伏期 明显延长。一般情况下超过正常值10ms时 可疑为多发性硬化,超过正常值30ms时可确 诊为多发性硬化。
由于脑干结构(组织)的损害,使昏迷 成为不可逆时,可通过BAEP、SEP、VEP的 测试确定脑死亡。
2.肿瘤定位
进行BAEP、VEP或SEP的测试,然后在确 定诱发电位异常的基础上进行X线或CT检 查,可准确判断脑干、视觉通路或脊髓是 否存在肿瘤。这不仅可以早期提供有用 的资料,而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性检 查。在这一方面,当肿瘤较小时,诱发电 位就显得更有作用。
诱发电位/肌电图 临床知识简介
临床诱发电位知识简介
诱发电位是指在神经系统某特定部位给予 适宜的刺激在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 检出与刺激的有锁时关系的电位变化。
诱发电位检查是一种客观、定量检测神经 传导功能的方法
诱发电位分类:
• 一、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 • 二、视觉诱发电位(VEP) • 三、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 • 四、事件相关电位(P300)
视觉激发电位异常的护理PPT课件
![视觉激发电位异常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5cf33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3.png)
刀客特万
01.
02.
03.
04.
目录
视觉激发电位异常的概述
视觉激发电位异常的护理措施
视觉激发电位异常的预防与康复
视觉激发电位异常的案例分析
1
视觉激发电位异常的概述
视觉激发电位异常的定义
视觉激发电位异常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
04
视觉激发电位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等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
03
04
05
06
01
02
护理方法
加强眼部护理,如热敷、按摩等,以缓解眼部疲劳
4
合理使用眼药水,如人工泪液等,以缓解眼部干涩不适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用眼等不良习惯
1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眼部疾病
2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03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05
评估患者视觉功能,包括视力、视野、色觉等
02
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方案
04
护理效果评估
视觉功能改善:评估患者视觉功能恢复情况
心理状态调整: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
康复计划制定:评估患者康复计划制定情况
护理人员培训:评估护理人员培训效果
患者满意度: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5
谢谢
视觉激发电位异常的症状
视野缺损
1
视力下降
2
色觉异常
3
闪光感
4
暗点
5
视物变形
6
2
视觉激发电位异常的护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诱发电位成分
动作电位 突触后电位
6
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简称SEP)
7
SEP定义
SEP指给予皮肤或末稍神经以刺激, 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至脊髓感觉通 路,丘脑至大脑皮层感觉区(中央后 回),在刺激的对侧头皮上所记录到 的大脑皮层电位活动而言
21
神经发生源
② 下肢: 腘窝(PF)电位为胫后神经电位 腰髓电位(LP)为腰髓后角突触后电位 P40为同侧头皮中央后回(S1)电位 N50为顶叶S1后方电位 P60为顶叶偏后凸面电位
22
神经发生源
③N9潜伏期延长提示周围神经病损, N9-N13峰间潜伏期延长提示颈神经根 在 臂 丛 近 髓 段 至 髓 间 的 病 损 。 N13— N20峰间潜伏期延长提示同侧颈髓中 段的后索、束核或对侧内侧丘索、丘 脑及大脑皮层的病损
④ 左右侧差:包括左右潜伏期及波幅差, 在正常情况下,双侧应基本对称
17
指标及分析
⑤ 性别:女性短于男性 ⑥ 年龄:50岁前峰潜伏期无大差异,但在
50岁后则各年龄组较前者有统计意义的延 迟;波幅亦有所下降。故各实验室最好应 有自身各年龄组的正常值,则评估结果较 为客观
18
异常判定标准
①PL、IPL延长超过正常均值加2.5 个标准差; ②波形离散、缺失; ③两侧波幅差>50%。
② 脊髓损伤的评定 ③ 神经系统弥散性疾病如变性疾病、遗传代 谢性疾病 ④ 对多发性硬化有早期诊断的价值,可以协 助检出亚临床病灶 ⑤ 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时脑功能的评定 ⑥ 术中监护外周神经及皮层的功能
27
几种常见疾病的SEP
28
脑卒中
急性期:如有意识障碍,肌力2级以下,且 有显著感觉缺失,特别深感觉缺失,约 98.2%有异常SEP。具体表现重者典型波型 消失,PL明显延迟,ILD左右侧显著不对称。 结合国内外上千例资料综合分析,SEP 异 常和CT扫描所示病灶部位、大小、性质间 关系密切,病灶位于内囊、大型出血者则 SEP异常显著。轻型者仅30%-50%异常。病 灶数量多少不是主要因素。故SEP各成份的 变化对脑卒中病灶定位,特别是小型病灶 的定位有帮助。对判断疗效及预后有助
10
检查方法
刺激采用脉冲电流或电压刺激,刺 激程度以拇指或小趾肌收缩为宜
11
SEP的正常波形
SEP的分析主要从潜伏期、波幅、波 形分化来进行分析
12
SEP潜伏期
潜伏期:系指刺激开始到波峰的时间, 以毫秒计算。通常把向下的波称为阳 性波,用P(positive)代表;向上的 波称为阴性波,用N(negative)代 表
13
上肢SEP正常图
14
下肢SEP正常图15Fra bibliotek指标及分析
① 峰潜伏期(PL):自刺激开始到各波波 峰的传导时间。因参量近正态分布,故 较为恒定,均值大于2.5-3 SD标准差为 异常
② 峰间潜伏期(IPL):为两峰间距, 亦反应中枢神经传导时间,较为稳定
16
指标及分析
③ 波幅(μV):由波峰到基线,或前一波 谷到后一波峰的垂直高度,由于参量属非 正态分布,故变异较大,其客观性较差。 但有时可预示病变早期变化
23
异常体感诱发电位的病理生理基础
(一) 髓鞘病变 传导减慢:由于脱髓鞘区原先跳跃传导变为局
部传导,传导速度减慢,表现为SLSEP的中枢成 分潜伏期延长 冲动传导的离散:由于感觉传导通路的神经 纤维受累程度不等,传入冲动难以同步,主 要表现为波形离散
24
异常体感诱发电位的病理生理基础
(二) 轴索病变 轴索全部受累,则不可能引出SEP,部分
受累,SEP波幅降低,潜伏期正常 (三) 胞体病变 不论原发或继发性改变,SLSEP特征为突
触后电位发生变化
25
异常体感诱发电位的病理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疾病时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往往是 复合性的,既可引起节段性脱髓鞘,又可 产生不同程度的轴索变性,因而对SEP产生 混合性影响
26
SEP临床应用
① 周围神经病损评定及神经再生和再生速率 的判断
8
检查方法
刺激电极: 上肢主要以刺激正中神经为标准,下肢 以刺激胫神经或腓神经为标准。刺激正 中神经时电极置于腕部,刺激胫神经时 电极置于内踝后2-3cm
9
检查方法
记录电极: 安装按EEG国际10/20系统法,可用针或盘 形电极;记录上肢电极为C3’、C4’( Cz后2cm 向左右旁开7cm处)、颈7及Erb's点(锁骨上 凹中点) 参考电极:Fz
系统中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形式 不同形式刺激引起的诱发电位有不同的
反应形式
3
诱发电位的种类
外源性刺激相关电位:(SRP) 体感诱发电位, 简称 SEP 视觉诱发电位, 简称 VEP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简称BAEP 运动诱发电位, 简称MEP 脑干瞬目反射, 简称BR 三叉诱发电位, 简称BTEP
19
SEP解剖基础
SLSEP的主要解剖基础为周围Ia类感觉纤 维→后索→内侧丘索→丘脑(VPL)→大脑 皮层S1区(和4区)
20
体感诱发电位各成分---可能的 神经发生源
① 上肢: ▪ N9为臂丛电位 ▪ N13为颈髓后角突触后电位 ▪ P15为内侧丘系的电位 ▪ N20为顶叶后中央回SPR电位 ▪ P25为 顶叶后中央回S1电位
神经电生理系列之五 诱发电位
Evoked Potentials
1
诱发电位定义
诱发电位是对感觉器官、感觉神经、 感觉通路或感觉系统有关 的任何结构进行刺激,而在中枢神 经系统中产生可测出的电位变化
2
诱发电位的特点
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 诱发电位的出现与给予刺激之间有一定
的时间关系 某一种刺激引起的诱发电位在中枢神经
内源性事件相关诱发电位 (ERP)
与认知、期待、比较、判断、记忆、决断等有关 如现在研究热点 P300 , N400
4
诱发电位分类
按潜伏期长短分为: 短潜伏期EP
AEP:<10ms; SEP:上肢刺激腕正中神经,<25ms;
下肢刺激踝胫后神经,<45ms; 中潜伏期EP (AEP:10-50ms;SEP25-120ms) 长 潜 伏 期 EP (AEP:50ms 以 上 , SEP: 一 般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