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②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③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④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②通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③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的分类;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难点: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
运用举例、分析法讲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运用讲练结合法,将课本图像与本课活动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学习人口迁移的分类。运用记者采访、趣味故事、典型例题法,让学生讨论探究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
四、教学用具
投影仪,课本插图,课堂练习等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播放录像,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我国“民工潮”和“春运”的画面,人口的大量移动。
承转过渡:这些人的移动是人口流动,还是人口迁移呢?什么是人口迁移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6正文第二段并思考这两个问题。
第二阶段:出示问题“什么是人口迁移“,引导、组织学生思考。
①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人口自然增长是人口变动的一个方面,人口迁移是人口变动的另一个方面。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②教师展示问题: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在学生讨论、回答基础上,教师归纳。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按人口迁移的方向分类,可以分为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农村到农村,城市到城市。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按人口迁移方式分类,可以分自发性与计划性。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教材17页“活动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正确答案,并就学生的难题进行分析。
第三阶段:投影展示:课本插图1--9“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学生讨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迁移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讨论,转折进入下一个问题的学习,
投影展示:“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示意图。
第四阶段:出示问题“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记者采访。让课前准备的5名同学上台表演下面的一段采访:
要求:学生甲扮演主持人,学生乙扮演记者,学生丙、丁、戊扮演移民。
学生甲:据统计,我市近年来迁入了不少的移民,那么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移民到我市的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有关记者的采访。
学生乙:你是从哪里迁来我市的?
学生丙:我是从四川来的。学生乙:一个人来的吗?
学生丙:不,我全家人都来了。
学生乙:为什么千里迢迢跑到我们这里来呢?
学生丙:我们那里农村人多地少,收入不高,所以跑到广东来打工。
学生乙:你来这里找到工作了吗?收入还好吧?
学生丙:我在这里承包了10多亩的渔塘,还养猪,一年收入比我们四川好多了。
学生乙(转向学生丁):你为什么移民到这里呢?
学生丁(哭泣)我是贵州人,去年我们村子被滑坡冲毁了,我们只好随老乡来这里安身。
学生乙(拍拍丙的肩膀):别哭,别哭,这里就是你的家。
学生乙:(转向学生戊)你呢?
学生戊:我是湖北人,因为三峡水库的修建,把我们的田地都淹没了,所以政府组织安排我分流到这。
学生乙:啊,原来这样,你来这里习不习惯?
学生戊:这里跟湖北的气候等各方面总体相差不大,我早就习惯了!
学生甲:根据刚才几位同学的表演,请大家讨论一下“影响他们三人迁移的原因是什么呢?”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有四大因素,即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通常,人们对迁入地和原居住地各种因素的评价,会受到主观感受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个人生命周期的影响。
◆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吸引人的迁入的因素和某些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住房、健康、心理因素、对事业的追求、对改造落后地区的责任感等。
第五阶段:、教师给学生介绍“丁肇中一家搬迁”的故事:丁博士曾说自己的童年是一部难民史,不停地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丁家的故事。丁肇中的祖籍故里是日照,1934年其父亲和母亲一起留学美国,1936年其父思念故土,独自回国在河南焦作工学院工作,同年丁肇中出生于美国,后来随母回国与父团聚,但由于战火纷飞,一家人四处辗转,终留在重庆。战后,母亲在国民政府任职留在南京,49年春季,丁肇中一家随国民政府迁居台北市。1956年8月,丁肇中登上了飞往美国的客机,出国学习。后留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执教。
故事读完后学生合作探究:①他们一家经历了几次人口迁移?②分析每一次迁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