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定义之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派的靠拢与融合
“比较文学是有条理的艺术,是对类似、亲族和影响关系 的研究……比较文学是从历史,批评和哲学的角度,对不 同语言间或不同文化间的文学现象进行的分析性描述、条 理性和区别性对比和综合性说明,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 作为人类精神的特殊功能的文学‛。——法·布吕奈尔 “比较文学就是超越了单一的民族文学范围的文学研究,而 它主要关心的是不同文学之间的实际联系:它们的起源、影 响、传播媒介等,始终围着关系这个题目。然而,比较文学 也包含这样一种内容:对相互之间毫无联系的文学进行比 较‛。——美·唐纳德·A·吉布斯
比较文学研究源自文库须具 有的视野
“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 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 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 文学研究。它是以世 界文学的眼光,运用 比较的方法,对各种 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 化的研究。‛
必须具有跨文化的广阔视 野; 在不同文学体系中的研究 对象之间建立联系性,并将 它们加以比照、对照、参照 和借鉴。
第二讲 比较文学的定义之争
比较文学至今没有一个 为大家所公认的定义。
一、为什么会有定义之争?
1、与比较文学的学科特点有关。
边缘学科 建构中
研究者对于比较文学的看法不同
一、为什么会有定义之争?
2、与‚比较文学‛的名称及其含义本身有关。 (1)汉语‚比较文学‛ (2)印欧语系下的困惑与误读 Comparative Literature (3)东西方语境下‚文学‛被误读
英国诗人吉卜林:‚啊,东便是东,西便是西,
/这两者永不会相遇,/直到在上帝最后审判的 宝座前,/地和天都静静候立;/可是当两个壮 汉彼此相对,/哪怕他们来自地球两端,/便不 再有东西之分,不分民族,也不分血统的高低 贵贱!‛
2、诞生标志
(1)杂志出现 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世界比较文学》 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 杂志》,1901年又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 (2)理论著作问世 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世界上第一 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2、诞生标志
(4)学位论文与工具书出现 1895年戴克斯特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卢梭与 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 1895年贝茨完成博士论文《海涅在法国》, 并于1899年发表了《比较文学目录初稿》; 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完成《十九世纪文 学主潮》(1872-1890)。
3、比较文学在中国
“跨文化的研究‛
“文化‛指民族文化
‚文化‛的范畴>“民族‛
‚文化‛>“语言‛
‚跨文化‛的表述,解决了学科定位问题
“跨文明‛研究
1、‚跨文化‛的提法有一定歧义。 (1)文化的概念在当今已被滥用。 (2)‚跨文化‛往往会产生许多误会。
曹顺庆
“跨文明‛研究
2、‚文明‛则是指具有相同文化传承(包括 信仰体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的共 同体。 3、‚文明‛概念的涵义明确。
“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 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例如艺术(如 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 (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之 间的关系。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 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 较。‛
(二)美国学者
“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 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 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 文学研究。它是以世 界文学的眼光,运用 比较的方法,对各种 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 化的研究。‛
文学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有助于克服两种学术偏 向:‚民族主义‛;‚ 世界主义‛。
“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 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 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 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 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 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 跨文化的研究。‛
(一)法国学者
2、特点:历史意识,崇尚考证 确定了比较文学的特殊研究领域 指出比较文学与比较方法的关系 3、代表:卡雷、基亚、梵·第根
(一)法国学者
4、局限 在开放性中透露出一种封闭的民族主义心理 拒绝美学,缩小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
比较文学 危机
(二)美国学者
1、最洗练、最有概括性的定义——亨利·雷马克
(1)先驱开拓(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 鲁迅……) (2)学科形成:讲座课程的开设;西方比较 文学论著的译介;比较文学专家学者(吴宓、 郑振铎、茅盾、许地山、陈寅恪、朱光潜、 钱锺书、季羡林……) (3)六七十年代比较文学在港台地区的发展;
(4)比较文学的崛起
走出国门,进入世界。1983年出席国际比 较文学协会年会 机构建立。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学科的确立。部分高校于80年代初相继开 设比较文学课程,1993年,第一个比较文 学博士学位专业在北京大学设立。
四、比较文学学科的诞生
1、作为一门学科最终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末 至90年代 ‚18世纪至19世纪初期掀起的浪漫主义潮 流,因其国际性特征的缘由,形成了即使在 研究一国文学之际,也不能无视这同外国文 学关系的风气。这样,便催发了比较文学这 门新兴学科的萌生。‛——日本,大冢幸男
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二、代表性定义
(一)法国学者 1、最有代表性、最明确的权威定义——卡雷
“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 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瓦尔特·司 各特与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 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在属于一种以 上不同背景的不同作品、不同构思以至不同作家的生平 创作之间所曾存在的跨国度的精神交往与实际联系。‛
(四)中国学者的部分观点
“顾名思义,比较文学就是 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来加以比 较。这也可以说是狭义的比较 文学。广义上的比较文学是把 文学同其他学科来比较。包括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甚至自 然科学在内。‛
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比较 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 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研究,在学科的成立上 以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为安身立命的本体, 因此强调研究主体的定位,同时比较文学把 学科的研究客体定位于民族文学之间与文学 及其他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材料事实关系、 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并在开放与 多元的文学研究中追寻体系化的汇通。‛
“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 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 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 文学研究。它是以世 界文学的眼光,运用 比较的方法,对各种 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 化的研究。‛
人类文学现象之间的各 种复杂的联系,包括文 学交流与传播中的事实 关系,文学影响中的精 神联系,文体上的同构 关系,题材、情节、主 题、人物形象、文学理 论与文学观念、文学风 格等方面的相似、相通 和相异关系。
小结
1、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即‚三种关系‛(材料事实 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学科交叉关系)。 2、比较文学研究的性质即‚四个跨越‛(跨民族、 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3、比较文学的‚三个特性‛(开放性;宏观性; 文学性)。
七点注意
1、基本精神是加强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精神沟通与平等对话; 2、核心概念是‚多元视域‛; 3、研究基础是‚可比性‛; 4、研究的基本对象是文学关系; 5、研究的中心是文学问题; 6、基本目标之一是共同诗学的建立; 7、根本目的是世界各文明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体现出一种新 的人文精神,促进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共生与共存。
2、诞生标志
(3)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 1870年,俄国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开设总体文学讲座; 1871年意大利桑克蒂斯在那不勒斯主持比较文学讲座;同年, 谢克福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开办‚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讲 座; 1892年,法国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了比较文学讲座。
(三)俄苏学派:日尔蒙斯基的定义
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 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 同点与不同点。文学事实相同,一方面可能出于社 会和各民族文化发展相同,另一方面则可能出于各 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与文学接触;相应地区分为: 文学过程的类型学的类似和‘文学联系和影响’。 通常两者相互作用,但不应将它们混为一谈。
(二)学科现状
1、三次浪潮的冲击 (1)理论热: ‚诗学复兴‛ (2)东方热: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 (3)文化热:文化研究热潮 2、学科的勃兴与尴尬
宏观层面
学科基本问题 中观层面 基本类型与方法 微观层面 重要的实践领域
北大体系
比较文学的意义、途径、历史、现状; 差别·类同·流变; 接受·影响·交流; 诠释·理解·翻译;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诗歌小说戏剧和文类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文学理论; 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 跨学科研究。 (13章4板块)
2、功绩:大大扩张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 围与研究对象——不仅是国与国文学之 间的研究,也是文学与人类一切知识领 域、学科领域的比较研究,即所谓‚跨 学科‛研究。
二者的不同:
关于比较文学的学科归属
卡雷:文学史的一支 雷马克:文学研究的一种 关于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卡雷:事实联系 雷马克:事实联系、价值关系、交叉关系
三、对比较文学定义的认识
(一)其定义必须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1、学科性质与目的、宗旨; 2、学科的独特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3、学科研究独特的方法。
(二)一种尝试
“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 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 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 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 究。‛

(5)三代学人
推动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第一代学者:以钱锺 书、杨周翰、季羡林、贾植芳等为代表; 推进中国比较文学学术发展和繁荣的第二代学 者:以乐黛云、饶芃子、倪蕊琴等为代表; 当前已形成了第三代学者,他们中间已经出现 了一批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学人。

五、主要分支(比较文学的重要实践) “神话学‛(神话和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 文类学 (诗歌小说戏剧的比较研究) 主题学 (题材主题母题形象情境研究) 形象学 (一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研究) 比较诗学(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 科际整合(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

川大体系
一个基本特征:‚跨越性‛; 四大研究领域:‚实证性影响研究‛、 ‚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 文学研究‛ 五块具体内容

七、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 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学科 诞生与法国学派 第二阶段(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学派的 崛起和平行研究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受三股世 界性潮流冲击,面临新的挑战和生机

六、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体系
陈惇 /刘象愚 《比较文学概论》 北大体系 乐黛云 《比较文学简明教程》 川大体系 曹顺庆 《比较文学教程》 天津师大 孟昭毅 《比较文学通论》 苏州大学 方汉文 《比较文学基本原理》 华中师大 胡亚敏 《比较文学教程》 ……
北师体系
北师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