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通信课件第一章教材

合集下载

第一章 通信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第一章 通信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 193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为美国军方制成了世 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手机
• 1942年,对讲机应用于二战
微波通信
• 1931年,英国多佛尔和法国加来之间在 建立世界上第一条超短波接力线路
• 20世纪50年代出现微波接力通信
光纤通信
• 1966年,英籍华裔学者高锟和霍克哈姆发表了关于传输介 质新概念的论文,指出了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 和技术途径,奠定了现代光纤通信的基础。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 数字系统:每秒所传输的位数来计量(bit/s)
• ADSL上网的速率: 上行:0.54Mbit/s 下载: 8Mbit/s
• 以太网上网的速率: 10Mbit/s 、100Mbit/s 到桌面
• 宽带:2Mbit/s 作为划分点
1.4.2 模拟通信系统
模拟通信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消息。模拟通信系统框 图如图1-2所示: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信息与信号
• 信息←→冗余
– 消息中不定的部分
• 信号
– 信息的物理载体: 电、光信号
•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 号

《通信技术基础》课件——任务1 通信的一般概念

《通信技术基础》课件——任务1 通信的一般概念

— 25 —
第一章 通信技术概论
1.1 通信技术的一般概念
数字信号: 如:电传机(键盘字符→ 数字信号)、计算机等各种数字终端
— 26 —
数字信号:特征量取值离散的信号(幅度、频率和相位)
第一章 通信技术概论
1.1 通信技术的一般概念
— 27 —
模拟信号与数宇信号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模拟信号可以通过 A/D转换变为 数字信号,而数宇信号通过 D/A 转换又可以变为模拟信号,在通信中常见的 A/D转换方式有脉冲编码调制、增量调制以及在此基础上改进的各种方式。
第一章 通信技术概论
1.1 通信技术的一般概念
— 30 —
通信系统
通信是将信号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输的过程。用于完成信号的传递与处理的系统 称为通信系统(Communication System)。现代通信要实现多个用户之间的相互连接,这种 由多用户通信系统互连的通信体系称之为通信网络(Communication Network)。通信网络 以转接交换设备为核心,由通信链路将多个用户终端连接起来,在管理机构(包含各种通信 与网络协议)的控制下实现网上各个用户之间的相互通信。
第一章 通信技术概论
1.1 通信技术的一般概念
信道
— 29 —
广义信道,可以分为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两类。 调制信道是指信号从调制器的输出端传输到解调器的输入端经过的部分;编码信道是指 数字信号由编码器输出端传输到译码器输入端经过的部分。 本书中我们讨论的信道主要指有线信道和无线电波信道这两类狭义信道。
第一章 通信技术概论
1.1 通信技术的一般概念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通信系统将是信源指产通生信的中所需要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介构成的总体。

移动通信课件-第章移动通信展望——个人通信05223

移动通信课件-第章移动通信展望——个人通信05223

频段分别为2 GHz和5 GHz,也可采用红外传输
接入,它们均采用载波帧听和防碰撞法,实现
高速数据通信。无线ATM就是用无线的方式将
ATM无缝地扩展移动终端,提供无线宽带
Internet业务。无线ATM的工作频段可到60
GHz,支持160 Mb/s的无线高速传输。
2021/3/18
19
11.1.3 个人通信网的构架
30
11.1.4 个人通信网的网络基本功能
个人通信网是面向个人的通信网,必须能提供 现有通信网络(含ISDN)中的绝大部分业务, 即可完成来自各种信源(语音、传真、低速和 高速数据),具有不同质量(误比特率)要求 的多媒体业务。同时还能接入大型商用数据库, 接入包括娱乐和教育节目的数字影像数据库, 提供具有语音识别和手写体识别等功能的人机 接口,支持分布式移动个人计算机环境。
2021/3/18
4
11.1 个人通信概述
个人通信在ITU-T中称为通用个人通信(UPT,
Universal 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在
美国称为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在英国称为PCN(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个人通信(或
个人通信用户通过接入网进入网络,与 公共网络交换中心的交换网络层相连接, 必须有传输网络层的支持。传输层主要 由PSTN或ISDN提供,通过各网络结点间 的连接完成信令和信息在通信网中的实 际交换和传输。
2021/3/18
26
11.1.3 个人通信网的构架
宽带信息传输网络层应能全面支持语音、 数据、图像、视频业务及其他宽带业务。 为了实现宽带信息的传输,要求传输网 络具有更大的传输容量、更短的传输时 延和更高的可靠性。

通信原理第1章概论PPT课件

通信原理第1章概论PPT课件

用途
常规双边带调幅
广播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 立体声广播
线性调制

单边带调幅SSB
载波通信、无线电台、数传


残留边带调幅VSB
电视广播、 数传、 传真


频率调制FM
微波中继、卫星通信、广播
非线性调制
相位调制PM
中间调制方式
数字调制
幅度键控ASK 频率键控FSK
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
2020/11/7
6
续表(2)
第1章 概论
1.1
1.2 消息、信息与信号
1.3 数字通信
1.4 信道
1.5 信道中的噪声
1.6 信道容量
2020/11/7
1
学习目标
• 通信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 • 常用通信术语; • 信号、信息与消息的区别; • 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通信方式; •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 离散消息的信息量; • 码元速率,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误码率; • 信道的分类; • 典型的信道噪声;
I = loga [1/P(x)] = -logaP(x) 这就是信息量的定义。
当a = 2时,信息量的单位为“bit”; 当a = 10时,信息量的单位为“hartley”; 当a = e时,信息量的单位为“nat”;
例1:假设明天天晴的概率为1/2,则“明天会天晴”这则消息的信息量为: I = -log2 [1/2]=1 bit
一、常用术语
通信: 消息: 信息:
电通信: 信号:
信息(或消息)的传输和交换。(研究的对象:
信源与信道)
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如语言、文字、 数据或图
像等。
消息的内涵,即信息是消息中所包含的人们原来

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

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
1.3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1.4 信息其度量 1.5 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10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信的目的 ——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消息 ——物质或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形式) 信息 ——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本质) 通信方式和手段
手势
语言 电报 旌旗 遥控遥测 消息树 电话
其中:f x 为连续消息出现的概率密度
42
1.5 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信息传输角度
矛盾 统一
有效性:频带宽度和时间间隔,速度问题
可靠性:准确程度,质量问题

模拟通信系统度量标准
有效性: 有效传输频带
可靠性: 接收端最终输出信噪比
43
1.5 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在数据通信中,按照数字信号码元排列方法
分类

串行传输 将数字信号码元序列以串行方式一个码元接 一个码元地在一条信道上传输。
0 1 1 0 0 1 0 0 并行/串行 转换器
8比特依次发送
COM RS232
发 送 方
01100100
0 1 1 0 0 1 0 0 串行/并行 转换器
接 收 方
优点:节省线路 铺设费用 缺点:速度慢, 需要外加码组或 字符同步措施




主讲: 刘晨晨
1
本课程的地位

《通信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主 要学习现代通信的基本理论,是学习通信 系统和技术的必备基础和先行课程。 核心内容
以现代通信系统为背 景,介绍通信系统的 工作原理。

通信系统的组成
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通信原理》培训PPT课件第一章

《通信原理》培训PPT课件第一章

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
优点: 1、抗干扰能力强,尤其是数字信号通过中继再生后可 消除噪声积累; 2、数字信号通过差错控制编码,可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3、数字信号易于加密处理,所以数字通信保密性强; 4、在数字通信中,可以综合传输各种模拟和数字输入 消息,包括语音、文字、图像、信令等;并且便于 存储和处理; 5、数字信号可以通过信源编码进行压缩,以减小冗余 度,提高信道利用率; 6、信噪比随带宽增大按指数规律明显提高; 7、通信设备设计制造更容易,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1970-80年
1980年 1990年 1995年
大规模集成电路、商用卫星通信、程控数字交换机、 光纤通信系统、微处理机等迅速发展
实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综合业务数字网崛起 移动通信系统迅速发展 internet及WWW浏览广泛流行
2000年—— 进入基于微处理器的数字信号处理、数字调谐接收 机、高速个人计算机、扩频通信、数字卫星系统、数字电视、个 人通信系统(PCS)时代
发明真空管
调幅无线电广播 超外差接收机问世 第一台全电子式电视机问世,并于1936年在 英国BBC电台正式投入商用电视广播。 调频无线电广播开播
1937年
发明PCM数字语音传输技术,并用于二次大战的语 音加密通信,构成24路系统。 1940-45年 二次大战刺激了雷达和微波通信系统的发展 1948年 1950年 1956年 发明晶体管; 香农提出了信息论,通信统计理论开始建立 时分多路通信应用于电话 敷设了越洋电缆
1957年
1958年 1958年 1962年
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传送21天遥测信号
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持续6个月遥测信号 开发出第一个集成电路(IC),集成度日益提高。 贝尔实验室研制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开始转播 电视节目;1965年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投入使用。

个人通信章节件一章节-PPT精品

个人通信章节件一章节-PPT精品

23.03.2021
8
1.1 个人通信基本概念
3.影响其发展的主要技术因素和市场因素 (1)网络技术和智能网技术 (2)多址接入技术 (3)成本问题
23.03.2021
9
1.2 个人通信提出的背景
未来个人通信必将是多种通信手段的综合运用,作为 将发展的个人通信网必须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必须是全数字化; 2.要和PSTN(公共交换电信网)、PDN(公共数据网)和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相连接; 3.具有用户定位、越区、漫游等现代移动通信的各种功能; 4.单位面积所提供业务量可根据用户密度进行调整; 5.用户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价廉、可靠等。
OEIC 基础技术
1970 11
1980
1990
2000年
1.3 个人通信的主要系统
作为迈向个人通信的重要步骤,就是建立一个全球移 动通信网,该网在ITU中称为FPLMTS(th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在欧洲称为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这是一种以 全球个人通信为目标的系统,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最终实现 与ISDN、PSDN等固定网结合成一个世界规模的整体为前提 ,把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和数字蜂窝汽车电话系统综合为一 体,实现任何地方均可以用的地面系统,并通过卫星系统 实现在船上和飞机上的用户通信。卫星系统可以是对地静 止,或倾斜的椭圆轨道,或对地球低轨道的卫星。因此可 以认为它是一个以蜂窝网、无绳电话系统和移动卫星通信 系统为基础的个人通信系统。
2.DECT系统 DECT的最初含义是欧洲数字无绳电话(Digital
European Cordless Telephone)。早在1988年,CEPT就 开始进行该系统的研究。

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pptx

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pptx

第1章 绪 论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向未来个人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阶 段,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意义,让我们关注其发展态势, 迎接它的到来。
目前,我国电话网的规模和技术层次均有质的变化,已初 步建成了以光缆为主,微波、卫星综合利用,固定电话、移动 通信、多媒体通信多网并存,覆盖全国城乡,通达世界各地, 大容量、 高速度、 安全可靠的电信网。
通常,有线通信亦可进一步再分类,如明线通信、电缆通 信、光缆通信等。无线通信形式较多,常见的有微波通信、 短波通信、 移动通信、 卫星通信、 散射通信等。
第1章 绪 论
2. 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分类
凡信号的某一参量(如连续波的振幅、频率、 相位, 脉冲 波的振幅、宽度、位置等)可以取无限多个数值, 且直接与消 息相对应的,称为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有时也称连续信号, 这个连续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可以连续变化(即可以取无限多个 值), 而不一定在时间上也连续这里指的某一参量是指我们关 心的并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一参量,绝不是仅指时间参量。当然, 对于参量连续变化、时间上也连续变化的信号,毫无疑问是模 拟信号,如强弱连续变化的语言信号、亮度连续变化的电视图 像信号等都是模拟信号。
用途
音频、电话、数据终端、长距离导航、 时标
导航、信标、电力线通信
调幅广播、移动陆地通信、业余无线电
移动无线电话、短波广播、定点军用通 信、业余无线电 电视、调频广
播、空中管制、车辆通信、导航、集群 通信、无线寻呼
300MHz~3GHz
100 10cm
特高频
波导
电视、空间遥测、雷达导航、点对点通
UHF 分米波无线电
第1章 绪 论
1.2 通 信 的 概 念
1.2.1 通信的定义

移动通信系统第一,二章

移动通信系统第一,二章
反向信道
上行链路 下行链路
BTS BTS
BSC
MSC
公网
编辑ppt
18
多址方式
在移动通信中,许多用户同时通话,以不同 的移动信道分隔,防止相互干扰的技术方式称 为多址方式。
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码分多址(CDMA) 空分多址(SDMA) 包分多址(PDMA)
编辑ppt
的五至十年,中国将是全球移动通信领域需求最 大的市场。 全球移动通信的用户数将超过固定电话的用户数。 数据业务将飞速增长。
编辑ppt
33
Within the next 5 years Internet access will happen mainly via mobile devices
前向信道 时间
TDD
编辑ppt
29
三、移动通信的发展与展望
编辑ppt
30
陆地公众蜂窝移动通信系 统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代表,也 是发展最快的系统
编辑ppt
31
编辑ppt
32
全球与中国移动通信市场飞速发展
2002年5月全球手机用户已超过10亿 2002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己超过2亿部 ,中国已成
为全球第一大移动通信用户的国家。 2005年左右中国手机用户可能将超过三亿,未来
N: 噪音
同步电 路
编辑ppt
26
CDMA
用户 1
调制
PN 码 1 地址码

… 用户 N
调制
PN 码 N
调制
用户 1
PN 码 1 地址码
编辑ppt
27
双工方式
单工方式 频分双工方式 FDD 时分双工方式 TDD
编辑ppt

通信原理第1章18158ppt课件

通信原理第1章18158ppt课件
通信原理第1章18158教学
通信原理
第1章 绪论
2
第1章 绪论

1. 1 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消息:是物质或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例如 语音、文字、音乐、数据、图片或活动图像 等。 信息: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 实现通信的方式和手段:

非电的:如旌旗、消息树、烽火台…

1.3.1 通信系统的分类
按通信业务分类: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 … … 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调制)传 输系统

调制传输系统又分为多种调制,详见书中表1-1。
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按工作波段分类: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 信…… 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 12 复用
I 是 P(x) 的函数: I =I [P(x)] P(x) ,I ; P(x) ,I ; P(x) = 1时,I = 0; P(x) = 0时,I = ; I [ P ( x ) P ( x ) ] I [ P ( x )] I [ P ( x )] 1 2 1 2
8比特依次发送
01100100
0 1 1 0 0 1 0 0 串行/并行 转换器
接 收 方
优点:只需一条通信信道,节省线路铺设费用 缺点:速度慢,需要外加码组或字符同步措施

其他分类方式:

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专线通信和网通信
15
第1章 绪论

1.4 信息及其度量

信息: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 如何度量离散消息中所含的信息量?

通信系统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通信系统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通信系统原理 第一章
第一章 序论
• 通信发展历史:远古----非电通信
数字通信:旗语,烽火台(光通信?)等等
• 近代:电通信 1844 Morse;1876: Bell; 1894:Lodge(wireless);
1900:Marconi;1937:Reeves(PCM);1948:Shannon;1958:IC;60:Elect.Tel.S witching System;1965:Satellite;1972: Cellular Telephone(Motorola);1976:PC;80:Optical fiber;90:DWDM +SDH+Wireless;
• 信息速率Rb(比特率,bit rate):信源每秒钟发出的平 均比特数。单位:bps or bit/sec
• 码元速率和比特速率的关系:1个码元可以含多比特或小 于1个比特的信息,因此一般情况下码元速率与比特速率 在数值上是不等的。
• 例:四进制等概分布情况下,一个码元含二比特的信息 量。在数值上我们有Rb =2RB. 二进制时,在等概情况下,Rb =RB。也就是说只有在二进 制等概分布时才有码元速率和比特速率在数值上相同。
4.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 性能指标
质量指标:是整个通信系统的综合评估
• 通信系统: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标准性,经济性, 可维护性和友好性
• 但从根本来说,通信系统的目的是将信息从信源传递到信 宿,因此可靠性(质量)和有效性(传输效率)是首先要 考虑的。
• 模拟通信系统的评估:可靠性:发与收信号的差异程度---均方误差(噪声的影响,系统的不完善因素)
有效性:消息中所含的信息量,单位时间可传递的信息量 多少。
• 数字通信系统:信息传输速率和发生差错的概率(误码概 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0 11
1980
1990
2000年
1.3 个人通信的主要系统
作为迈向个人通信的重要步骤,就是建立一个全球移 动通信网,该网在ITU中称为FPLMTS(th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在欧洲称为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这是一种以 全球个人通信为目标的系统,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最终实现 与ISDN、PSDN等固定网结合成一个世界规模的整体为前提 ,把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和数字蜂窝汽车电话系统综合为一 体,实现任何地方均可以用的地面系统,并通过卫星系统 实现在船上和飞机上的用户通信。卫星系统可以是对地静 止,或倾斜的椭圆轨道,或对地球低轨道的卫星。因此可 以认为它是一个以蜂窝网、无绳电话系统和移动卫星通信 系统为基础的个人通信系统。
要素:
个人通信码 大容量数据库 共同的用户接口
2020/4/14
4
1.1 个人通信基本概念
个人通信码(PTN)
Universal 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 number
唯一识别一个UPT用户并用来将呼叫接到或转 接到该用户的号码。
与网络无关的逻辑号码,不是标志用户终端 的实际网络地址的物理号码,因此可以不受地理 区域限制地跨过多个网络建立连接和计费。
(7)信令系统:支持通信的控制和管理、跨网连接、寻呼 用户及出入数据库等操作。
2020/4/14
7
1.1 个人通信基本概念
2.个人通信系统的典型应用
? 话音传输
2.4~32kbps
? 数字音频
128~512kbps
? 电话会议
64~384kbps
? 电子邮件
9.6~128kbps
? 多媒体通信 1~6Mbps
1.3.1 低功率系统
1.CT2系统
CT2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数字无绳电话标准。该标 准由英国提出,1991年正式被CEPT和ETSI作为数字无绳 电话标准。
CT2系统使用时分双工(TDD)技术,收发使用同一 载频,在864.1~868.1MHz的4MHz带宽内,给出40个间 隔均为100kHz的频分信道。与频分双工(FDD)相比, 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
PHS 日本
TDD 1895-1918
10 12
1152 kbit/ s
GFSK 32 kbit/s
77 4 384 kbit/s
π/4DQPSK 32 kbit/s
10
10
250
80
10
5
13
PACS 美国 FDD 1850-1910/1930-1990 16对/10 MHz 8/对 384 kbit,/s π/4DQPSK 32 kbit/s 25 200 2.5
? 数字HDTV 15~20Mbps
? 高速数据
1~10Mbps
2020/4/14
Hale Waihona Puke 81.1 个人通信基本概念
3.影响其发展的主要技术因素和市场因素 (1)网络技术和智能网技术 (2)多址接入技术 (3)成本问题
2020/4/14
9
1.2 个人通信提出的背景
未来个人通信必将是多种通信手段的综合运用,作为 将发展的个人通信网必须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必须是全数字化; 2.要和PSTN(公共交换电信网)、PDN(公共数据网)和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相连接; 3.具有用户定位、越区、漫游等现代移动通信的各种功能; 4.单位面积所提供业务量可根据用户密度进行调整; 5.用户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价廉、可靠等。
2
第一章 个人通信概述
1.1 个人通信基本概念 1.2 个人通信提出的背景 1.3 无线个人通信的主要系统 1.4 无线个人通信的主要技术
2020/4/14
3
1.1 个人通信基本概念
概念:
Schilling 教授:One Phone FCC:3A ITU:5W
无论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时候(Whenever)和任何地 点(Wherever)都能和另一个人(Whomever)进行任何方式 (Whatever)的通信。它是以个人为对象的通信技术。
2020/4/14
5
1.1 个人通信基本概念
1.个人通信系统功能
(1)位置登记:当用户从一地移动到另一地时,应在 网络内自动登记其新位置。
(2)跟踪交换局:根据用户位置自动选择通达用户所 在交换局的路由。
(3)号码转换:将个人通信中分配给用户的逻辑号码, 转换为标志用户终端实际网络地址的物理号码。
(4)灵活计费:由于个人通信是根据个人号码向个人 计费,而不是向终端计费,所以计费功能必须灵 活。
(5)存储巨量数据:要有超大容量的巨型数据库,来 随时存储数量巨大的动态用户信息。
2020/4/14
6
1.1 个人通信基本概念
(6)安全保密:系统能够可靠识别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 还要求用户提供必要的口令和有权码,确保有权用 户安全入网,并能提供用户语音通信的保密性。
个人通信
赵婧华 13151588345 zhaojh@
2020/4/14
1
目录
第一章 个人通信概述 第二章 个人通信的技术基础 第三章 个人通信的空中接口 第四章 动态无线资源管理 第五章 网络结构和智能网络管理 第六章 个人通信的业务、业务量与频谱分配 第七章 典型系统
2020/4/14
2020/4/14
10
1.2 个人通信提出的背景 网络能力
模拟电话
用户电话
继电器 电子管
Tr
IC
铜线 无线
1900 2020/4/14
1950
1960
PCN
IN TMN
SDH/SONET
STM ATM 蜂窝移动通信 B-ISDN
数字电话 ISDN
电路交换数据网
分组交换数据网
LSI
VLSI
光纤
OEIC 基础技术
载波数 每载波承载信道数 信道速率
CT2 CT2+ 欧洲 加拿大
TDD TDD 864-868 944948
40 1 72 kbit/s
调制方式 语音编码速率
GFSK 32 kbit/s
平均手机发射功率(mW)
5
峰值手机发射功率(mW)
10
帧长度(rns)
2
2020/4/14
DECT 欧洲
TDD 1880-1900
2020/4/14
12
1.3.1 低功率系统
目前已投入运营或已制定标准的低功率系统有:欧洲的 CT-2,瑞典的 DCT900(CT一3),欧洲的DECT,日本的PHS,北美的WACS,以及综合 PHS和 WACS优点的标准 PACS,如表1-1所示。这些系统主要用来提供公用无绳电 话业务。
地区 双工方式 频段(M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